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與妻書》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與妻書》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與妻書》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與妻書》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與妻書》讀後感範文(通用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與妻書》讀後感1

經濟學名家郎鹹平在楊瀾訪談節目中,談到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歷史人物,不是經濟學家,而是林覺民和他的《與妻訣別書》,我一直認爲郎教授是個有責任、有良心的經濟學家,原來根源在此。

再讀一遍《與妻訣別書》,不能讀完已經不能自已,淚如雨下,林覺民寫此文時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書竟,而欲擱筆。林覺民真偉丈夫也,俠骨柔腸擔道義,憂國憂民勇赴死。

讀此書時,我第一次產生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我爲中國人有林覺民這樣的大丈夫而自豪。中國的近代史是一部悲慘史、屈辱史,國家不幸、民族不幸、個人不幸,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國中無地無時不可以死!幸有林覺民們,以天下人爲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爲天下人謀永福的林覺民們,慨當以慷,何以解國難,唯有勇於就死,率性就死,百死而不辭,林覺民們的前仆後繼譜就了另一部中國近代史,那是一部覺醒史、抗爭史、不屈史、充滿榮耀的民族證明史。

行文至此回到現在,如今的中國已然毅力於東方,誰也不能否認中國已成爲一個世界強國,各個領域的話語權在與日俱增,中國社會到處充滿了欣欣向榮的景象,不再會有林覺民與其妻訣別的遺憾,有情者可以終成眷屬,在此我衷心的謝謝林覺民和他的妻子,您的奮爭和您妻子的奉獻,換回了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換回了中華民族的獨立、自強和尊嚴。但我也要如實的告訴你,作爲宏觀的中國在一步步前進,微觀的中國還像一團亂麻。

雖然現在不是遍地腥雲,滿街狼犬,但不良政客、不法商人,弄權於朝,橫行於市,逐權逐利,枉顧人民的利益,侵吞人民的血汗,換着變了色的頂戴,攢取着發了臭的資本。嗚呼哀哉,多麼希望有一種方法能把您的精神留住,這是寶貴的民族財富。您說過希望您的兒子能以父志爲志,您很放心的說,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我多麼得希望我們的國人都是能傳承您精神的同志啊。我們的官員、我們的商人、我們的科學家、我們的知識分子、我們的文藝工作者,我們的工人、我們的農民、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後代,一起讀《與妻訣別書》,一起感悟一個有良心有責任有道義的中國人爲了他的國家爲了他的民族爲了他的同胞所犧牲的精神吧。也許這樣,在我們的工作學習中才能少一份浮躁,多一份責任;少一分利,多一份義。

  《與妻書》讀後感2

這個人的名字,永遠的鐫刻於冰冷的石頭上,有人記得,有人忘記,有人懷念,有人漠然。一篇兒女情長的訣別書,讓人記得的,遠遠,多過於他的生平和犧牲。然而,還是有人被遺忘,還是有人被歲月的輕塵一層層模糊掉曾經的名字,一如曾經車水馬龍的大唐,一如曾經千瘡百孔的晚清,被歷史的浪潮托起,又壓下,這一起一落間,便空空流轉了幾個輪迴。

不會不記得那一篇寫在白手帕上作別的.遺書,好男兒爲國拋頭顱、灑熱血,奔赴刑場的前夜,用最濃的情意,寫下對妻子全部的愛戀。“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爲陰間一鬼……”每每讀至此處,喉頭便被噎住,忍不住眼眶就紅起來,通篇都是“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的繾綣情長,在血色腥風中,開出一朵絕美的情花。

誰給你選擇的權利,讓你就這樣的離去?

不是不愛,是太愛,愛到不能同生共死。從字裏行間可以看出,陳意映之前是盡知丈夫的危險,不捨得獨活的,她那一句“與使吾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早已表明了她的態度。然而,然而,她終究還是孤獨的活下來,爲了林覺民留下來的那個遺腹子,一個人,在剩下的歲月裏,將短暫的歡愛,咀嚼成蒼白的回憶。她的餘生,永遠被定格在1911年3月11日,一篇《與妻書》,是林覺民人世的絕筆,是陳意映苦難的開始,她的一輩子,從此就延伸於數不完的夜和載沉載浮的凌遲中,永生永世,爲那個名字輾轉不眠。

想來,陳意映不是沒有怨的。若能與林覺民同赴黃泉,對她而言該是件幸事,至少也是種解脫。而她不能,她只能將青春一點點放於寂寞中褪色、老去,把繾綣的一時,當作被愛的一世。覺,覺,覺……寂寞越深的時候,回憶就越清晰,殘酷就是這樣冰冷的一把刀、一根刺、一張網、一道牆,生生將靈魂抽離,看青絲變白髮,紅顏成黃花。只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十四個字,又怎能道得盡一個女子少年喪夫的苦痛和淒涼?

想來,林覺民不是沒有痛的。儘管他們的愛情開始於婚姻之後,他對陳意映的愛,卻是寫不盡的情深意長。我不知道這個二十四歲的年青男子在那一晚是怎樣複雜的心情,但是一篇《與妻書》,讓我們看到一個熱血革命者真實多情的一面。他不是神,他是人,一個用情極重極深的男人。他愛他的妻子,也愛他的國家,他可以從容的面對死亡,卻無法割捨摯愛的妻。聲聲血,字字淚,男兒柔情,到此時慟人心腸,寸斷難述。被這樣的男人深愛,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放不下兒女情長,就只有夜守空閨、獨坐暗泣了。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歷史一頁頁的翻過,那麼多的名字,輕輕蒙上了薄塵。然而,終究會有一個名字不會被我們忘記,有那麼一段血色的愛情,冷凝成黛色的淚滴,掛在長滿青苔的石頭墓碑,見證血雨腥風中,兩個人的生死契闊。只看那百年黃昏,褪色成黯淡的一頁薄箋,空庭夜冷,十丈紅塵轉瞬就落成了青苔的記憶

面前有不同的片斷閃過,交疊,似是那夜流淚作別的林覺民,又似手捧與妻書痛哭失聲的陳意映,又見空庭日晚,又見長門青苔,又見墨淚斑斑,又見鮮血淋漓……意映卿卿,意映卿卿,夜半驚醒的時候,是誰在哭溼的枕邊輕聲低喚?怕只怕縱使相見應不識,那蒼蒼白髮,那一臉風霜,那蒼白憔悴,那斷腸傷心。縱使不負天下,可是,終究還是負了雲卿。

齊豫的歌唱得低婉哀怨,再看《與妻書》,彷彿又回到1911年,看兩個紅色戀人,生死惜別淚眼婆娑。耳邊,有個渾厚深情的男生在吟哦: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爲陰間一鬼……”

不由大慟、淚流。

  《與妻書》讀後感3

時隔幾年,再次一覽《與妻書》,突然生出了一絲惆悵和悲傷。猶記得幾年前,第一次看到此文時,只覺林覺民的偉岸、高大,覺其願爲天下人之幸福而捨己之幸福乃是大義也,心中崇敬之情頓生。讀此文是,胸中熱血沸騰、澎湃激盪。爲其大義自傲,爲與之同爲中國人而自豪。如今在讀是,卻頓生出些許悲傷,如同當年老師所訴“當你們時隔幾年再觀之,體會、心得將大相徑庭。”初聞,不以爲意,只覺林覺民乃國之英雄,人之標榜。然,隨着年齡增長,開始接觸愛情,體會愛情,才終於明瞭,當年心中忽略掉的那時我們所無法感同身受的難以承受的失夫之痛。

讀此文,聞的“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心中悲情忽起。如此相愛着的人兒,要用怎樣的心情寫下一封絕筆信?要抱着怎樣的心纔不會讓愛着的人受傷?要怎樣才能讓她明白“吾不想吾先汝而走”是真心的?然“第以今日時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無時無地不可以死”又何以眼睜睜看着對方死,雖不想吾想汝而死,但天下之人“不當離而離者,不當死而死者,不可計數”又怎可爲自己之幸福而斷送他人之幸福。初讀是,覺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此乃當世之豪傑英雄也。然,現在觀之,卻多了許多的無奈,爲自己不得不與妻子分離而無奈,爲國家之現狀二奶,爲天下人之不幸無奈。

從前,只是不停的謳歌林覺民的深明大義,卻忘記了在背後默默承受失去丈夫痛苦的女子。隨着年齡的增長,逐漸的明白了家庭的責任,知道了女子的不易,丈夫先自己而去,留下一雙兒女和年邁的雙老,獨得自己一人承擔,故以此文了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