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後感範文大學生

讀後感範文大學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後感範文大學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後感範文大學生

讀後感範文大學生1

有這樣一句歌詞唱到“孤單是一羣人的狂歡,狂歡是一個人的孤單”。最初看到這句話的時候,總不能明白其含義。後來反覆琢磨設身處地去考慮,倒是有些懂了的苗頭。正是因爲孤單,才使一羣不甘寂寞的人兒齊聚在一起,彼此消磨着對方的時間,去寬慰自己的顫抖的心靈。而與此對立的,縱使這羣孤單的人聚集在了一起,在紙醉金迷中沉淪,自己內心的牆依舊把自己圈存在哪隻有自己的密閉的空間內,所以他們註定孤單。

正如同我剛開始對那句話的不瞭解,我在讀《百年孤獨》這本小說的時候,發現孤獨二字在文中出現的頻率並不高。但當我合上書本,再去細細品讀,卻又看到了隱藏在字裏行間的隱藏着的孤獨,甚至乎那個時代的孤獨。

孤獨之處首先體現在故事中的人物身上。故事中的第二代貝麗卡,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阿瑪蘭妲以及從他們身上展開故事中聯繫到的相關人物的結局都不約而同地體現出孤獨二字。

就好比布恩迪亞上校,在他身上當真發生着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誰會猜想到當初那個延續着父親沒做完的事業在實驗室裏鍊金的寡言的男人,有一日會成就那樣一番大事業,征戰沙場,殺敵無數;又有誰料到原本對梅蕾黛絲充滿愛意,對家庭充滿關懷的男子會在戰爭中漸漸迷失其本性,變得麻木不仁;更不會有人料到其結局竟是那般。

原本與梅蕾黛絲結爲夫婦,孝順的布雷迪亞本是感性的,如果一定要把孤獨往那個時候的他身上套,大概只有他一人在實驗室裏鍊金的時候了。但戰爭,因對那處“世外桃源”的.衝擊而爆發的戰爭卻使他徹底改變。冷血,孤僻,對周邊的人充滿警惕。他禁止一切人在其劃定的範圍以內出現,包括其母親。用武器圍成了人牆,把自己包圍其中。

至於其他人的孤獨,我搞不懂爲什麼阿瑪蘭妲要讓自己籠罩在孤獨中,一直費盡心機想要博得意大利技師皮埃特羅的喜愛,到手了卻死活不要,讓皮埃特羅落得自盡的下場。後來又有了情人赫裏索多上校,兩人情至深處又斷然拒絕其求婚,終使自己在悲傷與孤獨中渡過。我想也許是因爲她失手害死了梅蕾黛絲而產生的愧疚感,讓她詛咒,也不允許自己得到幸福吧。

讀後感範文大學生2

初讀了《邊城》,讚歎於茶峒的淳樸的民風。堅持要給過渡錢的渡客,堅持不要過渡錢的、會去買菸草和茶葉送給渡客的老船伕。這裏的人如這裏的風景,純淨美好,質樸真誠。

作者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細細的淌着,沒有扣人心絃的懸念,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氛圍,更沒有曲折跌宕的情節,但就是這樣的文風,卻能夠深深的深入到人物的內心深處。襯托出一座純淨的邊城。

在苗族居住的茶峒,既有通過媒人上門求親的方式——所謂的走車路,也有男子站在溪邊、山崖上唱歌給女子聽,一人獨唱或二人對唱,在唱歌中瞭解和認識對方,知道或分手或結親——所謂的走馬路。這後一種方式,表現了湘西民衆在婚姻問題上的寬容和自由,也反映了這塊地方人們善歌的才能。

《邊城》它不僅僅是一部描寫民風、景色的小說,它更是一部堪稱絕美的愛情悲劇。翠翠,是湘西山水孕育出來的一個精靈,天真善良,溫柔清純。他對填報兄弟的愛帶着少女的羞澀和幻想,或者說這種愛似乎一直是以夢幻的形式出現的。

在夢裏,她“聽到一種頂好聽的歌聲,又軟又纏綿”,於是她“像跟了這聲音各處飛,飛到對溪懸崖半腰,在了一大把虎耳草”。她只有在夢中才能品嚐到愛情的甘露,而現實卻似乎離她很遠,於是,她只能“癡癡的坐在岸邊”,淒涼地守候,孤獨地等待。

從翠翠身上,可以看到苗族青春少女的那種美好生活的渴望與追求。因爲她的淳樸,他無法拒絕大老,也無法向儺送表白,但儺送駕船遠走後,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心上人的歸來,愛的那麼堅定執着。一個弱女子,滿心盛的都是“愛”。

作者說:“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來了,也許明天回來!”給讀者留下了悠長的惋惜,無限的牽掛期盼。也許冥冥之中真的有歲月輪迴,母親的悲劇在女兒身上再一次重演,但不管未來會怎樣,自己的未來終究要靠自己去爭取,但願她等到的不是無言的悲哀,不是追悔莫及的淚水,而是應屬於她的那份幸福。

我總在想,爲什麼這個小說叫做“邊城”是不是沈先生在心中在守護着什麼?在懷念着什麼?但這恐怕只有沈先生自己才知道了。

讀後感範文大學生3

《平凡的世界》,書如其名,沒有任何傳奇色彩的跌宕起伏,也沒有武俠小說中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更沒有時下一些愛情小說的纏綿悱惻深刻動人,甚至一點華麗矯情的辭藻。第一次在大學圖書館讀到就被吸引,多年後買來再讀,依然覺得動我心絃。

《平凡的世界》展現的是一個自強不息的羣體的奮鬥史。少安敢於和現實頑強抗爭但又不時地屈從於命運的安排,面對深愛的青梅竹馬的潤葉,毅然斬斷情絲,和陌生的外鄉人秀蓮結婚;在辦磚窯廠時既雄心勃勃,在遇到困難時又不時灰心喪氣。而少平勤勞樸實,珍惜親情友情,富有同情心,胸襟開闊,面對困難更是艱苦奮鬥,堅持不懈。同時他對生活充滿理想和激情,但又腳踏實地。他放下了讀書人的架子,去做社會最底層的工作,在勞動中體會充實;但他又從不放棄自己在知識上的追求,一直保持學習的上進心……正如書中所說的那樣“人生時刻處於零公里處,那麼要旨還在於我們不斷的奮鬥並且將這種精神提升到生活所要求的那種高度”。

冰心曾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路長徑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着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是淒涼。”這愛情,這友情,再加上一份親情,不正是我們所追尋的真善美嗎?我們的人生有了這三種最美好的品質的澆灌,一定會使我們的心靈之花開的嬌豔而又馨香。平凡也可以如此的偉大。在這片亙古而蒼涼的黃土地上見證了這樣一個真理。我們平凡,但我們有熱情。我們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人生中一切美好而又苦難的品質。我們追求真善美,但面對苦難,我們依然能挺直脊樑,直視它!上蒼是公平的,他讓我們歷經磨難,是鍛鍊我們的心智與意志。人生的結局都是我們自己精心設計的。縱然英雄們都是百折不撓英勇不催的,渾身都籠罩着一層神聖的光圈。

但我們平凡人多了一層樸實,多了一份親切,有了生活中瑣碎的纏繞,無端地讓我們的人生真實起來。我們用真誠的心去體驗,用真摯的心去生活,我們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實實,我們纔是生活的主宰。生命只有一次,我們要用全副身心去享受,去對待,去珍惜。

浮雲流水,白駒過隙,從呀呀學語到記事開始,從少年到青年,人生在成長中思考。人生的每一步都在成長,都在進步。世界是由我們這些平凡人撐起來的,只要我們有着堅定的信念,有着堅忍不拔對抗困難的精神,有着敢於拼搏的熱血,有着對真善美的追求,我們依然可以創造一個不平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