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文化苦旅廟宇讀後感

文化苦旅廟宇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2W 次

文化苦旅廟宇讀後感1

文化苦旅廟宇讀後感

面對眼前的《文化苦旅》,我內心無法平靜,歷史的罪人,文化的悲哀,人類精神的凸顯,無不讓我想再細細回味一番。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歷史上有着如何的命運,隨着作者的腳步和他一起走過了一段文化苦旅。

當我踏上一片沙漠,尋求敦煌的輝煌時,一個道士出現了。沒錯,他就是那個中國文化的罪人。可是,面對着他,我又無法說什麼,難道把所有罪都推到他身上嗎?這顯然是不對的,一箱箱屬於中國的文化結晶,竟被外國人用少量的鈔票給換走了。那些爲官者們爲了自己的利益而拋棄了中國文化。看着外國人風餐露宿的身影,又看着官人們醉生夢死的樣子,心中升起了一種莫名的悲哀。

算了,暫且擱下沉重的擔子,懷着輕鬆的心情來到了都江堰。戰國時期,一個名叫李冰的人造了這個惠及後代的浩大工程,於是他也被後人給讚頌。一眼望去,那水強烈的生命力給予了我一種震撼,就如作者所說,看水,別忘了都江堰。隨着水流的腳步,三峽出現在了眼前。作者這次找到的文人便是李白了,他那首膾炙人口的《早發白帝城》,便是起點,帶我走進了三峽,領略到了神女峯的神奇,以及一個驚人的王昭君。

如作者所述,文化需要在苦旅中才能有收穫,但是曾經文人墨客嚮往的廬山,如今已是商鋪連連,連上山都有汽車,再也沒有一種苦意。於是,作者心中有了新的體會:當文化被鼓吹得過於響亮就會引來世俗的擁擠,那時,廬山便不再是一個鴻儒雲集,智能飽和的聖地了,因爲失去了苦。這樣更可以說服人們這個道理,那就是‘文人註定要和苦旅連在一起’。

中國人說的是中國話,每個中國人都有華語情結,語言是我們中國人的精髓。然而,人言有着虛假性,人不能被其所封閉,就像現在我們正接受着外來的文化,別國的語言也要吸收,不是僅僅擁有白話文就夠了,更不是被文言文所控。

在文化的旅程中找尋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是作者的目的,但又要如何去完成這段苦旅呢?那就要有超脫的心態,以不同的眼光去感受,去探尋生命的意義,也許路途遙遠,也也許要風餐露宿。不過,在苦盡甘來之時一定會有別樣的收穫。

文化苦旅廟宇讀後感2

在20xx年末,我讀了一本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巧合的是,那時我也在旅途之中,這使我在感受文化之餘體會苦旅,不覺有了很多認同感。

這是一本餘秋雨先生在中國大陸各名勝古蹟旅遊時記錄下來的散文集。是一本最令人動容的散文集,敦煌莫高窟。都江堰。三峽。廬山……它透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名勝古蹟,寫出了這一代中國人心靈中的糾結,同時也是一本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淺出,用乾淨漂亮的白話文字,描述出了中國深沉的文化,及抒發自我的情感。就文筆而言,《文化苦旅》中的散文,是一篇篇美文,是一篇篇經過精心打造的文化佳構。文辭雍容、典雅,而又不顯出雕琢的氣息,在淡淡的敘述中,又蘊涵有濃濃的抒情意味。

他從祖國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寫下了《那裏真安靜》、《莫高窟》、《五城記》、《夜航船》、《道士塔》、《酒公墓》、《華語情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許作爲一個文人,杯水車薪,不願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乏味的旅遊觀感之類文章。由此便決定了他的文化旅行成了種“苦旅”,浪跡天涯,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筋傷骨,這不可謂之不苦澀,再沒有這般的創作魄力了,也可謂是真正的苦旅了。

然而,真正的苦旅,更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他對文化無休止的追思和探索,正因人生本是無休止的邊界。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文學的歷史情懷,是作家自身生命與歷史的對晤,他要尋找自己與浩瀚歷史長河的關聯,因此不得不在歷史中尋找合乎自身生命結構的底蘊,尋找那些與自己有緣的靈魂。這種情感愈來愈深,一旦有機會訴諸於文字,則必然將歷史和生命混同一體。

我想,能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會不禁嚴肅起來。就像一羣被流放的士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在書中說道:“我無法不老,但我還有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過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期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正是這樣的創作翼求,構成了《文化苦旅》中那種特有的低徊、感傷的歷史氛圍,在餘秋雨如數家珍般的歷史描述與山水文化臨摹中,籠罩上了一層淡淡的感傷氣息,這種感傷來自於對數千年曆史文化的清理和總結,從而有了一種杯具味道。當這種感傷、杯具的氣息,在《文化苦旅》中升騰與散發時,便讓我感覺有種妙不可言的美感和閱讀效果。

從那裏,我幾乎能夠看到一個哲人瘦瘦的影子,揹着手,低着頭,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嘆息。皺着眉在慢慢地踱着,我也與這位哲人一齊品味歷史,體驗文化,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拂拂地吹過多情而脆弱的心靈。

文化苦旅廟宇讀後感3

在廣褒的中華大地上,漂泊流浪的餘秋雨先生越過山盤水座,踏雪飛鴻,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一種苦澀後的回味,一種焦慮後的會心,一種冥思後的放鬆,一種蒼老後的年輕,一種文字激昂的大氣,一場細緻精巧氣可吞天下的深刻評述。這便是《文化苦旅》,便是文化的苦旅。

從滾滾黃沙的沙漠邊塞,到秀麗清澈的江南小鎮,作者把每一個地方描繪的惟妙惟肖,同樣也讓我感受到中國源遠流長的人爲文化,每一個地方都散發着它獨特的魅力。從《道士塔》,《陽關雪》中,讓我看到了黃河文明的興衰,寫出了歷史的深邃蒼涼。《江南小鎮》開始的那一段描寫,讓我彷彿看到了那小橋流水的景象。憑藉豐富的文化感悟力與藝術表現力,再現了匿藏於時間底端的深刻思考,開展了一場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靈的遠距對話。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說:“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聯在一起。”我想這或許是這本書叫做《文化苦旅》的原因吧。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寫作功底,在他筆下,莫高窟,都江堰,藏書閣都是如此的與衆不同,在他筆下,那些過往的歷史,就像是一幅悽美的畫卷。“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每個人的一生對於自己來說也是一段歷史,當我們走過一段路時,停下來回過頭看看自己曾走過的足跡,總會有着這樣或那樣的遺憾,而我們也在這遺憾中,坎坷中尋找這人生的真諦,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靜靜地合上這本書,彷彿也有了一種想要遊歷山水的衝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也想在山水之間尋覓着歷史的足跡。

文化苦旅廟宇讀後感4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處處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說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也勉強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隨者。

初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總是感嘆於他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閱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閱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

這書裏寫的,不僅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還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不僅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還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這些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爲之汗顏。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閱,啜飲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他的牽引,腦中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虯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豔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餘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着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着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着一支輕柔婉轉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

四壁的文字間,可以讓我感知到怎樣咆哮的狂風在我指間遊走,怎樣綿長的細雨帶給旅人無盡的鄉愁,怎樣迴旋的流水唱着抑揚有致的曲調。的確,餘秋雨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餘秋雨是懷着俠士般的情懷和心胸去旅行,孤獨地在敦煌、陽關、柳祠、三峽、西湖、天一閣?在江邊、在大漠、在高山上行走,在歷史的脈博上行走,在責任與道德的正中心行走。帶我們遊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的同時,又不忘將中國的歷史文化揉入其中,呈現給我們的除了令人癡迷的風景,令人好奇的人文現象,還使讀者對文化產生某種反思,與此同時讀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禮。

人的一生是一段歷史。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爲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爲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爲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啓示。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許多人都可以像餘秋雨這樣勇敢地去走,但,只有他可以這樣冷靜而痛苦地揭露,歷史留給我們的大多都是疼痛和傷疤,即使有時光這樣的良藥,也難以痊癒。有些人可以把時光當成忘憂草,有些人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他們只會一遍又一遍地咀嚼那份苦澀,而這份苦澀還會一代一代地遺傳。

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嘆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爲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纔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爲寓言。

山重水複,無言的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走走止止,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滲入了筆墨之中。也許《文化苦旅》就是面前的一杯濃茶,入口時苦澀,但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文化苦旅廟宇讀後感5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愛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爲完整纔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能夠說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期望,但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但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但是此刻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以前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正因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樣樣呢?那些以前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正因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正因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悅,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成功人士的特點

文化苦旅廟宇讀後感6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爲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它不甘甜,因爲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苦的味道,爲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而作者運其妙筆,以乾淨漂亮的散文,組合,使它們成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

走進書中的情境與思考,我們不禁嚴肅起來。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塊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於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啓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爲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蘊藏。我們在這兒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樣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這副楹聯道盡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於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們不曾到過此處,但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難怪歷年來,許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便會到此隱居起來,但在荒山結廬有着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有着正反兩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着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於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與官場浮沉是文人們的失意時刻,做什麼事都不順心,此時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找個地方隱居,等休息夠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開始。壞處是有人會把隱居當作沽名釣譽的工具,假隱以求得一官半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的文化開始產生變質,隱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全然黯暗。儘管如此,我們對隱還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爲古代中國給文人發展的空間實在大狹隘了,逼得他們除了隱或許只有一死,與其這樣讓自己的雄心壯志殞落,我們會選擇沉潛,待有朝一日能東山再起。

餘秋雨曾說他常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觀察自然與人文環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貶,既遭貶謫,而永柳二州又是荒遠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使中國文學史上擁有了「永州八記」這樣出色的山水文學,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合上書卷,我們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動的車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許咱們應該背起滿滿對中國文化的疑慮,親自去遼闊的土地,讓我們讀過書後,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廟宇讀後感7

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然而讀《文化苦旅》,當茶餘飯後咀嚼着其中優美的文字,欣賞古代歷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讓人有所感、有所動。

打開一本好書,迎面撲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氣息,彷彿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發出馨香。在若有若無的音樂聲中,我們能夠隨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藍天,一望無際;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靜美麗;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讀小說,我們會隨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運或喜或悲;讀抒情的散文詩歌,我們會在作者淡淡的憂鬱中品味他們對生命、生活、自然的態度;翻閱簡單詼諧的書,我們能夠盡情地放聲大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

然而讀《文化苦旅》,讓人變得深沉達觀。

任何物體都有承載它的器皿,唯有知識無垠無度。文化的承載,不只是書籍,就像餘秋雨所言,歷史文化的滄桑,散佈於歷史的古蹟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爾斯泰曾坦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恰恰羅素·羅蘭又說:“智慧,友誼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沒有鑰匙,如何打開智慧之門,又何談放射光芒?文化苦旅這本書,昭示古代歷史,人類告別愚昧混沌,從事文化探尋的歷程與辛酸。文化,看似平凡,實際上是人們心靈與古今中外一切民族優秀文化,智慧相結合的過程,也是繼承與發展的過程。沉溺紙醉金迷的世界,讓我們遠離了文化的正面薰陶。讀《文化苦旅》,不但能改變人的氣質,還能使人樹立更爲健康人生觀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負蒼天賦予的生命,成爲滄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這對於人生的回答,對於國家的培養,對於父母養育之恩的回報,對人類的歷史,無疑是最好的回答。

讀《文化苦旅》,是一種陶冶,是一種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芸芸衆生中,不以榮辱待己,不論成敗待人。不熱衷追名逐利,使自己超凡脫俗,你會仰頭看天,藍天澄清,白雲悠悠,釋懷心裏的鬱結,應對現實,笑對人生。在物慾橫流的日子裏,品味古人談的“知足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的教誨,會注入一股清醒劑,快樂地生活着。當我因辛勤工作而收穫甚微感到牢騷滿腹時,書會告訴我要笑對生活,這時我會渾身充滿工作的激情;當我遇到困難,想打退鼓堂時,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渾濁的官場,如何獨善其身,激勵我,鼓起勇氣繼續發奮;當我志得意滿時,一個個歷史人物的興衰榮辱告訴我盛極則衰……

《文化苦旅》讓我體會”怦然心跳“的共鳴,有一種“莫名感動”;《文化苦旅》讓我進行自我審視,也曾感嘆人生百態。我只願情緒伴書平和而寧靜,靈魂伴書純潔而超然。有時候讀書不是一種消遣,而是提高自己的學識,開闊自己的眼界,聆受文化的薰陶,暢想無暇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