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父親的病》有感500字

讀《父親的病》有感5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讀《父親的病》有感500字

讀《父親的病》有感500字

《父親的病》選自文學家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最初發表於1926年11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二十一期。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讀《父親的病》有感1

在魯迅的《朝花夕拾》中,最讓我難忘的是《父親的病》。

《父親的病》主要講述了當時社會庸醫的無能,明明知道病沒法治了還故意矇騙,看似開的是靈丹妙藥,其實就是故弄玄虛,使用障眼法,對病是沒有一點療效,搞得家人東奔西走到頭來還是白忙活一場,並且對治病只是忙於應付而草草了事,給人看病都是爲了那些身外之物――金錢。

當今社會,還是把金錢視爲至高無上的人存在。他們爲了金錢而隨隨便便應付他人。他們應付別人時,有想過別人是給予他們多大的期望嗎?有想過他們正一步步地將別人的希望變成失望嗎?有想過他們做這件事是沒有違揹他們的良心嗎?沒有,他們沒有想過。他們被眼前的利益矇蔽了雙眼,以致他們沒有看見別人給予的期望。

利益使人沒有了心智。我曾經看過一篇新聞報道:女子因貪圖利益,在飲料中加入老鼠藥,導致兩名小學生死亡。這是一則讓人痛心又讓人氣憤的新聞。

痛心是因爲那兩名小學生還那麼小,他們還有無限的未來,他們是祖國的希望卻死在了兩瓶飲料上。氣憤是因爲這名女子竟因爲一點點錢害死了兩名小學生,因爲一點點零一傷害他人。

我想如果當時,她有那麼猶豫了一會兒,就不會發生後來的事情了。可利益就是那麼可怕,它可以使人沒有了心智。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

金錢其實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重要的,沒有必要爲了一點點小小的利益而傷害他人。這樣不僅傷害了自己而且還傷害了他人,兩敗俱傷有什麼好的?

如果沒有如果,後來也沒有後來。我想也就不會有那麼多類似的事情發生吧。

  讀《父親的病》有感2

《父親的病》出自《朝花夕拾》,講述了父親與庸醫的故事,引起了我對當時社會巫醫不分的憤怒。

《父親的病》講的是得了水腫的父親爲了治病,請了許多醫生,但都是庸俗的醫生。他們草率的治病,編出什麼荒唐可笑的話去欺騙病人,什麼原配的蟋蟀,什麼先世的事,這樣的治法,讓魯迅的父親逝世。

魯迅四處訪求着,尋找着,希望能治好父親的病。可是總有這麼些個醫生,貪圖小便宜,爲了口袋裏的錢能多起來,不惜讓病人生命垂危,也不願意將自己的地位降低。魯訊憎恨這些庸醫,在爲父親醫治時,總遇不順。還有衍太太,爲了取得魯迅父親的遺產,不惜讓少年魯迅撓亂父親的清靜,也要得到那幾塊錢。體現出當時社會對金錢的追求,與對人命的漠視。

前些天,我買東西,什麼拖鞋,毛巾,零食大把大把地買。在付錢時,阿姨一個一個有條不紊地刷着條形碼,我盯着看,可她刷的速度太快了,我毫無察覺地遞給她200元錢,她笑嘻嘻地數着錢,把那一大袋東西提給了我。我回家看着那一大袋的東西便對着發票數了數,算了算,“怎麼回事兒?多算了我30多元,這……欺騙消費者啊?”我不可思議地再算了算。“這阿姨,騙人呀!”我喊到。但東西已經買回來了,商標也都拆了,30元就這樣沒了……

不管什麼時候,總有人把人心,人命,人格放在金錢後一位,甚至幾位。金錢能讓我們買到很多東西,但它有時也是萬惡之源。

  讀《父親的病》有感3

這是由一場病引發的對一個時代的吶喊。

本文講述了魯迅先生兒時因父親患病請了兩位當地盛傳“賢”名的醫生治病的事,最終父親走了,神醫卻逍遙自在。

這是封建社會的迷信思想結出的苦澀果實。

記憶最深的不是“神醫”荒誕的言行,而是患者家人所爲,不管作爲父母還是子女,都認爲花大量的'錢請“神醫”就能治好家人的病。受到當時環境的薰陶,他們儘管對“神醫”的話將信將疑,卻總免不了爲一份奇怪的藥方勞心費力,最終看着一碗碗“良藥”下肚。

與其說是庸醫們喪盡醫德,草菅人命,不如說迷信思想根深蒂固。醫生們迷信,隨隨便便看過幾本書就說自己會治病,根據鬼神之說演變來的藥就是靈丹妙藥。百姓們迷信,面對庸醫,聽之任之,沒有科學意識。魯迅先生的這篇文章處處都能看到他的諷刺,他的吶喊:“病、病、病,迷信纔是通病啊!”

這不僅是個人的病,更是中國舊社會的病。這樣辛辣的、批判的筆觸,猶如一桶冷水潑在烈火上,不禁驚醒了當時的社會,更提醒了站在今日看歷史的我們。

父親死前的聲聲嘆息,敲醒的,怕是一衆人愚昧的心。魯迅先生的筆筆文字,喚醒了多少人渾渾噩噩的大腦。

記錄本身,即已是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