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呼蘭河傳讀有感

呼蘭河傳讀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呼蘭河傳讀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呼蘭河傳讀有感

呼蘭河傳讀有感1

《呼蘭河傳》是作家蕭紅筆下的一部作品,這本書帶有一種回憶感,我因爲對於書籍所描寫的地方呼蘭河不熟悉,所以也產生了一種神祕感。

《呼蘭河傳》的故事主要講述了在呼蘭河邊的一個小村莊裏發生的故事,在這個呼蘭河邊的小鎮上住在一個小姑娘,有着快樂與歡笑的童年。她的童年是很開心的,在她祖父的.院子里長着各種各樣的蔬菜,年年春秋季節就有各種各樣的昆蟲出現。小姑娘也跟祖父生活得非常開心,可是童年時光過得飛快,很快小姑娘就長大了,早早地就嫁到了遠方去了。後來小姑娘回到了家鄉,看到了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心中感慨很多。

讀了《呼蘭河傳》可以說我們都有共鳴的,因爲大家的童年都是很相似的,都基本上是有一段輕鬆快樂的往事,然而時光匆匆,一切都會過去。不過《呼蘭河傳》當中講述的一些鄉村人的生活態度確實值得我們深思,其實一些命運可悲的人往往身上帶有一股愚昧、殘忍、無知是讓人覺得很可氣可悲的。

《呼蘭河傳》帶有一種幽默與諷刺,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呼蘭河傳讀有感2

“祖父,祖父,我來了”。咦,這是誰在說話呀?是小蕭紅在叫祖父呢!她大聲呼喚着,想必一定又有好玩的事情要發生了吧,隨我一起去看看。

小蕭紅的祖父正在自家的後院裏幹活,後院中有一棵玫瑰。小蕭紅的小腦筋轉了轉,便想出了一個鬼主意。她躡手躡腳地悄悄走到祖父身邊,兩隻小手藏在身後,說要看看祖父的帽子。其實她是要把藏在身後紅彤彤的玫瑰花插在祖父的帽子上呢!祖父可沒這麼機靈,繼續埋頭搗鼓花草。祖父突然說,咱家的玫瑰可真香,二里路也聞得到。小蕭紅笑得哆嗦起來,這時祖父還是渾然不知。回到家,祖父知道了,笑得臉上通紅。小蕭紅愉快的`一天就這樣結束了。

合上書本,我望着窗外湛藍湛藍的天空,眼前浮現出一幅畫面:小時候,我也是住在爺爺奶奶家的,他們都對我很好。家裏有一個超級大的院子,還有一個池塘。在院內,奶奶種了一棵橘子樹。秋天來了,橘子樹不再是滿樹繁花,而是結滿了果子。每個綠裏透黃的橘子,都有3兩左右。它們掛在樹上,猶如千萬盞小燈籠,金燦燦的,在墨綠色的樹葉中灼灼閃光。我小時候就特別愛吃橘子,望着這熟透了的橘子,我不禁垂涎欲滴。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我雙腳一蹬,向上一跳。啊,因爲我那時用力過猛,一下子摔了個四腳朝天,我摸着摔成兩半的小屁股,下定決心一定要搞定它。我就不信沒辦法,小腦筋一轉,便拿了一張小板凳放在橘子樹下,光着白白嫩嫩的小腳丫站在上面。呵呵,摘到了。我歡天喜地地去找奶奶,與她共享我勝利的果實。橘子的表面有些凹凸不平。放在鼻子前聞一聞,一陣清香撲面而來。我閉上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完全沉醉了,我輕輕剝開橘子皮,它們可真團結,兄弟姐妹挨在一起。美味的橘子立馬被我消滅掉了。

《呼蘭河傳》記錄了小蕭紅在外祖父家的快樂而又寂寞的童年,雖然整本書的基調是灰色的,但我相信在作者的記憶深處珍藏着的仍然是美好的東西吧。讀了《呼蘭河傳》,我更感受到自己童年的快樂與幸運,奶奶家的後院也是我童年最美的回憶。

呼蘭河傳讀有感3

在《呼蘭河傳》中,我看到了作者蕭紅的童年。她的童年是孤獨的,但從她的爺爺身上,我感受到了幸福和溫暖。在她的世界裏,最快樂的地方就是後花園。那是滿滿的幸福和滿足。她在後院不受約束地長大。她和祖父一起在花園裏鏟地和澆菜。她還摘黃瓜、摘瓜花、綁螞蚱。自然之美盡在她的眼中。看起來更加純淨新穎。這本書是對她童年性格的`回顧,也是對生命本源的追尋,讓她暫時從不堪重負的現實包袱中解脫出來。

看完作者的童年,也想起了自己快樂的童年。每到週末,陽光燦爛,我們迎着暖風。媽媽約了幾個朋友開車去石野洲摘瓜果。每當車子下了高速,走進十葉洲,就看到路邊一望無際的綠草。我閉上眼睛,聞着泥土的清香。剎那間,我所有的煩惱都煙消雲散,享受着美好的田園風光。生活。

別以爲我們只是來玩的,其實我們主要是種菜。話不多說,說到做到。春天,我們要先除草,犁地,施肥。一次下雨,我在耕地,還抄了蚯蚓的“家”。許多蚯蚓爬了出來。我還是第一次看到腳下有那麼多長長的爬蟲,嚇得趕緊扔掉工具跑到媽媽身後。媽媽笑着說:你砸了蚯蚓的房子,蚯蚓來找你算賬了。笑。夏天,我們頂着烈日,全副武裝地站在田野裏。雖然只有八九點鐘的陽光,但當我們拿起鋤頭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流了一把汗。只花了幾分鐘就完成了。我頭暈目眩,眼前一片漆黑。那一刻,我深切感受到“誰知道一口中國菜都是辛苦的”農民的不易。秋天,我最期待的季節,來了。我種的瓜果都可以採收了。當我和媽媽一起挖出七斤重的“巨無霸”土豆時,我忍不住哭了起來,擦了擦。流着汗,笑着,這一刻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我的童年像萬花筒一樣豐富多彩。我喜歡親近大自然。有許多謎團等待我們去發現。讓我們放下電子產品,迴歸自然,一起享受這美好的世界。

呼蘭河傳讀有感4

在這個寒假,我讀了蕭紅寫的《呼蘭河傳》一書。我剛看到書名時以爲這本書寫的是一個人一生的故事,可是一翻開書時才發現這本書是作者用兒童的視角,寫出了在呼蘭河這個鎮子裏發生的事情,這些事情讓我感觸頗深。

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有三處:第一是作者蕭紅的童年是快樂的,因爲她有一個非常寵愛她的祖父。作者小時候總是跟祖父在大花園裏一起玩耍,一起幹活。有時祖父戴一個大草帽,她戴一個小草帽;祖父栽花,她跟着栽花;祖父撥草,作者跟着拔草……祖父還會教她念詩,因爲沒有書,全憑口頭傳誦,祖父念一句,她就念一句,比如祖父說:“少小離家老大回……她也跟着說:“少小離家老大回……可想而知作者的童年是多麼有趣,祖父多麼慈祥,多麼疼愛作者啊!

第二是小團圓媳婦和婆婆。小團圓媳婦十三歲就結婚,每天還要做很多家務活,因爲在封建社會,重男輕女。家庭貧窮的十多歲的女孩就會被賣掉當人家媳婦。她的婆婆非常迷信,非常狠毒,愚昧無知。活潑可愛的小團圓媳婦是被她婆婆活活地折磨而死。讀到這裏我十分氣憤,好想教訓她婆婆一頓。小團圓媳婦是多麼的可憐!想想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幸福!我的年齡跟小團圓媳婦相仿,在家裏有爸爸媽媽的疼愛,衣食無憂,在學校有老師和同學們的陪伴,享受着讀書的快樂!我們有如此好的生活,怎能不好好學習呢?

故事裏有一個人叫馮歪嘴子。他家境貧寒但他生性樂觀,是一個有愛的人。他很愛他的妻子和孩子。他不顧別人的冷眼,勇敢迫求自己的美好生活,他妻子在生二胎時難產而死的,家裏只剩他和他的'兩個孩子,之後他堅強扛起家裏的重任,把兩個孩子拉扯大,並自信地活在這個世上。我們要學習他,做一個堅強勇敢、樂觀、有責任心和心中充滿希望的人。

作者的童年浸潤着泥土的清香,祖父的辛勤呵護作者像小樹苗一樣茁壯成長;活潑伶俐的小團圓媳婦,被人們的迷信愚昧殘害致死,讓人不勝唏噓;馮歪嘴子的兒子依然活着又給人們帶來了希望。

《呼蘭河傳》是一幅色彩豐富的畫,也是一首悲喜交加的歌。

呼蘭河傳讀有感5

“這時城裏的街巷,又裝滿了春天。”讀完《呼蘭河傳》,這句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在蕭紅的文字中,隱着一座裝載美好的小城。

小城很孤寂,很渺小,但盡是人間百味,藏滿了人們的樸實與民間的繁雜,讀到深處,涓涓流出的是思念。循着文字,似乎已經能聽到鄰里街坊在七嘴八舌的談論聲,還能聽到車伕在石板路上拉車的腳步聲,也能聽到賣菜的農貿商人招呼客人的吆喝聲。小城雖孤寂,但都是一個個淳樸的靈魂塑造出來的,展現出一番熱鬧景象。

我向往如此簡單且美好的小城,連字的縫隙裏都透着別樣的情感。這座小城好似如今的每個人,在偌大的世界裏迷茫,孤獨的像一艘在大海里獨自航行的帆船,但心裏卻永遠是滿腔熱血,繁雜但帶着樸素。每個人心裏都有座小城,但好像從未被發現,也許在心中的`小城裏才能擁有如蕭紅的文字中那樣單純的情感吧。

所有人都在命運的洋洲裏奔波,或許有時候會深感疲憊,但我們依然可以心懷美好,去看到生活中的愛。就如那座簡單美好的小城,它永遠是蕭紅心中明媚的春天。

呼蘭河傳讀有感6

今天我讀完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是由中國著名作家蕭紅寫的。我請大家買這本書時,請認準“人民文學出版社”,因爲北京大學教授、教育部統編語文教科書主編溫儒敏評價說:“我這些年是提倡讓中小學生'海量閱讀'的。人民文學出版社這套書品種齊全、版本可靠、質量上乘,非常適合學生閱讀。”還有許多教授等大名鼎鼎的人物評價。

受語文課本《火燒雲》這篇課文的影響,本以爲是很溫馨的`,沒想到卻很悲傷。

那裏的人很迷信、無情、麻木無知。因爲小團圓媳婦的死,與其是病死的,不如說是被逼死的。一開始婆婆把她打病了,然後給她跳大神,大神讓她當大衆洗三次澡,先是大神讓小團圓媳婦脫衣服,小團圓媳婦不願意脫,她的婆婆命令四個人把她衣服撕了,然後把她擡進大缸,大缸裏全是滾燙滾燙的水,一開始她掙扎,然後大神要往她頭上倒熱水,小團圓媳婦昏了過去。人們都以爲她死了,便沒了興趣,大部分要回家,大神爲了提升大家的興趣,便拿一根針在她手指上刺一下,她就醒了。後來每倒一次就昏迷一次。跳完了大神,病還沒好,就給她抽貼,又爲價錢囉嗦了一大堆,後來又想讓她活着,又囉嗦了一大堆,說什麼七八歲就用兩三兩銀子給訂下來,如果死……最後才付了錢。

磨房裏還住了馮歪嘴子,他後來成了家,有兩個兒子,最後他媳婦死了,馮二成命運也一樣。

我覺得那婆婆太可惡了,我甚至有點同情小團圓媳婦,我覺得我們應該遠離迷信,相信科學

呼蘭河傳讀有感7

《呼蘭河傳》是一部充滿童心、詩趣和靈感的“回憶式”長篇小說。作者蕭紅以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抒情的散文風格,描述了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畫面,表達了作者對舊中國的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的否定。

整部小說以呼蘭河城爲中心,細緻地描繪了小城的自然風光、風俗習慣、人物故事等,展現了呼蘭河城瑣碎而又平凡的生活。那裏有很多令人懷念的'地方,如絢爛耀眼的火燒雲、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後花園、讓“我”可以冒險的儲藏室等,這些都使“我”的童年、生活多了一絲溫暖和色彩,讓“我”對那時的生活滿懷眷戀。

《呼蘭河傳》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一章,第一章是對呼蘭河城鎮的描繪,作者以對嚴寒環境的描寫起筆,以十字街爲中心,描寫了東二街到西二街道甚至小衚衕的人情風貌。那些趕車的、賣饅頭的、賣豆腐的、賣麻花的,形成呼蘭河城人民的瑣碎而又平凡的實際生活,在這些平凡的生活中,呼蘭河人民的愚昧無知、自私、冷漠展現得淋漓盡致。

故事常常是與美好、溫暖等詞語聯繫在一起的。而作家蕭紅筆下,故鄉不僅僅是美好與溫暖的,還有壓抑和憤滿,充滿了悽婉與哀傷,然而,在這些悽慘和哀傷的背後,我卻看到了作者蕭紅對純真的執着追求和嚮往。

《呼蘭河傳》讀完了,聽着蕭紅講述着呼蘭河的故事,儘管憂鬱,但依然美麗動人!

呼蘭河傳讀有感8

這幾天天我讀了一本叫《呼蘭河傳》的書,書裏講了好多蕭紅和祖父有趣的故事。

我記得這本書裏有一段特別有趣的故事,講了蕭紅與她的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幹活,生活充滿了樂趣。如:蕭紅在後園裏摘了一束玫瑰,給祖父戴在草帽上,而祖父卻渾然不知,還說:“今年春水大,花香二里都能聞見。”從這能看出祖父非常疼愛蕭紅。其中,這個小城的東二街道的六七尺深的大泥坑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不下雨那泥漿好像粥一樣,下了雨,這泥坑就變成河了。在那個大坑裏淹死過許多人、豬、狗、貓、馬。那個大坑家家戶戶都知道,就是沒有說把這個坑填平。

在那個年代,人們不管多麼善良,心裏也有那些百害而無一利的舊思想和土方法。文章的開頭覺得還是非常輕鬆的、非常好的。但是,讀到後面,會覺得越來越沉重。在結尾的時候,蕭紅寫了她的祖父已經死了,而後花園的主人也不見了,讓我讀了,覺得更加難過、悲傷。

讀《呼蘭河傳》感悟和啓示

《呼蘭河傳》這本書講述了蕭紅住的這座小城——呼蘭河和蕭紅童年的故事,呼蘭河這座小城是荒涼的、寂寞的,蕭紅的童年是同樣寂寞的。

她19歲時逃出了家庭,漂泊在外,這本書中讓我唯一感受到快樂的,就是蕭紅和她的祖父在一起的時候,祖父慈祥的面孔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裏,他和蕭紅一起在後園裏玩,一起唸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蕭紅和祖父的園子。

她在裏面哪個快活,看見一個黃瓜熟了,抓起來就啃,這時又看見了蜻蜓,便丟下黃瓜抓蜻蜓去了,要睡覺便睡覺,要玩便玩,非常自由。

還有那家裏的儲藏室,兩間黑乎乎的屋子,裏面有無數的蜘網蛛絲,那麼多的耗子,可那裏卻成了小主人的天地,她在裏頭翻找着,找出了許多“寶貝”,她用小刀和墨汁在牆上刻着、畫着,也沒人教育她。

她還幹了許多傻事:有一次,她們家一隻鴨子落井了,祖父便把它用黃泥裹起來烤了。蕭紅十分愛吃。有很長時間鴨子不落井了,她便把鴨子趕向井裏,這時祖父說不用,直接抓了烤就行了,但小主人不幹,她說落井的好吃。

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啓發,我知道了在原來城市裏的生活是怎樣的了,平平凡凡的過日子是我們最大的希望,無憂無慮,是我們最嚮往的一種生活了。

讀《呼蘭河傳》感悟和啓示

童年,在我們眼中,它充滿了快樂,充滿了幸福,所以人們常說,童年是一生中最令人難忘的日子,我想作家蕭紅也是這麼覺得的吧!

在作家蕭紅的筆下,她的爸爸對她很冷淡,而媽媽對她很兇,祖母更是對她不好,她的童年裏最快樂的時光是與花園祖父在一起,因爲在這花園裏,她很自由,想幹嘛就幹嘛,院子就像是她的一樣,而祖父很慈祥,永遠不會不耐煩,因此在我眼裏,蕭紅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相比之下,而那團圓媳婦的命運就沒有蕭紅那麼好了,她十二歲就送到在呼蘭河這座城市裏名聲很好的老胡家,可誰知,這才十二歲的小姑娘,剛一送過來,天天拉車,晚上還得遭受婆婆的嚴刑打罵,不知身上有多少傷痕,最終年紀輕輕便去世了,而原本人丁興旺的老胡家老胡家,從此慘遭滅門。看看,蕭紅在那麼小就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只有祖父,這不令人很痛心嗎?何況在當時,這樣的生活還算是快樂,再來看看團圓媳婦,這麼小就嫁人,不知耽誤了自己多少的學業,浪費了多少的青春,再嫁過來後,還被婆婆如此折磨,喪失了一條無辜的小生命,無不令人痛心疾首?

我們現在的生活,十分快樂,幸福,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寵着,爸爸媽媽呵護着,老師教導着,同學幫助着,和呼蘭河傳裏的孩子們比較,我們的生活豐富得多,可是呀,我們並不知道如何去珍惜這一美好的時光,反而,動不動開口大罵,甚至動手,她們害了你似的,我想讀完這本書你應該會有所啓發。

讓我們好好珍惜自己正擁有的東西:快樂幸福的生活。

呼蘭河傳讀有感9

放假了,抱着從圖書館借的書回到了家裏,記憶中腦海裏仍然浮現着《我和祖父的園子》中那個名叫蕭紅的小女孩的調皮可愛,一向想去認真地讀讀她寫的那本《呼蘭河傳》。

灰色的色彩,平靜的敘述,黯淡的畫面把我們帶到了二十世紀初的小城呼蘭河,這個小城並不繁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地走。在故事發生的小村莊裏,到處都顯得那麼蕭條:灰色的天空,灰色的畫面,灰色的人生。整個村莊就像是籠罩在一片黑暗的天地中,烏雲蔽日,見不得半點陽光。在那裏,到處可見由於人們的無知、愚昧而引發的一場又一場的災難,人們只是爲了活着而活着,爲了死去而死去。一個又一個畫面,一個又一個杯具地出現,讓我不明白該如何去評判哪個更值得我同情,哪個更值得我痛恨。

在東二道街上有個大泥坑,六七尺深,人們和家畜無論是在晴天,還是在下雨天都會遭受到災難,淹死過小豬,用泥漿悶死過狗,悶死過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那裏邊。人們說拆牆的有,說種樹的有,但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想過把泥坑填平。這是在文章的第一章所出現的一個鏡頭,它讓我感慨:多麼愚昧的人民呀!在他們的腦海裏就要順應社會,順應天意,人是不能違抗天命的,這不能不是他們的悲哀!

在作者的描述中她的童年生活是歡樂的,但也是寂寞的,她的活動地就是後院的那個大花園。在這座大花園裏,作者和祖父一齊玩耍,一齊幹活,童年的生活充滿了樂趣。這也不由得使我想到了自我的童年,那充滿溫馨的'一段時光。在每個人的記憶裏,童年像一幅畫,像一首詩,像一曲歌。在童年裏,我們能夠自由地玩耍,沒有煩惱,沒有紛爭。春天,我們能夠在三月春風的吹拂下去放風箏;夏天,我們能夠在游泳池裏去享受水的清涼;秋天,豐收的季節來到了,我們能夠品嚐美味的水果;冬天,我們能夠和雪人去親近,享受那晶瑩的世界。

相比較,我們的童年更是幸福的,我們更是幸運的。這更讓我感受到了蕭紅在離開家鄉來到香港後,她更加懷念自我的故鄉和童年,用自我那輕盈的文筆寫下了這篇文章,沒有什麼幽美的故事,但處處是故事。

童年,在我們眼中,它充滿了快樂,充滿了幸福,所以人們常說,童年是一生中最令人難忘的日子,我想作家蕭紅也是這麼覺得的吧!

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時代,單純的人們,落後的生活現狀,愚昧的精神狀態。這一個個慘淡的景象就是整個呼蘭河小鎮。

假期裏,一本《呼蘭河傳》給我的感受頗多!

作品中描寫了單純的"我"經過幾次大變故後,回想起了童年時代的一樁樁往事:伴"我"成長的大泥坑子,有着許多有趣的故事;"我"家的大後園,留下了快樂的童年印記;迷信鬼神的人們,給生了重病的小團圓媳婦舉辦各種驅鬼活動,最終白忙一場;性格古怪的有二伯忠實勤懇,對主子從不懷二心。

書中的故事情節生動感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個性分明!在衆多鮮活的人物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小團圓媳婦。

小團圓媳婦是她後來的婆婆花了好多錢買回來的。可是,婆婆待她很不好:罵她、打她。之後,她就生了一場大病,奄奄一息,怪可憐的。可是,做婆婆的畢竟不能袖手旁觀,請來鎮上的人們幫忙。呼蘭河鎮的人們太純樸善良,這個出了個偏方,那個請了個神醫;但鎮裏的人們更迷信鬼神:跳大神、吃神藥、熱水湯驅鬼、扎彩人附魂。活生生的一個人,被她們折磨來,折磨去,最後無人問津直到死去。

多麼令人痛心,多麼令人悲憤呀!那時的人們真的是太愚昧!生活的平凡並不可怕,但知識的平庸有可能葬送的不僅僅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呀!我慶幸自己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遠離迂腐迷信的文明世界,是一個擺脫落後愚昧的知識時代!

故事的結局是悽慘的:"我"的祖父去世了,有二伯去世了,老廚子也去世了,父親母親也不知去哪裏了。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時代,單純的人們,落後的生活現狀,愚昧的精神狀態。這一個個慘淡的景象就是整個呼蘭河小鎮。

呼蘭河傳讀有感10

《呼蘭河傳》是一部記述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蕭紅的童年。蕭紅的童年是蕭紅一生中唯一快樂的。至少,在她的童年,有唯一疼愛她的祖父,祖父就像一縷淡淡的陽光,輕輕的撥開她人生中的陰影······

是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五章。的五章敘述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團圓媳婦被活活的折磨死的悲慘而荒唐的故事。這件事簡直是一場令人驚心動魄的愚昧而醜陋的靈魂的展現和證明。小團圓媳婦的婆婆竟然把小團圓媳婦吊在大梁上,用皮鞭子狠狠地抽打她,還用燒紅過的烙鐵烙小團圓媳婦的'腳心。對於一個12歲的女孩子,竟然如此狠毒,讀到這裏,我十分氣憤,又爲小團圓媳婦的死而感到悲哀。

可見,蕭紅是生活在一個怎樣的社會裏,人們迷信,沒有同情心,沒有道德。和蕭紅比起來,我們的生活是來之不易的。但我們每天還在抱怨:父母不給零花錢了,父母不買新衣服了,父母不買零食了······但蕭紅,不管生活有多艱苦,但她依然樂觀,不抱怨,我們應該向她學習。

文學巨匠矛盾曾評價過蕭紅的藝術成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悽婉的歌謠。”這本書讓我看清了舊社會的真面目,讓我更加了解蕭紅。我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

呼蘭河傳讀有感11

今天買了本《呼蘭河傳》,到家就讀了起來。其實初讀《呼蘭河傳》,我並不怎麼喜歡,耐着性子看了一遍,隨手就丟到一旁了。當我重新翻那本《呼蘭河傳》,細細品味,才發覺得它的精彩。

這本書是蕭紅寫的,她寫了她童年住的呼蘭河這個地方。在她的表述下,我漸漸地走進了80多年前的東北,一個衰落的村莊。村子裏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會……整個村落就像暴風雨前的天空一樣,烏雲蔽日,沒有半點色彩。這裏的村民,活着的目的僅僅因爲活着,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讓人覺得呼蘭河的`人們,缺少了些什麼。

讀着讀着,我不僅會想起自己童年的樂事,一個人呆呆的笑着。當我讀到小團圓媳婦不幸去世了時,我的心很糾結,跟蕭紅一樣憤憤不平。她才只有12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了老胡家做媳婦。舊時的童養媳,在這裏我初見端倪。一個健康、活潑的小姑娘,因爲窮,因爲生活,被賣做童養媳,沒有媽媽疼,這已經夠可憐了,可她拼命的幹活,還是動不動就會遭受到婆婆的打罵,遭受一個說是爲了讓她更聽話、更懂事的婆婆的“教誨”。 那個扎花店的工人年復一年給祭祀的紙人穿上亮麗的衣裳,怎麼就不會想到打理一下自己,難道不可以跟手中的紙人一樣整潔亮麗嗎?也許,那裏的人們,已經覺着,生不如死,死後,就可以有漂亮的房子、花園、大馬、僕人、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盛開的鮮花……正是這種消極的生活態度,扼殺了小團圓媳婦。

呼蘭河留給蕭紅的,正是蕭紅想要告訴我們的吧,讓我們瞭解過去,瞭解歷史,永遠不要重蹈覆轍。

呼蘭河傳讀有感12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兒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都是自由的。——蕭紅

蕭紅想要的自由,一直都在她的靈魂深處,因爲太深太深,所以太寂寞。

她是一個依附於愛情的女子,但她的愛情讓她的人生越走越荒涼,幾經波折,輾轉反覆,命運多舛。一生渴望自由,卻在苦難中顛沛流離。最近又去看了一遍《黃金時代》,只是因爲看了《呼蘭河傳》所以更想了解蕭紅,想了解這個心裏有着日月星辰天空和大海的女子的點點滴滴。但是湯唯只是湯唯,而蕭紅纔是蕭紅。湯唯演不出她的廣闊和蒼涼。

在生之末去回憶童年的點點滴滴,文字中無論歡喜和憂愁都透着深深的悲涼。

《呼蘭河傳》一開篇就寫被凍裂的世界,寒冷像小刀子一樣,凍着人們。開篇就將讀者帶到寒冷的情境中,哪怕回憶再甜,童年再美,依然是冷的基調。東二道街上的一個大泥坑,因爲這個泥坑,道盡小城裏人們的辛酸艱難,世態炎涼,還有人們的冷漠自私,自欺欺人。

對於扎彩鋪子的描寫也是極其豐富,人們對於死後世界有着五色斑斕的期許,可是對於生前的灰暗卻是麻木和隱忍。呼蘭河的人們熱衷於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這是他們單調乏味生活裏的樂趣,精神上盛舉。是單調生活的調劑品。

着墨最多的小團圓媳婦,本是一個十二歲的健康明朗的少年,嫁過來被無聊的人們觀摩,因爲不符合封建女性低眉順眼的`姿態,被鄰里指手劃腳地嘲笑,被婆婆各種摧殘和虐待,直到病倒。虐待她的婆婆因爲訂她時花的頭繩錢,腳帶錢又怕她死掉,各種偏方,妙方,大神請過來給她治病,最後竟然聽大神用滾燙的開水三次爲她洗澡,直至將她折磨至死。

小團圓媳婦死了,沒有人爲她感到悲傷,去埋葬她的有二伯和老廚子回來談論的只是招待他們酒菜的香味。她死的那個夜晚世界都睡得實實沉沉,埋葬了她,彷彿她從來沒有來過這個世界,爲她治病時的種種鬧劇,只是調節人們單調無味的生活。人們只知道圍觀的樂趣。後是偶爾看到聽到東大橋那兒鬼哭的聲音,人們說那是團圓媳婦的靈魂。

性格怪異的有二伯,像極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他喜歡自說自話,窮困又隨遇而安,仇富又習慣點頭哈腰。馮嘴歪子則是一個善良而勤奮的人,他做的黏糕也曾甜過蕭紅的童年,但他的苦難的遭遇也刺痛着讀者的心,在苦難的生活中生兒育女,從不妥協。

喜歡看作者筆下的後花園,還有和祖父的點點滴滴。後花園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物都被作者賦予生命,紛紛鮮活了而帶着光芒,和祖父相處的點點滴滴也讓人動容。這些美好的事物都成爲蕭紅以後苦難歲月裏的光芒,是她靈性文字的來源。

無論多麼生動有趣,最後都變荒涼,“荒涼”是《呼蘭河傳》中出現最多的詞。蕭紅病臥榻前,回憶記憶深處的童年,她的筆調寂寞蒼涼,她筆下的一幅幅畫面,一個個人物,鮮活而又生動,豐富而又哀婉,讀來讓人唏噓。

蕭紅的文筆細膩而生動,字字句句都是靈動的符號,閃亮着,擊打着讀者的靈魂。聯想到蕭紅風雨飄搖的一生,讓人無限的哀痛和婉惜。她比煙火更絢爛,她比煙花更寂寞。

呼蘭河傳讀有感13

“太陽在園子裏是特別大的,天空是特別高的,太陽的光芒四射,亮的人睜不開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鑽出地面來,蝙蝠不敢從什麼黑暗的地方飛出來。”我想這是《呼蘭河傳》中,我最喜歡的一句了吧。因爲它的美好、充滿希望的、朝氣蓬勃的。

蕭紅的自傳體小說,在我看來本應該是更多的美麗世界,但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人們都是麻木、自欺、黑暗的。她的童年是不幸的,所有被矇蔽的人都是不幸的。

人人口中所謂的“看熱鬧”,僅僅是看母親動手打孩子、跌進泥坑,對此還拍手叫好;“參觀”他人的自殺竟也成爲人們的娛樂方式?看女孩洗澡,不能前來的人甚至就得是一生的不幸。自己的歡笑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確,人們的麻木已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也許,這纔是他們最大的不幸吧,“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已被自身的無知和封建陋習會的`面目全非。

“人活着是爲吃飯穿衣”這是人們不假思索的最佳答案。他們自以爲十分清楚人生意義,但值得諷刺與不幸的是,他們口中的生存意義只是吃、穿。聽天由命的態度、沒有理想與追求,這樣的人生甚是麻木不仁。更可笑的是,人們對現實自欺、漠然,對鬼神這些子虛烏有的事物卻格外重視。各種禮儀、節日、活動,不惜花重金來跳大神、請神仙治病。風俗傳統被人們得戲謔,變爲迷信陋習,是人們爲了尋找安慰、安與現狀的最佳方式。這樣的鬧劇,也只是人們爲了博人眼球、譁衆取寵罷了。

而在種種卑瑣的人生中,總會有美麗的出現。在“後花園”的生活,無疑是作者最爲歡樂的時光,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如人性相比,這裏的天地是天真爛漫、活力四射的。祖父對作者的愛與呵護更是無與倫比的。我想着也是作者不行童年中的萬幸了吧。

故事的尾聲,只是淡淡的憂傷、淡淡的回憶。那些愛憎分明,揮去吧。保留的美好,對故鄉、童年的美好留念。作者以成年的口吻來結尾,她釋然了那些愚昧的人情世故,只希望靜靜的、緩緩的來緬懷。

呼蘭河傳讀有感14

女兒五年級,學校給列出的書目裏,有《呼蘭河傳》。她艱難地看了幾個晚上,翻了幾頁,頗爲煩惱地對我說:“看不懂呢。讀不下去了。”

我說:“讀不下去就放放吧,等過兩年再拿起來讀,說不定就喜歡了。”

我第一次讀《呼蘭河傳》是十六七歲,除了“灰暗暗”、“瑣碎碎”、祖父園子的的一抹亮色與小團圓媳婦死亡的恐懼,沒有留下更多印象。

對女兒說完這番話,我抓起這本書,晚上睡前重讀了一遍。完全全新的感覺,一口氣讀完,嘆了一口氣。

這嘆氣,是因爲印證了我對女兒所說的那句話——一本好書所記述的,不是文字,而是人生。當我們小的時候,我們還沒有足夠長、足夠豐富的人生讓我們理解他人的人生,理解作者寄予這些文字中的愛與恨、悵與怨。直至中年以後,你自己經歷了一些風雨,有過執拗的愛與怨,慢慢地,才能夠讀懂,纔可以理解。

當然,我也還記得少年讀書時心中曾有過的震驚與傲慢。那時,我認爲人不必經歷上幾十年,只在書中,是的,僅只在書中,我已走遍了人生,懂得了人生......現在的我並不否定那時的感覺,因爲在彼時那是真切的。

就如同今日,這另一種感覺的真切——你只有經歷了人生,才能夠“真正”讀懂一些書。

就如我讀《平凡的世界》,十幾歲時一種感覺,二十幾歲時看到另外一些東西,三十幾歲時又有不同。

就如同我讀老舍的書,年幼時沒有感覺,讀懂後處處驚心。那種驚心就是倘若老舍站在面前,我都怕不敢與他對望,生怕他掘到你的骨子裏,挖出你人性中最不可看的東西來。(倘若時代、歷史都是一個人的話,也會有這種驚心到不敢與其對視的感覺吧。)這不可看的東西,於作家而言,是對他作品的滋養;於凡人而言,便是“生之爲人,我很遺憾”的那種絕望而不可脫吧。

之所以讀蕭紅會想到老舍,是因爲他們的描述都給我一種感覺,那就是“不厭其煩”。那裱糊的物件兒、廟會的細節、或是某一處的景色,他們都用那樣細緻的筆、細緻的心去描繪。我有時不由得想:難怪說“市井間難出大家”,市聲攪擾,人哪裏會靜下心來去觀察一朵雲、一隻蟲、一個人。而在鄉野間,一切貧乏,只有靜,靜至沒有任何其他,靜至讓人有點害怕,靜至只有你的心,心是自由的,變形、擴展,無窮、無盡,變成碩大的青天上的雲,又與大地聯接,生出慧根來。

我讀老舍,讀到他的大時代、他的小環境、他的人生與命運,他的愛與傷痛。讀蕭紅,也讀到她的大時代、她的小環境、她的人生與命運,她的愛與傷痛。

《呼蘭河傳》時而被劃歸小說類,時而被劃歸自傳類。我個人更偏向於後一種,更願意相信那就是她童年生活與環境的再現,即便作品不可避免地會包含着一些藝術的誇張與想像。

她在那一角里的生活,既如同開篇的那個大泥坑一樣,讓人感到一種被湮沒的絕望,又如同祖父的後園,萌發着鄉野自然的`純樸綠芽。這是她關於童年的記錄,有灰暗,也有明亮。祖父的後園是這裏最亮的文字。我在無數作品中讀到過無數作者的無數的對於童年生活中“大自然之美”的讚頌文字,其頌越深,越讓我覺得悲切,“那只是因爲,除了大自然,再沒有更多其他可讚頌了吧”,這句話總是這樣從我的腦袋裏冒出來,帶着灰暗的哀傷。

蕭紅死於1942年初。這部記憶童年的作品,寫於1940年末。人在心知死之將至時,心中最常憶的,便是童年吧——那是我們一切一切的根,全部的恨與愛的源——童年。

呼蘭河傳讀有感15

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時代,單純的人們,落後的生活現狀,愚昧的精神狀態。這一個個慘淡的景象就是整個呼蘭河小鎮。

寒假裏,一本《呼蘭河傳》給我的感受頗多!

作品中描寫了單純的“我”經過幾次大變故後,回想起了童年時代的一樁樁往事:伴“我”成長的大泥坑子,有着許多有趣的故事;“我”家的大後園,留下了快樂的童年印記;迷信鬼神的人們,給生了重病的小團圓媳婦舉辦各種驅鬼活動,最終白忙一場;性格古怪的有二伯忠實勤懇,對主子從不懷二心;馮歪嘴子疼愛妻子、疼愛孩子,雖遭人嘲笑奚落,卻樂觀積極。

書中的故事情節生動感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個性分明!在衆多鮮活的人物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小團圓媳婦。

小團圓媳婦是她後來的婆婆花了好多錢買回來的。可是,婆婆待她很不好:罵她、打她、掐她之後,她就生了一場大病,奄奄一息,怪可憐的。可是,做婆婆的畢竟不能袖手旁觀,請來鎮上的人們幫忙。呼蘭河鎮的'人們太純樸善良,這個出了個偏方,那個請了個“神仙”;但鎮裏的人們更迷信鬼神:跳大神、吃神藥、熱水湯驅鬼、扎彩人附魂。活生生的一個人,被她們折磨來,折磨去,最後無人問津直到死去。

多麼令人痛心,多麼令人悲憤呀!那時的人們真的是太愚昧迂腐!生活的平凡並不可怕,但知識的平庸有可能葬送的不僅僅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呀!我慶幸自己所處的時代,是一個遠離迂腐迷信的文明世界,是一個擺脫落後愚昧的知識時代!

故事的結局是悽慘的:“我”的祖父去世了,有二伯去世了,老廚子也去世了,父親母親也不知去哪裏了。灰色的世界,平凡的時代,單純的人們,落後的生活現狀,愚昧的精神狀態。這一個個慘淡的景象就是整個呼蘭河小鎮。

雖然童年記憶有着淒涼的往事,但“我”依然願意去追憶那樣的童年,正所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我明白童年就是美好的,它像一塊玉,就算有點瑕疵,也掩飾不了光澤與質感。我正擁有無憂無慮的童年,我會好好珍惜它。

寒假裏,這樣一本《呼蘭河傳》給我的感受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