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優秀]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

[優秀]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秀]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內容:大班健康——我會旋轉

活動目的:

1、運用肢體表現的動作。

2、培養幼兒身體的節奏感和能快樂的與同伴合作。

活動準備:八音盒一個。

活動過程:1、開始部分:導入活動。

(1)做第一套廣播體操。

(2)音樂:對列入場

2、基本部分:

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和一段優美的舞蹈。請小朋友們看看!(幼兒欣賞)

(2)提問:小朋友剛纔看到了什麼?(小娃娃跳舞)那我們也來學學這個娃娃跳舞好嗎?(幼兒開始學跳,提醒幼兒速度要慢)

再提問:你做完以後又什麼感覺?(…)爲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因爲…)(引導幼兒說出轉)你是怎麼轉的?(…)

教師總結:小朋友說的很對,那聽我來說:小朋友和娃娃都是用自己的身體順着一個方向轉圈,這就叫旋轉。(請幼兒再次嘗試)

(3)全體幼兒坐下休息,我們討論一下,除了用身體做旋轉以外,還可用身體的什麼地方旋轉。(幼兒討論,回答,並請幼兒進行示範)。

(4)全體幼兒起立:

音樂:教師帶領幼兒跟着音樂,將說出的旋轉動作結合音樂做一遍。(做完後,小結,再來一遍)

(5)啓發幼兒相互結合着做旋轉的遊戲。

教師:剛纔呀!每一個小朋友都是自己用自己的身體部位旋轉,那如果兩個兩個小朋友,三個三小朋友,或是更多的小朋友在一起,還能旋轉嗎?(我們試一試,請小朋友找一下自己的小夥伴討論一下)教師對每一組小朋友進行指導。

音樂:待每組小朋友準備好後,教師放音樂,請每組小朋友而跟着音樂做自己的'動作。

3、結束部分:

每組的小朋友做的都很好。

教師:小朋友剛纔只玩了其中的一個,還有好多,小朋友都可以玩!(提醒幼兒遊戲可以互換…)

延伸活動;各種旋律的物品:球、木棒、橢、螺帽、沙包、瓶子、風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西遊記是孩子們百看不厭的文學作品,其中富有想象力、離奇曲折的情節、鮮明的人物性格特徵深入到每位幼兒的心靈,尤其是神通廣大的美猴王孫悟空是孩子們心目中的英雄。所以我們就想讓孩子們來創編美猴王的故事,孩子們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美猴王,自己有什麼願望,希望願望怎麼實現,都可以加入自己的作品中,最後再用豐富的表情、幽默的語言講出來和全班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動目標:

1.能獨立創編清楚的講述情節豐富、具有想象力的新美猴王故事。

2.能專心傾聽同伴講述,並發表自己的見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活動準備:

1.家長指導幼兒創編美猴王故事 ,並鼓勵幼兒講故事用繪畫的形式進行表徵,爲參加故事會做好準備。

2.根據講故事強弱事先把幼兒分成3--4組。

3.課件:做有禮貌的小觀衆

4.利用環境創設和生活活動組織幼兒講自編的.美猴王故事。

活動過程:

1.導入:看課件,引導幼兒討論如何做一個有禮貌的小觀衆。(幼兒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1)孩子們我們要認真傾聽同伴講故事。(2)爲小朋友喝彩。

2.引導幼兒明確故事會的方式及要求

(1)教師當故事會主持人,介紹活動方式:先小組內講故事,推選一名故事大王參加全班故事會。

(2)組織幼兒討論:推選的故事大王須具備什麼條件?如:聲音響亮、表情豐富、故事完整有趣等。

3.引導幼兒推選故事大王

(1)幼兒在小組內輪流講故事.

教師引導每組幼兒推選一名小組長負責組織、決定講故事的順序及推選人員。(本環節教師可根據自己班孩子的情況進行,或者可以3名教師各負責一組.)

(2)各組介紹自己推薦的人選及理由。

4.舉行全班故事會,教師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傾聽,做一個文明的小聽衆。

5.公佈比賽結果,對講的好的幼兒進行獎勵。

6.教師小結:

師:孩子們,你們今天講的故事很精彩,老師都聽得入迷了,我們爲自己鼓鼓掌吧!

活動延伸:

1.在一日活動的過渡階段(進餐前後,午睡前)等時間,組織幼兒繼續進行講故事活動。

2.在美工區中讓孩子們把自己的故事畫成連環畫。

3.表演區中,老師可以準備道具讓孩子們自己表演一下自編的故事。

小百科:孫悟空是中國著名的神話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遊記》。祖籍東勝神州,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帶領羣猴進入水簾洞而成爲衆猴之王,尊爲 “美猴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背景

從中班升入大班,班上有很多幼兒已經知道自己是哥哥姐姐了,但幼兒對成人依賴的現象依然明顯存在,許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仍喜歡讓成人一手包辦。並且,幼兒的自己的父母欠缺關心的意識。因此,我開展了本次主題活動,將有目的有意識的引導參透在教學活動中,讓幼兒感受成長的快樂,嘗試不依賴成人,能主動去做事情,培養幼兒的獨立意識、責任心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體驗長大了的自豪,能自由選擇活動形式將“我”長大了的畫面表現出來。

2、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想象力、創造力。

3、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的情感,懂得關心自己的父母。

4、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瞭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徵,進一步激發閱讀圖書的興趣。

重點難點

教幼兒熱愛家庭、知道關心長輩,聽大人的話。

活動準備

1、幼兒小時候的照片、衣物、鞋。

2、"人的成長過程"圖片,卡片紙、彩筆、彩紙、剪刀、膠水等美工材料與工具若干,小時候的錄像(或小中班在園的錄像)。

3、音樂磁帶、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聽音樂做律動。

(1)讓幼兒自由觀察教室的環境。

(2)老師:你在教室發現了什麼?(小衣服、小鞋子等)這些你能穿的合適嗎?

2、引導幼兒簡單瞭解自己的.成長過程。

(1) 通過觀察比較(小時候與現在)獲得了最直接的經驗,並在交流操作的過程中增進了對自己和他人的瞭解;第二次分組操作把自己獲得的經驗再一次深化,通過製作、想象繪畫、排序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成長的理解與期盼,體驗成長的快樂。老師:小時候的衣服、鞋子你們都穿不合適了,爲什麼?長大了你們學會了哪些本領?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了嗎?是誰辛苦把你們養育大的?我們要怎樣對待他們?

(2) 自由探索(欣賞小時候的照片和用品):根據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讓幼兒猜照片"照片上的人是誰?一起議論爲什麼猜不着?從而發現小朋友的變化。看一看、試一試、比一比,真實地感受自己長大了。在這一過程幼兒的經驗是淺顯的,通過集中讓幼兒互相議論的方法:現在與小時候比,自己有什麼變化?引導幼兒從更多的方面有目的進行比較。

(3) 觀看錄像,積累經驗:幼兒對自己是從哪裏來的、是怎樣長大的,充滿了好奇。通過觀看錄像把幼兒帶到了神祕的生命起源時刻,他們深深地感受到媽媽懷孕的辛苦、父母養育的艱辛,增進了對父母的感情。幼兒自由討論交流,讓幼兒知道自己是從嬰兒長大的,現在已經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自己能做的事情應該自己做,爸爸媽媽辛苦把自己養大,要懂得感謝他們,關心他們。

3、交流體驗(回憶童年趣事):讓幼兒講述自己小時候的趣事,鼓勵幼兒積極參與,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成長的快樂,

4、爲了讓幼兒進一步感受自己的成長、瞭解成長的過程,讓幼兒分組操作,一組製作"成長變化圖"--我小時候是這個樣子--我現在是這個樣子--我將來會變成這個樣子--請幼兒畫一張自己將來的畫像。一組排序:請幼兒給人的成長過程圖片排序,表現人是怎樣變化的?一組幼兒在每片樹葉上畫一件自己會做的事情,然後貼在樹上。讓幼兒自主選擇,有領域的整合。

5、相互欣賞和介紹作品,結束活動。

小結

(1)引導幼兒體會成長的快樂並教育幼兒學會更多的本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更加愛自己的爸爸媽媽,關心他們。

(2)幼兒聽音樂——《我長大了》

教學反思

1、教學過程中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幼兒參與積極,準備的教具能引起幼兒的興趣。

2、幼兒動手操作方面,沒能提供一些材料讓幼兒進行實際操作,如果能夠增加一個讓幼兒親自體驗的環節,讓幼兒感受一下自己長大了,能做事了的快樂與滿足,並從不同的交流討論中增強情感的體驗。

3、幼兒的積極性調整上還有待提高,幼兒的發言面不廣,有好多幼兒是想說而不敢說。對幼兒的激勵語、評價語應該更豐富些,這樣有待於提高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後應在這方面多加鍛鍊和提高。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火柴、打火機、廚房竈具等用品使用不當會有危險。

2、不碰觸易燃、易爆的用具,教育幼兒不玩火。

3、學會如何應對火災,知道如何在火場逃生。

4、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5、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活動準備

1、打火機、蠟燭、紙張等實驗用品。

2、溼毛巾、滅火器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身上穿紅袍,脾氣真暴躁。惹起心頭火,一跳八丈高。(火)

2、請幼兒討論火有什麼用處:可以幫我們做飯,可以取暖,可以放煙花,可以烤乾衣服,可以烤熟食物等等。那火除了對我們有好處,有沒有害處呢?

3、請幼兒討論火的危害:火能燒掉房屋、傢俱,火能燒死人,火可以燒掉森林等。

(二)認識生活中的易燃物品和家中的主要火源。

1、觀察小實驗“紙的燃燒”,幫助幼兒瞭解有些物品很容易被引燃,認識火源和易燃物品。

老師用打火機將蠟燭點燃,將一張紙放在蠟燭的上方,讓幼兒觀察紙的燃燒過程。

2、提問: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是火源?(打火機、火柴、鞭炮、蚊香)那些東西可以燃燒?(紙、棉花、衣服、煤炭、汽油等)

小結:在我們的家中經常會有打火機、火柴、煤氣爐等火源,還會有抹布、紙張、塑料、木製品等易燃物品。火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但是如果不會正確使用火,火娃娃也會生氣,給我們帶來傷害。所以小朋友不能玩火。

3、討論如果發生了火災,我們應怎麼辦?如何逃離火災現場?

小結:如果出現小火,我們可以求救大人用水撲滅、用溼布撲滅、用滅火器撲滅……如果出現大火,我們要撥打求救電話119,並迅速逃離現場。逃離時要用溼毛巾捂住嘴巴。

(三)消防逃生演練

在教室裏點燃廢紙,讓幼兒迅速用溼毛巾捂住嘴巴,老師手提滅火器滅火,孩子迅速按逃生路線逃離現場。

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的開展幼兒認識到了玩火的危險性,也瞭解了日常生活中的易燃物品,知道自己在家時不能玩火,如果發生火災時也能迅速的逃離現場,保護了孩子的生命安全。最後逃生演練環節孩子印象最深,我們從二樓逃離到安全的地方,四十五名孩子只用了十三秒的時間。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遊戲玩法建議

第一段:炒豆豆單圈變雙圈兩個合作炒豆子游戲,在遊戲的最後包剪錘遊戲中,根據輸贏,分爲雙圈。

第二段:拾豆豆雙圈變單圈分爲兩個角色進行互動遊戲,小豆豆和拾豆人。

小豆豆聽音樂變出不同的豆子造型,拾豆人看好豆子出現的方位去拾。

在第二段間奏出變回單圈,開始循環遊戲。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學玩遊戲《拾豆豆》。

2、通過討論、同伴學習、經驗遷移等嘗試創編與理解音樂規則。

3、在遊戲“包剪錘”和“拾豆子”遊戲中體驗合作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1、複習拾豆子游戲。

指導語:我們一起來玩拾豆豆的遊戲

和第二個小朋友玩了什麼遊戲?

2、學習幼兒第二段掌握拾逗人和小豆子之間的互動遊戲。

指導語:妞妞很喜歡玩拾豆豆的遊戲。

(1)觀看示範

誰是豆豆?誰是妞妞?你是怎麼知道的?

妞妞是什麼時候拾豆子的?(豆子出現的時候)

(2)教師做豆子,幼兒做妞妞,練習拾的.動作。

指導語:我來做豆豆,你們來做妞妞,我們一起來試一試。什麼時候拾豆豆呢?注意豆豆出現的時候就開始拾。

(3)幼兒之間分角色練習。

指導語:兩個人玩遊戲,怎樣很快的確定誰是妞妞、誰是豆豆呢?我們剛纔第一段完了一個什麼輸贏遊戲?贏的人?輸的人?那如果平局了怎麼辦呢?(快速商量)

3、掌握雙圈遊戲的玩法。

(1)站單圈,練習單圈到雙圈的轉換。

指導語:猜拳遊戲結束後,誰到裏圈當妞妞?(在間奏的時候,妞妞定進來和豆豆麪對面站好,變成雙圈)。

(2)完整玩遊戲一、二段,練習間奏出由雙圈變成單圈。

指導語:馬上我們又要站成單圈重新開始遊戲了,怎樣變成單圈呢?

(3)完整遊戲3-4遍,討論交換朋友的方法。

指導語:怎樣才能拾到更多的豆豆呢?(妞妞向手腕花方向走一個)什麼時候交換朋友?

4、完整進行遊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人民幣1角、5角、1元,並會靈活運用。

2、瞭解人民幣、標籤、物品三者的關係,產生購物的興趣。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超市購物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人民幣1角、5角、1元,瞭解人民幣、標籤、物品三者的關係

活動準備

1、創設超市情

2、投影儀1臺

3、人民幣學具每個幼兒1套

4、實物若干、標籤若干

活動過程

一、歌”進入活動室隨音樂“卡通之。

師:“寶寶們,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嘟嘟超市的門前,你們知道超市裏是幹什麼的嗎?(幼兒:賣東西的地方)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逛超市吧!

(激發幼兒購買的慾望。)

二、幼兒進超市購物

1、師:“寶寶們看,超市裏擺放的東西多整齊呀!你們看這裏擺放的是什麼(教師指向文具區)(幼兒會說:“這裏有鉛筆、棒棒膠、橡皮、尺子”等),這裏是賣學習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區。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紹生活用品區、圖書區、食品區。

(讓幼兒知道超市的物品是分類擺放的。)

2、師:“寶寶們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個標籤,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錢,我們在賣東西的時候要看好價格和手中的錢再買,下面老師發給每個小朋友一個錢包,自己去賣東西好嗎?

(分發錢包,幼兒自己去購物)告訴幼兒買完東西要到收印臺去交錢。買東西時不推、不擠,做一個文明的小顧客。(保育員老師扮演收印員)

3、幼兒在賣東西的時候可能出現一些問題,這時教師只是旁觀,不給予幫助。

4、師:“寶寶們到老師這邊來,老師看看你們買到什麼東西了?”

幼兒圍到教師身邊,師問:“你買到什麼了?”“你爲什麼沒買到東西?”

有的幼兒沒買到東西可能活說:“我不認識錢。”“我不認識上面的字。”“我不會花錢。”等,這時教師讓買到東西的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買到東西的。

(此環節讓幼兒認識到不認識錢不會花錢是買不到東西的',從而激發幼兒認識和使用人民幣的慾望。)

步驟2

三、交流比較

請買到東西的幼兒到投影儀前演示並說說自己買的是什麼、怎樣付的款。

如:用1角錢買了一根鉛筆。就在投影儀上擺出一根鉛筆、1角的標籤和一個1角的硬幣,從而讓幼兒認識1角錢。

用同樣的方法認識5角及1元的硬幣,並瞭解5個1角和1個5角一樣多,2個5角和1個1元一樣多,10個1角和1個1元一樣多。

(在幼兒敘述的過程中不認識人民幣的幼兒學到了本領,認識了人民幣,也學會了怎麼使用,他們會有強烈的購買慾望,以此來展示自己的本領)

四、再次去超市購物

師:“寶寶們現在認識錢了嗎?知道怎樣買東西了嗎?我們現在再次進入超市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吧!如果不小心把東西碰到了地上該怎麼辦?(幼兒:“把它撿起來”)對,撿起來放回原處。好,現在出發吧!

幼兒自由去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後去收印臺交款。

師:“寶寶們快開告訴老師這次你買到什麼東西了?用了多少錢?”

幼兒個個會非常興奮的向老師說自己買到了什麼東西,用了多少錢。

(幼兒的本領得到了展示,他們會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兒不亂花錢

師:“寶寶們手中還有錢嗎?(幼兒:“有”)我們剩下的錢不能亂花,應該把它積攢起來留到以後有用的時候再用。今天我們學會了購物,以後我們要做家長的小幫手,幫他們去買東西好嗎?(幼兒:“好”)現在寶寶們把剩下的錢放在存錢罐中吧!”

收學具,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只是讓幼兒初步瞭解人民幣,通過超市購物的遊戲來認識人民幣,幼兒興趣頗高,求知慾強烈。但活動前對幼兒原有知識經驗估計得過高,導致幼兒在第一次購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難,在認識人民幣的過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要深入瞭解幼兒的原有知識經驗,除了備教材,還要備孩子,這樣才能使活動有條不紊的進行。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開放陳列、顧客自我選購、排隊收銀結算,以經營生鮮食品、日雜用品爲主的商店。一種消費者自助選購、統一收銀結算的零售企業。在中國,超級市場被引入於1978年,當時稱作自選商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裏一家三口唱歌的快樂,能隨音樂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節奏。

2、能由淺入深地認識歌曲的結構,通過感觀和體驗,認識到樂曲的特點。

3、享受用樂器爲歌曲伴奏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合作演奏的快樂和成功。

活動準備:

1、 已熟悉碰鈴、串鈴和哨子三種樂器的使用方法。

2、每人各一套樂器(碰鈴、串鈴、哨子)。

3、電腦課件(圖譜)。

活動過程:

一、完整欣賞音樂,初步感受歌曲歡快的旋律。

1、入室完整地欣賞歌曲。

導入語:今天樑老師爲你們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你們想不想聽?聽完後你要告訴我你的感覺是怎麼樣的?這首歌曲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小結:原來這是一首蒙古族的問答歌。

3、演示課件,第二遍完整欣賞歌曲。

提出要求:“這次我們來聽聽蒙語版的歌曲,請你們聽聽歌曲裏共有幾段?到底是不是有問有答的?每一段是誰問誰答的?”

4、小結:三段中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呢?(幼兒自由講述,老師作總結)

二、分段欣賞歌曲,用身體動作表現歌曲不同的演唱。

1、欣賞第一段,用不同的動作爲歌曲伴奏。

――“現在我們來欣賞第一段,請小朋友用不同的動作爲不同角色伴奏,但注意要一拍一拍來打節奏。”

2、能做出代表動作的幼兒示範。(大家學着做)

3、激發幼兒做出女兒和爸爸同時出現的動作。

――“女兒來了(拍手),爸爸來了(跺腳),那麼女兒爸爸一起來的時候怎麼辦呢?”

4、欣賞第二段,創編不同角色的動作。

――“第二段又是誰問誰答的呢?那麼媽媽聲音可以用什麼動作來伴奏呢?”

5、同樣方法欣賞第三段。

6、邊看課件,完整地拍打身體的節拍演奏這首歌曲。

三、選擇樂器進行節奏樂演奏。

1、樂器與歌曲的角色配對。

2、提出演奏要求:“願意幫助誰就選擇對應的樂器,但是音樂沒開始,我們的小樂器需要先休息的哦。”

3、看指揮,幼兒進行分角色用樂器爲歌曲伴奏。

四、引導幼兒每人使用三種樂器爲歌曲伴奏,感受演奏帶來的成功和快樂。

1、提出演奏方法和要求:邊看圖譜邊操控樂器。

2、初步嘗試看圖譜演奏歌曲。

3、指出需要注意和演奏得不夠好的地方。

4、再次進行演奏。

五、結束部分:

小結:剛纔的遊戲好玩嗎?今天你們都表現得非常棒,有許多小朋友的反映相當的敏捷,表揚小朋友。那我們把這麼好玩的遊戲表演給其他小朋友看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電的用途,知道安全用電不會發生危險。

2、通過辨析活動,瞭解安全使用電器的基礎知識。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4、引導幼兒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電。

5、遵守社會行爲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掛圖

活動過程:

1、在教師提問的基礎上,初步瞭解電器的用途:

(1)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電器產品,你知道哪些電器呢?它們有什麼作用?

(2)這些電器給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的方便,但是這些電器要工作,都離不開什麼呢?

(3)你知道電從哪裏來?(發電站)。

(4)教師小結:電給我們人類帶來了許多方便,我們的生活再也離不開它了。它是我們的好朋友,但這位電朋友有時候也會發脾氣傷人的。

2、出示電線,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這是什麼?你在哪裏見過?仔細看看裏面和外面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2)教師介紹:這是電線,裏面是銅線,會導電。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銅線,是保護層,我們抓在手裏沒有電。但是塑料壞了,我們就會碰到電,發生危險。

3、組織幼兒討論

(1)如果你們家的電線破了,怎麼辦?(用專用膠布包裹)

(2)如果你看見電線斷落在路上,應該怎麼辦?(繞過去)

4、出示插座,向幼兒介紹有關知識。

(1)這是什麼?它有什麼用?

(2)教師介紹:這是插座,裏面有銅絲或銅片,可以導電,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護層。如果將手伸進去,就會碰到銅片,電就會傳到人的身上,發生危險。除了人和銅會導電,水也會導電,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溼的手接電源。

(3)出示電的標誌,讓幼兒認識,並知道看見電的標誌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看圖說說: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他們這樣做對嗎?

活動反思:

重難點的處置 :重點方面我採用學生理論推導和試驗證明兩個方面進行的,因爲學生有P=UI的基礎,所以容易得出I=P/U從而得出U一定時P越大則I越大的結論,重要的是要指出P增大的原因是由於家庭用電器的增多和實際生活緊密結合,有前面並聯電路的電流的知識基礎總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也不難設計電路通過試驗來證明。難點方面採用演示、回憶舊知識、察看、啓發、實物、圖表相結合來突破難點,比如研討保險絲時,首先演示保險絲在電路里的作用(保護電路),接着根據察看到的現象(保險絲是熔斷的`)引出保險絲的原理(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再根據研討保險絲的電阻應是R大,熔點低的材料做成,在根據圖表各種金屬的電阻和熔點表,通過比較同窗們進行思考最後得出結論(鉛銻合金)的方法,對於保險絲的規格通過保險絲實物和表格得出,同時明確粗保險絲和細保險絲規格的不同,通過演示試驗闡明選擇保險絲的原則。這樣一環扣一環使問題逐個解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的】

1、探索運用多種材料製作小噴泉,初步感知噴泉的形成。

2、運用多種方法探索發現孔的大小與水柱之間的關係。

3、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材料準備】

兩個大一些的空飲料瓶(如雪碧瓶)、大頭釘、水。

【製作方法】

(1)在一個雪碧瓶的瓶身一側豎排用大頭釘扎若干個直徑大小相同的小孔。

(2)在另一個雪碧瓶的瓶蓋上扎數個直徑大小不同的小孔。

【實驗操作】

(1)讓幼兒在第一個瓶子中裝滿水,水會從瓶身的小孔中噴出來,且水噴射的距離不同。(見“自制噴泉圖”)

(2)讓幼兒在第二個瓶子中也裝滿水,並擰緊瓶蓋,然後用力擠壓瓶身,水會象噴泉一樣從上面噴出來。

【教師指導建議】

操作第一個瓶子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幼兒觀察哪個小孔噴出的水射得遠,哪一個小孔噴出的水射得近,請幼兒記錄自己觀察到的結果。

操作第二個瓶子時,教師要引導幼兒感受用力大小對形成噴泉大小的影響。

【拓展與替代】

有條件的幼兒園可帶領幼兒觀察戶外噴泉。

【科學小知識】

水的壓力由水的深度決定,水越深,水壓就越大;水越淺,水壓就越小。所以,在瓶身上的小孔直徑相同的情l)下從瓶子底部噴出的水噴射得最遠,頂部噴出的水射出的距離最近。此外,當用力擠壓瓶身時,瓶子中的水同時受到壓力的影響,從大小不同的小孔中噴射出來。擠壓越用力,水壓越大,噴泉越大。

【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是在學習了《指南》之後設計的,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選材取自於孩子們常見的噴泉,幼兒都熟悉,但卻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原理,這樣有生活經驗的基礎,又有探索的空間,孩子們很感興趣。整個活動中孩子們都在演繹着科學家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模式,先猜想,再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後總結。老師只是把問題拋給孩子,孩子們便循着這一線索探索起來,每個孩子都是活動的主體,都在積極的參與探索,尤其在最後表演自己的音樂噴泉,都特自豪。相信他們以後會愛上科學探索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