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暗算》讀後感大綱

《暗算》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暗算》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暗算》讀後感

《暗算》讀後感1

《暗算》是作家麥家一部關於密碼破譯的小說,榮獲中國茅盾文學獎。撇開小說的真實性,看過這本書,我有很深的感觸,特別是小說中的人物的奉獻精神。

整本書講述的是中國情報機構701的特殊人羣的特殊生活,他們被封閉在一個山裏面,基本上是與世隔絕。《暗算》整部先說都圍繞着幾個詞在展開:數學天才、算盤、下棋、破譯密碼。小說採用一種新的敘述方式,即直接引用採訪者的語言和作者自己的語言兩種不同的方式進行描述。這部小說還有同名電視作品出品,但我沒有看過。麥家的寫作讀起來非常流暢,儘管語言描述沒有沈從文文字的華麗,也沒有餘華設置的迭起懸念,但是他的語言簡練,專業。

小說梗概上分爲三大部分,**機構,解密機構和****,上部主要講了瞎子阿炳的故事,中部講了黃依依和陳二湖的故事,下部的主題是韋夫的靈魂說。阿炳的故事給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奉獻與忠誠。阿炳的奉獻就是將自己的能力全部奉獻給了組織,儘管他只是一個聽力超羣的瞎子。他的忠誠體現自己對待組織的忠誠和對自己母親的孝心,同時也要求他人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和自己妻子對自己的忠誠。阿炳的死讓我感到很悽慘。不能說他的死是誰的錯。看罷這個故事,我同情阿炳,也同情阿炳的妻子。她是愛阿炳的,她也爲阿炳考慮,阿炳沒有生育能力,但是又認爲自己和妻子睡過後就該有個孩子,自己的母親就能夠抱孫子了,她只能和自己不喜歡的人睡覺,進而懷上孩子,可惜的是阿炳的聽力實在太好,而阿炳自己又是那麼的執着。也許正是這樣的結局才能達到小說想要的效果。

《暗算》讀後感2

花三晚上看完這本,這是看的麥家的第二本書,第一本是《人生海海》,看此本書和看人生海海感覺有相似又有不同,人生海海的敘事手法像是講故事,知道讀者想知道想看到的是什麼,所以會極大的滿足讀者的好奇心,但此本書開頭作者也交代了背景,是與他人採訪、交談整理出來的,於讀者來說,更像是一部紀錄片。紀錄片的特點就是重點敘述事實,事件的背景信息,前因後果,還有客觀的陳述結果。

不管結局是否合邏輯、合情理、合胃口。所以看完《暗算》,幾個人物故事,整體來說心情是比較壓抑的。從開頭瞎子阿炳的爽文開始,再到中間的黃依依故事壓抑到頂點。再到陳二湖的故事讓人產生陣痛,再到最後的小故事結尾。

誠然,大的方向來說,我們應該爲這樣一羣從事此類行業的人致敬,致敬之餘,也會深深體會到文中主人公在遭遇生死離別時,說出沒有任何一個時候討厭、或者牴觸革命的話。因爲這其中描寫的每一個人主人公或是單位的每一個人。他們有超乎常人的智商也好、技能也好、能力也好,但拋開這些光環,這些人都是活生生的需要吃喝拉撒,就像文中黃依依說的一樣,我們都是人,都有愛恨情仇、喜怒哀樂。我們學知識,我們革命,我們都是爲了我們或者後輩能夠獨立自主的不被他人掌握命運的生活。

但就是這樣的一堆人爲了國家前途也好,民族大義也罷。致敬之餘我們更多的是心痛吧。尤其是在讀到陳二湖的老年生活,這位老爺子把他的一生都獻給了701,到退休後,已經形成了強烈無比的職業習慣和素養。而這一切,不能公之於衆,不能天下大白。他就像你身邊每天都能見到無數的普通的老大爺一樣。

殊不知和你擦肩而過的人,曾經拯救過無數國人的性命、革命的前程。他無疑是偉大可敬的,但同樣也是可憐的。就像書中那句(或者是我的那句):當他們無數次想面臨困難要放棄,無數次考量自己的選擇和堅持是否值得時,不知道是什麼推動着他們,可能是愛,可能是恨。但總歸一句話:心性不夠堅定的人,是不能揹負起革命的重任的。因爲你很有可能很長一段時間,是一個人在黑洞裏走,沒有方向,沒有同伴,甚至有時候還沒有自己。

《暗算》讀後感3

麥家的《暗算》我是第一次接觸,包括麥家的作品我都是第一次接觸的。我記得以前厚圃依稀談起麥家的作品來,然後作品名字我不記得了,只記得他好象談過麥家,好象沒有談過。青萍兄的《暗算》落入了我的手中後,我在餘華之後選擇麥家,我覺得自己算是比較有針對性的看一些東西,這樣挺好。《暗算》講的是國家安全局前身的故事,我記得以前好象聽過或者看過這麼回事。安全局的前身應該是什麼保密局或者如麥家所說的破譯局等等部門,故事就只用了三種人的身份構成,一個是聽風者,第二個爲看風者,第三個則是捕風者。當然,這裏指的風是指一些間諜性的行爲,比如破譯密碼,偵察情報和實際的參與戰爭行爲。

聽風者用的是一個人作爲主角,這人是個瞎子,名叫阿炳,當然,《二泉映月》的演奏者也是叫阿炳,兩人的特點當然是耳朵比較靈,有與從不同的聽覺與觀察力。這個阿炳從陸家村被帶到破譯局,主要是爲了偵破敵國的`密碼,從一千多組的摩斯密碼裏聽出敵方的電臺,然後交給破譯者去解迷,爲國家的安全提供有力的信息。當然,文中的阿炳簡直就是個天才,他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破掉了敵方的電臺,令破譯局原來計劃一年完成的工作提前了許多。而這個人卻是敏感的,不容質疑的,他不願意別人否定他的判斷,就象否定他生活的判斷一樣。這有些神經質,或者類似於瘋子的行爲。在他倍受大家尊敬與膜拜,當然,他的缺點在於他經受不起任何的打擊,在他的妻子背叛他後,他選擇了自殺。

《暗算》讀後感4

你,將疼痛撕扯成美麗

——寫給《暗算》裏的黃依依

很長時間寫不出一個字,我沉浸在寂寞的憂鬱裏,無法具像的心境,流瀉又聚集。

——題記

依依,是個美麗的名字,像線裝書裏華美的詩行,像多年前酒杯裏浮動的華鬱的影子。

我無法形容天才的博睿,也無法將偏癡和狂熱塞進數學的王國。

研究院的傻子們解不了你心頭的寂寞,他們不知道從開始的張茜到後來的黃依依是數字的壘加替代還是幾何式的螺旋層遞?

他們解不開你的謎底,便習慣的冠之以異類。他們容不下異類,便也默許了瘋女人,隨意的將你的無辜撕裂。

你單純的綻放,無奈的守望。你是一個用愛承續生命的女子,你渴望那些芬芳的雨露澆開溫潤的花朵。

一見鍾情的殘忍擊穿了你理智的防線,哪怕那個被正義和責任填充的男人,只把你當成他肩頭的一部分。

也許,我理解不了硝煙背後的慘烈,當你走進701大院,我敏感的預知了未名的碎裂。

“光密”是瘋子的遊戲,江南瘋了,陳二湖也誤入歧途。只有你將輕靈和理智交給木匠手中的模具。

只是,沒有愛的回報,枯萎風乾便成了某種宿命。

你開始酗酒,出賣肉體,甚至用刀割碎無人珍視的美麗。

無邊的掙扎裏,活着是最疼痛的悲劇。只是,你善良的葉子依舊豐茂,你的糧票,拯救了張姓男人的懦弱,也縱容了流言的翅膀開出妖冶的花朵。

依依,你美得不合適宜,他們錯把你的單純磨成了傷人的暗器。

暗器,傷人也傷己。劉麗華淬毒的手,讓你的靈魂不再沉淪在這個污濁的塵世裏。

你安靜的躺在那個男人的懷裏,是他懂得珍惜還是又把所謂的悲憫道義推向了另一種極致?

不再重要了,這裏不屬於你。

只是,長久的疼,卻從此種在我心裏。

《暗算》讀後感5

近年,曾有一部電視劇成爲大家熱議的話題。有人說它是一部體現謀略的諜戰片,有人說它其實是一部影射現實的教育片,也有人說,它是一部關於信仰,關於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頌歌。這幾天我讀了《暗算》的原著,讓我也有幸走入了這個令人沉思的故事。整個故事是圍繞主人公展開的。他勤勉,堅韌,忠誠,但就是因爲爲人不不知收斂,因而處處碰壁。他就是李涯。李涯曾經說過:“我運即國運,我幹這一行不圖立功受獎,我的理想是讓孩子們過上好日子。”李涯的人生可謂是有山無水難成事。他雖然有着山一般的信念,能力強,勢頭勁,卻一點也不懂得圓滑通融。一腔熱血每每被澆得透心涼卻還是矢志不渝,最後卻喪命於自己的忠誠,不知他是死得其所還是死不瞑目。

風,一種冥冥混沌中的快意,一種無法言傳和觸摸的神奇。《暗算》巧妙的分爲了三個部分:聽風,看風,捕風,靈感源自於號稱中國“中情局”的神祕組織701,分別與701 的三個特殊的業務局監聽局,破譯局,行動局一一對應。偵聽就是要聽懂天外之音,無聲之音,祕密之音,被喻爲“聽風者”。破譯即解密,就是要釋讀天書,無字之書,爲看風者。搞諜報工作的就要深入虎穴,迎風而戰,爲捕風者。我們從形象的比喻中足以看出諜報工作像風一樣的特點,抽象,敏捷而又稍縱即逝。

長期艱苦的蟄伏工作似乎是701成爲一個周而復始的運轉機器,遵循着看,聽,捕三個步驟。仔細回想人生對夢想頑強的探索過程豈不是也亦復如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我們在嘈雜聲中追尋着希望之風傳來的一絲佳音。就像書中黃依依對烏字一號高級密碼頑強的探索,當我們“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的試圖破解人生密碼時,依靠的不就是看風者的那份執著?在漫漫求索路的盡頭,艱苦卓絕的捕風終於略見曙光,我們難道沒有感受到“衆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柳暗花明的快意? 人生漫漫求索路正如一次聽風,看風,捕風的過程,造就了層層遞進,由表及裏的人生三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