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百萬英鎊》的讀後感範文

《百萬英鎊》的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百萬英鎊》的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萬英鎊》的讀後感範文

《百萬英鎊》的讀後感範文1

讀了《百萬英鎊》後,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金錢不是萬能的,但離開了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話的含義。

《百萬英鎊》是出自美國作家馬克.吐溫之手,馬克.吐溫是一個天才的幽默作家,他的作品幽默、辛辣、一針見血,具有強烈的現實中有批判精神。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競選州長》、《王子與貧兒》、《鍍金時代》、《湯姆索里亞歷險記》、《好孩子的故事》、《阿星》、《赤道遊記》等著名作品,被稱爲“美國文學作品中的林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與美國批判現實主義的奠基人”。被美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大作家威廉.福克這樣評價道:“第一位美國作家,我們都是繼承他而來。”

《百萬英鎊》寫的是兩個富翁打賭的故事,他們把一張一百萬的英鎊交給了一個窮人,並以一個月爲期限看看這個人生活得好不好。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博弈。結果證明,這位手持一百萬英鎊的窮人不僅一分錢也沒花,還存下了一筆鉅款,並且贏得了一位小姐的愛情。生活過得十分好。

這個絕妙的諷刺,藉助於馬克.吐溫的妙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金錢之所以橫行霸道,是因爲這個世界上金錢的奴隸太多的緣故。

《百萬英鎊》的讀後感範文2

最近我讀了馬克.吐溫的小說集,他的作品讓人大笑的同時也讓我深受啓發。

我讀完《百萬英鎊》這本書之後,發現他諷刺了金錢至上的社會風氣。在《競選州長》中,諷刺了競選活動中人們相互*謗的醜惡現象;在《三萬元遺產》中,諷刺了人們對金錢的狂熱追求;在《我編輯的農業報》和《我最近辭職事情始末》中,他又諷刺了那些不懂裝懂、自以爲是的人。

在這部作品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編輯的農業部》,書中那個編輯多麼無知,居然犯了那麼多常識性的錯誤,這讓我想到我之前看過的'書中或多或少也都有一下錯別字,甚至把日期寫錯,還有人拼音標錯。由此可見,無論做什麼都應該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把自己的事做得精細,至少減少犯粗心的小錯誤。無論做什麼事情,是我們的資本。我們更應該認真學習,爲以後打下堅實的基礎。

馬克.吐溫的書看似是一本笑話,其實是把社會許多不良現象“包裝”之後給人們看,讓我們深受啓發。在我的心中,覺得美國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國家,通過讀這本書,讓我這個國家的社會情況也有了一個簡單的瞭解。

《百萬英鎊》的讀後感範文3

讀了《百萬英鎊》這本書,我知道了“錢不是萬能的”這句話是對的,因爲錢買不到健康,買不到自己的健康,買不到幸福的家庭。但我也知道“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買不到舒適的房子,沒有錢買不到美味又可口的零食,沒有錢買不到漂亮的衣服。這兩句都是對的。

馬克。吐溫的這本《百萬英鎊》裏面就寫可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個雖然他很窮,但是他很誠實,他就是——亨利,可是就有一對兄弟在打賭,他們打賭,如果一個貧窮、誠實的人得到這一百萬英鎊,他們接下來的生活會怎麼樣?哥哥打賭他一定會被捕,或者是被餓死;弟弟卻賭那個人會用這張一百萬英鎊活上30天,他們把這張一百萬英鎊交到這個人的手裏,去國外生活了一個月,沒想到,亨利不但沒有被餓死,還得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萬英鎊的銀行利息。

我相信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可能的。

今天,我讀完了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着作——《百萬英鎊》,令我感受頗深。

《百萬英鎊》主要講的是:作者一次划船不小心劃到了大海上,被一艘船救了。上岸後的48小時,他因爲沒錢而餓着肚子、流落街頭,成爲了一個窮人,卻在這途中收到了一張價值一百萬英鎊的支票,一夜暴富。

讀完了這本書,我不禁想到一個問題:金錢,會是衡量一切的標準嗎?不是。錢可以買到房子,卻買不到一個溫馨的家;錢可以買到書,卻買不到知識;錢可以買到朋友,卻買不到珍貴的友誼;錢可以買到鐘錶,卻買不到時間······所以,錢不是萬能的,也不能用錢去做一些毫無意義、有愧於自己良心的事。

這讓我想起了現在社會上中考優秀生被冒名頂替,因爲頂替人的家世很好,家境十分富有,於是就頂替中考優秀生,身份、戶口、姓名、分數······全被替代了。是金錢驅使冒名頂替者竟幹出瞭如此違背良心的事。

《百萬英鎊》的讀後感範文4

過兩天就要講《金錢的魔力》這篇課文了。作者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這篇文章選自《百萬英鎊》。我一直以爲《百萬英鎊》是馬克吐溫寫的一本書,可是通過翻看教學參考和上網查閱,我才知道原來是一篇短篇小說,真是無知!那就更應該好好看看了!在網上查找到了這篇小說之後,爲了能夠擴大學生的閱讀,我把它打印下來,想在講完課文之後提供給學生。當然我要先把它看完。

故事的大概內容是這樣的:主人公亨利·亞當斯在被確定是一個誠實但貧窮的人後,受到一對奇怪的兄弟爲了打賭而“借”給他的一百萬英鎊。他的遭遇也十分有趣,人們先是從穿着上看不起他,當他拿出一百萬英鎊希望別人找錢時,人們不但對他點頭哈腰,卑躬屈膝,而且就連對亨利來說比較昂貴的一些費用也不需要他馬上支付,甚至有些人都願意直接不要錢,因爲他們不但找不開錢,而且堅信這位百萬富翁,一定不會在意這點“小”錢的。最後亨利不但如獲至寶地得到了一位如花似玉的妻子,還獲得了三萬英鎊的利息。

雖然,這樣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根本不會發生,但作者卻用這樣誇張的手法,諷刺了現代社會對“金錢萬能”的理念。衣店服務員見了衣衫襤褸的人置之不理,可當他看到了那張百萬英鎊鈔票的誇張的表情,甚至說無期限的等着付款與先前的表現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其實作者諷刺的就是現代社會上的狀況,對富商們點頭哈腰,而對窮人卻是那樣的瞧不起。作者在敘述上用詞等,也不忘幽默一下,讓讀者在笑過之後,仔細品讀,慢慢體味。特別是在描寫那些奉承有錢人的人看到百萬英鎊的支票的表情時,讓人忍不住開口大笑,真是惟妙惟肖。”

不愧是著名的諷刺作家,《百萬英鎊》不但很幽默,還很有內涵,這樣的作品真可以稱的上是"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