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文學作品昆蟲記讀後感

文學作品昆蟲記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51K 次

導語:你有可能看到了文字的海洋,清新秀麗的正楷字在柔滑的紙上跳躍;使你眼花繚亂的頁碼,在清風吹起時翩翩起舞;妙趣橫生的插圖,在目光下舞動起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昆蟲記讀後感吧。

文學作品昆蟲記讀後感

  昆蟲記讀後感

我看了本叫《昆蟲記》的,這是一本很好看的書,裏面講了許多小昆蟲,爲了生活和食物而奮鬥一身的經歷。

書上講了許多昆蟲小常識,是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中很難看到的。那本書裏有幾個小昆蟲我很喜歡。我最喜歡的是蚱蜢恩布沙,它是節食的和平使者。它的食慾很小,所以它從來就不像螳螂一樣的和鄰里爭奪地盤,也不會去傷害自己的兄弟姐妹。我們要向他學習,做一個樸實溫和的人。

我還喜歡愛排隊的氣象員松毛蟲。他們每天都會隨機換着帶隊,只要第一隻毛毛蟲往哪裏走,後面的毛毛蟲就會緊跟其後,絕不會搗亂,爲誰是領袖而打起來。

蜘蛛吐絲織網是爲了捕食,或居住。它可是一位耐心的毒王,織好網,每天都能在網中間不動聲色的守着它的獵物。有的蜘蛛吐出的絲強度很好,比鋼還要強。彈性也很高,可以用來製造防彈背心和人造肌腱。

反正每種昆蟲都有它自己的本領和優勢,就像我們每一位小朋友一樣,都有自己的優點。我們要讓我們周圍的所有人都看到我們的優點,看到我們閃光點。還要向《昆蟲記》的作者學習,仔細觀察瞭解身邊的每件事物。

  昆蟲記讀後感

法布爾是一位法國着名的科普作家,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着。

《昆蟲記》的第一個特點是從自己的觀察、實踐出發,體現了昆蟲研究的科學性。法布爾一生最大的興趣,盡在於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涵着的科學真理。正因爲他熱愛真理,所以他撰寫《昆蟲記》時,一貫“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麼,也不忽略什麼”。法布爾爲之獻身的,正是這種揭示把握“真相—真理”的偉大事業。

在法布爾那個時代,研究動物是蹲在實驗室裏做解剖與分類的工作,昆蟲學家的研究是把昆蟲釘在木盒裏,浸在燒酒裏,睜大眼睛觀察昆蟲的觸角、上顎、翅膀、足,對這些器官在昆蟲的勞動過程中起什麼作用卻很少思考;昆蟲生命的重要特徵——本能與習性等,登不了昆蟲學的大雅之堂。法布爾卻挑戰傳統,將自己變成“蟲人”,深入昆蟲的生活,用田野實驗的方法研究昆蟲的本能與習性,探求生命的本質。

《昆蟲記》的第二個特點是語言生動,體現了很高的文學性。《昆蟲記》被認爲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法布爾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經歷及其成果大部分用散文的形式記下來,在表現手法上,主要採用擬人化手法,使昆蟲具有人的愛憎感情和思想行爲,讀來感到十分親切。

《昆蟲記》的三個特點是從昆蟲思考人類,體現了很強的思想性。法布爾憑藉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描蟲、悟蟲,以蟲性反觀人性。他筆下的昆蟲世界其實是人類生活的縮影。在法布爾看來,一切自相殘殺的行爲都是有違人類道德的,昆蟲世界如此,人類如此,人類對昆蟲更是如此。任何時候,人類都不能違揹人性和道德去做一些悖於自然法則的事。

《昆蟲記》不僅僅充滿着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爲了理想而不斷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