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十五歲的小船》有感大綱

讀《十五歲的小船》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讀《十五歲的小船》有感1

讀了《十五歲的小船長》這本書,感到了小船長迪克桑德過人的勇氣

讀《十五歲的小船》有感

這本書講了流浪者號上的迪克桑德在失去船長後重振軍風,指揮大家走出悲傷和和困境,但在海岸上又碰上了哈里斯這個騙子,他把非洲說成美洲,還將他們引上了安哥拉。但在迪克桑德的指揮下,大家衆志成城萬衆一心,擺脫了困難。在這期間,一直是他在鼓勵着大家,讓他們有了活下去的信心。在經過千難萬險之後他們一行人終於獲救了。

讀了這本書,我又想起了另一個故事:有個人在地主家裏打工,發工錢的日子到了,地主給錢後又叫人拿了四碗粥。指着粥對那人說:“這些粥內有一碗底下有一個金元寶,你能不能吃到就看運氣了。”那人聽了,連忙喝掉了第一碗粥的一半,可他又覺得元寶應該在第二碗裏,於是喝掉了第二碗粥的一半,又覺得元寶應該在第三碗裏,忙喝掉了第三碗粥的一半,可他又遲疑了:金元寶會不會在第四碗裏呢?,於是又艱難地喝掉了第四碗粥的一半,這時,他已經喝不下任何東西了。其實,地主在每一碗粥裏都放了金元寶,只要他隨便喝掉一碗粥都可以得到金元寶。他本一定可以得到這筆財富,但由於缺少勇氣而與這筆財富失之交臂。

從上面這兩個故事來看,勇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東西,人們要是沒有了勇氣,就會像上面的那個人一樣碰到什麼好事都得不到。讓我們所有人都獲得勇氣這種神奇的力量,讓勇氣這種神奇的力量伴隨我們,因爲,這種力量會讓我們受益終身!

讀《十五歲的小船》有感2

一葉扁舟在滄海中漸漸起航,漂向遠方,漸行漸遠的船隻,忽左忽右,留下迷迷濛濛的縮影……而在遠方滄海分向而流……

——題記

法國的凡爾納曾寫下了《海底兩萬裏》這不朽的科幻著作,被人們譽爲“現代科學幻想小說家之父”以至於人們只記得《海底兩萬裏》,只記得神祕而又正義的尼摩船長,而忽略了他筆下的另一個英雄——迪克·桑德。凡爾納的小說不僅以接近科學現實而廣爲流傳,更因爲他具有社會正義感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他筆下的人物都是品質高尚、獻身科學的人,是英勇頑強、不畏艱險的人。像尼摩船長等反抗壓迫的戰士形象,正是他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奴隸制和壓迫者的進步思想的體現。

凡爾納的小說如此動人,還在於他們是科學與幻想巧妙結合的成果。凡爾納的一生非常勤奮,依靠閱讀獲得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對於他而言出海冒險是他最想做的也是他最不可能實現的願望,因爲早在他11歲時就被迫向父親保證再也不會去冒險旅行。他是“科學時代的預言家”它獨具特色的幻想由於符合科學原理,變成了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作出的推理和預言。他的許多科學幻想已經被後來的科學發現所證明。現在不但海底潛艇成爲現實,而且連人類登月、太空飛行這樣的夢想也已經實現。

在《十五歲的小船長》一書中,由於船上匿藏着的黑人販子,迪克·桑德所屬的船隻的羅盤被摔壞,測程儀的繩索也“意外”的斷了,船隻偏離了航向遭遇了可怕的海上的風暴,輾轉中被騙到了混亂的非洲大陸。他雖身陷囹圄,同伴接受盡折磨,但最終由於大家齊心協力,睿智的從黑暗而又邪惡的黑人奴隸販子中救出了同伴,這位勇敢的十五歲少年在諸多困難艱險面前展示出了超然的冷靜和睿智,帶領大家走出困境,揭穿了非洲黑人奴隸貿易的黑暗現實,成功返回了舊金山,成爲了最年輕的船長。

書中的迪克·桑德在危機的時刻,沒有放棄希望,沒有懦弱的選擇息事寧人,隨遇而安,而是秉着不放棄,不拋棄的信念,堅持就出人後大家一起走,這就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不久之前韓國“歲月號”傾覆是那位船長和船員的態度。論曝光出境,絕對超過當年的泰坦尼克號。韓國人的表現也的確令世人對這個自尊心極強的國家“刮目相看”:救援力量在出事後半小時就抵達出事地點。但人們一開始並沒有想到這將是一出比泰坦尼克號沉沒更令人窒息的悲劇。近三個小時過去,大部分人卻沒有被救出。一艘海輪就在媒體的衆目睽睽之下,和救援隊的包圍下帶着無法出來的乘客不可阻擋地緩慢沉入海洋墳墓。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已經給出結論:“這是全世界最致命的海難”——據韓國本地媒體報道,絕大部分獲救的乘客是自己設法逃出生天韓國媒體報道,“歲月號”出事後,在船身已經發生嚴重傾斜的時候,“歲月號”上的廣播系統傳出了讓“大家不要動,原地待命”的指令,使船艙內部各單元的乘客喪失了最爲寶貴的疏散逃生時間;隨着船舶內部進水量越來越大,又進一步加劇了船舶的歪傾速度,船舶的電力系統全面停止工作,內部漆黑一片,應有的應急通道指示燈也未能正常工作,加之乘客對船舶內部複雜的佈局和結構完全不熟悉,導致大部分乘客被翻過來的“歲月號”倒扣入海水下!

尤其惡劣的是,“歲月號”船長和船員利用對“歲月號”較爲熟悉的便利條件,“搶先”使用了救生艇/救生筏,首先讓自己脫離了危險!而根據規定,遇到海難、海險時,船長、船員需採取有效的應對策略,以保護乘客的生命爲首要前提,要安排船員協助乘客逃生。換句話說,救生艇、救生筏的優先使用權是乘客,不是船員;船員讓乘客使用救生艇、救生筏,不是美德,是義務和責任!

然而在這惡俗的事實之前,也不乏一些正義之士的身影,在那艘沉沒的船上,有一個其貌不揚的小船員,放棄了自己逃生的.最佳時機,幫助多數學生逃生,他的生命,永遠的葬送在了大海的深處。這一件件的血的事實無時無刻不在警醒着我們:生命誠可貴!

看似漂泊無依,方向不定,在分流處的小舟忽而像是發現了目標徑直的向一個分流處駛去,它選擇了一條心中堅定不移的路線,堅定而毫不猶豫的向前駛去……

——後記

讀《十五歲的小船》有感3

告訴大家一個祕密,英雄不一定要故事裏的英雄一樣,打敗惡魔,救出被囚禁的人,還有一種英雄,就是生活裏的英雄,生活中的英雄就是要在生活中勇敢的面對一切!

嘿!要到你了喲,加油!走進杭州英特外國語學校教室,我倒吸一口涼氣,幾百人吶!“08號選手。”“啊!”輕叫一聲,雙腳發軟,怎麼也不敢走上去,忽然,一個幹練勇敢的身影略過眼前,我忽然想起那個十五歲的英雄少年,腳不由自主得邁了出去……

1873年2月2日,流浪號停在奧克蘭市,載上韋爾登夫人,傑克,貝內迪表兄,返回舊金山時,他們搭救了一條叫丁戈的狗與五個黑人,但爲了捕鯨,船長與五名水手全遇難了,於是十五歲的見習水手迪克當起了船長。旅程異常艱辛,而船上的廚師又是販黑的壞人,他用計把船開到非洲,想把船上的人都賣了,在下船後的艱苦跋涉中,迪克帶領大家向前前進,在此期間遇到了很多麻煩,每次都險象環生,英雄堅強的迪克沒被打倒,最後成功將同伴們帶回了舊金山。

文中那個英雄般的少年迪克。桑德,在困難面前從不退縮,堅定的前進,他這種超出年齡的冷靜勇敢,正是令我敬佩的地方,十五歲的一個少年,可以說還是一個孩子,但他卻如此勇敢!英雄般的少年。可我們呢?當今社會上的人們呢?一個十五歲的孩子能做到的,我們就做不到了嗎?而且他也不是什麼天才水手,他只是一個普通見習水手,連專業水手也不是,所以,他最後的成功到達,全是靠勇氣與智慧拼出來的。

人生就如一局象棋,而我們正如國際象棋中的“兵”,我們也許能力很弱,但我們只能一直向前而不能退後,並且,稍一停留,稍一放鬆就可能會被吃掉,被困難打倒,只有前進,只有勇敢無畏,才能爲自己的人生打拼出一塊天地!十五歲少年的勇敢,與當今世上做對比,能對比出多少怯懦,多少勇敢?人就要勇敢得向前衝的,不向前衝,不做生活中的英雄,怎能打拼出美好人生?!

大家是否記得,那個勇敢的英雄媽媽吳菊萍?中午十二點多,杭州濱江香溢白金海岸小區,小女孩妞妞雙手緊緊抓在十樓窗框上,鄰居大媽發現了,大聲呼救,九樓鄰居試着用梯子營救,可這時,孩子抓不牢了,掉了下去,正當大家以爲悲劇要發生時,樓下路過的吳菊萍勇敢的伸手接住了這個小生命,自己卻骨折入院。如果當時有任何閃失,孩子砸到她的頭上或其它部位,後果不堪設想。面對一個不是自己的孩子,她還是如此勇敢,如此堅定得接住了孩子,救了她一命。勇敢不就是這樣毅然毅然接住孩子?生活中的英雄何曾不具有吳菊萍的那種勇敢與美德?我倒不是說大家都要像吳菊萍那樣纔算英雄,但勇敢去面對生活中的每件事卻是我們必定要遵守的“英雄法則”

記得有一次我路過一個廣場的攀巖牆,看見一個孩子在攀巖,便駐足觀看,那個男孩大約十二歲左右,正在爬第二列那個難度較大的牆,雖看不到他的臉,卻可以感受到他一定漲紅了臉使勁在爬,每一步跨度都很大,對於這個十二歲的的男孩來說是困難的,艱辛的,旁邊一個大人都放棄了,攀着繩爬下來了,那男孩卻還在爬。到頂了!大家都在讚歎他,讚歎他的勇敢與堅定,你看,其實這樣也是一個生活中的“英雄”的表現!

告訴大家一個祕密,英雄不一定要像童話裏的英雄一樣,打敗惡魔,救出被囚禁的人,還有一種英雄,就是生活裏的英雄,生活中的英雄就是要在生活中勇敢的面對一切!做一個生活中的英雄,就好比讓自己的生命多一份光彩,一份意義。只有勇敢的人,才配明白生活的真諦。

再次想起那次比賽,我勇敢得去面對了,我站在評委前,開始演講……雖然仍有些害怕,但卻還是面對了,我沉着得撇開一切,好像自己站在一個無人的山崗上,大聲演講,最後,我成功了,在決賽中獲得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