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媽媽走了》讀後感3篇大綱

《媽媽走了》讀後感3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媽媽走了》該書作者是海茵,該書主要介紹了主人公烏娜在媽媽走後,艱難地努力着,尋找未來生活的支點與快樂的故事。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這本書的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媽媽走了》讀後感3篇

  《媽媽走了》讀後感(一)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媽媽走了》的書,這本書講述了一個美滿的家庭突然失去了女主人,這個女主人的三個孩子怎樣走出悲傷,不整日以淚洗面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烏娜的小女孩,她有兩個哥哥,大哥卡勒兒和二哥保羅。他們的爸爸是個雕刻家,他有一個忠誠的朋友,浪子——一條純種狗。在這本書中,烏娜的媽媽和藹可親,但是卻病逝了,烏娜和大哥卡勒兒天天哭,保羅卻很少哭。

一天晚上,保羅對烏娜說:“你不要天天哭了,你該長大了。媽媽去了一個遙遠的地方,我們叫它天堂。等你死後,也去了那兒,見到了媽媽,她問你這些年你都幹了什麼,如果你回答說‘我天天哭來着。’那媽媽會多傷心呀!”聽了這番話,烏娜變得堅強了起來不再整日哭泣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認爲我們應該堅強,不能被厄運和困難所擊倒。我認爲保羅說的很有道理,如果我們在有生之年乾的事有意義,到天堂也對早逝的親人和朋友有交代,如果幹的事沒有意義,到天堂也沒臉面對親人和朋友。所以,就算爲了早逝的親朋好友,我們也要好好的活着,多做有意義的事。

  《媽媽走了》讀後感(二)

前段時間我讀了《媽媽走了》這本書。書中講述了烏拉育有五口之家。大哥卡雷爾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二哥保羅幽默風趣;最小的烏拉最喜歡跟着笑呵呵的.媽媽在一起。爸爸是個藝術家。一家人享受着天倫之樂。

可是八月中旬的一天,媽媽病倒了,永遠的離開這個家,一家人都悲痛欲絕,家裏的一切都變了,特別是烏拉哭了好久好久......

是啊:都說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棵草。但是他們家的“草”就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他們不絕望,很快就振作起來,彼此關愛着。他們的關愛讓我感動。

爸爸既當爸、又當媽,白天繼續工作,用心地雕塑着他的藝術品,還經常帶着幾個孩子去旅遊,像媽媽一樣疼愛着烏拉,鼓勵烏拉,每天堅持給烏拉講故事:“小丫頭,天分就是你會非常美麗,有智慧......”就這樣,爸爸正在傳承着媽媽的母愛

雖然失去媽媽,大家都很悲痛,但是一向跟妹妹爭搶玩具的哥哥保羅對妹妹疼愛有加。安慰妹妹說:“當你想起媽媽的時候,要笑,不要哭,媽媽可不是哭喪着臉的那種人,對嗎?”這種愛多難得啊!

故事中講到:自從媽媽走了,家裏總會有客人來看望他們,那些客人總是拍拍保羅的頭,示意着媽媽死了,多可憐,這讓保羅感到不安。從他的不安可以看出保羅多麼堅強。也說明他正在面對現實。

大哥卡雷爾也說到:“我也覺得這樣不好,希望他們不要打擾我們,我們不孤單,我們畢竟是四個人。”這就是一家人都在互相鼓勵着,彼此關愛着。

從他們彼此關愛鼓勵中,我體會到他們一家人多麼勇敢堅強。“媽媽“走了是事實。每個人都逃離不了生老病死的經歷。只有勇敢地面對自己不敢面對的現實,才能重新找回生活的快樂,正如保羅所說的:“媽媽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媽媽的愛是鮮活的。我們要讓媽媽的愛傳承下去。”

從這本書的故事裏,讓我明白了很多,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和挫折都要勇敢,堅強地去面對。讓身邊的親人得到更多的愛!

  《媽媽走了》讀後感(三)

《媽媽走了》這本書是德國的海茵寫的,它精彩地描述了媽媽去世的過程以及去世後家人的反應。

媽媽因病去世了,隨媽媽而去的是她那天使般的微笑和她對親人以及所有生命的溫情脈脈的愛。但她卻不知道留在人間的是悲傷和痛苦,家人整天以淚洗面,生活在一種悲傷的環境中。

然而有一天,哥哥保羅的話啓發了烏娜,讓烏娜懂得了我們不能用無盡的哭泣來折磨逝者和生者的心靈。我們還要長大,還要學習許多東西,還有許許多多美好的東西等待着我們,我們還要去創造新的世界。從此,家人都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態度,爸爸成功的做完了雕像,成了有名的藝術家;哥哥卡勒尓找到了自己的女朋友……

我覺得通過這本書使我懂得了我們不能因爲失去什麼而沉浸在悲傷痛苦中,要勇敢的面對事實,要知道我們的路還很長,要學會對自己說:“不能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