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雪花飄落之前》讀後感

《雪花飄落之前》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在賞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爲此就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雪花飄落之前》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雪花飄落之前》讀後感

最近由瓊瑤丈夫的前妻林婉珍執筆的《往事浮光》橫空出世,書中強烈控訴了瓊瑤介入自己家庭,一下子將瓊瑤與平鑫濤的愛情推上了風口浪尖。我以前從未讀過瓊瑤的書,倒不是對瓊瑤有什麼偏見,雖然在《往事浮光》中瓊瑤就是一個小三上位的存在,但我始終堅信在她們的故事中,大衆只是局外人,這一段往事,只能成爲在網絡發酵下的飯後談資。我不看瓊瑤的書,只是單純的沒興趣,瓊瑤有太多的風花雪月,愛恨情仇,她的書對我來說飄在空中,離地面太遠了。所以當室友把《雪花飄落之前》推薦給我看的時候,我是拒絕的,我實在是不想在二十多歲的年紀還去看言情小說,但她真的是強烈推薦,說這本書跟瓊瑤以前的書都不一樣,讓我去看看就知道了。

於是在一個閒來無事的午後我找出這本書來看,本來是抱着大致涉獵的心態去看的,可還沒翻幾頁,我就對這本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雪花飄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後的一課》不是一本言情小說,而是一本以生老病死爲中心的泣血之作,這本書一共分爲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關於從容的死與毫無尊嚴的生,第二部分則是瓊瑤與丈夫相處的點點滴滴。今天我不想談瓊瑤與丈夫之間的愛情,只想說一說書中的生死觀。

“謹將此書獻給家裏有至愛的失智老人,心力交瘁的朋友們,家裏有生死關頭,面對插管問題的病人的朋友們,家裏有倚賴醫療器材加工延命無法爲自己的“善終權”發言的朋友們,家裏有毫無尊嚴,也毫無生活質量等待死亡的臥牀老人及臥牀病人的朋友們,還有爲病人“善終權”呼籲的.偉大醫生們爲病人“自主權”奔走的偉大朋友們。”這是《雪花飄落之前》寫在開頭的話,就是這一段話,讓我對瓊瑤產生了不一樣的看法,也對這本書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

不知道你們曾經有沒有想過自己要活到多少歲,可能大部分人都會想要長命百歲吧。可我自初中開始就一直堅定地只想活到59歲,一直以來都只想到59歲,可能這是一個很荒謬的想法,所以每次我跟身邊的人說到這個,她們都會覺得很不可思議,爲什麼只到59歲呢?

因爲我看到過太多身邊的人受盡病痛的折磨最後在醫院裏痛苦的死去;因爲我害怕老了之後自己一身的病痛;因爲我怕疼、怕痛、怕打針,怕在醫院的病牀上度過餘生。在我看來,人一旦老了,各種各樣的小病大病就會蜂擁而來,真的會生不如死,與其生不如死,爲何不從容的離開這個呢?在閱讀《雪花飄之前》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的生死觀與書中的觀點無比契合。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受盡了各種各樣的磨難,可即使你這一生經受住了各種困難挫折的折磨,到最後還是會敗給一場病痛。在年齡與病痛面前,無論多麼堅毅倔強的人都不得不低下自己驕傲的頭,任憑各種各樣的醫療器械進入自己的身體,這是一件多麼沒有尊嚴的事啊。

依稀記得爸爸得病的那幾個月,媽媽辭掉了工作在醫院裏陪護,每天繁瑣的治療讓爸爸早已孱弱的身體更加千瘡百孔,長達幾個月的點滴讓爸爸的身體浮腫的不成人樣,全身上下幾乎都是針眼,可即使是這樣,爸爸依然沒有回來,爸爸去世那天我在學校,沒有見到爸爸最後一面,這是我心中永遠的痛。媽媽告訴我,那天爸爸突然病情惡化,身體不斷的顫抖着,睜着已經被病痛折磨地發黃的眼睛,死死地盯住媽媽,想要說些什麼,卻最終沒有說出來,就這樣永遠的閉上了眼睛。爸爸去世之後我趕到學校,在給他換衣服的時候發現以前的衣服根本已經裝不下爸爸浮腫“龐大”的身體,以前穿着病號服只覺得是有點浮腫,等真正換上日常的衣服才知道爸爸被每天的治療折磨的早已不再像以前了。

我一直非常後悔在知道是癌症晚期根本治不好的情況下還讓他在醫院裏受那麼多苦,爸爸以前是多麼驕傲的一個人啊從不被生活的苦難打倒,卻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時光裏受制於病魔。如果時光可以倒流,該有多好,人的一生,應該是哭着來,笑着離去,而不是在折磨中離開。

同學前陣子做了一個創業項目,是去關注那些在醫院病牀上的老人,我看了她拍下的視頻,整個視頻的背景非常陰暗,讓人看了覺得無比壓抑。生與死之間,看似對立,實則緊密相連,生時是母親難以承受的疼痛,死時是自己無法接受的痛苦,或者生與死本生就是無解的,你無法選擇如何生,也無法自己選擇如何死,生時由父母決定,死時由子女選擇,這時怎樣的一種悲哀呢?

生時願如火花,燃燒到生命最後一刻;死時願如雪花,飄然落地,化爲塵土!我不怕死,只是怕不死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