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朋友圈的尖子生》讀後感大綱

《朋友圈的尖子生》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朋友圈的尖子生》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朋友圈的尖子生》讀後感

《朋友圈的尖子生》讀後感1

“尖子生”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比較嚮往的詞。跟別人家的孩子有點像,都是我們當時渴望而不可及的。往往他們的生活、人生在我們看來,就像是開掛一樣,一路高歌猛進,把前浪拍在了沙灘上。

這本書列舉了作者的朋友圈中的那些尖子生,他們往往有着衆多的相似點,但是又各不相同。相同的是:他們都不會循規蹈矩的按照既定的生活去走,他們總是有自己的想法,去把那些固定的生活給打破,然後用自己的方式去走,然後頓時發現原來,除了生活既定的路線,還可以有一條充滿着如此精彩的路,這算是資料之外的驚喜收穫。不同的是: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方式進行,最後各自找到了自己所熱愛的那些。

看了書中的那些尖子生成長的路徑,突然覺得不知道是該慶幸還是該難過。我們從小生活在了一個父母、親人、老師所希望的那一個路徑,只要你稍微的想在這條路上拐個彎,總是會遭到反對:“路是一直往前走的,拐彎就是不對的,不符合的”。所以,我們的成長在這些條條框框中走過來,等到你突然從學校裏面出來了,然後就會說,現在,你已經長大了了,以後的路該自己走了。我們也只能幫你到這裏了。可是,我已經學會了在你們的規劃中成長,現在突然叫我自己走,我不知道該怎麼去走啊?

“尖子生”的路徑也讓我學會了很多。他們處理事情的方式永遠是那麼獨到;每一件事情,在他們的手裏總是能夠保持的很好,除非他們厭倦了,纔會奮不顧身的去尋找他們所熱愛的;他們的付出很少會在表面讓你看到,因爲他們只想把結果拿出來說話。

《朋友圈的尖子生》讀後感2

編者按:《朋友圈的尖子生介紹的是不同領域的專業人才的採訪原話。如果要我來概括這本書的內容,我想到的是“創造與學習”。

今天抽時間把《朋友圈的尖子生》看完了,這本書不是什麼熱銷排行榜的書,作者也不是什麼知名作者,但內容的主角在不同的領域都是牛人中的牛人。書中很多內容幾乎都是採訪的原話,這樣也能寫成書,也是挺有趣的,推薦閱讀。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觸動,有兩點,第一點是創造,第二點是學習。

第一點,創造。創造並不是想大多說數所說的要從無到有,從0到1地創造一個東西,而是在現有的條件和空間下創造一些新的東西,包括一些方法、制度,甚至說是觀念。如果說每天的工作都在重複的機械勞動,那還是趕緊離開吧,沒有前途也沒有前景。延伸來說就是,如果每天也只是單純地執行上級要求的任務,公司要求的各個項目,那也跟機械勞動沒有區別。就像一臺機器人一樣,輸入指令然後執行就行,這個很可怕。至少我,是不甘心於這樣的.勞動。潛臺詞,思想上的安逸。

第二點,學習。《朋友圈的尖子生》裏面的主角都是各領域中的牛人,而這些牛人有一個很明顯的共通點就是,在成爲牛人前到處找牛人學習。通過這種方式方法,以最低的學習成本,或者說以最低的犯錯成本,迅速佔領某個領域的高點,然後擁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這種學習方法事實上很原始,但是並非每個人都能做到。簡單說,不敢做,害怕做。

回顧自己的工作環境和學習狀態,很顯然兩者都恰恰處於非常不好的處境,這是實話。在公司的基層,一切講求執行力,什麼都不說,一切只談執行力,這是一種病態的觀念。沒有機會創造,沒有機會主動改變,一切都是聽指揮。短期內是能培養極強的執行力,長期只能成爲一個扯線木偶,隨着時間流逝,個人的價值逐漸下降,能力逐漸單一。這就是爲什麼很多人從大公司工作了很長時間因爲某些原因離職後,卻無法與其他人競爭新崗位

除此以外,現有的工作已佔據90%的時間,可以等同於沒有時間思考與學習,即便是通過看書和用網絡工具與人溝通,也僅僅只是學到皮毛。學習到的一點點東西,也會因爲過度忙碌的工作而忘記無法實踐,那跟沒有學習是沒有差別的,更不用談去跟牛人溝通,去了解最有效的方法和超前的思想。這樣下去,同樣的,個人價值和能力都會下降,而且是在不知不覺中。

20xx年馬上進入尾聲,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新的目標逐漸有了清晰的輪廓,就等一點點去實現吧!

作者:Dri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