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2016《威尼斯商人》中學生讀後感作文

2016《威尼斯商人》中學生讀後感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91K 次

導語:《威尼斯商人》 的主題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同時也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資產階級與高利息貸款者之間的矛盾,表現了作者對資產階級社會中金錢、法律和宗教等問題的人文主義思想。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優秀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威尼斯商人》中學生讀後感作文

  《威尼斯商人》優秀讀後感1:

主人公安東尼奧和貴族青年巴薩尼奧之間的真好友誼,面對生與死的考驗,他們的友誼更顯得無私。《威尼斯商人》和莎士比亞其他的劇本一樣,表現了他對生活的熱愛,還有對青春的嚮往。我覺得這個劇本的情節曲折有趣,洋溢着十分濃厚的喜劇色彩,也體現了莎士比亞本人在生活中開朗樂觀的性格。

劇中有個既可恨,又使人同情的人物,他叫夏洛克,是個猶太人,放高利息貸款的。他唯利是圖,貪得無厭,但是他也是一個受歧視的猶太人。劇中他代表受壓迫的猶太人說的一段話一直令我難忘:“難道猶太人沒有眼睛、沒有五官四肢、沒有知覺、沒有感情、沒有血性?他不是吃着同樣的食物,能受同樣的武器傷害,同樣需要醫藥治療,冬天會覺得冷,夏天會覺得熱,跟基督徒一樣嗎?”他爲一個受苦受難的民族發出了不平的呼聲。

我比較喜歡那個鮑西亞。她優雅高貴、溫柔多情,有高度的聰明,敢於機智果斷地投身於行動,用自己的行動證實婦女不比男子差。這本書寫出了當時生活在威尼斯的商人那兒的真實故事,人間的親情和友情比什麼都重要,這本書寫出了我們對待朋友應有的態度。想不到莎士比亞寫的喜劇是那樣有趣味。

  《威尼斯商人》優秀讀後感2:

莎士比亞作爲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藝術大師,被馬克思稱之爲“最偉大的戲劇天才”。莎翁的作品幾乎是個悲劇的世界,《羅密歐與朱麗葉》千年傳唱流了千年的淚水;《哈姆雷特》一個快樂王子的憂鬱又何嘗不震憾了一大批人,但他的喜劇也同樣值得一讀再讀。

莎翁的名劇《威尼斯商人》探求的是金錢這一古老而又永不過時的話題。金錢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東西麼?有什東西比金錢更珍貴?富有動人的親情故事,對愛與付出的'謳歌、機智的對話、峯迴路轉的劇情,誇張爆笑的情節,充滿了傳奇及浪漫的色彩。交織着友情、愛情、親情的世界,引領我們認識什麼纔是人生中重要的價值,詼諧的語言蘊含了深刻的內涵!

劇中主要人物有安東尼奧、夏洛克、巴薩尼奧、鮑西亞、傑西卡和羅蘭佐。他們生活在商業味濃重的威尼斯,安東尼奧熱心幫助巴薩尼奧去見美貌的富家嗣女鮑西亞而向放高利息貸款的夏洛克借了三千塊錢,並依夏洛克的立下了違約割胸口一磅肉的契約。安東尼奧的全部資本都在“海上”,他的商船因故未能及時返回,於是夏洛克一紙狀書把他告上法庭。法庭協調未果,因爲不懷好意的夏洛克不要巴薩尼奧三倍甚至十倍於借款的還款,只要那一磅肉。法庭審判中,鮑西亞女扮男裝出場作爲律師用自己的博學使夏洛克打消割肉的念頭的同時拿不回借款的一個子兒。更要命的是,他的所有財產都依法傳給“私奔”的女兒傑西卡和女婿羅蘭佐。

不說夏洛克貪婪得到頭來一無所有,且看鮑西亞父親爲寶貝女兒擇親定製的金、銀、鉛三個匣子,匣子裏面分別是死人的骷髏、傻瓜的畫像和鮑西亞畫像。

金匣外面刻着:“誰選擇了我,將要得到衆人所希求的東西。”裏面的紙卷是:“發閃光的不全是黃金,古人的說話沒有騙人;多少世人出賣了一生,不過看到了我的外形,蛆蟲佔據着鍍金的墳。你要是又大膽又聰明,手腳壯健,見識卻老成,就不會得到這樣迴音:再見,勸你冷卻這片心。”

銀匣外面刻着:“誰選擇了我,將要得到他應得的東西。”,裏面的紙卷是:這銀子在火裏燒過七遍;那永遠不會錯誤的判斷,也必須經過七次的試煉。有的人終身向幻影追逐,只好在幻影裏尋求滿足。我知道世上盡有些呆鳥,空有着一個鍍銀的外表;隨你娶一個怎樣的妻房,擺脫不了這傻瓜的皮囊;去吧,先生,莫再耽擱時光!“

鉛匣外面刻着:“誰選擇了我,必須把他所有的一切作爲犧牲。”,裏面的紙卷是:“你選擇不憑着外表,果然給你直中鵠心!勝利既已入你懷抱,你莫再往別處追尋。這結果倘使你滿意,就請接受你的幸運,趕快回轉你的身體,給你的愛深深一吻。”

看到這裏我們不得不對鮑西亞父親的睿智喝彩。其實,匣子反映的不僅是世人對金錢的看法,更是對一切事務的看法,金銀銅只不過是個比喻罷了,裏頭的紙卷本身就是很好的詮釋。

現實生活中,我們看事物、評價人物不要只憑外表。金玉其外的橘子還不是敗絮其中麼?一些富家子弟也只會穿金戴銀卻是不學無術的。所謂真人不露相啊,真正人才不必包裝入時,也不一定誇誇其談。“發閃光的不全是黃金”,這話沒錯,我同樣想到有關金子的一名話:“只要是金子終究是會發光的”。這就要我們擦亮雙眼,分清是內在金還是外在金了。

現實生活中,我們做事不要虛浮。一步一個腳印,實打實的才能成事,大躍進、浮誇風吃的就是這個苦頭,高產決不是吹出來的。教學工作也是一樣,投機取巧,做小動作,看起來風風火火的教學活動未必就是件好事。

《威尼斯商人》告訴我如何看世界,如何做事情,求真務實是我們堅持的原則。

  《威尼斯商人》優秀讀後感3:

威廉 莎士比亞是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文學最傑出的代表作家,他的戲劇在歐洲戲劇發展史上乃至人類文學發展史上佔據着重要地位。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亞早期創作的最優秀的喜劇之一, 當時的英國正處於伊麗莎白女王統治時期,新興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人文主義思想廣泛傳播,全國上下繁榮昌盛、蒸蒸日上。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熱情地歌頌和讚揚人文主義的友誼和愛情,極力提倡個性的自由解放。全劇結構嚴謹,情節緊湊,內容風趣橫生,人物栩栩如生,充滿濃厚的喜劇色彩,閃爍着人性光輝。

書中講述了善良忠厚的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替朋友巴薩尼奧向冷酷無情的猶太商人夏洛克借高利息貸款,並以自己的商船作爲抵押,夏洛克想乘機割取安東尼奧的肉便答應了。但安東尼奧的商船卻出事了,夏洛克把安東尼奧告上了法庭。在法庭上,聰明的鮑西亞答應夏洛克可以割取安東尼奧身上的任意一塊肉,只是若流下一滴血的話(合約上只寫了一磅肉,卻沒有答應給夏洛克任何一滴血)就用他的性命和財產來抵換。最後安東尼奧獲救,除了夏洛克之外,每個人都得到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劇本的主題是歌頌仁愛、友誼和愛情,同時也反映了資本主義早期商業資產階級與高利息貸款者之間的矛盾,表現了作者對資產階級社會中金錢、法律和宗教等問題的人文主義思想。

在劇中,莎士比亞的語言豐富生動、富於個性、富有詩意;文辭華美流暢,妙語比比皆是,對白詼諧幽默;比喻、排比和對比精闢深刻,極大地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誇張、奉承、回敬、挖苦、奚落嘲諷等技巧在《威尼斯商人》劇中使用得淋漓盡致,不僅刻畫了人物性格,而且加強了喜劇效果,給人以美的享受,充分顯示了莎士比亞“最偉大的戲劇天才”的地位。

現實生活中,我們看事物、評價人物不要只憑外表。金玉其外的橘。還不是敗絮其中麼?一些富家。弟也只會穿金戴銀卻是不學無術的。所謂真人不露相啊,真正人才不必包裝入時,也不一定誇誇其談。“發閃光的不全是黃金”,這話沒錯,我同樣想到有關金。的一名話:“只要是金。終究是會發光的”。這就要我們擦亮雙眼,分清是內在金還是外在金了。《威尼斯商人》告訴我如何看世界,如何做事情,求真務實是我們堅持的原則。我們做事不要虛浮,一步一個腳印,實打實的才能成事。

同時,這部作品通過“財”與“情”之間的交錯告訴了我們“情”的重要。友情、愛情、親情,當你開心時,它們會爲你鼓掌歡呼;當你痛苦時,它們會爲你分擔憂愁,所以不要只爲了一時的滿足和快樂而背叛它,拋棄它們。我們要在得到它們的同時學會爲它們付出,這樣,我們的生活纔會充滿真正的“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