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城南舊事》有感集錦15篇

讀《城南舊事》有感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城南舊事》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讀《城南舊事》有感集錦15篇

讀《城南舊事》有感1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奪目光輝;一本好書,可以淨化一個人的美好心靈。在我的內心深處,曾經有着這樣一本書,這本書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陽。這本書,叫《城南舊事》,作者是林海音,她記敘自己在北京城南的童年生活。古城的殘片,大樹的幾根垂落枝條,片瓦中殘留的枯葉,還有屋頂上的花盆以及城牆上的冬雪,都可以讓人深切地感受到“舊”這個字的含義。

有人說:“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一個夢的符號,它代表着經歷滄桑後的人對童年的美好懷想。童年,是夢中的真,真中的夢。”

在讀着《城南舊事》,我彷彿走進了書裏,看着英子在城南度過的童年,它們好像慢慢地滲入了我的腦海中:緩緩的駱駝隊,惠安館,草垛子,衚衕的井。這些地方所出現過的人物:瘋女人秀貞,小夥伴妞兒,躲在草垛裏的小偷,微笑着的蘭姨娘和“我”朝夕相處的宋媽,還有最後因病而死的爸爸。這些人,都和“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的,但是他們都是在殘忍的歲月中消失了。童年美夢,頓然破碎。也可以說,童年的每秒每刻都是每一個人的重要段落

相比之下,雖然我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但是英子的童年卻過得十分精彩。她的童年是很戲劇化的,但是卻很真實,純樸。

每當看到英子知道自己的好夥伴妞兒就是惠安館的瘋女人秀貞的女兒時,英子不僅僅幫助她們母女重逢,還將自己的生日禮物鑽石表和媽媽的金手鐲送給她們,讓她們去尋找思康叔。一個六歲的孩子竟然懂得友誼,懂得愛,這大概是一種來自生活的力量,鼓舞着她在成長吧。

讀着讀着,我的心時而心驚肉跳,時而輕鬆自在,我覺得非常奇怪,難道英子就不害怕秀貞嗎?讀到最後,我才明白,英子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因爲她有着一顆純潔的心靈,正是因爲她有着這樣一顆心,她真誠地與一切善意的人交往相處,與一切有意思的故事一同發生發展,真真切切地感受着身邊的一起,參與一切,這樣的童年纔會幸福。那纔是真正的,無憂無慮的,不折不扣的快樂。但是再看看我們身邊的同齡人,太多的小夥伴把心思和精力放在了課餘之外的電子產品,這些電子產品讓我們少了交流的時間和機會,我們很多時候成了沒有交流沒有共鳴的各自奮鬥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還有什麼真正的快樂可言呢?

現代科技飛速發展,電子技術進步日新月異,網絡侵蝕了我們大腦的靈魂,使我們不能像英子那樣擁有快樂,稍不留神,快樂的童年便在時光的腳步中漸行漸遠了。真希望大家能適度使用電子產品,多到大自然中走走,多與小夥伴們一起快樂無憂地玩耍!

;

讀《城南舊事》有感2

最近重讀了《城南舊事》這本書,小時候也看過,只記得裏面的故事,其中的道理不明白,這次重讀有了不一樣的理解。《城南舊事》是作者林海音對童年往事的回憶用英子童稚的雙眼,觀看大人的世界,講述了送別秀貞和妞兒,送別那個爲了供弟弟讀書當了小偷的人,送別蘭姨娘,送別宋媽,送別爸爸,送別自己的童年,然後小女孩長大了。

印象最深的是《我們看海去》裏面的一段對話,小偷問英子:“你說我是好人?還是壞人?”英子說;“我不懂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人太多了,很難分,你分得清海與天嗎?我分不出海與天。”小時候看見這段話時覺得你都是小偷了,爲什麼還要問英子自己是好人還是壞人,很不明白。英子說:“分不清天和海”天和海怎麼可能分不清,天那麼高,海在地上,相隔那麼遠,好人和壞人,自小父母和老師就告訴我們有好人和壞人,又怎能分不清。

長大了在看這段話,你會明白這是一段長大的人與兒童的對話,長大的人他對生活充滿悔恨和無奈,他在偷盜的同時承受着巨大精神折磨,所以他才問單純善良的英子我是好人還是壞人,英子給不了他想要的答案,但英子在與他幾次接觸後,直覺告訴英子,他可能不是一個壞人,天真的英子還和他成了好朋友,約定一起去看海。

孩子分不出天與海,好人和壞人,長大了的人也不一定是能分清哪裏是海,哪裏是天的,好人與壞人有時候也不一定分得清,在母親和弟弟眼裏小偷是好兒子和好哥哥,因爲爲了能讓母親生活,能讓弟弟上學,生活所迫才當了小偷,在被偷盜的人眼裏他是壞人,因爲他拿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給別人造成了損失。對於社會來說小偷是犯了錯誤的人,長大了做錯事就要接受懲罰,不能爲你犯下的錯找藉口,生活的無奈、壓力、種種的不順每個長大的人都在承受,所以最後小偷被警察帶走,英子很難過。因爲這個社會的黑暗還沒在她童稚、純真、善良的心靈上投下影。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這首歌是英子唱了五年的驪歌,但在她畢業典禮上同學們唱給他們的送別,英子哭了,小時候不理解畢業了爲什麼要哭,小學畢業了應該高興啊,可以去新的學校,見新的老師,認識新的朋友。長大後才明白那時候最想逃離的地方,是現在最想念的地方,可再也回不去了,那一年分別說後說的“再見”到了現在也未曾再見……生了重病的父親讓她去歷練,她害怕,父親變告訴她:“英子,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讓英子意識到自己長大了,書的最後一頁,最後一句是爸爸的花落了,我也不再是個小孩子,看到這句話我流淚了,現在多希望我還是不懂這句話,可是經歷過了就會懂,因爲你已經長大了。

我們的童年也許不一樣,但要長大一定都要經歷過無奈、送別,願所有的孩子們都慢一點長大,慢一點懂得長大後連哭都不敢帶聲音,成年人的崩潰,都是悄無聲息的。告別了童年,就長大了。

讀《城南舊事》有感3

歲月悠悠,時光匆匆,淡淡的憂傷,單純的快樂,都融合在這本《城南舊事》裏,似一首淡雅清新的詩。翻開書頁,一個個溫暖的故事讓我深深感動着,讓我的心沉醉在小英子的北京童年之中。

《城南舊事》裏的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北京老城。小說以樸實、純真的筆調,講述了主人公小英子滿含懷舊基調的童年。書中的一切讀來都是那麼美好溫馨,而那絲絲縷縷的憂傷,卻又往往於不經意間,在溫軟的舊時光中飄散開來:緩緩行進的駱駝隊讓英子記住了童年的冬陽;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教會了她辨別真善僞善;與迫於生計而行竊的男人相約看海,卻第一次真正體會到社會的不公;使出渾身解數撮合蘭姨娘與德先叔,小英子用自己的智慧維護家庭的和睦;宋媽接連失去兩個孩子,卻不曾屈服於愛捉弄人的命運,重新點燃對生活的希望……

《城南舊事》中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爸爸的花落了》。英子小學畢業了,她憑着優異的學習成績成爲畢業典禮上的學生代表,可病重的爸爸缺席了她的畢業典禮,錯過了她的致謝。他躺在病牀上告訴英子:“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她的確努力闖過了這一關,可是傍晚回家時,她才得知,爸爸已經離開了。爸爸的花兒落了。彷彿短短一瞬間,英子就長大了,意識到自己是家裏最大的孩子。也許那一刻,她已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責任,已經下定幫媽媽分擔家庭重任的決心。她只是一個剛從小學畢業的孩子,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時,她沒有崩潰,沒有哭鬧,只是平靜地說:“我知道是什麼事了,我就去醫院。”而在那一天早上,她還儼然一副天真小女孩的模樣,因爲膽怯而希望爸爸來參加畢業典禮,爲她壯膽。看到她平靜堅強的樣子,我不禁鼻子一酸:原來,一個孩子的成長只需短短一瞬。

小時候,我們總盼望着快點長大,以爲長大了就可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看電視、玩遊戲不會被唸叨,可以熬夜,可以通宵,可以睡到自然醒。小小的我們還不能理解的是,“長大”二字貌似簡單,可它的背後,是沉甸甸無法推卸的責任啊。也許長大真的與年齡無關,一個人什麼時候懂得了愛,學會扛起責任,就什麼時候蛻變成了一個大人。

《城南舊事》的每個小故事,都感人肺腑,蘊含着溫暖的人間煙火氣息。它的每一幕場景,每幅一畫面,都那麼地溫潤淳樸,安靜祥和,從容地描繪出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也許,她想告訴我們:

人生路漫漫,且行且珍惜。

讀《城南舊事》有感4

全書由英子一個人引起,以英子純潔的眼睛觀察着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記錄了英子七歲到十三歲的成長經歷,從英子的視角旁觀着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像惠安館的瘋子秀貞,約英子看海的小偷,騎在毛驢上的奶媽,最終離她而去的父親,她憑着微妙的記憶,將年幼時圍繞她發生的生活就是記錄下來。

不得不承認,讀《城南舊事》時,我的內心是沉重的,那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時代;善良的女子被深愛的人拋棄,讓人同情憐憫的人被世俗的眼光鄙夷,原本正直的青年被迫向生活屈服,深沉的母愛因爲生存而面臨痛苦的選擇,年僅13歲的孩子因爲家庭變故挑起生活的重擔,然而,傷感的心頭有時又會涌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爲失散六年的母女竟又重逢,因爲一個被生活壓彎了腰的青年竟然和一個天真的小姑娘許下“我們看海去”的美麗約定,因爲所謂“門不當戶不對”的兩個年輕人在那個年代最終走在一起,因爲爸爸對英子說過的話“不要怕,無論多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這樣的純淨美好,這樣的溫厚醇和,這一切一切讓我感動不已,心潮涌動。

《城南舊事》使我回想起我的童年,使我更加珍惜我所擁有的一切,這本書也給了我許多的人生啓示,它教給我面對弱者時要有同情心,面對困難時要有責任心,面對挫折時要堅強勇敢,面對親情友情時要懂得感恩回報,《城南舊事》使我長大了許多,成熟了許多,這本書定會成爲我人生永久的回憶。

思緒像進入了記憶的海,越來越來清晰:那些定格在似水年華中的風聲,那些飄飛的鳳凰花絮,還有你的微笑?我不想等待,只想再愛。在青春之書裏,我們同在一行字之間。如果,還有下輩子,你會選擇我嗎;本來想寫一些別的文章,但此時的我抑制不住心裏對你的思念時間過了那麼久該結束的結束該開始的開始該忘記的忘記我卻還無法消除對你的記憶轉眼間已經三年了從相識相知相愛,我們義無反顧的爲彼此付出了所有最終還是沒能走到最後如果我說當初的離開我不是故意的,你會信嗎。

讀《城南舊事》有感5

《城南舊事》是臺灣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讀起來令人手不釋卷。

《城南舊事》是一本自傳體小說,說的是在20年代末,六歲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條小衚衕裏。經常癡立在衚衕口尋找女兒的“瘋女人”——秀貞,是英子結交的第一個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暗中相愛,但後來大學生一去不返,秀貞生下的女兒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未卜,英子非常同情他。英子得知小夥伴妞兒的身世很像秀貞的女兒小桂子,後來又發現她脖頸後的青色胎記,便帶妞兒去找秀貞。離散六年的母女重新相認後,秀珍立刻帶妞兒去尋找爸爸。不想母女倆卻慘死在火車輪下。後來英子一家又遷至新簾子衚衕。影子又在荒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脣的年輕人,有分不清其實好人還是壞人。不久,英子撿到一小銅佛,被暗探發現,抓走了年輕人。還有蘭姨娘和宋媽也是作品中的重要角色,蘭姨娘敢於爭鬥;宋媽的孩子一個被淹死,另一個被丈夫馮大明賣了,心裏十分傷心。後來,英子的爸爸因病去世,英子隨家人乘上遠行的馬車,告別了童年。

《城南舊事》讀罷,我心中像打翻的五味瓶,百感交集,五味雜陳。

英子的童年中有太多的人離去。年輕人,不是說好一起去看海嗎?蘭姨娘,你和德先就這樣離開了?宋媽,你回老家後的生活可好?還有英子的爸爸......英子的童年是曲折的,又是七彩的。她的童年裏有歡樂,也有悲傷,又得到,也有失去。

此時,我感覺有一大團什麼東西堵在心頭,想表達,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讀《城南舊事》有感6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正如莎士比亞說的那樣:“生活中沒有了書,就好像鳥兒沒有了翅膀。”而閱讀一本好書就好像和一個品格高尚的人交談。今天在書籍的海洋中我又找到一本讓人讚歎不已的書,《城南舊事》。現在讓我們閉上眼,回到過去的北京城。

《城南舊事》主要寫了英子兒童時在北京城南所發生的幾件事情。

“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等.....

惠安館主要講了一個“瘋”女人秀禎,給繼父虐待的妞兒,故事巧妙地將英子和惠安館串聯起來,讓人回味無窮。

而在我眼中最讓我難忘的是《爸爸的花兒謝了,我也不是小孩了》。文章中爸爸奄奄一息,而我小學剛畢業。文章裏最讓我感動的那句話就是爸爸臨終說的話:“你12歲了,已經不是小孩了。”

讀到這裏我閉上眼,彷彿看到了英子父親在病牀上低聲對英子囑咐着。母親含淚坐在病牀前。

是啊,12歲了,要撐起一個家了。童年的列車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離開了。只留下一聲聲汽笛。童年來無影去無蹤。正如朱自清說的:“時間像針尖上的一滴水地在時間的大海里。”闆闆手指,我也有5110個日子了。14歲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它好像一場夢,一部分已經毫不猶豫地步入青少年。而剩下一部分卻還在童年裏遊離。當童年的列車遠去時,伴隨着轟隆聲的是青少年的新列車。我在童年的最後一年裏不要迷戀過去,而要珍惜未來。這不僅是英子父親希望的,也是所有父母希望的。

《城南舊事》這本書讓人回味無窮,現在我再次翻開書,又一次融入了書中的世界。

讀《城南舊事》有感7

小孩們總與大人們眼中的世界不同呢。惠安館的瘋子秀貞,在大人們眼中只是個瘋女人,而在作者小英子的眼中,她都覺得秀貞就是個普通的大姐姐,這就是孩子眼中的純真與美好吧。讀了《城南舊事》這本書,讓人不禁對小英子產生了一種濃濃的喜愛之情。林海音是在42歲時寫下這本書的,她竟還能以一個小孩子的純真視角寫下這部作品,使得文章整體童稚可愛。

我對秀貞這一人物印象深刻,正是因爲小英子的童真,和秀貞成了好朋友,並幫助秀貞找到了她失散多年的女兒。小英子純真、無私善良,她眼中的秀貞是個可憐的大姐姐,她只想幫助秀貞找到小柱子,兒童的世界是朦朧而又美麗的,他們是會以自己的喜好去評判人與世界的,也正是這點,讓我從小英子的眼中看到了一個可憐的正常女人秀貞,讓人能夠與小英子的內心產生強烈的共鳴,我想這也正是林海音作品筆觸及手法的迷人之處吧。

林海音的寫作手法有點獨特,她以一個孩子的角度寫,不僅將人物的性格刻畫的生動形象,甚至於更加真實,因爲兒童眼中的世界是簡單的,是像水晶般剔透無瑕的;而在另一方面,也寫出了那時隨着時代的推移,社會的大變動與世事的百般滄桑而有了命運悲劇的中國婦女。而這些人的命運也時刻牽動着讀者們的心,也就是說,這部作品也能吸引讀者,使讀者更加有想讀下去的慾望。因此,我認爲林海音的作品這一極具有特色的寫作手法是值得我們在習作中加以運用的。

這本書極具特色而又形象地寫出了小英子眼中的北京城南,更是爲我們刻畫了一個清晰的背景,自然讓人讀了印象深刻,受益匪淺。

一字“舊”,讓我浮想連翩,憶起兒時的夥伴,兒時的歡樂,兒時的老棵樹。童年記憶——一曲夢的音符。

轉眼間,我的童年也逐漸形成了一個個音符。作者的往事:惠安館瘋癲的秀貞,愛美的蘭姨娘,小夥伴妞兒,草叢裏的男青年,宋媽、德先叔、父親、駱駝隊……這些美好的人,事和物,都離英子離去了。但唯一還在的只有英子對童年的懷想。

一書終,意未盡,下眉頭,上心頭。我不由地閉上眼,在默默時,勾起童年回憶,勾起英子的回憶,如同身臨其境般,兩個童年是那麼純淨淡泊,彌久恆馨。

一幅幅童年的回憶圖,被作者輕鬆樸實的筆調,細緻地勾勒出來,一同追尋着。書中的一切是那麼井井有條,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駱駝隊,緩緩的人羣,緩緩逝去的歲月,有一種別樣的天真無邪,卻飽含着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似一曲娓娓道來的詩歌,讓我們在孩子的眼中感到人間的悽苦。

雖然世態茫茫,但寒來暑往,秋收冬藏,斗轉星移,落葉殘陽……這一切的一切依舊是那麼美好,令人嚮往。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如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花兒落了,英子長大了。但童年,依舊是冬日的陽光,是雨後的雲彩,是人生中十分絢爛的時光。在成長的過程中,每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城南舊事》,每個人都有快樂的時光。

讀《城南舊事》有感8

我看完了《城南舊事》這本書,這本書好像讓我回到了老北京,在眼前看到了老北京風格獨特的小吃、看見了在前門邊的大雜耍、看見了用銅鍋熬冰糖的做糖葫蘆的人,看着看着感覺自己站在他們面前和他們一起吃老北京小吃,一起吃晶瑩剔透的糖葫蘆,自己回到了以前的北京,做個無憂無慮的小孩。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回憶自己的童年時光寫的自傳體小說,通過寫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表達自己懷念小時候生活在北京城南的人和事。可是,過去的事不會再返,她也回不到小時候,無憂無慮的玩耍了。所以,她在這本書的序章《東陽•;童年•;駱駝隊》中的結尾中寫到:“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寫。看見冬陽下的駱駝隊走過來,聽見緩慢悅耳的鈴聲,童年重臨於我的心頭。”當她寫《城南舊事》的時候好像時光重流,重返童年。她好想抓住過去生活的點點滴滴,但是過去的就不會回來了,她只能通過這本書才能讓自己回到童年。

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她曾爲了撿皮球,意外發現了小偷,便和“小偷”互相講着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可卻幫助便衣警察抓獲了小偷,回家天真的問宋媽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宋媽回答:“好人臉上沒寫好人兩個字,相反壞人臉上也沒寫壞人兩個字,所以誰也分辨不出來”;和在惠安館被人們認爲是瘋子的秀貞結下友情;她愛着關愛自己的宋媽,望着她遠去,英子不由得傷心難過。

宋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女孩,一個男孩。男孩叫小栓子,女孩連名字都沒取就被送走了。這種社會反映出“重男輕女”的現象。難到女孩不配讀書?不,是因爲那時候的人們太迷信了!我覺得每個孩子都要有一個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童年。大人有夢想,小孩子也有夢想,孩子只想快樂地讀書、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快樂地玩耍,女孩也不例外。爲什麼女孩沒有留下來呢?缺錢不是最關鍵的問題,如果缺錢是關鍵問題,當時爲什麼要送走女孩呢?按照她後來,應該養活兩個孩子是不成問題的,最多生活緊湊點,怎麼會來不及取名字就送走了呢?這我也不知道。

最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最後一篇《爸爸的花落了,我不再是小孩子了》,讓我感觸很深。在病逝的父親面前,如果哪個人是我我又會有什麼的態度和表情?按照是我我會痛哭一場,徹底放下自己的底線。爸爸最喜歡的花落下了,她回來時,看到滿地灑落的花,去質問她的弟弟,問他是不是他摘的花,他卻回答他沒有動,這時他們家的廚子告訴了她這個噩耗:“她的爸爸病逝了。”

看完這本書我不禁落下了滾燙的眼淚,這個故事悲慘的結尾再堅強的人都要放下尊嚴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場。爸爸的花落了,我也長大了,童年一去不返了。

讀《城南舊事》有感9

《城南舊事》主要寫了20年代末,林海音住在北京城南面的一條小衚衕裏,她與惠安館裏的“瘋”子秀貞成了好朋友。秀貞曾與一個大學生愛戀,生下了小桂子。可大學生後來生死不明,小桂子又被秀貞的父母扔到了城牆下。當我讀到這兒時,想到小桂子這麼小就被父母拋棄,被人撿走,還要遭受着繼父繼母的虐待。而我們卻幸福的住在家裏,父母供我們吃,供我們穿,而有些人卻還不滿足,向父母要這要那,得不到滿足便大哭大鬧。

記得有一次,爸爸答應我到玩具店去買一種玩具。正當我們買好要回家時,一聲聲洪亮的哭聲從玩具店裏傳了出來。原來是一個小弟弟想買一個十分昂貴的玩具,可他的爸爸不讓他買就嚎啕大哭了起來。爲了一個玩具,至於這樣嗎?我想:那個小弟弟長大後,就想到“我”爲了一個玩具在哭時,那該多麼慚愧呀!

林海音對本書通過孩子童真的眼睛去看成人的世界,是當時北京的典型社會縮影,給人以思考、啓發。

讀《城南舊事》有感10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說的真是一點不錯。一本好書就可以讓人明白很多的道理。一本好書可以讓人陷入深深的沉思。每讀完一本好書就會讓人豁然開朗。是書讓人類走上了進步的階梯,有了今天這欣欣向榮的世界。書這無聲的預言家,預知着未來,預知着中國的夢。讓您快速寫好讀後感。本欄目包含中外名著讀後感範文以及最新的優秀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城南舊事》中滿含着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着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那時候的孩子到遊藝圓裏看露天電影,聽戲、玩耍……這一切,都是作家林海音在《城南舊事》描繪的景象。

讀着讀着我漸漸的走進了心裏:一個小女孩英子跟隨着爸爸媽媽從日本飄揚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衚衕裏。這裏的一切都讓感到好奇,會館面前的“瘋”女人,常被打罵的小夥伴妞兒,隱藏在荒草叢中的小偷兒,敢於衝破舊家庭追求新生活的蘭姨娘,丟下自己的孩子來做媽媽的宋媽,他們都曾和英子朝夕相伴,但最後卻又一一離去。

相比之下,雖然我的童年過得無憂無慮,但是英子的童年卻過得十分精彩。她的童年是戲劇化的,但是卻是很真實、純樸。

當讀到英子和惠安館的瘋女人玩時,我真擔心秀貞會不會做出傷害英子的事;當看到英子知道自己的好夥伴妞兒就是秀貞的女兒時,英子不僅僅幫助他們母女重縫,還將自己的生日禮物——鑽石表和媽媽的金手鐲送給他們當作盤纏去尋找思康叔。

這本神奇的書,像一位繪畫大師,締造出了真實的人性世界,善惡、冷暖爲我呈現了一出精彩絕倫的演出。合上此書的最後一頁,房間裏飄着一股淡淡的幽香,久久無法散去……

讀《城南舊事》有感11

“長亭外,古道邊……”從小我就聽到這首歌,可卻不知道它唱的是什麼意思。直到我今天讀了《城南舊事》才知道這首歌是在歡送畢業學生時唱的離別歌。文中英子第一次聽到它是在上小學一年級時參加歡送六年級的畢業典禮上,當時她還不懂得歌詞的意思,但是她“更不喜歡離別,雖然六年級的畢業同學都不認識,卻有一種想哭的衝動”。看完這篇文章後,我的心裏澀澀的,也有着似懂非懂、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像吃了一顆怪味豆。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轉體小說,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爲背景,展現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舊北京最底層人民的真實生活。透過主人公林英子稚嫩的雙眸看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讓我們在看她的一次又一次的離別中,知道英子告別了童年,長大了。讀後,我不禁感慨萬千。

英子的童年快樂而複雜。在惠安館她結識了被人們叫做瘋子的秀貞,在玩耍時認識了妞兒。當英子發現妞兒就是秀貞要找的小桂子時,設法讓她們母女團聚,並把鑽石表和偷拿的媽媽的金手鐲送給她們作爲盤纏,去找思康三叔。可是她卻大病一場。醒來後,她家已經搬到新簾子衚衕,聽到大人議論,她想:“媽媽啊!你爲什麼又提起那件奇怪的事呢?”可是她又記不得了。她上了廠甸附小一年級,在離家不遠的草地上又與一個小偷做了朋友,聽他講弟弟上學的故事,還在畢業典禮上看見了他和他的弟弟,他的考第一的弟弟代表同學上臺領畢業證書。最後這個小偷被便衣抓住了。後來,宋媽的小栓子死了,小丫頭子送人了,“我”吃着驢打滾和宋媽到哈德門那一帶去找也沒找到,“我”在自己的畢業典禮領回證書回到家中,知道爸爸不行了,她看着那垂落的夾竹桃,默唸: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英子的童年快樂。與妞兒玩耍,讓秀貞與妞兒相認,住進了新房,上學了,她喜歡的韓老師讓她扮演一隻飛來飛去的小小麻雀,甚至當她聽小偷給她講故事,都是那麼地快樂。英子的童年也複雜。她不懂爲什麼自己看到的總是離別,不懂爲什麼供弟弟唸書的哥哥不是好人,不懂爲什麼宋媽家裏有兩個孩子還要給別人當奶媽?就像她分不清海跟天一樣,她分不清誰是好人、壞人,瘋子和賊子。

我想:因爲她有一顆純潔的心靈,有一雙洞察他人的明眸,所以她快樂。因爲大人人前一套,人後一套,所以她情感複雜。可以說她的童年是幸福的,是精彩的,所以作者纔給世人記錄下了自己的童年往事。我已經是初一的學生了,回想我的童年,應該說是在無憂無慮中度過的,如果讓我像作者一樣採擷童年的花束,我還真有些難哪,因爲我的童年和大家一樣,也是在做遊戲,上幼兒園中度過的,生活同樣給了我童年的快樂,可是我卻沒有作者那麼細心,以後我要善於觀察人生,感悟幸福。

撫摩這部小說,別樣情緒佔據心頭,如同咀嚼着一顆怪味豆,齒間流動淡淡的書香。

讀《城南舊事》有感12

童年,是曾經的天真可愛;童年,是美好記憶的開始;童年,是人生旅程的起點;童年,是一輩子也抹不去的記憶。林海音女士的這本《城南舊事》,是她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和不捨情懷。

合上這本書,主人公英子的童年生活清晰地浮現在我的眼前。這本書中,主人公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是充滿疑問的。她總會表達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也絕不掩飾。所以,她和惠安館裏被人們認爲是瘋子的秀貞結下了友情,總是愛往惠安館裏鑽;她和“小偷”訂下承諾,而且認真的聽着“小偷”的故事;她愛着自己的`奶媽,得知她要走了,英子傷心難過……透過英子稚嫩的雙眼,我們瞭解了人世間的種種悲歡離合,雖然其中蘊含着複雜的情感,但在英子的眼中卻顯得很天真。這一件件事情,一個個人物都在英子懵懵懂懂中悄然離別,暮然回首時,英子便隨着時光的穿梭長大了。

英子善良、細膩,初到北京城時,認識了被人們認爲是瘋子的秀貞,卻與她結成了朋友,答應她要幫她找到她的親生女兒——小桂子;還認識了妞兒,爲她的家庭感到憐憫,卻得知她的爸爸媽媽不是親的,答應要和妞兒一起去找他們。後來,英子再生病的糊塗下,無意中把妞兒帶到了惠安館,讓秀貞母女相認。但秀貞母女在趕火車的途中,卻葬身在了火車車輪下。母女倆如此悲慘的命運,讓小小年紀的英子初嚐了離別的悲與傷。

英子分不清“海與天”,也分不清“好人與壞人”,她與素不相識的“厚嘴脣男人”立下了約定:長大了,我們一起看海去。英子無法區分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但被他的善良感動了,認真的聽着他的故事,瞭解了他的無奈。但後來他被抓,英子傷痛欲絕,再一次品嚐到了離別的無奈。

英子深深愛着自己的奶媽——宋媽,經常和弟弟妹妹們圍坐在宋媽身旁聽她講她老家的故事,講她的小栓子和小丫頭片子。宋媽愛着她的小栓子和小丫頭片子,爲了家庭,才迫不得已到英子家來做奶媽。可就在幾天後,宋媽的丈夫來了,宋媽得知她心心念唸的小栓子和小丫頭片子都沒了,蒙着臉哭起來,英子也爲宋媽感到傷心。英子的爸爸媽媽讓宋媽回去了,三四年的朝夕相處,如今卻要相隔兩地,英子無法想象沒有宋媽的日子會怎麼樣。宋媽的離去,讓英子感受到了離別的不捨與惆悵。

童年在一次又一次的離別中慢慢走遠,英子小學畢業了。六年前爸爸希望她能代表同學領畢業證書和致謝詞,英子真的做到了,可爸爸卻病倒了,躺在醫院裏的病牀上奄奄一息。沒有爸爸的陪伴,英子有些害怕,但仍咬緊牙、鼓足勇氣闖過來了。英子回到家中,卻發現爸爸種的花兒落了——她心愛的爸爸走了,她再也不是小孩子了。英子小小的內心滿是離別的撕心裂肺。

這一個個人,一件件事,都隨着英子的長大沒有了影子,都跟英子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雖然我的童年生活和英子很不一樣,但是成長的感受卻如此相像——因童年一次次離別而無法挽留的哀愁;因對未來無法把握和預知的無助……因爲成長,我們不得不從我們熟悉的父母、親人的庇護下擡起頭來,獨自堅定地往前衝,無論我們的內心多麼害怕;因爲成長,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情,都一個個、一樁樁、一點點的離我們遠去了,就像有一首歌唱到的: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離別多。但是回過頭去看看,每一次的離別,每一回的失去,又何嘗不是一次成長、一次華麗的蛻變呢!

讀《城南舊事》有感13

讀了林海音的《城南舊事》,我深受啓發,思緒萬千。它使我真正懂得了“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的道理。

回想起童年的時光,那是多麼短暫又勾人回憶啊!露珠幹了,有再晶瑩剔透的時候;夕陽西下了,總會有重新升起的時候;天空被烏雲矇蔽,但總會有云開月明的時候;我們手中的時間卻如流水般流入江河湖海,再不復返了!

在默默裏算着,已經有十二年光陰從我指尖遊走,但我經歷更多的常常是扼腕嘆息。珍惜時間的人,哪怕只給他幾分幾秒的生命,他也會過得充實;浪費時間的人,哪怕給他幾十年的時間,他也會一無所獲,虛度自己的餘生,最終被時間遺忘在灰暗的角落裏。上天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到現在,每一天都是二十四個小時,主要看你如何掌握,如何分配,如何權衡自己的時間。就像魯迅先生說的一樣:“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只要你肯擠,總能擠出。”

時間,這位德高望重又無情的老人,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在玩耍中虛度光陰的人們啊,請睜開你朦朧的雙眼,不然,時間將在你身邊流逝。

讀《城南舊事》有感14

在美好的生活中,少不了好書陪伴。在我的一生中,也有着許許多多的好書陪伴,比如:高爾基寫的《童年》,懦勒·凡爾納寫的《 氣球上的五星期》,笛福寫的《魯濱孫漂流記》,孫衛衛寫的《小小孩的春天》,懦勒·凡爾納寫的《海底兩萬裏》,……他們都是我一生的“好朋友”。在這學期裏我認識了一位來自書海洋的“新朋友”。

在《城南舊事》中作者的童年是那樣豐富、有趣。

作者的童年趣事在惠安館、井窩子、油鹽店、新簾子、空草地和醫院。心情是從開心到悲傷,從愉悅到害怕,心情百變。

在這本書裏,我認識了惠安館的秀貞:一個愛傻笑,因失去唯一的孩子,成了人們口中的瘋子的悲傷母親。童年時的英子:一個懂得愛,懂得呵護他人的孩子,也是一個懂得將人們口中的瘋子,去看成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看待,去幫助她,一個在爸爸踏上黃泉路時,堅強的孩子。同齡孩子妞兒:一個知道號稱自己媽媽的人,並不是自己親媽時,不僅不傷心,還堅強地決定要去找自己親媽。蘭姨娘:一個美麗,卻在兒時被父母賣了的可憐孩子。德先叔:一個“我”們都 不喜歡的人,在關鍵時候,“我”卻站在他這邊,幫他說話。宋媽: 一個在一時間失去兩個孩子的媽媽。卻仍然堅持着工作,一心想養活自己的母親。躲在空草地的小偷:一個“我”一直琢磨不清的人 ,也是一個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人。

在《城南舊事》故事中,《惠安館》講述了“瘋女人”秀貞苦苦尋找她的孩子,而她的孩子卻被養父母虐待的悽慘故事;《我們看海去》則講述了一位集慈愛的哥哥、孝順的兒子、可惡的賊多重身份於一身的青年,和“我”發生的於有趣童年故事,體現了當時社會的隱憂;《蘭姨娘》講述了當時婦女的命運和悽慘;《驢打滾兒》則講述了當時舊中國鄉下人民的生活狀況。

時光飛逝,純真美好的童年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一本《城南舊事》成爲我告別童年,走向青年的人生座標。當我回首往事,只有那些溫暖純真的記憶,像一張張老照片刻在心底,成爲我童年時的寶貴財富。讓我們在好書陪伴下度過最後的童年時光吧!

讀《城南舊事》有感15

讀完《城南舊事》這本書,我的心情像起伏的波濤,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受益頗深。

全書介紹的是英子對居住在城南往事的回憶。我最喜歡的一個章節《惠安館》令我陶醉。它講述的是惠安館裏居住這一個“瘋子”叫秀貞,她的丈夫思康叔一走了之從此杳無音訊,孩子也被丟棄在齊化門城根兒底下,可是秀貞卻沒有放棄對孩子的苦苦尋找。但是沒想到的是英子的朋友妞兒竟然是秀貞的女兒小桂子,在英子的幫助下母女倆終於相認了。然而老天爺卻跟她們開了個玩笑,在母女倆準備離開城南時出了意外雙雙在火車輪下喪生。

讀完這一章節,我着實有些心酸,我的眼睛溼潤了。她們本打算離開城南去一個無人認識她們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但是沒想到結局是如此的悲慘。爲什麼她們的命運是如此悲慘?不就是因爲這複雜的社會嗎。如果世人沒有用冷眼去看待秀貞,她就不會因此而崩潰,如果小桂子沒有被丟棄,她們在一起一定會很幸福。三人的幸福變成兩人的幸福到最後幸福的支離破碎,這已經很悲慘了,作爲讀者的我們,不應該包容她們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爲什麼在蒼天之下就容不下秀貞和妞兒呢?說到同情,我們不應該抱有一種同情的心理,人人關係平等,我們不應該用異樣的眼光去看待這對母女。

我的心頭又萌生了一種感悟,雖然她們慘死,但是我想她們應該是幸福的,因爲她們在有生之年相認了,即使短暫也是永恆。她們終於不用再忍受骨肉分離的痛苦了,但是如果這對母女還沒來得及相認秀貞就被火車撞死了,這對於她來說也許是一種解脫和釋放,但更是痛苦、孤獨的。

我們的童年是絢麗多彩的,而妞兒的童年卻一直被黑暗籠罩,是非常可悲的。願妞兒在無憂無慮的天國安息。這對於她們而言已經很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