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一棵大樹》有感3篇

讀《一棵大樹》有感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6W 次

讀《一棵大樹》有感3篇

讀《一棵大樹》有感3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一棵大樹》有感,歡迎大家分享。

讀《一棵大樹》有感1

讀完美國作家謝爾西弗斯汀的《一棵大樹》後,讓我明白了奉獻與索取。我不禁爲大樹無私奉獻的精神點贊,對小男孩兒放肆的索取而感到羞愧。

一棵大樹,一個男孩,就是一出淒涼的悲劇,一棵大樹很愛一個男孩,可是這個男孩卻一次一次向大樹索取,即使最後還剩一個老樹墩也要心安理得的坐在上面休息,但這一切,大樹都心甘情願。

奉獻與索取,大樹一次又一次的答應了男孩無理的要求,向他奉獻了果子,樹枝,樹幹和樹墩。大樹早已把男孩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只要能幫助男孩,讓他開心快樂,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大樹太愛男孩子了,就如同一個母親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毫無怨言,不求回報,男孩的快樂就是自己的快樂。

索取是男孩向大樹提出各種無理的要求,只會一次又一次地向大樹索取。大樹給了他果子,他卻將果子化成錢去娛樂;大樹給了他樹枝,他就把這些樹枝揹回去造屋;大樹給了他樹幹,他就把樹幹拿去造船,離開這個地方;最後大樹還剩下一個老樹墩,他也要坐下來休息。男孩每次去找大樹,不是真的愛大樹,而是自私地認爲大樹還有利用的價值。他自私,貪婪,不知滿足,一切爲了自己,從不考慮大樹的感受,我不禁感到失望和憤慨。

這棵大樹不就像我們的母親嗎?母親永遠都愛孩子,滿足孩子的要求。在《生命的姿勢》中夫婦二人帶着一歲的孩子去攀登雪山,結果他們迷了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這位母親緊緊抱住了孩子,想方設法的想要孩子活下去。他們躲在山洞裏,外面是北風呼嘯,下着漫天大雪,白茫茫的一片,他們何去何從,命運如何,誰都不知道?可這位母親毫不在意這些,一心只想讓在襁褓中熟睡的孩子活下去,他用愛的力量與山洞外的鵝毛大雪抗衡。我在報道中又看到一輛中巴車在行駛的過程中,因爲山路打滑,翻車到山坡下,其中,一名婦女在面對這樣的危險時,緊緊地摟住了自己的孩子,小石頭,泥沙,車門都壓在她的身上;玻璃渣,岩石都刺破她的肌膚;綿綿細雨,汽車零件都在她的頭上。而孩子卻吮吸着母親的乳汁,慢慢的入睡,當她們被找到時,只見這個母親已經死了,而她懷裏的孩子卻熟睡着,她身旁的手機上寫着幾個字:“寶貝,你一定要勇敢的活下去!”在場所有的救援人員看到這裏頓時淚如雨下,雨水與這些淚水融爲一體灑在這位偉大的母親身上。她的母愛使這個孩子活了下來,她的母愛創造了奇蹟,她的母愛感動了上蒼,感動了在場所有的人。

現在的我們與那個自私的男孩一樣,只顧自己,向父母索取,不知道通過自己的雙手換來。不知"感恩"二字的含義,心安理得的享受這一切,認爲這些都是自己理所當然的,現在的我們只會吃喝玩樂與別人攀比,我感到無比的羞愧和失望。

母親的愛是無私的,偉大的。讀了這篇文章,讓我懂得了人不能只有索取,還要有奉獻與付出,讓我懂得做人要知恩圖報,不能忘恩負義。

讀《一棵大樹》有感2

去年暑假裏,我看了美國作家謝爾·西弗汀的一篇文章——《一棵大樹》。從前有一棵樹和一個小男孩,他們互相深愛着,在一起感覺很幸福。一次,男孩來到樹下,他告訴大樹,他需要錢生活。樹讓男孩把它的果子拿去賣錢,樹很快樂。後來,男孩來到樹下,告訴樹他需要間屋取暖。樹讓男孩把它的樹枝砍去造屋,樹很高興。更有一次,男孩告訴樹,他需要條船遠航。樹讓男孩把它的樹幹拿去做船,樹爲男孩的'高興而欣慰,同時也爲再也無力幫助男孩難過。男孩遠航回來了,告訴樹他需要找個地方歇歇,老樹墩讓男孩倚在它身上休息一會兒。

大樹曾經多少次慷慨地將自己的東西送給他,它就像一位仁慈的母親,而小男孩確是一個不孝的兒子。我的媽媽就像這棵大樹,事事關心着我,就怕我冷着、餓着。我的身體一直不太好,三天兩頭要進醫院,家人總是很寵着我。每天早上,媽媽總是幫我揹着書包送我到學校;每天放學,媽媽來接我時總會給我買上喜歡吃的點心,爲我準備保暖的外衣。我就像那個男孩,覺得媽媽爲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書包就該媽媽背,家中好吃的東西都應該我獨享,我的作業出現錯誤是因爲媽媽沒有幫我檢查出來。讀了這個故事後,我覺得自己不該那麼做,不該向媽媽亂髮脾氣,我要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好了作業自己檢查,簡單的家務勞動也該做一做,好東西要學會分享。

母愛是無私的,是我們一生也償還不了的。讓我們珍惜這份愛,儘自己所能回報這份愛。

讀《一棵大樹》有感3

今天,我讀了《一棵大樹》這篇文章後,深有感觸。

《一棵大樹》是美國當代作家謝爾西弗丁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講述了在男孩小的時候,他與大樹相親相愛。長大後,樹依然想念小男孩,可小男孩卻只是在需要她的時候來到樹下。

在《一棵大樹》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使我記憶深刻。大樹說:“我沒有果子給你了。”小男孩說:“我的牙咬不動果子了……”大樹曾經在多少年以前慷慨地給小男孩提供他想要的東西,大樹把自己所有可以用的東西都給了小男孩,現在只剩下了樹墩。但是男孩想坐樹墩,大樹也只能依靠自己最後那一點兒身體,撐起小男孩的身體。大樹就像是一位仁慈,友善的母親,而小男孩則是不孝的兒子。這樣比起來,小男孩真是一個無知的人。

這不禁使我想起孟郊的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自古以來,忠孝不能兩全,而母親總是爲了孩子操心,晚回來了擔心,種種的意外會讓母親感到心疼。孝順母親不能只是在表面做做,如果是小孩,應該不氣母親,考好成績,如果是大人則應該是每週看望一次母親,陪伴一下母親,讓母親不感到孤獨,寂寞。

在現實生活中,有過這麼一則感人的報道,一對父母帶着兒子到山谷裏玩,由於纜車質量不過關,鐵索斷了,眼看纜車一頭朝深淵栽下去,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在那生死離別的瞬間,那對父母拼盡全身力氣把孩子託舉起來。在那次事故中,二十多名遊客遇難了,唯一倖存的卻是那個被父母用雙手託舉起來的小孩。在生死關頭,父母將孩子推向生,自己卻走向死。這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

母親是無私的,她給予子女的愛是我們這些做兒女的人一生也償還不了的。所以我們要好好的珍惜這份愛,努力回報這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