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通用23篇)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通用2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濟南的冬天讀後感(通用2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通用23篇)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1

溫暖而舒適,晴朗的天氣,刺眼的陽光,這,就是老舍筆下的濟南的冬天。

想必大家腦海中的冬天一定是鵝毛大雪,寒風刺骨,美一點的,大概就是冰天雪地般的童話世界了吧,可是,你大概想不到,在北中國,還有一個擁有能讓你溫暖到出汗的冬天的地方吧。

大家想想看,我們在這邊飽受着寒風的折磨,可是,人家濟南的人們卻被太陽曬得汗流浹背;我們在這邊冷得又是點爐子、又是開空調,可是,人家濟南的人們沒準還正在扇着扇子呢;我們在這邊穿好幾件都不夠,還凍得要死,可是,人家濟南的人們大概只是穿個襯衣,要是再冷點,也就穿個夾克衫吧;我們在這邊冷得牙齒打顫,可是,人家濟南的人們卻是面上含笑的哩!

老舍先生曾在《一些印象》中提到濟南的秋天和冬天是一樣的美麗:”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秋和冬是不好分開的,秋睡熟了一點便是冬,上帝不願意把它忽然喚醒,所以做個整人情,連秋帶冬全給了濟南。“

僅僅寥寥數語,就把上帝對濟南的垂青描寫得活靈活現,有人就要問了,濟南爲什麼那麼暖和啊,讓我來告訴你,是因爲濟南的周圍有一圈包圍它的小山,密不透風,所以才造就了溫暖的濟南。

講完課,我發現我深深地愛上了濟南,戀上了濟南,我是多麼希望自己就是濟南人,能有一個讓自己十分驕傲的家鄉,濟南的風景如詩如畫,有山有水,我時常幻想着這樣一幅美景:有個古老的老城,有高大的城樓,狹窄的古石路,寬厚的石城牆,環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邊蹲着洗衣的農家姑娘,怎麼樣,是不是很美妙,你是不是也被她這迷人的風情吸引了呢?

改天,我們一起去濟南!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2

藍水晶般的景,彩筆畫般的城,小姑娘般的山,烘托出濟南仙境般的冬。

這便是我在看了老舍先生《濟南的冬天》一文之後,對濟南之冬的第一印象。原來在我眼中,冰冷的冬天,在老舍筆下變得溫暖起來;原來在我眼中,死氣沉沉的冬天,變得生機勃勃;原來在我眼中,寂寞的冬天,變得令人神往。

老舍的文章,真是叫人拍案叫絕!他把濟南冬天的美景與可愛之處描繪的淋漓盡致,躍然紙上。讓人看了,便有一種溫暖之感籠在心頭。這便是濟南的冬天啊!真美,真好,真愜意!

寒風凜冽,大雪紛飛,山城一片枯黃,黯然失去了多彩的世界,這是我感覺的冬天。而老舍筆下的冬天,確是“響晴”的,而且是常綠的。

濟南的冬天像一個慈祥的媽媽擁抱着美麗的濟南城。她把小山編織成搖籃,哄着人們安然入睡。人們見到這小山,心中便有了依靠,因爲媽媽是不會虧待孩子的。太陽似乎對濟南情有獨鍾,總是衝着濟南露出笑臉。小雪中的濟南更是別有姿色。本來就美麗的小山,穿上小雪賦予的花衣,更是若若欲仙。濟南的冬天的樹,也不是枯黃一片,而是“常綠”的。是啊!在綠的小山中享受溫暖太陽光的沐浴,多麼美好的感受。難怪老舍先生要用那麼多漂亮的詞句描繪這一片在冬天的季節中若有似無的“春景”呢!

我所擁有的冬天,是使人冷得發抖的。而濟南的冬天無限溫暖。老舍的這篇文章讓人感到的溫暖,也許是老舍先生用筆從濟南帶來的吧!老舍先生筆下的濟南冬天竟然比令萬千衆生鍾愛的春天更加美,美得攝人心魄。濟南的冬天居然有這麼大的魔力,能使人迷戀冬天,甚至不過分去迷戀春天!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3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老舍先生在英國講學六年之久,英國的霧氣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來到被譽爲“泉城”的山東省會濟南後,感受非常強烈。標題“濟南的冬天”,簡潔明瞭地點明地點,節令。告訴讀者,它是不同於其它地方的冬天。因此他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這一特點,描述出一幅幅濟南特有的動人的冬景;老舍先生還善於描述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徵,表達自己最鮮明的印象和感受。以下是一篇《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濟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陽光、那白雪……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特別是浸透在如詩如畫美景中的濃郁情致,更使作品帶有了一種神韻,一種悠長的味道。本文值得玩味的地方是很多的,在此略述以下幾點:

文章佈局謀篇層次井然。開頭一段,寫濟南冬天的天氣。作者以自己的親身感受,通過和北平、倫敦、熱帶的對比,寫濟南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的“奇蹟”“怪事”,突出它的“溫晴”,讚譽它是個“寶地”。這是貫串全文的主線,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都是與此相聯繫的。第2段開始,“設若單單是有陽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個重要的過渡句,轉到對冬天山水的描寫。在分寫山水之前,先給人以濟南的總體感,用擬人的筆法烘托出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作者緊扣住這一點,繪山景,描水色,寓情於景,既表現濟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愛。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寫冬天的山景,先寫陽光朗照下的山,次寫薄雪覆蓋下的山,再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第5段寫冬天的水色。作者極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將天光、水色融爲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最後,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一句結束。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4

我們都領教過“寒冬”的淫威。然而,濟南雖位“在北中國”,冬天卻非但沒有一副嚴酷的面孔,反倒是那麼笑容可掬,“慈善”可親。讀罷老舍的名作《濟南的冬天》,印象是如此的鮮明。

作者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北平度過的,20年代至抗戰前夜,他執教於英國倫敦大學和齊魯大學、山東大學。北平、倫敦、濟南,先後成爲老舍生活之舟的三個主要停靠站。因此,他獲得了評判對比的資格。“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颳風,便覺得是奇蹟;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如果“不颳風”,便堪稱“奇蹟”,那麼“沒有風聲”就應是“奇蹟中的奇蹟”了。作者對濟南冬天“沒有風聲”,感受這麼深切,是不難理解的。當時,作者是從霧都倫敦回到“響晴”的濟南的,這就不能不在心理上形成又一個強烈的對比:“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爲了強調這種異常鮮明的感受,作者繼而就將“熱帶的地方”同“北中國”的濟南作了第三個對比,以熱帶地方日光“毒”得“叫人害怕”作反襯,突出了濟南的冬天能有“溫晴的天氣”之可愛。至此,既有“奇蹟”,又有“怪事”的濟南,其暖冬的特點已經躍然紙上,未措“慈善”之辭而已見“慈善”之狀。

順着“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這條主線,緊扣着“山”和“水”,作品接着鋪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畫。

第一幅是小山搖籃圖。作者先爲讀者勾勒了一個“理想的境界”:“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何等恬靜,靜到壓根兒“沒有風聲”;又何等明媚,全在“天”底下,真正是“響晴”。難以想像這是北中國的冬景,但這卻是濟南真實的冬令。“寶地”的“出奇”之處便在這裏。然而,作品的“出奇”之處,卻是在引出“山”之後對“山”的描摹上。在濟南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它東接佛懋山,西連南馬鞍山、四里山,層巒疊翠,形成了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峯也只有海拔285米。對這樣一個地理環境,作品只用一句話就寫準了:“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有北邊缺着點口兒。”這也便是濟南出現暖冬的地理原因。作品點出這個原因,用的不是學者的口吻,而是文學家新巧的比喻:“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躺在搖籃裏承受母親的慈愛,那當然是最暖和不過的了。而況“山們”還“低聲地”哼着搖籃曲呢:“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一幅“小山搖籃圖”竟然蘊含着感人的脈脈溫情。就憑這種體貼入微的撫愛,濟南人也要不但“面上含笑”,而且心中覺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的:“因爲有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希望別的呢!”

雪後初晴的美景是第二幅畫面。除了風,嚴酷的冬天還要憑藉雪來向大地施加淫威,增添寒意。然而,濟南的雪一點也沒有抹煞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溫晴”越發顯露了出來。因爲那只是“小雪”,連“矮鬆”都罩不住,反而由於白雪的襯托顯得“越發的青黑”,僅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5

讀老舍先生的大作《濟南的冬天》後,感到濟南實在是太美了!

老舍先生雖然沒有用異常華麗的詞句,但他筆下的濟南簡直就是人間天堂:有山有水,有窄窄的羊腸小道,有寬敞的山坡,有斜臥的村莊,有皚皚的白雪。在這樣一座搖籃般的老城中,享受着溫暖的陽光,遙望着高高的山丘,期盼着春天的到來,多麼愜意啊!美極了,老舍先生把一幅美麗的寫意水墨畫呈現到了我的面前。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太陽,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夢想的境界?”字裏行間都滲透着老舍先生對濟南的深愛。寒冷得讓人難以忍受的冬天,在老舍先生的眼中卻是那麼美,沐浴着溫暖的陽光,等待着大地甦醒時的春風,在山水的陪伴下平靜安詳地睡着,使本來蕭瑟的冬天平添了幾分詩情畫意。

老舍先生以往說過,“濟南的秋天是詩意的,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了瑞士,把春天賜給了西湖,把秋天和冬天全賜給了濟南。”瑞士只佔了一個夏天,西湖只佔了一個春天,而濟南卻擁有秋天和冬天。可見濟南在老舍先生心中的份量有多重。

濟南確實很美!春天,濟南生機勃勃,隨處可見的迎春花含苞待放,嫩綠嫩綠的一片中,剛剛化凍的小河清澈見底,奔流不息,給人許多活力;夏天則成了泉水的世界:來到郊外,發現一處泉眼,泉水汩汩涌出,珍珠般的氣泡一串串的往上冒,使人感到無比清涼;秋天,濟南又變成了“夕陽紅”的老婆婆,帶着收穫的喜悅與金色的心境步入初冬。似乎,這座老城永遠都是那麼美麗,那麼寧靜;卻使得繁華與喧囂顯得那麼遙遠。

我們生活在老舍先生心中的天堂裏,我們感到了什麼?我站在濟南這寬廣、美麗、富饒的土地上,聽到了它的喘息,感到了它的心跳。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6

冬,本應是寒風凜凜,一片白雪皚皚的。可是,老舍筆下的冬天,卻是溫晴的。

印象中的冬天,應是如黃升寫的那般,“冰雪襟懷,琉璃世界,夜氣清如許”。但,濟南卻不是這般的。它沒有“千里冰封”,亦沒有“萬里雪飄”。它的冬天,是安逸的。它有可愛的小山照顧着,自然是如春般溫暖的。

即使是下雪,濟南也不會有“天將暮,雪亂舞”之景,唯有那若“柳絮因風起”的細雪紛紛。帶着涼意,悄悄地蒞臨,它以獨特的方式,給小山,給天邊,繪上一層銀邊。矮鬆定然是不畏冬天的,雖沒有“大雪壓青松”,可依然“青松挺且直”。樹尖兒上,頑皮的雪花化作了一頂白帽,點綴着矮鬆。遠處的山坡,依稀可見微黃的夕陽映着透着粉紅的細雪,而村莊的房屋,迎着殘霞,揮手告別。

濟南的冬天便是如此,沒有嚴寒,沒有狂風暴雪。有的是如水墨般的安逸、和諧與詩意。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7

看了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我感受很大,對濟南之冬的第一印象就是,在老舍筆下,寒風刺骨的冬天,變得溫暖如春。

老舍筆下的冬天啊!真溫暖,真完美,真愜意!

寒風刺骨,大雪飄飛,山城陰黃土氣,使冬天失去了絢爛的世界,這是我感覺到的。而老舍筆下的冬天,確是“響晴”的,並且是常綠的。

濟南的小山像一個慈祥的媽媽擁抱着濟南城。她把自我編織成搖籃,哄着人們安然入睡。人們見到這小山,心中便有了着落。小雪中的濟南更是別有姿色。本來就美麗的小山,鑲上小雪的銀邊。更是美麗動人。濟南的冬天的樹,也不是枯黃一片,而是“常綠”的。濟南的冬天真美啊!

我所明白的冬天,是使人冷的直打哆嗦的。而濟南的冬天無限溫情。老舍的這篇文章讓人感到的是冬天溫暖,也許是老舍先生從濟南的冬天感受到的吧!老舍先生筆下的濟南冬天竟然比生機勃勃,萬物復甦的春天更加美,美得使人如醉如癡。濟南的冬天居然有這麼大的魅力,能使人迷戀冬天,甚至可是分去迷戀春天!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8

成長在一座四季分明的城市,我早已習慣於依靠天氣預報來決定穿着,隨着季節的更替計算時光。我常懷疑自我會很輕易地忘掉生活中細微的冷暖。來到徐州已近三年,在寒潮頻頻肆虐的當下,偶然間再一次讀到老舍先生的作品《濟南的冬天》,竟覺得每一寸細枝末節都溫暖了起來。

濟南的冬日是響晴的,沒有風聲也不見烈日,總是洋溢着平和的溫柔;濟南的小山是秀氣的,把整個城市平靜地環抱在中;濟南的雪是體貼的,就那麼妙的一點小雪,是古城冬景中最優雅的點綴;濟南的水是溫熱的,要在冬天把所有的綠都滿滿呈現出來,讓人覺得新鮮的暖春很快就要到來。寥寥數百字之間,濟南的山水草木,處處都充滿了生命的喜悅和溫和的保護:舒適的小搖籃,俏麗的白花,嬌羞的薄雪,剔透的藍水晶……此情此景,溢於言表。老舍先生用最溫情的筆觸勾勒出明媚的濟南,把心中的溫暖描摹給每一個人聽。

北中國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是令人肅穆的。蒼涼沉鬱的氣候環境,硝煙瀰漫的割據戰爭,中國北方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國整體的民族氣質。天子腳下歷盡繁華的北京,碼頭密佈痞氣十足的天津,海天一色豁然開朗的大連,沃野千里物產富饒的太原,甚至身居要塞衢通南北的徐州……這諸多城邑之間,偏有一座與世無爭、溫潤如玉的濟南城,正似綿延千百里的燦爛和蒼翠、沉靜和秀麗,都被安詳的容納在這一圈環抱之中。在這環抱的中央,所有的靈秀和單純彷彿都悄悄融化、蒸發了,就算尋覓不得,也能夠隨時體會到那樣的氣息在周圍氤氳。也許濟南正是擁有了這些珍貴的溫晴,才無愧爲一處寶地。

文學大師老舍先生的文字中,透露出平靜的張力。雖不足千字,卻有豐富的人文氣息盪漾在字裏行間,讓人讀來不勝欣喜。據老舍先生的夫人胡青回憶,老舍生前“常常懷念的是從婚後到抗戰爆發,在山東度過的那幾年”。那些盎然的春意,那些溫柔的小雪,那些靜臥的小村莊,處處映襯着作者溫和平靜的心境和典雅的生活態度。可惜,即使是老舍先生本人,也僅僅擁有那麼一段風景秀麗沿途欣賞的時光,然而生命中擁有過這樣的平淡完美——即使不算長久,也足能夠稱得上無憾了吧?

今日的濟南依然被稱爲“最慢的城市”。誠懇的土壤,靜默的街巷,城裏的人們目光坦然,步態自如,彷彿只是一邊散步一邊發呆,要讓自我的心靈澄澈起來。似乎對濟南人而言,生活唯一的目的就是享受這份無關緊要的心境。即使偶有人形色匆匆,可是轉瞬間,城市就被他拋到身後去了,互不挽留。焦慮不屬於濟南人,那份毫無顧忌的閒適和清逸,實在令旁人羨慕不已。

所謂的“城市性格”,正是在四季更替和歷史的變遷中逐漸構成,又在文人墨客的筆下逐漸呈現,爲人所熟知的。老舍先生在長篇散文《一些印象》中,以他生動而傳神的筆觸,漸將他的第二故鄉相冊般一頁頁翻開。文字裏的風景總是能給讀者留下久久回味的想像和油然而生的嚮往,《濟南的冬天》能成爲其中最經典的節選單獨成文,最美之處莫過於於文末的點睛之筆:“這就是冬天的濟南。”只淡淡的一句,無需華麗的言辭和冗雜的修飾,躍然紙上的,正是這份純粹而樸實的珍愛。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9

《濟南的冬天》聽這個題目,你必須會覺得很熟悉吧!對,我今日要寫的就是這篇文章的讀後感,前幾天,我在教師的幫忙下,真正地閱讀了這篇文章。寫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在老舍筆下的這篇《濟南的冬天》真是栩栩如生。就連我讀着讀着,也彷彿置身在濟南的冬天下。

在《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當中,老舍先生抓住濟南冬天“溫晴”這一特點,用他的那支神筆,以山、水爲主描述對象,用了準確、優美的文字,從不一樣角度描繪了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抒發了自我對祖國山河熱愛之情。讓人讀後回味無窮,令人真的想去感受一下濟南的冬天是不是很溫情、暖和安適。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僅有北邊缺着點口兒。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異常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當我閱讀完這一句後,我就十分喜歡這一小段。這段話寫得很可愛。老舍先生把濟南比作嬰兒,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比作”小搖籃“。用了比喻、擬人的方法,再現了這一”夢想境界“的明淨,溫暖和舒適的特點。冬天,在我眼裏,在我筆下,是一個冷靜、莊嚴、到處都是寒風呼嘯的季節。可是,冬天,在老舍先生的眼裏,筆下,卻是一個溫情、暖和安適的季節。我不喜歡冬天,但自從我讀了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後,我就開始喜歡上了冬天。冬天,雖然是寒風呼嘯,大雪紛飛。可是,正是這個季節,能考嚴我們的毅力,讓我們變得更堅強,更有意志力。我喜愛冬天。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10

“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着點熱氣……”這是老舍先生對濟南冬季的描述,與我們平日印象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般,孤寂、寒冷的冬天全然不一樣,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充滿生機與活力,令人嚮往。

濟南四面環山,大山猶如母親一般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輕搖着,輕搖着。濟南在暖和舒適的搖籃中睡着了。老天對濟南也是格外的眷顧,不忍心下大雪,那點小雪將濟南裝扮的多姿多彩。

老舍先生不愧是語言大師,簡單幾筆便賦予了濟南無限的生機。那山,那水,那城,那村原本靜止的事物都充滿了靈性,充滿了親切、溫馨。就彷彿冬天這個季節在濟南這個地方消失了一樣。我原本以爲,寫景文就是很多的排比句,華麗的語言,和幾處好詞好句堆砌而成的。可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排比沒兩句,可擬人句卻用的惟妙惟肖,“曬”“睡”“喚醒”“低聲說”儼然是一幅“陽光朗照山景圖”老舍沒有用太多華麗的語句,卻讓人實實在在感受到濟南冬天樸素又高雅的美麗,讓人對冬天的濟南心馳神往。濟南的冬天是靜止的,可老舍用自我的筆把它寫活了。

回想我們所擁有的冬天,無不是寒風凜冽,冷的讓人瑟瑟發抖。它沒有秋天寧靜卻又多彩,沒有夏天的驕陽似火,更沒有春天那樣的繁花似錦,它所帶給我們的僅有滴水成冰,呵氣成霜。而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卻是無限的溫暖,竟然比令萬千衆生鍾愛的春天更加美,美得攝人心魄。濟南的冬天居然有這麼大的魔力,能使人迷戀冬天,甚至可是分去迷戀春天!相信就算再頑固不化的人讀過老舍的這篇文章,對濟南的冬天必須也有了新的看法。

正如巴金所說:“老舍先生永遠活在他的作品中,活在一代代讀者心中,活在人民中間!”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11

近讀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一下子就被作者對濟南飽含真情的描繪所感染。讀着文章,就好像一位老者應對面聲情並茂地向你講述濟南的冬天有多麼完美,在作者眼裏“濟南可算個寶地。”

作者對濟南充滿了真情實感,在文章中,他飽含感情地寫山繪水。寫山時,作者把濟南周圍的小山比作“小搖籃”,把濟南城比作安睡的嬰兒,並且還讓小山對它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看着這樣的描述,我們頓時也會覺得心裏暖洋洋地,試想,一個在搖籃裏熟睡的嬰兒有多麼的愜意,有多麼的美妙,有多麼的幸福!而此時濟南的冬天就是這麼一種美妙的境地。讓我們的內心充滿了嚮往與憧憬。作者寫水時,“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藻上冒着點熱氣,水藻真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這就是濟南冬天的水,讓人覺得溫柔可親,而那種綠,更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欣喜,它所蘊含的精神給人以鼓舞和活力。在那裏,作者對濟南的山水一往情深,經過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把它們寫得栩栩如生,富有情感。真切地表達了作者對濟南的深厚感情,抒發了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之情。

老舍先生的這篇短文,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僅有熱愛生活,富有愛心的'人才能寫出如此情深意切的文章。就讓我們每個人都像作者那樣懷着一顆愛心去感受生活,感恩大自然的賜予,用心去描繪大自然的美景,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12

寒假裏讀了《濟南的冬天》這本書後,感到濟南實在是太美了!

原先在我眼中,冰冷的冬天,在老舍筆下變得溫暖起來;原先在我眼中,死氣沉沉的冬天,變得生機勃勃;原先在我眼中,寂寞的冬天,變得令人神往。真是叫人拍案叫絕!他把濟南冬天的美景與可愛之處描繪的淋漓盡致,躍然紙上。讓人看了,便有一種溫暖之感籠在心頭。這便是濟南的冬天啊!真美,真好,真愜意!

他筆下的濟南簡直就是人間天堂:有山有水,有窄窄的羊腸小道,有寬敞的山坡,有斜臥的村莊,有皚皚的白雪。在這樣一座搖籃般的老城中,享受着溫暖的陽光,遙望着高高的山丘,期盼着春天的到來,美極了!老舍先生把一幅美麗的寫意水墨畫呈現到了我的面前。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太陽,暖和安適地睡着,只等春風來把他們喚醒,這是不是個夢想的境界?”字裏行間都滲透着老舍先生對濟南的深愛。寒冷得讓人難以忍受的冬天,在老舍先生的眼中卻是那麼美,沐浴着溫暖的陽光,等待着大地甦醒時的春風,在山水的陪伴下平靜安詳地睡着,使本來蕭瑟的冬天平添了幾分詩情畫,能使人迷戀冬天,甚至可是分去迷戀春天!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13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散文。作者老舍在文中圍繞濟南冬天“溫晴”這個特點,生動而真切的描述了濟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着重突出了濟南氣候的溫和、山青水綠、美麗如畫的特點。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品味語言、理解字詞、學習句子,理解資料、領悟主旨、體會情感是本篇文章在教學中需重點注意的資料。

爲了能更快更好地理解文章資料、體會情感,教師的第一個教學環節就是對課文的品讀,而品讀又包括初讀以及精讀兩部分資料。在初讀課文時,學生經過對課文反覆的朗讀,去感悟、體驗語言材料傳遞的思想情感和人文內涵;經過讀,去感受作者在文中所表現的濟南冬天的特點。在精讀課文時,學生結合自我的理解談自我對課文印象深刻的地方,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14

老舍在很多文章中都表達過對濟南山水的喜愛,《濟南的冬天》正是一篇這樣的文章。這是一篇詩意盎然的美文,老舍通過多角度的描寫,對濟南的冬天表示了由衷的讚美。

“溫晴”是濟南的冬天最大的特點,老舍抓住這一點,以濟南的山水爲對象,進行了充分的描寫。通過描寫小山,用擬人的手法,告訴我們濟南冬天的“溫情”,“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搖籃裏,它們全安靜不動的低聲的說:’你們放心吧,這兒保準暖和。’”還可以用水告訴我們濟南的“溫情”,“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點熱氣。”展示出濟南水的“溫暖”。“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忍不得凍上,何況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裏照個影兒呢!”這顯示出了濟南水人性般的多情,使得文章情景交融,真切動人。這種同感的手法讓文章更具藝術性。

人民藝術家老舍給我們展現了濟南的“溫暖”的冬天,親切和藹,生活氣息濃厚,讓人忍不住想去看一下濟南。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15

我最喜歡的一篇文章就是《濟南的冬天》了,這篇文章是老舍寫的。老舍吧唧難看做自我的“第二故鄉”。

當教師佈置我預習第十二課《濟南的冬天》的時候,好奇心驅使我一口氣讀完這篇文章。

在這篇文章裏,老舍用了一個詞“暖和而安適的睡着"很能體現出這篇文章的中心。老舍在這篇文章裏,運用了還幾個修辭手法,比如比喻句,這個比喻句寫得十分好:“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暖和而安適的睡着,只等春風來把它們換醒。”還有一個擬人句:“那點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顏色”。

老舍之所以把濟南看作自我的“第二故鄉”,是因爲其間老舍“努力的創作,歡樂的休息”。

我喜歡老舍,可是我更喜歡出自於老舍筆下的文章!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16

濟南的冬天在老舍充滿愛意的筆下,是那麼的明媚、絢爛,無怪乎有人稱《濟南的冬天》是一幅恬淡明麗的春之圖了。

文章的開頭,作者便將他以往居住過的北平、倫敦與濟南的冬天比較,由北平的風、倫敦的霧、濟南的溫晴得出”濟南是塊寶地“的結論。一下子抓住讀者的心。之後作者又將我們置身於那有山有水、曬着陽光、暖和安適的睡着的老城風景中,讓我們不禁要香香那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的夢想境界。在春意中作者又推出了小山,”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並且還說,”你們放心吧,這兒保準暖和。“經過比喻、擬人,作者將濟南的小山寫活了。而後,又提起濟南的人們,”他們一看那小山,心裏就有了着落“,”不知不覺的想起:這樣的溫暖,今日夜裏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即使濟南人的企盼不能立刻實現,他們也不會着急,”因爲這樣慈善的冬天,幹啥還期望別的呢!“作者經過描述濟南人們的心理活動,將自我、將他們對溫暖如春的濟南冬天濃厚的愛表達了出來。

小雪在濟南的冬天是最妙的景緻。”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作者將一個具有鮮明色彩層次的畫面呈此刻讀者的眼前。在這個畫面中不僅僅有白山尖,還有像日本看護婦的矮鬆,帶花紋的水衣。”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來。“啊,一幅栩栩如生的濟南秀氣小山的雪景印在了我們的心裏。

有山就有水,濟南的水”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着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儲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真是一潭呼之欲出的春水啊!於是,紅屋頂,黃草山,白雪松以及綠水藍天組成了濟南冬天的山水圖。試想,這幅圖哪裏又會是冬天的呢?

老舍的千字文章飽含深情的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似春的冬季。讀了文章,我深深的感到,濟南的冬天,是關不住春色的。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17

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確實好美、好美!老舍雖然沒有用華麗的詞彙,但字裏行間無不透過着老舍對濟南的深愛,濟南在老舍眼裏簡直是人間天堂!我記得他老人家曾說過“濟南的秋天是詩意的,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了瑞士,把春天賜給了西湖,把秋天和冬天全賜給了濟南”!從此你能夠看出我們的先師是多麼地喜愛濟南!瑞士只佔了一個夏天,西湖只佔了一個春天,而濟南確足足佔了一個秋天和冬天!可見濟南在先師心目中的份量!

可是,可是,我們生活在先師筆下的天堂裏,我們感到了什麼?如果我們不努力,我們如何向先師交待?生活在濟南這座美麗城市的人,醒醒吧!當你站在濟南的土地上,我不明白你聽到了她的心跳沒有,如果你沒聽到,你就太盲目了?我們的建設者和管理者,你們的每一步規劃,當你們的筆在藍圖上劃出一個符號時,筆尖下發出的微微的“沙沙”聲可是濟南的喘息啊!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18

我也去過濟南,但是不是冬天,是夏天。08年的時候,那時候我和他還在一齊,他在濟南上學,我就是去找他的。

好像全國的夏天都是一樣的熱,我到濟南的時候,覺得沒比海南涼快多少,而且由於我和他個頭差距太懸殊,沒法打傘。導致那三天就那麼赤裸裸地呆在太陽光下與濟南的陽光來了次親密接觸。是的,我只在濟南呆了三天,所以並沒有徹底地感受濟南的山水人情。三天的行程感覺時間個性緊,印象中自己一向在走、走、走,當然,那時候有他在身邊,就那麼一向走也覺得幸福。

記得他先帶我去的泉城廣場。聽說那是濟南標誌性代表性的地方。泉城廣場,顧名思義,它就是個廣場,有一座很漂亮的金荷花,其實是一個噴泉。我去那天正好在噴,當然,它每一天都會噴。荷花雕像在水花和陽光中熠熠生輝,很漂亮。花的旁邊是一半圈兒類似長廊的建築。那裏很涼快,有很多偉人的銅像,孔子啊、孫武啊、李清照啊、蒲松齡啊等等。他們都有一個特點,都是銅的。呵呵,這是廢話。他們都是山東人。長廊個性長,偉人也個性多,從古到今。山東果然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我跟好幾個名人都合了影,可惜要不到他們的親筆簽名了……

荷花的對面比較遠的地方,是濟南象徵性的雕塑。天藍色的,中間有一顆明珠,很藝術。但是我是俗人一個,不懂該怎樣欣賞,也看不出它的好處。晚上的泉城廣場個性熱鬧,跳舞的、練武的、耍雙節棍的、滑旱冰的、遛彎兒的、賣東西的,反正我覺得比白天熱鬧多了。身處在這樣的環境我也異常的興奮,吵着嚷着讓他給我買好吃的。最後他給我買的棉花糖,這是他第二次給我買棉花糖。也怪天太熱,還沒吃幾口就都化了,弄得一臉一身一手都是,然後他再很無奈的給我擦。嘿嘿,總共我就吃兩次棉花糖,兩次都讓我印象深刻,心裏感動,覺得幸福。

跑題了,我再說回來。濟南三大名景: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這三個地方要是沒去上一去,那真是白來濟南了。由於時間關係,我只去了趵突泉。照了很多照片,都好好珍藏起來了。傳說中的72泉眼(是吧?)我也不明白到底有多少,反正大部分已經不冒水了,變成一灘死水了。最著名的泉眼當然還在冒,但是也不像小學課本里的照片上那樣那麼壯觀了。一汪池水清澈見底。那天是個大晴天,陽光照在池中明晃晃的。池底有很多亮閃閃的東西,我問他是什麼,他拿出一枚硬幣跟我說,許個願吧。原先,這還是許願池呀。之後他帶我來到一個示意圖那,一邊讓我看一邊給我講趵突泉冒水的原理,原諒我嘴笨,心裏明白但是說不出來。反正由於地下水線下陷,導致了趵突泉很多泉眼不冒水,如果還這樣下去,早晚有一天,世界上不再有趵突泉。聽的我好悲哀。

老舍先生眼中秀氣的小山,我是在第二天體會到的。

我從小住在平原地區家裏還是個沿海城市,所以我從小就沒見過真正的山。十多歲的時候,家裏最後有山了,可惜是假山。但是當時也着實讓我們興奮了很久,隔三差五的就往山上跑。來到濟南的第二天,我們步行到了一個遊樂園,而在路上我突然發現,放眼望去,都是山。很高的山!如果這種高度的山還只是“秀氣”,那真正巍峨的山到底有多高?山是綠的,很蒼翠的綠,看得我心潮澎湃的。我問他,那些山有人爬嗎?他說有,他說有時間帶我去。但是第三天我倆實在太累了,就沒去成。話說我們走到了那個遊樂園,裏面有一個湖,湖裏有荷花,白色的,很乾淨,很純潔。我原先一向不喜歡花,覺得俗。但是真正看見了感覺就不一樣了。家裏的公園也有荷花,可都是殘荷,凋零的可憐。濟南的荷花真的不一樣,充滿生命力,一朵朵爭相綻放。我照了很多照片,卻不敢跟花兒一齊照,覺得花是那麼幹淨,我站在旁邊會褻瀆它們的,對了,他還帶我去了一個小吃街,叫“芙蓉街”,裏面都是賣吃的的。我以爲他會帶我從街頭吃到街尾,但是沒有。他說這些東西看看就好,吃的話太不衛生……雖然心裏有點不甘心,可還是聽了他的話。唉,有點小遺憾。

由於種種原因,濟南之行就這麼草草結束了。回家的路上,他跟我說,等明年暑假(也就是今年)去找他,再帶我去大明湖和千佛山。我滿心期盼着,以爲一年時間很快就會過去的。確實很快,但是比時間更快的,他已經離開我了。我沒再去過濟南,也沒再見過他。沒關係,以後我自己去,兩個人的約定,我一個人也能夠完成。

好吧,這已經不是一篇讀後感了,算是一篇回憶吧。藉着回憶濟南之行來回憶他。分開大半年了,我有時還會想起他。忘記?怎樣可能那麼容易?又何必強迫自己忘記呢?平靜的想念,也未必是壞事。嗯,就到那裏吧,我的濟南之行。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19

老舍先生是北京人,可是他的《濟南的冬天》寫得很美很美,彷彿濟南的冬天有無窮的魅力,而北京的冬天留給他的,似乎只是風沙的印象。其實在北京,風沙是隻有春天才有的,這裏的冬天也很美,關鍵是看你有什麼樣的心情。

由於父母在北京大學當老師,我從小便在校園裏經歷了一個個春夏秋冬。也曾經隨着父母走過了好多的地方,卻總覺得這裏的冬天很有特點,可能是北方的冬的極致吧。北大的校園叫做燕園,燕園的冬天很美麗。

燕園是個校園,所以這裏的冬天多了好多的文化韻味,也多了無限的生機。雪天大概是最讓她顯現出魅力的時刻了。在冬雪初降的日子裏,細碎的雪花飄落着,悄沒聲兒的,穿過樹枝,慢慢的在地上鋪上一層銀白的地毯。不知道雪花是不是真的是天使抖落的羽毛,我想應該是吧,要不然它爲什麼那麼的潔白無瑕呢?那六瓣的精靈帶着些許透明從遙遠的天國裏降落到人世,棲息在人們的心裏。擡手問,看它們落在你的手掌心,輕輕地呵一口氣,它便化做透明的水珠,如淚水一般晶瑩。捧着這雪花的精魂,你都不敢大聲說話,只覺得那靜謐的時刻是那麼讓人感動。

你慢慢走着,隱隱地遠處傳來歡笑聲。那是在大片的空地上,大一的新生們在玩雪。許多從南方來的學生們大概沒有見過雪花吧,所以分外的驚喜。你看他們,笑着,跳着,鬧着,彷彿這雪就是爲他們而下的,彷彿整個世界都是屬於他們的。他們年輕。恣意揮灑着活力,融在這美麗的世界裏。而六不過你要小心呵,因爲嬉鬧的人們打雪仗時的流彈一不小心就會擊中你。

而園子裏最吸引人的當是未名湖了。湖面早已經結了厚厚的冰,彷彿一個冰晶裏的童話世界。人們在湖上滑冰,女孩子穿着火紅的外衣,像是要把這個冬天燃燒起來,情侶們相互扶持着,偶爾滑倒便是一陣歡快的笑聲。有些老師滑冰的技術可好了,就像是飛一樣,舒展着胳膊,突然來一個轉身,你正在爲他們捏一把汗的時候,他們已經迅疾地從你的眼前滑過了。

燕園的冬天是蒸騰着生命的冬天,這裏有的是生機和活力。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20

冬天,向來給人寒冷,凋零的感覺,可老舍筆下的冬天卻顯得俏皮可愛,沒有冬天應有的嚴寒,只有溫暖的一切。在老舍眼中,山東是他的第二故鄉,正因如此,他會對濟南流連忘返,對濟南的冬天一往情深。

我喜歡那一座座環繞濟南的小山,它們的存在讓濟南在小山的臂彎下,搖籃中安詳而可愛地酣睡着,溫暖而舒適。那一座座小山還給人無限的遐想,冬天,小山光禿禿的,開春了,那一座座小山變得綠油油的,生機盎然的,好似穿上了毛絨絨的外套。每年冬天都會看着小山變綠,多麼有趣,多麼值得期待呀!

我喜歡那一點點山頭的小雪,給山們戴上一頂雪白的帽子,再給山們穿上帶水紋的花衣,裹得嚴嚴實實,好似胖乎乎的娃娃,薄雪露出的粉色,就是孩子們那笑開了花的臉蛋呢。

我喜歡那冒着熱氣,碧綠碧蕭的綠萍;我喜歡那永不結冰的澄清的河水,我喜歡的那一方藍汪汪的空靈的天空,我喜歡這一切的一切組成的水墨畫,我喜歡這冬天的濟南!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21

“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着點熱氣……”這是老舍先生對濟南冬季的描寫,與我們平日印象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般,孤寂、寒冷的冬天全然不同,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充滿生機與活力,令人嚮往。

濟南四面環山,大山猶如母親一般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裏,輕搖着,輕搖着。濟南在暖和舒適的搖籃中睡着了。老天對濟南也是格外的眷顧,不忍心下大雪,那點小雪將濟南裝扮的多姿多彩。

老舍先生不愧是語言大師,簡單幾筆便賦予了濟南無限的生機。那山,那水,那城,那村原本靜止的事物都充滿了靈性,充滿了親切、溫馨。就彷彿冬天這個季節在濟南這個地方消失了一樣。我原本以爲,寫景文就是大量的排比句,華麗的語言,和幾處好詞好句堆砌而成的。可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排比沒兩句,可擬人句卻用的惟妙惟肖,“曬”“睡”“喚醒”“低聲說”儼然是一幅“陽光朗照山景圖”老舍沒有用太多華麗的語句,卻讓人實實在在感受到濟南冬天樸素又高雅的美麗,讓人對冬天的濟南心馳神往。濟南的冬天是靜止的,可老舍用自己的筆把它寫活了。

回想我們所擁有的冬天,無不是寒風凜冽,冷的讓人瑟瑟發抖。它沒有秋天寧靜卻又多彩,沒有夏天的驕陽似火,更沒有春天 那樣的繁花似錦,它所帶給我們的只有滴水成冰,呵氣成霜。而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卻是無限的溫暖,竟然比令萬千衆生鍾愛的春天更加美,美得攝人心魄。濟南的冬天居然有這麼大的魔力,能使人迷戀冬天,甚至不過分去迷戀春天!相信就算再頑固不化的人讀過老舍的這篇文章,對濟南的冬天一定也有了新的看法。

正如巴金所說:“老舍先生永遠活在他的作品中,活在一代代讀者心中,活在人民中間!”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22

冬,被許多文人墨客所讚賞,從古至今寫冬景名篇層出不窮,但只有老舍才把冬天具有的獨特風格完全表現出來,濟南的冬天更給文章增添了一份絢麗的色彩。讀了老舍的文章,讓我身臨其境,深刻體會到濟南冬天的美麗。

老舍的這篇文章讓我身臨其境,感到濟南冬天陽光的溫和,照在身上,彷彿母親的手撫摸着你,濟南冬天的山十分可愛,遠遠望去一個個小搖籃,濟南冬天的雪十分奇特,到處都是,像白花,像花衣,像薄雪。濟南冬天的水十分奇怪,反倒冒熱氣,像一塊透亮的藍水晶。

讀了老舍這篇文章,讓我深深瞭解了冬天,心不由的自已想去濟南看一看,領略一下冬天濟南的神奇風光,老舍把濟南冬天的美景無一例外比喻化,擬人化,更加寫出了濟南冬天的迷人風光。

濟南的冬天是美麗的,卻又不燦爛,濟南的冬天是多姿多彩的,卻又不眼花繚亂,濟南的冬天讓人神往。

  濟南的冬天讀後感 篇23

老舍的散文名篇《濟南的冬天》是一首抒情詩,是一幅風景畫,是一曲冬天的讚歌。究其成功的原因有多種,作者運用樸素自然、新鮮風趣而富有音樂美的語言是主要因素之一。

一、語言清新樸實。

書面語與口語協調交織。本文語言是那麼清新樸實,好似拉家常一般,絲毫沒有故作高深之態,但又非常講究,值得仔細玩味。而文中使用了大量口語,如寫濟南的山水“全在天底下曬着陽光”,寫濟南人“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有了着落”,“全”“着落”都是口語中的詞彙,用在這些書面句式中,自然妥貼。尤其是像“這兒準保暖和”“幹啥還希望別的呢”完全是地地道道的口語,富有生活氣息,帶有老北京的語言色彩,嵌在秀麗的描寫文字中,沒有一點兒生澀感,使整篇文章的語言既清麗雋永又樸素自然。

二、語言具有一種內在的旋律美。

詞語本來就是聲音和意義的結合。用詞語構成句子,連綴成篇,念起來自然就有了一定的聲感。聲感就是指語言的聲音節奏給人的一種具體的感受,美的語言能夠達到和諧動聽,流暢自然,所謂“擲地作金石聲”。我國清代桐城派文人認爲“文章之妙無不出於字句聲色之間,舍此便無可窺尋”。請看開頭一段:對於一個在北平住慣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颳風,便覺得是奇蹟;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對於一個剛由倫敦回來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見日光,便覺得是怪事;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麼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開篇就是兩組由“對於”引起的介詞結構短語。短語一般容易呆板、生硬,而老舍卻能獨創奇語,在短句中使用了倒裝句,突出“像我”,緊接着又以陳述句進行敘述,句式的排列既工穩又靈活,形成整中有散,長短錯落的結構,讀起來朗朗上口,具有音樂的聲調美。

三、運用精妙的修辭,使文章富有情感。

文章較多地運用了比喻、擬人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地表現了濟南冬天的特點,寄寓了作者的讚美之情。如“小搖籃”這一句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將一圈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溫存、體貼、慈祥,“小搖籃”的“小”正照應了小山的“小”。“安靜不動”是寫神態,“低聲”是寫聲調。這兩個修飾語使人想起母親在搖籃邊低聲哼着催眠曲的情態,賦予這一圈小山以慈母之情。“曬”“睡”“醒”這一連串相關的擬人寫法,創造了一個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寫樹上的雪,不說樹尖上落滿了雪,而說“頂着一髻兒白花”,又比作“日本看護婦”,一個“頂”字準確地表現了樹尖上一髻兒白花的位置和形狀,因爲是小雪,所以只有樹尖上積了一小堆白雪,而“頂”字中既有“在樹尖上”,又有“一小堆”的意思;“頂”字又引起下文把矮鬆比作“日本看護婦(護士)”的比喻,日本的護士頭上總是戴着一頂別緻的白色工作帽。帽子往往突出在頭的頂部,好像是“頂”在頭上似的,兩者的相似點就在“頂”着白帽子上。這個比喻不僅形象、生動、貼切地表現了下小雪後矮鬆的秀美形態,而且充滿詩情畫意。又如寫薄雪“害羞”的情態,寫露出“粉色”容顏的山腰等等,突出了它們嬌美的情態和小山秀麗的景色。

“穿一件帶水紋的花衣”,一個“穿”字既準確表現了雪、草覆蓋的狀態,又引起了“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的比喻。“帶水紋的花衣”的比喻描繪了雪色與草色相間的美景,給讀者以動人的生活實感。“看着看着”以下是聯想,“更美的山的肌膚”可理解爲春天來臨後那滿山的花草。這一聯想與第2段兩個“也許”的幻想照應,表現了對春天的憧憬。“忽然害了羞”用擬人的方法描繪了夕陽斜照下雪色嬌美的情態。一個“羞”字,不僅畫出了雪景的“色”,與“粉色”相貼切,而且繪出了雪景中的情和內在美。

第4段再寫城外遠山,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這幅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一句,既是比喻,更增添了“這是張小水墨畫”的真實感,使讀者體味到寫意畫的妙處。第5段寫濟南冬天的水色。作者在描寫中融入了自己獨特的感受。先着力渲染“綠”,一連用了五個“綠”。一個寫綠萍,四個寫水藻。用“綠”來襯托水的清澈、透明。“水也不忍得凍上”用擬人的方法,把水寫得脈脈含情。文章結尾處把清亮的河水比作“藍水晶”,這些比喻透着清秀和靈氣,字裏行間溢滿讚美喜愛之情。作者靈活地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文章語言平添一番情趣,增強了人情味,越發顯得精美。語言是文學的第一要素(高爾基語),它是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作者傳情表意的工具。一篇精緻的散文離不開精美的語言,我們從老舍的散文名篇《濟南的冬天》中肯定會獲得不少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