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集合10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集合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1W 次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集合10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集合10篇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本勵志類的書,它出自於海倫。凱勒的筆下。現在再次拿起這本書,隨手翻閱一下,回味書中主人公面對逆境不屈服的情景,我不由得對主人公產生出一股敬佩之情。

書中的主人公海倫。凱勒在出世才幾個月,還沒有享受夠光明與美好時光時,就雙耳失聰,雙眼失明瞭。她從此變得孤獨,變得暴躁。但是,自從父母爲她請來了莎莉文老師後,她的人生就此改變。莎莉文老師對她來說,彷彿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引領她向前。在莎莉文老師的指引和她自身的努力下,她終於成爲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和一位自強不息的生活強者。

讀完這本書後,我感悟許多,也懂得了許多。在現實生活中,命運不會公平也不可能公平,一切只有靠你自己去努力爭取才可能獲得自己想要的。當然,在努力的同時也要有堅持不懈的心纔可以完成自己所要做的。就像剛學騎車的我一樣,總是因爲跌倒就要放棄。那時候我剛學騎車,剛開始要人坐在車後座給我穩定車位,我這纔敢慢慢地騎,後來晉級成了直接用手扶車。我漸漸有點力不從心了,後來,由於摔倒了一次,任性的我乾脆坐在地上不起來,連說:“我不學了,我不學了。”而負責教我騎車的姐姐卻說:“你的定力就這麼差呀!才跌倒了幾次就不學習了!沒聽說過張海迪說的一句名言嗎?即使一百次跌倒,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來。如果不學會堅持,你就永遠學不會騎自行車。”

正是那一句:“即使一百次跌倒,也要101次站起來。”這句話激勵了我,讓我學會了騎車。當然這一切也有着和知識分不開的聯繫。是知識讓我產生了一種信仰。現實環境固然可怕,但人應該保持希望,不斷奮鬥。生命的意義何在?人生的價值何在?人的一身是短暫的,我們從未想過未來的世界。每日慵懶地生活,慵懶地工作,遇到困難就怨天尤人,抱上天不公,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間如流水飛逝過去的日子不再重現。當我們回首往事,是否值得留戀?是否值得紀念?假如我們每個人都在黑夜裏用堅持努力去點亮一盞燈,那麼我相信,這個世間將是一片光明。在這一切中重要的還有知識,就像海倫凱勒所說的:“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爲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人類有史以來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是呀!知識多麼重要呀!如果不是知識,海倫凱勒就不會對世界有了一絲好奇,有了強烈的求知心,或許她就不會和病魔糾纏,而是選擇屈服,做惡魔身邊的“墮天使”。但是她沒有,她選擇了生存,選擇了與病魔抗爭,所以她成功了,成功地打敗了病魔。她沒有因爲聽不見而煩惱;也沒有因爲看不見而憤怒,一切只源於她對知識強烈的求知與渴望。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中,海倫凱勒用她自己的一生詮釋了生命的意義。她的一生是人類的奇蹟,她的自信使人驚歎,使人汗顏,也使人警醒。她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人類是可以戰勝命運的,她給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遠難忘的生命之歌!海倫凱勒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之中,可是她卻給黑暗中的人們點亮了一盞明燈。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2

一個聾啞盲人,嚮往着光明,雖然三天的時間很短,但對於一個對光明極度嚮往的人來說已經是很滿足的了。

海倫·凱勒——這個偉大的女性,一次高燒後,她失去了光明,她聽不見,看不着,連說話也很困難。正如一隻失去翅膀的蜜蜂,已經沒有了活下去的理由,但堅強的海倫在死亡的懸崖邊回過了頭,最終,他在沙利文的幫助下,一舉成名。

他站在了世界最明亮的地方。

作爲一名身體健康的人,我實在佩服海倫·凱勒。一位正常人能做到的事,海倫·凱勒做到了,而一位正常人不能做到的,海倫·凱勒也能做到,我不禁被他那種頑強不息的精神感動。一名從小就既聾又啞又盲的人,能夠憑着他的觸覺,憑着他的堅持不懈,寫出了多本令人震撼的書,而她的個人傳記——《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讓人們感受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海倫是多麼熱愛着豐富多彩的世界!她從不爲自己的缺陷而感到多麼的自卑,而是更加頑強努力,在艱難中獲的力量與堅強的性格,而且獲得了人類的證明與佩服和巨大的成就!這些都讓我折服!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使我流下了淚水,我從海倫·凱勒身上更得到了一種力量!這是怎樣一種的力量啊!頑強、富有毅力、熱愛生命、熱愛生活、艱難中進去,我不知怎樣用語言去描述,但我知道這是一個人爲實現一個別人眼中不可能達成的目標的力量。就像馬克·吐溫說的那樣:“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海倫·凱勒已從一個嬌縱的姑娘成長爲一個偉大的人,而這本書正講述了19世紀這個偉大的故事。

書中海倫有這樣的一段話,“失眠的我可以給那些看得見的人們一個提示——對那些能夠充分利用天賦視覺的人們一個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猶如明天你將遭到失明的災難。同樣的方法也可以應用於其他感官。聆聽樂曲的妙音,鳥兒的歌唱,管絃樂隊雄渾而鏗鏘有力的曲調吧,猶如你明天你的觸覺將會衰退。嗅聞所有的芳香,品嚐沒一口價要把,猶如你明天再也不能嗅聞品嚐。充分利用每一個感官,通過自然給予你的幾種接觸手段,爲世界向你顯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細節而自豪吧!不過,在所有的感官中,我相信,視覺一定是最令人賞心悅目的。”

她是多麼的嚮往光明,然而命運卻帶給了她一片黑暗的世界;他卻又是這麼的讓人嚮往,因爲他的精神已經超越了一切。讀着海倫的自傳,聯想到了自己,我身體健康,各種感官器官良好,作爲一名正常人,我卻有時應爲自身的惰性,浪費了大量的學習時間,只是一昧的追求舒服,實在感到自愧。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實在是本好書,它能振奮人心,它讓我越發覺得要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瞬間,要懂得滿足,它給人以感動,能鼓舞人心。希望大家都能走進海倫的世界,感受那一份沒有光明的世界,體味或許我沒一身都不會感受到的生活。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3

我最近在看一本書,叫《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書中所講的是,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海倫·凱勒是位盲聾人,她只擁有19個月的光明和聲音,但是她憑着堅強的毅力和在她的老師安妮·莎莉文的努力下,考上了哈佛大學。並且還爲全世界的孩子們寫下很多勵志小說,激勵着他們克服前進中的困難,實現自己的夢想。

我喜歡裏面的海倫·凱勒,因爲她堅強、有很強毅力,對世界做出很多貢獻。莎莉文小姐是海倫·凱勒的家庭教師,她就像海倫·凱勒的油燈,她燃燒着自己,照耀着海倫·凱勒,她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我們要向海倫·凱勒學習,她成功是靠她的堅強、毅力、耐心等等。她又盲又聾,我們身體好的很呢,但是,沒幾個做出了一個偉大的事業,我們要向她學習,比她做得更好。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4

海倫說:“知識給人以愛,給人以光明,給人以智慧,應該說知識就是幸福,因爲有了知識,就是摸到了有史以來人類活動的脈搏,否則就不懂人類生命的音樂!”。的確,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正是知識使海倫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蹟! 日記

海倫是不幸的,但她又是幸運的,正是因爲有了知識,她才如此幸運。在她19個月失去視覺和聽覺後,就與這個世界失去了溝通,失去了聯繫,這個的幼小生命不知道如何排譴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她古怪、粗暴、無禮,直至她的莎莉文老師走進了她的生活,教會她認字,才使她張開了心靈的眼睛,得以與人溝通。一接觸到了知識,孤獨的海倫意識到只有知識才能鋪就一條通向光明之路。當海倫感悟到“水”——這個她所認識的第一個字後,便開始了對知識、對世界強烈的渴求,開始了迫不及待地認字、閱讀,像一塊海綿不斷地從生命本身汲取知識。對知識的渴求,使她在常人難以想象的單調和枯燥中竟然學會了德語、拉丁語、法語等多國語言,閱讀了多部文學和哲學名著,吸取着那些偉人和智者的思想精髓。

書中,海倫用細膩的筆觸,對大自然景色的描寫,使人很難相信出自一位盲聾人之筆;她去騎馬、划船、游泳、劃雪橇,甚至獨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領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參觀博物館,“聽”音樂會,甚至去“欣賞”歌劇。我相信她一定是用心來感受這個世界,用心來享受生命。她遠比我們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實、活得有意義!是知識給了她生活的勇氣,是知識給了她接受生命挑戰的力量,使她能以驚人的毅力面對困境,終於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

在這個世界上,爲什麼只有聾人才珍惜失而復得的聽覺?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見天日的幸福?讓我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去充實生命、去享受生活!海倫說:“我努力求取知識的目的在於爲社會人類貢獻一點力量。”

知識的力量多麼巨大,它能使一個殘疾人,變成一個有益於人類、有益於社會的人。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海倫。凱勒一樣,在有生之年把對知識的渴求,看作對人生的追求,每天都抱着這種追求,懷着友善、朝氣、渴望去生活,我們的人生將會增添多少歡樂、多少幸福啊!

海倫的一生,是生活在黑暗中卻給人類帶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生命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曲永難遺忘的生命之歌!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5

我閱讀了一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讀完後對海倫—凱勒十分佩服。海倫—凱勒一生下來的第六個月就發高燒,生了一場大病,燒退後,病魔卻把她的聽覺和視覺帶走了,從此生活在無聲無色的世界中。但她沒有向命運低頭,她通過長時間的刻苦學習,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考上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美國哈弗大學克利夫學院,幸福的光環最終還是肯定了這位不怕苦、不怕累的海倫—凱勒。

連大作家馬克—吐溫都說“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我看到書的末尾寫如果有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看人,看看他們的容貌看看他們的善良溫厚與友誼。第二天她要去博物館看看人類的進化和歷史的變遷,看看那栩栩如生的名畫。第三天想要過一下正常人的平常一天。我看到這裏感到非常驚訝,我們天天生活在這個光明的世界裏,這些要求也未免太簡單了,所有這些都輕而易舉就實現了。可是你想一想海倫—凱勒每天都生活在那黑暗無聲而又冰冷的世界裏,能看到這些都覺得很幸福了,她覺得這一切是那麼的新奇,那麼的美好!其實這一些美好的東西就在我們身邊。朋友們,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所有的,千萬別等到失去才學會珍惜。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6

“世界上有兩個有趣的人物:一個是拿破崙,一個便是海倫.凱勒。”美國幽默大師馬克吐溫則說。

1880年6月27日在美國亞拉巴馬州的塔斯喀姆比亞地區,海倫.凱勒出生了。她健康、美麗、活潑。

但在18822月,她19個月大時,忽然高燒昏迷,從那以後,海倫跌入了一個無聲的黑暗的世界。到了6歲時,20歲的莎莉文小姐像天使一樣走進了海倫的家,她認爲海倫可以教育,可以把這個任性的女孩變成活潑、快樂的孩子。

莎莉文把她帶到一個農莊去,在一次??奶和水的過程中,海倫感到了知識的神祕,變的上進好學,也從此和莎莉文和好了。

有一次莎莉文在她手中拼出一句話:“世界上最好最美的東西,無法看到或摸到,只有在心中感覺到。”這是愛,愛在海倫心中十分重要,使她似乎看到了光明。這個海倫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

1887年,海倫終於進了柏金斯盲人學校,學會了英文字母和盲人點字。她如魚得水,有一股力量逼着她前進,去探索這個神祕的世界。

一天,海倫正在家裏學習,因爲一則消息激勵-她想說話。她回憶道,我不懂別人在說什麼,於是我猛踢猛叫,一直到筋疲力盡爲止。現在,海倫帶着恆心和決心,上了幾節課,就能斷斷續續的發音,現在她不啞了!她的進步引起新聞界的討論,受到了一羣傑出人士和熱心朋友的關懷。她的好學上進,力求成功的決心與行爲,改變了她似乎打不破的種種限制?讓我心裏不停的反省,是否要做一個像海倫一樣的人呢?!

1894年10月,她進入了紐約萊特.赫瑪遜聾啞學校,海倫的聰明、善辯又活潑,使許多名人着迷,於是資助她讀書。

1900年海倫正式入學,並被選爲大一新生同學會副會長,但大學的知識十分多,每一句莎莉文都要翻譯到她手裏去,像獵犬追兔子一樣。晚上都讀點子書直到手流血才停下,大家靜睡後,她就拼命讀下去,到天亮。這讓我感到了她的毅力。

終於有一天,教育家考布蘭激勵海倫寫自傳,於是她立刻萌發了這念頭。

四年後,海倫終於畢業了,她是史上第一個失聰、失明、失語卻獲得大學學位的人。她的意志、堅強奮鬥、勇氣,鼓舞着我不斷進步。

期間,很多人要給她一筆年金,海倫都拒絕了,她寧願自己生活,這讓我看出了她自尊心很強。後來她接連出了四本書。

1922年2月,她發聲大有進步,就開始公開演說,她總要爲殘障者謀福利。

因爲莎莉文陪海倫時間久了,身體支持不住,終於在1936年10月20日,在蘇格蘭逝世。對海倫來說,這是極大的打擊,但她要繼續工作下去。她真堅強啊!

海倫快樂的工作着,寫作題材有一千個!在她訪問的老兵中一個說:“在我碰到她之前,我一直認爲自己是一個殘障者,可是我僅僅失明而已!”

1959年,聯合國大廈舉行盛大的國際性大會,表揚海倫.凱勒對人類的貢獻,這是一項極高榮譽!

後來,她的第二個祕書湯姆斯小姐也棄她而去,而海倫依舊充滿希望。她不退休,繼續工作,這是莎莉文小姐對她的希望!

終於在1968年6月1日,海倫.凱勒女士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但她臉上仍掛着笑容!

海倫.凱勒一聲都充滿活力,很柔弱,卻表現的很甜,像天使一樣。她偉大是因爲她的意志,奮鬥、勇氣、決心,還有對世界的愛,她愛世界,因爲莎莉文的一句話,改變了海倫的人生觀,使她堅強而偉大。也許最好的還是由她自己用很詩意有很有哲理的話替自己的自畫像:

“我一生過得很快樂。我有許多極好的朋友,也有許多有趣的工作要做。我很少想到自己所受的種種限制,這些限制也未使我悲傷。也許因爲我隨時都有一些嚮往和憧憬,一種心靈上的感觸;不過很朦朧。彷彿微風吹拂花叢,風已過去,但花很滿足。”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7

通過這幾章我覺得其實困難、災難並不可怕,相反很多偉大的人正是通過困難來磨練自己的意志,最終有所成就。困難更像是來幫助我們成長的,只有我們面對困難不退縮,勇敢面對並且戰勝困難,我們就會成爲一個真正的強者。同時,家人無私的愛對我們的成長也至關重要,因爲愛給了我們戰勝困難的勇氣。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8

在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後,立刻就被海倫·凱勒這驚人的魄力深深地吸引住了。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是一本附有眼淚,與歡笑的書。寫的是海倫·凱勒剛出生時,也是一個和我們一樣完好無損,五健齊全可愛天真無邪的小孩,可就在她剛剛進入20個月時,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像惡魔一樣籠住了她的眼睛和堵住了她的耳朵,還讓她失去了說話的能力。

想到那,如果是我,又瞎又聾又啞,那可真是生不如死。那我將會多麼地絕望,可海倫·凱勒她也絕望,但她是非常幸運的,因爲她有一位很負責任的啓蒙老師一莎莉文正是有了這麼一位老師才使海倫·凱勒走出了黑暗之門,走向光明。當然光有老師是不全面的,更加還是父母的鼓勵與支持。這使海倫·凱勒跟一個正常人一樣考上了大學,並且成功地拿到了畢業證。要想這是我的話,一定是不可能做到的。也就憑這一點她就讓我生感佩服,那我是多麼地佩服她啊!

看完這本書後我受益匪淺一想,我的學習優勢和她的一相比較那我的簡直太優越了。所以我要拿出一個比她更好的學習方式,還有生活方式。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9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是一句在再熟悉不過的詩句。我早已將它背的'滾瓜爛熟了。

偶然的一天,我看了美國女作家——以爲震驚了全世界的女作家——海倫·凱勒,寫的鉅作《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才徹底領悟了這句詩的含義。

海倫的一生,也許註定要坎坷曲折。

她出生十九個月後,便因得了猩紅熱而失去了聽力、視力,成了一位聾啞人。但她卻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依舊對生活保持着樂觀、熱愛,並用她頑強的毅力,克服了這些困難,還以自己的真實經歷,寫下了散文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真實地記錄了她艱辛的一生,把她對光明的渴望、對幸福的嚮往和對人生的感慨,表達得淋漓盡致。

我依稀記得文中寫着這樣一句話:“要是人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作是生命的最後一天,那該有多好啊,那樣就能更加體現出生命的價值……”

回顧我的學習和生活,不也該如此嗎?時間看起來是無限的,猶如滾滾江水般源源不斷。也許有人會覺得,反正人的一生那麼漫長,時間那麼多,浪費一點又有何不可呢?呵呵,但是你錯了。人生雖長,但可以利用的時間卻不多,要知道,人有一半的時間是在睡夢中度過的呀。

所以,我們應該好好的利用這有限的時間,去幹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而不是端坐在電腦桌前,敲敲鍵盤,點點鼠標,打打遊戲,玩玩電腦。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是啊,時間如流水,稍縱即逝,我們應當合理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千萬不要任時間悄悄溜走。

這本書令我深有感觸的,還是這樣一句話:“我多麼渴望看看這一切,如果憑我的觸覺能得到如此大的樂趣,那麼能讓我親眼目睹一下該有多好。可奇怪的是明眼人對這一切都如此淡漠!……”

是啊,人們何嘗不是這樣呢?

許多事情只有在失去後纔會知道那有多麼可貴,那有多麼值得珍惜。

當你生病時,纔會留戀健康時的歡聲笑語;當你考試失敗時,纔會覺得當時講過的知識多麼重要;當你視力下降後,纔會愛惜曾經那雙明亮的眼睛;當你離開父母時,纔會認爲他們的叮嚀又多麼溫馨………

當你失去後,才懂得珍惜,你擁有它時,卻從沒想過要珍惜。

沐浴在幸福中的人卻總是感受不到自己所擁有的那份珍貴的、來之不易的幸福。正所謂: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時刻銘記着:不要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

讀了這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我已經擁有了十三年的光明世界,而現在,我也找到了我心中那份真正的光明……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後感10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十九世紀有兩奇人,一個是拿破倫,一個就是海倫·凱勒。”最近我讀了一本關於海倫的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完這本書之後我的心被海倫的精神深深的震撼了! 書裏寫的是主人公海倫·凱勒在失去聽力和視力後如何走出黑暗與孤寂,憑着自己驚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以優等的成績完成了哈佛大學四年的學習,成爲人類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的盲聾人的故事。

書中的主人公海倫·凱勒只擁有過19個月的光明和聲音。當我看到當一場惡夢般的高燒把她的視力和聽力給剝奪時,我不禁爲她感到深深的悲傷。我真怕她從此永遠不能從沒有了聽力和視力的驚恐和悲涼中走出來。可當我看到她能根據自己的思考來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時,我又對她的未來充滿了希望。當看到她在沙莉文老師的幫助下學會了說話,並且考上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學校—哈佛大學,完成了學業時,我又不禁爲她感到了自豪和驕傲。

看完了這本書,我覺得海倫·凱勒面對如此巨大的困難時,也能毫不退縮。想想自己比起海倫·凱勒來說真是太幸運了。我有着健全的身體、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的老師,可是我還不知道要珍惜,遇上一些小小的困難就要退縮。

我們要以海倫·凱勒爲榜樣,努力學習,遇到困難決不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