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知青歲月》有感

讀《知青歲月》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1969年1月一個不滿16週歲的少年,從繁華的大都市--北京,孤身一人背井離鄉來到貧苦的陝西延安樑家河村,開始前途未知的知青生活。這對任何一個青少年都應該是一個巨大地考驗,生活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前途茫茫未可知。他不但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了,而且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今天,談談第一次認識。

讀《知青歲月》有感

一是讀書有方法。他讀書有種求知若渴的精神,堅持不懈的讀書:別人在休息,他讀書;別人在娛樂,他讀書;別人無所事事,他讀書。他讀書有讀無類,廣泛涉獵,哲學、經濟、軍事、文學。他讀書注意對比思考,“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同一類書同時讀,對比分析,提取各種觀點,形成自己的見解。

二是做要成功,一定要投入進去,深入研究。有的知青受不了農村的苦,一心想離開。他卻清楚知道此行的目的,把眼前的一切當做成長的臺階,一心用爲老百姓辦實事來提高自己。比如說,挖水井、辦沼氣、育菜種,並不是拍腦袋做決策,“預先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先都做了周密思考,想方設法瞭解學習相關知識,甚至不惜到四川考察一個多月,然後竭盡全力去實踐。帶頭跳下冰水中挖井、帶頭研究沼氣的.建造、帶頭改造臭氣熏天的廁所,這種既能思考、又能實幹的作風,從小事積累,逐漸養成性格,成爲成就大事的堅實基礎。

三是與人交朋友,要會共情,才能真正融入。知青與農民是城市與農村各自成長環境的代表,差異性較大,做到融入確有其難。他把自己定位成一名農民,村支部書記的家人離世,他按照農村的禮儀,到靈前鞠躬行禮;在勞動中,村民認爲他吃的食物質量好,他就與對方交換着吃;甚至與智力有欠缺的“靈娃”都能和平共處。你我不分,平等相處,這樣城市與農村的界限就消失了。

四是要做羣衆工作,就要深入羣衆中,才能瞭解羣衆,知道他們的所思所想,工作纔有針對性。正如胡喬木的那句“待入塵寰,與衆悲歡,始信叢中另有天”。而不是“盲人摸象”,“遠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每個人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無休止的爭吵。正如“照相”,一張照片永遠只能反映一個角度的事實,只有從各個不同角度全照下來,才能全面公正地呈現事情的全貌,否則只會誤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