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哈利波特》讀後感15篇

《哈利波特》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哈利波特》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哈利波特》讀後感15篇

《哈利波特》讀後感1

以前總聽同學談《哈利.波特》,我也對她充滿了好奇,有一天,媽媽回來的時候手上拿着本書,它正是《哈利.波特》。媽媽告訴我:“這本書很有意思,你讀了肯定着迷。”果然,我一捧在手上,就放不下來了,也加入了個“哈迷”的行列。

哈利是個不平凡的巫師,被伏地魔視爲死對頭,小說一共分爲7部,每一部都講述了哈利在魔法學校的奇幻經歷,以及與伏地魔及食死徒的多次生死較量,每一章節都是驚心動魄,引人入勝。雖然,小說是虛構的,但卻又是那麼真實,裏面有各種奇幻的魔法課程,各種神奇生物,令人嚮往巫師的生活。

這部小說的人物刻畫真實細膩,個個人物就像在現實生活中一樣,有些讓我恨得入骨,有些讓我喜歡的要命……比如哈利,羅恩,赫敏還有其他同學,都有自己鮮明的性格特點,還有冷酷無情的伏地魔,尖酸刻薄的斯內普,普慈祥可愛的鄧布利多,調皮搗蛋的韋斯萊兄弟……

書裏的故事情節也一波三折,你很難預料下面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讓人讀完了一章還想往下讀,特別是描寫哈利跟伏地魔最後一次的生死決戰。一道閃亮的紅光和綠光分別從他們的魔杖射出來。只見伏地魔的臉上掛着邪惡的笑容,似乎他斷定自己能打敗哈利。哈利的臉上沒有笑容,但眼神堅定,噴射出怒火,也決心要把伏地魔幹掉。最終,光柱朝伏地魔那兒偏去,伏地魔臉上陰險的笑容消失了。在焦灼的對抗中,哈利想:我一定要戰勝他,即使他再強大,再可怕,他殺死了那麼多無辜的人,現在,他該死了。只見,巨大的光柱離伏地魔越來越近,伏地魔的手也越來越顫抖,最後,光柱挪到了伏地魔的魔杖上,啪!伏地魔的魔杖飛向了哈利的手中,緊接着,伏地魔變成了碎片,飄上了天空,化爲了灰燼。

我時常在想:哈利爲什麼能戰勝伏地魔?是因爲他的法力比伏地魔強大麼?並不是這樣,答案恰恰是因爲他有擁有愛。正如鄧布利多所說,“愛是一種力量,一種比死亡,人類智慧和自然力更加可怕的力量”。哈利愛着他的父母,愛着他的朋友,甚至他對敵人也是有着寬容和仁愛之心的,這與伏地魔的陰險,冷酷,殘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此最終哈利戰勝了可怕的伏地魔。

我喜歡《哈利波特》系列叢書,不僅是因爲他的奇幻色彩,更是因爲他讓我明白了許多。在生活中,我也要像哈利那樣學會愛,感激和寬容,同時面對強勢我也要學會不懦弱,不退縮,勇敢的面對挑戰!

《哈利波特》讀後感2

寒假期間,我讀了一套書——《哈利波特》。這套書是一個名爲JK羅琳的英國女作家寫的,全書共七本,分別爲《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哈利波特與密室》、《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

這套書主要講述了:一個生來就與衆不同的男孩,哈利,自生下來起父母就都雙雙去世,從此被姨父母收養,過上了悲慘的生活。當他認爲自己的一生已經沒有樂趣時,“天使”降臨了——海格,霍格沃茨的門衛,他告訴哈利說他自己是一名巫師,哈利萬分驚喜。從此,哈利便開始了七年的魔法學習,因爲他面對着一個可怕的大魔頭——伏地魔!

看完這本書,我領悟到了很多東西。

第一:迎難而上、永不放棄。我之所以很喜歡看這套書,是因爲主人公哈利有着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剛練習騎飛天掃帚時經常摔跤,但是卻堅持下來了;練習“呼神護衛”咒語時嘗試了很多遍都無法成功,經過上百次的練習終於學會了;被伏地魔糾纏了7年卻仍不放棄,不向壞人低頭。哈利的這些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擁有這種品質,堅持不懈。

第二:善待朋友就是善待自己。看過這套書的同學都知道,裏面有一個“黃金三角”。沒錯,這就是哈利、羅恩和赫敏,爲什麼叫他們“黃金三角”呢?是因爲這三個人的友誼比天還高、比海還深。他們三人是打倒伏地魔的主要功臣,沒有他們,就沒有魔法世界的“國泰民安”。哈利曾多次幫助過它的朋友——幫納威找到丟失的青蛙;幫金妮脫險等。反之,被哈利幫助過的人也在最後的大決戰中賜予了哈利“力量”。現實生活中的我們也應如此,多交朋友、多幫助朋友,這樣你的人脈就會變得很大,也會有很多樂於幫助你的人。

儘管這套書是個科幻小說,不可信;但是裏面的角色的種種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我們讀完此書應該去認真反省一下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虛心改正;找到自己的優點,揚長避短。總之,《哈利波特》讓我受益匪淺。

《哈利波特》讀後感3

大家讀過《哈利·波特》嗎?大家知道那個大難不死的男孩嗎?《哈利·波特》是J·K羅琳寫的一系列魔法小說。

那是一場巫師之戰,那是一場百年來最重要一戰。紅光綠光上下飛舞,那是一次奇幻的冒險之旅,身處險境,多次逃脫,讓人回味無窮。

七本書,七學年,一年一次冒險之旅。講述了一個叫哈利·波特的男孩,他生長在一個麻瓜(不懂魔法的人)家庭。他生下來就與衆不同——他抵抗了伏地魔的阿瓦達索命咒,額頭有了一道閃電型的傷疤。他在地下室阻止神祕人拿到魔法石,在密室裏殺死蛇怪,救出金妮。去打人柳、尖叫棚尋找真相,救出兩個無辜的生命。去參加三強爭霸賽,目睹神祕人恢復肉身,探究真理,尋找魂器。每一次哈利都能化險爲夷。他—–哈利憑着勇氣一次次的向黑勢力挑戰。

一次,在霍格沃茲的密室被打開,哈利的朋友被攻擊,哈利努力的尋找密室,去救朋友。哈利去禁林找到了蜘蛛阿拉戈克,到湯姆里爾德的記憶裏尋找線索,在女洗手間找到密室入口……哈利在密室裏發現了蛇怪,他沒有魔杖,沒有武器,但他沒有逃跑因爲他有足夠的勇氣。他對鄧布利多的忠誠召喚出了一把鋒利的寶劍,使他能和蛇怪頑強的抗爭。最終,他殺死了蛇怪,除掉了裏德爾16歲的記憶,救出了朋友。

面對強大的敵人哈利沒有退縮,而是去勇敢挑戰它。哈利有足夠的勇氣讓他面對困難不退縮,一個12歲的孩子能爲了保護巫師界而不惜自己的生命,這種勇氣是很令人敬佩的。

即使在現實生活中,勇氣也是必不可少的,他可以幫助你,讓你有勇氣面對困難。當你遇到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會不會退縮呢?哈利·波特是不會的,他只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面對他,解決他。

勇氣就如同在戰場上的一根寶劍,能讓你勇往直前;勇氣就如同是在寒冬中的炭火,能讓你戰勝嚴寒;勇氣如同荊棘中的鎧甲,能讓你把困難打倒。

在生活中,勇氣可以幫助你在困難中尋找出路。擁有勇氣,你就擁有了一件“萬能法寶”。就如赫敏·格蘭傑所說的:”我不過就死讀書,再靠一點小聰明!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重要的東西——勇氣。

《哈利波特》讀後感4

成長就是堅持與妥協的兩難。

——題記

翻看《哈利·波特》,不僅僅會享受奇妙的魔法世界,更多的是對人生的感悟。其中,小哈利的成長曆程更是讓我感慨萬千。

魔法石系列中的哈利孤獨又無助,那個樓梯下破舊的房間是他唯一的依靠。霍格沃茨的信或許正是打開他成功之門的關鍵。

在霍格沃茨,哈利交到了許多朋友,他雖然父母早逝,但此時此刻的他從朋友那裏體會到了人間真情。

然而,一切纔剛剛開始……

在魔法學校裏,哈利發現了一面厄里斯魔鏡,它令哈利看見了內心最渴望看見的父母,以致他一直沉迷其中。直至鄧布利多教授及時勸阻了他,在教授的幫助下,哈利明白了這面鏡子只能令我們虛度時日,他努力去捨棄魔鏡,終於成功做到了不馳於空想,不鶩於虛聲。

密室系列裏,小哈利被所有人誤會,被孤立,此時的他只有赫敏和羅恩兩個朋友。在他們的努力下,發現了密室,打敗了蛇怪,哈利也再次融入了大家庭,他也明白了,任何困難面前,只要盡力去做,總會找到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這兩個系列只是哈利長大的2個標誌,最大的重頭戲還是後面與伏地魔的交戰。鄧布利多教授的去世更是讓哈利精神失意,面對伏地魔的步步緊逼,他懦弱地離開了霍格沃茨,他用無數個徹夜無眠的夜晚才讓自己重新站了起來。這也讓我明白了,在挫折面前,能讓你站起來的只有你自己。

在尋找死亡聖器的那些日子裏,哈利被所有人需要,當時的他身後無燈光,身前無白霧,努力戰勝困難,受過傷,生過病,失敗過,在最後關頭,他回到了霍格沃茨,那個被黑暗籠罩的霍格沃茨。回去後,他才發現,我們雖然生活在陰溝裏,但依然有人在仰望星空,並不只有他一個人在戰鬥!

在與伏地魔交戰時,哈利意識到他也是聖器之一,要想戰勝伏地魔,他必須死。他害怕了,猶豫了,但是在危難之際,他沒有退卻,勇敢地自我犧牲,希望靠自己的力量戰勝伏地魔。在臨死之際,鄧布利多教授留給他的復活石起到了作用,他並沒有死,但是伏地魔已經奄奄一息了。不得不說,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抱有希望,當你覺得最糟糕的時候,美好可能已經悄然而至。

哈利從懵懂無知,到戰勝伏地魔,他一步步在努力,在成長。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呢?成長像一筆交易,我們都在用樸素的童真與未經人事的潔白去交換長大的勇氣,成長中的我們,痛並快樂着!

《哈利波特》讀後感5

一個棕色頭髮,在鼻樑上架着一副寬邊大眼鏡的男孩。他手持一根神奇的魔法棒,輕輕便能帶你進入神奇的魔法世界,讓你時刻都爲他的神力所驚喜。他擁有一把神奇的掃把,騎上它,便可盡情的在空中飛行。他是誰?他便是神奇的小魔法師——哈利波特。

在《哈利波特》這本書中,虛幻的事物變成了真實。有巫師,有怪獸,有精靈,也有惡魔。他們分別代表着善與惡。而這個善良的男孩,哈利波特,是這個故事的主角。從整本書來看,作者是以這個小魔法師的神奇經歷爲線索,從而表現了孩子與孩子,學生與老師之間的真摯感情,還有的便是孩子們面對困難時堅持不退縮,機智鬥惡,用他們有限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逃過難關。而這本書最非凡的地方就是記述了哈利波特,還有他的朋友,在這個神祕的魔法學校中的點點滴滴。

一切是那麼神奇,在這個神祕的國度裏,住滿了巫師,有老有少,貓頭鷹成爲他們的信差,信刊:可以自己開口朗讀,飛天掃帚是交通丁具,多的如天上的鳥一樣。西洋棋會思考,主人叫它怎麼走,便服從命令,命令一下,自動移入其位。畫像的人是活的,會微笑,會眨眼,有空還會互相串串門。還有的一切,都是那麼神奇。怪不得哈利波特可以成爲風靡全球的小魔法師。我真有點佩服這本書的作者,竟有那麼豐富的想象力!

而在這本書中,我最佩服的還是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面對惡勢力的那種勇敢。他們始終都有這麼一個信念:“這是一個不平常的國度,危險時刻都存在,但只要相信自己,勇敢的去面對困難,甚至是惡魔,沒有什麼奸怕的,就算會陷於危及生命的困境,只要適當的使用在學校裏所學到的魔法,一定可以勝利。”這是多麼堅定的信念啊!每次一看到這種驚險的關頭,都被他們這種堅定所感動,同時也爲這羣有神奇經歷的孩子捏一把汗,究竟,邪不勝正,那些邪惡的人最終還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總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神奇”。在這個世界的另一個角落裏,有一個神奇的國度。在那裏,有一個擁有不可思議力量的男孩——哈利波特。而我在閱讀時,也隨之掉入了一個魔法的時空。作文

《哈利波特》讀後感6

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那麼讀一本好書就相當於我們在與好書交談,傾訴着自己的煩惱和遠大的理想。而我今年暑假,我讀了英國羅琳的著作——《哈利·波特》

哈利·波特這個大難不死的男孩在當時魔法界裏是一位重要人物,也是本書的主人公。爲什麼說哈利是個大難不死的男孩呢?因爲在哈利一歲的一個晚上,哈利的父親和母親——詹姆和莉莉正陪着這個幼小的生命時,一個人進了屋裏,他是湯姆·裏德爾(少年時的伏地魔,一個壞人)詹姆見了立刻與他搏鬥,讓莉莉帶着小哈利快逃,但已經來不及了。詹姆雖然寧死不屈,但被湯姆一個阿瓦達索命咒打死了。當湯姆又把魔杖對着哈利說阿瓦達索命時,被莉莉用身體一擋,彈到了他自己身上。湯姆死了,莉莉也慘叫一聲,倒在地上。要知道當時伏地魔是連名字都不能提的大黑魔頭,誰提起伏地魔的名字,誰就會有厄運,甚至死去。誰遇到他可是倒了大黴。這樣哈利的頭上就出現莉莉給他施的一個古老的魔法,樣子像一個閃電,也叫“閃電傷疤”。他也因爲這個傷疤在魔法界出了名。

《哈利·波特》共有七部。這七部書把哈利具有的美好品德都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勇敢﹑堅強﹑寧死不屈﹑大無畏﹑友誼﹑不被別人利用。還有他的最好朋友羅恩和赫敏,當哈利遇到麻煩時,他們總是給予幫助和支持,雖然他們不像波特那樣鼎鼎有名,但如果卻少了他們的幫助和支持,哈利根本不可能一次又一次地從伏地魔手裏化險爲夷。

這七部書最終是正義戰勝了邪惡。那麼哈利難道不怕那個黑魔頭嗎?當然不是!因爲伏地魔害死他的父母和那麼多魔法高強的巫師,但是他更明白,當面對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對手時,畏懼只能讓自己更弱小,迴避是行不通的。所以,不管是在密室與伏地魔面對面地較量,還是面對攝魂怪,他都勇敢向前走。於是,產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蹟。這都證明了哈利具有勇敢﹑堅強﹑大無畏的品質。其實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不妨想想哈利·波特,給自己多一些信心和勇氣,這時困難也許就會迎刃而解了,要知道,勇氣和信心能帶給人們平時所沒有的力量,如果這時候沒有勇氣,就等於連最後的一絲抗爭機會也丟失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不要迷戀魔法,因爲我們生活在“麻瓜”世界裏——(本書作者對現實生活的表述) 。《哈利·波特》是一部好書。

《哈利波特》讀後感7

自從看了《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後,我便徹底成了一個“哈迷”,閉上眼,我彷彿又看到了那個勇敢對抗伏地魔的哈利,心裏油然激起對哈利這種勇敢品質的敬佩。

當我第一眼看到書名時,我便產生一個疑問:爲什麼是《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難道哈利與死亡聖器有某種關係嗎?帶着疑問,我在書中尋起了答案。

故事的開頭,伏地魔召開大會,商量着如何消滅哈利,伏地魔爲了消滅哈利,拿走了盧修斯的魔杖,就在哈利準備離開姨媽家的那天晚上,夥件們都喝下了藥水,變成了哈利的模樣,爲讓真的哈利順刮離開,夥伴們兩兩分組出發。而一路上,卻有不少食死徒。哈利與海格一起,一路上消滅了不少食死徒。而這時,伏地魔悄然出現在哈利與海格面前,就在這時,哈利的魔杖自主採取了行動,讓哈利與海格順利到達了陋居,夥伴們紛紛到達,然而,喬治被擊掉了一隻耳朵。瘋眼漢卻遠離開了大家,與此同時,哈利知道魂器可以幫助他們消滅伏地魔,於是夥伴們決定齊心協力尋找魂器,而另一邊,伏地魔也在尋找魂器,幾天尋找無果後,哈利與夥件們在房間裏討論如何打敗伏地魔。討論過後,他們便去參加了婚禮,在婚禮上,哈利瞭解到鄧布利多的事,剛想開口詢問,卻闖進了兩個食死徒,婚禮就此打斷,在此之後,哈利與夥伴們便一步步找到魂器。

“兩個人不能都活着,只有一個生存下來,我們中的一個將要永遠離開。”命運註定他們是水火不容的死敵,在比較後,哈利與伏地魔的決鬥點,哈利本可以丟下其他人獨自逃走,可他留下來了,與邪惡的伏地魔決一死戰,一個普通得再普通的男孩,到現在卻要拯救所有人,在那一剎那間,勝負已決,邪惡終敵不過正義,那個惡人真的死了,伏也魔真的邪惡嗎?不一定是這樣,正義與邪惡本相沖,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念,在伏地魔眼中,哈利是惡,但在哈利眼中食死徒和伏地魔也是惡,所以,正惡之別的際線是思想。

當我再次瀏覽這本書時,我發現它向我們展示的不僅是勇氣,還有無堅不摧的友誼,赫敏、哈利和羅恩是並肩作戰的好朋友,平常他們總是打打鬧鬧,但到了關鍵時刻,他們卻非常團結,鄧不利多說過:“我們只有團結纔會強大,如果分裂,更會不堪一擊。”友誼會讓他們更加強大,更加團結。

你是否相信,死亡與重生是關聯的?我相信了,這種看似不可能的微妙的關係,實則存在於書中的每一個角落。

《哈利波特》讀後感8

暢遊在書海間,被一些名篇大論吸引是常有的事,但當我觸碰到那本《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時,我爲它着迷,爲它感動,希望讀它上千遍乃至上萬遍,牢牢地記在心中。以至於一想起某個咒語,那段場景就會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久久不能散去。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一歲的哈利波特在失去父母后被寄養在姨父姨媽家,在過去的十年裏,哈利波特過得極其痛苦,可是當他十一歲生日的那一天,貓頭鷹信使邀請哈利去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在學校裏,哈利找到了朋友,學會了空中飛行,此刻一塊魔法石出現了,它與哈利的命運息息相關。

這本書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哈利爲了不讓伏地魔得到魔法石,哈利通過朋友們的幫助過五關斬六將,歷經了重重考驗,最後終於進到最後一間房間。當哈利與伏地魔面對面時,當哈利與伏地魔搏鬥時,他都表現出來這個年齡少有的機智、冷靜和忠誠,哈利很清楚自己只是一個剛剛開始學習魔法的小巫師而已,不可能抵擋得過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黑巫師,但哈利沒有像奇洛那樣對伏地魔屈服,而是選擇了頑強抵抗,所以哈利的忠誠最令我感動,他沒辜負鄧布利多和他的那些支持者的期望。在哈利與朋友們齊心協力的冒險時,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友誼是在不經意間建立起來的,如果哈利沒有他朋友們的幫助,那麼他也不可能成功地阻止伏地魔,只有對朋友坦誠相待,朋友也纔會對你將心比心。

魔法、巫師是已經被衆多作家寫過的老題材了,但從沒有把魔法界寫得如此真實,無數的細節交織成一片魔力的網。書中最吸引人的無疑是那充滿懸念的故事情節,每一次結局都讓你如此意猶未盡,拍案叫絕,這也是令我最着迷的地方。書中到處是伏筆,誰能想到這出乎意料的結局就隱藏在衆多的細節中呢?正是這樣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才讓人愛不釋手。哈利這個男孩的形象深深刻在了我的腦子,他的忠誠、勇敢、對正義和真理的追求,及那種百折不撓精神,無一不清晰地迴盪在我的思想中、我的腦海中。我曾想過,一個十幾歲、和我年齡相仿的男孩,要承擔拯救世界的責任,要面對死亡,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和委屈,面對這種壓力,我自己是否能承受得了?面對如此重任,我自己是否能像書中的哈利波特一樣但憑一己之力就做到呢?不得不承認,哈利確實非同一般,並不僅僅是因爲他的頭上比別人多了一道傷疤,更重要的是他骨子裏的那種令人敬佩的精神和品質。

讀完這本書後,我不得不從心裏佩服哈利波特,相信通過在日後不斷地努力之下,我一定會變得和哈利波特一樣勇敢優秀!

《哈利波特》讀後感9

《哈利波特》是英國著名作家J。K羅琳的作品,它是一本具有奇幻色彩的小說。在當今網絡發達的時代裏,想必你對它也有些耳濡目染了吧?這部小說內容新穎,劇情跌宕起伏。在J。K羅琳的生動描寫下,《哈利·波特》裏的人物彷彿活過來一般,各個個性鮮明,令人難忘。每每讀完,書中的精彩情節都令我回味無窮。

《哈利·波特》講述了一個名叫哈利·波特的男孩,他從小就失去了雙親,寄居在弗農姨夫家裏,卻一直受到不公平對待。在他11歲生日那天,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來自魔法學校霍格沃茨的入學通知書。即使受到了弗農姨夫一家人的極力反對,哈利依然堅持着去到了霍格沃茨。由於哈利額頭上有道神奇來歷的傷疤,他一夜之間成了霍格沃茨的紅人。

在這所魔法學校裏,哈利不再是孤獨的一個人,他交到了兩個知心朋友,羅恩與赫敏。他們憑藉着頑強的意志力,一起戰勝了許多困難。在與邪惡伏地魔的對抗之中,哈利·波特奮不顧身地衝去與伏地魔對戰,最終打敗了伏地魔,拯救了世界,成爲了巫師們口中的“救世主”。主人公哈利·波特有勇敢堅強、善良聰明和捨己救人的精神品質,善於與得力隊友並肩作戰的完美配合,使他最終取得了成功。

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我們是否也能像哈利這樣堅強呢?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我們是否也能像哈利那樣勇往直前呢?朋友,在你猶豫不決的時候,不妨大膽一試,或許結果沒有你所期待的那麼美好,但肯定不會很差。俗話說得好“一根筷子易折斷,一捆筷子抱成團”。正是有了衆人的幫助,哈利才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見,團體的力量是多麼強大。螢火蟲的光亮雖然很微弱,但所有的螢火蟲都聚起來,它們所發的光亮一定不比太陽差。在人生這條路上,形單影隻真的寸步難行。

《哈利波特》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遇到困難時不要魯莽行事,要靜下心來冷靜思考。一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不妨試試團體合作,終能成就一番作爲。我曾嚮往着書中的魔法世界,卻時常被現實用一盆冷水殘酷地澆滅。雖然如此,但我依然對魔法世界抱着熱忱的態度,因爲那是枯燥生活中的一點光。

我喜歡這本書不僅僅是因爲對魔法的嚮往,更是因爲哈利的勵志故事鼓舞到了我,使我對生活又燃起了信心,開始去用心感受世界的美好。我想,這就是勵志小說的意義吧,它像一盞燈,點燃了黑暗中的光亮,照亮了前行的道路。心中有燈塔,未來纔有方向。

《哈利波特》讀後感10

月亮悄悄地出來了,皎潔的月光照在桌子前的一本書上。輕輕翻開它,一個個驚險而又刺激的故事令我回味無窮……

想統治世界的伏地魔,殺了很多法力高強的巫師。當他要殺哈利波特一家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他揮舞魔法棒向已是孤兒的哈利施咒語時,屋裏閃過一道亮光,伏地魔便不知所蹤,而幼小的哈利頭上留了一道閃電似疤痕。傳說只要被伏地魔施過咒語,必會死去。後來哈利被人接到他的姨父姨媽家。在姨父姨媽家,達力表哥“狗仗人勢”,時不時欺負他,而姨父姨媽也不喜歡他。哈利的生活慘不忍睹:他住在骯髒的倉庫裏,被噁心的老鼠撕咬;他穿着單薄的衣服,受盡寒冷;他在家裏,每天都要做辛苦的家務。他從來沒有過生日,也從沒有體會過被愛着的感覺。

直到一天,一封神祕的來信讓哈利進入最有名的魔法學校——霍格沃茲學校。哈利進入以後,認識了傻里傻氣的羅恩和機智聰明的赫敏。他們相處不久,經歷了生死成爲最好的夥伴。有一天,哈利發現一個巨大的陰謀——伏地魔再次策劃統治世界的陰謀。他要先得到魔法石,來恢復自己的身軀。而魔法學院的奇洛教授把自己的靈魂出賣給了他,和他共用一個身軀,幫他得到魔法石。哈利、赫敏和羅恩要阻止這個陰謀,就要先得到魔法石。他們弄清楚了魔法石的位置,趁黑夜闖入活板門——哈利用笛聲催眠了一隻成年怪物,羅恩捨棄自己贏得了棋盤,赫敏用聰明才智認出生死藥。最後哈利一人來到了尋找魔法石的最後一關。他看見了奇洛教授,他們展開了一次生死搏鬥。不知怎麼,只要奇洛哪裏碰到哈利,哪裏的皮膚便會腐爛。最後哈利贏了,但暈倒了,被校長鄧布利多送到醫院。哈利問校長自己爲什麼會勝利,校長說:“你母親是爲了救你而死的。如果伏地魔有什麼事情弄不明白,那就是——愛。他沒有意識到,像你母親對你那樣強烈的愛,是會在你身上留下自己的印記的。不是傷疤,不是看得見的痕跡。被一個人這樣深深地愛過,儘管那個愛我們的人已經死了,也會給我們留下一個永遠的護身符。它就藏在你的皮膚裏。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奇洛不能碰你。奇洛內心充滿仇恨、貪婪和野心,把靈魂出賣給了伏地魔,他碰了一個身上標有這麼美好印記的人,是會感到痛苦難忍的。”

輕輕合上書,鄧布利多校長的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中迴響。母愛的力量竟如此的偉大,讓人感到無比震撼。

《哈利波特》讀後感11

本書講述了哈利·波特——一個大難不死的男孩,在成長爲一名成年巫師所經歷的一系列不平凡的故事。本書哈利·波特的出生爲引,以他和伏地魔命運的羈絆爲線索,向我們展開了這個男孩註定不平凡的一生。

從哈利·波特的成長,讓我看到了生命中不可缺失的品質,讓我觸碰到生命中最不願承受的痛,讓我體悟到生命中最珍貴的時光,讓我感受到生命中最單純的美麗。

生命中最不可缺失的品質就是誠摯,人往往有這般那般的理由要掩飾自己,自然毫無掩飾的人是找不到的,也不能否認掩飾的作用,但掩飾的越多,隔閡就越多,煩惱、紛爭隨之而來。在第五部《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中鄧不利多教授坦白了自己這麼多年來隱藏在心底的話,真相暴露,多年來小心翼翼,害怕哈利·波特受到傷害,蒼老的鄧不利多說:“比起你要肩負的責任,我更注重你的健康成長,比起我的計劃,我更在意你的幸福。”這段誠摯的話語,讓人爲之動容。

生命中不可承受的痛,便是至親至愛的“離去”。哈利·波特的教父小天狼星的死,對哈利·波特來說那份鑽心之痛,讓我久久不能忘懷,記得在第四部《火焰杯》中,哈利·波特的傷疤痛並辦伴着僵夢,他想找個人詢問,卻怕朋友擔心,也怕維斯萊一家爲他擔驚受怕,又怕日裏萬機的鄧不利多教授怪他大驚小怪,他不想讓大家認爲他疑神疑鬼,膽小怕事。這時候需要一個知道該怎麼做,關心愛護他,又毫不保留的相信幫助他的人。對於一歲就失去父母,從來沒有受到家人關心呵護的他,找到小天狼星,無疑是他人生最快樂的時刻,短短三年,還沒有好好相處,找着的至親又匆匆離去,這傷痛豈能用言語來形容。

最珍貴的也就是和朋友、家人在一起的平凡的日子,那單純的幸福,誰都不知道下一秒將會面對什麼,在第六部《混血王子》的最後,在鄧不利多死後,哈利一行即將踏上最艱難旅程之前。哈利·波特還要參加比爾和芙蓉的婚禮,在這樣的時刻居然有如此美好的事情,哈利爲能和羅恩、赫敏度過這樣一段平靜美好的日子而感到由衷的舒心和快樂。珍惜最平常的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時光,萬兩黃金也比不上它的重量。

死亡只是穿越世界,如同朋友遠渡重洋,他們仍活在彼此心中,因爲他們必須存在,那份愛與生活無處不在。

在這面神聖的鏡子裏,他們面對面相視,自由的交談,坦誠而純真。

這就是朋友的安慰,儘管據說他們都要走向死亡,但他們的友誼和陪伴將因不朽而永存。

《哈利波特》讀後感12

說起新時代最成功的玄幻小說,毋庸置疑,j·k·羅琳的《哈利波特》莫屬。

《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小說,英國女作家J·K·羅琳(JoanneKathleenRowling)著,其作品被翻譯成近70種語言,在全世界200多個國家累計銷量達3億多

這是一部描寫魔法世界的小說,什麼“霍格沃茨魔法學校”。"鑽心咒"。"奪魂咒"。"麻瓜"等等都是以前從未出現過的字眼兒。有是真的很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可以說是空前絕後,她的創新精神真是令人佩服。

《哈利波特》主人人任公當然就是我們親愛的哈利了。哈利剛出生不久,其父母就被百年來最強大的黑巫師伏地魔(又稱黑魔頭)殺害全,然後,黑魔頭的矛頭轉向了小哈利,然兒,奇蹟發生了,他非但沒能傷害到哈利,反而自己失去了所有的法力,切只在哈利額頭上留下了一道閃電型的傷疤,就這樣,哈利一夜成名。

哈利在姨夫姨媽家過着非人的生活,終於,在他12歲那年,收到了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通知書,在格蘭芬多學院度過了他7年神奇而又驚險的學習之旅,並結識了羅恩和赫敏這兩個他最要好的朋友。

然而,最令我折服的大概就是他們之間純真深厚的友誼了吧!書中,羅恩爲了解救哈利和赫敏,差點丟掉了性命,儘管他們有時會頂頂嘴,有是會鬧點小矛盾,但他們的友誼卻一點不變,不!應給說是更深厚了!

其實,我挺羨慕他們的,現在,長大了,上了初中,大家都不再是以前那個懵懂無知的小孩子,因爲,大家好象都有了心計,他們和你做朋友,爲的不是擁有一分友誼,而大都是想要利用你或是報復你。承認我的想法有些悲觀,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原因,就是我曾經就被人欺騙過,那中感覺實在是不好受……所以我說:現在的友誼已不是純粹的友誼了,裏面摻雜了一些複雜的東西,而那些東西,我讀不懂。

其次,哈利的勇氣,他的膽量,他的善良也讓我佩服。

我想,從《哈利波特》中,我學到了很多。

《哈利波特》讀後感13

一個棕色頭髮,在鼻樑上架着一副寬邊大眼鏡的男孩。他手持一根神奇的魔法棒,輕輕便能帶你進入神奇的魔法世界,讓你時刻都爲他的神力所驚喜。

他擁有一把神奇的掃把,騎上它,便可盡情的在空中飛行。他是誰?他便是神奇的小魔法師--哈利波特。他不僅僅屬於孩子的童話,儘管他擁有魔法,但他並沒有被“神化”,仍象我們每個人一樣,有優點、有不足,我們從他身上,看到一種奇幻又不脫離現實的感覺,彷彿哈里就在我們身邊。

我最佩服的還是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面對惡勢力的那種勇敢。他們始終都有這麼一個信念:“這是一個不尋常的國度,危險時刻都存在,但只要相信自己,勇敢的去面對困難,甚至是惡魔,沒有什麼奸怕的,就算會陷於危及生命的困境,只要適當的使用在學校裏所學到的魔法,一定可以勝利。”

這是多麼堅定的信念啊!每次一看到這種驚險的關頭,都被他們這種堅定所感動,同時也爲這羣有神奇經歷的孩子捏一把汗,畢竟,邪不勝正,那些邪惡的人最終還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書中最吸引人的是那充滿懸念的故事情節,每一次的結局都如此讓人意猶味盡,拍案稱絕,書中到處都是伏筆,誰能想到出乎意料的結局就隱藏在衆多細節中。正是這樣引人入勝的情節,讓人愛不釋手。

哈利這個小男孩的形象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裏,他的忠誠、勇敢、對正義、真理的追求,以及那種百折不撓的精神,無一不清楚地迴盪在我的思想中。可能想過,一個十幾歲的男孩,要承擔拯救世界的責任,要面對死亡,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和委屈。

當鳳凰社的所有成員喝下了含有頭髮的複方湯劑的時候,不要以爲他們集體變成哈利的模樣是什麼好玩的事情,因爲現在哈利是伏地魔和他的那些擁衆的追殺目標,任何人在出門後都可能瞬間失去生命,他們替哈利承擔了本不屬於他們的危險,海德爲此犧牲了生命,喬治丟掉了自己的左耳…

書中羅琳發明很多咒語,諸如:除你武器,統統石化,魂魄出竅甚至兇狠的阿瓦達索命。但她從來沒有提到過任何增加友情,哈利和他的朋友們做到了,他們的友情不需要咒語來維持,也沒有任何咒語可以擊破,友誼永遠是最強大的力量。

讀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光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大家的智慧和勇氣才能戰勝邪惡。

《哈利波特》讀後感14

《哈利波特》系列是我最喜歡看的書,每當看完一次後還想再看第二次,我喜歡裏面的故事,裏面的人物,裏面的情節,裏面的風景……裏面的一切一切。

《哈利·波特》系列小說被翻譯成七十四種語言,在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累計銷量達四億多冊,位列史上非宗教、市場銷售類圖書首位。《哈利·波特》系列共有七本,其中前六部以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爲主要舞臺,描述的是主人公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六年的學習生活和冒險故事。第七本描述的是哈利·波特在校外尋找魂器並消滅伏地魔的故事。這個人物驚詫文學江湖,讓數不清的讀者爲之傾倒,這不得不說是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蹟。羅琳這個富有想象力的魔法媽媽帶給了無數人歡笑與淚水,更帶給了全世界的哈迷一個美麗的夢。

《哈利波特》系列共分爲7本,他們分別是:《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哈利波特與密室》、《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和《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這7本書我全部都有,並且無一不愛,本本都當寶來收藏者。

我幾乎每一天都在幻想着有一天會有這樣的一個場景出現:有一天,我自我一個人到了倫敦旅遊,來到了一個車站,,忽然間,我居然看見了9又4分之3站臺,於是我就試着跑跑看,居然讓我穿了過去,我異常激動,心想:我居然做到了,真不敢相信這一切!我剛好碰上了去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快班,我就坐了上去,這時有一個人來敲門,我擡頭一看,那……那居然是:哈利波特。

他走了進來,問我:“我能夠坐下嗎?”此刻,我早已興奮得說不出話了,結結巴巴的說了:“可可……以。”哈利波特坐了下來,我用不確定的語氣問道:“你是哈利波特嗎?”“是的。”他回答。我開始激動得已經控制不了自我。到了霍格沃茨之後,我還看見了麥格教授,斯內普,鄧布利多,海格這些我喜愛的任人物,當然,我還看見了,赫敏和羅恩。到了分院後,我被分到了格蘭芬多,成爲了一名格蘭芬多的學生,從此在霍格沃茨魔法學校中過上了愉快的生活……

如果你們細讀這一系列的書,會發現他們的好!

《哈利波特》讀後感15

《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主要講述了十七歲的哈利沒有修完最後一年學業,去完成消滅伏地魔的任務。哈利和朋友經過重重困難,銷燬了七個魂器並戰勝伏地魔的故事。

在大結局中,魔法學校全體師生遭到了警告,但他們站在哈利這邊,沒有交出哈利,與伏地魔一羣人展開激烈鬥爭。許多人死於這場紛爭。哈利徹底憤怒,要與伏地魔單挑。哈利說“魂器沒有,只有你和我。兩人不能都活着,只有一個生存下來,我們中間的一個人將要永遠離開……”很清楚,哈利·波特認爲是伏地魔會永遠離開。可伏地魔不以爲然,認爲離開的必然是哈利。接下來,哈利·波特說了一番讓伏地魔瞠目結舌的話:“你錯過了機會。我搶先了一步。幾個星期前我打敗了德拉科,這根魔杖是我從他手裏奪來的。”意思再清楚不過了,哈利·波特纔是這根魔杖的新主人!伏地魔不相信。善與惡的鬥爭開始爆發,在射出金色火焰的地方,哈利看見伏地魔的綠光碰到了他自己的魔咒,這證明伏地魔被他自己發射的魔咒反彈殺死了。

哈利贏了這場戰鬥,但並不是因爲哈利擁有這根老魔杖,是因爲哈利·波特擁有勇氣、智慧等各種優點,說他有勇氣,是因爲哈利知道伏地魔來殺死他,並沒轉身就跑,像個膽小鬼一樣,而是在沉着冷靜地探險,尋找魂器並銷燬,爲自己爭取勝利的機會,而且他知道自己是最後一件魂器後,沒有吝嗇自己的生命,而是在想着自我犧牲;爲什麼說他有智慧呢?因爲哈利還在尋找魂器時努力運用自己與伏地魔的聯繫來探測信息,並沒有極力排斥,且哈利所下的每一步棋,都機警果敢,沒有一絲猶豫,且十分正確。並且哈利還在極力隱藏自己的行蹤,以防在魂器被安全毀滅前被發現,自找滅亡。且完全利用了伏地魔驕傲,自大的特點,成功一步步將伏地魔引入自己的陷阱,而讓伏地魔沒有任何發覺,在終極一戰中取得勝利,拯救了魔法世界。

總之,在這場善與惡的鬥爭中,哈利做主角做得很漂亮。但這並不是因爲正義者懷抱正義,反派良心不安,其實伏地魔也有很多檜,只不過沒有好好把握,而且不應該讓自己旁邊的這個魂器受到傷害。而哈利不放一切機會,才真正勝利。

這是一個關於善與惡的故事,哈利最終獲得了勝利,但其中一個個人物令我難忘。我不禁感慨“正義必將伸張,戒嚴必將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