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5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小班教案(集錦5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一個好的舞蹈可以令人耳目一新,產生情感的共鳴,用行話說就是有意境。意境就是藝術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境界。聾兒舞蹈的意境和正常孩子有所不同,正常孩子的意境靠語言便可以產生,而聾啞孩子單純的靠語言是不可能產生意境的,還要靠行動去體會,這也是根據聾兒的心理和生理的缺陷來確定的。如何創造美的意境,使學生具有美的感受,是一種時代的要求,也是社會的要求。我們不能用一種低沉的眼光去看待我們的孩子,要根據孩子們的實際情況,緊抓時代的脈絡,抓住孩子的閃光點進行提煉,使之昇華,使他們的形象栩栩如生,這就是一種發展的眼光。在創作的主題上要緊緊抓住孩子們的想象力,使他們都具有美的意境,能夠與之產生共鳴。

意境對聾兒來說非常的重要,它可以調節學生的心理狀態,使學生有一種向上的感覺,下面就根據我十幾年的教學經驗具體闡述一下。

一、心態意境

聾兒的特點之一是“動態”,而動態是一種積極的調和狀態。

這一時期,低年級孩子的認知欲最強,他們常常會對外界產生一些希奇古怪的想法,但正是由於他們的這些想法,使得他們的天然屬性暴露無疑。喜、怒、哀、樂、憂愁、煩躁等心理活動也隨之顯現,且不加任何的修飾,這種動態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怎樣克服這些消極的動態呢?於是我編了許多小的舞蹈來反映着類事情,通過學生的自我,使他們與之產生共鳴,去思索自己的行爲。

其中有一個舞蹈叫“媽媽不在家的日子”講述的是一個孩子在媽媽不在家的日子裏自己的生活,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爲了發泄把撕碎的報紙扔的滿地都是,吃過的飯碗也到處亂扔,最後筋疲力盡的睡着了,這樣的一個故事,從中我們就能夠很清楚這個孩子的心態,舞蹈上通過這樣一種形式可以使我們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以便更好的瞭解學生。藝術是一種美的感受,我們絕不能給我們的孩子太多的精神壓力,而使他們的心靈受到太多的傷害。在課上孩子們可以自由的發揮,把自己所想的和所將要做的都可以用身體表達出來。我記得很清楚,有這麼一個孩子,平時的手腳有一些不老實,他是這樣表演的,臺上他左看右看,撬開了抽屜,偷偷的拿了100元錢,在樓道口又順手牽了別人的一輛自行車,到了街上買了許多吃的東西,回來以後吃一口就扔了,最後吃飽了,乾脆把它們全部都扔進垃圾桶裏,看了以後我感到特別的揪心,他們的腦子裏錯誤的想法還真不少,平時我們對他們的教育太過於簡單化了,太不夠深入了,對於他們的心靈我們接觸的太少,如果看不到這一點,說明我們的教育是失敗的。課後,我找到了這位同學,知道他的母親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來看他了,也沒有給過他零花錢,看到別的'孩子買這買那,於是他的整個人都變的煩躁起來,心裏也隨之不平衡起來,那天我和他談了許多,我告訴他,也許家裏有事,媽媽沒有來,或者家裏有什麼困難,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體諒家裏,絕不能以一時之氣作出傻事,害了自己,我們能夠在這樣好的環境裏學習已經是不容易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難處,家裏有家裏的難處,每一個做父母的沒有不疼愛自己的孩子的,做什麼事情我們不能只考慮到自己,而忽略了別人的存在,我拉着他的手,慢慢的我看到他落淚了,於是我又給他講了許多貧困孩子刻苦學習的事,現在這個孩子進步了許多,壞的習慣也改掉了。

事後我和這個孩子的家裏聯繫了一下,原來,這個孩子的家裏確實出了點事,所以父母沒能來學校看望,這個學生知道了以後,也原諒了家裏。利用舞蹈訓練,及時的發現學生的心態,及時的教育,及時的幫助,使他們都能健康的發展,這也是舞蹈教育的目的,但人有不同,所以心態也各有不同,選擇不同的方法也事關重要。

二、生態意境

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條件,生態是根本,而孩子們的生態是孩子們心靈健康成長的環境,良好的心態能夠促使孩子們健康的發展,不健康的心態能夠扭曲孩子們的心靈。對於聾啞孩子來說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點自卑,低年級的孩子自卑感不強,他們天真活潑,到處充滿了朝氣,而到了高年級以後,他們便產生了很強的自卑感,有時不願與人交談。因此在舞蹈中從低年級開始就要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教育。舞蹈是靠人的形體動作作爲表現材料的,對於低級的消極的動作要及時的糾正,就象音樂那樣,用一個個美麗的音符組成一個優美的旋律。人的形體也是通過一個個有如音符一樣的動作排列成舞句和舞段,直到形成一個完整的作品,形象的直觀的展現和反映大自然中某種生態特徵,其形象出神入化,惟妙惟肖,不得不使人折服,舞蹈的確享有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兒童舞蹈種類很多,其中之一是動物舞蹈。一個事物區別與另一個事物,關鍵是把握準特性,以達到理想的藝術境界。例如,音樂劇“池塘的春天”,春天到了,蝴蝶飛來了,小鳥舒展着翅膀,小魚也躍出了水面,岸上孔雀展翅,把它的靈氣、吉祥和美麗展現給人們。蛇也出洞了,蟲子也出來了,蛤蟆也跑來湊熱鬧,這些都是動物的準特性,但在孩子們的心裏,後來的這些都是惡的東西(蛇、蟲子、蛤蟆),都要被打死的,而我卻沒有這樣編,蛇雖然壞,但是它卻可以消滅害蟲,(如,一隻老鼠悄悄的溜到一隻小鳥的旁邊,想要吃掉它,孩子們急的直叫,後面趕來的蛇卻一口吞掉了老鼠,小鳥得救了,孩子們高興的拍起手來),當表演完這一段以後,此時孩子們的心裏,蛇已不是什麼壞東西了,已成了一個英雄,其實這就是環境生態的本質和規律。人也一樣,無論是從意境中還是到現實生活中,規律都是如此循環着的。有時我讓學生閉上眼睛,在腦海中去感受一下大海的存在,孩子們的腦海中會出現美麗的大海,藍色的,很漂亮,很壯觀。

慢慢的孩子們知道了,也明白了,事物的發展都是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不斷循環的。而我們也是社會的新人類,要調整心態,有所作爲,殘而志堅,因爲只有奮鬥才能立足於社會。從舞中,從動作中,我們的孩子也感覺到了這一點,於是他們消除了自卑,消除了一些不健康的心態,敢於去正視和麪對人生,這就是舞蹈藝術的功能,它有着廣泛的社會功效。我認爲缺少了舞蹈藝術,孩子們的心中也就缺少了生命力,停止了運動也就代表停止了生活。

三、情態意境

孩子們的性格特點之二是“情真”,他們純淨的心靈和情感是一種天然的,通過簡單的動作便可以表達他們質樸的感情,這也是幼兒舞蹈的魅力所在。雖然孩子們的生活空間有限,但他們對生活和精神的滿足,都會給他們帶來審美情操,並協調他們的發展。例如音樂劇“愛的音符”講述的是一個失去雙親而又雙目失明的小女孩,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從消極到甦醒到振奮,重新站起來的故事,表演時氣氛很濃,孩子們表演的也很真切,情景交融,催人淚下,孩子們的心靈也受到了很大的撞擊。這個舞劇表演了十幾場,場場是真情一片,孩子們從中感受到了生活的氣息,但留給觀衆的卻是久久的思索。有人說聾啞孩子又聾又啞,能有什麼情,,又會有什麼情景交融,我只能說他不瞭解我們的孩子,更加不瞭解他自己,每個人的大腦都是一樣的,都能夠裝的下世界的萬物,只要你用心去勾勒,就象在一幅娟上繪畫一樣,每一筆都要精心刻畫,那麼你就會贊同我的說法,因爲我們達到了心靈相通。

不難看出,孩子們是在用心靈去謳歌自己,而我卻要用藝術去感染和轉化他們,這是藝術教育的目的。相信藝術,相信生活,相信我們的少兒舞蹈,它就象一朵潔白的浪花,透出純晶的美,它是永不幹竭的“生命之泉”源源不斷的流淌在祖國的大地。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和職責吧,爲孩子創造美好的明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樂於在情景欣賞中初步感受鮮豔的色彩美。

2、嘗試用兩種材料大膽地進行操作活動。

3、體驗玩色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松鼠手偶,花草地場景,報紙印團,紙,顏料,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松鼠家的花園裏種滿了漂亮的花朵,讓我們乘上汽車一起去參觀吧!好嗎?

出示手偶,以小松鼠口吻:小朋友們好,歡迎到我家來參觀我的花草地,你們喜歡我的花草地嗎?

提問:

1、請你們找找,有哪些顏色的花朵?

2、你喜歡什麼顏色的花朵呢?送你一朵…顏色的花朵,送你……

師:小朋友們,我們的汽車馬上要回家了,讓我們帶着美麗的小花回去吧!

二、說一說,欣賞作品

師:你們喜歡小松鼠家的'花草地嗎?

如果你也有一片花草地,你希望它是什麼樣的?

一位老爺爺也有一片花草地,你們想看看嗎?

出示作品

提問:漂亮嗎?在上面你找到了哪些顏色的花朵呢?

介紹作者

師:你們想不想也來做回小畫家,畫個花草地呢?

三、示範

介紹工具、材料、顏色

示範指導語:紙團親親紅顏料,親親畫紙……

好多小草長出來了,用棉籤畫小短線。

師:我畫的花草地漂亮嗎?你們想來試試嗎?

四、幼兒創作

幼兒自主創作,教師觀察指導

五、展示作品

師:請你來說說你畫的是一片怎麼樣的草地?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各種點、線、面來設計房子。

2、感受創意繪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音樂手腦操,鉤線筆、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

1、師:小朋友大家好,今天大郭老師要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得救的小房子》。

2、師:剛纔小朋友在聽故事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什麼呀?(老師邊講故事邊畫畫對嗎?對了,真棒!)老師今天要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活動,手腦創意繪畫,它和平常的繪畫課不一樣,它呀?是通過手、腦、口、眼、耳五維並用的方式來構圖的,所以非常有趣,今天呢?我給小朋友帶來的課題是《穿新衣的小房子》

3、現在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來表演音樂手腦操《得救的小房子》。 二、構圖要點

1、小朋友邊聽兒歌邊跟着老師畫出房子的形狀。

2、線條不需要很直。

3、背景的山和樹小朋友可以自由發揮。

三、塗色環節

1.塗色的手法可以多變一點,如平圖或圈圖。

2.塗色要細緻點,否則畫面會髒亂。

四、作品展示,點評賞析

價值分析:通過點評活動,提高幼兒的創作慾望,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

五、活動延伸

小朋友今天我們幫助小房子穿上了新衣,大家都做得很不錯,回家以後和爸爸媽媽共同討論研究設計出一套《未來的房子》好嗎?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說清楚煮綠豆湯的材料。

2.比較完整地說說做湯的經過。

3.願意參加做湯相關的談話和遊戲活動。

重點難點

重點:能仔細觀察圖片,結合生活經驗說說做湯的經過。

難點:回顧經驗、運用經驗,進行經驗的遷移,圍繞主題談話。

活動準備

PPT、鍋子、勺子、白糖、水、爐、綠豆湯若干、紅豆湯若干、南瓜湯若干

活動過程

環節一,認認談談:觀察實物和圖片,圍繞做綠豆湯主題談談所需的材料。 藉助實物,引發談話的興趣,拋出談話主題。並運用圖片調動說的興趣,

豐富孩子圍繞主題談話的內容:

教師引出主題:“我,是美食達人沈老師,我最擅長做甜湯。今天我帶了好多東西,想和你們邊說邊做好吃的湯!看,我帶來了什麼?我們一起做好吃的綠豆湯!”還需要什麼東西呢?讓我們看一看。

“小朋友阿寶和媽媽也在做綠豆湯,他們用了哪些東西,你知道嗎?”

教師迴應: “哦,你說需要鍋子。說得很有道理,煮東西需要鍋子(端出準備好的鍋),我的鍋是什麼樣的'呢?”這裏可以引導孩子觀察實體鍋的顏色等特徵:是紅色的,有鍋蓋,鍋子上還有兩個耳朵一樣的把手。以此類推, 可以觀察水,爐子,綠豆,糖等相關物體。

重點把握:進一步打開談話範圍,鼓勵孩子多說一說,豐富談話經驗。環節二,看看談談:觀察圖片,梳理經驗,談做綠豆湯的方法。

1.觀察圖片,分步說說做綠豆湯的方法

教師發起話題:“東西我們已經有了,該怎麼做湯呢?我們先看看阿寶他們是怎麼做的。”

教師迴應: “若孩子說到“鍋子在火上燒的時候,眼睛要看牢。”我就把這張圖片放大,結合圖片,發起談話:“圖片上發生了什麼?綠豆湯怎麼了?阿寶和媽媽又是怎麼做的呢?”除了觀察,這個時候也可以引入安全教育的話題,進一步深入談話,“若湯溢出來了,怎麼辦呢?可以把蓋子打開,也可以把火關小。”以此類推,圍繞圖片說說其他做湯的步驟。

2.觀察實物,完整說說做綠豆湯的方法

教師引導:“我們現在也學着他們做綠豆湯吧!先把綠豆放進鍋裏,再用水洗一洗,把髒水倒掉,然後加入乾淨的水,蓋上鍋蓋,放在爐子上煮。眼睛一直看着,差不多煮好了,最後放點糖,攪一攪,當綠豆變得軟軟的。綠豆湯做好了!”

重點把握:邊說邊做,用“先、再、然後”等詞語幫助孩子整理做湯的順

序。

環節三,嚐嚐談談:品嚐各類湯,遷移經驗,談做各種湯的材料和方法。

教師引導:“我今天還做了許多其他的湯,請你選一碗喜歡的嘗一嘗,看看他是什麼湯,裏面有什麼?你覺得是什麼方法做的?”

重點把握:藉由提問“裏面有什麼”、“是什麼湯”,引導幼兒對湯進行觀察,並引出核心問題“你覺得你的湯是怎麼做的”。讓孩子回顧經驗、運用經驗,進行經驗的遷移,圍繞主題談話。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從“做湯”入手,藉助圖片和真實的廚具,迅速引起小班孩子的談話興趣。他們樂於猜測推理做湯的步驟,教師和孩子一起邊說邊做湯。做湯完成後,引導孩子完整回憶、簡單敘述做湯的步驟。最後通過“其他湯的品嚐”,通過美食的輔助,遷移經驗,說說其他湯的做法。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1、初步理解畫面的內容,依故事情節發展順序讀懂故事表達的意思。

2、喜歡閱讀活動,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正確翻書閱讀。

3、知道怎樣纔可以睡個安穩覺。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玩偶小熊、準備幼兒用書人手一套、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創造安靜閱讀的氛圍,教師與幼兒一起表演《睡吧,小寶貝》引入活動。

(二)出示玩偶小熊,以小熊給大家帶來好聽的故事,引導幼兒完整傾聽一遍故事。

提問: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中有誰?在幹嘛?

(三)出示幼兒用書,教師運用投影儀與幼兒觀看圖書,初步理解畫面內容,引導幼兒依據故事情節發展順序讀懂故事表達的意思,結合正確閱讀方法的引導。

引導幼兒討論:小熊爲什麼翻來翻去睡不着,小熊睡不着覺想到什麼小動物?幾隻小老鼠穿着漂亮的絨布鞋出來對小熊說了什麼?兩隻貓頭鷹對小熊說什麼?最後小熊睡着了嗎?怎樣才能睡個安穩覺?

(四)幼兒人手一本幼兒用書,在教師指導下用正確的閱讀方法完整欣賞一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