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小學生六年級學生讀《城南舊事》有感

小學生六年級學生讀《城南舊事》有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一直很難以想象,一雙充滿純真童稚的眸子,是怎樣去觀察着複雜的世界,思索着長生。我想,現在我有了一個很好的解釋:也許,是早以逝去的童真和純潔,讓她輕而易舉地打破了現實社會的殘酷,所造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用她純真的目光進入了瘋子和小偷的內心世界,也開始迷茫……

小學生六年級學生讀《城南舊事》有感

是呀,她迷茫,她不懂——爲什麼成年朋友的命運爲何是如此步履艱難;爲什麼沒有人理解秀貞,理解她的愛、她的思念;爲什麼命運總是愛戲弄和逼迫善良而貧窮的人?……她用無污染的心靈所譜寫出的對命運、對社會的拷問如同用一根木棒去砸一扇沉重的鐵門。

主題曲《送別》的歌聲又一次縈繞在我的耳邊,“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淡淡的哀愁,沉沉的思念,讓我又不禁憶起英子的第一個家裏的快樂:盪悠悠的鞦韆上飄揚着兩人銀鈴般的笑聲,毛茸茸的小油雞承載着童謠般的樂曲……

而一切的一切,都在英子從病中醒來之後成爲了過去。而英子,已不再是調皮可愛的英子了;英子變了,長大了,文靜了,懂事了。

遇見那個特別的小偷後,英子再一次用自己的純真感化了小偷,英子對他沒有世俗的成見和歧視,也感到了現實的殘酷和冷漠。無意之間,英子親手把朋友“送”給了刑警,在無限懊悔、自責之下,他們含淚揮別。

當善良的英子浸染着人生的苦楚和憂傷時,她愛的人也接二連三與她永別。父親平靜地離去,化爲臺灣墓裏的一方大石碑;宋媽告別了英子一家,騎上毛驢回家鄉去了,留給這位善良女人的卻是失去兒女的落寞與孤獨。

這時的英子趴在馬車後座上,含着依戀揮別了童年時的生活家園,也告別了那已逝去的童年。

這個《城南舊事》不再是以痛心的懺悔來追憶,而是以一種豁達從容的心態來體味。不疾不徐,溫厚淳和,那樣地純淨淡泊,彌久恆馨,悄悄地哼着已逝的童謠,雖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