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岳陽樓記讀後感1000字

岳陽樓記讀後感10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導語: 作者以天下爲己任,常說“土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可見這種“先憂後樂”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理想,從他力主革除弊政、做官勤政愛民的行爲看,確實不是徒託空言。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岳陽樓記讀後感1000字 ,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岳陽樓記讀後感1000字

  【篇一】岳陽樓記讀後感1000字

前不見古人,使我們愴然涕下。自古遷客騷人多會於岳陽樓。我們無法再現當年的景象,留給我們的是一些深深的遺憾和無盡的思考。

岳陽樓雄偉壯觀,洞庭湖南極瀟湖,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巖疆。有着街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的雄偉,有着朝暉夕陰的無窮變化,再加上遷客騷人華麗詩篇和萬船感慨,使得岳陽樓更加神祕。

歷史已經過去,當我們五次回憶歷史的時候,我們能夠看到的是一個積極向上的滕子京,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少年不識愁滋味”人生有着升起的輝煌,也有着墜落的遺憾。於是滕子京遭貶而你又受牽連,但你並沒有消沉,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的遭遇令人悲嘆,真是“卻道無涼好個秋”。或許辛棄疾也和你一樣“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壯歲族旗擁萬夫”。但最後也只有“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鄰家種樹節”的遺憾與無奈。《美芹十論》、《九議》也隨之成爲歷史泛黃的一頁而後十六十年則讓人頓覺悲哀。

或許辛棄疾的醉眼迷離了刀光劍影。你,范仲淹的淚光朦朧了蒼顏白髮。於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了你無畏的誓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了你的人生態度。你的精神、品質永遠活在後人心中,你也因此得到了永恆。相信若干年後仍然能夠聽到你那豪邁的壯語!

岳陽樓雄偉壯觀,洞庭湖南極瀟湖,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嶽州城東道巖疆。有着街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的雄偉,有着朝暉夕陰的無窮變化,再加上遷客騷人華麗詩篇和萬船感慨,使得岳陽樓更加神祕。

歷史已經過去,當我們五次回憶歷史的時候,我們能夠看到的是一個積極向上的滕子京,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少年不識愁滋味”人生有着升起的輝煌,也有着墜落的遺憾。於是滕子京遭貶而你又受牽連,但你並沒有消沉,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你的遭遇令人悲嘆,真是“卻道無涼好個秋”。或許辛棄疾也和你一樣“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壯歲族旗擁萬夫”。但最後也只有“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鄰家種樹節”的遺憾與無奈。《美芹十論》、《九議》也隨之成爲歷史泛黃的一頁而後十六十年則讓人頓覺悲哀。

或許辛棄疾的醉眼迷離了刀光劍影。你,范仲淹的淚光朦朧了蒼顏白髮。於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了你無畏的誓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成了你的人生態度。你的精神、品質永遠活在後人心中,你也因此得到了永恆。相信若干年後仍然能夠聽到你那豪邁的壯語!

  【篇二】岳陽樓記讀後感1000字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一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把執政、掌權者的政治觀講得言簡意賅,成爲千古傳頌,當今學者與執政者的座右銘

再細讀,文中的另一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使我極爲感動。他把怎樣做事,如何做人的人生觀講得通俗透徹。更是我們人格精神的追求。

古往今來,能做到執政公道,正義廉明,其行爲的背後必有民本思想的人生觀在固守,更有其自檢的人格力量在支撐。我想這就是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范仲淹眼中:物,是外部物化環境,人不能只爲利而衝動;己,是內心慾望世界,人更不能爲私慾而困惑。做人要有堅定信仰、要有奮鬥目標,要有精神追求,要有道德操守。這是范仲淹爲官做人的基本準則。

讀懂《岳陽樓記》,便會讀出飽含范仲淹人生實踐的思想火花。即:

傲骨正氣,是范仲淹“不以物喜”的人性堅守。范仲淹的傲骨在於他的獨立精神,正氣在於他的無奴性。他家父去世,隨母親寄人籬下而不自矮三分。入朝做官也不盲目崇拜皇帝,敢於諫言,故有“朝廷無憂有範君,京師無事有希文”的輿論。再說人性獨立的道德觀的確立,經歷着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奴隸社會把人制度成奴性;封建社會雖有“士可殺不可辱”的說詞,但制度仍然強調等級和屈從;進入資本主義社會,才提出平等、自由的口號,把人性的獨立作爲一種普遍的道德意識,但是以“資本”爲階級的劃分,仍保留着等級與服從。做人“寵而不驚,棄而不傷,丈夫立世,獨對八荒”,一千年前范仲淹就爲我們樹立了榜樣。

鞠躬盡瘁,是范仲淹“不以己悲”的犧牲精神。爲國家他爲官不滑:敢於明黜陟,即嚴明官吏升降制度;抑僥倖,即限制僥倖作官和升官的途徑等。爲百姓他爲人不奸:情慾厚農桑,即重視農桑等生產事業;推恩信,即廣泛落實朝廷的惠政和信義等。爲正義他可犧牲自己:他做副宰相負責懲辦貪官污吏,當時就有一句話說,“只要范仲淹拿大筆一勾,一個家庭就要痛哭流涕”。因爲他對瀆職貪官只要勾了,就查,一查就抓,一抓就判,那麼這個家庭就要痛哭流涕,但范仲淹說:“我寧可大筆一揮,讓一個家庭痛哭流涕,我不能讓一路(若干個縣爲一路的建制)的百姓痛哭流涕。”正因爲他的盡瘁之舉,遭到了亂臣庸吏貪官的竭力攻擊,因此被貶職做了知州。這就是“不以己悲”的犧牲精神。

客觀公正,是范仲淹“不喜不悲”的理性忠實。范仲淹的傲骨與盡瘁並不是桀驁不馴,或剛愎自用。而是執着於體察民情,堅持實事求是,嚴格規律辦事,用自己的信仰決事,是學者客觀處事待物的理性堅定。范仲淹是晏殊推薦入朝爲官的,可他一入朝就上奏疏,使晏殊大爲恐慌。晏殊責備他爲何如此輕狂,難道不怕連累舉主嗎?范仲淹素採敬重晏殊,但爲民奏疏而沉臉抗言:“我正爲受了您的薦舉,才常怕不能盡職,讓您替我難堪,不料今天因正直的議論而獲罪於您。”一席話,說得晏殊無言答對。范仲淹一生爲官,無論在朝、在野、打仗、理政,從不人云亦云,敢於堅持實事求是。這種對獨立、犧牲、理性的人格追求,仍然是我們現在最需要的。

《岳陽樓記》一個悲、一個喜,進而到一個憂、一個樂,悲喜的人生觀、憂樂的世界觀,兩句名言才使這篇文章達到了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