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莊子讀書心得(合集15篇)

莊子讀書心得(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4K 次

當我們備受啓迪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莊子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莊子讀書心得(合集15篇)

莊子讀書心得1

莊子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個世界。是的。看完莊子看似荒唐怪異的故事,反覆揣摩其間不朽的真理,你會發現你只是打開了一扇門,這扇門通向了簡單的天堂。世界上幾千年的悲哀在於,世界只在世俗世界中尋求生命的真諦,卻沒有超越世俗世界去荒野幽深的宇宙中尋求大道。莊子之所以偉大,是因爲他已經跳出三界,站在雲端鳥瞰人間滄桑。獨自與天地精神交往,不驕倪萬物。”

莊子就是這樣一位性格達人,他認爲天下渾濁,不能說嚴正的話,滿書繆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言。他上游與造物者,下游與外死無始無終者爲友。莊子一直在嘲笑世代顛倒的世界,嘲笑那些爲名利營狗苟之徒,諷刺那些爲了蠅頭小利毀滅天人和諧的惡棍。那些尋求權力的人用心靈的不完整和人格的扭曲來換取世俗所謂的祝福,而莊子寧願做一隻在泥裏拖尾巴的老龜,也不願做一個占卜龜殼,供大廳使用。莊子的優雅灑脫,是他卓爾不羣、傲慢不羈的性格魅力所支撐的自由天空。在《莊子》的世界文章中,最高的'知識是探索宇宙和生命的原始知識。

打開莊子的世界,有限的內篇都昭昭弘道,萬物依天道而行。萬道之源是什麼?唯道。萬物之源是什麼?唯道。生命的本源是什麼?莊子微笑着輕輕地撥——人最大的智慧就是意識到自己的渺小,人生只是蟻穴一夢。柏拉圖說,人的靈魂來自一個完美的家,那裏沒有我們世界的污穢和醜陋,只有純潔和美麗。靈魂來到這個世界漂泊了很久,住在一個身體裏,忘記了自己從哪裏來,忘記了家鄉的一切。每當他看到和聽到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他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動,感到非常舒適和善良。他知道那些美好的東西來自他的家鄉,所以他一生都在努力追求回憶的感覺,不斷地跋涉到他的家鄉。莊學依真生存.核心。但我們都生活在人爲的魔圈裏,一切都是人爲的,我們已經失去了本性。

我們要做的就是尋找一個美麗的自然世界。乘着莊子的自然笛聲尋找失落的世界。人的人生歷程就是靈魂踏上尋找美麗家鄉的歸途。

莊子讀書心得2

人們說《莊子》不是一部書,而是一個世界。掩卷而沉思,莊子的思想,彷彿是一股清流,對心靈進行着一次次洗禮。

莊子,名周, 是宋國崛起的一位文學巨匠,一生著有《逍遙遊》《養生主》等7篇著作。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也是幾千年來的一大奇人,他給世人的是另類的思考面向,以及深層的哲學思維。莊子的人生觀是一種逍遙的人生觀,似不食人間煙火,爲人們提供了一種寧靜的靈魂家園,以一種“無”的深層內涵去泯滅塵世的一切權利、功祿。

《莊子》一書通過許多個莊周講述的短小精煉、意味深長的寓言故事及他的生平佚事詮釋着他對生命的理解及對社會的看法、對世俗的厭惡及對自由的追求。一個個故事雖看似有些荒謬,但細細品味,卻是內涵深刻,讓人回味無窮。

“莊周夢蝶”講述了莊子一個變爲蝴蝶的夢。在夢中,他在空中翩翩起舞,與蝴蝶渾然一體,甚至分不清他到底是蝴蝶還是莊周。這個故事雖然短小,但體現出了莊子對自由的嚮往,對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他對世俗的思考,而飛向遠方,不正是莊周的心解脫了塵世的束縛,飛向了世界那端完美的國度嗎?

而莊子最令我佩服的莫過於他參透生死的從容。對於人的一生,固然會經歷生、老、病、死,莊子認爲人本身是沒有生命,神氣與身體的,在似有若無之間,產生了最初的氣,氣是大自然的精華,飄浮不定,成爲人的樣子。人若死了,只是身上的氣散開了,又安靜地迴歸了自然。莊子如此平靜的面對生死,參透生死,不得不說是令人驚歎的'!莊子認爲,生和死,只不過是一場夢罷了。如果生時一天天虛度光陰,那麼死後,這一場夢就只能留下無盡的遺憾了。

莊子曾說過,一個人能不能達到徹悟,是與他的閱歷及悟性是分不開的,而我只是凡人,我無法像莊子般成爲神人,所以只能望其項背。生命有限,流光苦短。只有在心靈倍感疲倦與束縛時,靜下心來,做一個讓人夢魂牽繞的莊周的“蝴蝶夢”,乘着莊子自然的簫聲尋找那失落的世界,跟着莊子一起展開一次心靈的逍遙遊……

莊子讀書心得3

《莊子秋水》中,秋水時至,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盡在己"。順流東行,遇北海若,河伯望洋興嘆"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自身的渺小也暴露無遺。

滿招損,謙受益。勿以己之長而比人之短,勿以己之短而妒人之能。須知五嶽之外,別有他山之尊,我們應該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學習態度,只有這樣,人生之旅才能受益無窮。

滿招損,驕傲的人是永遠不能成功的。河伯在有限的環境裏,以爲"天下之美盡在己"。主觀片面的認識,使河伯過於自負,這是一種見識的淺陋。如果河伯沒有改掉自己驕傲的心態,那麼他將永遠看不到大海,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將是多麼悲哀啊。在我們的學習中,我們不能爲自己取得的.一點點小成績而驕傲自滿。我們要跳出自身主觀的狹隘圈子,開闊視野,只有不斷地學好專業課程,多看一些有意義的好書,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才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河伯至於北海,感嘆自己的渺小。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清醒地學習和工作。人生,要經常反省自己,不能囿於自己有限的見識而自滿自足。在知識的海洋中,我們應當時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學習態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種更積極向上的人生,讓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

謙受益,謙虛使人進步。"舟車之所通,穀食之所生,人處一焉。"相對於宇宙萬物,人是很微小的。世界之大,個人所作所爲,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學海無涯,一個人不管知識多麼淵博,也不過是滄海一粟。我們只有保持謙虛的學習態度,保持"三人行,必有吾師"的求學人生,才能實現人生理想。

富蘭克林曾說:缺少謙虛就是缺少見識。牛頓說過,"我不知道人家怎樣看我,但是在我自己看來,我就像一個在海灘上的小孩子,偶爾拾到較爲光滑的圓石,而真理的大海我並未發現。"這種謙虛的胸懷,不正是牛頓取得不朽成就的基礎嗎?

在今天這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年代,認識自身的有限,更加謙虛、勤奮地學習,尤爲重要。進入了大學,並不代表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人才造就未來,社會需要人才,但不需要庸才。做社會有用之才,需要每日的堅持,每日的進步,用知識豐富自己,提高個人修養。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一個自滿的人,是不會知禮,知義的。懂的自謙,纔會明白禮義廉恥。

莊子讀書心得4

莊子(約前369-前286),戰國中期哲學家,莊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漢族,宋國(今河南商丘)人。做過宋國地方漆園吏。莊子是我國先秦(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原系楚國公族,楚莊王後裔,後因亂遷至宋國蒙,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爲"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爲"老莊哲學",然文采更勝老子。

他的`代表作《莊子》書分內、外、雜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戰國中晚期逐步流傳、揉、附益,至西漢大致成形,然而當時流傳版本,今已失傳。目前所傳三十三篇,已經郭象整理,篇目章節與漢代亦有不同。內篇大體可代表戰國時期莊子思想核心,而外、雜篇發展則縱橫百餘年,參雜黃老、莊子後學形成複雜的體系。司馬遷認爲莊子思想"其要歸本於老子"。然而就莊子書中寓言、義理及《天下篇》對老子思想所評述,老子與莊子思想架構有別,關懷亦不相同,所謂"道家"思想體系與《莊子》書,實經過長期交融激盪,經漢代學者整理相關材料,方纔編定。《莊子》又名《南華經》。

莊子一生及其作品《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爲"。

而《莊子》全書精髓是《逍遙遊》,其《逍遙遊》一開始就開門見山點出"逍遙"的境界,"遊"的狀態。鵬程萬里,扶搖直上,看似逍遙,其實都是"有所待",不自足。一旦時不我與,則無法成功。如何才能超脫?莊子提出"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變,以遊無窮"。也就是說,心靈順應天地大道,跳出萬物束縛,無物,無我,無功,無名,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逍遙自在。且塑造的境界永遠是沒有邊界的。天地大道,發乎自然,莊子於虛靜中揮灑他的放誕,於達觀中流露出些許狡黠,讓我們用一生的體溫去溫暖這個智慧的名字,漸行漸遠,隨着莊子去"乘物以遊心""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莊子雖然一生貧而不窮,家住陋巷,以織草鞋爲生,有時甚至無米下鍋,要向人借糧。但是他卻能隨心所欲,自得其樂。生不逢時,如之奈何?困難難解,如之奈何?學學莊子吧!順其自然對解決事情有時會有一定的作用哦!

莊子讀書心得5

翻開《莊子》一書,第一篇是《逍遙遊》,而映入眼簾的第一個故事,則是“鯤化爲鵬”的奇談怪論。不過莊子好像非常在意這樣的故事情節,居然在《逍遙遊》中反覆說了三次。若想了解莊子,似乎不能錯過這個寓言。

首先,莊子說:“北海有一條魚,名字叫鯤。鯤的體型龐大,不知有幾千裏。鯤變化爲鳥,名字叫鵬。鵬的背部寬闊,不知有幾千裏。它奮起高飛時,雙翅張開有如天邊的雲朵。這隻巨鳥,在海風大作時,就會遷徙到南海去。南海,是一個天然大池。”這樣的描述讓人過目難忘,“不知其幾千裏也”根本是誇張到胡言亂語的程度。莊子的目的是要迷惑我們的想象力,逼我們擺脫日常生活的所見所聞,使我們無法意識清醒地詢問:真有這樣的`鯤與鵬嗎?它們又在何處?魚真的可以變成鳥嗎?

學習《莊子》,至少已經明白“不得已”三字的奧妙。所謂“不得已”,並無勉強、委屈、無奈、被迫之意,而是在判斷各種條件成熟的時候,我就順勢而行,亦即“行其所當行,止於其所不得不止”。因此,重點是:如何判斷各種條件是否成熟?能夠做到這一步則是“轉識成智”的開始。

莊子讀書心得6

莊子是討論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係的論點。我認爲莊子想解釋事物之間的對立和統一關係。不要總是從一邊看問題。自以爲是也是一種極端,以一技之長爲榮也是一種極端。世界是和諧的。人也應該和諧。

所謂“堅白論”,山人認爲討論的兩派不再討論同一個問題:討論某物的屬性是什麼〖即白與堅〗,另一派是關於某一特徵的〖即白與堅〗無論是物體的`獨特個性還是許多物質都有一些共性。

事實上,我們經常看到,在許多爭論中,所謂的反對派可以追溯到本質上,我們不知道該爭論什麼。例如,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是幾十年來兩個反對陣營。但誰能說什麼是“社會主義”,什麼是“資本主義”呢?

事實上,從中國哲學的角度來看,儒家、道家和法家都是非常現實的。迴避“萬物起源”、“誰創造人”等不清道不白的問題。對自然採取接受和兼容的態度。不追求絕對,不走極端,只追求中庸。山人認爲“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思想是受西方影響的。現代西方科技的發展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一個例子。中醫、氣功、養生等都是順其自然、接受自然、融入自然的例子,典型的說法是所謂的“天人合一”。

許多人把莊子和道家放在一起,與儒家相對。山人認爲儒家注重社會和社會體系;老子強調人與自然;墨家注重對象及其自然屬性;另一方面,莊子就是這些融合。只是墨家的論點少了一點。儒家和老子過多地相容。強調人與社會、人與自然是和諧共存的,沒有主次之分。這也是儒家最大的區別。儒家要有等級,要有自我剋制(這和“無我”差不多)。

自然,從政治家的角度來看,儒家思想有利於朝廷。但莊子的思想也有利於社會穩定。因此,儒家思想已成爲封建社會的主要思想,並得到了政治家的大力提倡。但與此同時,莊子的思想作爲主要的分支存在,沒有受到異常的抑制。法家沒有地方生存,因爲它強調對象,鄙視主要由人類主觀形成的社會制度和結構。

莊子讀書心得7

一直喜歡百家論壇這一欄目,于丹老師在百家論壇上對論語和莊子心得侃侃而談,深深吸引了我。她說,中國的儒家思想中國的儒家思想要求人們坦率,道家思想要求人們在生活層面上飛行。寬宏大量是我們的社會責任,超越是我們的生活領域。我對《論語》和《莊子》知之甚少,所以我很感興趣。再一次,我認真聽取了于丹先生對道教代表莊子思想的深刻解讀。在她無拘無束、滔滔不絕的精闢闡述下,我帶領我走進莊子無邊無際的精神世界,徜徉其中,就像給心洗了個澡,頓時感到神清氣爽。

以前看莊子的話,無知的時候覺得深奧難懂。我沒有讀到莊子非凡的想法。在丹老師的語言中,我意識到莊子蘊含着人生哲學的精神境界。餘丹獨特的解釋給了我新的啓示和感悟,結合我的經歷,我對生活有了新的認識和思考。于丹老師說:莊子的人生哲學是淡薄的,因爲只有超越了所有的名利之心,才能感受到人生的最高境界,那就是莊子的逍遙之旅。我個人認爲莊子所指的逍遙遊是從道教創史者老子提倡的善如水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他有意無意地將水的豐富內涵融入生活。

莊子有水一樣的品行,水一樣博大精深的知識滋養着後人的靈魂。他有水一樣的氣節和胸懷,默默地溶解一切,默默地奉獻,不爭名利;有水一樣豁達頑強的不倔精神,有水一樣靈活,讓他在艱苦的環境中安貧快樂;有水一樣清澈,像鏡子一樣照亮善惡美醜。他有水,沒有慾望,沒有慾望,坦率,安靜,內向;他用平常心看待自然。,我想在世界上做一滴水,軟而不弱,吸收天地的營養精華。莊子提倡的逍遙遊如何讓我的.生活受益,讓我快樂?

有時當我和女兒出去時,我經常聽到我不認識的人說我看不見那麼窮。世界認爲我失去光明後的行動非常不方便。我猜我一定在哀嘆中抱怨別人。他們不知道,我是賽翁失馬,我一直認爲沒有絕對的幸福和不幸,什麼樣的心態決定了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從普通人的角度來看,當我失去工作時,我看不到豐富多彩的世界,但從莊子的逆向思維來看,我有更多的時間和自由,我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裏做我喜歡的事情,他們不知道我以書爲友,以歌爲伴,以鋼琴爲樂;他們不知道我可以在書的海洋中漫遊,用不熟練的歌曲寄託感情,在不熟練的鋼琴聲中釋放思想,用不成熟的文字記錄生活中的真善美,從而表達我的真實感受,所以我過着真實而輕鬆的生活;我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陪伴孩子和老人,享受家庭的幸福。我不必爲工資和獎金而生氣,也不必爲追求名利而忙碌;你不必擔心職位的提升;在我看來,沒有外表、美貌和地位。我不必對工資和獎金感到憤怒,也不必忙於追求名利;不用擔心職位的提升;在我看來,沒有外表、美麗和醜陋,沒有地位。我喜歡這種冷漠、平靜、無可爭辯的生活。

有舍就有得。雖然我在蝸居,但我的靈魂可以像莊子一樣在天地之間自由自在。我得到了人格的昇華和超越。不是很開心嗎?現在我用心而不是眼睛來感知複雜的世界,適應和感謝上帝給我的生活方式,讓我有機會反思自己,知道內向而不公開。書的涵養孕育了我,讓我浮躁的心變得平和,它磨去了我的棱角,讓我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身邊的人和事。

游泳是一個沒有盡頭的過程,在這個心靈的過程中,我體會到莊子逍遙遊的快樂與寧靜。如果我沒有失明,物質利益會迷惑我的眼睛,在外界的誘惑下,我可能會失去思想,被所束縛,被無盡的慾望所束縛;或者爲瑣事斤斤計較,甚至參與賭博而遠離書籍。奇怪的生活給了我一個清晰的理性,讓我對父母、朋友和孩子更好。所以我過着非常舒適和充實的生活。

正如餘丹老師所說:我們需要一種快樂的情感,這種情感的心讓我們觸摸春天,我們到處都充滿了快樂。我的心與我的親戚緊密相連,想到他們我感到非常溫暖。無盡的愛豐富了我的內心世界,給了我精神寄託,這是我永遠無窮無盡的幸福來源。

莊子提倡的自由不是爲所欲爲的個人主義。于丹老師說,自由要有尺子,要有公正,要有底線,這樣才能實現世界上行爲的守則。是的,自由的原則是在不妨礙他人自由的前提下,但我也要有光明正大的品質和高尚純潔的靈魂。那些貪贓枉法、作奸犯科等卑鄙的人,如何才能達到逍遙遊的境界。

幸福不是目的,而是體驗的過程。這不是一件真實的事情,而是一種內心的感覺。我強化並不斷回味這種感覺。失明只是讓我的生活,但我的無憂無慮是基於無憂無慮的食物和衣服,悠閒和悠閒的條件,如果沒有穩定的經濟和和諧的家庭作爲我強大的精神支持,沒有這種休閒談論無憂無慮,因爲我畢竟是一個普通人。莊子有時吃最後一頓飯,但當他貧窮時,他仍然平靜、冷靜、超然、豁達。楚國大臣請他當丞相,他寧願當農民也不願追求名利。但是現在有多少人心胸狹窄,甚至不擇手段想升官發財,相比之下,莊子即使一個人沒有食物和金錢,他也不能沒有思想和靈魂。

我對目前的生活狀況很滿意,對物質沒有太多的慾望。在我看來,簡單就是幸福,滿足就是幸福,丈夫和女兒就是幸福。哲學家周國平老師說:成熟,但不世故,仍然童心;成功,但不虛榮,仍然是一顆普通的心。兩顆心,我稱之爲智慧的心。我希望我的女兒長大後有一顆智慧的心,不要驚訝,追求精神財富,過着優雅而安靜的生活。

感謝于丹老師簡單的解釋,讓我再次認識莊子,感謝莊子,他教我們如何在逆境中保持正常的心,無論生活中的情況如何,都能樂觀平靜地面對,平庸的~我遠遠達不到無憂無慮的旅行狀態,我沒有看到世界是非,名利生死,所以莊子無憂無慮游泳是我的精神目標,超越自己,樂觀生活。

莊子塑造的許多殘疾人形象在《德充符》中尤爲突出,反映了殘疾人從認識自我到提高自我超越的過程,代表了莊子中殘疾人的精神。

莊子讀書心得8

心晴時,雨也晴;心雨時,晴也是雨。

巴爾扎克曾說過:不幸的是,天才晉升的階梯,信徒的洗禮之水,弱者無底的深淵。

當我們沉迷於一片綠蔭的悲傷情緒時,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一片綠蔭,還有一片森林。

山上的仁慈不僅包含了天空中的古樹,而且還包含了野生的草,不僅孕育了豺狼的咆哮,而且還滋養了弱小的悲傷的咆哮。或者環抱你的手,把水變成湖,或者裂開你的身體,讓瀑布倒掛在前四川。山謙卑地站着忍受時間的痛苦和折磨,仍然保持沉默,山的仁慈,在於它安靜而冷漠的態度,有時山也可以成爲人們的榜樣。

我們不是莊周的魚。我不知道魚在水裏遭受了什麼,它們是否真的快樂,但我們可以成爲我們心情的舵手。創造一些意想不到的、合理的幸福。

像莊子一樣,做一個天上的泉水,做一隻夜夜鳴叫的鳥,做一棵月光下寧靜超然的精神古樹。

"舉世名而不勸,舉世非而不抑。"當你冷靜下來讀莊子的時候,問問自己,我們能否平靜地面對別人的各種評論;沒有別人,沒有我,當我讀莊子的時候,我不妨問問自己,在物慾橫流的世界裏,我們是否已經失去了自己;在與莊子交談時,我問自己是否把一切都包括在胸前,默默地理解;我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我知道無限是有限的,無限的,危險的。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是否敢如此真實地生活,如此誠實地面對學習。莊子活出了智者的風範。活着的意義,活着的價值,活着的態度,精神的源泉不在於他。

活着,我們追求什麼?我們可以區分事物和我之間的界限,知道榮譽和恥辱,區分是非。活着,我們想要什麼?有追求,但沒有太多的.要求,只有評論,但沒有爭議。活着,我們追求什麼?看到黑暗,但仍然堅持追求光明。輕鬆地生活,輕鬆地生活在自己身上,生活在生活的色彩中。今生沒有遺憾。

走自己想走的路,唱自己喜歡的歌,一路唱歌,冷暖自知,只想走滿格桑花,像朝聖的信徒一樣,保持信仰。

至人無己,神無功,聖人無名。莊周做到了,所以他很高興。如果我們也想過上幸福的生活,我們應該經常思考自己的生活,經常問自己是否能在寧靜的月光下站成一棵精神古樹。雖然充滿了斑駁的歲月痕跡,但它可以根深100米,不謙虛或傲慢,讓樹枝在風中,站起一個安靜的姿勢。

我們快樂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不必與世隔絕,忘記世界的溫暖和溫暖,不要看到凡人的世界,不要嚐到世界的痛苦。相反,它應該是看到世界上的一切,品嚐世界的涼爽,在世界的滄桑之後,仍然可以閒置的雲野鶴,微笑,保持安靜和超然。

莊子讀書心得9

然而,他的基本精神仍然依賴於老子的哲學思想,所以後人把他和老子稱爲老莊。莊子善於用寓言來解釋一些真相。莊子,又稱南華經,是道教經典之一。

《秋水》一文,出自《莊子外篇》、《秋水》一文,洋洋3000多字。在那個刀雕竹雕的時代,可以算是一件很長的事情。他以寓言的方式,以河神與海神的對話,引申了《齊物論》的觀點,試圖論證萬物的大小、是非的無限相對性、人生的高低、榮辱的極端無常性。因爲莊子是道教的主要代表之一,本文旨在讓人們迴歸自然,順其自然,不要爲了追求名利而傷害自然本性。

莊子將事理的無限性與人類理解的.相對性、宇宙的無限性與具體錯誤的侷限性進行了對比分析,表明他對絕對與相對、無限與有限辯證關係的理解具有高度的靈活性,這無疑對人們突破理解的侷限性,從而從武術到天地宇宙的無限廣度非常有幫助。,在莊子流暢的文字下,顯然我們必須從多個角度學習和思考不朽的思想。

他用寓言的生動方式告訴我們很多道理,比如《秋水》,從秋水到百川灌河。不似爾向的自比水多就是用河神和海神的對話告訴我們,做人不能沾沾自喜,不能偏袒,因爲要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河神,會因爲小成而沾沾自喜,河神還是這樣,更別說我們這一代凡人了?然而,許多人因爲不明白這個道理而因小失大。

自古以來,驕傲永遠是成功的最大敵人,這是永恆的真理。成功的最佳途徑是謙虛謹慎,謙虛求教。千萬不要對現狀自滿。

接下來,他們開始談論事物之間的虛實關係。夏蟲不能說冰,因爲冰雪對他們來說太虛僞了。井裏的青蛙也不要和它談天地,對井蛙來說,天大也太虛妄了。的確,比如教育,有時候這些虛假的東西在我們身邊真的太多了。所以,要怪學生會說一套做一套。怪學生不遵守很多規則,包括交通規則。但另一方面,看一看,身邊的很多事情似乎都是這樣。

接下來,他們討論了事物之間的大小關係。天地大,與宇宙相比,真是滄海一粟。河流很大,但在大海面前卻很小。

莊子用我們最喜歡的寓言故事,用河神和海神之間的對話,延伸了《齊物論》的觀點,試圖證明一切的大小,對與錯的無限相對性,生活的極端無常,榮辱,用易懂的寫作風格,告訴我們,生活迴歸自然,讓自然,不追求名聲、財富等,傷害自然的本性。也告訴我們,生活應該是虛擬和安靜的,謙虛和謹慎,不要驕傲和自滿!

莊子讀書心得10

如今一走進書店,你會發現關於“怎樣面對挫折”、“如何爲人處事”之類的書籍比比皆是。這些稱之爲的“心靈雞湯”的書籍迎合了當今複雜社會下人們的口味,給予了人們那種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靈慰籍。我讀過不少這方面的書,卻總覺得空洞乏味,直到我翻閱了于丹的《莊子心得》。

這本書實際上是于丹對《莊子》一書的讀後感,她用心地研究《莊子》,通過解讀莊子中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結合現代社會的種種現象,循序漸進的引導我們用莊子的思想來指導人生,認爲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大境界:感知已心,淡泊心態,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逍遙得自在。這是一種超理想的境界,需要我們不斷反觀內心,需要大覺悟才能體會得到。于丹的《莊子心得》深入淺出,引人入勝,讓我在享受讀書這個過程的同時,也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思考,着實是對心靈的一次洗禮。

于丹在書中將莊子的境界和眼光呈現給我們,教我們在這個紛繁蕪雜的環境中,應該用“心智”、“感悟”、“逍遙”、“看得開”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這樣才能超脫與釋然。但是現在的人們,也包括我自己,誰能具備這樣的心態呢?我們常常被功名利益所牽絆,不知道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迷迷茫茫,急功近利,在奔波忙碌了一天之後,即使最終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內心世界卻依然空虛,覺不到半點快樂。在工作、生活中,經常被小事所困,與周遭的人也難免有些小疙瘩、小摩擦。可細細想來,其緣由無非是爲了一些蠅頭小利,有時甚至只是爲了逞一時之快。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質詢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有必要強迫自己做一些不願意、不快樂的事情?我們應該清醒地認知自己的內心,重新認識和審視自己,不和他人攀比,不效仿別人的行爲,不盲目的追隨流行,試着用莊子的大境界來指引自己,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祿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擁有健康的人生心態和快樂的生活狀態。

于丹在書中還提到了一個動態平衡的問題,自行車如果靜止擺在那兒的時候,得靠車支架才能立住,兩個輪子是立不住的。但是騎起來以後,兩個輪子就可以行進,爲什麼呢?因爲它在動態中保持了平衡。動態平衡對於我們的生活也有着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世界在前進,而我們原地不動時,我們會感到失去心理的平衡,尤其是在應對各種挑戰的時候。如果我們不斷學習,與時俱進,那麼這種平衡便很容易達到。我們可以多讀書,多接受新的信息,讓自己與時代的前進保持同一個步調,發展和提高自己,開闊自己的眼界,更好的認識自己、涵養自己,通過這樣的方式,或許也更容易獲得莊子的大境界吧。

讀完于丹的《莊子心得》,心靈中彷彿注入了一股清泉,感覺收穫頗豐。只要我們堅持自己內心的秉性,不隨波逐流,並盡力把自身的潛能激發到最佳狀態,我相信,我們一定可以獲得超越自我的成功!

莊子裏有許多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由於我們習慣於自以爲是,常常把自己的主觀願望強加於客觀事物,於是就會出現好心辦壞事的現象。而我們又經常會被社會中各種各樣的外部評價所影響,而不能真正認知自己的內心,結果被所謂的潮流而左右,在紛繁的大千世界中迷失了自己。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遙遊。但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這個遊的境界似乎很難達到。人們被太多的物質利益所迷惑,小迷惑也許只是改變了人生的方面,大迷惑則改變了人的本性。人的物質慾望是沒有止境的,在瘋狂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人們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總有路可走。在人生的道路上,人們總會遇到種種困難,有的人天生醜陋,有的人身有殘疾,有的人因罪受過刑罰,有的人心理遭受過創傷。當遇到這種種不如人意的事情時,我們該怎麼辦呢?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面對身體的殘缺和心理的創傷?我們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同時也是社會中的一員。莊子認爲,在人的內心應該堅持自己的秉性而不要隨波逐流,而面對外在的世界,則應該通達和順應。我們怎樣才能做到內心的堅持和外在的順應呢?莊子告訴我們要想做到內心的堅持和外在的順應,就要做到“外化內不化”。決定人生成功的,絕不僅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個人面對生活的心態。那麼,當我們在確定人生目標時,如何判斷何事可爲,何事不可爲呢?莊子用他的許多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做事時,如果患得患失,如果心有所慮,那他所有的'經驗和技巧,都不可能得到最好的發揮。

談笑論生死。生與死,是人生起始的兩個端點。人生自古誰無死,生死,是每一個都要面對的人生課題。而人生就像是一條不歸路,當你走到終點時,纔會想起途中的遺憾。那麼莊子是如何看待生死的?他面對生死爲什麼會鼓盆而歌呢?只有真正解讀了生命,纔可能正確地對待死亡。

大道與自然。每一個個體和每一件事之間的比較,是沒有單純技巧高下之分的,而只有境界優劣之辨,那麼莊子認爲辨別境界高低的標準就是是否合乎自然。莊子作爲道家的代表人物,認爲每一個人要遵循內心的道德,聽從自在的聲音,而不必有任何外在的刻意。

擺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擺正人生的方向。用一顆平常心去適應生活帶給我們不同的恩賜,使得其所纔是個人價值所在。“外化而不內化”這是獲得“遊刃有餘”人生境界的不二法門!從認識自己的“覺”中,品味出人生的大“悟”,懂得感悟這些有着厚重內心價值的不鳴不已的平常人。

一、境界有大小

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對事物的判斷,也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站在大境界上,就會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無爲。世間的大,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時間的小,也同樣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因爲真正的大小不僅在眼界之中,還在人的心智之中。比如一個太大的葫蘆,惠子因爲“其堅不能自舉”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認爲它沒用,莊子卻說;你怎麼就認定它非要剖開當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遊江海呢?所以每一個人境界的大小,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人們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規地去判斷事物地價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價值。

莊子教給我們的是境界和眼光。他的“逍遙遊”裏的境界“心嚮往之”充分體現出:一個人,永遠不要去羨慕他人。需要的是質詢自己的心,問一句:面對這紛繁蕪雜的環境和世界,面對自己的順與逆,我們首先應該想如何發展自己,有了更廣闊的眼界,纔能有大的境界,才能更好的認識自己,從而進一步發展和提高自己。正如那句:莊子的逍遙遊給了我們每一個凡俗的生命一雙非凡的翅膀......

二、感悟與超越

每一個人只有真正清醒地認知了自己,纔可能獲得成功的人生。現如今,我們常被“現實”錯過了太多太多。我們這一生一直用於外在的發現,而從來看不見自己的心到底有什麼願望。往往在他人過多的言論中盲從,迷失自己的心。

“覺是一個瞬間,悟是一個過程。把所有覺的瞬間,與長長一生的悟結合起來,你所到達的就是主語看見我的心。這是人生的大覺悟。”

覺悟是一個佛家語。用現在的話就是“看見我的心”。我曾經覺得“覺”很重要,但是看過書之後反而覺得“悟”更爲重要。“悟”纔是人生中的經歷。當我80歲時,回想這一生的點點滴滴,時光流逝,腦子裏的每段篇章,可能那還是一個過程。但是他是我的經歷,我的積累。是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而“覺”是瞬間,好像一點過程都沒有。有些不勞而獲的意思。

同樣在我的工作中也應該多“悟”而不是“覺”。只有在勞動中,在工作中積累經驗,纔能有機會或是有資本“覺”的。古人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同樣,我認爲“覺”是在“悟”的基礎上的。不論是什麼,人只有在自己努力的基礎上纔可以成功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們也該擁有一雙如莊子那般靈魂的眼睛,獲得一份清明的理性,而完成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莊子讀書心得11

經典書籍需要慢慢閱讀,以便真正深入理解。當我第一次讀《莊子》時,我不能有一個好的態度。我總是想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結果,我一無所獲,讓我的心態陷入了一個更加焦慮的沼澤。我決定冷靜下來,不求速度,只求質量。每天只讀兩三頁,三十三章,共400多頁,分配幾個月。在此期間,多寫閱讀筆記,加深理解和記憶。

這兩天只看了第一篇《逍遙遊》,收穫很大。瞭解莊子思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無憂無慮地逃避名利的束縛,在宇宙和天地之間自由遊蕩,沒有任何外力。莊子和老子一樣,都是追求自由的人,比老子更熱衷於無拘無束的自由。他可以忽略所有的世俗偏見或只是意見,世界聲譽而不是建議,世界而不是沮喪,無論世界如何讚揚或誹謗自己,都不會改變他。這真的很難得。當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時,他必須堅持他認爲正確的東西,不能轉移別人的意志,否則他可能只是一個傀儡。俗話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一個人不能受制於任何外在的東西,如功業、名利等,要灑脫、坦蕩、自由。

在某些人眼裏,莊子逍遙的人生價值觀可能有些消極,不值得贊同。但我們要承認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抱負。莊子和老子一樣,不是一個積極追求成就和成就的人。他只是追求君子窮則獨善其身的價值觀。在戰爭頻繁的時代,個人力量極其微薄。只有做好自己,才能超越苦難的生活。莊子的人生年齡是莊子思想誕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莊子睿智、豁達、有遠見、有遠見的個性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莊子思想之所以千年如新,是因爲它能引起廣大人的共鳴。事實上,每個人都有熱愛自由、毫無顧忌的性格,但由於各種外部環境的影響,有些人被社會規範、生活標準、對名利的忠誠等東西所掩蓋。老莊思想代表着人類最原始、最無華的價值觀,能夠觸動每個人內心的軟肋。

我們不妨走路當生活困難或感到生活疲憊時,吸收莊子無憂無慮的思想,讓心靈保持難得的安靜和涼爽,以迎接更大的挑戰。當然,你可以更多地依賴莊子,練習體驗他無憂無慮的思想,在其中自由馳騁,獲得輕鬆、無憂無慮的生活體驗。

在我看來,莊子的逍遙遊思想沒有缺陷,被所謂的正統思想所排斥是不可思議的。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之間沒有明確的界限。思想的天空,應該是百家爭鳴,五彩繽紛,後人可以從中汲取豐富而不單一的思想營養。人生、國家和社會,需要博採衆長,才能達到高質量,否則就會朝着不完善的方向發展。我覺得孔子和莊子是必須的。

莊子讀書心得12

最初知道莊子,是從父親嘴裏那個《莊周夢蝶》的故事開始的。從此,那隻舞動着絢麗的羽翅、翩翩起舞的蝴蝶便在我的小腦袋裏不停地飛呀飛,讓兒時的夢中有了一次次醉心的微笑。

如今的我,最喜歡在深夜,燃一盞孤燈,品一杯香茗,握一卷《莊子》,反覆揣摩"昔者莊周夢爲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爲蝴蝶與,蝴蝶之夢爲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莊子不是一部書,而是一個世界。掩卷而沉思,莊子的思想,彷彿是注入一股清泉,對心靈進行着一次次洗禮。

不是嗎?莊周化爲蝴蝶,從喧囂的人生走向逍遙之境,是莊周的大幸;而蝴蝶夢爲莊周,從逍遙之境步入喧囂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但是莊周夢蝴蝶是他渴望的境界,渴望的選擇,並不是每個人都向往逍遙之境。蝴蝶夢莊周,這是蝴蝶的選擇,蝴蝶的嚮往,不能一概而論。

莊子一直在譏諷顛倒的世界,嘲笑那些爲功名利祿,蠅營狗苟之徒,諷刺那些爲眼前蠅頭小利,毀壞天人和諧的小人。莊子一生貧而不窮,家住陋巷,以織草鞋爲生,有時甚至無米下鍋,要向人借糧。但是他卻能隨心所欲,自得其樂。就是這樣一個一貧如洗的人,斷然拒絕了楚王送上門的相國之位,自稱寧願做一隻在淤泥中拖着尾巴、自由自在的烏龜,也不願意當供奉在廟堂上,受人尊敬的龜甲。莊子的`飄逸和灑脫,正是他卓爾不羣、高傲不羈的性格魅力托起的自由天空。"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萬物。"莊子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爲他已經跳出三界,站在雲端,鳥瞰人間滄桑。

然而,看過之後也有幾分惆悵,也許我很嚮往這種生活,也許我能淡泊名利,但放棄一切名和利,我做不到。更何況,在物慾橫流的今天,我們身上的擔子很重。每天勤奮地工作,可憐的一點薪水要孝順父母、養孩子,一不小心成了房奴,又得養房子,還務必要養好身子,病了,昂貴的醫藥費讓你吃不了兜着走。然而,過多的奢求和索取,會讓我們的心像無底的深淵,以至於都忘了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快樂,心靈的快樂,心靈的閒適放鬆。這些離我們太遙遠!

莊子說過,一個人能不能達到徹悟,是與他的閱歷及悟性是分不開的,而我只是凡人,我無法像莊子般成爲神人,所以只能望其項背。生命有限,流光苦短。當年夢中化蝶的莊周墓上也已是秋草凋零。我只有在心靈倍感疲倦與束縛時,靜下心來,做一個讓人夢魂牽繞的莊周的"蝴蝶夢",乘着莊子自然的簫聲尋找那失落的世界,跟着莊子一起展開一次心靈的逍遙遊……

莊子讀書心得13

即使莊子不提,逍遙一直是人們追求的一種生活境界。然而,像我這樣的人,想到逍遙,無非是物質生活富裕,不用每天爲生計而努力。你可以隨意享受生活……在莊子眼裏,這一切都是那麼淺薄,他的逍遙,我覺得是關於人的生存狀態的終極命題。

莊子認爲,一切都有自己的本性,逍遙不逍遙就是看它的生存狀態是否符合它的本心。既然一切都有自己的本性,就沒有所謂的好生活方式和壞生活方式,只有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因此,莊子和老子一樣,認爲最好的政治是無爲而治;因此,他主張順其自然,任何統一的制度標準都有其侷限性,這將阻礙人們的自由。視角深刻。

很多時候,我覺得自己很忙,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但過了一段時間,回頭想想前幾天做了什麼,卻想不起來。顯然,我只是在機械上完成一些事情,而不是把心放進去。我沒有問自己這些是不是我想做的。逍遙與忙不忙無關,這隻取決於你是否符合自己的本性。渾渾噩噩顯然不是逍遙,而是自我迷失。逍遙不僅僅是混沌,更是大清醒後的一種冷靜。莊子覺得種非常積極的觀點,他覺得自己的時代統治者極其奢侈,人所以提出逍遙是一種非常積極的觀點。雖然我認爲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

我認爲我們可以從莊子逍遙的角度來看待中國目前的教育。近年來,高考制度越來越受到批評,許多人呼籲徹底改革現行教育制度,主張向西方學習。然而,許多西方教育工作者羨慕中國的教育。當美國教師哀嘆中國學生強大的數學能力時,許多中國學生不明白他們想做生意,但爲什麼他們必須解決一個又一個數學問題。我認爲根據我自己的經驗,目前的教育本身沒有那麼多問題。就我而言,我很高興我能在中學打下良好的理科基礎。然而,中國的教育體系,特別是高考體系,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它使整個中學階段的.個人評價標準獨一無二。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將來都會從事不同的工作,走不同的人生道路。然而,在上大學之前,很大程度上只學習這樣一個衡量人的標準,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不公平的,這阻礙了他們的正常發展,甚至使許多人對書籍和知識失去了興趣。高考是教育的指揮棒。雖然許多省份正在實施新一輪的教育改革,但只要高考保持不變,社會對學生的評價模式保持不變,無論教育形式如何變化都沒有多大意義。也許我們可以從莊子那裏得到一些啓示。既然每個人都不一樣,雖然不可能讓每個人自由發展,但還是要形成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很多學習不好,學歷低,但在其他方面有技能的人也應該得到社會的尊重。因爲大學生和技術工作者對社會發展同樣重要。

此外,純知識的灌輸也使得,雖然每個人都學得很辛苦,但並非出於本心去熱愛學習。大多數人沒有學會思考,基本上對自己的未來感到困惑。進入大學後,學生們失去了以前的強制約束,所以很多人無法控制自己,浪費時間。學習已經成爲校園裏一件非常功利的事情,成爲一種手段和工具,這是對學習本質的最大偏差。這種氛圍讓每個人都覺得學習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不想做但必須做。當學生完全被考試奴役,被學位名譽所引導時,就是最大的性。相反,行是極端的不逍遙。冷靜下來,爲什麼不讀一點書,纔能有真正的收穫;順性而爲,才能真正做好事。這是老莊給我的教誨。

莊子讀書心得14

莊子認爲遇事應該沉住氣,心平氣和的自然處之,切莫心浮氣躁,這纔是有智慧的人。

一位老僧坐在路旁,雙目緊閉,盤着雙腿,兩手握在衣襟之下,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冥思被打斷。打斷他的是將軍嘶啞而懇求的聲音:“老頭!告訴我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

老僧毫無反應,好像什麼也沒聽到。但他漸漸睜開雙眼,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將軍站在旁邊,迫不及待,猶如熱鍋上的螞蟻。

“你想知道天堂和地獄的祕密?”老僧說道,“你這等粗野之人,手腳沾滿污泥,頭髮蓬亂,鬍鬚骯髒,劍上鐵鏽斑斑,一看就沒有好好保管。你這等醜陋的傢伙,你娘把你打扮得像個小丑,你還來問我天堂和地獄的祕密?”

將軍狠狠地罵了一句。“刷”地拔出劍來,舉到老僧頭上。他滿臉血紅,脖子上青筋暴露,就要砍下老僧的人頭。

利劍剛要落下,老僧忽然輕輕的說道:“這就是地獄。”

霎時間,將軍驚愕不已,肅然起敬,對這個敢以生命來教導他的老僧充滿憐憫和愛意。他的劍停在半空,他的眼裏噙滿了感激的淚水。

“這就是天堂。”老僧說道。

老僧確實能沉得住氣,在自己生命遇到危險時,依然能夠平靜的面對,所以,他制服了那個不可一世的將軍。試想一下,如果老僧沉不住氣,與將軍爭執起來,或者對其不屑一顧,其結果會是怎樣呢?

莊子說:“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因爲只有看透別人的內心,才最有針對性的攻其心,而被人看透內心則比被別人抓住命根子還要可怕,還要恐怖,猶如被抓住牛鼻子一樣陷入被動,只能聽命於人,受制於人了。

這正如喝酒,真醉和假醉是完全不同的.情況,愚者和裝愚者是相異的兩種人。玩“醉拳”的,是“形醉而神不醉”,“醉”是“醉”在“虛”處,是迷惑對手,而“拳”擊在“實”處,招招乃致命殺手。裝愚的,是“外愚而內不愚”,“愚”是“愚”在皮毛小事,不涉宏旨,無關大局,而“精”卻“精”在節骨眼上,事關一生命運。

所以,絕頂聰明的人不喜歡顯露自己的聰明,以免讓別人窺視到自己的真實意圖;相反,他們更多時候是賣殺裝憨,揣着明白裝糊塗,不讓別人看透內心。

“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還嶽夢中飛”。世界上雖滄桑變化,我心事定,無論你怎麼變化,我心裏有數。的確如此,古今中外,凡是偉人,定有遇事不慌,沉着冷靜的特點,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正確的判斷局勢、應變局勢、取得成就。

莊子讀書心得15

莊子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個世界。

是的。看完莊子看似荒唐怪異的故事,反覆揣摩其間不可磨滅的真理,你會發現你只是打開一扇門,通往真實樸素的天道。

世界上幾千年的悲哀在於,世界只在世俗世界中尋求生命的真諦,卻沒有超越世俗世界去荒野幽深的宇宙中尋求大道。莊子之所以偉大,是因爲他已經跳出三界,站在雲端鳥瞰人間滄桑。獨自與天地精神交往,不驕倪萬物。莊子就是這樣一位性格達人,他認爲天下渾濁,不能說嚴正的話,滿書繆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言。他上游與造物者,下游與外死無始無終者爲友。

莊子一直在嘲笑世代顛倒的世界,嘲笑那些爲名利營狗的人,諷刺那些爲了眼前的小利而毀滅天人和諧的惡棍。那些尋求權力的人用自己內心的不完整和人格的扭曲來換取世俗所謂的祝福,而莊子寧願做一隻在泥裏拖尾巴的老龜,也不願做一個在大廳裏供應的占卜龜殼。莊子的優雅和灑脫是他出衆、傲慢和不羈的性格魅力所支撐的自由天空。

在《莊子》的世界文章中,最高的知識是探索宇宙和生命的原始知識。打開莊子的世界,有限的.內部文章都是趙趙宏道,一切都依賴於天道。一切的起源是什麼?唯一的方式。一切的來源是什麼?唯一的方式。生命的起源是什麼?莊子微笑着輕輕地撥打——人們最大的智慧是意識到自己的渺小,生活只是蟻巢的夢想。

柏拉圖說,人的靈魂來自一個完美的家,那裏沒有我們世界的污穢和醜陋,只有純潔和美麗。靈魂來到這個世界漂泊了很久,住在一個身體裏,忘記了自己從哪裏來,忘記了家鄉的一切。每當他看到和聽到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他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動,感到非常舒適和善良。他知道那些美好的東西來自他的家鄉,所以他一生都在努力追求回憶的感覺,不斷地跋涉到他的家鄉。

真正的生存是莊學的核心。但我們都生活在人爲的惡魔圈裏,一切都是人爲的,我們已經失去了自然。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個美麗的自然世界。

乘着莊子自然的笛聲尋找失落的世界,人的人生歷程就是靈魂踏上尋找美麗故鄉的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