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彼岸花》的讀後感大綱

《彼岸花》的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我相信,世上總有一處盛開着彼岸花,暗媚妖嬈;我相信,世上總有一段暖人的文字於某個瞬間滑過你的心底,流淌着,滋養着,引領你漸行漸遠。

《彼岸花》的讀後感

——題記

很偶然地在城市的一角看到《彼岸花》的新版上市。這是安妮寶貝很早的作品,想不到時隔6年後的今天,卻依然熱賣。新版的裝幀與舊版不同,而我 還是喜歡原來的封面,乾淨的畫面,一個人的模糊的影子在公路上疾馳,蜿蜒的路一直延伸開去,有些朦朧,看不到盡頭,也許本就沒有盡頭。

放給陌生人看的電影

來自你的靈魂深處

兩行字,用同樣血液的顏色在黑白上粗糙的紙頁突兀出來,有一刻會感到溫暖和窒息,有一刻也讓你有久違的感覺。

內頁是一張暗紅色的柔軟的紙,凝固的血液一般,緩緩流過人的心臟。天生流浪和陰暗的的靈魂,定會在同樣陰暗的文字中沉淪。我相信。

安妮,以她巨蟹座人特有的溫情、敏感反抗着發達工業社會的人性的異化,愛情的異化。文字帶給人的張力,就像雨水敲打在芭蕉葉上,滴滴答答,經久不息,餘音繚繞。

《彼岸花》講述一場漫長艱辛的愛,讓你不自覺地在真實與幻覺穿梭。喬是一個寫文字的女人,略帶點神精質,總在這個世界上尋找着一些可能並不存 在的東西。她寫了一本小說,一個叫南生的女子的故事。喬在現實生活的男友森在最後告訴她:你要的是彼岸的花朵,盛開在不可觸及的別處。

我固執地將書中的Side B部分單獨羅列於其它之上,也許這個故事纔是安妮最想表達的主旨。南生自小喪母,在鄉下與外婆生活。7歲時被父親接到城市,途中父親不幸車禍生亡,隨後她 與後母及其兒子和平生活,並愛上和平,和平卻不願負載這份過於沉重的愛,南生選擇了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來結束兩人的這種關係。

寒冷的雪夜,南生經受喪父和後母斥責, 飢餓難耐時,和平用從母親那偷來的5元錢請她吃了一碗熱騰騰的牛肉麪,而自己的卻是隻放蔥花的陽春麪。因爲偷錢,和平被母親殘暴地毒打。在血肉模糊時卻可以輕鬆面對南生並表示沒事,下次還一起去吃麪。

這是南生關於和平的第一次記憶,讓她念念不忘。這個溫暖而勇敢的男人,給予她在陌生城市裏最初的也是唯一的關懷。這份愛,代價太大,足以讓人深刻,足以讓南生用一輩子去感動銘記和追隨。

只是南生不知道,外表看似冷酷自私、衝動放縱的和平也有另外一面。被某種情緒壓抑太久、缺乏安全,過往陰影的反撲……南生是一面鏡子,讓他看 見了那段灰暗的日子:輟學、打架、盜竊、和別人同居,混亂不堪,自暴自棄,剋制不住的墮落。一個多年後成熟清醒,渴望過正常生活的和平,即使還有愛,也抵 不過南生的激烈。他沒有奮不顧身的決心,這無助的愛戰勝不了年少的.絕望和對黑暗的恐懼。

一個是曾經旺盛現在疲備不已只想安定的男人,一個是激-情爆發寧願玉石俱焚的女人。他們的心境無法同步成長,又怎麼能得到交集!南生不明白,她一路輾轉糾纏,遲遲不願放愛一條生路。

“學會捨棄”,“付出但不要去執著地要求回報”。安妮在末尾一語道破的真理。

有一刻,我覺得堅強或是軟弱並沒有明顯的界限。這是在人的潛意識裏是同時具備的兩種特質,它們會由於環境或是保護自身等各方面客觀的因素而愈演愈烈。

關於愛,行走,憂傷,孤獨和死亡。習慣用喜劇的桅杆揭開悲劇的帷幕,習慣空洞的眼神,習慣心裏希望與荒蕪共存。是安妮偏執,還是基於創作的緣 故,爲何總把情節寫成雷同。棉布襯衣,蕾絲花邊,織錦旗袍,濃黑的咖啡,空靈的音樂,午夜的寂寥。小說中無一不是命途多舛,落拓冷豔的女子,大-片大-片的血 腥,陰鬱的場景。因此,很多人稱之爲頹廢等負面的代表,並批判不斷。

每回聽聞,便會想起臺灣鬼才範宗沛的音樂。都說,只有聽到最後的人才會報以微笑。

好幾年裏,在無力抵禦,無法企及的時候,透過文字,我們曾莫名的靠近,相互慰藉安撫靈魂。那眉宇,那容顏,那背影,那骨子,那性情,是多麼的 相似。我們雖置身戲外,坐壁上觀,卻感受着熟悉的場景。仔細端詳,欣喜發現掩藏於其後的,那些淒涼中的溫暖,枯萎中的綻放,黑暗中的光亮,絕望邊緣的一絲 希冀卻從未消失於筆下。

所謂時光靜好,歲月無驚,也可能是暫時的矇蔽。誰不是被現世逼壓於刀刃上浮生,再艱難也得咬緊牙關:誰不是居安思危,把那不堪言表的苦默默挨 過;誰不是冷暖自知,待那紅塵落幕再思考參透?事實上,再華麗的詞藻也只是如實陳述事物的自然本質。作者並無本意讓你沉溺悲傷, 而真正的閱讀在於讓我們清楚地知道應該以什麼樣的目光什麼樣的姿態去對待周遭的一切。

再看安妮,從《薔薇島嶼》到《清醒紀》到《蓮花》,時光褪去了原本詼諧的色調,平靜安和終於還是覆蓋了歇斯底里的尖銳。偶爾觸及泯滅死亡這般敏感的話題時,也只是輕描淡寫,少了昔時令人窒息的厚重。

青澀矯情的年華早已不再。爲寂寞黯然,因回憶成疾,似乎顯得有些多餘。在大多的情況下,上演的都是獨角戲。那些在自我蛻變自我成熟中萌生的復 雜情愫,又何必指望別人能感同身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陰霾,自己的遺憾和疼痛,自己未完成的作品。那些曾經無法癒合的傷口,無法跨越的門檻,無法逃脫的夢 魘,也都一一揮散消失,不留任何痕跡。

我知道有一種人,喜歡把房子建在海上,所以註定了漂泊。流離,並不意味着遊戲人間或是玩世不恭。相反,從某種角度驗證了旅人對理想對彼岸堅持不懈的探測。我相信,幸福的彼岸,終究可以抵達,在咫尺,或在天涯;而你要做的,是堅定地向着朝聖路勇敢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