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文化苦旅》讀後感14篇(薦)

《文化苦旅》讀後感14篇(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文化苦旅》讀後感14篇(薦)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

讀罷《文化苦旅》,我輕合雙目,那雪,那泉,在我眼前久久迴盪,卻又揮之不去……

再次睜眼,卻發現自己已在陽關之前。大雪未止,廣袤的大地被雪覆蓋,一片潔白。西風呼嘯而來,雪片飛揚,天地間頃刻變得白茫茫。遠處,幾塊嶙峋的怪石卻依舊保持着黑色。

面對這樣一個陽關,王維竟絲毫不露凌厲驚駭之色。面對即將出徵的好友,他深知友人的遠征可謂九死一生,更明白此次分離或許就意味着永別,卻只是文靜淡雅地寫道:“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他們的離別,沒有過多的悲嘆與勸阻,而是將目光放在未來。這,便是唐人風範。

或許前路遙遠,或許歷經坎坷,亦或宦海沉浮、身世飄零,亦或今天的離別,便是永遠的.告別,但,苦澀中他們總會體會到甜美,艱難中他們總在尋找希望。於是,我看到,他們的告別是經常的,他們的步履卻是放達的。所以,即使八月的胡天北風捲地,白草斷折,面對漫天大雪,岑參仍能喜悅地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所以,即使“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仍能高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所以,即使二十三年被棄置在“巴山楚水淒涼地”,劉禹錫仍能達觀地寫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所以,……

陽關之前,我看到他們緩緩向我走來,目光那麼平靜,笑容那麼肯定,神采那麼自信!

又是北風呼嘯,沙塵席捲而來,我站在沙山之巔,遠眺夕陽下沙山的美景:一天一地都被鋪排得大大方方、明明淨淨,色彩單純,氣韻酣暢。陶醉中我低頭俯視,卻發現山腳有異象——那裏有一泓清泉,橫臥山底。漠漠沙漠中,它顯得如此突兀;茫茫黃沙中,它是如此明亮。它太清澈了,清澈到讓人覺得它不該屬於這個地方。以它的品貌,應在江南水鄉,溫婉而寧靜地流淌,涓涓不息。而它卻在這漫漫黃沙中營造出一片如此可人的天地。漫天的飛沙,難道從未將其填滿?夜半的颶風,難道從未將它吸乾?

沙山之中,清泉之畔,冥冥中,一個聲音傳來,不疾不徐,從容鎮定,字字分明:因爲堅守,因爲堅持,所以永恆!

在餘秋雨先生曾經站立過的地方,我仰視,我俯瞰,我感動,我喟嘆,那自然的山水啊,那人文的山水啊,那如珠璣般的字句啊,都是我生命的養分,滋養我的思想,滋養我的情懷!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2

有的書像一杯濃茶,越品越苦,越品也越有味道。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就是這樣的一杯茶,我品了很久,終於把它品完,覺得餘味無窮。

這本書是一本散文集,裏面大部分都是餘秋雨走遍大江南北的遊記,還有一小部分則是他的回憶性散文。書中的遊記和我們寫的非常不一樣,餘秋雨除了景色描寫,更注重的是對當地文化的細細瞭解和深深思考。每到一處景點,餘秋雨總會以他獨特的視野,寫出許多對景點包涵的文化的感悟,或愛或惡,或喜或悲,讓人看了總是收穫頗多,感慨萬千。這點是我們寫遊記想不到,做不到的。我很想向餘秋雨學習,以後儘量在遊記中加入更深層次的文化內容,把自己更多的思考融入其中,這樣的遊記纔是精彩的。

這本書中一共有37篇文章,我最喜歡其中《信客》這一篇。這篇文章生動而又深刻,把以前信客們的歡喜憂愁寫的淋漓精緻,我其實挺敬佩信客這個職業的人們的。他們風裏來,雨裏去,東奔西走,千里迢迢地爲人們傳送各種東西,辛辛苦苦地工作,賺的錢也只能勉強餬口。我很喜歡文中的那個小夥子信客,他有一顆善良並附有責任感的心,是個很不錯的人。書中還有一篇文章是描寫我的故鄉——蘇州的,名字叫《白髮蘇州》,寫出了蘇州悠悠2500年的歷史和蘇州文化的獨特魅力,把這裏的風土人情描寫的很是細膩,讓我越發爲自己的家鄉自豪了。

看完後我還在思考一個問題:書的名字爲什麼叫“文化苦旅”,苦在何處呢?我認爲在餘秋雨的眼裏,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充滿了苦味,因爲這些輝煌的文明常常會遭到各種破壞、流放、毀滅的命運,就像《道士塔》裏的莫高窟文獻、《風雨天一閣》中的'藏書、《柳侯祠》中的柳宗元、《廢墟》中的廢墟,都讓人發出深深的嘆息,感嘆中國文化成長的艱難。

我又想起另外一個問題,平常人到一個景點,總是興高采烈,爲什麼他能品出苦味來呢?在這本書的序言裏,餘秋雨這樣寫道:

“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脫也擺脫不了。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嘆。常常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着,一會兒滿腦章句,一會兒滿腦空白。”

餘秋雨能夠品出苦味來,正是因爲他熟讀歷史,精通文化,所以才能品出山水背後的苦味。我想,這樣的“苦”,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3

最近,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即爲其中深厚的文學、史學功底和深刻的文化內涵所折服。餘秋雨以歷史文化散文而名世。餘秋雨先生憑藉自己豐富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化長河中。在《文化苦旅》中,餘秋雨展現給我們那一處處古蹟背後的辛酸和沉痛以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和民族情感。讓銘記我們歷史的教訓!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它有着低徊與感傷的歷史氛圍,有着散文創作中的戲劇性表現,有着雍容、典雅而抒情的文字描寫。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係,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蘊,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餘秋雨創作的歷史並不是抽象的歷史,他試圖與歷史對話,與歷史共鳴,在自身與歷史的對話中形成他獨特的歷史語境與歷史情懷。當他厭倦了枯燥的學術生活,便想着離開案頭,換一身遠行的裝束去旅行,他並不同一般人那樣是爲了輕鬆,爲了獵奇,爲了開闊眼界,而是在“尋找一所橫亙千年的.人格學校”。他不是爲了旅行而旅行,而是在於和歷史、文化進行對話。餘秋雨的遠行不願意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市面上充斥的旅遊觀感的文章,他覺得,那種揚旗排隊的隊伍到不了他要去的地方。由此,便決定了他這次的文化旅行活動成了一種“苦旅”。當他浪跡天涯,一站又一站地去訪“人文山水”,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苦了四肢筋骨,也有了不少苦澀的感想,故謂之“文化苦旅”。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炫麗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蘊藏。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正是這樣的創作願望,形成了《文化苦旅》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從而引導我們不斷深思。《文化苦旅》是一本沉甸甸的書,值得我好好品味。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4

暑假在家無聊,於是跟着餘秋雨先生走進了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歷史長河。

《文化苦旅》書寫了文化之苦旅,描述着歷史之盛衰。餘老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的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流着中國文化色彩的莫高窟,逐漸消失在大漠風朔中的陽關雪,古代文人薈萃的廬山,恩澤天府之國的都江堰,聲勢浩蕩的長江三峽……

中國文化如奔騰不息的黃河、長江,流經祖國大地,奔向浩瀚的太平洋。在這兒,已超越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心靈的震撼,精神的洗禮,靈魂的昇華。

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最觸人心絃的還是莫高窟及其大門外的道士塔。餘老先生說:“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是的,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不同的色流記錄着不同的年代:青褐渾厚的北魏,暢快柔美的隋朝,流利噴射的唐代,精細溫煦的五代……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歷史的河流、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涌地向我們奔瀉而來。可是堂堂一個佛教聖地卻交給區區一個道士來看管,這是一個多麼巨大的民族悲劇!當餘老先生在心底痛苦地呼喊“住手”,並想跪下來求他等一等時,我的心靈也震撼了。但是當作者說他腦中一片慘白時,我也只能做無奈的嘆息。是啊,等又能等什麼呢?王道士只是這出悲劇中錯步上前的小丑,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縱然是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我們可以在道士塔前唾棄,但就像餘老先生說的:“讓他這具無知的軀體全然肩負起這筆文化重債,連我們也會覺得無聊。”在這裏,我的'思想顯得多麼蒼白無力。如錢塘江大潮,細細密密的文字卻有席捲一切的磅礴氣勢。每一個跳躍的字符都是最完美的組合,平實而催人淚下。

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己陶醉,心頭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從文化大家的園子裏歸來,被露水打溼的衣領上還殘留着花的香氣,腦海裏保留着和這早晨一樣新鮮的記憶。我不揣冒昧地把這些既不連貫,又不準確的記憶寫下來。作文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5

苦旅也是一種幸福

不止一次拜讀過餘秋雨先生的著作——《文化苦旅》。每次瀏覽於那文化底蘊十足的文字間,我都會爲之所描繪的名勝古蹟而陶醉。

可是,我總是對那充滿詩情畫意的書名懷有不解的疑惑:先生爲何稱旅行爲苦旅?既然是苦旅,先生又爲何一次次地踏上旅程?

於是,帶着這樣的疑問,我又循着先生的腳步,開始西行。旅途很幸福。我看見了塵封已久的兵馬俑,我流連於大漠深處的月牙泉。我幸福,因爲浩瀚的秦史就展現在我的面前;我幸福,因爲荒無人煙的沙漠竟有如此一片綠洲。我的幸福是形體上的。

翻開文集,遊於文字之中,再借先生的眼睛去觀察,我卻感受到了一絲苦。我用心靈與兵馬俑對話,觸到了繁華不再的咸陽城的一聲嘆息;我用心靈與月牙泉私語,感到了風吹狂沙,小泉可能在彈指間灰飛煙滅的惶恐。我感到苦,這苦是心靈上的。

我驚異,用心靈去旅遊,竟能在幸福的`旅程中品出一絲哀傷!

再次翻開先生的著作,再次隨着先生遊敦煌,歷蘭州,攀沙山,覽西湖……我深深地明白了:他看到的不僅僅是表面的景象。一次次思想的遊歷,使他一次次接觸到人世間的真諦,雖有苦感,嚥下卻覺甘甜。我想,先生苦苦前行,其實是對中國歷史的反思,是對中國文化的反思,是對中國國民素質的反思……。這種反思正是爲了守候中華文明,傳承中華文明,發揚中華文明。

這心靈的苦旅,成就了獨一無二的餘秋雨,成就了獨一無二的《文化苦旅》,但成就更多的,是人們從苦旅中品出的幸福,一種爲歷史之豐富、文明之燦爛的古老中國而驕傲的幸福。

對往事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滄桑感。也許正是這個原因,我們在生活道路上跋涉時,有了越來越多的觸動心靈的回憶,這些回憶又提煉成每個人各自的幸福。生活中沒有經歷過苦旅,就像是沒有靈魂的木偶渾渾噩噩地走完了人生道路,絲毫感受不到幸福所在和生命的意義。

我想,我們都無法不老,但我們還有可能年輕。試想在若干年後,當我們已老去,開啓心靈深處的那一罈老酒時,定會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那時,我們一邊品着苦苦的香茶,一邊咀嚼過去,然後大笑:“往事如煙啊!”嘆哉,幸福哉!

若將人生苦旅中的一切痛苦的顏色化爲蒼白,一切憂傷的情思擰成絲線,一切寂寞的味道品成淚水,一切抹之不去的歡樂孕育成嘴角永恆的微笑,那麼,自此以後,我們就獲得了此生的幸福。若是沒有了傷苦,幸福也就多了一份脆弱。

只有心靈的苦旅,才能讓人越來越接近幸福的天堂。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6

“文化苦旅”,望文生義,自然是一個“旅”字貫穿全書。但這部書又不是簡單的山水遊記。“原因是,我發現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深深腳印的所在,說明我心底的山水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每到一個地方總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我的全身,使我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我想,這便是文化二字的分量。而一個“苦”字應該說可是全書的主旨。作者並不在乎旅途勞累之苦。這個“苦”乃是對全民族意識的苦苦思索,對人生至高理想的苦苦追尋,讀中華民族文明覆興的苦苦祈盼。“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我以爲,最能體現作者一個“苦”字的文章是《道士塔》在作者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爲了蠅頭小利就可以把大車大車的經書、繪畫運往兩方的土道士。也看到了一羣眼睜睜看着國寶流失卻不聞不問的道臺,藩臺。“偌大的中國,竟存在不下幾卷經文。”“我好恨”。作者恨的不是王道士,也不是哪個藩臺,在中國,這樣愚昧、麻木的國民又何止千萬?王道士不賣,李道士照樣要賣,張藩臺不管,趙藩臺更不會管。“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 “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面對如此國民,作者怎能不苦?百年之後,王道士早已化爲灰燼,莫高窟的.歷史文獻也在大英博物館的玻璃窗裏沉睡了多年。儘管我們再也不會讓一個矇昧的道士去看管我們祖先的遺產,可他們似乎還活在我們身邊,盲日庸俗的國人似乎也還不少,也許文明離我們還很遠哪!我們期待着中華民族真正崛起的那一天。

再談到“文化”二字,我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書中的一篇文章《柳侯祠》。柳宗元是中國歷史上的文學巨匠,但他命運多劫,兩次遭貶,又客死他鄉。然而正是由於他官運不濟,被貶永州,才使中國文化史擁有了《永州八記》和其他篇什,華夏文學又一次凝聚出了高峯性的構建。“可此時的柳宗元仍時皇宮內的青磚綠瓦一片癡情,因爲他是中國文人,他是封建時代的中國文人。他已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卻又迷惘着自己的價值。永州歸還給他一顆比較完事的靈魂,但靈魂的薄殼外還隱伏着無數誘惑。”而此時,命運和他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柳公滿心歡喜的返回京城,而等待他的卻是更加荒涼,更爲邊遠的柳州。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文人的悲哀。

我又想起了批評餘秋雨的文章,說它的詞藻華而不實,說他的文章軟弱無力。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實的,也沒有必要去探個究竟。因爲文學本身就有它的兩面性。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餘秋雨的書,在他的書中看到了文化,看到了歷史,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人生。我想,這就夠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7

近日,我有幸拜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讀過之後,掩卷沉思,多種情感交織在一起:悲憤、沉重、欣喜……

《道士塔》前,他感慨萬千:既悲又憤。悲的是王道士的無知幼稚,不懂得文物的價值,官員隨意處置那唐朝的經書,送給京官做生日禮物,留在家中自己收藏,在少量經書運往京城的過程中任它被拿走。憤的是那些外國人知道這文物的價值,卻利用王道士的無知用極少的錢或物品換得大批經卷,使得大批價值連城的文物流落到海外,而中國的專家研究自己國家的敦煌卻要飽含屈辱地從英國人手中買微縮膠捲。

雪災人們心中大都是美麗的',《陽光雪》卻帶着一千多年的沉重飄飄灑灑,站在這昔日的戰場,帶着這沉重的心情,在這如潮的沙墳,如浪的寒峯間,又想起了昔日王維的勸酒,又想起貶謫逐官的人們,飄揚的雪花中獨立寒風,無論是誰,處於此情此景,心情都會不由自主地沉重下來,本還該有幾聲羌笛和胡笳做伴,可那卻是士兵的哀嘆,在這昔日的戰場上,其實心頭最多的還是沉重的心情。

也許苦旅中作者還帶着幾分欣喜吧。

《臘梅》,生在病院裏的臘梅,帶着一種高雅淡潔的清香,在病院竟還有臘梅,芬芳淡雅的香味讓所有病人的情感都投在上邊了。下雪了,他們在乎梅花朵數的增減,下大雨了,他們在乎梅花會不會被打落。下雪了,有身子嫋娜的護士冒雪數花,下雨了,有身材頎長的護士架傘。即使是生病也帶給作者以欣喜,他的心中應是快樂的吧,因爲冬天,他們有過一枝臘梅淡黃色的臘梅,傲然立於雪中……很久很久……

也許這文化的苦旅帶給作者的不僅僅是苦,還有悲憤,還有沉重,還有欣喜,還有……我讀了這《文化苦旅》是帶着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作者的漂泊旅程中,每一次的留駐都不會否定新的出發。每一次心的感悟,都帶着一絲智慧的光彩,也許它比任何一段文字都蒼老,但作者的心是永遠年輕的,懷着一顆年輕的心去遊歷大江大河,遍訪大好河山,趁着我們還擁有一顆年輕的心,讓人生永遠充滿年輕的心情,擁有年輕的色彩,永遠年輕!!

山水間的跋涉之時,作者有時有許多的回憶,而這種回憶滲入筆墨之中,讓我感受到山水歷史之外,人生回憶也能增加聲色情致,也許作者本無心寫這些,是山水給了他回憶往事的空間。也許這些只是因爲作者的心還是年輕的,年輕的心不只屬於年輕人。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8

《文化苦旅》是當代學者、作家餘秋雨的一部散文集。於1992年首次出版,是餘秋雨先生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內外講學和考察途中寫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書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別爲如夢起點、中國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

全書憑藉山水風物來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該書獲得了全國金鑰匙圖書二等獎,上海市優秀圖書一等獎,上海市第二屆文學藝術成果獎,臺灣最佳讀書獎。

剛讀完《文化苦旅》的開篇,就有着一股莫名的衝動讓我拿起筆,想要寫一寫那我不理解可是讀過卻有一種明悟的莫高窟。

我跟隨着餘先生,跟隨着他的腳步,去探索一個我從未接觸的、玄妙的飛天世界。我站在道士塔前,傾聽着從塔內傳來的哀嚎,它在列舉着一個罪人的條條罪狀,在向世人敘訴說心中無休止的痛。我的眼前出現了一幅畫面,那個古老的民族在無助向他求饒,卻無法阻止那惡人的行爲,在他手中,一箱一箱的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被外國冒險家以極少數的錢財運走,在他手中,飛天的壁畫被那石灰刷得一乾二淨,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消失在飛天的歷史長河中,在他手中,飛天雕塑的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

我流下淚來。我好恨,正如餘先生所恨的那樣,恨自我不能用自我的胸膛去阻止那小丑與小丑之間的.交易,恨自我不能與那小丑離開如雲的戰陣決勝負於城下,恨自我即使能夠攔住車隊,卻只能讓它停駐在沙漠裏,然後大哭一場。

莫高窟,莫高窟,你有着一千多年的層層累聚,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前呼後擁向你走來,每個藝術家又牽連着喧鬧的背景,在你這兒的舉行着跨越千年的遊行。

在餘先生筆下,莫高窟有着我不曾體悟到的獨特的美,那些粗粗細細的線條和深深淺淺的色彩,是中華歷史文化的縮影。北魏色彩的渾厚沉着,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細、溫煦……這些石像已經不是簡單的觀賞品了,他們身上肩負着中華文化傳承的重任,它們也是有生命的,它們的生命是漫長的,是永恆的。

正如餘先生所說的,“莫高窟它是一種聚會,一種感召,它是一種狂歡,一種釋放,它是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只要是只聞它的人,都會以一生來投奔這種儀式,理解它的洗禮和薰陶。”

以後總有一天我會親自去莫高窟看看,做他的朝拜者,去探尋它的底蘊,去理解它的洗禮和薰陶。因爲正如餘先生所說,我們,是飛天的後人。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9

“道士塔”“白蓮洞”“天一閣”“天柱山”……一個個不曾聽過的名號在目錄中閃現眼底。我有些期待,也有些慚愧。對這本書也有了第一印象:這是本遊走于山水間的書。

翻開輕而薄的書頁,一行行散發着油墨香的文字,以一種平凡而樸實的形態,在我眼簾浮現。餘秋雨教授的文字很精煉,讓你挑不出一絲廢話,也無法補上什麼欠缺。只覺這一章章,一頁頁,面面俱到,包羅了中華廣闊的天地,也收納了中華文化千年的積澱。

那是山水間交織出來的美感。蘇州,三峽,或柔美,或磅礴。多元的基調流淌在字裏行間,讓你不經意間便把中華文化一覽無餘——立體而真實。就像一幅畫卷,平平地鋪開,用其旋轉的魅力,把你的靈魂吸進去,卻又以一種更自由的方式,讓精神遊走於這世間,全然沒有邊境,無拘無束,這般暢遊在神州大地。

《道士塔》一文,讓我情有獨鍾。文章筆調沉重得罕見,彷彿含有千斤的痛楚和冤屈,用血與淚把當年那觸目驚心的一幕,深深地刻畫。歐洲學者瞥向夕陽的那抹遺憾,王道士可鄙至極的笑臉,京城官員心中即將獻上的禮物,一切切,都那麼讓人痛惜。一輛輛牛車,載起中華千年文化,在沙漠中留下深深車轍,只因其揹負的,是文化,是沉重的中華文化!作者的筆像刀鋒般尖利,在心中割下深深的傷痕。似要仰天怒吼,吼出心中的悲憤,卻有愕然發現,只能留下淡淡的迴音,王道士可恥的背影,義無反顧的打開了那扇門。夕陽入學的殘光,和靜靜淌下的淚——文化遺失的淚。

和餘秋雨教授那豐富多彩的遊歷相比,我算得上是井底之蛙,孤陋寡聞至極。去過卻唯一留下印象的,便是秦始皇兵馬俑。記得那是一座輝煌的寶庫,各種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排列出一種令人心悸的莊嚴陣容,威武霸氣,爲他們那個強大的王朝——秦!那是屬於秦人的'自信,源於他們強盛的國力。

然而偉大的秦王朝在短短十五年後便被一場規模浩大的農民起義推翻。由於秦皇的暴政,百姓把一腔怒火全部發泄在了秦宮。秦的文物,有的被拿去鑄鐵,有的被直接焚燬,大都不知去向。但這支地下軍團,卻仍然安靜的沉睡。千年之後,他們被髮掘,終於再一次顯示那個耀眼的,強大的秦的光輝!

我想,這番文化的積澱,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影響,也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它將在每一個炎黃子孫心中延續!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0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我陶醉,心頭莫名地涌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我一向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起初認爲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此刻才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爲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齊。”我以爲,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曆史的一個縮影。歷史從古代走到今日,還要繼續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人一生的執著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於尋找。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無疑,餘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帶領着我在歷史長河中漫遊。我們面前出現曾在歷史舞臺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一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了,他們的身上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們中的多數還是逃脫不掉那杯具性的結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這破碎的心卻真的讀懂了中國文化。當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極具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人們在爲歷史喝彩。然而歷史卻上演了一幕極其荒誕的鬧劇,讓外國人大搖大擺地將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貴文物搬到了他們的博物館裏。或許歷史是要故意磨礪一下那些過於執著的歷史學家們,讓他們只能憑藉外國博物館供給的微縮膠捲來研究生長在中國的敦煌學。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反問歷史,這種磨礪的代價是否太大了?當然,這部歷史更多地留給我的是對人生的思索。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啓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爲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爲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爲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後的回味;那麼度過漫長人生後,我們又將留下什麼呢?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1

旅行,你會發現更多的可能性。一句話,直抵我內心最柔軟的那部分。於是這一期,也便有了更多不一樣的意義。

小時候,父母會趁假期帶着我們到處走走。那時年少,對旅遊沒有概念,更無談渴望。那時的我眼中,旅行,即是父母安排下在景點前的各種擺拍,拍照留念,僅此而已。

讀書時,看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通篇讀完,蕩氣迴腸。特別是《風雨天一閣》裏,當作者在如注暴雨中拾級而上,一遍又一遍叩問歷史時,我徹底被打動,彷彿與作者置身其中,冒雨一同尋找歷史的印跡。爾後便在讀後感裏寫道,磅礴大氣的描述,作者對遊地的感悟遠超於觀看或欣賞本身,旅行的意義已成爲歷史感悟與家國情懷的.糅合。那時我以爲,遊地與景點,只能是一種不可褻瀆的存在。旅行,要帶着歷史感悟與家國情懷上路,在對遊地與景點的回味中,尋找旅行的真正意義。

待到後來有機會自己出遊,我帶着那本《文化苦旅》出發,來到餘秋雨先生筆下的風一閣去探尋歷史的痕跡。可惜,我失望了。沒有歷史積澱,沒有家國情懷,天一閣只是天一閣,它安靜地佇立,但卻未曾在我心中撫來一層漣漪。帶着一絲無奈與失落,我離開多年來牽掛的天一閣,陷入對旅行的無限深思。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再次迷茫於旅行的意義,找不到最真切的出行動力。

直至有一次,當我跟隨如潮人羣來到廈門鼓浪嶼度假,在一個天微亮的清晨,在清脆的鳥鳴聲中,我漫步於鼓浪嶼無人的小巷裏,感受着小島上最真實的生活,體驗着小巷弄裏厚重的年代感。那一刻,我才真正邂逅旅行,讀懂了旅行的意義——那就是將自己置身於自然與環境之中,感受着一草一木,感受着風清雲淡,感受着人情世故,感受着身邊人。爾後每每翻看那時拍下的照片,重溫的不是風景,而是重溫那種與旅行邂逅的心情,我想這也是當時拍下的照片至今唯一存在的意義。

淙說,旅行與攝影,也無非是這樣三種境界:到此一遊、純拍景、人景相融。但是,旅行,卻會使你在每一次踏出熟悉城市時,在陌生城市裏遇見各種可能性。金雞嶺看日出,炫眼的日光讓你忘卻拍攝;龜齡島觀星空,浩渺星空下忽然感受到自己的渺小;麥徑徒步,身心俱疲時考驗自身的毅力;西藏窮遊,在虔誠的朝拜中打動心靈最深處。

不踏出這一步,任憑你手中的設備有多高端,也不管你看過多少風景美照,都無法體驗旅行帶來的快感。旅行的意義,就是在感受不同地域的美景與風情,記錄下屬於當時獨一無二的心情。這便是“用眼睛感受旖旎風情,用快門留住剎那永恆”。

感謝淙,爲我們帶來這樣一期既能觀片又喚醒心靈的分享。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2

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訴說着一個個中國古文化,中國文明的盛興、衰落。近兩個月的時間裏。我拜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讀這本書就是讀行走的哲學,是跟隨餘秋雨先生踏上游歷中國文化古蹟的旅途,感受歷史名跡歷經千年的風風雨雨所沉澱出的歷史文化底蘊。

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生,歷史古蹟所蘊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而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工作過程中,我們與書本、學生做着不同的互動,看着可愛的孩子們,我們更知肩上的責任重大。我們的.腳步只能緊跟着自身的職責,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時刻關注學生們的成長,此時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嘆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啓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工作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我們只能夜以繼日的工作在第一線,默默地服務好每一位學生。

讀着《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悅,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悅。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爲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着讀着,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先生有淵博的文學、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悅,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3

書籍是我們生活的導航,它教會我們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身,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然而讀《文化苦旅》,當茶餘飯後咀嚼着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

打開一本好書,迎面撲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氣息,彷彿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發出馨香。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們能夠隨意想象,想象自身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身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身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說,我們會隨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閱簡單詼諧的書,我們能夠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然而讀《文化苦旅》,讓人變得深沉達觀。

任何物體都有承載它的器皿,唯有知識無垠無度。文化的承載,不只是書籍,就象餘秋雨所言,歷史文化的滄桑,散佈於歷史的古蹟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爾斯泰曾坦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恰恰羅素·羅蘭又說:“智慧,友誼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沒有鑰匙,如何打開智慧之門,又何談放射光芒?文化苦旅這本書,昭示古代歷史,人類告別愚昧混沌,從事文化探尋的歷程與辛酸。文化,看似平凡,實際上是人們心靈與古今中外一切民族優秀文化,智慧相結合的過程,也是繼承與發展的過程。沉溺紙醉金迷的世界,讓我們遠離了文化的正面薰陶。讀《文化苦旅》,不但能改變人的氣質,還能使人樹立更爲健康人生觀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負蒼天賦予的生命,成爲滄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這對於人生的回答,對於國家的培養,對於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對人類的歷史,無疑是最好的回答。

讀《文化苦旅》,是一種陶冶,是一種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芸芸衆生中,不以榮辱待己,不論成敗待人。不熱衷追名逐利,使自身超凡脫俗,你會仰頭看天,藍天澄清,白雲悠悠,釋懷心裏的鬱結,應對現實,笑對人生。在物慾橫流的日子裏,品味古人談的“知足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教誨,會注入一股清醒劑,快樂地生活着。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激情;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渾濁的官場,如何獨善其身,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發奮;當我志得意滿時,一個個歷史人物的興衰榮辱告訴我盛極則衰……

《文化苦旅》讓我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嘆人生百態。我只願情緒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有時候讀書不是一種消遣,而是提高自身的學識,開闊自身的眼界,聆受文化的薰陶,暢想無暇的夢想。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4

有幸拜讀餘秋雨的作品《文化苦旅》,已被其深深地吸引。餘秋雨,大陸著名文學家、美學家。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聞名的中國美學家,有評論家譽之爲左手寫散文,不落其淺薄,右手撰述藝術理論,也不失其艱澀難明。憑藉自己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引領讀者泛舟於千年文明長河中。

整本書都很美,在讀的過程中一直抱着繼續讀下去的慾望,泛着一種直達靈魂的深邃。抱着追尋的心態一路尾隨文字的流轉。在即將入睡的午夜,點亮牀頭的檯燈,伴着作者的文字,在安靜的夜幕畫下心中的幻想。或在無事的下午,拋卻煩躁,在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中跳出來,透過漸漸平穩的內心重看歷史。

讀完“牌坊”這一章,我心裏有一股隱隱的痛,又有一種無畏的敬仰。

其實牌坊是讓人仰望的。是爲了表彰功勳,它也是忠孝節義的代表。但是在中國封建禮教壓迫的論調下,貞節是中國女性的最美,然而美的又是那麼的痛,那麼的傷痕累累。一塊塊冷峻的牌坊,無情地壓住他們所有的愛恨情仇,他們爲了生路,遠走他鄉,隱姓埋名,委曲求全的活着。

然而他們又是生活的那麼優雅,那麼的精緻。他們象熹微的晨光,當大地還在沉睡的時候,爲一個個鄉村解了凍,爲一道道山樑解了凍,爲一批男孩子,也爲自己解了凍。

在《文化苦旅》中以細膩的筆觸夠了一張張充滿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形象,以最空靈、輕柔的嗓音輕輕吟唱令人感動的瞬間。

作者從生活中提取精華,經過淬鍊,融成經典,伴隨着人流傳入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可以用最簡單的方式瞭解一段段不同的生活。這是豐富自己,提升自己的最快捷的'方式。

我喜歡他的真實,真實的描述了文革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巨大災難、面對艱苦未來時堅強的一代人;在災難中瞬間凝固的龐貝古城、空靜之境的羅馬、氣氛迷人的威尼斯……;生活在鏡頭之外,艱難生存,卻古樸善良、充滿智慧的邊緣人……更愛他細膩敏感豐富深遠的靈魂,讓沉寂歷史的古人以一股撲面而來的,充滿生氣的的姿勢佔據想象的空間。

這是一種令人羨慕的生活。作家,可以用自己的筆記錄生活,以最真實的姿態記錄感動自己的人生,表達心靈深處最真的感觸,清風拂過最細微的顫動。我覺得這是其他任何職業都無法比擬的。

這位作者或這本書讓我萌生了拿起筆,寫下生活的衝動。但是放下書,我又回到了現實,面對本專業的數學、計算機之類的理科性東西,不禁想起某位偉人說過的一句話:是科學趕走了花叢後的精靈,讓未知的世界不再充滿幻想。

有可能這一輩子都無法從事作家之類的行業,但我可以通過閱讀,感觸這個廣闊、美好的世界,並學着記錄自己的想法。在以後的某一天,翻開略略泛黃的紙張,重溫一次春暖花開、雲寂風清、青春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