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語言論》讀後感範文大綱

《語言論》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關於研讀相關專業的書籍我選擇了布龍菲爾德的《語言論》,因爲無法找到原文,我僅僅以他的著名觀點結合專業知識談談我自己的理解。

《語言論》讀後感範文

布龍菲爾德是北美結構主義語言學的先導人物之一。他的著作《語言論》明顯地摒棄了過去的語言學傳統,這部著作因其簡潔明瞭而被視爲語言學中的經典之作。與傳統的將語言學與心理學結合起來進行語言研究不同,布龍菲爾德擺脫了語言學中所有內省心理學內容的影響,將語言學獨樹爲一門科學進行研究,因而在語言學界引起巨大爭議。以布龍菲爾德爲代表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對語言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而其中影響最大的不得不提層次分析法。層次分析法最早由他提出,經過後人不斷完善,對語言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本學期,我們也學習了層次分析的相關內容,所謂層次分析法就是“在分析語言結構時,將語言結構的層次性考慮進來,並按其構造層次逐層進行分析,在分析時,指出每一層面的直接組成成分,這種分析就叫層次分析。

首先我們要明確將整個句子一分爲二,再逐層劃分,劃分的時候必須符合語法要求,這個很重要不能忘記。例如“他迅速地從球場東頭跑到西頭”這個句子,我可以很明確的劃分前面的部分,可是到了“從東頭到西頭”我就開始猶豫,我在想到底是狀中結構還是動賓,介詞從修飾中心語應該是個狀中結構,而後面的東頭到西頭這個部分,我的.理解是東頭和西頭都做賓語那麼會不會是動賓的結構,可又沒有明顯的可以判定爲狀中的成分。學習了布龍菲爾德的層次分析法,纔有所頓悟:我爲什麼要把後面劃分同等的兩個部分,“從”可以是一個明顯的狀中暗示,而“跑到”就是動賓的暗示,這樣看來就清晰明瞭了。會覺得模糊不清的理由就是無法層層遞進,把小的部分一開始看得更大,試圖倒分着回來,既然他以詞類構成,那麼從從詞的語法成分分析就是一個很合理且有效的方法。從詞類上來看的話,名詞多做主語,而動詞多做謂語,形容詞又多做定語修飾名詞中心語,而介詞在句子中充當狀語成分。其實把它的層次按結構理清楚,一切又會變得明瞭。

句子成分可能會出現的另一個誤區是,句子越長越複雜,這樣的看法是絕對不正確的。例如“喜歡看踢足球的學生今天都來了”這個句子,層次分析法裏認爲名詞性偏正短語可充當主語,動詞性短語可以充當謂語,一分爲二後,前面的偏正短語是主語部分,而中心詞是學生,主語前的動賓部分又不能整體作賓語,所以還得劃分,依次分清,結構就變得明瞭,甚至比起一些更短的句子,這樣雖然長但是有清晰的層次的劃分的更好理解。而能夠準確地劃分各種句子的成分那麼就需要大量的練習。

在布龍菲爾德的書中還提出音位法,提出由詞中部分的不同劃分詞義,在英語單詞中這個可以有明確的理解,就像鋼筆pen和每個per,音位分析法的理解就是它的詞義的不同在於最後一個字母r和n。在英語單詞中這樣的例子很容易理解,但把它換到漢字裏就很難去找到其中的聯繫,這個對於現在的我來說還很難,希望在未來的學習中能有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