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精選】

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大班教案6篇【精選】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有趣。

2.知道糖果不能多吃,並瞭解保護牙齒的方式。

重點難點:

瞭解故事內容,知道糖果不能多吃,並瞭解保護牙齒的方式。

活動準備:

1.故事課件。

2.實物糖果。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糖果,談話導入

你們喜歡吃糖果嗎?糖果和大老虎之間會發生什麼故事呢?今天老師就來講一個跟糖果有關的故事。

二.看課件,分段欣賞故事。

1.故事開始——小狐狸拍拍胸脯走了。提問:小狐狸會用什麼辦法把那麼兇狠的大老虎的牙齒拔掉呢?

2.“嗬,狐狸真的去找老虎了——我的牙不怕糖!”提問:“誰來勸老虎刷牙?老虎刷了嗎,爲什麼?大老虎的牙齒真的不怕糖嗎?”

3.“過了些時候——不拔你的牙!”提問:“發生什麼事情了?大老虎都去找誰拔牙?他們是怎樣做,爲什麼?接下來大老虎會怎麼辦?”

4.“唉唉——謝謝!”提問:“誰來給老虎拔牙?怎樣拔牙的?大老虎最後對小狐狸說了什麼?”

三.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提問:“一開始小動物們說,這是一隻怎樣的大老虎?”“後來發生了糖果的事情你覺得它是怎樣的一隻老虎?”

“小狐狸又是怎樣的孩子?”

四.瞭解保護牙齒的方式。

請幼兒都來說一說自己知道的保護牙齒的方式

活動延伸:

到表演區分角色表演故事。

活動反思:

正好中班跟進語言,於是我也好好學習了一下,把他們的不足和優點記下,中班的這節語言課主要是常識類的`東西,而我們大班注重語言發展這方面,讓孩子多想多說,通過故事學習所蘊含的道理和情感教育,我選擇聽故事磁帶,通過提問,在故事中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達到情感的昇華,整節課下來孩子還是很感興趣的,說得確實比在上中班的時候要好,詞彙的運用上也很準確,出示量表讓幼兒說說狐狸和老虎在三件事情上的心情是什麼樣子的,雖然能調動積極性,但孩子們回答有些猶豫,這也是失敗的地方,還要好好鑽研問題所在。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用較連貫、清晰的語言介紹自己去國的地方,講述旅遊見聞。

2、瞭解中國的一些着名旅遊勝地,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

活動準備:

1、木偶孫悟空一個。

2、每位幼兒參與收集有關旅遊的資料(如自己或家人旅遊照片、明信片等);每位幼兒在家長或教師的幫助下記錄一處自己最喜歡的旅遊勝地,並且設計“我去過的地方”的統計表。

活動過程:

1、回憶旅遊經歷。

教師邊操作孫悟空木偶,邊以孫悟空的口吻說話:我是孫悟空,我會騰雲駕霧,翻一個筋頭就是十萬八千里。(出示有代表性的風景畫或明信片)我去過中國的很多地方。小朋友,你的爸爸媽媽帶你到哪些地方去玩過?你覺得哪個地方最好玩?請你說一說。

(暑假期間,很多家長會帶孩子外出旅遊,飽覽祖國的大好河山。開學後,教師要抓住時機,從幼兒的生活經歷入手,由點及面擴大對祖國着名旅遊景點的認識)

2、幼兒根據填寫好的表進行小組交流。

講述線索:你是和誰一起到什麼地方去旅遊的'?在旅遊中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做了些什麼?這次旅遊的感覺怎麼樣?

(沒有去過外地旅遊的幼兒也可以講述家鄉的好去處,或者分享同伴的經驗,在傾聽中學習)

3、每組推薦1—2名代表在集體中交流,去過這些地方的幼兒也可以補充講述。

4、遊戲“我的飛機開始飛”。

遊戲玩法:開始前每人說出一個自己去過或想去的城市或旅遊點的名稱,不要重複。開始時,全體幼兒整齊地拍手打節奏,一名幼兒先說“我的飛機開始飛。”其他人齊問“飛到哪裏去?”這名幼兒回答“飛到北京去。”然後,回答的幼兒接着說“我的飛機開始飛。”其他人齊問“飛到哪裏去?”如此反覆進行。遊戲中提醒幼兒記住同伴所說的地點,不要重複,還要緊跟節奏。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在活動中,當幼兒合作造橋時,配班老師代替主班老師,主班老師去做八仙中的“張果老”引導幼兒一邊造橋,一邊觀看神仙做了那些動作,可以模仿最後到幼兒去檢驗橋。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準備】

1、《小放牛》音樂剪輯版。

2、八仙的圖。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結構,隨音樂做造橋的動作、橋的造型。

2、通過兩人合作造橋,嘗試用不同的'身體部位創編造型。

3、鍛鍊剋制能力,在他人逗弄推搡的情況下仍然能夠盡力保持造型不動。

【活動過程】

1、難點前置:出示八仙的圖片,問:他們是誰呀?幼兒回答。

2、完整音樂嘗試遊戲

3、合作造橋

4、出現神仙參與遊戲中,學習神仙的動作。

(老師當張果老倒走檢驗橋,邊走邊說:走走走走、看看看看、走走走走、看看看看、停住不動、走走走走、推推推推、走走走走、推推推推)。

剛纔是哪個神仙檢驗的橋?他做了什麼動作?是張果老,(倒走、看、推)

5、集體練習神仙的動作。

6、邀請一名幼兒做神仙,體驗遊戲玩法。

選出一名幼兒老師帶領做神仙

小魯班們開始造橋吧!(兩個張果老檢驗橋)

請問神仙,小工匠們搭的橋結實嗎?爲什麼呢?

7、更多幼兒被選出做神仙進行遊戲,鞏固遊戲規則。

請你選出剛纔最堅固的橋和我們一起來當神仙吧!(三名幼兒和老師一起當神仙檢驗橋)。你想當哪位神仙呢?(呂洞賓、鐵柺李……)

8、共同搭一座橋,體驗集體遊戲的樂趣。

小工匠我們一起搭一座最堅固的橋好嗎?這麼多小工匠怎麼連成一座大橋呢?(老師當張果老檢驗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各種布的吸水性不同。傘面就是利用不吸水的布製成的。本次活動意在讓幼兒通過實驗瞭解不同布的吸水性,從而理解傘面的製作道理。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運用自己掌握的生活經驗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並能通過實驗檢驗自己或別人的假設。

活動目標

1、 激發幼兒對生活現象的好奇心。

2、 通過實驗初步感知不同布的吸水性不同。

3、 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實驗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質地的布塊若干(棉布、紗布、絨布、尼龍布、麻布、塑料布等)及眼藥水瓶若干。

過程建議

1、 幼兒猜猜:換別的布做傘面,行不行?

2、 幼兒分組觀察各種布的區別。引導幼兒用眼睛看(顏色),用手摸一摸(厚薄、軟硬、粗細),使勁拉一拉,聽聽它們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請幼兒說一說自己都觀察到了什麼,有什麼想法。

3、 教師用棉布實驗,將水滴在上面。

(1) 操作之前請幼兒猜猜:水滴上去後會怎樣?有沒有變化?有什麼樣的變化?

(2) 教師將水滴上去之後,請幼兒觀察,用語言總結變化。(如:水透進布里去了;布把水吸進去了;有水的地方變溼了等。)

4、 請幼兒猜想一下,如果用眼藥水瓶滴水在其他布的表面上,會發生什麼變化。有能力的幼兒可以說一說判斷的根據。

5、 幼兒分組動手操作,教師觀察、協助、指導。

將水滴在不同布的表面,看看水滴在不同材料的表面是如何改變的。是停留在一個地方還是散開;是停留在表面還是滲透進去。如果能滲透,比較一下在哪種材料上滲透得快,在哪種材料上滲透得慢。再多滴幾滴試一試。滴完水後,可以用手在材料上摸一摸,壓一壓,比較不同材料有什麼不同的感受。幼兒交流自己操作時觀察到的情況和想法。

6、 討論:哪一種材料吸水性好?哪一種材料吸水性較差?按其吸水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排列一下。選出吸水性最好的和最差的材料,比較它們在外觀形態、軟硬程度和表面的觸感上有什麼不同。

7、 想一想:吸水性強的.布與吸水性差的布各有什麼作用?我們的身邊和生活中是否有使用這種材料的布做成的東西?爲什麼會使用它們?(比如:爲什麼用軟的吸水性好的布做毛巾、手帕?爲什麼用結實的不吸水的布做雨棚、雨傘等?)

8、 出示掛圖:(1)小明熱得滿頭大汗,在到處找擦汗的東西;(2)媽媽看到地上很髒,想做一個拖把拖地;(3)外面下雨了,爸爸想買一件雨衣,雨衣是什麼材料做成的?(4)小方總是把桌子上弄得油乎乎的,媽媽想鋪一張桌布,應該選什麼材料?請幼兒根據不同的情況在材料筐中找出一種最合適的布。

延伸提示

1、 鼓勵孩子們用不同的液體進行實驗,如醋、油等。讓幼兒觀察不同的液體在不同布的表面上有什麼變化。

2、 教師向幼兒介紹幾種布的名稱、作用和原料。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蜈蚣爬”的合作行走方式,鍛鍊腿部和腰部的力量。

2.體驗按左右方向順序遊戲的方法,提高辨別左右方向的能力。

3.積極與同伴合作,體驗多人同步行走的快樂,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使幼兒喜歡參加遊戲活動,並從遊戲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快樂。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5.感受運動的快樂,愉悅身心。

活動準備

1.幼兒20名。

2.幼兒玩過一些合作的小遊戲。

3.寬敞的場地、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隨音樂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隊列練習。

大圓—開花走—六路縱隊—向左、右、前、後四個方向高人,矮人走。師用哨音提示幼兒。

2.一起玩向左向右走的'遊戲,爲學習新動作做鋪墊。

請幼兒分別面向或背向教師玩“1、2、3”的遊戲,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注意找準左、右方向。

3.學習新遊戲“蜈蚣爬”。

(1)師交代遊戲名稱,並引發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

(2)多名幼兒分組嘗試“蜈蚣爬”遊戲比賽,師敲鼓表示快、慢節奏。請合作較好的幼兒進行示範。

4.音樂下教師組織幼兒做放鬆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分析

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慾望特別強烈。特別是大班幼兒,他們正處於具體形象思維爲主、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的重要時期,對常見的任何事物、現象都喜歡刨根問底。生活中,幼兒經常會發現很多現象:爲什麼剛栽上的小樹要在旁邊綁很多木棍,爲什麼我們班的雲鬆要爬在管子上,爲什麼相框的後面要有一個支架等等,所有這些現象都與“讓物體站起來”這一主題息息相關。此活動非常具體,幼兒有豐富的可操作材料,便於幼兒在自主操作過程中進行觀察、發現與記錄,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與求知慾。

活動目標

1.在不斷操作中,發現、總結讓物體站起來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樣性。

2.能夠及時交流,逐步提高相互協作、商量的能力。

3.在活動中感受動手記錄、合作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儲備:提前引導幼兒觀察需要協助才能站立的現象與實例。

2.物品準備:書、紙、瓶、吸管、積木、玩具、果凍盒、夾子、一次性杯子、沙子、竹籤、橡皮泥等,記錄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玩物品,區分哪些物品可以站起來

1.啓發幼兒通過猜測、操作驗證的方式,將可以站起來與不能站起來的物品進行分類。

(1)猜測。

你認爲哪些物品可以自己站起來?哪些不能?(吸管、竹籤等不能自己站起來,瓶子、書、積木等能自己站起來)

(2)操作驗證。

請你來試一試,你猜得對不對。

2.引導幼兒討論:爲什麼有的東西可以站起來,有的卻不能呢?(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自己的猜測)

二、幼兒再次玩物品,發現讓物體站起來的各種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樣性

1.讓竹籤站起來,並掌握記錄的方法。

(1)教師出示竹籤,請幼兒想辦法讓其站起來。

怎樣能讓竹籤站起來?(用橡皮泥做一個底座、插在沙子裏、用書夾住等)

(2)幼兒操作實驗。

請你試一試,你想的方法能不能成功?

(3)交流實驗結果,討論記錄方法。

你是用什麼方法讓竹籤站起來的`?(幼兒展示自己的成果)

那我們怎樣才能在很長時間以後還能讓別人知道我們的方法呢?(把我們做的留着、我們把它畫下來等)

2.豐富材料,進行操作,發現、總結讓物體站起來的更多方法。

教師在原有材料的基礎上添加盒子、瓶蓋、沙子、橡皮泥等輔助材料,請幼兒選擇一種不能獨自站立的物體,想辦法使其站起來。鼓勵幼兒想出與別人不同的方法,並用簡單繪圖的方式進行記錄。

3.通過交流,使幼兒感受到方法的多樣性。

操作完畢,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幼兒的記錄表,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記錄表用完整連貫的語言大膽交流自己的操作結果。

三、幼兒分組協商、合作,想多種辦法讓吸管站起來,並進行記錄

1.幼兒四人一組,分工合作,想各種辦法讓吸管站起來。

現在請同組的四個小朋友相互商量一下,推選一位小朋友負責記錄實驗結果,而且一會兒還要進行介紹。

2.各組負責記錄的小朋友進行集體交流。

四、通過討論生活中的支撐現象,拓展幼兒的思維

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可以站起來的物品?有哪些需要支撐才能站起來的現象?(相框後面有支架才能站起來、我們班的雲鬆要爬在管子上站起來、肢體殘疾人要靠柺杖站起來、自行車也要有支架才能站住等)

五、延伸活動

1.將活動中的物品投入到科學探索區,便於幼兒進行操作。並將幼兒的記錄表進行展示,提高幼兒記錄的能力。

2.家園合作:請家長與幼兒共同尋找生活中需要支撐才能站住的實例,開拓幼兒思維,並收集更多材料豐富活動區,引導幼兒進一步操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