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遇見將來的本人讀後感600字範文4篇

遇見將來的本人讀後感600字範文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遇見將來的本人讀後感600字範文1

這是一次心靈的旅程,《遇見未來的自己》,讓我有機會暫別紛亂的塵世,迴歸最本真的自己。

遇見將來的本人讀後感600字範文4篇

《遇見未來的自己》的作者是曾經的臺視知名女主播,美國加州大學mBA張德芬,它以小說的形式從一個都市女白領所遭受的種種困境與所應對的悲觀態度入手,深刻闡述了女主角在一個老人的啓發下頓悟,重新審視自己生命的本質及其意義所在,迴歸本心,拯救自我,並積極地去應對外界的一事一物,最終求得內心的平和與歡悅。

並不是每個人每段路程都是那麼平坦順暢,並不是每個人在遇到挫折時都會有智慧與友善化身的貴人出手相助,我們最重要的是要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從內在的心靈出發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當你的心胸足夠豁達,就不再畏懼苦難的到來;當你的心態足夠樂觀,就有足夠的勇氣去應對挫折;當你瞭解到自己究竟是誰,究竟想成爲什麼樣的人,就能在問題面前輕鬆做出抉擇,而這個抉擇所給你帶來的後果也必將是你最願意也最輕鬆去承受的。

這本書有一段話我是挺喜歡的,“記得,每一個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個禮物,只是有的禮物包裝很難看,讓我們心懷 怨 憤或是心存恐懼。所以,它可以是一個災難。也可以是一個禮物。如果你能帶着信心,給它一點時間,耐心、細心地拆開這個慘不忍睹的外殼包裝,你會享受到它內在蘊含着豐盛美好、而且是精心爲你量身打造的禮物。”換句話說,苦難只是帶着醜惡面具的天使,它一心要給人磨練,促人成長,而愚鈍的人卻被表面的假象嚇到,畏畏縮縮,不敢向前邁進,自然也看不到內部的美好;聰慧的人則從容淡定,審時度勢,找準方法,攻克困難,在掀去面具的那一瞬,正如撥開烏雲的那一刻,豔陽直射,一切豁然開朗。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是美國曆史上唯一一名連任4屆的總統,然而在他還只是一個議員卻正處於事業上升期之時,一場意外讓他患上肌肉萎縮症,妻子的悉心照顧與細心撫慰讓他從病痛的折磨中冷靜下來,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爲目標繼續奮進。這次病痛讓他覺悟讓他成長,讓他決心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實現夢想。前進的道路總是曲折坎坷的,在苦難面前,羅斯福更堅信這是一種磨練,促他向前的動力。事實也證明了他的堅毅與隱忍、剛強與果敢爲他添增了不少魅力,他強大的能力所散射出的光芒遮掩了他身體上的缺陷。他真切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自己剛怎樣獲得,而這一切的前提是又該擁有什麼樣的心態。他是爲了追隨本心而去,爲了實現夢想而行。

“當蜘蛛網無情地查封了我的爐臺,當灰燼的餘煙嘆息着貧困的悲哀,我依然固執地鋪平失望的灰燼,用美麗的雪花寫下:相信未來;當我的紫葡萄化爲深秋的露水,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在淒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

遇見將來的本人讀後感600字範文2

我是喜歡這個名字,遇見,未來的自己。我是這樣拆分這本書名,遇見是我喜歡的一首歌,而未來的自己無疑是當下許多人都夢想的自己,但卻未必能實現的自己。走這條路你會這樣,走另外一條路你將會有另外一條路。未來的自己是有多麼的不確定呀,惟不確定而充滿了期待,但又不可能不幻想。

就這樣帶着這些讀完了這本書,確切的講這本書的定位是小說,通過虛構主人公遇到10年後的自己,通過講故事及有故事代表性的人物的手法來揭示一些道理。

如A曾經是音樂劇演員,後另謀出路學習市場營銷專業,在這過程中,她也有徘徊,但還是去上心理學系和經管系的課程,學習廣告和消費者心理學課程。畢業後進入廣告代理公司,因其曾是音樂劇演員故負責文化營銷等與演出相關的業務。後轉入音樂劇營銷領域。A在完全陌生的行業找到新工作,而且對工作產生了興趣。她的核心競爭力非常明顯,比別人能更好的理解舞臺,又專業學過心理學,還有廣告代理公司的工作經驗。這個A故事人物告訴我們找到一個將自己能力、經歷,熱情結合起來的切入點是關鍵。

我喜歡她的這種講故事手法,像時下互聯網的人物情境體驗,最後主人公也因爲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物而備受啓分,決定走在尋找未來自我的路上。

這本路上適合時下20-30歲的小女生,故事和人物講的基本上都是女性,畫面也很美,讓我曾一度想起剛看的電影一夜驚喜。最後分享一些覺得裏面有道理的話。

1, 每時每刻都不忘記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思考自己應該做什麼,怎麼做才能實現成功的夢想

2, 不要總在外圍打轉,喜歡什麼又不能全心投入,虛度了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一段時間

3, 很多時候,常識反而成爲我們成功的敵人,失敗的藉口

4, 很多人遇到簡單的事不屑做,遇到困難的事就繞過去

5, 不要看到流行再去許願,要一直在心中許願,流星總會在某一瞬間掉下來。

遇見將來的本人讀後感600字範文3

剛剛放下《遇見未知的自己》,感覺心情很沉重,同時也很慶幸。沉重的是,如果我不看這本書的話,也許我會永遠都生活在自己給自己設定的條條框框中,找不到我真正需要的,從而讓生活中外在的事務主宰着我自己的情緒,就這樣度過一生。慶幸的是我及時發現了這個稱不上祕密的祕密,能從中學到一些自我調節的方式,並真正瞭解自己,聯結自己的內在,找回真正的自我。

說實話,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一直都感覺我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差,無論是口頭的,還是書面的,所以很少寫東西和大家一起分享,即使寫了,也只是自己一個人看,因爲不自信,所以每次寫東西的時候都怕別人看了笑話,認爲寫的不好。讀完這本書以後,此時,我在寫這篇文章,我同樣感覺沒有自信,怕自己寫不好,怕別人看了笑話,頭上都開始冒汗了,心跳也加速了。可就是因爲看了這本書,所以我知道我這種不自信是日久積累的,因爲一次的打擊產生了這樣的念頭,所以每次寫的時候,這種慣性的思維都會跑出來,揮之不去。那是我上高二的時候,我是班裏的”好學生“, ”重點培養對象“, 老師們平時待我都很嚴厲。有一次語文老師讓寫作文,一共兩篇。我洋洋灑灑,寫完就交上去了,我是一個不太善於觀察生活的人,寫的更多的是我內心的感受,所以一定程度上跟老師的要求相背而馳。語文老師看完我的作文以後,把我叫到了他的辦公室,說:”你寫的這兩篇文章是什麼呀?太噁心了,這怎麼讀呀?“我當時真的沒覺得有那麼嚴重,畢竟我高一的作文還作爲範文給大家讀呢。可是他卻這麼說我。從那以後,我就很少寫東西,即使寫了,也不敢和別人分享,怕別人說我寫的不好,笑話我,在寫作方面存在着極大的自卑心理。寫的越少,那筆頭功夫就越差,所以每次想寫的時候,都會冒出同樣的念頭:”我不想讓別人看見這篇文章,因爲他們肯定會笑話我。“

看了張老師的書,我覺得我現在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消除這種心理。而消除的第一步就是要接納這種感受,這種怕別人笑話的感受,自卑的感受,我閉上了眼睛,充分去感覺這種感受,覺得心裏很難受。然後我問自己,這種感受對我有幫助嗎?很顯然,沒有任何幫助;這種感受我需要嗎?我當然不需要。可是它是存在的,我允許它存在嗎?是的,我允許它存在。因爲它只是一種感覺而已,並不能代表任何東西。那麼我是否可以放下這種感覺呢?是的,我要放下這種感覺。我深呼吸,告訴自己,放下這種感覺。

忽然,我覺得心裏真的很平靜。想想我當初讀這本書的時候,還有一點不屑的感覺,覺得怎麼可能一下子就平靜了呢?但是如果真的這樣做了,就是能感受到一種平靜。如果所有負面的情緒,感覺都能就此放下,同時再加入一些正面的情緒,感覺。我相信真的可以心想事成!

我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一個是希望大家有時間可以翻一翻這本書,尤其是遇到挫折的時候,想不開的時候。另一個就是想告訴大家,我以後寫的東西都要和你們分享,我不再認爲我的寫作能力很差了,我會在不斷的讀寫鍛鍊中加強我的寫作能力,因爲我可以,我可以寫出好的東西!

遇見將來的本人讀後感600字範文4

用了十天的時間斷斷續續的把這本書看了一遍,意猶未盡!收穫頗豐!

初識這本書,是一個朋友的介紹。說是一個都市修身養性不錯的書。本決定去江南的旅行中愜意一下,體會一下這本書。誰知到旅行返程的列車上纔開始瞄了一下。汗!……在車上就看了第一章就被她吸引,原來我也是很多次問自己我是誰?當然沒有書上的那個深度。

全書以冬天的雨夜,在荒郊野外的山區,一個沒有手機、沒有汽油的孤單白領階層的女性,在自怨自艾時又恰逢老人爲故事的開始。引出老人的提問:“你是誰?”讓人逐步的去理解“小我”“真我”。

是啊,現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真我”是誰?總是把外在的條件,或者自己的一個身份,一個理解的角度等一些外在的只是表示自己的東西理解爲自己。爲去追求我們所定義的某個身份,總是在不知某個時候失落了真是的自己。爲什麼我們總是不快樂?爲什麼我們不能擁有想要的生活?我們總是在做我們自己思想的奴隸。就像書上說的警示的句子“我們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來自於不清楚自己是誰,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的東西”;“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現,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敗。這些外在的東西絲毫動搖不到那個內在的真我,看清小我的虛假認同”“痛苦是你創造出來的,應爲那個是你對事情的解釋”。

隨着女主角生活上的衝擊和起伏,以及配角的經歷我成長理性的帶着我們從身心靈三個方面去探討,研究“真我”幫助我們從思想,情緒和身體中解放出來。“如果你不斷重複做某些事在生理學上來說我們某些神經細胞之間就會建立起來長期且固定的關係,比方說,如果你每天都生氣,感到挫折,每天都悲慘痛苦……那麼你就每天都在重複地爲那張神經網絡連接線和整合,這就是變成了你的情緒模式。”教我們如何去操作我們的身心;感受我們的潛意識;擺脫我們的情緒;檢視我們的思想。逐漸的揭開層層包裹的同心圓,找到“真我”和我們的本質“愛,喜悅,和平”

愛過,痛過,哭過之後沉浮當下。好像這話是是對自己的說的,要試着活在當下,沉浮所有已經發生的事情。就像書中的那句“凡是你所抗拒的,都會持續”事實擺在那裏我們所有的抗拒都是徒勞,同時還要臣服我們對事件衍生的負面情緒。就像老人的那句“這些負面的情緒就像黑暗一樣,你驅散不走他們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帶進光來,光出現了,黑暗就消融了,這是千古不變的定律。”但願我們都像春蠶破繭而出。開始就是未來!

總之從中體會到的只是很多,需要我們慢慢的去體會其中的道理,我就是打算什麼時候再拜讀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