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風雨天一閣優秀讀後感6篇

風雨天一閣優秀讀後感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14K 次

篇一: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風雨天一閣優秀讀後感6篇

在頭放假,我就已經在網上預訂了餘秋雨先生的幾部書,分別是<文化苦旅>、《借我一生》、《行者無疆》,書來得很快,於是,在放假的頭幾天裏,我一直在埋頭閱讀餘秋雨先生的這幾部著作。

讀到今天,覺得《風雨天一閣》,寫得確實不錯,給我印象尤深。

天一閣的開辦者,是明朝的範欽,是我的本家。“天一”的名稱,在這裏又有了新的解釋,本來我只以爲它是“天人合一”的意思,在這裏卻做如下解釋:天一生水,水能阻火,範欽用“天一閣”給自己的藏書樓命名,也就是說希望藏書樓能夠避免遭到火災,能夠永遠保存下去,可謂用心良苦。看到這裏我很自然地想到了9班的學生谷天一,不知道她取名“天一”,是上面的哪一種緣由。

範欽窮其一生,藏書巨多,有很多是傳世孤本,盡收於天一閣,天一閣可謂書籍大海,我想,當範欽每日徜徉於天一閣中,與那麼多先賢智者的智慧之作在一起,應該是非常愜意的吧,我想這甚至也是他長壽的一個原因,在醫療條件那樣落後的封建時代,範欽能活到80而終,我想應該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整日裏爲書香所圍。

自古以來能夠進入天一閣閱書的,盡是文化名人,比如清初的大儒黃宗羲,餘秋雨先生在天一閣歷經300多年風雨之後也登樓參觀,是他與天一閣的緣,我想也顯示了天一閣在藏書界尊貴的地位,以餘秋雨先生在文化界的聲望,登天一閣應該是滿夠資格的了。

看了這篇作品之後我一直在不斷地想,什麼時候,我也能一覽天一閣的風采,滿足自己這個書迷的一個甜美的願望呢?

篇二: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也許是對傳統文化的仰慕,也許是源自內心的書生意氣,當我讀完餘秋雨先生的《風雨天一閣》後,分明感到那源於歷史深處的思索,如嫋嫋茶韻,飄然溢於紙外。

一座普通的藏書樓,卻成了“一鍾極端艱難,而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天一閣,確實承載了太多,太多。

天一閣,建於明中葉,由其主範欽歷終身覓書建樓,延續數百年巋然不動。其藏書樓之珍,保存之善,世所罕見。幾百年的風雨,範氏家族始終恪守着近於苛刻的祖訓,甚至只有大學者黃宗羲才成爲數百年來登臨此樓的唯一一人。然而當近代的兵燹來臨,這座沒有在大火中焚燬,沒有在歲月中流散的古樓卻如那飽經風霜的古書,那麼輕易就焚燬了。印着大學者誠惶誠恐腳印的樓板,只留下偷兒日夜竊書遺下的棗核……我不禁發問:爲什麼保存了幾百年的古籍在近代烽火中顯得如此脆弱?爲什麼,爲什麼偌大一箇中華,終容不下一座小小的藏書樓?

作爲書生,我們是否也算作範欽的後人?但我讀到範欽偉他的天一閣定下的條條鐵律時,我不禁苦笑:在偷兒和強盜面前,書生的人格又算得了什麼?也許創造了象形文字,創造了紙帛,又創造了印刷術的民族,將文化的傳承寄予這小小的藏書樓,本身便是一種無奈,一種悲劇。“血戰前行的歷史”戰火一次次焚燒着脆薄的紙頁,黑暗一次次吞噬着智慧和光明,然而範欽冷峻的理性,爲何要傾注於這小小的一隅?爲什麼不讓文明的星火撒向更廣闊的領域?我們作爲中華民族未來的思想者,不該捫心自問馬?

掩卷沉思,浩瀚乾坤,千古蒼桑皆抑於此。

五千年的一個黃昏,一羣茹毛飲血的的人來到一片荒原,發現這裏可以耕種粟谷,無須爲狩獵而奔波,於是華夏的始祖就這樣默默定居下來……功於馬背的秦始皇“餘威振於殊俗”,“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他揚鞭一指,蒼茫燕山便出現了一條蜿蜒萬里得長城。胡騎鋒鏑,從此便越不過燕趙,攻不入中原,於是修長城便成了歷代帝王的大事。從秦一直延續到兩千多年後的明末。終於不見了狼煙四起,終於中原的王侯已安於“長樂未央”,然而不幸的是,地理上的圍障卻又將另一堵“長城”植入這古老民族的血液之中。於是,有了“梅妻鶴子”終老滄州的隱士之風;有了鍾情山水﹑俯視筆墨間的文人氣質;有了埋首聖賢之言﹑探究修身之道的理學之派。“長城將這個民族漸漸封閉,因封閉而自矜,因自矜而更加封閉。從此,沒有了馬背上的狂奔,沒有了面對大海的遐想,大漠的駝鈴終化成歷史的空靈,遠航的船隊終在一片“耀武異域,勞民傷財”聲中歸於泯滅。於是便有了“乾嘉學派”,又了這孑然一身的風雨天一閣。對於一個已經習慣了子孫繞膝﹑豐衣足食﹑終老桑梓的民族;對於一個從來無需長途遷徙﹑﹑四海爲家的民族;對於一個無需苦鬥於馬背﹑大海的民族,爲什麼,爲什麼不能將自己的視線投向更無垠的大地和天空呢?

又是一個黃昏降臨,殘陽如血,衰草連天,當這斑駁的古樓映着欲墜的夕陽,多少悲愴盡在一片如死的寂靜中。天一閣,是否是一部濃縮的歷史?是否是一個時代痛苦悲涼的結束?

滿樓黃紙,訴不盡滿腔悲愴;千古興衰,皆溢於塵埃之上。天一閣的悲涼早已如遠去的流水,一去不返,但餘秋雨先生深沉的行文是否在告訴我們這些後來人,只有經歷了推倒的痛苦,阻隔的牆才能成爲溝通的橋?

篇三: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翻到餘秋雨的短文——《風雨天一閣》,忽然想起我曾經看過、體驗過。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走進了天一閣,一個以藏書著稱於世的藏書樓。

那天,吃過午飯,短暫的休息之後,一位朋友說:“走,我帶你們去天一閣感受一下。”我們都響應,因爲下午的時光不知道怎麼樣打發。去感悟一下藏書樓的書香與文化的歷史底蘊,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乘車去天一閣。朋友也並不熟悉天一閣的具體位置,只知道一個大概的方向。於是,我們跟着他走,反正都不熟悉,錯了,也不算什麼失誤,瀏覽寧波的自然和人文景觀也是一種收穫,有收穫總比無聊地打發時間要好過,心裏總會舒坦一點,不至於因爲荒廢了美好的時光而懊惱。

那天,天氣也是陰沉沉的,陽光不知道躲到哪裏去了。也許老天也讓我們體驗一下餘秋雨筆下的天一閣,風雨中的天一閣也許就另有一種味道。

古代的藏書樓最大隱患或者說藏書樓最大危險就是火災。木製的樓閣,再加上脆弱的紙頁,都是怕火的。一把火,就能把幾代人的心血、甚至幾代的歷史都付之一炬,在那殘餘的灰燼中,再也難尋歷史的蹤跡。只能是一生的嘆息與遺憾。而創始人之所以取名“天一閣”,是因爲去榷易經》中“天一生水”之義,想借水防火,以免除歷來藏書者最大的憂患火災。而天一閣在歷史的洪流中就真的按照創造者的意圖,演繹得淋漓盡致,依舊保持着原來的風貌,只不過多了些歷史的滄桑與厚重。這不,今天又老天又飄起了雨絲!

面對選擇,我們很難立刻就能做出無悔的抉擇;而歷史中的抉擇就更是難了!歷史的抉擇如何,是遺臭萬年,還是流芳百世,誰也不能站在歷史的洪流中去評說,只有後人才能做出公正的評判!

範欽,一個真正的文化智者!是他將我們斷殘零落的精神史攢聚起來,爲我們的建構了一個精神的家園,雖然,不是很大,但已經足夠了!如果說大,那麼,屈指算來,又有幾個呢?恐怕如果有,那麼也都被湮沒在歷史的海洋中。在歷史中他能輕常人之所重,而重常人之所輕,在別人迷戀仕途之時,而他卻在那個年齡將蒐羅藏書融進了生命。

歷史中和他同時代的人中也不乏藏書者,而殘存下來的,流傳至今仍然爲我們所景仰的、瞻仰的則只有範欽所建立的天一閣這所藏書樓,其他的都隨着歷史而退出了舞臺。爲什麼惟獨範欽能永久地立在歷史的洪流中呢?這和範欽的爲人、氣度是分不開的。也正因爲範欽有一種超越意氣、超越嗜好、超越才情,纔有了他藏書樓超越時間的意志力!

歷史就是一場沒完沒了的接力賽。而範欽所創造的歷史該怎樣繼承呢?能不能將自己的一生的心血就在自己駕鶴西遊之後也灰飛煙滅呢?“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況且這也並不是什麼恩澤,他留下的是責任,沉重的歷史的責任!範欽的長子範大沖從父親的肩上接下了這個重擔。沒有信誓旦旦,但卻比信誓旦旦更能打動人心。責任就是接力棒,一代代傳下來。“子生孫,孫生子,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就這樣,天一閣就在這個家族的繁衍生息的歷史中巋然不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真正地把藏書樓保存下來,並且不會因爲時間的流逝而褪色,沒有一定的規定是不行的。俗語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範家也不例外,也許他們的規矩比別家更苛刻,更嚴格。但是也正因爲嚴格、苛刻,藏書樓在沒有在子孫後代的手中被葬送。雖然後來也有被偷,被盜,但是飽經風雨的天一閣依舊搖曳在風雨中,形成一道風雨中獨特的風景,閃耀着歷史文化的光輝,深邃而厚重!

走進淡褪了紅色的大門,就是一個小小的庭院,原子很小,四棵飽經滄桑的不知道什麼名字的樹被欄杆圍着,範欽的銅像就在樹的中間。陰沉沉的天氣就加重了歷史的濃重感,順着狹窄的小路,也就是走廊,走廊兩旁排列的是藏書房間,介紹爲範家藏書做出貢獻的範家子孫。古色古香的簡裝或者精裝的書都擺在書櫥中,昏黃的燈光更讓人覺得走進了歷史的隧道,沐浴着歷史的文化光輝。

篇四: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在這篇萬字散文中,作者敘述和表現的,是一個對中國文化抱有堅定執着信念的終極追尋式的人物以及故事,我視之爲文化精神品格的榜樣,並以此爲驕傲。

當我們被世俗文化騷擾甚至迷惑的今天,能讀到他這篇散文,讓我更感到了一種驚喜與難能可貴。他在許多作品裏幾乎傾注了他全部的時間和精力去追隨歷史人物的精神品格,試圖在他們的故事和傳奇中發現對今天和未來有所啓迪的東西,爲人類留下真實和道義的作品。文章從《易經》、造紙和印刷術的發明一直追索到建國後的80年代,期間提到了創建和保護天一閣的範欽、範大沖父子,想看天一閣藏書而不得的錢繡芸姑娘,被破例允許參觀天一閣的黃宗羲,提倡編寫《四庫全書》的皇帝乾隆,保護流散藏書、創建商務印書館的張元濟等衆多歷史人物。全文生動有趣,閱讀完畢,讀者不僅獲取了大量的歷史知識,而且不需要理論說教,就會自發地從這些故事和人物的言語行爲中領會對傳統文化的感悟。在這一點上,餘秋雨成功地做到了找傳統文化之根,讓歷史告訴未來的寫作心願。文章裏充滿了對民族精神根源的召喚和對國人善於遺忘的不滿:“這個民族的精神天地長期處於散亂狀態和自發狀態,它常常不知自己從哪裏來,到哪裏去,自己究竟是誰,要幹什麼。”想要改進現有的中國文化就需要從改變中國人的人格開始,而目的是爲了塑造健康完滿的人生

在《風雨天一閣》裏,作者看重的是一種“健全人格”的精神,由此,作者才寫道:“範欽的選擇,碰撞到了我近年來特別關心的一個命題:基於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過來說,基於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沒有這種東西,他就不可能如此矢志不移,輕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輕。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

文中的這段文字,“只要是智者,就會爲這個民族產生一種對書的企盼。他們懂得,只有書籍,才能讓這麼悠遠的歷史連成纜索,才能讓這麼龐大的人種產生凝聚,才能讓這麼廣闊的土地長存文明的火種。”對我有極大的震動。作者這樣一個飽讀詩書之人,我輩要不感到渺小與淺薄那纔是一種恥辱。古語有云“窮則變,變則通”,只有當一個人可以產生思考的時候,這個人的思想才能得到解放,得到發展。

面對選擇,我們誰也很難立刻就能做出無悔的抉擇;而歷史中的抉擇就更是難了!而範欽父子就不能不讓我們欽佩了。範欽不僅是一個真正的文化智者,而且還是一個人格健全之人,是他將我們斷殘零落的精神史攢聚起來,爲我們建構了一個精神的家園,雖然,不是很大,但已經足夠了!在歷史中,他能輕常人之所重,而重常人之所輕,在別人迷戀仕途之時,而他卻在那個年齡將蒐羅藏書融進了生命。這不正是一種向上的文化品格麼!他的長子範大沖面對萬兩黃金與藏書樓的抉擇時,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繼承父業,並決定撥出自己的部分良田,以田租充當藏書樓的保養費用。這種擔當需要勇氣,更需要一定的健全人格與人生的終極價值觀作爲支撐,否則,誰又不愛黃金而選擇仍需長久開銷的藏書樓呢!

秋雨先生正是通過這一艱難的歷程,爲我們生活在今天的人們展示了一個文化貴族家庭的持久魅力與人格底蘊,併爲今天的大學生提出了一個構建健康的、有益他人和世界的人生價值觀的最佳參照,爲我們成爲一個怎樣的人樹立了光輝的榜樣。此番風雨正當時,我輩豈能後古人!

篇五: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對於寫讀後感,我想,我是不擅長的,尤其是像餘秋雨這樣的大手筆,要寫讀後感,只能說是記下我的讀書印跡吧。

在老師的博文中,讀到文章的信息,便網上搜索了來讀。讀着,似曾相識嘛。許是以前讀過,但思考得少,儲藏記憶也少了。讀完,就有了點記讀書逸事的想法。“寫”得不好,但很充實感。在沒有任何感悟時,讀書感悟——就是最大安慰。

全文共分五節,每一節主詣都非常清晰,令我這個不大會讀書的人,也大致一下能讀懂。

第一節,作者訪謁天一閣的天氣與心境,一則有破題之用,二則對天一閣有深刻寓意。

第二節,藏書家的所應具備的多元條件。

第三節,天一閣的藏書家範欽的生平以及他成功藏書的智慧孕育天一閣的誕生。

第四節,範欽爲保護天一閣而立下權力與義務徹底懸殊的獨特遺囑。

第五節,現代,天一閣被偷,被護,被燒的坎坷遭遇。

第六節,作者的文化反思,追問何時,藝術家給數百年來的家族靈魂史袒示給現代世界。

讀《風雨天一閣》,幾個人的名字,在公元2012年開始的某一天,銘刻在一個卑微的人的心裏。

範欽

只憑書生意氣,是難成大器的。“君子不器”,就是指範欽這樣的智者。

藏書的事業託付給一些非常特殊的人物。

範欽這種人必得長期爲官,有足夠的資財可以蒐集書籍;

範欽這種人爲官又最好各地遷移,使他們有可能蒐集到散落四處的版本;

範欽這種人必須有極高的文化素養,對各種書籍的價值有迅捷的敏感;

範欽這種人必須有清晰的管理頭腦,從建藏書樓到設計書櫥都有精明的考慮,從借閱規則到防火措施都有周密的安排;

範欽這種人還必須有超越時間的深入謀劃,對如何使自己的後代把藏書保存下去有預先的構想。當這些苛刻的條件全都集於一身時,他纔有可能成爲古代中國的一名藏書家。

基於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過來說,基於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沒有這種東西,他就不可能如此矢志不移,輕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輕。

範欽一個成功的藏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

豐坊,作爲一個地道的學者藝術家,他太激動,太天真,太脫世,太不考慮前後左右,太隨心所欲。但他實在不懂人情世故,不懂巧取豪奪之輩,更不懂得藏書樓防火的技術,結果他的全部藏書到他晚年已有十分之六被人拿走,又有一大部分毀於火災,最後只得把剩餘的書籍轉售給範欽。

侄子範大澈雖然把事情也搞得很有樣子,但背後卻隱藏着一個意氣性的動力,這未免有點小家子氣了。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終極性目標是很有限的,只延續幾代就合乎邏輯地流散了

範大沖

如果今後,多少人爭奪遺產,範大沖放棄權利,選擇義務,他應該成爲中國遺產文化的代言人。

老人在彌留之際還給後代出了一個難題,他們遺產分成兩份,一份是萬兩白銀,一份是一樓藏書,讓兩房挑選。

這是一種非常奇怪的遺產分割法。萬兩白銀立即可以享用,而一樓藏書則除了沉重的負擔沒有任何享用的可能。

把權利和義務分割得如此徹底要後代選擇。

承接這項歷史性苦役的信心。

大兒子範大沖立即開口,他願意繼承藏書樓,並決定撥出自己的部分良田,以田租充當藏書樓的保養費用。

裔不經自身體驗就來沿襲幾百年前某位祖先的生命衝動

錢繡芸

終身寧願嫁給書,中國歷史上不知還有否第二奇女。

寧波知府丘鐵卿的內侄女。一個姑娘的生命如何強韌而又脆弱地與自己的文化渴求周旋。錢繡芸沒有看到天一閣的任何一本書,鬱鬱而終。

黃宗羲,

能夠開啓時代先河的人,打開一具具天一閣鑰匙的人。

這裏有選擇,有裁斷,有一個龐大的藏書世家的人格閃耀。黃宗羲先生長衣布鞋,悄然登樓了。無論如何他是靠

自己的人品、氣節、學問而受到全國思想學術界深深欽佩的巨人,範氏各房也早有所聞。儘管當時的信息傳播手段非常落後,但由於黃宗羲的行爲舉止實在是奇崛響亮,一次次在朝野之間造成非凡的轟動效應。

餘秋雨

只能說“中國書生當如餘秋雨”——肩負了一個民族的歷史文化使命的書生。

以最虔誠的形貌投入這個儀式,剝除斯文,剝除參觀式的悠閒,甚至不讓穿着鞋子踏入聖殿,背躬曲膝、哆哆嗦嗦地來到跟前。

登天一閣樓梯時我的腳步非常緩慢,我不斷地問自己:你來了嗎?你是哪一代的中國書生?很少有其他參觀處所能使我像在這裏一樣心情既沉重又寧靜。

我喜歡的語言

終於在講完的那一天支支吾吾地向主人提出了這個要求。

藏書樓,但它實際上已成爲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

野蠻的戰火幾乎不間斷地在焚燒着脆薄的紙頁,無邊的愚昧更是在時時吞食着易碎的智慧。

書籍在這塊土地上始終是一種珍罕而又陌生的怪物,於是,這個民族的精神天地長期處於散亂狀態和自發狀態,它常常不知自己從哪裏來,到哪裏去,自己究竟是誰,要幹什麼。

只要是智者,就會爲這個民族產生一種對書的企盼。他們懂得,只有書籍,才能讓這麼悠遠的歷史連成纜索,才能讓這麼龐大的人種產生凝聚,才能讓這麼廣闊的土地長存文明的火種。

他們給家族制定了一個嚴格的處罰規則,處罰內容是當時視爲最大屈辱的不予參加祭祖大典,因爲這種處罰意味着在家族血統關係上亮出了“黃牌”,比杖責鞭笞之類還要嚴重。處罰規則標明:子孫無故開門入閣者,罰不與祭三次;私領親友入閣及擅開書櫥者,罰不與祭一年;擅將藏書借出外房及他姓者,罰不與祭三年,因而典押事故者,除追懲外,永行擯逐,不得與祭。

他那小心翼翼翻動書頁的聲音,比開道的鳴鑼和吆喝都要響亮。

基於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或者倒過來說,基於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沒有這種東西,他就不可能如此矢志不移,輕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輕。

侄子雖然把事情也搞得很有樣子,但背後卻隱藏着一個意氣性的動力,這未免有點小家子氣了。在這種情況下,他的終極性目標是很有限的,

就是範欽身上所支撐着的一種超越意氣、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在很長時間內的表現常常讓人感到過於冷漠、嚴峻,甚至不近人情,但天一閣就是靠着它延續至今的。

一種古典文化事業的象徵存在着,讓人聯想到中國文化保存和流傳的艱辛歷程,聯想到一個古老民族對於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愴和神聖。

我查閱的相關資料——北四南三閣和四大書院。

北京故宮太和殿東南——文淵閣,

遼寧瀋陽故宮奉天 ——文溯閣,

圓明圓 ——文源閣,

河北省承德市熱河 ——文津閣 爲內廷四閣,北四閣。

楊州 —— 文匯閣,

鎮江 ——文宗閣,

杭州 ——文瀾閣 爲南三閣,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提出“四大書院”說法的是南宋著名詩人、參知政事(宰相)范成大,他把

山東 徂徠書院、

江蘇 金山書院、

湖南 石鼓書院和

嶽麓書院並稱爲天下四大書院。

不久後,理學家呂祖謙也提出了“四書院”的稱呼,但是跟范成大不同的是,他眼中的“四大”是指

河南 嵩陽書院、

湖南 嶽麓書院、

河南 睢陽書院和

江西 白鹿洞書院。

兩個人的意見相差如此之大,只有嶽麓書院是他們的共識,所以後人把嶽麓書院稱作

“四大書院之首”,甚至“天下書院之首”。

篇六:風雨天一閣讀後感

正如餘秋雨先生說的,我心底中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雖然沒仔細去揣摩但確實讓我感觸很深,尤其是《風雨天一閣》。

小時候,知道寧波有一座藏書樓——天一閣,感到無比驕傲,因爲它就在我所在的城市——寧波。上完初中,到寧波讀書,感覺離天一閣近了許多,但卻從未走近過它。記得讀師範的時候,我們的語文老師也曾向我們介紹過天一閣,當時的我聽的特入迷。看了餘秋雨先生先的風雨天一閣,更是記憶猶新。

天一閣之所以叫天一閣,是創辦人取《易經》中“天一生水”之義,想借水防火,來免去歷來藏書者最大的憂患火災。文中的這段文字,“只要是智者,就會爲這個民族產生一種對書的企盼。他們懂得,只有書籍,才能讓這麼悠遠的歷史連成纜索,才能讓這麼龐大的人種產生凝聚,才能讓這麼廣闊的土地長存文明的火種。”對我有極大的震動。範欽不僅是一個真正的文化智者,而且還是一個人格健全之人,是他將我們斷殘零落的精神史攢聚起來,爲我們建構了一個精神的家園,雖然,不是很大,但已經足夠了!

文中也提及了書法大師豐坊和他的侄子範大澈,他們也是藏書家,卻並未傳承下去。藏書僅憑一人之力,是不能久遠的。範欽不僅僅把藏書作爲愛好,更把藏書看成是一種使命,而且是整個家族的使命。這也是天一閣自明至今數百年,巋然獨存的原因了。

天一閣只是一個藏書樓,但它實際上已成爲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遺蹟。那一種精神,堅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就我自己而言,做事都是隻有3分鐘熱度。看同學天天寫日記,覺得是個不錯的習慣,也嘗試着每天寫點什麼。結果寫了一個禮拜,沒有堅持下去。我對寫作缺乏興趣是一原因,感覺象在給自己找藉口。但最重要的是堅持的決心不夠。

想看天一閣藏書而不得的錢繡芸姑娘,惋惜之餘令人敬佩。在婚姻很不自由的時代,既不看重錢也不看重勢,只想藉着婚配來多看一點書,很是令人感動。由於家族的規定,她還是沒能踏入藏書樓中看書。曾經的我想,藏書樓,藏了那麼多書,卻不準人看,連家人都不能看,藏了這麼多書是做什麼用?現在的我,終於明白,不對外開放是爲了更好地傳承下去,只是,這些規矩只能防君子,卻不能防小人。

餘秋雨先生在最後寫道:什麼時候能把範氏家族和其他許多家族數百年來的靈魂史袒示給現代世界呢?現在,他們的靈魂和精神已深深的印刻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