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彙總15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彙總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彙總15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李老師指出,教育工作者是否有一顆童心,對教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童心是指教師具有童真的情感,能夠自然地和學生一起哭,一起笑。笑在一起的老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爲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教師的童心就是要有孩子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在各個方面都要和學生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如果我們和學生有更多共同的興趣愛好,你就會有辦法深入學生的內心。他們會無意識地把老師當作朋友。當和學生玩遊戲的時候,老師越忘記他們的尊嚴,學生對老師的感覺就越好,這是成功教育的起點。

啓示2: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李先生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總是與他的學生進行坦誠的交流。愛是李振熙先生永恆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們一起過新年,玩雪,拍照拼寫,真正融入學生們的生活,在一次次的理解老師的愛中留下生活的精彩瞬間。在我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非常自信,我愛我的學生。讀完這本書,我問自己,我愛每一個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改變我過去的教育方法。當學生犯錯誤時,他們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冷靜地理解錯誤的原因,從學生的角度思考。李老師讓我對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愛不僅僅是對優秀學生的欣賞,更是對每一個有責任的學生的欣賞和期待。

愛不應該是居高臨下、平易近人的人,而應該是對朋友發自內心的愛。

愛情不應該是對學生錯誤的嚴格調查,而應該是對學生心胸開闊的寬容。

愛不應該是對學生的縱容,而必須包含對學生嚴格的要求,甚至是必要和合理的懲罰。

愛不僅僅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和身體,更重要的是要善於進入學生的情感世界,瞭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生活,與學生一起感受喜怒哀樂。

愛不僅要對你所教的這幾年負責,還要對學生的成長和他們未來的生活負責。

愛,不是用一個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個孩子的心,而是需要一個孩子的心,用孩子的心去碰撞孩子的心。

愛是一種純潔,是一種莊嚴,是一種責任感,是民主,是平等,是讓童年回到童年,是爲學生美好生活打下良好開端。只有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提高的階梯。”讀書使人提高,讀人明理,一本好書能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樂趣和享受,甚至使我們終身受益。“教師”這種特殊的職業就決定了每一位教師成爲“讀書人”是一種職業召喚,一種義務,一種職責,所以營造書香學校,教師必須成爲學生讀書的楷模。

作爲一名小學教師,要不斷地充實自我,跟上時代的腳步。僅有經過讀書才能更新自我的觀念,豐富自我的頭腦。所以,“讀書”——既是響應學校的號召,也是對自我的一種鞭策。

我讀了許多篇章,深有感觸。明確了很多道理。作爲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爲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我。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我。教師,作爲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爲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所以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首先,教育事業是一個崇高的事業。教師對完美的事物應堅持敏銳的態度。教師應對的孩子就是最完美的事物,他們有純真的心靈、誠實的態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願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負了造化的賜予。教師對完美事物堅持高度的敏銳,纔會發自內心的愛孩子,並因爲愛而滿心歡喜。教師要有“赤子之心”。做個很單純、很簡單、很好奇、很幼稚,有時有點傻勁的人。教師應有獨立思想,讓我經常思考教育問題,思考人的問題,思考我爲什麼而教,怎樣教,將教育活動與人生思索融爲一體。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應不斷改善教學方式和手段。學生作爲人,是需要灌輸精神夢想的,那麼教師首先應當做的就是順乎人性。學生需值得去珍愛,在工作過程中要學會寬容學生,與學生和諧相處;另一方面,教師在尊重學生時,也要學會合理合法地懲戒學生,所謂“懲戒”,是指經過對不合規範的行爲施以否定性的制裁,從而避免其再次發生,以促進合範行爲的產生與鞏固。但懲戒必須注意幾點:一、教師懲戒學生應具有教育性;二、尊重學生人格;三懲戒應合理並公正;四、懲戒要貼合相關程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學會不培養乖孩子。如果我們將一個個乖孩子樹爲學生學習的楷模,而必然的報應就是,在這個多元化、個性化的時代,調皮搗蛋的孩子越來越多,而那些當初的乖孩子,將來他們也許就是“弱勢羣體“,匯入茫茫的失業大軍。

總之,經過這一個階段的學習,自我的理論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確了,方法更具體了。相信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這一次的理論學需必將使自我獲益匪淺。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我讀了《給教師的提議》一書,書中每一條提議都充滿教育智慧,事例生動、分析精闢,啓人深思。從中我明白了許多鮮明的教育觀點,在此從微觀細節方面扼要談談三點讀書感悟。

感悟之一:成功教師應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

何爲教師素養呢蘇霍姆林斯基從三個方面闡述教師的教育素養:這首先是指教師對自我所教的學科要有廣博的知識。教師的教育素養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種研究兒童的.方法。教育素養還有一個方面,談到它不能不使人焦急,這就是教師的語言修養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的教育素養的一個重要的特徵是教師越是能夠運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麼他的講述就越是情感鮮明,學生聽課以後需要花在摳教科書上的時間就越少。教育素養的第一個標誌,就是教師在講課時能直接塑造學生的理智和心靈。教師講述教材就好比是向交談的學生髮表議論。教師不是宣講真理,而是在跟學生娓娓談心。

感悟之二:成功教師應善於引領學生

關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動機。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論述:“學習的願望是一種精細而淘氣的東西。形象地說,它是一枝嬌嫩的花朵,有千萬朵細小的根鬚在潮溼的土壤裏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給它供給滋養。我們看不見這些根鬚,可是我們悉心地保護它們,因爲我們明白,沒有它們,生命和美就會凋謝。”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沒有興趣的指引和鋪墊,學生會覺得學習是枯燥無味的,從而產生厭學心理。

所以,教師要在培養學生學科興趣方面要多下功夫,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使他們順利獲取知識,在體驗一次次成功之後,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激發學習的動力;教師要鑽研教學方法,用科學的教法引領學法,例如,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說那樣,我們若能把帶有遊戲性質的作業、科技知識、百科知識、趣味故事、趣味實驗等列入教師備課的資料,必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感悟之三:成功教師應善於思考

善於思考纔能有創新,讀《給教師的提議》一書,我們能夠看到蘇霍姆林大師的教育智慧,似乎能看到他正在凝神思考,鄭重地審視着學校教育的每一細節,我覺得善於思考是他精彩人生中最具魅力之處。

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提議》第五條提出“兩套教學大綱”,發展學生思維。第一套是指學生必須熟記和堅持在記憶裏的材料,第二套是指課外閱讀和其他的資源來源。從蘇霍姆林斯基的論述來看,第二套大綱是保證第一套大綱順利完成的十分重要的前提條件。

讀過這本書,我暗下決心,必須要勤於讀書、善於思考,做一名成功的教師。經過讀書,提升教育素養;藉助思考,使教育充滿睿智。因爲僅有智慧含量較高的教育才算得上是一種陽光的沐浴、雨露的滋潤,才能真正滌盪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素養。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

讀了朱永新老師的《致教師》後所引發的一系類感想。關心、關注、關懷每一個學生,是每位教師應該保持的工作作風。但現實生活中不是每一個教師都能做到。應該說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每一個學生都應該享受到教師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師應該一視同仁。由於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們對待學生總有不同的態度和心情,他們總是偏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歧視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好學生犯錯老師總爲其開脫,差學生犯錯老師們總認爲是學生的不對。因爲,成績好的學生能給教師帶來成功的喜悅,教育的希望,職業的幸福感,而紀律差成績差的學生總是讓教師花更多的時間而沒有得到半點的快樂和安慰,他們總是讓教師操心,讓教師失去職業的成就感。因此,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說來容易做到難。

只有公正平等地面向全體學生,公正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我們纔會贏得學生的心,我們的教育才會有說服力,有感染力!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怎麼做到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呢?

1、要一視同仁,正視差異。作爲教師,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長處和不足,不要輕易地看不起自己的學生,今天學生學習不行並不代表明天他不行,我們的學生幾年後發展的差異是非常大的,當他們在學校的時候就應該給他們公平公正的.待遇。

2、要學會體諒和寬容。學生的身心正處於一個成長的時期,教師需要設身處地從學生角度考慮他們的感受和行爲,要體諒學生,同時對學生身上發生的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要給予寬容。

3、要給學生提供多樣的發展機會。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爲,每個個體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智能結構形式,即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強項和弱項。這種差異並不表現爲好壞、高低、貴賤之間的差異,而是多樣化的表現。每一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價值,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承認差異、適應差異、追求多樣性,儘可能的提供適合學生髮展的機會,保證學生有機會獲得適合其特點的教育。

4、要多鼓勵少批評,好孩子是誇出來的,我們當教師的都想得到領導的表揚,何況我們的學生呢?學生經常性地得到教師的表揚,就會充滿激情去爭取更大的進步;如果每做一件事都得不到承認和肯定,就會喪失信心,失去前進的動力。作爲教師不僅要表揚表現好成績好的學生,更要創造機會表揚平時表現不好成績不好的學生,他們的進步更難,他們的一點點小進步教師就要敏銳地去發現並加以表揚與肯定,這樣長期加以關注學生自然會養成良好習慣,各方面的表現就會不斷地好起來。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

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圖書館看到了魏智淵老師的《高手教師》這本書,這書名的確十分吸引我,我深知自己是一個剛工作不久的新教師,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並且立志成爲一個有職業理想的教師。看過之後,發現我的許多教育觀點與書中竟不謀而合。下面就我閱讀過後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共同分享。

《高手教師》提出了新教師的理念。新教師,不是說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師,而是對新教育擁有信仰的教師。對於新教師來說,教師不再是一種謀生的手段,更不是掙錢的工具,而是把它當成一份爲之奮鬥終身的事業。

一、觀念是出發的第一步

想成爲作者口中的新教師,首先是觀念問題,心動纔可以更好的行動。認知是一件事情發展的基礎,只有從思想上認可纔可能更好的執行。

作爲一個新教師,教師對於學生的態度應該如何,是嚴格還是粗暴,最值得思考。對於老師的行爲方式,相信大家都深有體會。在求學生涯中,我們每個人都遇到各式各樣的教師,其中就不乏一些粗暴的老師,他們用火爆的脾氣來壓制和打壓學生,學生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學生並沒有從心底認可並尊重這個老師。所以我們新教師要做到的是嚴格,而非粗暴。所謂嚴格,就是在真切關注學生個人發展的同時,給予學生恰如其分的要求和干預,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雖然可能會有很多艱難和困苦,但是“世界是一座橋,走過去,不要在上面蓋房子。”關注現在,走向未來。

二、課程的生產力

形成新教師的觀念後,想要真正做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往往做纔是核心問題。想要讓學生更好地發展,課程無疑是最重要的媒介。幹國祥老師說過:“我們真正要關注的,不是一堂課,而是整個課程。”課程就是“道”,就是被我們用腳走出來的道路。如何設計一門課程,最經典的仍然是泰勒的。在他看來,課程與教學的設計,必須回答以下四個問題,學校應該達到哪些教育目標、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怎樣纔能有效組織這些教育經驗、我們怎樣才能確定這些目標正在得到實現。這個過程是一個閉環,閉環的概念就像是你給農民提出一個任務,農民就有了明確的目標。然後開始準備資源,考慮怎麼把資源整合起來。在整個過程中,農民必須對莊稼的生長,或者是目標的實現進行監控並作出對策。在整個過程中,對於目標的達成,需要不斷調整預期。最終目標實現了,這個任務完成了,這就是閉環。對於一年種植過程進行反思,內化爲經驗,然後把自己的思考嵌套在這種結構形式中。在完成這樣一個課程過程中,需要進行模塊備課。

模塊備課仍然需要回答這四個問題,教什麼?用什麼教?怎麼教、學生怎麼學?以及怎麼檢測。確定教學目標是最難的,沒有目標,就像沒有指南針的航行,即使再努力,也不一定能到達終點。教學目標的確定,必須是背景化的。不同的課程有不同的目標,同一個課程也有不同的目標。是着眼於眼前短暫的目標,還是從人生規劃的角度上立足於長遠的發展,這是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至於用什麼教,也是老生常談的東西。也就是教育資源的問題,我們應該儘可能給學生提供好的教育資源,要窮盡模塊的習題,不僅從類型上,也要從難度上。

三、家長是最值得信任的盟友

在教師職業生涯上,家長無疑是我們最真誠的盟友,因爲我們有着共同的目標。在與家長協同合作的路上,會遇到很多問題,班級微信羣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

一方面,作爲一名教師,一定不能在羣裏和家長撕起來,要做到抱德煬和。你不是做給一個家長看的,是做給所有家長看的。當學生犯錯了,考試成績差了,或者是做了好事,考了好成績,我們要有不同的對待方式。

第一是對待表現差的學生,我們一定要慎之又慎。如果學生犯錯了,可以公開批評,但是不能指向學生,而應該指向現象。

第二是對於表現好的學生,我們往往更容易犯錯。因爲我們往往傾向於公開表揚那些表現好的學生,這個時候被表揚的家長不一定自在,但是沒有被表揚的學生家長肯定不高興。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公開分享學生作品或事蹟,但不公開是誰。一方面起到鼓勵和引導的作用,又保護了大多數家長的情緒,一舉兩得。

另一方面,作爲教師,不要自以爲是地認爲家長不懂教育,畢竟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也要明白家長只關心自己孩子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教育行業其實也帶有服務行業的屬性,家長就相當於我們的服務對象,對我們提出的一些要求我們應該理解並接受,想辦法做到。我們要學會如何和家長交往,在和家長相處過程中,多站在家長角度考慮問題。當做一件事的時候,想想這樣做,是否有利於學生和家長的發展。

面對家長,我們要真誠,要表現出來自己內心對學生的關心,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對於學生的期許,還有積極向上的態度。不要抱怨,學會接納和理解,把家長團結在一起,因爲我們深層次的'目的是一致的。

四、解決學生的棘手問題

作爲教師,解決學生棘手的問題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件習以爲常的事情,學生問題有很多,但是比較重要的有以下兩點。

第一是早戀問題。青春期懵懂的少男少女們,身體的成長在一個急速發展的過程中,但是心智上發展緩慢,這樣身體上迅速變化和心理上發展緩慢的不匹配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在這個時候,開始對異性產生了好感。這個好感沒有好壞之分,但是怎麼面對這份好感,就需要老師進行干預了。我們需要告訴學生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但是年齡尚小,還缺乏判斷和承擔後果的能力。這個時候要把這些不確定的不安和好感轉化爲學習的動力,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第二是關於攀比的問題,攀比是人性問題,無法消除又不可避免。它的本質是以錯誤的方式追求優越感,我們要注重引導。我們需要幫助每一個生命找到自身價值,這也是教育真正的核心。

五、成爲魅力教師,一直在路上

我們的終極目標是想成爲一個魅力教師。所謂的魅力,乃是指穩定的吸引力,是風格化的產物。實際上是指一個人鮮明而獨特的人格、成熟而敏銳的經驗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影響力。那魅力教師是什麼樣呢,是沒有一個標準在的,魅力是獨一無二的。要想成爲一個魅力教師,我們首先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再和經驗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想象一下,我們上學的時候最喜歡的老師是什麼樣子,是不是風趣幽默,引經據典的老師。在他們的課上,不是知識堆砌後的簡單搬運,而是深加工以後,以一種個性化的方式展現出來,讓我們更感興趣,更好理解。

新教師是一個概念,也是一個方向,是對新型教師的美好願景。正是因爲它的美好,我們也知道這條路很艱難,有時候甚至是難以達到的,但是方向是明確的。只要我們一直以這個目標要求自己,就算一直在路上,也終究會有一個好的結果。人不可能到達自己都想不到的遠方。相信種子,相信歲月。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

讀書能改變一個人的品德,提升一個人的思想,鑄造一個人的靈魂。書是知識的海洋,讀書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影響人的一生。通過讀書,讓我們學會了本領,掌握了技能,得以在這個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資本,通過讀書,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情懷。 堅持讀書是教師最起碼的職業底線。尤其是處在這樣一個學習社會化的時代,只有讀書,才能不斷完善自己,提升人生品位,促進專業發展,超出“匠”的侷限。

讀書,能夠促進教師的精神生長。人,最可怕的是靈魂空虛和精神萎縮。由於生存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了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對於一個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這種“更可悲”狀況的最可行的辦法唯有讀書。

書籍會使教師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讀書,才能消除“職業倦怠”、生命衰微,使教師具有充實的靈魂和不斷生長的精神。書籍中,那些大師充滿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語,超脫的情懷,會使我們變得特別開闊、靈動、開放、樂觀、曠達。一個對書籍敬而遠之的人,不管他怎樣刻意包裝,總是難以瀟灑起來的,惟有經過書卷的浸潤,纔有可能超越自我、發展自我。當我們獨處的'時候,享受讀書的樂趣;當我們交往的時候享受讀書帶來的文雅和氣度;當我們創造教學生活和生命的時候享受讀書而獲得的魅力。這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奇異的感覺:書中那金子般的思想和奇妙的靈智是支持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教育家的成長曆史,就是他的讀書的歷史。教師作爲傳承文化的使者,必須伴隨着讀書而發展而超越自我。

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職業智慧。讀書是課改的需要。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尖銳而有力的挑戰。新課程不再像傳統課程那樣統一機械、墨守成規,很少變通,而是具有許多不確定性:多元智力和多元價值取向,決定了教學目標和結果的不確定性;個別化教學決定了教學對象的不確定性;綜合性的加大決定了教學內容的不確定;師生共同探討新知決定了教學過程的不確定性;教師作爲課程具有的自主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不確定性;……教學的多樣性、變動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個嫺熟而高超的教育教學設計者、決策者、支配者、智者、專業知識的發展者和創造者。尤其是那些無法預見的、實踐性的、從未見過的教學情境,更需要教師具有臨場多向想像、迅速選擇、敢於決斷、巧妙引導等各種創造能力。這些,如果不是一個學習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是絕難勝任的。實施新課程首先要轉變觀念,而轉變觀念的過程又是一個不斷用新理念置換舊觀念的痛苦的改造過程。實現這個痛苦的改造過程,唯有讀書。

“一桶水”總有耗盡的時候,一支“蠟炬”總有燃盡的時候,不讀書,又去哪裏尋找“活水的源頭”呢?

不讀書,就不知道當今教育觀念變化之大,教育形勢發展之快,也不知道自己的教學觀念落後到什麼地步,自己過去的教學是多麼可悲、可笑。只要一讀,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心裏就會敞亮多了。

要讀教育改革的理論,讀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總結,讀哲學,讀文學,讀歷史,讀科學……在與大師、優秀教師的對話中反思自己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將讀與思,讀與教,讀與研等結合起來。

書讀多了,認識提高了,實踐也就有了方向,有了信心,有了力量,就能使自己的教學閃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滿着創造的神奇。教育需要知識淵博的教師,教育要培養出智慧的人材,而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智慧的學生。

讓書的精髓融入我們的生活、融入我們的生命,讓我們的生命之花開得更加絢麗多彩、富有活力,那就讓我們多讀書吧。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

讀書可以讓我們站在更高的高度來看問題,從而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牛頓說過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因爲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遠,科學巨人的虛懷若谷自然值得我們學習,我們還可以從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書籍對於整個人類的關係,好比記憶對於個人的關係。書籍記錄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新發現,記載了古今歷代所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只有認真的學習前人的經驗和理論,才能在一個更高的高度上來看問題,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並有一個較高的起點。書本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他們的研究成果和經驗的體現,通過對他們的學習,發現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在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來不斷的完善自己,大大的促進了個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這樣說,人類社會的延續和發展,也是這樣來實現的。試想,如果每個人都是從頭開始,那麼,無論多麼偉大的人,做出多麼大的貢獻,人類社會最終還是在原地踏步。由此更可見讀書的重要性了。

當來到這個世界上,我們不可迴避的會產生許多感覺,有些感覺是短暫的,有些感覺可能就會長期沉澱固化在我們內心深處,影響着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決定着我們的行爲模式,影響着我們的情緒和感覺。作爲一位教師需要學習的是什麼?人們當然會說,那一定是與教學有關的內容。我們不否定這個答案,但更深一層影響着教師的教學和生活的應該是人們的認知,這是人的幸福之本,這個問題解決了,教師職業自覺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那麼如何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傳統的說教效果不佳,讀書、討論--創設一個情境話題、討論平臺可能是一個較好的路徑。基於此,倡導中心小學開展教師成長自願讀書活動,借鑑往常的經驗和教訓,這次,不要求全部參加,不佈置硬性的家庭作業,只是讀同樣的書,在一個平臺裏交流。讀書組有14位成員,讀本爲中央電視臺首席心理專家、中國最出色的家庭治療師李子勳所著的《幸福從心開始》。學校制定了簡要的讀書計劃,14位教師分兩組,每兩週舉行一次讀書交流會,共舉行六次。本次所選內容都是貼近生活,貼近自己,大家在討論時發言踊躍,氣氛活躍,可以說讀書交流會是一個快樂交流會。陸葉、易梅紅兩位組長時常拓展讀書內容,找來相關的資料,豐富大家對書本的知識學習。在交流中,大家思想的碰撞,讓我們明白了一些生活的道理和自身的問題。如果概括之有以下幾點

一、書中的話題直擊生活中諸多的困惑或煩惱,具有普遍性。

翻開這本書的目錄,就深深的吸引我們想讀下去。因爲,其中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問題、同事的問題、朋友的問題、親戚的問題、周圍人的問題,正愁無解呢。如:怎樣才能成爲快樂主義者?人到中年如何減壓?我很敏感?怎樣說不?怎樣才能把女人看透?男友的網上情人?婆媳自然是天敵?婚外情感需求?斬斷依戀?其中許多內容是涉及親密關係的,使人們想探求但又無法說出口的夫妻情感、親密、婚外情感等問題。心理學不做道德評判,只解決心理衝突的問題。一些壓抑在內心的感受被表達出來,一些隱祕在內心深處的意識被理解和領悟,人們對自己的認識就會悄悄的發生改變。幸福也就由此開始。

二、讀書體會交流就是一個互動的平臺,是深化讀書效果不可或缺的環節。

怎樣讀書?是不是就是一個人靜靜的在讀,讀後就只有自知?當然這也算是一個模式。但大家一起讀書(先分散自己靜靜的讀),一起交流討論,互相陪伴更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就是團體的動力場。無論什麼性格的人,其實都需要交流,所謂愛靜不喜歡說話的人只不過是沒有匹配的交流平臺和對象,一旦遇到知己同樣會滔滔不絕,享受人際互動的快樂。讀書組裏一個人發言常備其他人插話,常常傳出爽朗的笑聲,輕鬆、熱烈的氣氛本身就是對內心世界的一份按摩。大家很享受這種感覺。

三、我們也學習、碰撞了書中一些鮮活的觀點。

心理世界存在與內心,和外部世界明顯不同。對同一個客觀存在的物體,經由人們描述就不一樣了,這是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差別,外部世界是硬的,內心世界是軟的.,不要以爲你對現實的感受等同於別人的感受,差異是自然的。抹殺兩個世界的差異或不能很好的設立兩個世界的邊界,人們會陷入無窮無盡的煩惱之中。

個人對快樂的感受是:快樂或者說是樂快,人真正感覺強烈的快樂是較少的或瞬間即逝的,當你爲實現一個目標孜孜以求時,實現目標的快樂就是那麼短暫。

快樂更多的強度是淡淡的,他來源於心中的動力源讓自己有奔頭;他來源於有一個明晰的目標,引導自己充實過好每一天;他來源於對事物的好奇心產生的探索行爲;他來源於人的某種價值觀的實現。

xx老師的座右銘能者安邦治國,無能者獨善其身,按照這句話的意思,絕大多數人都是無能者,我們可以不追求事業成功,但可以獨善其身追求生活成功,生活成功對於我來說真是一個新鮮的概念。是啊,你可以沒有顯赫的官位,富足的金錢。但是,你只做一個普通人,一簞食一瓢飲享受天倫之樂,平平淡淡、順順利利、健健康康,這就是最大的成功。我們可以把工作納入到生活的範疇,我們不追求成爲教育家,但我們可以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因爲這份工作是我們生存的前提,我們滿懷敬畏去對待它,去對待我們的學生,我們的教師,這本身就是一個成功的福地。

關於人際關係書中的心理學觀點是:不要對別人期望太多,也不要讓別人對你期望太多;保持適當的心理距離;學會社交技巧;必要的示弱。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8

說起讀書,一直都覺得不用太刻意,也不要給自己定什麼目標任務,因爲“讀書乃隨心之事”。隨心讀書,纔會讀得輕鬆,讀得快樂。

記得小時候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每年村子裏有廟會時,會用媽媽給的5分錢去買一本連環畫,然後不厭其煩的看了一遍又一遍,到現在我都記得那本叫《姊妹易嫁》的連環畫的內容。如此單調的閱讀卻是那時最大的快樂。

真正有條件大量的開始讀書要到了上大學以後。因爲忽然多出的空閒時間和學校那個藏書豐富的圖書館不期而遇,看到那一排排的琳琅滿目,我瞬間被驚呆。也許是爲了補償以前因爲條件所限而失去的讀書時間,我開始了不分晝夜,廢寢忘食的閱讀。首先從自己認爲最有檔次的外國名著開始,比如《簡愛》,《飄》,《蝴蝶夢》等迷迷糊糊讀了個遍,羅切斯特,白瑞德,麥克西姆到現在仍然是我心目中完美男人的代表。可是那時畢竟是青春年少,很正常的開始迷上了言情小說,瓊瑤的,席絹的,一天能看兩本。再後來,感覺自己有點跑偏了,又猛讀了一段老舍,巴金的書,也就是這時知道了林語堂戴望舒徐志摩。後來骨子裏的那種豪放讓我徹底迷上了金庸,《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等讀得天旋地轉,硬是冒着眼睛累瞎的危險把金庸所有的書都讀了一遍。感謝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網絡,就這樣隨心所欲的完成了我最初的閱讀積累。

參加工作後,有了自己買書的條件,第一個月的工資首先買齊了三毛的所有作品,那是我一直都夢想擁有的。不時的讀一讀三毛是我到現在還在堅持的一個習慣,不同的`人生時期去讀三毛,會有不同的感悟和感動。最欣賞《撒哈拉的故事》中那個真性情的三毛。慢慢的又讀了張愛玲,餘秋雨,劉墉等這些各具特色的作品。還有一段時間集中閱讀了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品,像《穆斯林的葬禮》《少年天子》《平凡的世界》等,總之是不分門派,喜歡就讀。所以讀得書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雜。

最近這段時間可能受各種致青春的影響,竟然也津津有味的讀了饒雪漫的《校服的裙襬》,桐華的《那片星空那片海》等這種流行在年輕人當中的網絡小說。可能我的心依然年輕,那就隨心的去讀吧。

如今,書櫃裏那一本本綴滿了我回憶的書,是我快樂的源泉。每逢有空時,打開書櫃,隨心的拿一本讀一讀是我最自在的事情。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9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學校、家長對教師要求高,對學生的期望高。而學生又自己卻無所謂,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怎麼做教師?這是我們經常談論的話題。有時我們自己都覺得茫然,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學生。在暑期潛心閱讀《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使我受益匪淺。總觀全書,我將一些讀書體會歸納爲以下幾點:

一、做一個真實的人,敢於露拙也敢於表現自己。

無論我們多麼優秀,和幾十個學生比起來,我們不如學生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學生在某個方面的知識可能遠比我們豐富的多,這是個事實。由於傳統的師道尊嚴,我們有時候不好意思在學生面前露拙。殊不知,這是一個誤區。其實,學生也很清楚,老師不會的東西多了,對高中生而言,他們已經不再象小學生那樣認爲老師無所不知。

所以老師如果在學生面前假裝什麼都懂,反而給學生以假的印象。反之,如果老師在適當的.時候哼上一曲,可以調走得找不着了,在適當的時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着明顯的破綻,在孩子們哈哈一笑中,讓孩子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你,一個有血有肉的你,一個和他們一樣在許多方面有着這樣那樣不足的你,孩子們和你的心理距離一下子拉近了許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適當的時候慷慨激昂的來幾句演講,聲情並茂地來一段朗誦,不經意間很專業地評一下當天的球賽,讓學生眼前一亮:原來我們的老師還有這麼一手!學生對你的好感馬上激增。總之,讓學生了解一個真實的你!

二、做一個有情趣的人不少人說自己不會玩了,如果放兩天假,一般也就是睡個大覺。有些退了休的老同志,一天天地老的特別快,大多因爲他們沒有什麼業餘愛好。一旦不上班了,整天沒事可幹,反倒悶出病來了。因此,一個人在工作之餘要有一兩種業餘愛好,這是積極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將是多麼單調和乏味啊。“用藝術來‘宣泄’其實是最佳的方法。比如看悲劇。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毀給人看,看到劇中人物遇到巨大不幸,觀衆的感情得到了宣泄。”

“其實更幸福的是創作藝術。在藝術創作過程中,自己的主觀世界完全投入了進去,廢寢忘食樂此不疲,會使人十分滿足。他創作時簡直就是神,他無比自由,他感覺到世俗世界對他的限制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國就在他的創作中。”“只有關心老師的心靈世界,纔是真正地關心老師和生命質量。”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

拜讀完張康橋老師的處女作《爲什麼做教師》,掩卷深思:這本書究竟給我帶來了什麼?

時代是發展的,教育是變化的,思想是流動的。一成不變的教育和布寺變革的教育是缺乏生命活力的。根據時代的特點不斷調整我們的思想,改變我們的教育教學行爲,發展我們的觀點,我們才能真正成爲教育變革的主動着。

現在,新型教師不能迴避的一個問題,是市場經濟對教育的制約與衝擊。只要看看本書各章節的標題——“爲學生做教師”、“爲家長做教師”、“爲學校做教師”、“爲國家做教師”、“爲生命做教師”,我們就能看到一種態度:教師無可避免地要融入市場經濟,但又時刻不忘生命與國家的需要。雖然作者也沒有解決市場經濟背景下教育本身或者說書中“各種需要”之間的悖論所帶來的困惑,但給身處各種困境中的教師指出了一種思考方向。更爲重要的是,放眼社會、不忘責任、積極思考纔是現代教師應有的人生姿態。因爲“任何好思的教育者,都能夠成爲一位大衆的教育哲學家。這樣的教育者,也許不能名垂青史,但他一定是他自己教育實踐的真正主人,一定是他自己時代中深刻的教育者”。

結合這一學期的教學情況,第一章“爲學生做教師”給我的感觸是最深刻的。本書讓我認識到,教師的本質是爲學生髮展服務。教育本來就是謀求幸福之學、引領高尚之學。因此,學校本來就應該是“首善之區”,因此,作爲教師,我們必須在爲學生髮展服務的過程中教會孩子爲別人服務。

作爲教師,我們應該對許多細節進行反思,需要轉換我們慣有的思維方式。比如說,當學生沒有完成作業時,我們不能理解爲學生偷懶,不用心,而應該理解爲教室佈置的作業不合適或者工作沒有到位。實際上也確實有學生是偷懶或者不用心,但是如果我們這樣來理解,把問題歸因於教師,教師就要不斷地瞭解學生、鼓勵學生、喚醒學生、幫助學生,這樣的愛,學生更能真切地感受到,這樣的教育過程才更具有德育性,更有品位。與此同時,教師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教師才能獲得真正的專業幸福。

在課堂上,我們經常會發現,由於學生生氣勃勃、充滿朝氣,一有機會就會興奮得手舞足蹈、大聲嚷嚷,並且相互“傳染”,這時,有的老師縣表揚一些較好的,然後批評甚至訓斥一兩個“鬧”的最兇的,像我就會說“請大家安靜下來”;

或板着臉不說話。然而,過不了多久時間他們就會忘記教師的“教育”,逮到機會又“故態復萌”,教師只好又以類似的手段恢復秩序。但是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時,我們換一種思考方式,認爲這是學生精力十分充沛,並且把學生的這種“生命活力”引導到學習中來而不是要求、批評、威脅等。這就要求我們轉變觀念,不是選擇滿足教師的需要而是選擇滿足學生需要的教學。這時,教師就會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從而進行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對於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篇章,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輕鬆和諧課堂氛圍,讓學生覺得上課就好像在做遊戲一樣,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本領。從而,通過這一過程,使教師獲得更好的發展,獲得真正的專業幸福。

學生是活的精靈,他們需要獲得他人的認同,他人的尊重,作爲與學生的生活最接近的教師,我們要在與他們接觸的過程中,重視學生的感受、需要,並且要讓學生感受到這一點,這有助於師生之間的和諧相處。這同樣需要教師轉換自己的觀念,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

這本書帶給我的是——轉換思維,努力做一位讓人滿意的教師。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都會舉辦與閱讀有關的活動。

老師,你經常讀書嗎?你上次讀書是在什麼時候?

曾看過這樣一項調查數據: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最多的是猶太人,每人64本。其次是俄羅斯,每人55本。美國每人21本,日本每人17本。而中國13多億人口,扣除教科書,平均每人不到1本。在俄羅斯,每20人就擁有一套《普希金全集》。在猶太民族,小孩稍稍懂事,母親便會在《聖經》上滴一些蜂蜜,叫孩子去吻,讓孩子在心靈上知道這書是甜蜜的。

也早就有人寫過文章介紹,在那些發達國家的地鐵裏,火車上以及一些其它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靜靜地讀書。而在中國這些場合,人們要麼在高談闊論,要麼是在打瞌睡,要麼是低頭族—玩手機,鮮有看書的'人。

不要責怪我們的孩子們不愛讀書,我們成年人呢?一年下來讀了幾本書呢?很多人都會以工作忙,壓力大,沒時間等藉口抹去了讀書的機會。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教師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擁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和時代相通的先進教學理念,創新教育的改革思想,民主平等的師生觀念從哪裏來?我覺得組織教師讀書是最好的方法。閱讀教育專著和文化專著是一線教師接受繼續教育的最便捷的方式,是幫助教師提高的有效途徑,也是學校名師培養工作的基礎工程。

提倡教師讀書進而帶動學生閱讀。只有讓學生在上學時代愛上書籍,學會從書籍裏認識周圍世界和認識自己,這樣他畢業後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基礎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愛好閱讀,是"學會學習"最主要的內容。如果當一個學生讀了六年書離開小學,或者在讀了六年書離開中學的時候,卻沒有閱讀的興趣,能說我們的教育是完成任務和成功了嗎?我想,任何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都應該用自己的良知去思考:爲了培養完整的人,培養終身可持續發展的人,爲了我們民族的興盛不衰,我讀書了嗎?我組織學生讀書了嗎?

其實,對於教師而言,讀書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意義是拯救自己,因爲不讀書的教師最終會淪爲簡單的勞動力,而一個簡單的勞動力想要得到人們的尊重則是很難的。孔子是名教師,是教育家,思想家,他既是"經師"又爲"人師".他的那種高山景行的大家風範,千載流傳,令人歎服。當代教師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爲什麼會如此呢?我想一大部分原因是能夠"爲人師表"太少了。只有"經師"和"人師"二者兼備的教師纔是真正的教師。把學校辦成一個學習的團體,讓每一位教師都能自覺地意識到,只有閱讀才能拯救自己,從而把閱讀作爲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一般的信仰,這應該是"文化關懷"神聖諾言最美好的兌現。

用閱讀拯救我們自己,讓閱讀給孩子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1

xxx認爲,尊重別人是一種本事,“不會尊重人,從高層次上講,享受不到尊重人的那種自豪感和幸福感;從低層次上講,自我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xx很尊重自我的學生,學生只要有一點提高,他就表揚;學生犯了錯誤,他也不直接批評,而是用唱歌、寫說明書等形式引導學生自我教育。更讓我感動的可是,還十分注重點燃後進學生的期望之火,善於幫忙學生尋找長處,發展長處。以往講過這樣一件事:新學期,有兩個全校最差的學生進了他的班,他要求這兩個學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人找到自我的優點”。學生說沒有優點則說:“不可能,我都替你找出兩條了”還有一個學生向言“我學的不好,只考了xx分。”而則一臉驚喜:“你一不聽講,二不寫作業,三又不看書,還能得x分,這是天賦啊!”我想,類似的故事,肯定還有很多很多,他善於研究後進學生的心理特點,揚其長而避其短,不斷增強後進學生的內部驅動力,真正體現了“不拘一格,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而其思想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他所說的“尊重和發展學生的個性和人性,會使師生生活在一種相互理解、尊重、關懷、幫忙、諒解、信任的和諧氣氛之中,從而真正體驗到做人的幸福與自豪感,減少內耗,明顯提高了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作家xx說過:世界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俗話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權葉,當然更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學生。不論過去此刻還是未來,只要有人類存在,人的個體差異,個性差異與價值取向的多樣性就存在。所以作爲教師對學生要寬容,豁達,教師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賦,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績差,或者犯了錯誤的學生,用同情心去喚醒兒童的上進心,自信心和自尊心,幫忙他們清除自卑感,排除他們的煩惱和悲傷,用熱情和溫暖鼓勵學生充滿信心地學習和生活。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2

讓絕大多數的老師感到比較頭疼的就是如何處理後進生的問題,比較聽話的還好,雖然完成質量不是很高,但至少作業還是能基本完成的,而對於作業經常拖拉不做的,我們一般採取的方法是一方面聯繫家長,讓家長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和後進生談話,剛開始還是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的,但久而久之,家長聽慣了孩子在學校的不好表現,也會對孩子失去信心,而孩子則會認爲自己在老師的眼裏就是一個差生,就更不想學習了。

作者xx也碰到了這樣的情況:他的一個問題學生已經很多天沒有交作業了,他馬上想到了和他的家長聯繫,但都沒能聯繫到。有一次總算聯繫到了,他就把這個不好的消息直截了當地告訴了這位學生的家長,想得到這位家長的支持。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家長聽完了竟然說:我孩子在家裏也一向如此,你就將就一下吧。這個回答真是讓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許是克拉克他自己認識到了自己和家長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個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他改變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給這個家長撥通了電話,但與第一個學生的處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沒有直接向這位家長告狀,而是向這位家長違心地說他的孩子這段時間表現得如何如何好,這位家長聽了以後自然非常高興,表示要老師對他的孩子一定繼續嚴格要求,家長會極力配合。過了兩天,克拉克再次撥通這位家長的電話,這一次向這位家長陳述了孩子這兩天的不好的表現,家長當然非常氣憤,當即表態,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評教育自己的孩子。讀完xxx的處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別具匠心。回想自己平時的教育方式,也是把孩子的不好表現直截了當地告訴家長,而孩子表現好的方面就很少會去告之家長了。

剛開始看這本書時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書中所提的要求都讓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說話先要講禮貌、主動詢問表關心、乘坐公車不吵鬧、見到老師問聲好,完成作業不拖延等這些不都是我們老師平時經常強調的嗎?書中沒有長篇累牘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真正開始對這本書感興趣時是在寒假裏,我又再次拜讀了這本書,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這種對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好學生要靠老師的激勵、引導、督促教育才能成功。作者克拉克先生從細微處着手,通過對xx個教育細節的處理,創造出教育奇蹟。作爲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書中並沒有談及如何教書、如何分析教材、如何準備教案,而更像是在談論如何爲人處事、待人接物。通過一個個生動形象的例子,讓讀者感覺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們身邊。書中講述的創造奇蹟的xx個細節確實常常被人們忽略,而正是細節創造了奇蹟,成就了輝煌。書中提倡對孩子要從小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中體現出尊重孩子、寬容孩子、賞識孩子,並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從鼓勵中學會自信、從寬容中學會耐心、從讚美中學會感激、從接納中學會自愛、從賞識中學會行動、從分享中學會感激、從誠實中學會真理、從公平中學會正義、從關心中學會尊重、從保護中學會信任、從關愛中學會友善

還記得去年任教六年級時,我也碰到過類似的學生,打電話給家長告訴她孩子經常不做作業,家長直接跟我說;我管不了她,我都放棄她了,老師你也別管她了。後來再打電話她就再也沒接過。如果那時我也象xx先生一樣,先讓家長了解孩子優秀的一面,也許結果就不一樣了。

事在人爲,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處理方法會有不同的結果。優秀是教出來的,我們要給孩子營造一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氛圍,喚起他們的學習激情,讓他們享受學習的快樂和成功。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們的孩子會更優秀。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3

本學期我認真學習了《20___版小學語文新課標》,作爲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就語文學科而言,新課程標準給我指明來了前進的方向,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通過這次的學習,我對語文教學有了以下幾點新認識:

(一)、識字寫字教學的改變

首先我們教師要三個方面去解決,一是錯別字情況嚴重,二是書寫質量普遍偏低,三是有些地區小學低年級學生寫字負擔過重。在低段要讓學生認寫分開,多認少寫。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第一學段的重點,漢字書寫的教學應引起我們教師的重視。按照規範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養成的過程。

通過新課標學習,我對語文識字寫字教學有了更新的認識: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強調要把它作爲第一學段的重要內容,並且要貫穿於整個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在新課標裏,我們降低了學生識字寫字的量,強調要多認少寫,讓學生寫出高質量的字。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寫出高質量的字呢?不同年段的學生識字寫措施也不一樣,具體這樣落實:

(1)低年級的學生寫字應該在課堂上完成,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示範、指導、複習、鞏固學生練習寫字;

(2)中年級的識字教學是由扶到放,教學生不會寫的,難寫的字,加強詞語教學,掌握口頭書面表達的詞彙;

(3)高年級的識字教學主要是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主學,理解詞句含義。在新課標裏,還新推出了《識字寫字教學基本表》,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讓學生熟練掌握這些常用字。除此之外,新課標還新提出一條新的教學要求,就是語文教師每天必須安排十分鐘讓孩子練習寫字,要求:低年級的學生要藉助田字格練習寫字;中年級的學生用中方格本寫字,高年級的學生用條格本寫字,並且要注重速度。同時,還要注意寫字跟課文的內容要同步,這樣效果會更好。

(二)閱讀教學方面的改變

低年級閱讀教學主要內容是識字、寫字、讀文、理解少量重點詞語和句子,積累語言,要用更多的時間識字寫字。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一定要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上下功夫,實現“理解閱讀”向“表達閱讀”華麗轉身。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不應代替學生分析閱讀,應該讓學生自己多讀。在理解課文上教師要提倡多角度有創意閱讀,利用閱讀期待,反思。除此以外,還要認真抓好讀書這根本環節,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和養成好的閱讀習慣。

在閱讀教學中,新課標強調:低年級學生閱讀教學重點是積累和理解少量詞語和句子,要用更多的時間識字寫字;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一定要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上下真功夫,實現“理解閱讀”向“表達閱讀”,華麗轉身。在不同文體的教學時要有不同的模式,我們教師要謀篇佈局。如:

(1)童話故事類文章,在教學策略上,我們可以通過朗讀技巧、學習概述、講述、轉述等學習方法來要讓學生悟得一種教訓,並學習文中所運用的譬喻法;

(2)狀物類的文章,在教學策略上,我們要把抽象景物,轉化爲形象的景物,把枯燥的景物變得有趣。引導學生了解景物,並懂得描寫景物的方法;

(3)詩歌類的文章,在教學策略上,我們要以情入詩,抓傳神的詩眼,讓學生理解詩歌,提高審美情趣;

(4)寫人類的文章,在教學策略上,我們要熟悉故事情節,瞭解結構,學習具體描寫方法,感受人物形象,輔助兒童自我意識的發達;

(5)敘事類文章,通過對事件的學習,以事感人,因事明理,從文章的學習中,透出人性;

(6)議論類文章,在教學策略上,要抓精華,抓支柱,讓學生在議論文中,獲得理趣。

(三)作文方面的改變

一、二年級佈置作文不合適,經修訂後一、二年級的定位是“寫話”,三年級是“習作”,初中才是“作文”。在教學建議上引導學生要寫真話,不套話,不抄襲,不寫假話。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善於觀察與思考、表達和創新的能力,善於將讀與說,說與寫相結合,進一步突出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爲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也可以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的優勢豐富寫作形式,讓學生能展示交流與相互評價的機會,互相促進。

作文教學要指導學生進行自批和相互批改。作文批改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能力是在歷練中形成,非教師“代庖”所能及。教會學生批改作文,既解放了教師把過多的精力消耗在作文批改上,將節省的時間用於研究教材和教法,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效率。又可鍛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即讓學生在批改作文的過程中既可欣賞到不同學生的作文,又可提高自己的鑑賞能力。魏書生曾說:“學生批改作文的積極性高,大部分學生對同學寫的批語的關注程度遠遠超過關注教師的批語的程度。”爲此,必須教給學生批改作文的方法:一是最基本的部分,包括格式是否正確、卷面是否整潔、錯別字幾個、有幾處病句、標點符號有幾處明顯錯誤。二是實質性部分,包括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鮮明集中、看文章的選材、看文章結構、看錶達方式、看語言是否簡練流暢深刻。這樣的批語就像批判地鑑賞一副“藝術品”,讓學生更多地發現別人作文的閃光點。不僅能讓學生準確地記住了寫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對這些要求理解得越來越深刻。同時,容易吸收別人的長處。別人的缺點短處自己也會引以爲戒。

以上幾點是我學習的一點心得體會,但光有理論是不夠的,只有理論配合實踐才能提高效率。所以,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要堅定新課程的理念,堅持實施新課標,確立“以人爲本”的思想,認真上好每一節課,使得不同的學生在語文上有着不同的發展,爲他們能成爲我們國家未來的有用人才打好堅實的基礎。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4

寒假中,我認真拜讀了王曉春老師的著作《今天怎樣當教師》,雖然書中的100個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學校園,然而卻關係到所有教育戰線上的教師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今天,我們應該怎麼當教師?書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激情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

要當好教師,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在工作中,對待問題要多問“爲什麼”,學會理性的思考進行分析。下面對書中的一則案例發表自己的感觸:下面對書中的一則關於教師的愛的案例發表自己的感觸:

案例中講的是一名老師幫助一個學習成績差且沒有興趣的孩子培養興趣,提高學習成績的案例,案例中,那名老師的耐性讓人佩服,他真的是傾注了自己的愛給學生。感動之餘不僅想到,如果有人問我:“你會喜歡每一個學生嗎?”在沒有看書之前,我會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愛每一個孩子是教師的職責。這不正是經常教導我們的思想嗎?要全身心的把愛無私的奉獻給每一個孩子們?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不正是教師的職業精神嗎?我們的教師行爲是否與說的相一致?面對案例中的學生,自己是否能向那位老師那樣耐心呢?這時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看到成績優秀同學那一字不差的作業時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績較差同學那滿是狼籍的作業時的怒火攻心,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說的愛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一視同仁呢?細細品位王老師的點評,不禁讓我感觸頗深,她說:“要區分職業的愛和私人的愛”,書中說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主要是職業的愛,而不是私人的愛。因爲任何一個人愛的付出,都是有選擇,有重點的,“博愛”不僅會把人累死,更把教師的職責範圍擴大。是啊,職業的愛是必須做到的,但私人的愛是無法強求的。教師就必須用教師的職業的愛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在孩子有困難時,在孩子做錯事時,在孩子得到進步時,作爲教師才能一視同仁的對待,教師的愛就是滲透在平時的點滴中,貫穿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簡單的幾句話讓我豁然開朗。

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這個極端的教育謊言像枷鎖一樣天天束縛着我,使我常常生活在自責和愧疚之中,使我天天懷疑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我真的就認爲我就是那個不會教的教師,否則爲什麼會有那麼多的學生不會學習呢。今天通過學習我才知道,它只是一種浪漫主義的宣傳鼓勵口號,而絕不是評價教師工作的客觀標準。

老師們,讓我們輕鬆上陣,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觀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樂地生活,快樂地工作,做一個享受教育的陽光教師吧!

最近我讀了幼兒教育中的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畫出五彩世界》。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我學到了許多對好的方法。

首先,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題材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筆者在文中說到,要深入到幼兒生活中去發掘他們關注的熱點,將目標拓展到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慾,在開展一系列探究活動中去尋找美術創作的題材,並將幼兒的創作放在一個不斷探究和發現的過程中。通過案例,我們也知道了只有當孩子對事物產生興趣,纔會自發地想去了解並進一步觀察和探究,而這些行爲都是建立在幼兒主動的基礎上的,最終幼兒學到的都將通過一系列手段展現出來。

其次,引導與評價相結合鼓勵幼兒主動學習。在孩子的眼裏,一切似乎都是生命體,而情節的創設,讓我們在引導幼兒學習探究和興趣需要之間找到了一個切入點。教師在引導過程中,用生動的語言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易於讓幼兒產生輕鬆、愉快的遊戲心理,所以儘量運用形象生動地語言將活動內容和孩子的生活經驗相聯繫,讓孩子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自己也投入到情節中,以自己的情緒去影響孩子、調動孩子,這樣孩子會自然而然的參與、自然而然的投入到情境中去,和活動融爲一體。無論幼兒的作品是否理想,教師都應以認真、細緻的態度去欣賞,儘量去發現其中的閃光點並及時予以表揚和指導,使每個幼兒都在活動中體驗到老師的關懷,從而增強繪畫的興趣和信心。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5

最近,我閱讀了《教師最需要什麼》,這本書從教師人生最需要什麼、教師職業最需要什麼、教師教學最需要什麼、教師教育最需要什麼四個大板塊的69個建議來向我們簡述了作爲一名教師需要解決的諸多問題。這本書闡述了教師生命的活力,靈動的激情,人格的魅力,教育的快樂與幸福。對照自身,我也深思,教師最需要什麼?那就是一顆對於教育事業灼熱的心,憑着這一份灼熱,教師自然而然會積極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會樂於奉獻、勤於探索、勇於創新。

我們要做有師德、有責任心的教師。陶行知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於教師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灼熱心靈中,產生於教師的魅力之中。教師要有魅力,對學生要有吸引力,要感染學生如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教師的魅力不僅僅來自得體的穿着、脫俗的談吐、嫺靜的舉止、美好的姿態,更來自內在氣質的自然流露,來自教師的優良人品,來自教師的善良與關愛,來自教師的寬容與公正,來自教師的敬業與正直。我深知要教育好學生,教師必須做到言傳身教、爲人師表,以自己的人格、行爲去感染學生,教師的一份關心與愛護,一個會心的微笑,學生都會感到那是一份無比的關懷。當我面對學生時,儘量發現他們的優點,儘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有展示自我的機會,滿腔熱忱地歡迎每個學生的微小進步,然後真誠地去讚賞他們,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希望和信心,鼓勵他們奮發向上。教師要善待學生,耐心對待學生學習過程的偏差,堅持循循善誘,努力剋制急躁情緒,誨人不倦。在任何場合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時在矛盾激化的場合要沉着,有自制能力,有控制和調控教學中突發事件的能力。當你準備批評你的學生時,你要學會控制你的情緒,千萬不要讓情緒左右了你的言行。此外,對學生應該有寬容之心,在教育中,寬容比懲罰更具有力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總不可避免地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作爲教師我們一定要善待學生的失誤、要善待犯錯誤的學生,給他們改正的機會。在教學中多一點表揚,少一點批評;多一點肯定,少一點否定;多一點讚許,少一點挖苦;與其責罵,不如讚美。

我們要做勤奮的學習型教師。要認認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要讓每一件事都不留尾巴,儘量做到每一件小事都完美。把學生教好,讓學生成功,是每位教師最大的心願、最高的榮譽。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課前備好課,認真鑽研教材,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考慮教法。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還要不斷追求自己的專業進步,不斷樹立危機意識,對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要能靜下心來教書,靜下心來育人,靜下心來做學問。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多聽課,聽課中多注意他人的教學藝術、教材處理辦法、知識點的引入辦法,如何與學生溝通的藝術等,特別要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此外要經常反思,可以及時記錄下教學中的一些事件、經驗,爲改進教學積累豐富、翔實的第一手材料。一位有魅力的教師,要有包羅萬物的知識,能以淵博的知識培養人,以科學的方法引導人,以完善的人格喚醒人,以優雅的氣質影響人,所以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地吸取營養。

未來社會是終身學習的學習化社會,學習已成爲最重要的人生權利。一個人要想不被社會淘汰,要想自己活得有尊嚴、有價值,實現個人的人生理想和積極的人生目標就必須不斷地進行自我認識、自我調試、自我學習,以更積極的方式生存和發展。有一位教育家這樣斷言,作爲教師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爲教師必須成爲學習者。作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爲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創新的眼光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

讀了這本書,對我的觸動很大,我覺得我們教育工作者不要把自己陷入瑣碎的忙碌工作中,要騰出時間學習,騰出時間反思、總結,多看書,多動筆。同時,我們要學會享受讀書的樂趣,讀書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是爲了功利,自然就缺少了樂趣,而使讀書成了負擔。只有享受到了讀書的快樂,我們纔會主動去讀書。會像一粒渴望成長的種子一樣,努力的在書中吸取知識的營養,雖然不能說,讀書學習是我們生活中唯一的快樂,但卻可以說,讀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會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一本好的書,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能夠敲開你的心靈,並激勵你去嘗試認爲不可能的事情,爲了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奮鬥。今後,我將多讀書,讀好書,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把工作做的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