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兒童量比較核心經驗要點及學習與發展》有感

讀《兒童量比較核心經驗要點及學習與發展》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兒童量比較核心經驗要點及學習與發展》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兒童量比較核心經驗要點及學習與發展》有感

對學前兒童而言,學會正確地比較是其數學學習所應追求的重要價值之一。“量的比較”核心經驗的學習與發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教師需鼓勵和幫助幼兒在生活情境及創設的數學環境中充分地感知、理解並表徵。

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比較物體的量。兒童對物體量的認識主要是通過感官感知的,即通過視覺、觸摸覺、運動覺等體驗物體的大小、長度、重量等屬性。因此,在活動設計中,教師要注意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讓幼兒在看看、摸摸、擺擺的過程中進行比較,區分物體量的差異。在設計此類活動時,首先,教師要確定量的比較的屬性,然後思考用怎樣的材料和手段更有利於幼兒比較。其次,教師要儘量採用合適方式幫助幼兒感知與比較量的不同屬性,如長短、寬窄之類的差異較適合通過視覺感知的形式來進行比較,而輕重、厚薄之類的差異則較適合用觸摸來感知。教師要避免簡單化地採用視覺的'感受方式來進行所以量的比較。再來,量的比較主要藉助於材料的操作,教師應當注意幼兒操作中的遊戲化情境的創設和啓發式問題的提出,防止將操作演變成枯燥的練習。

聯繫生活情境比較、體驗量的差異。兒童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活動都與量的比較有着緊密聯繫,因此,在活動的設計和組織中,教師要善於利用生活情境,將數學概念的學習放在一個基於兒童生活的背景中,以幫助他們更好的感知、發現和思考。幼兒受年齡特點和思維抽象性發展所限,在量的比較中往往容易受外在形式、視覺判斷等方面的干擾而無法正確地意識到物體的量。因此,“感知與體驗量的守恆”是教學重點和難點。

運用多種形式將量的比較滲透於一日生活之中。教師可以創設一定情境,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發現物體量的不同,達到認識與比較量的目的。還可以在幼兒初步認識量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在周圍環境或佈置好的環境中進行量的比較。在日常活動中也可以通過各種遊戲,加深幼兒對物體大小、長短、粗細、高矮等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