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德川家康》讀後感

《德川家康》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人生如負重致遠,不可急躁”是德川家康的一句名言,也充分展現了德川一生經略天下的基本方針。以下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德川家康》讀後感,歡迎閱讀。

《德川家康》讀後感

《德川家康》讀後感1

《德川家康》這一套書被柏楊稱爲是和中國的《三國演義》和《資治通鑑》齊名的一本書。因爲自己知識面不廣,也因爲對日本人的仇恨,所以很少看日本人的書籍,可以說幾乎沒有看過。幾年前,機緣巧合,我得到了《德川家康》這一套書,斷斷續續看了前5本,今年又看了第六本。

閒言少敘。德川家康第六部總體給人的感覺是日本人的文化傳統和思維方式與中國人不同,所以涉及的謀略和智慧也不同,很難說孰優孰劣。德川家康的家臣很忠心,體現出日本人的誓死效忠精神,但也有很大的缺陷不善於變通,死腦筋轉不過彎來。家康和秀吉關於娶秀吉的妹妹爲妻的事就體現的淋漓盡致。家康的家臣腦子轉不過彎,家康面對這次政治婚姻採用了拖和處理好周邊關係的策略,巧妙化解了秀吉的圈套——成爲秀吉的家臣。期間,兩個人之間多次的鬥智鬥勇就顯示出水平來。秀吉要求家康去京城,家康一直拖着。秀吉除了送妹妹給家康爲妻,還將自己的老媽也送到家康的陣營中當人質。家康答應的方式也很特別,在充分考慮周邊各個政治勢力平衡的基礎上才答應秀吉的要求,而不是像他的家臣這麼死板,要麼殺要麼打!

繼續看書吧!

《德川家康》讀後感2

花了三個多月的時間,終於把日本作家山岡莊八的傳記體小說《德川家康》讀完。全書共有13卷,洋洋500多萬字。對一個繁忙的都市人而言,靜心閱讀完畢此書,確有一定的難度。說句題外話,這套書是從同事手中借的,其公子只看了前7卷,後6卷是嶄新的,沒有動過。袁枚有一句名言“書非借不讀也”,誠哉斯言。況且,對一個沒有深入接觸社會的學生而言,此書也可以稱作“書費解,不讀也”。

《德川家康》敘述了日本戰國時代末期的一段歷史,跨度約七、八十年。在那個諸侯逐鹿、羣雄並起的戰亂年代,德川家康從弱小諸侯起步,相繼與同時代的英雄人物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結盟,縱橫合縱、勾心鬥角、血雨腥風,終成德川幕府第一代將軍,開啓了260多年(1603-1867)的太平盛世。

深夜裏,掩卷而思,那本書裏的主要人物從我的腦海裏一一閃現,那就是戰國時代三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在那個年代,織田、豐臣和德川,都有機會一統天下,但最後幸運兒確是最弱小的德川,其中的道理值得思考。應該說,德川的成功,不是偶然;其他風流人物的失敗,都可以從性格方面、爲人處事等方面找到敗因。

1、先說說織田。這位老兄是三傑之首,其他兩位事實上都是他的家臣(儘管後世普遍認爲,德川和織田是傾心仰慕的朋友關係)。其優點是果敢、兇狠,在成名之作“桶狹間之戰”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以3千兵力,突襲擁有2.5萬軍力的今川義元部隊,實施斬首行動,格殺今川義元,以弱勝強、擊潰強敵。

其弱點是迷信武力、對部下過於苛刻。從奪取天下的策略看,他強調的是“天下布武”,他的一生就是一個“殺”字,殺豪強、殺僧侶、殺部下;從最後亡命的“本能寺之變”來看,他就是沒有和自己的部下處理好關係,一點小事情就要對部下打罵、釀成積怨,被親信明智光秀髮動兵變所斬殺(據說是織田信長嫌當晚送上的魚太臭,將明智光秀罵了一通,結果明智光秀殺了織田信長),在統一天下的前夜,稀裏糊塗地丟了性命。

2、再說說豐臣。這位老兄是三傑之狐。與其他兩位還算是諸侯出身相比,來自於平民家庭的豐臣秀吉的發展之路十分坎坷。年輕時,僅是織田旗下的“革命軍中馬前卒”;中年時,在“本能寺之變”中率先討伐亂臣明智光秀,而得以脫穎而出、制霸天下;老年時,卻又面臨着先是“無子”,後是“託孤”的尷尬。其優點是機智善變、善於因勢利導,富有戰略眼光。豐臣是一名智將,即便是在織田旗下充當小兵角色時,也不是以勇武善戰聞名,而是以聰明著稱。特別是“本能寺之變”中,他正在遠方作戰,聽聞事變消息後,迅速做出決策,與對手媾和,率兵在五日內“強行軍”約200公里(在當時條件下,算得上是神速)並隨即與明智軍在天王山展開決戰,這次行軍史稱“中國大撤退”(此中國,乃指的是日本本州中部地區,非中華大地),行動之迅速大大震撼了京師的明智軍。

還有一件事情也值得點評,就是豐臣初步控制織田留下的政治遺產後,曾經和德川爲爭奪革命的領導權發生過一場“小牧-長久手”戰鬥。這場戰爭,是德川取得了局部勝利,但豐臣的實力遠高於德川。此後,豐臣爲吸收合併德川勢力,居然遣母爲質,並把親妹子朝日姬嫁給德川爲繼室。採用一種“以上求下”的策略,達成自己統一日本的宏願。

其弱點是過於自信,以及沒有抓好繼承人問題。過於自信,體現在他謀取中國的慶長-文祿之役上。應該說,日本向外發展,在戰略上是沒有錯的,錯在執行的時機。

沒有抓好繼承人問題,體現在先定下繼承人是養子豐臣秀次,後來有了莫名其妙的親生兒子豐臣秀賴(據傳,秀賴很有可能並非豐臣血脈,而是其母澱夫人私通他人而生)後,藉故找茬做掉秀次(責其殘暴等罪行,令其剖腹,並把秀次一門統統殺光),另立幼主。秀賴是秀吉57歲所得,僅僅5年後秀吉便歸西了。國無長君,有野心的人(家康)乘機奪權。

3、最後看德川。與織田、豐臣相比,德川既沒有織田之勇,也沒有豐臣之智。打個比方,如果織田是虎、豐臣是狐的話,那德川就是龜。“虎”死在了黎明的前夜,“狐”是江山初定便魂歸離恨天,只有慢騰騰的“龜”,不動聲色地得到了天下。

其優點是善隱忍、會做人。隱忍這一點,和劉備十分相似。德川一生,年幼時爲人質,中青年時代兩換門庭(先後歸依織田和豐臣),直到老年才登臨頂峯(60歲成爲幕府將軍,62歲宣佈把將軍職位傳給兒子,73歲去世)。其間,今川義元、武田信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是他人生中壓制其發展的四座大山。面對強敵,他該做人質的時候就乖乖做人質,該臣服的時候就老老實實做人家的下屬,其發展軌跡,充分體現了“以時間換空間”的道理。

會做人這一點,體現在他不僅能團結自己身邊的人,形成一代傳一代的“譜代大名”的堅強武士集團;還體現在他能對敵手較寬容,成功分化整合了原屬於豐臣鐵桿粉絲的福島正則、藤堂高虎等武士,還能善待如叛徒石川數正、大久保忠鄰,甚至搭救過自己的心腹大患石田三成。有這樣的優秀品質,自然追隨者越來越多,自己的力量越來越大。

此外,與豐臣相比,他在繼承人方面,做的也很好。生命在晚年到達頂峯,但只做了2年將軍,餘下的9年時間用心栽培德川秀忠(二代將軍),使德川幕府平穩進入正常運轉軌道。甚至在其去世前不久,還指定了三代將軍德川家光。事實證明,家康的眼光不差,德川前三代將軍都堪稱開拓者。

其缺點是沒有正確處理好夫妻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和第一位正室築山夫人,缺少必要的溝通和協調,以至於矛盾不斷激化升級,後來築山夫人和長子德川信康(家康與築山唯一的兒子,原本很可能是幕府二代將軍)聯合起來企圖謀反,最後雙雙被殺,釀成天倫慘劇。

此外,在處理豐臣家族方面,由於家康對豐臣採取了滅絕政策,也顯得有點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