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吳正憲與小學數學》讀後感(精選5篇)大綱

《吳正憲與小學數學》讀後感(精選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8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總結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吳正憲與小學數學》讀後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吳正憲與小學數學》讀後感(精選5篇)

  《吳正憲與小學數學》讀後感1

一直以來,最讓我欽佩的數學教師就是吳正憲老師。寒假期間,我再次拜讀了《吳正憲與小學數學》這本書,對吳老師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吳老師在書中用簡明的語言,具體的事例,深入淺出地將她一路走來的思索和心聲娓娓道來,她堅持教書育人,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和健全人格的發展,使傳授知識、啓迪智慧、完善人格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了孩子們喜歡的數學課堂。這本書的字裏行間,書寫着吳正憲老師成長的點點滴滴,顯示着她獨特的智慧,這不僅僅是一本記錄着吳老師教育教學成長曆程的記錄,還是關於教學的精彩例題、案例集錦,讀起來是那樣的親切,回味起來是那麼的有趣,又感覺對我是那樣的實用。

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吳老師在初爲人師的日子裏,懷着做一個優秀教師的願望,全身心地投入,勤勤懇懇地工作,以爲這樣就能勝任“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天職。但是教師的職業並非是一帆風順的,當她發現了一位小學6年級的學生寫的孩子厭惡學習,渴望美好童年的心境的時候;當她發現自己講的眉飛色舞,而孩子一個個呆滯的目光的時候……吳老師的內心凝聚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她開始沉思:只圖提高分數,不顧學生身心健康和道德修養,這樣的教學能培養出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嗎?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在吳正憲的心頭凝結,她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本該屬於孩子的課堂還給孩子。

2、拜師訪友,積極探索教育的真諦。

吳老師的教育教學改革之路是從拜師學習開始起步的,首先她虛心向馬芯蘭老師拜師學藝。爲了讓自己的數學課堂也變成一個充滿生機的王國,吳正憲下決心要學“真經”,她一頭扎進了馬老師的課堂。她每天晚上靜下心來反思,記下學習的收穫體會,日積月累,吳老師慢慢地從馬老師身上感受到“教學改革並非只是教學方法的改革,而需要融入更多的教育思想”。同時她得到了很多恩師的幫助,比如前輩劉夢湘老師、繆玉田老師,還有周玉仁老師、張梅玲老師等等,他們高尚的師德、銳意改革的敬業精神、嚴謹治學的工作作風深深感染和影響了吳老師。吳老師也是個很謙虛好學的人,她信奉“三人行,必有我師”,爲此,她不但向一些年輕教師學習,甚至還向自己的教育對象學習,她相信只要“留心學習,虛心請教,就會有所收穫”。吳老師這銳意進取、虛心好學的寶貴精神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者學習。

3、努力探索,不斷髮現數學的美。

吳老師首先從教材改革入手,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繫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重新編排了教材,組成了“六條龍”的小學數學知識體系,其中包括面積、體積、分數四則計算、分數和百分數應用題、數的整除和正反比例六大知識體系。這樣的知識體系安排讓教材變得更系統,從而使得學生學習起來也就更輕鬆。重新組合教材必然要涉及相應教學方法的改革,吳正憲又從三個方面對改革考試方法進行探索。慢慢的,吳老師的課堂開始充滿勃勃生機,學生負擔輕了,學習的興趣濃了,思維能力也明顯提高了。

作爲教師,沒有對事業執著的愛,沒有對學生真誠的情,是不會取得成功的教學。用吳老師的話來說,教師走進教室就像演員走進攝影棚,立刻進入角色,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和對學生的關心,對知識的酷愛,對事業的追求以及對工作的責任感,去激發學生相應的情感體驗,使師生的情感產生共鳴,從而使之更好地接受教育。吳老師的成長之路告訴我,一位教師只有不斷研究、不斷探索,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才能在教學中博覽衆採,有所成就。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向吳正憲老師學習,努力做一名學生和家長們都喜歡和認可的數學教師。

  《吳正憲與小學數學》讀後感2

在滿滿教學生涯的長河中,我曾彷徨過,猶豫過,迷茫過,但是我始終沒有放棄過努力,放棄過追求……當我讀到這句話時,不禁心中一顫。追求,一詞在我心裏打了一個重重的問號。我不禁自問,做一名教師,對我來說,是一個職業還是一份追求。在我還沒想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時,吳老師的這番話幫我找到了方向。“教師工作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經歷。我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收穫。我收穫了孩子們的那份真誠與渴望;收穫了老師們的那份熱情與期待;收穫了社會的認可與尊重。同時我也在探索教育教學改革的道路上,獲取了自身成長過程中的成功和快樂,實現了個人生價值與教師職業生命價值的和諧統一。”作爲一名教師,時刻銘記自己肩上教書育人的責任,時時處處用心去感受職業的幸福,就會把更多的熱忱投入的教育中。教育是長期的事業,教師的工作需要紮紮實實的態度,一本本的作業,一句句的話語,這是什麼都無法替代的薰陶。

全書從“在探索數學教學改革之路上”、“和學生一起走進教學樂園”、“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和“大家眼中的吳老師”四個方面介紹自己與數學和教師的情緣。深入淺出,卻給人很多思考的空間。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爲學生提供優質的數學教育

全書自始至終,我都感覺到吳老師積極投身於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探索實踐,處處以學生爲中心。現在數學課程改革要求在豐富有趣的數學學習中,讓孩子主動地去觀察、實驗、操作、猜測、驗證和推理,從而發現規律獲取知識。相信智慧就在孩子們的手上。作爲青年教師,更應該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鑽研教材方面。教活教材,更教活知識。《吳正憲與小學數學》這本書,還記錄了吳老師教育教學成長曆程和數學教學精彩例題集錦。讓我驚歎的是吳正憲的教學藝術,他在課堂上,不僅是用數學的真諦來撥亮孩子們的心靈,更是用自己的愛心真情來感染孩子,用自己人格的魅力來塑造孩子。40分鐘的數學課,像磁石把每一個孩子的心緊緊地吸在一起,把有限的課堂變爲人人蔘與、個個思考的無限空間。吳老師的成長曆程也告訴我們,要成爲一個優秀教師,首先取決於他對教育事業、對所教學科的熱愛與付出。十幾萬字的心得體會和反思就是見證。

二、感受教師職業的幸福

其實,名師和所有教師一樣,都承擔着艱苦、繁重的工作任務,所不同的是他們能夠做到苦中有樂。他們真是“累,並快樂着”,體驗着一種神聖的幸福感。從心底欣賞學生、讚揚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當然,作爲教師還應該學會如何找到自己的職業幸福,用行動去詮釋自己的職業角色。

讀《吳正憲與小學數學》這本書,感受着吳老師的人格魅力和教學魅力。學習她給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並在教育中尋找教師的快樂。爲更高的教學目標努力。最後以這樣幾句話與大家共勉:在育人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激發學習興趣、保護好奇心更重要。在交往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尊重個性、真誠交流更重要。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養成良好的習慣更重要。

  《吳正憲與小學數學》讀後感3

一位國家的`領導人曾在教師節接見優秀教師代表時指出:"要辦一流的學校,就要有一流的教師隊伍,有一批出色的教育家。要像宣傳勞動模範,宣傳科學家那樣宣傳教育家"。教育大計,教師爲本。中國教育界名師輩出,名家薈萃。而其中,我最爲崇拜的莫過於吳正憲老師,作爲一位特級教師,她從女性教師的角度生動細膩的講解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寒假,在百度了吳正憲老師的《吳正憲與小學數學》後,我更是受益匪淺。

一、在育人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更重要。

吳老師的課堂充滿智慧,並且具有濃濃的人情味,用她的話來說便是:"課堂教學源於情!"她能夠真正做到從心底欣賞學生、讚揚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獲得尊重、獲得自信。在吳老師的課堂上,最令我羨慕、嚮往和努力要做的,便是那些充滿了真誠的讚賞和那些熱情的鼓勵。如:用眼神表達、扶扶肩膀、摸摸頭、甚至蹲下來與學生交流,這一系列自然的行爲,細膩地向學生傳遞着老師對孩子們的尊重,同時也體現了她對學生的那種深深的愛。相信,老師如此的身體語言定會震撼每個學生的心靈,這種身體力行的做法將比任何干癟的說教更有說服力。

二、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激發學習興趣、保護好奇心更重要。

吳老師的課堂上自始至終充滿了濃濃的學習氛圍,這樣的氛圍慢慢縈繞着的是學習數學的趣味和無盡可能的創造性,"以學生爲主體"在她的課堂上體現得淋漓盡致。課堂上,她不是一位諄諄教導的長者,而是一位處處撒播火種使人泛起思想漣漪的老朋友,學生擁有着學習的主動權,這種主動權纔是最珍貴的。

三、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什麼比養成良好的習慣更重要。

成功的人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基於良好的習慣構造的日常行爲規律,他們並不比別人更聰明,而是好習慣讓他們變得更有教養、更有知識、更有能力。他們並不比普通人更有天賦,但好習慣卻讓他們訓練有素、技巧純熟、準備充分。吳老師深深明白這一點,她在教學中最爲注重的便是幫助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我不禁爲這位睿智的老師拍手叫絕,書本上的知識並不是最重要的,對於那些孩子們來說,習慣是一生的財富。

吳老師身體力行的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自己銳意進取的改革精神,先進的教育思想,科學的教學方法,在素質教育的實踐中,引領着教育改革發展方向。我定會緊緊跟隨吳老師的腳步,努力成爲一名優秀的數學老師。

  《吳正憲與小學數學》讀後感4

最早認識吳正憲老師是在十年前,在淮海堂聆聽她的一節展示課《平均數》,吳老師將拍球比賽引入課堂,引導孩子自擬隊名,自創比賽規則,又在一次次矛盾衝突中激發起學生對平均數知識學習的需要。當時覺得這個吳老師太厲害了!居然能帶着孩子們玩一節課,數學課竟然還能這樣上?不愧是特級!以後又陸續聽了她執教的《找規律——搭配》、《認識方程》……越發折服於她高超的教學藝術,被她和孩子們之間的情感交流所打動。最近拜讀了吳老師的著作《吳正憲與小學數學》,我纔算更近距離地走近她,瞭解她在數學教學改革之路上艱辛的探索與收穫,感受她和孩子們一起走進數學樂園的幸福與快樂,體會她令課堂教學充滿活力的智慧與用心。

一、積累與昇華

在書的前半部分,吳老師詳細講述了自己在小學數學教學改革之路上艱辛的探索、用心的積累和走上教科研所帶來的昇華。她拜師學習、發奮讀書、勤於筆耕、科研興教,獲取了自身成長過程中的成功與快樂,實現了個人生命價值與教師職業生命價值的和諧統一。她說:"多年的教改實踐我有一個十分深刻的體會,在教學工作中人人都會產生點點滴滴的體會,或深刻,或膚淺。如果放鬆,則稍縱即逝;如果稍稍留心,把它記下來,哪怕是膚淺的感悟或缺乏理性的直覺思維,都會帶來日後冷靜的思考。點點滴滴,積少成多,厚積薄發,拿起手中的筆,善於思考,勤於筆耕,做教學的有心人。"我覺得這段話說得特別好,就像是對我說的,比照一下,我需要進行深刻的反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經常會有一些體會和思考,我們組在早自習的時段常常進行課前的研討,有時候上完課,我也會把課上發生的趣事、孩子們精彩的發言和出現的問題、產生的困惑與組內老師分享,但這些體會或感悟往往稍縱即逝,因爲我沒有養成及時記錄、勤於動筆的習慣,可以說我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因爲懶於動筆,有些當時很清晰的想法,日後需要作爲素材記下來的時候卻模糊一片了。其實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遇到的大多是一些小現象、小問題、小故事,如果我們能多關注小現象、多研究小策略、多積累小故事,做教學的有心人,那麼我們的思想和教學行爲終有一天會得到昇華。

二、理解與尊重

吳老師的數學課很精彩,除了她精湛的教學藝術外,更打動我的是她對孩子們的理解與尊重。在她的課上,看不到對學生的否定,更沒有批評,她總是以熱情的鼓勵、耐心的等待和巧妙的疏導與孩子們同喜同憂;她總是那麼善於引導學生爭論,讓孩子們在相互爭論中體會數學知識的科學性和嚴密性;她總是善於爲學生的心靈碰撞搭橋,與學生思維共振,情感共鳴;她總是把學生放在第一位,給孩子更多自由和發展的機會。書中說道:"作爲教師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課堂上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意見,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態度對待每一個新出現的數學概念,允許學生用不同的速度探索和接受數學知識,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數學。"而且吳老師還將"失敗是成功之母"這句名言進行了修改,她認爲:"成功亦是成功之母。"的確,教師對學生充分的尊重,會帶給孩子成功的體驗,當學生獲得成功後,因成功而釀造的自信心對其新成績的取得又會產生進一步的推動作用,這一點對於學生特別是後進生的學習顯得尤爲重要。所以我要在平時的工作中時刻提醒自己,做一名寬容的、有愛心的老師,尊重和理解孩子們之間的個體差異,特別是最近複習期間,難免有焦躁的不良情緒,我要努力調整心態,真誠地和孩子們手牽手迎接挑戰,度過難關。

三、簡單與適合

數學學科抽象、嚴謹、枯燥的特點加上課堂上教師過高的要求使得很多孩子對數學望而生畏,要讓孩子們喜歡數學,就要把數學變得容易一些。吳老師在書中說:"我們的數學教育應該是數學適應孩子的學習,而不應強求孩子去適應數學。"要適合孩子,就要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熟悉,就要把數學知識和孩子們的生活進行聯繫,讓孩子們從身邊的生活中去具體感受數學、體驗數學、經歷數學。我覺得這一點我做得還比較好。在備課時,我總是會先分析學情:在學習這節課的知識點以前,孩子們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設計怎樣的情境和數學活動才能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水平?教材中所提供的素材是否易於學生理解?爲了使數學變得更容易、更有趣,我會創造性地使用文本,加入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新的元素。比如:執教《平移和旋轉》一課,我藉助課件帶領孩子們到遊樂園參觀,請學生跟隨畫面用自己的動作把看到的表演出來,屏幕上呈現出各種遊樂項目,有觀纜車、旋轉木馬、激流勇進、彈射塔……孩子們大多去過遊樂場,都熟悉這些遊樂項目,一個個小臉上露出興奮的表情,表演完畢,我請孩子們按這些遊樂項目不同的運動方式分分類,從而直觀感受了遊樂園裏的平移和旋轉現象,體會到數學源於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以上是我讀《吳正憲與小學數學》這本書粗淺的幾點體會,當然這本書所帶給我的感受遠不止這些,吳老師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高尚的人格魅力會一直激勵着我,"積好在心,久而化之",我也會越來越好的!

  《吳正憲與小學數學》讀後感5

有幸在偶然的機會下,聽了一次吳老師的數學課,頓時被吳老師的講課風格深深的吸引了,後來便在網上搜了許多吳老師的上課視頻,每節數學課都是風趣幽默,笑聲連連,孩子們在遊戲中在實踐中就學會了數學,我想這就是專家講課的特別之處吧。讀了這本《吳正憲給小學數學教師的建議》更是讓我感受頗深。

吳老師書中的許多教育教學方面的建議都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主要寫了四個方面,第一輯是把教育作爲人生幸福的源泉,第二輯是真心與兒童做朋友,第三輯是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第四輯是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課。其中我感觸最深的是第二輯真心與兒童做朋友,其實每次聽吳老師的課,就像一個大朋友帶着一羣小朋友在玩遊戲,吳老師是真心與兒童做朋友,在課堂上用真情交流喚起學生成長的力量。聽吳老師的課你總會聽到她真誠讚美孩子的聲音,“老師爲你精彩的發言鼓掌!”“你的方法既簡單又巧妙,向你們學習!”“你的想法很獨特,很有創意!”“你們的發現很偉大,很有可能未來的科學家就在你們中間。”吳老師就這樣一次次的鼓勵着孩子們,孩子們在期待和鼓勵的目光中,一次次體驗到了數學課的快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會發現,孩子們都是想要表揚和鼓勵的,發自內心的去讚揚和鼓勵我們的孩子吧,用真情去喚起學生成長的力量。

第三輯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也讓我感受頗深,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總是迫不及待想把自己知道的都直接傳授給孩子們,忽略了孩子們的主體地位。我們要教給孩子的不僅僅是課本上的數學知識,還有學習數學的能力,因此這就要求我們要讓學習成爲真正學習的主人。吳老師提出,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激活經驗,在對比交流中學會反思,在科學探索中求真。吳老師的課就真正的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人,整節課都是孩子們在動手操作,在交流談論,在互相辯論,就這樣一步步的引導孩子們探究出本節課的數學知識。孩子們在這樣的課堂上,學會的不僅是數學知識,還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了孩子的數學思維方式,這對以後學習數學有極大的幫助。所以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吧,培養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數學知識。

看完了這本《吳老師給小學數學老師的建議》,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吳老師數學課堂的生命活力以及吳老師對教育的熱愛。讓我意識到身爲教師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向書本學習,向專家學習,向身邊的老師學習,向學生學習,我會做一個勤學的教師,在教育路上堅定的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