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城南舊事》 有感大綱

讀《城南舊事》 有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5W 次

讀《城南舊事》 有感1

童年是美好的,如同一朵美麗芬芳的花朵。我們增長一歲,花斑就掉落一瓣。花瓣落完了,我們的童年也就結束了。到那時,我們就會懷念那美好的童年,細細回味着那時的酸、甜、苦、辣。

讀《城南舊事》 有感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的一部“懷鄉”作品,書中的一個個故事都表現了作者懷念童年、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在這部作品中,作者成功的運用了兒童的視角進行故事敘述——借主人公英子的眼睛,描繪了一幅北京的風景人情畫卷。同時,也表達出作者本人對人生和生命體驗的多重感受。故事裏,作者將英子眼中北京南城的風光融入到字裏行間,在展現真實熱鬧的市民生活之餘,架設了一個明晰的時空背景,呈現着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道盡了人世間複雜的情感和真實的人性。

書中的一個個故事,一句句言語都深深感染着我:《惠安館》中,小英子並沒有因爲秀貞的“瘋”而感到畏懼,並和秀貞成爲了朋友,還想盡辦法,讓好朋友妞兒和秀貞母女相認。她的善良、淳樸,富有同情心的本質,都已在我心中生根發芽;《我們看海去》中,小英子蹲在草叢中與小偷的約定,又展現了英子的質樸、年幼時分不清好與壞的童真;《蘭姨娘》中,聰明機智的英子做了一回月下老人,爲蘭姨娘和德先叔牽線搭橋,給她們帶來許多快樂;《驢打滾兒》中,宋媽失去孩子但頑強不屈的精神,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中,英子的爸爸因得了重病去世了,小英子也就從此告別了童年,走向社會,走向生活。

童年如一條溪流,川流不息,一去不復返,思緒卻如潮水般涌出。英子的童年是美好的、愉快的,所以她纔對童年生活如此留戀,回味無窮。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城南舊事》,屬於自己的快樂時光。

讀《城南舊事》 有感2

讀了這篇文章之後,我深有感觸。明白了自己一直是在幸福的環境之下成長的,因爲在這本書裏面,我看到了很多人間悲劇,懂得了自己原來一直都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的遭遇跟裏面的某些人物的遭遇比起來好比一粒沙子,十分渺小。

在這本《城南舊事》中,所有人都很善良,無論是小偷、瘋子還是保姆,其中總是可以看到陽光和光明,有時,一點也感受不到舊社會的黑暗,然而有些地方讓我感到十分難過。那個瘋子本來是個好人,因爲丈夫是大學生,所以被政府抓走了,自己的女兒也下落不明,於是就瘋了,其他人都怕她,雖然她最後找到了女兒,又聽到了丈夫的消息,一家人就要團聚的時候,卻和女兒一起被火車撞倒了。

那個小偷偷東西,也是爲供弟弟讀書,最終弟弟拿到小學文憑,兄弟倆非常高興,弟弟不知道哥哥一直爲他的學業而偷東西,結果第二天,哥哥就被抓走了。

這倆個人物,一個瘋子,一個小偷,在距離幸福最近的時候,就永遠失去幸福了。

回想起從前的自己,總以爲賺錢容易,所以花錢就視作理所當然,父母給我什麼,總覺得不夠好,希望可以有更好的,跟書中的人物相比,我們的情況是一直都在幸福的眷顧當中,從來不知道什麼是吃苦,在這樣有利的條件當中,仍然不知道珍惜,覺得有點慚愧。

這本書真的使我有了很多的感悟,我一定會把握現在身邊的幸福,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會再傻傻的走過這一生,起碼也要做些有意義的事情,起碼以後回想起來,會感到一絲絲的自豪感,幸福感,讓自己覺得不會有後悔的地方。

希望大家也好好珍惜自己身邊的幸福吧。

讀《城南舊事》 有感3

城南舊事,那些善良和童真的“聚集”之地;城南舊事,發生在作者林海音身上的趣事。

初看《城南舊事》我印象最深及最不解的地方是“惠安館”這裏。裏面講了小時候的林海音幫一位和她年齡相差大的秀貞找她的孩子“小桂子”。後來找到了,那小桂子就是她的好友“妞兒”,她把她媽媽的金鐲子給秀貞當盤纏,讓她們離開。我最不解的地方來了,金鐲子最後又回到媽媽的手中了,我猜想是秀貞還給她的吧。從這裏,我感受到小英子的善良,從跟秀貞聊天、幫她找小桂子,把鐲子給她們當盤纏都可以看出。小英子還在媽媽、宋媽、爸爸等人物的制止下,繼續與秀貞做朋友,依然認爲秀貞不是瘋子,依然陪她聊天,說明了小英子的童真與善良是那麼的聖潔,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不被“海水淹沒”。

當小英子搬到新家時,她的童真與善良依然沒變。她去撿球時,看到了一個小偷,但她不知道的情況下,不認爲他是壞人,信任他。還替他保守祕密,不動他的物品。在她信任小偷的同時,小偷也信任了她。

真正的善良與童真就是這樣,無論在怎樣的環境與人物的情況下,都不會變。永遠不能被淹沒……

讀《城南舊事》 有感4

這個暑假,我遨遊書海,品味《城南舊事》,認識了林海音筆下的英子。書中有五個故事,其中《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令我印象深刻,也最爲催人淚下。

故事講述的是英子小學即將畢業,在不久的畢業典禮上,她將代表全體同學領畢業證書,並致謝詞。這一殊榮,是六年前爸爸囑咐英子要努力爭取的。六年後到了,英子真的被選做這件事,而爸爸卻一病不起。當英子懷着忐忑的心情參加完畢業典禮,回到家廚子老高卻告訴她爸爸在醫院病逝的消息。

面對突如其來的苦難,英子沒有嚎啕大哭,反而十分鎮定地面對爸爸的離去。當年英子才十二歲,小小年紀的英子就幫着媽媽分擔起家庭的重擔。英子獨立的性格、能幹,跟爸爸從小對她的教育分不開,“不要怕,無論什麼困難的事,只要硬着頭皮去做,就闖過去了。”爸爸說的這句話時時縈繞在英子的耳邊,激勵着英子前行。是啊,人的一生會遇到各種挫折、苦難,生活上的,學習上的或者是工作上的,但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終將會取得勝利。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

記得在五年級的時候,老師把少先隊活動課的舞臺留給同學們,我懷着好奇和激動的心情,舉手報了名。然而,後期製作ppt的經歷很悲劇,第一次做課件,毫無頭緒,反反覆覆修改了好幾遍,質量還是不好。那時,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幾次想要放棄,媽媽在一旁鼓勵我說:“做什麼事都有第一次,敢於嘗試的人,就能夠從不會到會。”於是,我硬着頭皮,在電腦旁一坐就是半天。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我的努力下,第一次自制課件終於成功了,媽媽誇我做得比她好。緊接着,就是準備上課的講稿,我絞盡腦汁將講稿備了一遍又一遍,臨近上課的前三天,我有時對着鏡子試講,有時把爸爸媽媽當作同學模擬上課,可謂是花樣百出。在上課時,我的手心都是汗,說話斷斷續續、哆哆嗦嗦,動作也畏手畏腳的,緊張得不得了,甚至有時腦子忽然一片空白,接下去的內容都忘光了。同學們見我不說話,就開始小聲議論起來。逃離講臺,太尷尬了吧,我深吸一口氣,硬着頭皮繼續把課往下講,同學們的聲音變小了,取而代之的是不住的掌聲。我成功了!我成功了!因爲堅持,纔有了“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僅學習中的我能知難而進,生活中的我也不甘示弱。

今年暑假,我們一家三口去衢州的天脊龍門遊玩。一路上,我們拾級而上,爬到一半,我就已筋疲力盡,腿腳發酸,只好坐在亭子裏休息。望着山谷里長長的天橋,和山對面險峻的棧道,我真想停下腳步啊!可看見一個七八歲的小朋友跟着大人一路爬上來,他總是衝在最前面,到了亭子還不歇息,執意要往上爬。我的臉頓時緋紅,只好硬着頭皮往前衝。登上山頂,我眺望着遠處的風景,貪婪地吸着清新的空氣,轉念一想,我現在看到的無限風光,不就是用剛纔的'苦難換來的嗎?

苦難是人生的老師,他指引着我們向着光明前進。英子的敢於面對,鑄就了她堅強的性格,使她成爲了生活的強者。其實做任何事,只要有不服輸的幹勁,沒有不成功的。

讀《城南舊事》 有感5

原以爲,《城南舊事》是一種沉靜的哀傷,那些“城南”,遙遙的,迷茫;所謂“舊事”,可能會蒙上淡淡的木褐色。

其實,還沒有讀過這本書,只是題目帶給我的一些想法。

如果,要我來抒寫自己的《城南舊事》,想必只會是年幼時的回憶。現在已經那些舊事太遙遠了。是否就是以前一樣,坐在窗前看着同齡人玩耍;是否就是揹着書包走到家門口時,聞到媽媽飯菜的香味;是否就是蒙着別人的眼睛,嚷嚷着要他們猜猜我是誰;是否就是在一次次涼風的襲擊之後,還倔強地對別人說,我不冷……

那些回憶也不敲敲門,直接涌進來。也許我的大腦早就被吞沒了,腦細胞的工作負荷超過平時好幾倍。還記得以前那個不愛說話的我,一次就因爲不愛說話,被爸爸扇了一巴掌。時隔好多年,臉上還是隱隱作痛。其實——好多回憶是甜甜的蜜,好多回憶是沁人的冷風,好多回憶是銳利的尖刀!

進了初中,才發現丟掉了好多東西:小學的朋友、老師,還有那種純真的心態。也許朋友和老師還有見面的機會,那種心態還能找回嗎?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在大海中泛舟的心情。好像茫茫找不到盡頭,偶爾會遇到狂風暴雨,但幸好有了更多的時間來欣賞海上的風景。所謂有舍必有得,我捨去的,得到的,那能夠抵消嗎?好在,進入初中,還遇到了很多人,帶給我許多,他們和小學不一樣。小學的朋友,就好像玩家家酒,玩得愉快,也沒有煩惱。初中的朋友,他們溫馨,可愛,雖然有時候說話會傷人,但大家都很好~

發現自己的語文好差,心裏的感覺竟然不能寫出來。可能每個人都會一些感覺,不能用文字敘述,因爲連自己都不能瞭解。沉浸在回憶中,才知道“回到過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

我也該想想,我的城南舊事了吧!

讀《城南舊事》 有感6

這本神奇的書,像一位繪畫大師,締造出真實的人性世界,善惡、冷暖爲我呈現了一出精彩絕倫的精彩。合上此書的最後一頁,房間裏飄着一股淡淡的清香,久久無法散去......

我一向對名著不太感興趣,往往是看到半截便將其冷落在旁。《城南舊事》不同,淡淡的文字,悠悠的敘述將我領進20世紀20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動聽的真摯敘述中抒發了對童年的緬懷和人間溫暖的呼喚,不但寫得親切動人,而且每個故事都能令我思緒起伏,多種交集的感覺同時在心頭涌現。

《城南舊事》中滿含着懷舊的基調,將其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着痕跡的手段精細的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羣、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

這部作品由五個篇章組成: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及爸爸的花落了,全文由一個人引起——英子,以她孩子般純潔的眼睛來看在北平生活的點滴,記載着英子七歲到十三歲的成長經歷,旁觀看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憑着她微妙的記憶,將年幼時圍觀她發生的生活的事記錄下來。

英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充滿疑問的,她從不在自己的世界裏上鎖,總是任人自由進出,所以她和被人們以爲成是瘋子的秀珍結下了友情,三天兩頭的往惠安館裏鑽,他和在“小偷”寫下承諾,甚而認真地聽着“小偷”的故事,她愛着自己的媽媽,望着她離去,英子傷心難過。透過英子童稚的雙眼,我們看到了成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雖然很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

本書的第一篇到結局,主角似乎總是離開英子,想惠安館的瘋子秀貞,我們去看海的那個小偷,媽媽,最後,連她的爸爸也離她而去了,當時他才小學畢業呢!看着無人修剪的花任意掉落,也爲本文畫上句號。

雖然《城南舊事》看後叫人心酸落淚,可是他的每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都洋溢着溫馨的親情和有愛。雖然每個故事的結尾,裏面的主角都離作者而去,可是作者透過正面的描寫和側面的烘托,把每個人物的樣子寫得淋漓極致,性格表露無遺,即使閉上眼睛,他們的影子還盈盈浮現眼前:井邊的小夥伴,椿樹衚衕的瘋女人,藏在草堆裏的小偷,斜着嘴笑的蘭姨娘,不理小孩子的德先叔,騎着小驢回家的宋媽,加上聰明伶俐的小英子,組成了作者的寫作世界,在這世界裏,帶着人間溫暖的風吹遍了每個角落,吹醒了讀者和平的心靈,更是一本開卷有益的書,它能使人從中領悟到很多人生道理。

看《城南舊事》心頭漾起一絲絲溫暖,因爲已經很少看到這樣精緻的東西,因爲她不刻意表達什麼,只一幅場景的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介紹自己,那樣的不緊不慢,溫厚醇和,那樣的安靜祥和,彌久溫馨,那樣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之心。

讀《城南舊事》 有感7

時間過的飛快,轉眼間二十年過去了,我和妞兒,丫頭子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丈夫,有了房子,還有了車子,我和妞兒,丫頭子一起住在一個四合院裏,院子裏圍着一圈果樹,牆根下種了許許多多爬山虎,爬山虎繞着院子爬呀爬,爬了一房頂,一些草莓根也跟着爬山虎爬,到了秋天,我們的院子很像童話書中的草莓屋一樣,找個梯子,爬上屋頂,坐到屋頂上摘草莓吃,吃飽了在睡在上面看藍藍的天空,看那些可愛的白雲,一會兒變成小兔子,一會兒變成小狗,變來變去的,真像在電影院裏看電影,院子中間就是孩子們的遊樂場,有跳跳牀、滑梯、盪鞦韆、沙坑、木馬——。這些都是給寶寶玩的,我生了3個孩子,妞兒生了2個孩子,丫頭子生了1個孩子,我告訴大家一個祕密,丫頭子其實叫春梅,因爲丫頭子正好出生在春天,又是一個花開的季節,梅花是堅強的丫頭子叫春梅是因爲宋媽想讓丫頭子成爲一個堅強的孩子,遇到困難不退縮,要勇敢向前。

這個四合院還不錯吧!像童話一樣美像童話一樣快樂。

讀《城南舊事》 有感8

《城南舊事》講述的是主人公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發生的一些事情。他十分懷念那裏的景色和人物,就這樣,作者寫了一本《城南舊事》。

《城南舊事》通過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寫了當時北京形形色色的和許許多多的人和事。

《城南舊事》講述的"見到冬陽下的駱駝隊,學駱駝咀嚼的傻事。"在惠安館遇到瘋子秀貞,在油鹽店認識妞兒,並幫秀貞找到女兒小桂子。"我"病好後,搬進新家。在附近荒原園中認識了一個厚嘴脣,光頭的年輕人,他爲了供弟弟上學不得不去偷東西。後"我"在荒草地上撿到一個桐像,警察局發現帶走了這個人。蘭姨娘也是作品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她是一位敢作敢爲的新時代女性。"我"九歲那年,宋媽因小栓子的死和丫頭子被送人痛苦不堪,最後和丈夫離開了。後"我"畢業的典禮爸爸沒參加,一件件的事情讓"我"成長了。

本書作者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於1918年生於大阪,不久即返臺,後舉家遷居北京。

文中我最喜歡的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這一篇,幾乎是全文總結。

英子的童年是純潔的,如一塊無暇的翡翠。而我的童年則是甜蜜的,如蜜一般甜美。

看《城南舊事》這本書,心頭總是漾起一絲絲溫暖,因爲在這個城市裏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緻的東西了。它不刻意表達什麼,只是一幅畫面從容地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是生活在介紹她自己。

每一朵花,在綻放之前,都需要經過發芽,生根,衝破花苞才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這個過程是十分艱苦的,只有經過後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讀《城南舊事》 有感9

《城南舊事》的作者是林海英,林海英1918年~20xx年中國現代着名女作家。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臺灣省苗栗縣。

1918年生於日本大阪,三歲返回臺灣,五歲隨父母到北京,在北京度過了她的童年和青年時期。

在《城南舊事》一文中分爲五小節:《惠安館》《我們看海去》《蘭姨娘》《驢打滾兒》《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

這些描述的都是小英子在北京的童年生活,有着最質樸的真善美。

可在五個小節中我最喜歡的是《驢打滾》《驢打滾》中主要寫了英子家的保姆宋媽——一個可憐女人的命運。

宋媽的丈夫,一個好吃懶做的賭徒,宋媽生下一雙兒女後,就去了英子家做奶媽了,他丈夫把她的女兒給送人了,兒子據說是掉到河裏淹死了。

過了好幾年,宋媽才知道,之前宋媽還在一直給她的兒子——小栓子做新衣服,新鞋子往家裏帶呢。

幾年後宋媽在大雪天又跟了那個丈夫回家去了。

讀了《城南舊事》我明白了,在任何時候都要學會堅強,要用毅力去克服成長道路上的重重難關卡。

不能因爲一個小小的波浪就被打垮。

讀《城南舊事》 有感10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聲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這首耳熟能詳的小曲又在心底迴盪,好像翻開一個復古的相冊,在一片泛黃中去尋找那份童年的回憶。

翻開《城南舊事》時,感覺書中的一切是那樣有條不紊,恰似一首淡雅而樸質的小曲,盪漾着一種淡泊與純潔,給人無盡的遐想。作者林海音以自己六歲到十三歲的生活背景,創作下這部自傳體小說,用英子稚嫩的雙眼去觀察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透着一股淡淡的悲傷。

童年是記憶的開始,也是夢的一個符號,它承載着美好的希望,承載着人們對純真的懷念。讀着《城南舊事》,漸漸走進了書中,看着英子一點一點長大,一點一點懂事,心裏充實了許多。大家對英子深厚的感情,也並非一朝一夕就能築成的。孩子眼睛是透明的,透明的不帶一絲雜質,就像英子看惠安館的瘋子秀貞,她以另一種理解的態度去接納她,只有她能理解秀貞的苦,這就是孩子的世界,真實樸質,不像大人,只會帶着有色眼鏡去看周圍的一切。在英子眼中,秀貞是個善良,可愛的人,並不像大人所的“瘋子”,對秀珍的命運更爲同情。英子的善良讓秀貞和妞兒母女走到一起,但最終卻悲慘地喪生在火車輪下,結束了苦難的人生。英子沒有想到,生活竟如此殘酷。隨着故事的發展,朋友和親人也都在童年匆匆的腳步中紛紛離去了,英子經歷了一件又一件事情,歲月匆匆,她也長大。

全文的最後一章——“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再也不是小朋友了”是我感觸深的一章。“走過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夾竹桃,我默唸着:爸爸的花兒落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每每讀過這句話,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覺,面對父親去世的噩耗,英子看似平靜,但我們卻能感受到她內心的那份波瀾,她是家裏最大的孩子,必須要積極面對一切,承擔起她應盡的責任,我在她的淡然中卻真切的感受到那種影響自己一生的最真摯的父愛,是何等的偉大。

故事在濛濛細煙中結束了,滿地飄落的花瓣,寄託着深沉的思念,在我身旁久久縈繞,美好而又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