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中國教師缺什麼》讀後感:送你一輪明月

《中國教師缺什麼》讀後感:送你一輪明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1K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啓示,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中國教師缺什麼》讀後感:送你一輪明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教師缺什麼》讀後感:送你一輪明月

《中國教師缺什麼》是一本對教育充滿着現實關懷的書,它直面真實的教育生活,深切關注教育生活中的人的存在、生成與完善;《中國教師缺什麼》是一本要用心來傾聽與敘說的書,動人心靈,喚人思考。

教育生活中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用心去關注、去思考,我們與其追問“中國教師缺什麼”的問題,不如來關注我們的學生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師。毋庸置疑,學生希望自己的老師是一個充滿愛,懂得尊重,有着平等意識,擁有一顆寬容之心的人;是一個對理想和事業時刻葆有激情,尊重生命,能夠爲學生創造一個和諧成長空間的人;是一個願意與學生進行心靈對話,引領學生不斷髮展,對學生一生能夠產生深刻影響的人。

作爲一名教師,我們又能否真正做到帶着一顆寬容之心來對待我們的學生呢?

“不要幻想所有的孩子都是你眼中溫順的羔羊,很難想象一條大河中只有中規中矩的舒緩,沒有湍急和咆哮會是什麼樣,逾越規紀、桀驁不馴是充滿親和力的表現。”由來已久,學生的個性差異被掩埋在統一的課程內容、統一的教學任務、統一的評價標準之下,個性得不到重視,思維的火花無法得以綻放,想象的野馬無法任意馳騁。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豈有不犯錯誤之理?更何況是懵懂的少年?在苛責、抱怨學生的時候,你是否想過這也許是你對學生的愛在漸漸消失呢?也許是你的功利心在作祟,付出的艱辛與結果的不盡人如意,讓自己的內心漸漸失衡了吧。

古人云:“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做教師需要一種淡定、從容,需要一種執著、大愛的真情流露。愛是給予、是關心;愛是尊重、是瞭解,愛更是一種責任。師愛是無私的、不計回報的愛,師愛是一視同仁的愛。給予學生師愛,通過情感的溝通與互動,言傳身教,能更大地激發學生的潛能,使他們在一種寬鬆、和諧的氛圍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各個方面中去,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

一個正確的認識,一個發明創造,都是歷經無數次的錯誤與失敗後才得以成功的;學生也只有經過犯錯誤、改正錯誤、再犯錯誤、再改正,循環上升,直至無窮,才能夠得以成長。

學校應該成爲孩子舒展心靈、放飛想象的處所;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寬鬆而高潔、明麗而清新的校園氛圍,少一些強制的紀律和苛嚴的規訓。因爲人的發展需要足夠自主的空間,而寬鬆的氛圍,寬容的態度,寬厚的秉性更加適宜學生個性全面自由的發展;也正因爲每個學生本身都是獨特的存在,是不可以“複製”,不可“替代”的,所以學生們都希望被欣賞,而不願被雕塑、被打壓、被束縛。

我們在犯錯誤的時候,常常希望得到別人的諒解和寬容。遺憾的是,我們在希望得到他人寬容寬恕的同時,卻很少想到他人也希望得到自己的寬容。一些人安於接受別人的寬容,卻從不打算把寬容施之他人。殊不知,如果自己不能寬容別人,就很難從別人那裏獲得寬容。

把學生的問題視作問題癥結的想法本身就成問題,就好像我們教師把控制事物發展的權利都交給了學生,由學生一方全盤掌控,學生一旦出現問題教師就會一味的抱怨與指責,將自己置身於旁觀者的地位,這是一種“由外而內”的求變思維,它是以學生的改變作爲教師改變的先決條件。我們教師何不“由內而外”的進行改變呢?先改變自己的行爲,讓自己變得更加充實,更加具有創造力,然後再對學生施加影響,進而改變學生。

班級學生出現問題,只顧着指出學生的過錯,不但於事無補,而且這種過分強調“錯不在我”的作法本身就證明了自己是一個能力極其有限的人,更何談利用自己的力量去影響學生呢?與其抱怨學生各個方面能力水平的低下,不如先從自身做起。真正有效的策略應該是先改進自己的缺失,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教學水平,給予學生們無盡的愛和心靈上的有力支持;然後盼望學生們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這份苦心,進而能夠不斷改善自己的行爲,漸漸地會有哪怕一點點的進步。

教師要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包羅萬象的氣魄,指點迷津的睿智去理解、寬容、接納學生形形色色的錯誤與不足。寬容是一種無聲的教育,似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寬容能夠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給孩子一個學習的理由。

寬容體現了一個人的品德修養,它可以使自己變得更加耐心、更加明智、更加富有愛心。寬容屬於個人修爲範疇,越是歷經時間的打磨與檢驗,越是顯出其可貴,所綻放出的光芒也越發奪目。但是,寬容絕非縱容,不是無度的任意妄爲;教師對學生的寬容是師愛和堅持原則下的理解與接受,是情感與理性完美結合的充分展示,是一種化怒爲喜轉憂爲樂的智慧,是一種超然的.大智若愚。只有心胸狹隘、固步自封的弱者才吝惜對別人的寬容。教師應該學着做照亮他人的蠟燭,而不是評判對錯的法官;應該以身作則,而不是一味挑錯;應該想方設法地解決問題,而不是推卸責任,製造新的事端。

寬容無不閃爍着仁愛的光芒,寬容學生,其實就是善待自己。試想天天指責、埋怨甚至傷害學生的老師何談快樂?何不試着理解、接納學生的行爲,帶着微笑去打量自己的學生呢?一個人的胸懷能容下多少人,才能贏得多少人的心。寬容就像甜潤的春雨,能夠滋潤彼此的心靈。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多一份善待,師生關係纔會更加和諧,教師纔會欣賞到學生迸發出的動人的精彩。

曾經聽過一個關於禪師和小偷的故事:有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禪師,一天晚上散步歸來,看見小偷光顧自己的茅舍,但找不到任何財物,便脫下自己的外衣,站在門口等待小偷出來,他怕驚動了小偷。小偷出來遇到禪師,正感到驚愕之時,禪師說:“我的朋友,你走大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歸呀!夜深了,帶上這件衣服避寒吧!”說着,就把衣服披到小偷身上,小偷滿臉羞愧,低着頭溜走了。禪師望着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說“可憐的人!但願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他,照亮他下山的路。”第二天,禪師在溫暖陽光的撫摸下睜開眼睛時,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齊地疊好,放在門口,禪師高興地說:“我終於送了他一輪明月!”

願教師的寬容是一束陽光,能夠時刻照耀着學生;願教師的寬容是一輪明月,能夠照亮學生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