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後感範文大綱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W 次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後感範文1

記得阿基米德曾說:“給我一個槓桿,我將翹起地球!”或許是這句話給我的吸引力,這個暑假我便走進了《數理化通俗演義》這本書,一個個科學故事,把我深深吸引了。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後感範文

“宇宙是什麼?”“無理數的發現”一個又一個奧妙的問題,在這本書中揭開了謎底。在書中我見識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他們舉世矚目的成就世代相傳。其中瓦特發明蒸汽機的事讓我刻骨銘心:瓦特從小學徒出身,既能吃苦,又很頑強。當他決心要造出一臺新式蒸汽機時,他告別妻兒,一卷行李來到地下室製造蒸汽機,一次次不成功的實驗,使他負債如山,但他沒有放棄,苦修必有果,功到自然成,瓦特用了整整20個年頭,終於完成了這個劃時代的發明——新式蒸汽機。我被瓦塔的這種執着的精神感動了,想想自己,平時遇到難題,總是沒有耐心,就去問媽媽,而往往在媽媽讀題的那一刻,我什麼都明白了,我要向瓦特學習,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無法阻止他研究科學的信念。這種迎難而上的精神,不正值得我們學習嗎?

“赤身裸體長街狂奔,一對好友海邊爭論。”比重與浮力的發現,這一章更是吸引我。國王讓阿基米德分辨皇冠是否摻了假,阿基米德閉門謝客、反覆琢磨,即便家裏有了灰塵,他也不許別人擦桌子,而是在上面畫圖形。一天他要洗澡,他先拿泥皁在身上花了老半天,夫人見狀把他推入水池,他大喊道:“別浸溼了我的圖形!”可這不進水池不要緊,一進可不得了,水浸出了好多,他忙起身,他剛起身水又縮了回去,他一出一入,水一落一漲。忽然,他赤身跑到大街上,高喊道:“優勒加!優勒加(發現了)!”夫人見狀嘴裏嘀咕說:“神經病,瘋了!瘋了!”

這時我想起了自己到科技館玩時,我看到上面有一個用釘子搭橋的遊戲,我饒有興趣,便做了起來。一個一個的釘子,我連接起來,老愛斷,再試一試,哦!還是擺不成,我生氣的跺跺腳,並且急得抓耳撓腮,把釘子重重的一扔,這時,我腦海裏閃現出“堅持,堅持”這四個字,我又開始反覆琢磨,小孩子們的吵鬧聲好像瞬間消失了,優美的歌聲好像關閉了……我把兩端放了好多釘子之後,又把釘子一個一個尾對尾,頭對頭的吸在一起,一座釘橋呈現在我眼前,我高興的手舞足蹈,激動的高喊:“媽媽,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噓”媽媽把手放在嘴前做着安靜的動作,我剋制住自己,不過還是左蹦右跳的,不停的抱着媽媽,我終於有了成功滋味的感受,算的上和阿基米德是個知己了。

科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進的路;科學就像一座高峯,等待你一步步攀登。讓我們也多一份恆心,多一份毅力,多一份智慧,相信我們會在科學的道路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座標。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後感範文2

《數理化通俗演義》是我最近在看的一本書,覺得其中含有不少科普知識,特來推薦給大家。

在這本書中,作者並沒有對自然科學進行長篇大論,一篇文章連着一篇文章的令人頭暈目眩。作者反而以章回小說這種有趣的方式進行寫作,通過一個個章回,喚起了讀者們對自然科學的興趣。不同於其他無趣的教科書,這本書的每個“章回”都有自己獨特的題目。比如說“老少婦孺齊上陣,一面鏡子退千軍”。看看這名字,大家肯定會產生閱讀的興趣——這是一面什麼樣的鏡子呢。原來,這個章回講述的內容是凹面鏡的妙用。

並且,這本書涉獵到的內容也是甚廣。從洞庭湖旁屈原的一首《天問》展開了人類對世界的探索,一直到了最後二十世紀的胚胎髮育學。其中間寫到的內容更是數不勝數,哥白尼、伽利略、牛頓奠定了經典力學,赫茲等人發現的電磁波帶給了後世人們方便的通訊。一篇篇文章,將大量的知識講述給了我們。通過這本書,我們能夠輕鬆的記住這些知識,從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我覺得這本書告訴我們的道理——科學家需要有創造精神、犧牲精神和刻苦精神纔是最重要的內容,比背會書中的知識還要重要。

誠然,很多偉大的科學家都遭到了不應有的待遇——布魯諾因爲《日心說》被宗教燒死在廣場上,伽利略也被宗教所迫害。但是,真理是不能夠被暴力所撲滅的。儘管經歷了一次次的悲難,可真理仍然爲大衆所知。如今,誰不知道地球是圍繞着太陽轉,宗教的神學說也因此破滅了。這些偉大的科學家所具有的犧牲精神當真令人敬佩。

或許,我們並不會遇到這些情況,我們也不需要具有犧牲精神。但是在我們學生平時的學習中,我們也應該具有創造精神和刻苦精神。嘗試着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題目,沒準能夠有新的發現。遇到困難不要放棄,在學習中不畏困苦,我們也定能夠取得成功。連孫悟空當年不都在海上漂了好幾年呢。擁有了這幾種精神,成功離我們也就只有一牆之隔了吧。

讀這本書,如同聽一首小歌,悠長而令人回味並深思。讓我們都靜下心來,一起聽聽歌吧。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後感範文3

你知道嗎?這個雙休日,我讀了《數理化通俗演義》,這顆知識藥丸,可帶給了我許許多多的知識和啓示!

此書講述了從1879年直至1953年各個科學界的名人所發明的物品或發現的重要寶貝。我對他們的創造與奇蹟表示無限的讚歎。

讀完這本書後,我的腦海裏不禁萌發出許多問題:是什麼力量推動着這些名人去創造與發現?是——名人那種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是它,推動了愛迪生堅持不懈的發明出了電燈,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是它,祖沖之一刻不停,廢寢忘食地去努力專研圓周率,最終,將圓周率推算至小數點後七位,爲數學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更是它,使諾貝爾不顧自己的生命,發明出了炸藥,感慨萬千!我也要有這種精神,在學習上,在運動會上,不斷地提高自己,不能老是被人看作是瘸腿驢與馬賽跑。堅持不懈的精神是一種本能,我要好好發揮它,就像那些名人那樣!

我從這本書中所獲得的啓示與啓發,我將受益匪淺,從現在開始努力吧!加油!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後感範文4

樑衡著的《數理化通俗演義》,以章回小說的體裁,栩栩如生的事例,深入淺出的語言,旁徵博引的敘述,向我們展示了人類科學發展的歷史。

這部書融知識、人物、方法於一體,雖然所涉人物所生時代與國籍各不相同,但他們的故事相通,留給我們的啓迪也異曲同工。

  一、敢於質疑

本書以屈原的《天問》開篇,其實是在告訴人們,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始於疑問。哥白尼對托勒密的地心說產生懷疑,纔有了太陽是宇宙中心的理論。布魯若進一步研究發現了行星三定律,得出了宇宙是無邊無際的結論。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落體運動的懷疑,發現了同一高度不同重量的物體下落速度相同的規律……就是這樣不斷地懷疑權威、挑戰權威,纔有了人類對宇宙不斷的認識。

科學上一個個的發現都是從疑問開始,牛頓因蘋果落地產生疑問,發現了萬有引力。可以說疑問是探索之源,發現之本。因此宋代的理學家朱熹說:"學貴有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由此可見,作爲教師的我們應該把培養學生質疑能力作爲重要的教育內容之一。

  二、善於實踐

每一個偉大的發現與創造都不是憑空臆想出來的,都是在不斷的觀察與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阿基米德不斷實踐發現了浮力,祖沖之日復一日的計算,得出了最新的圓周率,實踐出真知。

因此,鑑於實踐的重要性,中國最新一輪課程改革增加了綜合實踐課程,並且將其列爲國家課程之一的必修課。可是這門課程並沒有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有的地方把它看成可有可無,應付了事。這種現象值得我們深思。綜合實踐是我們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重要課程,我們不但要把它上好,還要把它與語文、數學等其他課程結合起來,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將知識轉化成生產力,才能發揮知識應有的作用。

  三、不怕失敗

失敗是成功之母。縱觀古今中外科學巨人都是經歷無數次失敗而走向成功的。

愛迪生髮明電燈,實驗了所有材料後,才知道鎢絲最可行。瓦特發明蒸汽機也經歷過無數次實驗,就要放棄的時候,是他妻子的鼓勵,才促使他堅持下來。居里夫人經過三年零九個月的艱苦勞動才從成噸的瀝青中提煉出0.1克氯化雷…世界上沒哪一個成功是輕而易舉的。要想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就要不怕失敗。

  四、勇於奉獻

人要幹成一項事業必須要有點精神。這精神就是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吃苦耐勞,勇於獻身的品質。哥白尼終身觀天,風霜不避。法拉第寄人籬下,忍辱求知。達爾文環球五年,出生入死。居里夫人爲提煉雷,不怕酸鹼燒手,不怕濃煙嗆鼻。爲了專心搞科學研究,牛頓,諾貝爾等科學家終身未娶。

每一個新的發現、發明都是對傳統觀念的挑戰,必然受到舊勢力的反對與阻撓,有的科學家爲此獻出了生命。

因此,我們要將這些科學家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培養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用科學的思想武裝他們的頭腦,用科學的方法指導他們的行動,喚醒他們科學意識,激發他們創新與創造的潛能,以不屈不撓、吃苦耐勞的精神,爲科學的發展,爲人類的幸福做出不懈的努力!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後感範文5

想起這本書,緣於那天和大女的聊天,她說:“媽媽,這本書確實如你所說,好看。”

在此之前,我非常不喜歡數學,總是感覺有很多難關在我面前,但是這本書卻讓我發現,數學原來真的很有趣。這裏面有很多數學歷史,那些數學家,真是個個都是天才。但裏面有很多專業的數學知識點,我還看不懂,我都略過了。可是,我覺得一本書裏面能有一個觀點啓發到你,那這本書就是好書了。

不知道是女兒遺傳了我的不開竅呢,還是所有的女生,數學邏輯思維都晚成的原因。總之,閨女在數學上面,學習起來相對文科,還是要吃力的。在爲她尋找最好的學習辦法之際,我發現她連最基本的學習習慣都不能持續的進行,就是數學的預習和複習。這,除了是不良習慣,更多的,也是因爲興趣所至吧,沒有興趣的事情,總是難以堅持下去的。但作爲重點科目,就算沒有興趣,也是要重點去關注。期待她能夠找到自己的弱處,端正好學習的態度,早日找到數學的樂趣!

說到樂趣,我是在初中的時候發生的,當年,初中開始學習代數和幾何,平常數學成績靠抓瞎得分的我,竟然被作爲數學老師的班主任委以重任——學習委員。至此,竟然無意造就了我在數學科目上的拔高。在經歷幾次考了班級第一的數學成績後,我竟然因此喜歡上了數學,淺嘗甜頭後,更是進一步喜歡上將題目用幾種方式解答出來的成就感。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後感範文6

暑假看完數理化通俗演義後,我對數學,物理和化學這三門科目完全改變了看法,要知道,這三門科目是多麼的無趣,枯燥,但裏面的`故事翻起了我對他們的興趣。

這本書無論讀者的長幼,職業的不同,都可以從科學的歷史中領會到科學精神。

居里夫人史書中唯一介紹的女性,原名: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出生于波蘭,從小就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居里夫人對數特別她迷,只要是想讀書,就獨自一人坐在桌旁,即使旁邊聲音再吵,也不會影響到她絲毫。有一次,有幾個孩子好奇,便在她左右兩旁搭起椅子,上面再搭一個,但他卻渾然不知,直到她看完這本書,一起身,椅子就到了一地,這時,一旁的哥哥姐姐正等着嘲笑她,可她卻像個大人一樣撿起書,看了他們一眼,說了聲,真無聊。

24歲的瑪麗剛來巴黎時住在當醫生的姐姐家,這裏每天病人連連。於是她搬了出去,爲了省煤,冬天就不生火,瑪麗冷的不得不跑到旁邊的圖書館去,直到晚上圖書館關門了,她纔回到自己冰冷的閣樓。

憑藉她頑強的一生,共獲得了10項獎金,16種獎章,107個名譽頭銜。她將獎金全部捐給科研事業和戰爭中的法國,還把獎牌給六歲的小女兒當玩具。

······

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許多知識,也對數理化起了興趣。

也許我們並不是從事科學這項工作,雖然有些知識和方法對我們沒有直接的幫助,但是他們的這種犧牲,才換來了我們現在的發展,創造的精神讓我永遠都無法忘懷。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後感範文7

樑衡著的《數理化通俗演義》,以章回小說的體裁,栩栩如生的事例,深入淺出的語言,旁徵博引的敘述,向我們展示了人類科學發展的歷史。看完之後內心受到了強烈的震撼與鼓舞。

這部書融知識,人物,方法於一體,雖然所涉人物所生時代與國籍各不相同,但他們的故事相通,留給我們的啓迪也異曲同工。

一、敢於質疑

本書以屈原的《天問》開篇,其實是在告訴人們,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始於疑問。哥白尼對托勒密的地心說產生懷疑,纔有了太陽是宇宙中心的理論。布魯若進一步研究發現了行星三定律,得出了宇宙是無邊無際的結論。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落體運動的懷疑,發現了同一高度不同重量的物體下落速度相同的規律……就是這樣不斷地懷疑權威、挑戰權威,纔有了人類對宇宙不斷的認識。

科學上一個個的發現都是從疑問開始,牛頓因蘋果落地產生疑問,發現了萬有引力。可以說疑問是探索之源,發現之本。因此宋代的理學家朱熹說:"學貴有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由此可見,作爲教師的我們應該把培養學生質疑能力作爲重要的教育內容之一。

二、善於實踐

每一個偉大的發現與創造都不是憑空臆想出來的,都是在不斷的觀察與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阿基米德不斷實踐發現了浮力,祖沖之日復一日的計算,得出了最新的圓周率。

實踐出真知。因此,近代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要知行合一,偉大領袖說,教育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鑑於實踐的重要性,中國最新一輪課程改革增加了綜合實踐課程,並且將其列爲國家課程之一的必修課。可是這門課程並沒有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有的地方把它看成可有可無,應付了事。這種現象值得我們深思。綜合實踐是我們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重要課程,我們不但要把它上好,還要把它與語文、數學等其他課程結合起來,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將知識轉化成生產力,才能發揮知識應有的作用。

三、不怕失敗

失敗是成功之母。縱觀古今中外科學巨人都是經歷無數次失敗而走向成功的。

愛迪生髮明電燈,實驗了所有材料後,才知道鎢絲最可行。瓦特發明蒸汽機也經歷過無數次實驗,就要放棄的時候,是他妻子的鼓勵,才促使他堅持下來。居里夫人經過三年零九個月的艱苦勞動才從成噸的瀝青中提煉出0.1克氯化雷…世界上沒哪一個成功是輕而易舉的。要想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就要不怕失敗。

四、勇於奉獻

人要幹成一項事業必須要有點精神。這精神就是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吃苦耐勞,勇於獻身的品質。

哥白尼終身觀天,風霜不避。法拉第寄人籬下,忍辱求知。達爾文環球五年,出生入死。居里夫人爲提煉雷,不怕酸鹼燒手,不怕濃煙嗆鼻。爲了專心搞科學研究,牛頓,諾貝爾等科學家終身未娶。

每一個新的發現、發明都是對傳統觀念的挑戰,必然受到舊勢力的反對與阻撓,有的科學家爲此獻出了生命。

希帕索斯證明了無理數的存在被扔進了海里。

布魯諾爲捍衛哥白尼的日心學,被羅馬教皇釘在十字架上活活燒死。

倫琴與居里夫人因長期接觸放射素而過早離開人世。

……

科學需要奉獻,科學需要付出。

如果一遇到阻力就停止,遇到困難就放棄,那麼,終將是一事無成。

科學就因爲有無數的勇士前仆後繼才使人類社會由愚鈍走向了文明,由落後走向了發達。

因此,我們要將這些科學家的故事講給孩子們聽,培養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用科學的思想武裝他們的頭腦,用科學的方法指導他們的行動,喚醒他們科學意識,激發他們創新與創造的潛能,以不屈不撓、吃苦耐勞的精神,爲科學的發展,爲人類的幸福做出不懈的努力!

《數理化通俗演義》讀後感範文8

《數理化通俗演義》這本書採用古代章回小說的形式,講述科學真理如何被一個一個挖掘出來的故事。讀了這本書,我發現了科學家們幾個共同的品質,那就是敢於質疑、敢於嘗試、敢於探索、甘於吃苦的精神。

伽利略25歲的時候,便對當時人們都信奉的亞里士多德的理論產生了質疑,用一個鐵球實驗就輕而易舉地推翻了他的理論;而開普勒用自己精密的計算否認了托勒玫和哥白尼兩大權威的說法。

要說敢於嘗試,非維薩留斯莫屬。這個科學狂人認爲學校教的解剖學是錯誤的,老師的水平也不高,他便想出一個驚人的辦法:在夜深人靜時,盜走絞刑架上的屍體,將它帶到一個密室裏進行解剖。要是換成別人,恐怕連想都不敢想。

居里夫人是愛探索的典範,她因爲研究一個獨一無二、無人涉足的項目——鈾的放射性而意外發現了鐳。但是有誰知道她研究時吃了多少苦?她租了一間房子,爲省煤,家裏冬天不生火。睡覺時把所有衣服都蓋上還是很冷,她便把唯一一把椅子壓在身上,在重壓造成的虛假的溫暖中才能入睡,節日作文。

要想突破舊理論,創建新理論,可不是件容易事,它需要勇氣和質疑精神。真理只會在具備這些品質的人的腦海中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