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東京一年》讀後感大綱

《東京一年》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8W 次

《東京一年》講述了一個不再年輕的少女天才和沒有作品的青年作家如何面對、打磨平生第一個也是最出名的作品:她自己。接下來小編整理了《東京一年》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東京一年》讀後感

《東京一年》讀後感1

十一月,寒冷終於帶着利刃刺破溫暖的面紗,但當我拿起《東京一年》,看見封面上的這段話,就像給心底印上一個暖心的吻。

寫作,這個從小學就開始的課程教學,似乎並不是很討喜,而作者蔣方舟,怎麼可以從七歲就開始寫,然後出版自己的書?

相同事物的不同視角都會帶給不同的人不同的感受,我想蔣方舟就是學會了用獨特的視角看待每個事物,這與她的文學修養和藝術造詣分不開,《東京一年》這本書裏,提到了很多關於日本的文化、典故甚至是文學作品和著名作家,蔣方舟所到之處、所見所聞,都可以與經驗和知識做完美的聯結,這是作家的成功之處。

在我的知識儲備中,東京在我的腦海中並不能拼出一個完整的畫面,很想通過這本書瞭解日本、瞭解東京。

讀完整本書後,名勝、景點、飲食等等關乎旅遊的介紹概覽反倒退居其後了,重要的'是,日本文化和人性,甚至是種族、歷史等命題會佔據頭腦的大部分空間。原來,這就是優秀作家看待事物的視角;原來,這就是優秀作家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

寫作是個艱辛的過程,需要親身經歷體驗很多生活的細節,用文學語言陳述事實,將文字昇華爲具有社會價值的作品。而如何權衡拿捏事實和真實之間的分寸,就是語言文字之魅力所在。

在事實和真實之間探索,在充實和空虛之間猶豫,這對我來說,就是寫作最大的魅力。

《東京一年》讀後感2

在《東京一年》中,很羨慕作者能夠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契機讓她跳出固有的圈子去到一個新的國度,體驗一種新的生活。在這樣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家裏生活,大概會擁有大量不被打擾的寂靜時光。想必在這樣的時光中,對生活的思考也會漸漸由淺入深,最後變得越發感慨。

書中的文字很流暢,也很美,淺淺的表述中有作者細心地觀察以及認真地思索。文字涉及的範圍也很廣,除了簡單的日式生活外,對日本的各類展館,文學家,歷史,電影,風俗等等都有勾勒。當然最喜歡看的還是作者對其他書籍的一些思考和評判。讀書的樂趣,或許不僅僅是沉浸於作者的陳述中,更多的是引發自己對生活的再認識,或者是得到了一種新的觀察生活的角度。最讓人驚喜的是,從一本書中可以獲得其他書籍的信息,無限擴大自己的閱讀範圍。

作者在書中曾提到,意大利拯救了雨果,而東京拯救了她。那麼我呢?那個我們本來的樣子,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生活中漸漸消失了蹤影。工作之後的天地並沒有想象中的廣闊,而是將更多的不解與迷惑擺在眼前,不自覺的加重了自己的負擔。幸運的是,在還未走得太遠的時候就已經頓悟。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生活,會發現有那麼多的煩惱都是自己尋來的,有那麼的哀傷都是經不住沉澱的。當自己靜下心來稍加思考,就會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而剛剛那些所謂的煩惱與哀傷都變成了不值一提的鬧劇。

其實身處何處並不重要,無論身邊的那種語言是否是自己所熟悉的。想要活成那個本來的樣子,或許並沒有那麼困難。每一個城市都有它的過去與未來,每一個城市都有它說也說不盡的故事,我們依然可以忙裏偷閒的細細地去品味一方水土,探索並發現那裏的與衆不同。我們可以毫不費勁的找到屬於自己的遐想空間,靜靜地去觀察生活的細枝末節,靜靜地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哲學,不沉湎與於過去,不畏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