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父親》的讀後感大綱

《父親》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父親》的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父親》的讀後感

《父親》的讀後感1

今天,我們第一、二節課是作文課。老師沒有叫我們寫作文,只是唸了幾篇範文,又給我們分析了那幾篇範文。其中,一篇範文使我深受感觸:“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莫過於別人對你的愛。

作者有一次生病了,想要吃冰棍,由於在冬天,很少有賣冰棍的。他父親就他到四華里地遠的地方去買,放在胸裏化了半截,還故意說:“怎麼化了呢?在那寒冷的冬天,冰棍化在父親胸裏,父親就不冷嗎?不,父親知道冷,他只是沒表現出來。父愛是多麼偉大呀﹗

作者得了作文一等獎,要求帶父母一起去,但作者嫌父親醜,怕丟自己的人,父親只有偷偷的去。想到這裏,我不禁想到:“自己的父親在醜,可他畢竟是自己的父親,沒有父親就沒有我們,我們要孝敬父母。”

一次,作者向家裏要錢買收錄機,但由於家裏窮,只好走了,他父親卻去抽500毫升的血給作者買了,還說:“不吃牛奶的孩子一樣長大。”作者的父親臨死前也想握 作者的手,卻無能爲力了。父親心裏肯定放心不下作者,父愛每時每刻都在關心着你。

我感到父親是多麼偉大,多麼堅定,多麼慈祥,多麼溫暖。世界上一切都源於母愛父愛,他們爲了我們,可以犧牲一切。我們要孝敬父母,關心父母,要把我們中華美德傳下去,這樣纔對得起我們的父母。我愛我的父親,母親。

《父親》的讀後感2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20個父親的教育智慧》說實話,我並沒有太大的心思去翻閱,理所當然的認爲是千篇一律的介紹一些所謂的教育理念而已。最後爲了完成這篇讀後感,不得不硬着頭皮開始看起來的時候,被書裏這些父親的耐心和愛心感染了,每個故事滿滿的都是每位父親和他們兒子、女兒之間真實而真摯的趣事。我覺得用一個詞語來概括我的感受的話:陪伴應該最準確。

現在的家長大多由於工作忙碌、生活壓力較大,白天出門,晚生回家,沒有太多和孩子交流的時間。很多家長認爲,每天辛苦工作,就是爲了孩子能有個良好的經濟生活基礎,往往忽視了和孩子心靈上的溝通,以及生活中真正陪伴孩子的時間。比如我自己就是如此,因爲工作關係,常常出差在外,本來在家的時間就少的可憐,回家了就想舒舒服服的睡一覺。有的時候寧可拿着手機刷個不停,也懶得抽出哪怕十分鐘的時間陪兒子玩。

有一天晚上回家不久,兒子興高采烈地跑來讓我陪他搭積木,我不耐煩得隨口回了一句:“哎呀,爸爸累了,找媽媽去。”兒子也很不高興地說:“你明明在玩手機,都不陪我玩。(然後很大聲的表示抗議說了一句)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當時,我一下沒反應過來,還是孩子媽媽把他的話重複了一遍。於是耐着性子,勉強得陪兒子玩了一會,那天晚上,兒子可高興了,第二天早上起來,還跟他媽媽津津樂道地說着,昨晚我和爸爸搭積木了,爸爸搭了個大城堡……

是啊,其實想想孩子的快樂真的很簡單。也許他們可以沒有好衣服穿、沒有好玩具玩,但卻不能沒有父母的陪伴。正如書的最後一頁所寫的那樣:“好父親最需要與孩子一起成長,因爲父親容易成爲家庭教育的缺席者,因爲父親與孩子的溝通交流遠不及母親。父親更注重引領孩子做一個有大愛之心、勇於進取、誠實守信、自強自律的人。”

所以我想從現在起,學會陪伴孩子還不晚,成爲孩子的朋友,而並不是高高在上的父親。

《父親》的讀後感3

起初,是被這個書名給吸引了,札記意爲讀書時摘記的要點以及所寫的心得。我的心中不由地產生一個疑問,不是我們讀他的書嗎?所以不應該是我們寫札記嗎?於是我帶着這個疑問翻開了書本。

妞妞是一個可愛、惹人疼愛的孩子,她一出生就得了視網膜母細胞瘤,這種病在嬰兒中的發病率僅僅只有一萬二千分之一,就這種不足萬分之一概率的病讓她的一生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從那以後,他的父母也在爲她動手術還是不動手術之間徘徊。

剛發現這個病的時候,也是動手術的最佳時機,但她的父母看了很多殘疾人在社會上難以生活的報道,以及不動手術,所以他們錯過了最佳的時機。之後,他們發現妞妞可能是具有音樂天賦,剛想用動手術的方式來挽救她的性命時,卻已經晚了。

衆所周知,癌是死亡的象徵,而且患了癌症的人要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但妞妞很堅強。疼痛能忍的時候,她就會忍着,一個人坐在牀上默默地承受着。實在忍不住時,她纔會哭出來並喊着:“磕着了!磕着了!”她對音樂特別的喜愛,對文字特別的敏感,每次聽音樂時都能準確地預報下一首,每次父母說出一個全新的詞組,她都能記住。

看完整本書,我終於理解了題目,也許周國平先生是將妞妞看作了一本書,而他從妞妞中懂得了太多太多,所以纔會取名爲“一個父親的札記”。

我覺得無論我們處在怎樣的困境中,都應該像妞妞那樣堅強,能忍就忍,忍不住也只是小聲哼幾句。在面臨選擇時,應該儘快做出適宜的選擇,而不是之後來後悔。

妞妞,再見!願你在天堂過得愉快!

《父親》的讀後感4

《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是一本文集中的一個章節,雖說只是其中的一個章節,卻讓人看後,悲痛萬分。

他們一家本來是幸福的,可是幸福,卻往往很短暫。妻子生下了一個女兒,這個孩子一生下來就得了先天性絕症,一歲半的時候離開了人世,離開了疼愛她的父母,使父母的生活跌入深淵。

也許可以這麼說:“在這個世界上,幸福和苦難都是平凡的,它們本身不是奇蹟,也創造不出奇蹟。他們一定會過度傷懷,但隨着歲月的流逝,女兒的小小身影會越來越模糊,以至慢慢忘卻她的模樣。如果你是路人,你也會這麼想吧。的確,有什麼辦法呢?生活太現實了,我們甚至不能在自己的下一個不幸上,長久地集中注意力,更何況是陌生人的不幸呢。可是,他偏偏不是路人,而是孩子的父親。我被這一家人催人淚下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從中可以理解做父母的感受,那種生離死別的痛苦,刻骨銘心的折磨。相信在成長的歲月中,我們也會慢慢感受生活中父母的愛。

夕陽不留人,時間不等人,如果你是個健康的孩子,你將最最幸福的人,所有能做健康的人,多好。

這個故事,讓我感悟到:都是孩子,父母的寶貝,也許我們該回報他們了,這就是文章的啓示吧!以後的歲月,我們會慢慢成長,並在成長中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父親》的讀後感5

收到孫雲曉老師傾力之作《好好做父親》有些日子了,一直都在認真的看。之前就有看過孫老師的關於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書籍,讓我在育兒的道路上受益匪淺感謝孫老師的辛勤付出。

我是一位八零後媽媽,屬於對孩子的事非常勤快的這種類型,在孩子的問題上都是一手操辦,我能解決的事情決不會“麻煩”孩兒爸。雖然之前也瞭解過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沒有引起我的重視,在對待老公帶孩子方面我是各種嫌棄。所以當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想着應該先自己看,看完之後再推薦給老公。

這本書從孩子的各個時期來說明父親的重要性。書裏利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的各種鮮活生動的案例來分析,這樣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更好的理解,不會顯得枯燥乏味,當我們在與孩子的交流過程中遇到相似的問題時我們可以先借鑑書中的方法,當我們能獲得孩子的認同時再加上自己的方法融會貫通,我想這應該也是孫老師的目的,給我們在育兒道路上指出方向,但具體的怎麼做還得我們自己去努力,老師教得再好,也得學生學進去,做父親不是職業而是事業,需要一個男人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完成,當然也需要媽媽們給爸爸機會。

希望已經成爲父親的和即將成爲父親的男士們都能抽空看看這本書。真的受益頗多。

《父親》的讀後感6

他出診原來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父親的病》讀後感 劉婉瀅。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閨女生急病,來請他了,因爲他其時已經闊得不耐煩,便非一百元不去。他們只得都依他。待去時,卻只是草草地一看,說道“不要緊的”,開一張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很有錢,第二天又來請了。他一到門,只見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藥,好得多了,所以再請你來複診一回。”仍舊引到房裏,老媽子便將病人的手拉出帳外來。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沒有脈,於是點點頭道,“唔,這病我明白了。”從從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藥方紙,提筆寫道:—— “憑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畫押。

“先生,這病看來很不輕了,用藥怕還得重一點罷。”主人在背後說。 “可以,”他說。於是另開了一張方: “憑票付英洋貳百元正。”下面仍是署名,畫押。 這樣,主人就收了藥方,很客氣地送他出來了。

我曾經和這名醫周旋過兩整年,因爲他隔日一回,來診我的父親的病。那時雖然已經很有名,但還不至於闊得這樣不耐煩;可是診金卻已經是一元四角。現在的都市上,診金一次十元並不算奇,可是那時是一元四角已是鉅款,很不容易張羅的了;又何況是隔日一次。他大概的確有些特別,據輿論說,用藥就與衆不同。我不知道藥品,所覺得的,就是“藥引”的難得,新方一換,就得忙一大場。先買藥,再尋藥引。“生薑”兩片,竹葉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碼是蘆根,須到河邊去掘;一到經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尋兩三天。可是說也奇怪,大約後來總沒有購求不到的。據輿論說,神妙就在這地方。先前有一個病人,百藥無效;待到遇見了什麼葉天士先生,只在舊方上加了一味藥引:梧桐葉。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醫者,意也。”其時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氣。其先百藥不投,今以秋氣動之,以氣感氣,所以……。我雖然並不瞭然,但也十分佩服,知道凡有靈藥,一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求仙的人,甚至於還要拼了性命,跑進深山裏去採呢。這樣有兩年,漸漸地熟識,幾乎是朋友了。

父親的水腫是逐日利害,將要不能起牀;我對於經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漸失了信仰,採辦藥引似乎再沒有先前一般踊躍了。正在這時候,他有一天來診,問過病狀,便極其誠懇地說:——“我所有的學問,都用盡了。這裏還有一位陳蓮河先生,本領比我高。我薦他來看一看,我可以寫一封信。可是,病是不要緊的,不過經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這一天似乎大家都有些不歡,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轎。

進來時,看見父親的臉色很異樣,和大家談論,大意是說自己的病大概沒有希望的了;他因爲看了兩年,毫無效驗,臉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難以爲情,所以等到危急時候,便薦一個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脫了干係。但另外有什麼法子呢?本城的名醫,除他之外,實在也只有一個陳蓮河了。明天就請陳蓮河。陳蓮河的診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醫的臉是圓而胖的,他卻長而胖了:這一點頗不同。還有用藥也不同。前回的名醫是一個人還可以辦的,這一回卻是一個人有些辦不妥帖了,因爲他一張藥方上,總兼有一種特別的丸散和一種奇特的藥引。蘆根和經霜三年的甘蔗,他就從來沒有用過。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對”,旁註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蟲也要貞節,續絃或再醮,連做藥資格也喪失了。但這差使在我並不爲難,走進百草園,十對也容易得,將它們用線一縛,活活地擲入沸湯中完事。然而還有“平地木十株”呢,這可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東西了,問藥店,問鄉下人,問賣草藥的,問老年人,問讀書人,問木匠,都只是搖搖頭,臨末才記起了那遠房的叔祖,愛種一點花木的老人,跑去一問,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樹下的一種小樹,能結紅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稱爲“老弗大”。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藥引尋到了,然而還有一種特別的丸藥:敗鼓皮丸。這“敗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舊鼓皮做成;水腫一名鼓脹,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剛毅因爲憎恨“洋鬼子”,預備打他們,練了些兵稱作“虎神營”,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這道理。可惜這一種神藥,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離我家就有五里,但這卻不象平地木那樣,必須暗中摸索了,陳蓮河先生開方之後,就懇切詳細地給我們說明。“我有一種丹,”有一回陳蓮河先生說,“點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見效。因爲舌乃心之靈苗……。價錢也並不貴,只要兩塊錢一盒……。” 我父親沉思了一會,搖搖頭。“我這樣用藥還會不大見效,”有一回陳蓮河先生又說,“我想,可以請人看一看,可有什麼冤愆……。醫能醫病,不能醫命,對不對?自然,這也許是前世的事……。” 我的父親沉思了一會,搖搖頭。凡國手,都能夠起死回生的,我們走過醫生的門前,常可以看見這樣的扁額。

現在是讓步一點了,連醫生自己也說道:“西醫長於外科,中醫長於內科。”但是S城那時不但沒有西醫,並且誰也還沒有想到天下有所謂西醫,因此無論什麼,都只能由軒轅岐伯的嫡派門徒包辦。軒轅時候是巫醫不分的,所以直到現在,他的門徒就還見鬼,而且覺得“舌乃心之靈苗”。這就是中國人的“命”,連名醫也無從醫治的。不肯用靈丹點在舌頭上,又想不出“冤愆”來,自然,單吃了一百多天的“敗鼓皮丸”有什麼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腫,父親終於躺在牀上喘氣了。還請一回陳蓮河先生,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舊泰然的開了一張方,但已停止敗鼓皮丸不用,藥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藥就煎好,灌下去,卻從口角上回了出來。

從此我便不再和陳蓮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時看見他坐在三名轎伕的快轎裏飛一般擡過;聽說他現在還康健,一面行醫,一面還做中醫什麼學報,正在和只長於外科的西醫奮鬥哩。中西的思想確乎有一點不同。聽說中國的孝子們,一到將要“罪孽深重禍延父母”的時候,就買幾斤人蔘,煎湯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幾天氣,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醫學的先生卻教給我醫生的職務道:可醫的應該給他醫治,不可醫的應該給他死得沒有痛苦。——但這先生自然是西醫。

父親的喘氣頗長久,連我也聽得很吃力,然而誰也不能幫助他。我有時竟至於電光一閃似的想道:“還是快一點喘完了罷……。”立刻覺得這思想就不該,就是犯了罪;但同時又覺得這思想實在是正當的,我很愛我的父親。便是現在,也還是這樣想。早晨,住在一門裏的衍太太進來了。她是一個精通禮節的婦人,說我們不應該空等着。於是給他換衣服;又將紙錠和一種什麼《高王經》燒成灰,用紙包了給他捏在拳頭裏……。 “叫呀,你父親要斷氣了。快叫呀!”衍太太說。 “父親!父親!”我就叫起來。 “大聲!他聽不見。還不快叫?!” “父親!父親!!” 他已經平靜下去的臉,忽然緊張了,將眼微微一睜,彷彿有一些苦痛。 “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說。 “父親!!”“什麼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說,又較急地喘着氣,好一會,這才復了原狀,平靜下去了。 “父親!!”我還叫他,一直到他嚥了氣。我現在還聽到那時的自己的這聲音,每聽到時,就覺得這卻是我對於父親的最大的錯處。

  讀後感:

那江湖中醫只是爲了錢嗎?自從我讀了這篇文章之後,我就想:要是我長大之後學中醫,我一定會好好學。魯迅從文章罵出了那醫生貪錢。但沒有直接罵。這就寫出了那醫生只是貪錢,把人給醫死了。魯迅從此恨那位不會治病,還會治死!!!!

《父親》的讀後感7

今天,我在《親情故事》這本書裏看了一篇文章——《父親的禮物》,感觸很深!

當我讀到他讓禮物輕輕墜落到我的手,卻是一枚硬幣!父親說:“用這枚硬幣買一份報紙,一字不漏的讀一遍,然後翻到分類廣告欄,給自己找一份工作,讀《父親的禮物》有感300字。到這個世界去闖一闖,他現在已經屬於你了。”——讀到這兒,我就覺得一枚硬幣看似微不足道,卻是孩子一生中收到的最重要的禮物。正是這枚硬幣,讓一個剛剛走出校門的孩子找到了人生的目標,讓他學會了如何生存。這是作爲一個父親送給孩子最昂貴、最值得珍惜的禮物。

當我們生日了,或是值得慶祝的時候,父母們總是會送些禮物給我們。而這些禮物對我們來說,是十分珍貴的。

讀完這篇課文,我才認識到穩重的父親給予“我的”禮物是整個世界。

《父親》的讀後感8

讀完《父親》這篇文章,讓我想起平時怎樣關心我鼓勵我的父親:在我生病時,你關心我;遇到難題時,你指導我;傷心時,你安慰我……

記得有一次我生病了,臉色蒼白、嘴脣無色的我連喝水都吐了,到了醫院,你揹我上樓下樓,左左右右 ,外面下着大雪你還滿頭是汗……事後我才知道那天你也生病了,流下了不知是後悔還是感動的淚。還記得那次去蘇州樂園,你要帶我坐海盜船,我聽到別人的尖叫聲,死活也不肯。你鼓勵我:“不要緊,寶貝兒子,膽大點!要做個勇敢的男子漢!”我半推半就地上了船,坐穩後船慢悠悠地前後蕩起來,速度越來越快,我緊緊地抓住父親的胳膊。“不要怕,放鬆點,實在不行的話就喊出來。”父親大聲說道。我就大聲喊起來,把害怕拋到了九宵雲外。下了船,我感到無比自豪,因爲我有個好爸爸!

《父親》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無論是今天,還是未來,父愛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父親》的讀後感9

最近媽媽替我借了一本名爲《父親》的書,作者叫樑曉聲。其中87頁的“母親”這篇文章讓我十分感動。

文章中有一段情節:我們知道母親像許多女人一樣,並不膽小,卻極怕樹上的“洋拉子”那類毛蟲。榆樹錢當年對我們是佳果。我們只想到母親是由於害怕“洋拉子”就不敢給我們擼榆樹錢兒了。

有一天母親被工友攙了回來——母親在樹上擼榆樹錢兒時,忽見自己遍身爬滿“洋拉子”,驚掉下來……

看到這兒,我知道這位母親是一位好媽媽,她爲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吃上榆樹錢兒,解解饞癮,不顧危險,偷偷地爬上她們公司旁邊那一棵高高的榆樹上。

由此我想到我的媽媽,她是一位美麗又能幹的女人。前幾年爸爸經常出差在外,家裏就剩下我們母子倆。媽媽白天上班,有時晚上還帶着我去她們單位上晚班,太忙的時候,就給我二十元,讓我自己到樓下的“日月人”飯店去吃,我呢,就花了十九元八角,剩下二角交媽媽。媽媽說:“兒子你真能吃,喜歡吃就多吃,一定要吃飽,媽媽上班就是爲了讓你吃得好一些,快快樂樂的健康成長”

。其實媽媽一天的收入也就是二三十元,看到我想吃,她一點也不心疼錢。相反媽媽對自己卻很小氣,我很少見她吃雞大腿,每次吃雞時她總說,她喜歡吃雞脖子,我竟相信了。直到有一次,我外婆來到我們家,我才知道,原來媽媽是捨不得吃,故意那麼說的。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就像寶”,我現在深深體會到這句歌詞的意義,媽媽我想對你說:“媽媽,我生活很幸福,謝謝您!”

《父親》的讀後感10

翻到去年秋天寫的一篇隨筆《我的老父親》,文是配了音樂的:我的老父親,我最疼愛的人,人間的甘甜有十分,你卻只償了三分,這輩子做您的兒女,我沒有做夠,央求你下輩子還做我的父親……劉和剛那意重情深的聲音一遍遍循環着,每聽這深情的歌曲,心情突然就悲慼起來,對已逝的父親充滿無限的心疼和想念,聽歌讀文,去年秋天回家的情景又歷歷在目。

(一)我的老父親

季節的腳步在歲月中走過,秋的腳步越走越冷漠。當不經意間,一片秋葉順肩膀滑落的時候,才猛然感悟到,其實秋早已到來。

走在秋葉飄零的鄉間路上,心緒如那黃色楊樹葉繁亂、漫無目的隨風飄蕩,心情忽喜忽悲,錯綜複雜。喜的是又要回到多日不見的父母身邊了,悲的是父母久病纏身,風燭殘年,這條熟悉的歸家路不知還能走多少次?想着想着不由悲從心來,一個人生命的歷程何嘗不似一片樹葉的過程?只是,我們往往忽視了父母其實一直悄悄在向衰老走去,忽視了他們其實早就需要我們去呵護。

這條鄉間小路,是父親接送過我無數次求學和回孃家的路,記錄着一段溫暖的歲月。剛出嫁那幾年,我很戀家,雖然工作調動,離家遠了,但是每隔一個禮拜都回家看父母,後來帶女兒去,下車有三四里路要步行,父親就用他唯一的交通工具自行車,來來回回接送我們,女兒坐前面,我後面,就這樣,女兒從會坐車長到小學六年級的大孩子,後來,發現父親騎車很不穩,握着車把的雙臂搖搖晃晃,當時是以爲父親年齡大了,我堅持不讓他再接,可扭不過父親的倔強,他就讓孩子坐上去推着走,陪我走幾里路。記得有次他和孩子連同車子一起摔倒在地,自那次,父親就再也沒騎上過那輛自行車,他經常手腳微微顫抖,看了醫生,我們才知道他得了帕金森綜合症,最終,沒能阻止病魔的糾纏,慢慢地,父親的身體越來越虛弱。

父親再無力接送我,可是,不管走多遠,這條線,總牽引着我回到父母身邊。如今,沙路變成新農村柏油路,兩旁多了許多樹木花草,繁茂的葉子被秋色染成金黃。我拎着大包小包,踏着腳下滿地的落葉不緊不慢走着,秋風拂過臉面,黃葉劃過眼簾,不禁感嘆歲月無情,父母,我們的老房子,被歲月的風霜浸蝕得已經千瘡百孔,在風雨中飄搖。滿目黃葉中卻又感覺絲絲暖意,欣慰的是,畢竟父母還在,可是,整日躺在病榻上的父親,忍受着病魔何等極端的折磨啊!母親,又以她堅韌的意志,克服偏癱後遺症帶來的行動不便,耷拉着一隻胳膊且又照顧重病的父親。難以想象母親有着怎樣強大的內心,十年來承受了多少磨難,她一隻胳膊洗衣做飯,承擔所有家務,每想到這些情景時,不知不覺中,眼淚就充盈了眼眶。

踏進院落,母親坐在門前小凳上和正在廚房做飯的保姆說着話,我迫不及待走進屋,扔下包向父親牀前走去,多數時間神智不清的父親,往往在我們臨來和臨走時異常清醒,聽見我進來的聲音,他老遠就已伸出僵硬的雙臂,然後緊緊拉住我的手,露出孩子樣開心的笑容,發出高興的聲音。我呼喚着父親,和他四手並握,一起笑着。一股酸楚涌上喉嚨,人生苦短,生命之重,近年來在父母身上這種感觸愈加深刻。依稀記得父親矯健的步伐,寬厚的肩膀,記憶中他有倔強的性格和大山一樣壓不垮的脊樑。

父親的一生是曲折的一生,多難的一生。年輕時左腿因公受傷骨折,一輩子爲兒女成長忍辱負重,帶着我們背景離鄉,遷移至他鄉,我們一個個成才,退休後,因爲生病,也沒過幾天輕鬆的日子,重病在身的父親,又因爲子女不在身邊而照顧不周,左腿再次摔成重傷,再也不能下地行走,做兒女的虧欠父母太多……

平日裏,我們一廂情願地忙碌着自己的事情,以爲父母親就在那裏,好好的,但是,在我們和他們分別的那些間隙裏,父母卻在悄悄地老去,關於他們變老的事實,我們總是在後來才猛然察覺。在這過程中,父母一直在默默地付出着,默默地承受着許多我們不知道的苦痛,默默地等待着我們的關愛。其實,他們一直很需要,在我們還未回過神來,在不經意間,歲月已奪去了他們健康的體魄,也不知從何時起,父親的手開始顫抖,母親的眼神失去了光澤。

開飯了,我和保姆倆把父親抱起來靠在牀背上,父親指着我,示意不要保姆餵飯,那一刻我才深刻體會到父母是多麼渴望兒女們在身邊!可是,父母膝下幾個子女,卻沒有哪一個能夠長期在身邊守候。每次看着餵給父親一口一口吃完飯,自己心裏才就踏實片刻。

鄉村的夜晚是寧靜的,在靜謐的夜裏一人陪着父親,聽父親的呼吸和呻吟,聽父親的糊話,聽他說着多年以前的舊事,聽他和以前的人事對話,他在回憶中似在訴說着自己經歷的酸甜苦辣。一旁的我,靜靜回想父親爲兒女經歷的艱辛,經常使我夜不能寐,淚珠滾落枕邊。夜裏他多數時候很不安寧,看着父親痛苦,身爲女兒,只恨自己在父親遭受病痛折磨時,卻不能替他分擔。有時他神智不清時會一次次撕扯掉睡衣,蹬掉被子,光着身子,我一次次爲父親穿上衣服,換掉溼了的被單,哄他入睡,小心翼翼爲父親沉重又僵硬的身子換個方向睡。

秋夜,寒意一陣陣襲來,反覆多次的折騰後,我自己也感冒,又連續整夜沒閤眼,以至於白天昏昏欲睡,頭疼腦脹。而最讓人難過的是,最疼愛我的父親,女兒最疼愛的人,會隨時、突然變成一個陌生人,變得不認識自己的親骨肉,想要爲他穿上意識不清時脫掉的一隻衣袖,卻被他打鬧得無計可施,眼睜睜看着他受罪。每到這時候,我的心情就灰暗到了極點,夜深人靜時,再也沒了睡意,無奈總是想不通父親爲什麼會得這個萬惡的帕金森綜合症!是誰說:生命的厚重,就在於它承受了太多的苦難,父親的一生就是苦難的一生。

不管怎樣,有父母在的日子,都是溫馨的,光陰雖已是簾卷西風,秋意漸濃,早晨,太陽的光芒透過門前那棵松樹照進院子,就覺得一切還是那麼美好。雖然,耳邊總是父親的呻吟和叫喊聲,但是隻要在父母身邊,每天迎着太陽升起,就覺得困境中依然能找到快樂。

母親用她那不及常人的身板,用只能活動的一隻手種植的一串紅,雞冠花,還有各色菊花爭奇鬥豔,牆面被爬山虎打扮得一片火紅,那紅色的葉子,似乎傾注了一生的心血和能量,一串串熱烈的葉子從院門頂部垂下來,在秋風中搖曳。多年來,母親養的花雖沒有名貴花木,卻長得健康茂盛,有幾株樹有姿有型,開花季節滿院都散發着芳香。可是今年,母親幾次說讓我們把盆栽的花拉去,說她沒心情、沒力氣再養,比起往年,院子裏少了許多花花草草。

在爲父親擦洗過臉和身子後,就是洗刷父親的褥墊。洗衣機響着,聽父親一遍遍呼喚着我的名字,我邊忙碌邊一次次跑到身邊安慰他,父親總是擔心我會走,總是緊張的樣子,多次不讓我離身,稍一會看不見就以爲我走了,當我出現在他眼前時,就會露出孩子樣的驚喜和笑容。坐在牀頭時,他就拉着我的手,說着誰都聽不清楚的“知心話”,我假裝聽懂的樣子答應着,他有時伸出極不靈活的手,像小時候一樣,用兩個手指背輕輕觸摸我的臉頰,嘴裏唸叨着,笑着,我也雙手撫摸父親消瘦的臉,輕輕摘掉他鬍鬚上沒擦乾淨的飯粒。

清醒時,父親多次說:“唉,我這樣咋辦呢?”我安慰父親:“會好的,我們都每天陪伴你。”父親握着我的手,慢慢、無力地閉上了雙眼,我看見他眼角似乎溼潤了,只緊緊拉着他的手,說不出話來……那一日,我從父親無助的眼神裏讀懂了他的脆弱,只是,一直以來在兒女面前累不能說,苦不能訴,如一棵樹站成高大不老的形象,爲一家妻小遮風擋雨。

自父親完全不能自理,母親身體也越來越差,兒媳又不在身邊,請不到全天保姆,我們姐妹就只能請假輪流晚上陪侍父親。請假回家的幾天,父親總以爲我放暑假或寒假了,他已經分不清季節,潛意識裏只有放假纔可見到我們。保姆說自我回來父親心情好多了,我也發現他一天總是笑,夜裏有時聽見他說夢話也會笑出聲來。

在歲月漫長的河流裏,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把畢生的心血傾灑在兒女身上,時光的刻刀留給父母的只有滄桑的容顏、額頭上浸染了風霜的皺紋。

當我們真正經歷了世事的滄桑,懂得父母付出的心血,想要好好孝敬父母時,他們都已經老了;想帶他們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他們已經走不動了;想給他們吃喜歡吃的食物,他們的牙已經咬不動了;想好好陪他們說說話,他們的耳朵已經背了。一日日,父親整天躺在病牀,就象一盞即將熬盡油的燈盞,努力又無力地燃着最後的時光,任我們怎樣挽留漸行漸遠的生命,卻無力留住,徒留悲傷和悔恨。

(二)物是人已非

讀着去年這些文字,難以抑制心疼和思念的淚水,又是一個秋天過去了,電腦裏劉和剛還在深情地詠唱,可是父親去了已百日有餘,物是人已非,人生,所謂彈指一揮,生與死之間還不及一首歌的距離。

說人生無常,生命的消逝有時真讓人始料未及。雖說父親久病有十年,但是,他的離去是突然的,留給我終生的遺憾和無法彌補的愧疚。侍候父親的那些日子,常常是上一兩個禮拜的班,就請一個禮拜的假,以至於後來連單位請假都成了問題,自己也精疲力竭,幾乎沒了星期日,以爲自己做得夠好。後來,有幸請到了一個全天保姆,勤快又樸實,對父親照顧周到,體貼入微,我們也就輕鬆了許多。

放暑假,出了一趟遠門,臨走,回家看了父親,父親的生日快到了,提前給他買了喜歡吃的食物,一口一口餵了他最愛吃的臘肉,爲他換了內衣。那天離開時,父親睡着了,可就在我跨出門檻的那一刻,當我和往日一樣回頭心疼不捨地望父親時,他突然睜開眼睛也看着我,那一刻,心中矛盾、糾結,但是不孝的女兒竟忘記了“父母在,不遠遊”的古訓,硬是離開了父親的視線,去了遠方,不曾想,這竟是我與父親此生最後一次對視。途中突然得知父親病危的消息,惶惶趕回過程中,因起飛站飛機晚點一小時,終點站行李延誤四十分鐘,回家再見父親,已是陰陽兩隔,父親已去半小時多。

一個人生命到了最後,最大的幸福也不過是親人都圍繞他身邊,送他的靈魂上路。而我與父親這一場生離死別,留下的卻是終生的悔恨和心痛,父親在最後那一刻盼我盼得多辛苦!習慣地以爲,父親長期就那樣病着,長期就那樣在着,怎麼會突然去呢!可是父親偏偏就是突然去了,自從父親去了,經常,眼前是父親睜開眼看我的那個神情,一直就那樣看着,刺痛着我自私羞愧的靈魂。每個祭日回去,看着父親照片,音容依舊,心裏有多少想念的話語想對父親說,卻又無處傾訴。

父親是一個爲生活吃盡苦頭的人,祖父母去世得早,我也就從小不曾見過祖父祖母,沒有親臨過一個老人怎樣慢慢退出生命的舞臺,沒真正想到過生死相距原是這麼近。這一生,第一次面對的死亡,就是至親至愛的父親,卻又是這麼突然,令人猝不及防。

每一個祭日,我們都買了祭奠的物品去父親的墳地,可任我們燒多少紙錢,都看不見父親慈祥的笑顏。往日,父親最喜歡大家團團圓圓的熱鬧場面,如今,他卻孤零零一人在地下。

父親去了,留給我們的不僅是遺憾和悔恨,還有沉重的思考。慢慢體悟到,原來,我們的悲哀,更多的是在父親最後那些時光裏,留給他的孤獨。以爲請到了貼身的保姆,就放心了,然,因爲有了這個貼身周到的保姆,我們回家的次數少了,陪伴父親的時間也少了,有時,匆匆回家留下錢物,就又各自忙自己的工作,忙自己的家庭去了,我們總以忙爲理由,忽略了父親真正的需要,父親少了往日子女陪伴時心靈的語言和溝通,少了快樂的笑聲。

最後的些時日裏,母親有幾次說父親連一句話的往來都沒有,我們聽了都以爲是父親病重了,也不曾多想,現在回味,其實父親心裏承受了何等的孤獨,只是他無力說出口。有時,父母沒有被生活的艱辛壓垮,卻被孤獨寂寞打敗,再豐厚的物質和貼身的保姆,怎麼替代得了兒女的親臨陪伴?怎麼替代得了兒女給予的精神安慰?

生命是一根脆弱的稻草,不料哪天會突然斷裂,然,多數時候,我們總是忙碌着,讓日漸老去的父母一等再等,當我們真正失去時,才明白留給他們多少孤獨,辜負了多少可以一起相守的幸福。

作者/曉月清風qq1085529283

矛盾之世,何悲何歡

這個世界是悲傷的,也是矛盾的!充滿罪惡,欺詐,哀傷,同時也充滿希望,活下去的希望,爸媽的希望,親友的希望,朋友的希望。其實人類這種生物,是脆弱,孤獨的,你所認識的,所能聯繫的所有人,或許用一張表格就能全部列完,除去這些人後,剩下的又能有什麼。

古有莊周夢蝶,人的一生,從你出生,成長,學習,工作,結婚,生子,養子,養老,死亡。這一切的一切,讓我們感覺人生是無趣的,甚至只是從出生走向死亡一般,這時候你會如同莊周一般思考人生的真實,但同時,我們人生之中的經歷卻又告訴你這裏非夢境。這就是世界的矛盾。

你現在是爲了什麼在生存,在拼搏,在努力?是爲了自己的虛榮心,爲了爸媽所給予的希望,子女成長的重擔?還是爲了在滾滾紅塵之中尋到真理,尋到人生的精彩?可惜的是,你無法找到,我們所存在的意義,我們所處的這片大地,我們所棲居的這片天空,因爲世界萬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道理。

我們只要根據老天所指示,命運所規劃的道路,慢慢走下去,走到終結,一路走回原點!碌碌一生,碌碌一生卻又無所爲,從黑髮到白髮,從茁壯到衰老,從生到死,按照命運齒輪的輪軸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彷彿這是一場老天的惡作劇,因爲人類的弱小,絲毫不明白生存的意義卻又繼續,咬緊牙關的生存下去,真是矛盾啊!

你會怎麼做?你會仰天大嘯?感嘆世間浮沉,無病呻吟,感嘆光陰如梭,愚人自娛。你會斥罵老天的不公?爲什麼一些人出生就含着金鑰匙,而你卻含着一根朽木?爲什麼別人每天娛樂世界,遊戲人生,而你,卻爲了維持生計,維持家庭的開銷,拼命工作,加班,奮鬥?只是爲了那些別人不曾正眼而視的東西?

你說你擁有他們不曾擁有的快樂,幸福?你說你只要家人幸福,家庭和睦,生活平穩就已經很幸福了,是吧?你已經被世界所改變,你變得腐朽不堪。應該是我錯了,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一樣,但是,朋友,你有反對過命運嗎?你是否一生都在選擇隨波追流?挺起你的脊樑,去反抗這個愚昧的世界,去對抗這個腐朽的世界!

這個世界是崩壞的,人與人之間,物與物之間都在互相傷害,人性也在逐漸的退化,金錢,權利,美色,無不在蠶食着人類,這個崩壞的世界,總有一天將會瓦解,碎裂的如同在陽光映襯下的玻璃碎片……

這個矛盾的世界,活着矛盾的人,做着矛盾的事,活在矛盾的天與地之間,活在矛盾的輪迴宿命之間,我以圓論人生,擇其一點爲生,那麼死便是一個輪迴,人的一生終究在這矛盾的圓圈上不停的循環,不停的矛盾!

童年的葉子

人的生命就像一棵樹,葉長葉落,歲歲枯榮。但總有那麼幾片葉子,久久不肯落去。就請把它們好好珍藏吧!

——題記

1、童年的那隻蘋果,紫紅裏透着光亮,甘甜裏溢着清香。那色澤,那味道,就那麼原汁原味地錄入了身體。多年後再吃到蘋果,意識底層的它就從每一個細小部位冒出來對那蘋果亂箭齊發——你也竟敢自稱是蘋果?童年的那隻蘋果我再也找不到了。

那一年冬天我病了,躺在炕上不吃東西。父親從十幾裏以外的望樹集上買回幾隻蘋果。母親拿出一隻,紅紅的,亮亮的,用刀切成薄片,一片片送進我嘴裏。那甘甜,那清冽,那醇香沁入心脾。果進病除。真懷疑那病是爲蘋果而長的。

關於蘋果的深刻記憶,還有兩次。

小時候,老奶奶總愛惦着小腳往地裏跑。夏天秋天到村邊的河套裏、鹼場地裏去打菜拔草,秋後就去樹下拾樹葉,奶奶說老奶奶這是高興的。有一天,我從村外把拾樹葉的老奶奶接回家,她往堂屋的蒲墩上一坐,從筐底掏出一個大大的紅蘋果,激動着舉着轉着讓人們看。老奶奶眉飛色舞地比劃着說,我在蘋果地裏低着頭走,一個東西梆地碰了腦袋一下,你們猜是啥,是個大蘋果。然後哈哈的笑起來,像從戰場上大獲全勝滿載而歸的將士。我和妹妹緊緊圍在老奶奶身邊,她老人家用刀把蘋果切成兩瓣,再切成四瓣,再切成八瓣。我接過屬於我的那一瓣,一點一點地咬,又吃出了生病時那蘋果的味道,連同老奶奶菊花似的笑臉,藏在了心底。在老奶奶去世後的20多年裏,我每次給老人家上墳,都買些好吃的,最最少不了的是蘋果。

一次放學回到家,我忸忸怩怩地哭着對母親說不上學了。下午就給自己放了假。母親從外邊回來,變戲法似的拿出兩隻蘋果,擦了遞給我。說,小芳最聽話,最愛念書,是個有出息的孩子。吃了吧,吃了到學校去,老師等着你哩。我懵懵懂懂,心裏很爛糟(那麼小竟知道愁),把蘋果連同愁滋味都吃了進去。晚上,哥哥拿出我的數學課本,把文字應用題那一部分重給我細講,然後出題讓我做。幾天過去,我竟然把這攔路虎打在了腳下。每當說起這一段,母親就說,從那以後就叫你“蘋果樂”了。細細想來,這“蘋果樂”只是因了母親才樂起來的啊!

2、一連多日,我對縫包(兒時踢的排子)來了興致,凡夥伴們好看的好踢的包都裝進了我心裏。我把當填充料的玉米粒倒出來,統統換成煤渣子。煤渣子好找,當街溝裏多的是。我拿出長官意志,讓妹妹去撿,自己跪在窗臺前,用碎花布繼續縫包。包已縫好,只是不見妹妹回來。天黑了,我等來了頭纏繃帶的妹妹和滿面驚慌的母親。原來,3歲的妹妹被我派出後,盡職盡責地撿煤渣。夥伴小旺過來約她磨磨轉,妹妹兜着煤渣與他玩起來。忠於職守的妹妹玩了一會就往家裏跑,藉着暈勁腳下一絆,磕在了大門外的磚階茬子上,眉心磕了一道口子,母親受到驚嚇抽起了吊眼風。當時我的表情我的心情怎樣,都忘了。只是後來一看到妹妹美麗的雙眼之間的那朵小花,就像遭芒刺一般。

3、村中央跨街豎了個大牌坊,牌坊上面花紅柳綠,一角掛一隻大紅燈籠。村裏的大人去西井跳水,或者下地幹活,都從下邊走。我經常無所事事地在牌坊下邊玩耍,天黑了也不願回家。時而懵懵懂懂地擡頭看高高的牌坊,看大紅燈籠,抑或目光越過燈籠,看漆黑的夜空和天上的星星。奶奶說,你要是記得那個牌坊,那一年你頂多有4歲。

4、別看沒有電燈,別看白天人們很累,一到天黑村裏立馬就熱鬧起來。人們不知從哪裏一下集中到大街上,男女老少都有,大人說這叫遊街。我常常追趕着隊伍,圍着村子一遭一遭地跑。走在隊伍前邊的幾個人,頭戴高高的帽子,紙糊的,脖子裏掛着牌子,鍋着腰,把頭低得很低。隊伍裏有人用手不時地摁那些腦袋,恨不得把頭摁到地宮裏去。人們喊着口號,打倒某某某。

聽喊口號的人說,姜文清家裏有變天賬,藏在門後頭。姜文清是一個小腳老太太,有六七十歲,敦敦實實的,紫黑色的臉龐,不愛說話,也不愛笑。她家是富農。我和幾個夥伴滿村裏亂竄,走到她家門前,很想進去看看她門後的變天賬是個什麼樣,都記了些什麼。她家住在村西丁字路口偏南的路西,沒有院子和門洞,冬天在屋門上吊一個黑棉布簾子。朝東的屋門縮進去老長一截,矮小、猥瑣,像女主人。有幾次路過,看見她彎腰在門前翻曬柴草,陰沉着個臉,但始終沒敢進去。那個變天賬也就成了我心中永遠的一個謎。

5、村前有一條小河,我們經常到河套裏打草挖菜,夏天還在河裏洗澡逮小魚。長大後才知道那就是徐福東渡經過的無棣溝。春天的河套裏,有蘆草,馬絆草,茅子草,灰灰菜,洋狗子菜,它們染綠了河套,也勾走了我們的魂。沿着河套往東走,有一塊幾十米的地段是斷然不敢通過的。每當走到那裏,我們總是掉頭向南,從河壩上繞過去。那裏有一個“亂屍崗”。 “亂屍崗”高出河套很多,長滿了紅荊棵和茅草,還有許多磚頭瓦塊。村裏誰家死去了嬰兒,被大人或者鄰居用穀草裹了,再用穀草在上面打兩道結,抱到那裏扔掉。我們時常遠遠看到此地有小小的穀草個兒或整齊或散亂地躺着。聽大人說,死掉的小孩子,待哪天屍體被狗吃掉後,他的靈魂就昇天了,很快就會再投生。因了這個說法兒,我常常被一些弄不明白的問題困惑着:怎麼每年村裏總有嬰兒死掉?村裏哪個新出生的嬰兒是以前死去嬰兒的魂投生的呢?我自己又是誰的魂呢?… …

6、村中過街牌坊的北腳跟下,有一個碾屋,厚厚的牆,大約三間的摸樣,明着。門和窗都沒了,留着一大一小兩個洞,門洞也是。這個沒門沒窗的屋卻有一個高高的院牆。碾屋已不常用,但碾子還在。同碾子俱在的還有一個恐怖的傳說。說裏面有個女吊死鬼,每天夜裏披頭散髮地站在(或是吊在)窗前哭,嗚嗚的。這個說法把我和豔玲、冬麗、桂芳、二鑾給嚇着了。這個恐懼又刺激的地方,成了我割捨不下的牽掛。一天,桂芳很神奇地宣佈,她哥哥說了,碾屋裏有個大黑狸子,毛錚亮,兩眼發綠光。她還說,狸子吃人,愛藏到房樑上。這個有鼻子有眼的說法,使我的恐懼與嚮往與日俱增。終於有一天,我們集結了12個夥伴,決定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中午,去造訪這個神祕的碾屋。我們故作大膽但思思量量地向碾屋進發,我的眼睛始終緊盯着房樑的方向。突然,一隻大花貓從碾屋的角落竄出,打破了死一般的寂靜,倏地從窗戶洞逃走了。我那根緊繃的神經喀嚓一聲斷裂,毛髮直立。始終沒有看到裏面的狸子長什麼模樣,但是心中狸子那高大威猛的形象,至今就像在眼前一樣。那是我根據桂芳的描繪,加上自己的想象合成的狸子,還有那隻大花貓的影子。

7、晚上,父親從穿衣鏡上框的後邊取出一把二胡,調了弦,抹上松香,在油燈下吱吱扭扭地拉起曲子。曲子有我能聽懂的,像李玉和的“臨行喝媽一碗酒”,楊子榮的“打虎上山”等;也有我聽不懂的,母親說是“蘇三起解”,“貴妃醉酒”等。我很自豪地想,父親真能啊!別人的父親就不會。父親坐在炕下的凳子上拉,母親坐在炕沿邊上納鞋底。他們就着一盞煤油燈。有時,母親隨着父親的二胡,用很細的嗓音小聲唱着,“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未曾開言我心內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轉,與我那三郎把信傳。言說蘇三把命斷,來生變犬馬我當報還。”我一句也聽不懂,這唱詞是根據母親唱的調子我後來填上去的,但母親那醉人的表情與尖細的假嗓音很有意思,像真登臺唱戲一樣。

8、夏天的中午,門前槐樹上的知了聲嘶力竭地叫着,爲這段流火的時光平添了一份燥熱。當街道上的沙土有一指厚,光腳走在上邊,腳掌燙得生疼發癢。在這個時候,我喜歡光着腳提着水壺拿着水票,去村裏水鋪打水,一分錢一壺。水鋪在村子中間的道北,門前有棵老槐樹。燒水的老頭叫劉金路,我叫他爺爺。他矮矮的個子,敦敦實實,說話高門大嗓,愛笑,有趣。譬如他說過,桃養人杏害人,燒餅餜子愛死個人。這樣的話我從來沒聽說過。我走進黑咕隆咚的水鋪,只要忙得過來,爺爺一準會衝着我嚷,閨女,來啦,哈哈,然後給我一臉的笑,餘音嫋嫋。竈門前熱得很,爺爺用鐵杴往裏剷煤,一鏟就是好幾杴,然後用搭在脖子裏的毛巾擦汗。

我喜歡在這個時候出來打水,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看小汽車。東臨半里地的楊家村,有個人在天津開小車,女的。她時常開着車從西向東穿村而過,小車過後引出村裏一大片的腦袋瓜,有的腦袋瓜還跟着小車呼呼往東跑。小車揚起的沙土遮天避地,像一團濃霧,把小車圍得水泄不通。等沙土霧漸漸小下來,車也拐進村子不見了。

我晌午頭出來,時常有奇蹟出現。但我從來沒見女司機長得什麼樣。小汽車不見了蹤影,卻給我留下了一大團的困惑——天津在哪裏?天津有多遠?天津有汽車,那麼天津也有電燈電話嗎?想到這些,我瞅瞅東邊,再瞅瞅天邊,有說不出的迷茫。

9、一棵鉛筆3分錢,帶橡皮的是5分錢。我的文具盒裏——從村赤腳醫生褚翠蘭大奶奶那裏討來的針藥紙盒——經常是有一把鉛筆刀,三兩棵鉛筆頭。一天放學前,班主任跟在班長常代的後面走進教室,嚴肅地宣佈了一件事情:曉芸新買的鉛筆不見了,都檢查一下,看誰拿錯了,趕快拿出來,紅小兵不拿別人一針一線。我打開母親用花毛巾縫製的書包,一棵紅色長鉛筆赫然躺在那裏,剛削開頭。天上掉下棵紅鉛筆!?我懵了。從來也沒遇到這麼大的事情。平時一見人先紅臉,一說話先紅臉。現在還沒說話,不用說,臉早已紅得像關公了。這時,只聽常代站起來大聲說,老師,咱們拍呱吧,看誰紅臉就是誰拿了。說着領頭邊“嗷嗷”邊拍起巴掌來。譏笑聲,嗷嗷聲,還有表情各異的眼神,像萬把利劍,一下子射到我身上。此時的我把頭低得低低的,像要拱到桌子裏面去。老師,咱挨個翻吧。又是常代在嚷。

學校前面有一個小菜畦,兩邊靠溝一邊連道,一間屋大小。是母親多年前自己開的,種菸葉,也種一些茄子豆角什麼的。一天傍晚,母親散了工去澆菜,見所有菸葉蔬菜的腦袋統統都被踩進了泥土裏。母親氣瘋了,在大街上嚎啕起來。說,誰幹這種下三濫的活,要遭報應的。幾年後,常代的母親對母親說了一件事,說糟蹋菜畦那件事是學校的某某老師挑唆她家孩子領着人乾的,說那是資本主義的尾巴;往我書包裏放鉛筆也是他指使她家孩子乾的。某某老師是個民辦教師,是我本家的一個爺爺,曉芸是他的孫女。

10、我和曉芸在村東學校南邊的水簸箕上玩耍。那兩個水磨眼用洋灰磨了,有深機井那麼粗,有我們小孩子那麼深,下邊通着大灣。我倆把腳伸進水磨眼坐在那裏拍水玩。曉芸突然故作神祕地對我說,你知道我最恨誰嗎?我最恨地主和富農。我聽了心裏一顫。我們紅小兵一定要和階級敵人劃清界限。我害怕,不語。她進而趴在我耳邊說,你家和地富反壞右好,村裏都知道。我的嘴張得老大,但一句話也說不出。曉芸大我3歲。其實,曉芸家也是個中農。曉芸的爺爺與我爺爺是一個爺爺的孫子。

11、希海哥都快30歲了,還沒娶上媳婦。他心靈手巧,老實勤快,又很懂事。這是父母親對他的評價。他說話很慢,像是邊想邊說;他還愛笑,但從不仰天大笑。他經常在晚上到我家裏來玩。坐在炕邊上,跟父母親禮貌地說話。他也愛跟我和妹妹說話,很多時候給我們帶來一些小東西,譬如白天逮的家雀,幾隻知了猴,一串螞蚱,一碗泥鰍湯,抑或幾塊糖果。有時,說着說着,他和父親就一同騎自行車出去了。奶奶和母親說,父親又跟他去相親了。經常提親相親,但老也相不成。他家是上中農,就是曉芸說我的那家。他有一個雙眼瞎的母親,要命的是他父親是先行反革命,出獄後在一個夜裏跳井自殺了,村裏人說他是自絕於人民。直到分了地,希海家哥仨的力氣智慧纔算派上了用場。40歲上取了個四川媳婦,還帶了兩個孩子,兩個弟弟也都成了家。

12、每當進了臘月,老奶奶就在炕下的半塊磨盤上砸羊骨頭。那時候,家裏每年喂幾隻羊,有母羊也有公羊。父親在年前宰上一兩隻,把羊肉賣掉,羊頭、羊下水就留下來過年。老奶奶把羊骨頭當成最愛。早早地把那半塊石磨連同斧子用清水刷洗乾淨,讓人搬進屋,坐在蒲墩上一絲不苟地砸起羊骨頭。咣,咣,咣。好像歲月時光都是靠她這斧子一下一下砸出來,又從她手下斧子裏一點一點溜走的。老奶奶先把骨頭砸小砸碎,然後再用斧子的另一頭剁。她把剁碎的骨頭捲起來,用小勺往上舀水,邊舀邊剁,直到把骨頭剁得粘粘糊糊,爛泥一般。老奶奶還邊剁邊唱,“孩子孩子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小米棗飯喝幾天,年糕思糕二十三…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饃饃;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還有,“過年好,過年好,穿新衣,戴花帽,點燈籠,放鞭炮,一口吃個肉包包。”這最後一句“一口吃個肉包包”最吸引我,唱的我心裏有八爪在撓,癢癢的。老奶奶把剁好的骨頭收在一個瓦盆裏,用醬油和鹽喂起來,同時把我的胃口也吊了起來。到了臘月二十三,奶奶就包一鍋黑麪的白菜骨頭大餃子。那骨頭餃子真香啊!

13、現在,讓我說什麼飯最好吃,我肯定說不出。但是,小時候能。那時我覺得最好吃的家常飯是粘粥嘎巴。冬天,每天清早奶奶熬一大鍋地瓜或者是胡蘿蔔粘粥。大鍋做飯有底火,盛飯時總髮現鍋底上有厚厚一層嘎巴。粘粥嘎巴肉勁勁,顫巍巍,香噴噴。母親說,哥哥姐姐小時候都是用它喂大的。哄孩子時,大人叫它“小老鼠”。到有了我,父親就開始做些小買賣,因此我在很小就知道了餅乾的味道和模樣。

揭開鍋,大人把全家的第一輪粥盛完後,鍋底的小老鼠就搖頭擺尾地亮相了。這時候,不是哥哥先把搶鍋鏟子抓在手,就是姐姐早把它藏起來。有一次,哥哥和姐姐又掙起鏟子。哥哥力氣大,先下手爲強,把鏟子奪在手,搶了大半碗小老鼠端着一躍上了炕,姐姐就坐在地上哭。奶奶抄起笤帚,朝哥哥的屁股打過去,咔嚓一聲,慌亂中把紡車把折斷了。真是火上澆油。奶奶爬上炕,摁住哥哥的屁股揍了個夠,下炕來又朝着地上的姐姐拍了幾巴掌。多少年後,我想起這事就樂。問姐姐,姐姐哈哈一笑,說,哥哥那時常欺負我糊弄我;問哥哥,哥哥說一點也不記得了。

14、到了冬天,老奶奶和奶奶坐在炕上紡線,一頭一輛紡車。紡線時,得先把彈好的棉花打成掛,再用一根挺杆(秫秸頂端的一節,光滑勻稱無結節)在小木板上搓成細條,我們當地叫它布節。搓布節是個技術活,掛要打得勻,撕的掛大小要差不多大,可我常常是打得厚一塊薄一塊,搓出的布節就一頭粗一頭細。小小的我也愛面子。搓不好就想法修補返工,吐一口唾沫在手心裏,對着粗的地方使勁搓。柔軟細緻的棉花經我這麼一折騰,成了一條溼了水的貓尾巴,硬撅練,直挺挺,沒有一點內涵。對實在難看糾正不好的布節,我終於想出好法子,把它藏到炕頭的被窩卷裏。晚上奶奶鋪炕,發現後那頓數落對我來說已成了畫外音,那時的我早已蜷在炕角呼呼地進入了夢鄉。

15、中秋時節,噼裏啪啦的打棗聲從村子的四面八方傳來,我們急得抓耳撓腮,下躥下跳。打棗拾棗那是大人們乾的活,可我們偏偏想去湊這個熱鬧。誰說小孩子沒有智慧?不知是誰發明了靠近打棗現場的好法子,背起吃奶的小弟弟小妹妹找娘去奶孩子。幾個人一到大人面前,趁孩子吃奶的空,圍着棗筐子吃啊裝啊,杆子下的棗們像小雹子一樣砸在腦袋上,也不嫌疼,直到大大小小的口袋都裝滿,像一個個荷槍實彈的兵。有一天,那個說話結巴又有帶口語的愣頭青隊長三墩,在開會時發起了威——丫逼似,個人的孩子不管教,丫逼似,到地裏來破壞紀律,丫逼似,誰再讓孩子來樹底下鬧騰,你老少丫逼似都給我滾蛋。我們這個地方,有老年人管娘叫丫的,三墩丫逼似丫逼似的一頓亂罵,把男女社員都氣壞了——三墩,你個狗孃養的,你丫逼似丫逼似的罵誰,小孩子吃個棗也犯不了天條。你敢再罵,丫逼似俺叫你趴下。母親們捱了這頓數落當然也很沒面子,再絕不允許我們靠前,我們的發明宣告失敗。

16、中秋節以後,小孩子最爽心的事就是去樹趟子攬棗。長竹竿綁上一個鐵絲鉤,背個布兜,或者是攜個小籃,三三兩兩地向棗樹趟子進發。此時樹葉已經全落,還有少數當年新長出的棗碼子戀樹,綠綠的不肯下來。在棗樹趟子裏,一人圍一棵樹,腆着臉一遭一遭轉。因爲樹冠大,橫七豎八的枝杈、新枝上下重疊,左右交叉。你轉對了方向,站準了位置,才能跟落在樹上的棗子對上眼。有時,遠看樹上有幾顆鮮紅的大棗,走到近前像隱遁了再也找它不見,是孫悟空施了障眼法?半天下來,兜裏籃裏鼓鼓的沉沉的,脖子也酸酸的,眼睛澀澀的。這些落在樹上的棗子成了寶貝,在通風透光的條件下自然晾曬,個大肉厚,沒蟲眼,出奇的甜。有時一夜秋風刮過,早晨到樹趟子去,地上紅紅的一片,像是又過了一個棗秋。

17、我喜歡吃油條,細細想來歷史綿長,要追朔到上世紀七十年代。過了臘月二十的某一天,在我早早期盼和默默祈禱下,奶奶父親母親就會炸一次餜子。晚上,仨人燒火的,守鍋的,忙面案的,竈下臺上忙個不停。我們兄妹幾個就興奮地扒着門簾向外看。一大缸盆面,軟軟的。油鍋一燒,滿屋子的香氣,我真捨不得它們從門縫溜掉。奶奶把麪糰做成餜子餅的樣,一出鍋,肉頭頭厚墩墩暄騰騰,冒着香氣滴着油珠,咬一口,那個香啊!每當這時,我就有個幻覺,我家真富啊!這麼好吃的東西盡吃管飽,這日子不是富得流油嗎。二鑾就曾說,她從來沒吃過餜子。但到了第二天,奶奶就把吃剩的端到偏屋留起來過年了。

每當炸果子時奶奶還邊忙邊講故事,說的是老奶奶的一個外甥閨女,人老實,出嫁後婆婆妯娌都欺負她。每到年前家裏炸餜子,婆婆就對她說,小二家你回房裏歇着吧,有你嫂子在這邊打下手就行了。那老實親戚明知是耍她但一句話也接不上,只好乖乖離開,一年到頭炸一次餜子連味也聞不到。

18、“刁莊後晌有電影,是《柳堡的故事》。”這個消息下半晌就在村裏旋風一樣傳開了。我們一夥小人兒吃了飯早早集合。一出村,我們就貓進棗林,憑手的觸覺捋枝摘棗。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管是青是紅,摘滿身上的口袋撒丫子就溜。這時的怕,除了看青的,還有樹上的“霸腳兒”。

一路上,手捂口袋,一邊急行軍一邊往嘴裏填。3裏地的路,只一忽兒就到了。電影在我們趕到之前已開演,無奈只好走到佈景反面,靠看和聽來完成這一任務。棗,是照吃不誤的。

打道回府時,路上小敏出狀況了。開始捂着肚子喊疼,後來蹲下身來擰圈。我們輪流着給她捶打後背,再後來就跑到路邊哇哇吐上了。其實我們哪個的肚子也不好受。後來我就想啊,小敏那天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回到家,保準不敢對她娘說。說了一準要捱揍。

19、那時的瓜秋可真叫個秋,甜瓜,脆瓜,西瓜,梢瓜,應有盡有,還有老奶奶喜歡吃的大面瓜。那時的生產隊幾乎隊隊都有瓜園,有專人看管。到了瓜秋,生產隊就派人摘了到集市上去賣,也給社員們分。看瓜園的也有權賣瓜,那時的人正直得很。我跟着姐姐她們下地去打草,總忸怩着讓母親給姐姐幾分錢。有了錢,我們路過瓜園時就買瓜。我最喜歡也是姐姐最常買的是梢瓜,既賤又好吃。梢瓜個大粗長,像成年人的胳膊。特別是已經熟透了的梢瓜,彎彎的,表皮發黃發軟。掰開來,裏面的瓤紅紅的,咬一口,軟綿可口,甜中帶酸,浸人心脾。姐姐們拿5分錢就能買一個大的,一幫人分着吃。看瓜園的寶田大爺人也大方,只要你不偷他的瓜,就很好說話,幾分錢都能打發你歡喜。

我童年裏的梢瓜,再到哪裏去找你?

20、那時候的中秋月真圓真亮啊,亮的都讓我們忘記了夜的黑暗夜的恐懼。秋天,生產隊一晚上分幾次東西,都要及時有人認領。那一晚,大人們去家西地裏分秫秸,我和妹妹去場院裏分芝麻桿。臨去時,奶奶拿出一塊月餅,給我和妹妹掰開,並囑咐別讓哥哥姐姐知道了。

我倆拿着那半塊月餅,就像拿到了童年所有的幸福與期盼。那月餅拿在手裏,香氣直往嘴裏鑽。在去場院的道上,我幾次提議把月餅吃了,但妹妹堅持不肯,就那麼緊緊地攥在手裏,那醉人的表情簡直比吃了還甜。來到場院,我們隨會計認領了自家的那份,就專等大人們來整了。看着天上的月亮,看着月亮裏的小兔子,看着手裏的月餅,想着一會兒回家吃的包子,整個身體都飄起來了。幾個小夥伴圍着場院飄啊飛啊,直到妹妹蜷在一堆芝麻桿下睡着了。父親和哥哥來了,我們叫醒了她。妹妹朦朧中四處找尋,我問,她小聲說,月餅不見了。妹妹那比哭還難受的聲音和表情至今還清晰閃現在我眼前。而屬於我的那一塊則早在她睡覺時已吃下肚了。回到家,奶奶端出新出鍋的包子,幾個梨,一塊月餅,在天地堂處燒了紙上了供,就開始吃飯。這時,房前的老二奶奶過來了,奶奶執意把那塊月餅掰開給了兩位老奶奶。此時的妹妹已經倒在炕上呼呼睡下了,臉上還帶着哭過的淚痕。這是妹妹用365天時間盼來的一個沒吃到月餅的中秋節。

谷底蒺藜 (二)

斷斷續續的話

那是捱餓的年代——

粗糙的榆樹皮面子,攪和的開水咕嘟熟的稀糊,沒有改變那褐濁的顏色,滑滑膩膩地,進到嘴裏,經過肚子的胃腸,儘管是封閉的彎彎曲曲的路程,也是不能停留,很快地要求人蹲下來,灘積在地。

白菜壓着蘿蔔,蘿蔔壓着白菜,間或地灑着大粒鹹鹽,扁扁正正地躺在大號的缸裏,是特別地寶貴,幾乎是一年四季的節省着吃用。

野菜是老天爺賞賜的`好東西,苦苦的,澀澀的,用水清洗過,清清亮亮的,吃多一點也不拉肚子。要是用一點粗麪滾成圓圓的大菜糰子,那就是姥姥的話,到佛國了。

玉米棒的皮子,用清水在大鍋裏煮,煮得爛爛糊糊的,狠狠底細細地揉,過濾出帶着細絲的碎粉,那就是澱粉了。玉米核也是如此炮製,不過很是粗糙。它們經過胃腸,出來卻是紅色的稀泥了。

玉米猶如金子般的珍貴,彷彿是王母娘娘撒下的軟珍珠,生生底啃青棒子,帶着甜漿,就是幾口,就能把你全身的力氣揪出來。

豆粒非常罕見,那是特發給浮腫嚴重的人的。

儘管是滿地果實的秋天,幾乎沒有人想去偷一點。

邂 逅

夏日,細雨朦朦,涼風習習。小鎮失去了往日的熙熙攘攘的喧囂,街路上行人稀少,一片恬靜。

頂風冒雨而來的中巴車慢慢地停下,她走下車,一隻手揚在頭頂,一隻手拽着薄薄的青紗褲,焦灼地四下張望。幾分鐘,又是幾分鐘,她用兩隻手輕輕揉揉眼睛,清純的臉上泛出一點紅暈。

突然,她的頭頂上邊張圓了大格的布傘,聞到的是呼呼的氣喘,她一側頭,驚愕地瞪大了眼睛,一皺眉頭,嗔怒底笑了。

兩個人,一張傘下,,他握着傘柄,她挨着他,兩個人並排地慢慢地走着。走出了小鎮的中心,走在了鄉間的小路上,走過了小橋,站在大柳樹下,看着碧綠的田野,講起了各自的初春的故事——

軟硬不吃

待人接物,處事理財,會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倘若遇上了橫豎不過的會叫你無可奈何。橫,表現爲斷面,是層次對層次,大對小;竪,再現爲順面,,是縱隙對縱隙,等同比。

一般說,竪的好吃,橫的難嚥,這不僅和嗓子有關,且與心清好惡有關。關係好,江湖上兩肋插刀,頭可拱地;關係差,人面上不動聲色,腳不沾泥。壓來的,看章辦;捅來的,照規檢。有頭有臉的捲了面子,有權有勢的掃了雅興。豈止如此,壞了大事。再來,亦是。原則麼,讓別人負責,只要服從就過了;通融麼,有什麼要求,只要暗示就夠了。

可是,人中就有怪,一股腸子一根筋頭,不求升遷不戀富貴,只要名節,軟硬不吃,不設暗箱,不做暗事。這種人,很不機靈,很不變通,有時上下左右都很僵,無非是不辦事罷。

物有所值,人有所用。直性人,機械點,人在不允許打折扣的位置,或去監督容易打折扣的地方,就容易出現機械的不夠和諧的局面了。

一王倆2

撲克牌遊戲,倘有一王倆2在手,似操勝券,即使不坐莊也制敵大困,因是掌握了半壁江山。友人講了一則沒頭沒尾的故事——

友人自古都城市來,仿舊王之雅風,逢少時爲校花之倆女校友,偏巧生日,既小宴賀聚。女友端莊,輕歌曼舞,擎杯以道事業有成。友人佯醉:今日幸運呀,一王倆2——

玩歸玩,樂歸樂。據友人解釋,“2”的內涵可取其近似音,有好幾種美好的寓意。倆2畢竟是校花的閱歷,對於大王的酒醉朦朧,也回報了迷霧一樣的詩情畫意。忽如晴天來濃雲,大雨瓢潑,山莊酒樓之外,一王倆2,擠在莊戶人家的關閉着大門的門檐下邊,眼前是沐風織雨的青果林園,青澀也,苦澀也?

王和2之間,似玩非玩,相聚是緣,分手是緣,找回從前不只是問了紀念。人生中難免遊戲,遊戲中展示人生。

作者田阡陌的文集

靜心之處

週末的上午,颱風過境之後迎來豔陽高照。

一個人靜靜地清理,靜靜地跟自己對話。我喜歡這樣一邊忙碌,一邊用無聲的語言調適自己的內心。陽光透過落地窗烈烈地烤在地板上,我索性光着腳丫踏進暖暖的斑駁裏,看影子忙碌輕舞。樓下車水馬龍的聲音伴着風一陣一陣的探進屋來,空氣裏混雜着各種味道,有蜜瓜的甜,也有鄰家豬骨湯的濃香,還有陽臺上薄荷吐露的清新。一切,讓我的心情也跟着明快起來。

毗鄰鬧市而居,世俗的、喧囂的、奔忙的、燈紅酒綠、人聲鼎沸……這些都以現代的名義組合成了新的風景。我是最喜清幽的,卻不得不耐受着不知疲倦,不懂消停的聒噪。生活的便利倒是很明顯,方圓一公里,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但也正是這種便利帶來了密集的人羣與車流,下樓五百米就有五個大賣場,囊括了服裝鞋帽,電器五金,百貨超市,影城電玩;各種酒樓,休閒會所,茶室,咖啡廳一應俱全;還有整整一條街的水果批發——滿眼都是繁華,滿眼都是滄桑!每一次,當我獨自走在街上,高音喇叭裏重複又重複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商場門口的音箱裏又聲嘶力竭地拼命搖滾,來往的車也沒有一個好性情。無論我怎麼努力都無法忽略這些噪音的存在,如果耳膜可以被鍛鍊的話,相信我的小耳蝸裏應該也有了厚厚的“二頭肌”。熱辣的陽光同樣也蒸騰出各式氣味,尾氣更是少不了的,這讓我充滿焦慮,時常擔心“實際上,你放出來的屁都比空氣乾淨!”

爲了抵禦噪音和被污染的空氣,當我在家的時候會關緊臥室的窗戶,不讓太笨的聲音闖進來,也拒絕太濃的味道擠上樓。日復一日,我習慣這樣,慢慢把自己變得比窗更需要封閉。

其實離這裏不遠的地方,這個城市有山有水還有海。

金海灣多美啊!陽光,沙灘,海島,還有不斷被海水衝上岸的海草和貝殼。我喜歡踩在沙灘上的感覺,好像腳底的毛孔都被沙粒緊緊擁抱着,被熱情拽住;我也喜歡面朝大海,聞着海風吹來的鹹腥的味道,和每一個浪打招呼,和海鳥縱情對歌。跟深圳大梅沙相比,這裏的海更乾淨,也更安靜,更有天然的風韻。我也去過山裏,卻叫不出山的名字。車在蜿蜒的山路上謹慎地前行,兩邊的灌木幾乎都是擦身而過。在山腳的一處山莊裏,我見到了用半邊竹從山間引來的清泉,不知名的植物自自然然地隨意生長,她們有無數的枝蔓,你卻感覺不到有任何一處顯得多餘。魚在水塘裏忽上忽下地戲弄好奇的人們,蝴蝶和蜻蜓輕巧地在水面上掠過。山的輪廓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更加厚重,我隱隱地分辨出遠處的荔枝林和芒果樹,也被幾株完全陌生的植物深深吸引。他們開我沒見過的花,結我從未見過的果。空氣完全是甜的,只有芬芳,沒有雜質。一陣風吹來,是一朵花的笑;再一陣風吹來,又是另一朵花的淚。我深深呼吸,貪婪的模樣如同嗜酒的人初入酒窖。老黃狗懶洋洋地躺在葡萄架下,一隻老母雞帶着幾隻毛茸茸的小雞驕傲地咯咯吟唱,青蛙在遠處給她敲響鼓點,蟋蟀躲在草叢裏偷偷笑。我羨慕這裏的每一個人,每一株草,每一個生靈,他們纔是真正在生活,才真正屬於自然,真正融入了陽光土地和風雨。

像我這樣路過人間。隨時也在路過風景。我沒有被哪一處的天與地收留,也難以融進任何一幀唯美的畫面。我憎恨我是個城市人,骨子裏的標籤就是被大自然排斥與抗拒。只能蝸居在都市,假裝在繁華里沉澱生命的沉思。恩,只能假裝。當汽車喇叭刺耳鳴叫的時候,我假裝,那是海風的呼嘯,哦,多麼震撼的美!當樓下商場的音箱一聲高過一聲地吶喊,我假裝那是我今年偶遇的那條老黃狗,它醒來,對着山門吠叫:客再來啊,客再來!當一陣陣污濁的空氣縈繞鼻息,我假裝我聞到了田野,聞到了花香,聞到了兩個蝴蝶打情罵俏落下的粉的味道。哦,多麼神奇,多麼令人沉醉!

全世界都在喧鬧呢!我靜靜地坐下來,把小小的身體嵌進沙發裏,翻開《天黑前的夏天》。哦,久違的凱特,我讀你好久了,來,讓我安靜地再聽你心跳的聲音。讓我們躲開這塵世的一切,在文字裏感受真正的靜默無聲!

不管身處何方,靜心之處便是天堂!

20xx.07.22

相思落花滿樓

茫茫秋月,似水映窗。理七分愁緒,嘆三分冷暖,斟滿一杯淡酒,問蒼穹,海天茫茫,秋霜月下誰人怨聲琴奏,菱花鏡裏何以淚鎖梅妝。

水映昭昭千里月,情困紅樓夢悠悠。冷湖麗影空相嫉,問君悲嘆何日休?

青衣便裝閒庭碎步,咫尺之遙,空目千里,思緒橫飛,越人間瑤池,過十里斷橋,垂淚處,無人執手,問花花顏競相放,觸雨雨冷空自流。掩卷梅開無數度,落筆情患幾多愁。夢飛湘江楚水,麗人夢裏幾回頭?

十二載春風,縷縷拂心頭,四度冷雨,滴滴相思愁。你的背影消失在秋雨裏,宛如秋日的殘荷,片片盡隨風逝,落紅不見,唯有殘香。你的聲音如同南歸的飛燕,在一泓秋水和田埂地壠之上劃過秋日的長空不曾留下一頂點的跡痕。

白衣飄飄的年代,我永世難忘,花季歲月下青春相約的誓言我銘刻在心。淚水透過朦朧的光影一切都模糊成一片片難忘的回憶。我在記憶的深處極力收索,唯有你寂寞身影的留戀徘徊和淚光點點的笑靨如花。

耦榭深處,綠柳岸邊,你衣袂隨風飄飄,素手卷紙,落淚凝殤,癡笑而無語,情何以堪!嘆隨流年夢裏飛花知多少,淚落紅塵餘香難表一寸心。我拾級舊地,登高遠眺君歸處,滿目煙雨自難忘,唯有相思兩茫茫。

紅飛綠柳地,芳草萋萋,昔時鶯啼隨燕舞,霓虹嵐嵐。

晚秋月海棠,桂影斑駁,今日相思落滿地,魂夢依依。

靈魂穿越時空,我註定只是一位匆匆的宇宙過客,卻漸漸忘卻了將要旅居何方。我彷彿在失重的狀態下跟隨着時光在漫無邊際的星際間毫無目的的穿行,卻始終擺脫不了你禹禹而去的背影,單薄而又美麗。

我曾經天真的幻想歲月能抹去生命中所有的痕跡,可時間越久越證明了我的幼稚和愚蠢。你的一切覆蓋了我所有的記憶,你的身影留在了我所經過的每一條街道,笑聲和淚水交織的回憶一遍又一遍的在我夢裏上演。

正如詩中寫道的那樣:我以爲我可以忘記/只要我不回過頭來/我以爲我可以當做什麼都不曾發生/只要我不翻開昨天的日記/然而你總在我的夢裏出現/一次又一次喚醒我心中對你難以忘卻的思念。

風花雪月後的凌亂不堪,飛花落紅後的餘香綿綿。嬌喘呢喃時的心香殘瓣,輾轉反側後的淚眼相看,都是一道道凝固的風景,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頭,一次次梳了又亂。

一年四季都是秋天的味道,飛葉、落花、殘柳,以及你冷湖岸邊的瘦身麗影和哀嘆聲中的愁緒三更。嬌花空照靜湖水,素手難撫心中怨。一心只爲伊憔悴,誰憐秋水半坡煙?

往事煙雲繁華處,眼前白沙一片。天邊月色恨將晚,夜裏落花夢猶長。

斷橋邊上掬一捧皎皎月光裏的西湖水,望着裏面憔悴不堪熟悉而又陌生的自己,想起了我雙手捧過的那張流着眼淚笑臉。

我知道,天邊的七彩雲裏有你和我的淚眼相看,望天外雲捲雲舒處,我無法淡然。夜色猶寒的月光裏你漫指閒敲,指指撥動着我蒙塵的心絃,天上的星星傳達着你我藕斷絲連後的千里脈香一線情緣。

又是一個月色如水的輾轉無眠,對望半江燈火婆娑迷離,伴隨着夜半鐘聲隱隱約約傳來的空靈的梵音,時斷時續。人常說:愛到極處方恨生,我只有生死纏綿後的人瘦黃花千年婉轉和相擁而泣後的悄然流逝落花滿樓。

思念糾結成一首首舊日的情歌,唱響我靈魂深處的寂靜無聲,幾點藍墨打溼我內心思念堆積的所有空間,一張素紙盈滿我心中對你所有的愛意纏綿。

睡吧,夢裏我會飛的更遠,飛到你的是身邊,雙手再次捧着你的臉,任憑雨水打溼我所有的衣衫,眼前模糊一片。

釘子的故事,就像那些做錯的事

記得在讀小學的時候,曾經看過一個印象很深刻的故事,是關於一個爸爸如何調教一個愛發脾氣的小男孩的。爸爸叫他每發一次脾氣,就往籬笆上釘上一個釘子,在不發脾氣的時候,就拔下一顆釘子。剛開始的時候,小男孩老是不開心,在籬笆上釘了好多釘子。隨着時光的流逝,男孩子的心態越來越平穩了,而籬笆上的釘子,也漸漸地就被他給拔光了。

只不過,爸爸帶着小男孩看着那些籬笆,對他說,雖然你已經慢慢地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但是你曾經發過的脾氣,卻像籬笆上面的那些釘子洞一樣,永遠都深深地刻在其它人的心底。聽了爸爸的話,小男孩從此以後,再也沒有發過脾氣了。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一句俗話,那就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總是有一些人,他們或者是脾性太直接,又或者是說話不經過大腦,總是在衝動地做完某件讓人萬分鬱悶的事情之後,才又心懷愧疚地道歉,這種感覺,就像先用一隻手掌扇了你一巴掌,再用另一隻手掌來撫摸你。

特別是在談戀愛的時候,許多女生,都會有這樣的壞毛病,因爲耍小公主脾氣,就將喜歡自己的男生當奴隸使喚,在心情不高興的時候,還會說一些狠心的話,後來良心發現,又淚光閃閃地過來道歉,這些都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行爲。

你對一個人心靈上所造成的傷痛,僅僅通過幾句道歉,是完全無法彌補的。這就像所謂的蝴蝶效應一樣,在亞馬遜叢林裏的一隻蝴蝶偶爾煽動了一下翅膀,就有可能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那些剛開始看起來非常微小的一些事物,在時間的步步發展中,越來越放大,最後會造成一種災難性的影響。

記得曾經對自己說,千萬不要想太多過去的事,因爲一旦反省得多了,你就會發現,自己真的做錯了許多事。可是,轉念之間想一想,就算自己不想,那些已經做錯的事,還是會刻在別人的心底,對別人造成傷害。當然,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絕大多數都沒有如此高的自省精神。記得曾經聽某個老師說,朱自清的自省能力就非常強,他在夢裏的時候,夢到自己的一個朋友發了大財,他在夢裏對那個朋友有種特別羨慕的情緒。而朱自清在清醒時,就爲自己這種羨慕的情緒而自責不已,覺得自己不可以羨慕某個人金錢上的榮耀。

對於我們這些平凡的人來說,想要做到像偉人那樣具有充分的自省能力,當然是不可能的是。但是至少,我們在做任何事之前,應該仔細思索一番,這樣做會不會對別人造成傷害。一直覺得,如今這個世界,其實已經無限寬容了。各種各樣的專家與學者都在提倡這個解放,那個自由的。但是有一項原則,絕對不能夠違背。那就是你在做自己的事情,在釋放自己的情緒時,絕對不可以傷害到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