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尋找魚王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尋找魚王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尋找魚王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尋找魚王讀後感範文(精選10篇)

  尋找魚王讀後感1

今天我讀了《尋找魚王》這本書,從書名上理解,我以爲主人公最終尋到了一條大魚,但細細讀下來,書中蘊含了更深的含義。讓我深受啓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張煒,是中國當代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他涉足兒童文學已有好幾年。他的這本小說新作又是爲兒童寫的。我以爲,這是一部真正的兒童文學作品,而且,是兒童文學中難得的佳品。這本書寫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因爲它的大部分都寫了作者童年的觀察和感悟,甚至直接就是親身經歷。

在乾旱缺水的大山深處,“魚”成爲了一種稀有而奢侈的食物,捉魚和吃魚則同時象徵着不同尋常的本事和身份。正是懷着這一與“魚”有關的身體和精神的雙重嚮往,小說的少年主人公“我”立志“要當一個捉大魚的人”,並由此踏上了“尋找魚王”的路途。這志向中既包含了少年時代渾無邊際的遠大雄心,又帶着貧瘠時代真實的生活慾望:“等我逮到第一條大魚時,立馬拿回家!”它同時還延續着父親年輕時的同一個生活夢想。父子倆歷盡艱辛找到了心目中隱居的“魚王”,“我”也終於得以拜在他的門下。

師傅說:“長輩人牽手走三裏,自己走七裏。一輩子十里。”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也就是說:師傅指導你正確的修行方法,而用功還是要靠自己。

然而,在與“魚王”師傅共處的山居歲月裏,“我”逐漸認識了一個有別於山鄉傳說和想象的真實的“魚王”世界,它無關於各種玄奇的幻想,而是同樣爲普通人的煩擾和悲喜所左右。在“青堂瓦舍”的光鮮面目之下,是兩代“魚王”世家之間的恩怨情仇,是人如何在慾念的驅使下一步步走向命運的深淵。“魚王”師傅的故事模糊了“我”一度堅定的生活方向,也增添了少年的迷茫和躊躇:爲什麼有了捉魚的大本事,卻反倒“不想逮那麼多魚”?爲什麼捉魚時“出手只能一次,不成就走人”?爲什麼“有些本事不光不能留,還得小心再小心”?顯然,這是一些需要時間來慢慢琢磨和體味的人生命題。

其實,根本沒有魚王,魚王的名號本身是一個充滿傳奇感的符號。閱讀作家從記憶深處流溢出來的童年和魚的想象,對我們這些遠離這樣生活的兒童也是一種別樣的“出門”與成長。

  尋找魚王讀後感2

暑假的時候老師給我們推薦了許多適合我們閱讀的國內外好書,我拿到書單後很興奮,放假第二天就央求着媽媽帶我去買書。來到書的海洋,我真的是流連忘返。好多書我都想買回家看,可是經過再三考慮我買了《父愛的世界》、《尋找魚王》、《龍三太子流浪記》、《麋鹿》這四本書。其中我最愛看得就是《尋找魚王》。

這本書講述的是:在一個乾旱缺水的國度,魚是一種稀有奢侈的食物,捉魚和吃魚則同時象徵着人們不同尋常的本事和身份,在那裏人們生活艱辛,有誰能吃上一塊豆腐都很了不起了,更別說吃魚吃肉的了。正是由於這個國度缺水少魚,好多人都想去捕魚。而小說裏的捕魚人分爲旱手和水手兩種。旱手,顧名思義,指不會游泳的人,因此他們只能在水淺的地方找魚。而水手就可以在任何有水的地方找魚、捕魚。小說的少年小主人從小就立下大志要當一位捕魚的武林高手,他想當一名出色的水手。偶然間他聽說只要找到魚王,當了魚王的徒弟,就能成爲出色的水手。他的父親告訴他尋找魚王比登天還難,能吃穿不愁就行了,就不要冒這個險了。可小主人不信邪,他一定要實現自己當水手的夢想,因此他踏上了尋找魚王的艱辛之路。

果然像他父親所說,事情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但踏破千山萬水,經過困難險阻,少年終於找到了魚王。魚王不止一個,他們一個是旱手,一個是水手,並且水手魚王是個女魚王。在和魚王相處的日子裏發生了許多趣事,也有許多的恩怨情仇,值得開心的是少年終於拜了女魚王爲師。從魚王師傅那裏小主人公不僅學到了捕魚的本領,成爲了出色的水手,還領悟到學成一門生存的手藝的重要性。

想想我們的生活和小說的主人公真的千差萬別,我們有着優越的生活條件,生活在這幸福的時代,而我們卻缺少了小主人公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我們總是很輕易就說放棄了,面對挫折,我們應該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當一個優秀的水手,而不是永遠停滯不前做一個旱鴨子。

  尋找魚王讀後感3

“我”從小生活在大山裏,大山缺水,自然少魚。魚,在山裏就是一種奢侈品,只有富貴人家和山裏的最高權力代表“老族長”才吃得起。聽“我”的媽媽講,“普通人家到了過年,有一條大魚,也捨不得吃,要把魚做成一條油炸大魚。要把大魚做成看菜。一直從初一擺到十五。”聽了媽媽這一番話,“我”立了大志要成爲一個捉大魚的人,爸爸帶我去找大山的“魚王”拜師。

“我”和爸爸爲了拜師,跋山涉水,終於在一座大山裏找到了“魚王”—一個八十多歲的老爺爺。爸爸求“魚王”收我爲徒,魚王同意了,我便離開爸爸媽媽,和師傅住在了一起,師傅漸漸地和我熟起來了,就會給我講他的故事:“漁戶是大山裏最了不起的人,本領出神入化的,叫魚王,魚王有旱手魚王和水手魚王兩家,旱手魚王在陸地上捉魚,水手魚王是下水抓魚,但大山裏常年乾旱,旱手魚王比水手魚王更受老族長的器重”原來老人是旱手魚王的後人。“看老族長喜歡我爸爸,那個水手魚王十分妒忌,假意要把女兒嫁給我,我爸信了,一有大魚便送給他,他又送給老族長,說是他自己捉的,最後,他害死了我爸,我只好從家裏跑出來,四處躲他”後來,老人去世了,我遵循老人的遺言,找到了當時水手魚王的女兒繼續拜師。

在這位女魚王的帶領下,“我”看到了守護着這片山水的、真正的魚王,一條巨大的大魚。這條大魚,是大山裏的守護神,我明白了,世上萬物都以平衡爲王。

這本書裏,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旱手魚王老爺爺,他說過的一些話讓我深受啓發“本事不光是在別人那取來,還要自己去找,一點一點找到一些,放下一些,最後留下來的,纔是有用的真本事”“長輩人牽手走三裏,自己走七裏,人生十里”“人的一輩子都在學,最後也不能說學成了”……他說的這些話我會一直銘記在心。

  尋找魚王讀後感4

在乾旱缺水的大山深處,“魚”成爲了一種稀有而奢侈的食物,捉魚與吃魚則同時象徵着不同尋常的本事與身份。正是懷着與魚有關的夢想,書的主人公“我”立志當一個捉大魚的人,並由此踏上了尋找魚王的路途。

在《尋找魚王》這本書中,有許多主人公,比如:從前的“旱手”和“水手”、兩個魚王的後代。這兩位師傅,一男一女,這時都已經80歲了,他們本是天作之合,卻成了終身的仇人,他們相互之間有難消的恨,也有刻骨至死的愛。他們的關係,與父輩太想做魚王有關,也與老族長的存在有關。他們的故事,引發人們思考。比較而言,那位旱手師傅,可以說是一個哲人,他話不多,但一出口,皆非尋常,他身世悲苦,一生都在反省,都在思考。“長輩牽手走三裏,自己走七裏,一輩子十里。”“人的一輩子都在學,最後也不能說學成了。”他說的每句話都是人生的啓迪。這位旱手師傅死後,文中的“我”又找到了女“魚王”,她爲那位始終視她爲仇人,幾次忍辱找上門來求和,終身未嫁。

小說最後,“我”跟着那位女“魚王”,在水底深處看到了無比巨大的魚。她告訴他自己最終的發現:這纔是真正的“魚王”。有它在,這山裏纔有水、有魚,一旦沒有它了,今後也不會有水了,也不會有魚了,這裏的人們也吃不上魚了。

我想:真正的魚王象徵着那些默默奉獻、不求回報的人,正像我讀過的一篇文章:有一個人,不喜歡說話,總是一個人的,結果有一天,他老了,但總愛幫助別人,於是,他幹起了全村人都不願乾的活——天天撐船接送人們來往,不求任何回報,有時別人的東西掉到水裏了,還幫助別人將東西撿回來,送給主人。最後一個小女孩掉到了水裏,他想要救上來這個小女孩,不料女孩救上來了,他卻離開了人世。

默默無聞,無私奉獻,不求回報,這正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擁有的魚王精神。

  尋找魚王讀後感5

這本書是講一個小男孩爲了學得捉魚的本事,尋找“魚王”拜師學藝的,初看時,我覺得有些可笑又有些納悶,爲什麼作者要寫這樣一個故事?總感覺是個被人寫到爛的情節,好像沒有多大新意。

可是後來愈看愈發覺得這故事不一般,恍然大悟原來真正的轉折點從“旱手魚王”講的故事開始。小男孩見到了“水手魚王”,確信自己找到了真正的魚王,可她也說自己不是真的魚王。真正的魚王其實是一條大魚,是守護着水根的,而她是守護着魚王的。

沒錯,人類怎麼能自封爲王呢,況且還妄圖征服自然,。自然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沒有它,我們就無生活可言,人類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自以爲可以脫離自然,漸漸地就忘了根本。兩位魚王都沒有承認自己是魚王,是因爲他們都沒有忘本,他們都明白人與自然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他們尊重自然,捉魚只爲需求,是接受自然之恩賜,而不是無止盡的掠奪。

“長輩人牽手走三裏,自己走七裏,一輩子十里”,一個人要想成爲真正的“魚王”,不僅要得到長輩人的真傳,更要靠自己的手和腳,開發出一條新的'路來,從長輩人處習得的是思想,真正的本領只能自己琢磨。我們最終所行一輩子的路,都註定是一場孤獨之旅,但我們生命中的其他人,都會默默地用心靈與我們相伴。

書中老一輩的“水手魚王”爲了兼得水裏與旱地上的捕魚手段,甚至不惜將自己的女兒許給另一個魚王的兒子,將另一個魚王誘騙到水中害他喪了命,自己後來也落了個死於非命的下場,不禁令人感慨。想起美國民主黨內部的"郵件門"事件,用不正當的方式將自己的競爭對手趕下臺去,最終他們得來了什麼?是輿論的一片譁然,是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的民意支持率被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反超的事實。萬物都有因果關係,那些不遵守規則的人必然自食其果。

這是一本兒童小說,但我認爲它適合所有人,尤其適合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仔細閱讀。

  尋找魚王讀後感6

我暑假的時候讀了張煒所寫的《尋找魚王》這一本書。《尋找魚王》還原了許許多多的秒趣橫生的民俗場景。作品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獨特的哲學意味,“旱手魚王”老頭兒隱姓埋名,寡居深山,“水手魚王”老婆婆隱居水邊,守護水銀。這部書寫了童年,特別是大山裏老漁人的故事,我想是儘可能還原了他們的生活,他們的苦樂實情。

傳說中的魚王就藏在山的深處,在一片藍色的霧氣裏忽隱忽現,連同那些生命不可說的祕密,在瑰麗的月色下,等待這男孩的到來。這是版面說的一句話。《尋找魚王》裏說的是:在乾旱缺水的大山深處,魚成爲了一種稀有而奢侈的食物,捕魚和吃魚則同時象徵着不同尋常的本事和身份。正是懷有着這一與魚有關的的身體的精神的雙重嚮往,《尋找魚王》裏的少年主人公要立志要當一個捉大魚的人。

讀了《尋找魚王》我的感受是:兒童時期一切都是足夠鮮明的。世界還是新的,這本書的有些感受和最初的記憶是很難忘懷的,永遠都難以褪色的。

我永遠都忘不了書中的每一個人物,他們有的善良,有的兇狠,但想魚一樣,都是大自然的孕育之物,想拒絕其中的某一個人也不行。不得不與之相處。書中那些可愛的人,可愛的動物,我們可以引爲朋友,但有一些人而要遠遠躲開。

  尋找魚王讀後感7

寒假時,我騰出一週的時間,認真拜讀了《尋找魚王》這本書。正如同海飛先生所說的一樣,作者張煒把一個原生的大地故事、把一個因魚而來、充滿魚味的人生世界,呈現在讀者面前,給了我們一個既意料之外、又充滿新奇充滿刺激的魚世界。這本書既有新奇的內容,也有那耐人尋味的哲理。

主人公是一位少年,他住在一座大山裏,山裏缺水,魚被人們視爲珍寶,掌握捕魚絕技的人自然成了寶中之寶。捕魚的人分爲兩種:一種是“旱手”,專門在泥潭捕魚,一年四季都可以捕到魚;另一種是“水手”,專門在湖裏捕魚,只有在夏季才能捕到魚。爲了學會捕魚這門技術,這位少年隨着父親去拜師學藝。終於,在大山深處找到了一位“旱手魚王”。一開始,老人並不同意,但在父親的苦苦央求下老人答應了少年的父親教少年捕魚。此後,老人和少年一同住了下來。少年知道了許多關於這位“旱手魚王”的故事。

小時候,他的父親也是一位“旱手魚王”,有一個女孩和他青梅竹馬,互相喜歡上了對方,女孩的父親是一位“水手魚王。他的父親和女孩的父親也是要好的朋友。“水手魚王”爲了贏得老族長的重用和山民的尊敬,偷學“旱手”捉魚技術,在學藝不成後不惜設下圈套將“旱手魚王”置於死地,並妄圖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老族長有殘缺的家人,獨享“魚王殊榮”。他因爲父親被害,又擔心自己也遭暗算便隱居在山中。女孩曾經來找過他,但他擔心自己被害就不見女孩。因爲“水手魚王”沒能學成“旱手”的技術,並且,只有夏季有水才能一展身手的他,在一年大部分時間難有用武之地,最後他爲捉到魂牽夢繞的大魚喪生在水中。女孩的父親死後,她又一次來到了他的家,告訴了她的父親已經去世,但因爲記着母親臨終前的話,他又一次拒之門外。女孩無奈,只好把家搬到了他的小屋不遠的南邊。

少年學會了“旱手”這門捕魚技術,老人在彌留之際告訴少年去南邊的屋子裏找“水手魚王”的女兒。少年去了,“水手魚王”知道原因後,把少年留了下來,還教給了他“水手”這門捕魚技術。在老太太的講述中,男孩知道了真正的魚王並不是人,而是保護着水根的一條大魚,如果魚王死掉了,那地球上的水就會枯萎。最終他在湖裏見到了真正的魚王。他成爲了“魚王”的接班人,經歷了愛與人生的洗禮。

在這篇小說中,有一個情節使我非常的感動。“旱手魚王”和“水手魚王”都有一個共同的觀點,他們不用各種捕魚設備,只逮大魚,一擊不中便不再出擊,不會趕盡殺絕,給水裏的魚兒生存空間。這也許是我們人類該學習的,人們無肆意的去開發石油、砍伐樹木,瘋狂的去向大自然索取,技術可以開發,但自然資源是有限的,我們在向大自然無限索取的同時,大自然也給了我們教訓和警示。沒有了飄着白雲的藍天,沒有了俯下身可以飲用的潔淨河水,沒有了可以大口呼吸的清新空氣。

自己想想,我曾經又犯過多少的錯誤。一個練習本還沒有用完就扔掉了,在刷牙的時候從不關水龍頭……這本小說讓我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自己是多麼的浪費,多麼的浪費大自然的資源。

這個地球不能在受到任何傷害了!讓我們一起去保護這個地球原有的東西,不讓它們再一次在我們的面前消失!

讀一讀這本書吧,它會讓你受益非淺。

  尋找魚王讀後感8

《尋找魚王》是作家張煒還原的一段失傳已久的民間故事。這本書中的道理令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的作者是張煒,他1956年出生于山東龍口,原籍棲霞縣。主要作品有:《古船》,《九月寓言》,《外省書》,《遠河遠山》,《柏慧》等。曾獲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特別獎、出版人年度作家獎、茅盾文學獎等。

書中講述了在一座神祕的山村裏,每家每戶都流傳着“魚王”的傳說。一個八歲的孩子因“魚王”是捕魚的曠世高手,也想學會捕魚技藝,所以在父親的陪伴下苦苦尋找“魚王”學藝。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從深山小屋裏找到了魚王--兩位飽經滄桑的老人。男孩在經歷了愛與人生的洗禮後,終於成長爲新的魚王傳人的事。

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個人是“我”。他沒有因爲沒人見過魚王,而放棄自己學捕魚的夢想;尋找魚王的路上遇到了許多困難,他都勇敢克服。主人公堅持不懈,不怕困難的品質,值得我學習。

這本書裏我最喜愛的一個片段是老人在冬天鑿冰捕魚。這個片段用了許多動作細寫,如,找、鑿、等待、敲打、刮、潑、蹲、擒、伸、擋等,都讓我感受到了老人技藝高超,動作靈活,速度敏捷。讓我明白了,捕魚這門技藝需要熟能生巧,做事要有耐心。

讀完這本書,我腦海裏不禁還會浮現出作者在捕魚時一幕幕生動有趣的片段,使我明白了要接近大自然,保護大自然。一個個故事讓我懂得了要做一個堅持不懈,不怕困難,做事有耐心的小學生。正像書中寫的句子:長輩人牽手走三裏,自己走七裏。一輩子有十里。

  尋找魚王讀後感9

暑假裏,我看了《尋找魚王》,這本書講述了是一個山裏的孩子爲捕魚出門拜師學藝的故事。它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啓示。

從前,有一戶山裏的村民,由於山裏經常有大旱,所以魚成了山裏最珍貴的東西。這位山裏人的孩子尋找山裏的魚王,這位旱手魚王年紀以經八十多了,老人同意收孩子爲徒。老人給孩子講了一個故事,故事講的是:旱手魚王和水手魚王的關係很好,旱手魚王跟水手魚王學藝,水手魚王故意把旱手魚王帶到這個水塘,最後旱手魚王被魚咬死了。過了一個多月,老人走了。老人讓孩子去找水手的女兒。最終,孩子學會了游泳。老人帶着孩子去找真正的魚王,原來魚王是一頭大魚,老人說:“沒有魚王就沒有魚。

這本書不僅教育我們不能貪心,如果人會貪心那麼後果不堪設想。它也讓我們知道了世界上萬物都是平衡的,如果我們惡意的破壞它,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同時,我知道了大山裏的家庭是那麼的貧困,連一條魚都吃不起,想必他們的生活是多麼的艱苦。只有富予的家庭才能吃的上一條魚,但現在我們城裏的孩子直接去買就可以吃到既大,又新鮮的魚了。書中有一個情節非常讓我欣引,就是真正的魚王竟然是一條大魚,更神奇的是如果沒有這條魚就沒有萬物。我覺的在書裏真正的魚王是那條大魚,而現實生活中的魚王是像“老人”一樣,是一個不貪心,也不會爲了掙錢去破壞環境的人。

讀完《尋找魚王》這本書後,我從書中知道了許多的道理,我推薦大家看一看這本書。

  尋找魚王讀後感10

在這個豐富多彩的暑假裏,我讀了許許多多的書。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西遊記》,有《雷鋒的故事》等等。其中,有一本叫《尋找魚王》的書,它給我的感受,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裏。

《尋找魚王》這本書主要講了:有一個住在大山深處的男孩,在他們那裏,魚是格外珍貴,男孩也特別想捉到魚。在他們那個地方,捉到大魚的人要把魚獻給老族長。男孩在爸爸口中聽到了魚王的事,便去魚王那拜師學本事。男孩學之後,一心想捉大魚帶回家,可“水手”魚王和“旱手”魚王不承認自己是魚王,也沒有讓男孩捉過魚。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一些道理:學本事不單是從別人那裏取,還要自己去尋找,一點一點找到一些,放下一些,最後留下來的,纔是真正的本事。正所謂:長輩人牽手走三裏,自己走七裏,一輩子十里。在書的結尾,男孩明白了“魚王”的意義指的不是人,而是在水深底下的一條大魚。男孩的思想也從要“學會捉魚”改變成“看護大魚王”了。

正如我有一次,在學習上,我遇到了一道難題。我正想向爸爸請教,可是我又想:爸爸總不可能教我一輩子,我要學會自己解決難題。於是我認真的想啊想,仔細的分析題目,終於想出答案了。我也明白了:不能只依賴別人,要學會自己去走人生的漫漫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