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天黑前的夏天》讀後感

《天黑前的夏天》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當讀完一本名著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爲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天黑前的夏天》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天黑前的夏天》讀後感

  《天黑前的夏天》讀後感 篇1

最近剛剛看完英國著名作家多麗絲萊辛的作品——《天黑前的夏天》。從一讀起這本書的頭一章節,就有寫讀後感的衝動。但一直強壓過來,是想知道這本書從頭到晚到底是怎麼描述一個女人的心路歷程。

時間是任何人都無法逃脫的維度,《天黑前的夏天》裏的主人公凱特逃脫家庭,逃脫自我泯滅的生存陷阱,即使最終回了家,找到了自我,也終究無法逃脫時間。想到這一點,才明白爲什麼原本一個圓滿的結尾配了這樣一個哀傷的書名。天黑前的夏天,夏天結束,便是天黑。時光這個詞,貫穿始終。一個短暫的夏天裏,凱特的人生記憶中,展開了一條悠長的時光隧道。“一個女子,像過去漫長歲月裏常做的那樣,站在樹下,端着托盤。”漫長時光彷彿鑄鐵一般鍛造出凱特,一個居家女子本分屈從的形象,這是在夏天的開端。“在一件需要全心投入、歷時漫長的事件一端,走來一個自信勇敢的年輕姑娘,另一端走來的則是一箇中年婦人——她自己。”婚姻這場事件也是一條時光的通道,站在兩端的人卻如此迥異,離開家庭之後的凱特通過觀照他人,看到了自己。“等到一年之後,想起這個夏天的離家經歷,她會作何感想?可以肯定的是,她的想法絕對不同於現在。”即使回了家,時間繼續前行,或許一切又都會改變。最終,她又將原本的想法否定了。

夏天結束秋意漸起的時候,凱特的旅行終於到了終點,她勇敢地提起箱子,在年輕人的喧譁騷動中走向了家門,也走向命運固有的道路,把他們留在後面。她讓頭髮保持原樣,以本來面目面對家人,面對將來的生活,是自我意識讓她變得強大起來。路或許依舊是那條路,只是在黑暗降臨的時候,她有了更充足的底氣,能夠任時光荏苒。

時光永不可能倒流,也不可能停止。但能讓自己在時間的流動中更加勇敢。

  《天黑前的夏天》讀後感 篇2

“一部最好讀的諾貝爾獎傑作、一部讓女人找回女人感覺的傑作、被《紐約時報》譽爲《百年孤獨》之後最好的小說。”我相信,對於這樣一本擁有如此高評價的書,不僅是我,所有人在讀之前都會有一個很大的期待。我就是抱着這樣的期待開始讀這本書的,現在,就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和讀完這本書之後的一些感受。

小說的主人公凱特,一個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主婦,她雖然年過四十卻依然風韻猶存,無論自己承受怎樣的壓力,也會盡力使自己在丈夫和四個孩子面前扮演一個體面的妻子和母親的角色,二十多年都如此平淡美好的生活就在這年夏天的一次“出走”中徹底改變了。凱特接受了一份起初並不心甘情願的兼職翻譯工作,因此,在一個夏天時間裏,她脫離婚姻和家庭,開始以一個獨立女人的身份進入社會,然而這次出走的代價除了最開始的欣喜與成就感之外,剩下的就只有反思了。曾經美好的愛情在20多年的婚姻裏消失殆盡,時刻操勞的子女們羽翼豐滿之後的疏遠,中年女人的抑鬱和瘋狂,都在這個夏天的“出走”中變得越發明顯起來。

沒有步入中年,所以我沒有辦法理解凱特對於婚姻和家庭的否定,但同樣是女人,我卻可以理解她在逃離與失去中的徘徊。女人總在愛情、婚姻、家庭的某個轉彎處突然想起要重新審視自我,然後失落感就隨之而來。在“出走”的過程中,凱特不停地在尋找自己,無論是帶她“出走”的艾倫。波斯特,還是她旅途中的伴侶傑弗裏,或者是她“出走”途中最後遇到的少女莫琳都在幫助她尋找自我。然而,在我看來,至少到小說的最後,凱特都沒有真正的找到自我,只是一味的在迷失自我的感覺中失落着。就像她對好友瑪麗的評價,既羨慕她自由任性的做派,又不能苟同她無視道德束縛的行爲,“我永遠不可能成爲她那個樣子”;就像面對少女莫琳,她想起自己19歲時的青春,可是在莫琳的詢問中她卻無法給出答案。無論她做怎樣的改變,做出怎樣的決定,都不能改變最終的婚姻之路,她依然要會要原來生活的軌跡中去,做一個體面的妻子和體面的母親。

凱特一直在做一個有關海豹的夢,這個夢貫穿了整篇小說,其實,那隻受傷的海豹又何嘗不是凱特自己,當她在夢裏終於把受傷的海豹送回到它的夥伴中時,其實也同樣預示着凱特迴歸的必然性。

天黑前的夏天,一個女人在擺脫了家庭的、婚姻的束縛之後努力的找尋自己,努力的用自己的方式生活,天黑之後,現實的影子重新圍攏,他要重新走進婚姻、走進家庭,扮演自己的角色,也許這纔是真正的人生。

  《天黑前的夏天》讀後感 篇3

也許既讀過《天黑前的夏天》又看過《絕望主婦》的人會和我有同樣的感受,書中的凱特和電視劇裏的Bree實在像極了。永遠一絲不亂的紅髮,舉止行爲優雅,家中大事小情料理得井井有條,典型的中場階級家庭主婦,當然身後還跟着一羣魔頭一樣的兒女向她炮轟過多的管束和關心,以及一個工作體面又愛“無傷大雅”的出出軌的丈夫。

這本書還沒看到凱特開始她的夏日之旅我就不得不從沙發裏跳起來去準備晚餐,順便打開電視聽個聲。出乎意料的是電視里正在直播國家大劇院今晚的音樂會,演奏的還是那個“不自由,毋寧死”的女人卡門。於是我係着圍裙以每分鐘一次的頻率來回在廚房與客廳電視之間,因爲抽油煙機的噪音實在太大了。而我,書裏的凱特還有電視裏的卡門三個女人着實形成了一幅奇怪的畫面。

做飯和吃飯的雙重熱力把我烤得滿頭大汗,飯桌另一端的男人臉上卻明顯的擺着酒足飯飽又不願幫忙洗碗的糾結表情,這個時候真的很有上那招必殺技擠按睛明穴輪刮眼眶將他就地正法的衝動,當然最後他還是在我出招之前繫上圍裙把碗洗了,但是洗潔精永遠不會放回原位,電飯鍋永遠剩着不洗,洗碗巾永遠揉成一團擺在水池旁邊……

如果這是一個主婦的自白,那麼《天黑前的夏天》也許就是一個主婦精神自我救贖的過程。在這本書之前,多麗絲萊辛的書只讀過《金色筆記》,但閱讀的經歷是不順利的,所以拿起這本書難免有些猶豫。慶幸的是,它真的十分易讀。在夏天正式來臨之前,凱特的四個孩子和丈夫各自都有了出行安排,她不再需要圍着他們鞍前馬後,整整幾個月一個人的時間。在接受了一份高薪卻不那麼有趣的工作後,凱特飛往土耳其任職,短暫的工作結束後遭遇了小他十幾歲,熱情而又焦慮脆弱的西班牙情人,在一場重病後又遇到了合租的年輕女孩莫琳,每一個人和每一種境遇帶給她不斷的自我省悟。這個夏天像一面鏡子,在凱特人生的轉彎處讓她照見了自己。

其實是很普通的一個故事,卻折射了一個女人在婚姻中的走投無路。對於凱特,婚姻就是人生的方向。而婚姻需要妥協,你的妥協不是針對一個人,甚至不是針對婚姻,而是針對人生本身,如果你不妥協,又不能像小說的女主人公那樣有如此深刻的自省能力,如此堅定的自制能力,沒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和哲人的思維,那你肯定會變成怨婦。故事的結局,凱特重新回到了家庭。有人在這本書的讀後感裏寫下這樣一句話:生活不在別處,在你堅固的自我核心裏。所以,自信地回家,順理成章地生活,乃是幸福的歸途。

有另外一個故事,是大學時的'英語課文,大概是講一個女人的朋友趕到她家告訴她丈夫乘坐的飛機墜毀了,女人一滴眼淚沒掉默默地走回到樓上的房間,她在窗前飛速的回憶這些年的生活,自己像一臺電腦,存儲了家人所有生活的瑣碎,男人的衣襪鞋帽,家人的飲食起居全由她一人負擔,並且需要隨時開足馬力在對方一聲問話下迅速告知答案。忽然間這一切都結束了,再沒有約束,她無比輕鬆。這時門鈴忽然響起,朋友開門後竟是她丈夫安然無恙的站在門口,他沒有登機,聞聲而來的女人看見丈夫,大叫一聲,倒在樓梯上去世了。這個個故事就這樣戛然而止。

遍尋記憶,有太多女人們之於愛情之於婚姻的故事。是選擇像卡門一樣的“不自由,毋寧死”,像凱特一樣最終安心的迴歸家庭,還是像這一個在絕望中轟然倒地的女人?

  《天黑前的夏天》讀後感 篇4

我看書從不寫讀後感,在讀《天黑前的夏天》時,我就有這個衝動,看完一定要寫一篇讀後感。我被萊辛那深深地文字功底折服。起初我不明白萊辛她到底想要表達什麼,包括凱特的夢,我不明白她爲什麼一直要做關於海豹的夢,後來我明白了,海豹就是凱特自己。

在土耳其,凱特邂逅了小自己十幾歲的青年,他是她的情人。他們去西班牙旅行,本來屬於他們的旅行應該是浪漫、激情的。但是他們的旅行隨着旁人的猜忌眼神,以及傑弗裏的生病,讓凱特覺得漫長而痛苦。她開始想念丈夫,於是她丟下了傑弗裏,懷着對丈夫的思念她回到了倫敦。

瑪麗,她的朋友,這是個放浪的女子。凱特羨慕瑪麗的生活,她效仿瑪麗,但是跟年輕男子的旅行,卻沒有讓她享受到背叛的快感(她的丈夫背叛她很多次)。與莫琳的邂逅,我想作者對莫琳的塑造,也許有着凱特年輕時的影子。莫琳年輕、漂亮、追求者衆多,但是她不想像凱特那樣,婚後圍着家人轉,彷彿自己的存在就是爲了適應家人。但是凱特對莫琳說的一句話我印象很深刻:“我想,你可能想錯了,你好像認爲,只要決定不做這種人,那麼選擇成爲的另一種人就一定超過前者。”是呀,我們總是會說如果我當初選擇另一種生活,那麼一定會比現在要過得好。但是你想過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的呢?

這部作品將中年女性的內心世界做了真實、細膩的描寫。讀完之後也讓人思索很久。婚姻,就是一個相互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來的過程,相互間的妥協、包容和犧牲也許能成就一段完美的婚姻,我只是在假設也許理想的婚姻應該就是這樣的。畢竟我還沒有走入這個圍城。

本書最後有一段是莫琳和凱特上街購物,她們遇到一個和莫琳年紀一樣大的年輕的兩個孩子的媽媽。也許就是因爲這段插曲,讓莫琳最後選擇和威廉結婚。我想說這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作品,它值得我去讀第二次,因爲它的優點不勝枚舉。

最後以本書一段話結束我的讀後感“我們窮盡一生評價、權衡、盤算自己的想法、感受……結果都是扯蛋。我們懷着不同的想法和感情經歷了某一事件,並在當時有了相應的判斷,等事情過了很久——瞧着吧,看起來就會大不相同。你以爲,那纔是當時的情況;你以前的所想所感,現在看來是那麼可笑,那麼乏味。”時間是檢驗事情與否的唯一標準。既然可以肯定一年後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某些想法一定不同,那麼爲什麼還要勞心費力的去評價這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