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8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範文錦集8篇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魚,瞭解魚的基本特徵。

2、樂意親近小魚,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小朋友的書。親親小動物》、魚盆,魚兒若干,餵魚的飼料等、半個塑料瓶。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觀察小魚

小朋友,這是誰啦?和小魚們打個招呼吧。它在水裏幹什麼呢?(引導遊的動態)。我請小朋友來摸摸小鯽魚,和小鯽魚玩一玩,想想用什麼好的方法來和它玩一玩。

二、請幼兒撈魚

提問:現在我請小朋又自己去撈小魚,把它放到自己的新家裏。(塑料瓶)

三、感知外形特徵。

現在我請小朋友自己來看一看小魚的頭長得怎麼樣的?來找找它的頭、尾、身子。它穿了一件什麼顏色的`衣服,魚身上一片片的是什麼?有什麼用?魚兒遊自己的小腳嗎?爲什麼能在水裏遊呢?它的魚鰭又長在哪裏呢?又是怎麼遊的呢?猜猜看它喜歡吃什麼呢?

四、喂小魚

師幼一起來喂小魚,觀察小魚吃食。

活動反思:

剛開始出示食物小魚,引起了小朋友的興趣,他們也開心的說:看,它在遊。小朋友對於小動物還是非常喜愛的,也樂於參與其中。環節二請個別小朋友過來來嘗試的時候也比較困難,最基礎的方法,他們就是用手抓,而且整體秩序比較亂。接下重點部門觀察小魚時,讓小朋友自己回答問題時比較困難,可能因爲他們的對於這方面的經驗不是很足,主要老師引導告知的比較多,後來想想可以讓他們先觀看下科學的視頻,再來回答。效果也許會好些,也加強小朋友的自主性。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音樂旋律,學習按節奏看龍舟、划龍舟等動作。

2、通過用情節(看龍舟、划龍舟、賽龍舟)來幫助幼兒記憶相應的動作。

3、引導幼兒體驗划龍舟時相互配合的快樂。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幼兒對端午節“划龍舟”有初步的瞭解。

2、船槳、船號標記、標記花各人手一份。

3、音樂、PPT。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感知音樂旋律,學習按節奏看龍舟、划龍舟等動作。

活動難點:

在雙行隊列舞蹈中學會相互合作和記憶相應的.動作。

活動過程:

一、看龍舟

1、進入場地,幼兒按四組排好隊。

2、出示PPT圖片,師:“划龍舟比賽就要開始啦!瞧!他們在幹什麼?”(吹喇叭、打鼓)

3、感受音樂旋律,學習“看龍舟”動作。

(1)鼓勵幼兒按自己意願創編吹喇叭、打鼓動作。

(2)教師將幼兒編的動作與教師編的動作串起來,隨音樂與幼兒共同表演。

二、划龍舟

1、幼兒學習按節奏上龍舟、拿船槳。

2、幼兒創編在單行龍舟時所使用的划龍舟方式。

3、教師指導動作要領:船槳向前時身體前傾、手臂伸直、臉朝前;船槳向後時身體後仰、船槳靠胸、臉朝前,引導幼兒按節奏動作和用歡快的表情表現出來。

4、隨音樂做看龍舟、划龍舟動作。

三、賽龍舟

1、師:“剛纔四艘龍舟都劃得不錯,都可以去參加龍舟了!可是龍舟大賽有一個要求,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出示PPT圖片,引導幼兒由單行龍舟走成雙行龍舟。

3、出示PPT,引導幼兒學習側面划槳動作。

(1)幼兒模仿學做動作,教師指導:在標記花的一側,下上、往下拉。

(2)隨音樂反覆兩次做賽龍舟的動作,引導幼兒按節奏喊口號感受熱鬧的氣氛。

四、完整舞蹈

1、邀請老師扮演觀衆,分組爲參賽選手加油助威,幼兒隨音樂完整舞蹈。

2、進行賽後頒獎,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反思:

《划龍舟》音樂節奏鮮明,歌詞簡單易懂,音樂表現方式以四分音符節奏爲主,爲孩子廣泛熟悉,孩子們會不由自主地做出划船的動作。使之與具有情境的“賽龍舟”遊戲相結合,通過視、聽、想、動多方面讓幼兒在遊戲中感受音樂,體驗民間活動,以此促進幼兒節奏、認知、想象、合作等綜合素質能力的發展,使之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和良好道德品格。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觀察及動手能力,知道植物乾枯了要澆水。

2、激發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的好品德。

3、激發了幼兒對水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4、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錶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瓶子、水

活動過程:

一、談話

通過上一節課。我們知道哪些東西是離不開水的?

(人、動物、花草樹木、小魚等等)

二、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來爲我們校園裏的花草樹木澆澆水了。

老師帶領幼兒觀察哪些植物需要澆水了(枯黃、焉掉的、泥土裂開的需要澆水)

三、教師示範

找一棵需要澆水的植物。澆的'時候要注意適量,不要一次讓它喝的太飽,要不然要撐壞的。澆太多,會淹死的。

四、幼兒進行澆水活動。

活動反思:

在日常活動中教師要讓幼兒善於觀察,善於抓住時機進行教育。從孩子感興趣的事物着手,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同時要考慮到幼兒創造思維的發展,這樣孩子就能得到創新精神,得到實踐能力。我班幼兒對水非常感興趣,以前他們對水不是很瞭解,只知道水很好玩,通過老師教育他們知道了水是寶貴的,我們要節約用水。不能浪費水資源。通過澆水護花行動,小朋友更加懂得珍惜,愛護花草樹木了。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現在的獨生子女往往都擁有較多玩具,如何真正發揮玩具的作用,值得我們思考。小班孩子尤其依戀玩具,玩具往往被他們視爲有生命的玩伴。爲此,我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活動。

目標:

1.認識幾種玩具,知道它們的玩法,並嘗試用簡短的語句表達。

2.嘗試通過玩具結交朋友,體驗分享的快樂。

準備:

1.每桌一籃玩具,幼兒每人自帶一件玩具。

2.教師準備小熊、小汽車玩具。

3.背景音樂。

過程:

一、瞭解兩種玩具的玩法

(一)小熊

1.出示小熊玩具。

師:今天有客人朋友來我們班,是誰呢?(出示小熊)原來是小熊,是我們的玩具朋友。

2.小熊和小朋友互相問好。

3.說說小熊的玩法。

師:小熊要和我們做好朋友。我們和小熊在一起可以怎麼玩呀?(小熊小熊抱抱你,小熊小熊拉拉手,小熊小熊轉個圈……)

(二)小汽車

1.出示小汽車玩具。

師:老師今天還帶來了另一個玩具朋友,它是誰呢?嘟嘟……嘟嘟……汽車汽車在哪裏?快來讓我找一找。哦,找到了。汽車汽車在這裏(出示汽車)。

2.說說汽車的玩法。(汽車汽車開開,汽車汽車停停……)

[析:教師用擬人化的方式引出了幼兒比較熟悉的兩種玩具,並通過語言示範引導幼兒瞭解玩具的玩法,這樣一方面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另一方面爲後面的交往活動提供了語言示範]。

二、玩自己的玩具

1.幼兒拿自己的玩具玩。

師:你們把什麼玩具朋友帶到幼兒園來了?讓我們去找一找吧。(在音樂聲中,幼兒邊和教師一起說“××××在哪裏?快讓我來找一找”,邊拿出自己的玩具。)

師:帶着你的玩具朋友回到座位上,和它玩一玩吧。

2.幼兒說說玩具的玩法。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麼玩的?(引導幼兒用簡短完整的語句來表達,例如,小鳥小鳥飛飛,小兔小兔跳跳。)

[析:這一環節,教師通過讓幼兒找一找、玩一玩、說一說幾個步驟,引導幼兒玩自己的玩具,體驗其中的樂趣,並嘗試表達自己的玩法。]

三、找同伴一起玩玩具

1.玩具小兔找朋友。

師:咦,我好像聽到誰在說話。噢,原來是小兔在說“我想找個玩具朋友一起玩”。(出示玩具小兔)原來玩具小兔也喜歡找朋友啊。誰來幫幫小兔?

2.幼兒兩兩結伴玩玩具。

師:你們的玩具寶寶看到小兔玩具找到朋友一起玩時的高興勁兒,好羨慕啊,也想找個朋友玩玩。好,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們吧。現在請你幫自己的玩具寶寶找個朋友一起玩玩。

3.幼兒介紹玩法。

師:大家玩得真好。現在請你們讓玩具好朋友手拉手坐在一起吧。請哪位小朋友來說說,你們的玩具寶寶是怎麼玩的?(引導幼兒嘗試用簡短的語句來表達,例如,小兔小貓跳個舞,小雞小鴨唱唱歌。)

4.幼兒嘗試兩個以上同伴一起玩玩具。

師:玩具寶寶說跟朋友在一起玩很開心,朋友再多一些一定更開心。讓我們多找幾個朋友一起玩吧。玩的.時侯可要注意安全噢。

[析:這一環節,教師通過創設一定情境(玩具寶寶想要找朋友、想找更多的朋友),引導幼兒走出自我,關注同伴,嘗試在與同伴的合作中進一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四、把玩具送回家

師:玩具寶寶說,出來玩了很久了,應該回家了。我們把它們送回家吧。想一想你的玩具寶寶的家在哪裏,想好了再把它送回去。

[析:只玩不收幾乎是幼兒的通病,在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的過程中這些細節不容忽視。教師結合幼兒平時出門玩累了要回家的經驗,要求幼兒把玩具寶寶送回家,這樣一方面可讓活動有個圓滿的結局,另一方面也可讓幼兒意識到做事要有始有終。]

延伸活動:

遊戲活動時幼兒結伴分享玩具。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並探索向同伴借玩具的方法、策略。

2.體驗同伴交往的樂趣,增進社會交往能力。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4.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爲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拖拉玩具、皮球、遙控汽車各一:幼兒自帶的長毛絨玩具2個;球、圈、若干。

2.三段情景表演。

活動過程

1.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拖拉玩具”。鞏固運用交往的禮貌語言。

(情景表演內容:小兔拉着拖拉玩具上場,邊走邊說:“我是小兔,這是媽媽給我買的'拖拉玩具,真好玩!”)

(1)小兔的玩具好玩嗎?你想玩嗎?

(2)那怎麼說、說什麼樣的話,才能跟小兔借到玩具呢?

幼兒向小兔借玩具,個別、集體練習禮貌語言,如:請你把玩具借給我玩玩,好嗎?謝謝!

小結:想玩別人的玩具,可以跟他說有禮貌的話。這樣別人會很樂意把玩具借給你玩。

2.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皮球”,學習合作玩玩具的方法。

(情景表演內容:小兔邊玩皮球邊說:“這是我爸爸送給我的新皮球,我可以拍一拍、拋一拋、滾一滾,真好玩!”)

(1)你想玩小兔的皮球嗎?如果想玩。你有什麼好辦法? 幼兒禮貌地向小兔借玩具,小兔拒絕道:“不行,這隻新皮球我還沒玩夠呢!給你玩了,我就沒有玩了。”

(2)小兔爲什麼不願意把玩具借給你們玩?(引導幼兒關注被拒絕的原因)

(3)有什麼辦法能讓小兔和你都能玩到皮球呢?(幼兒再次向小兔借玩具)如交往再次失敗,教師引出合作玩的方法,如向小兔借玩具說:“小兔,我和你一起玩滾皮球好嗎?”

(4)老師想出了什麼好辦法,小兔就願意把玩具給我玩了呢?(幼兒實踐合作玩的方法)

小結:當別人不願意把新玩具借給你玩的時候,可以想出和他一起玩的方法,讓大家玩得都開心。

3.觀看情景表演“小兔玩遙控汽車”,學習交換玩玩具的方法。

(情景表演的內容:小白兔邊玩邊說:“這是叔叔送給我的遙控汽車。”)

(1)小兔的遙控汽車真好玩,怎麼樣才能借到小兔的玩具呢?(幼兒嘗試借玩具的方法,如用第一或第二種方法,小兔拒絕道:“不行,遙控器只有一個,給你玩了,我就沒有玩了。”)

(2)教師去向小兔借玩具同樣失敗。

(3)出示幼兒帶來的長毛絨玩具,啓發幼兒與小兔交換着玩玩具。“小兔有一個玩具,你們也有玩具,你們想玩小兔的玩具,小兔也想玩你們的玩具,那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小結:想玩別人的新玩具。有很多方法,可以說有禮貌的話,可以一起玩,還可以換着玩。

4.實踐活動:玩玩具。

(1)出示球圈,請一部分幼兒玩。

(2)請其他的幼兒與他們交往。實踐幾種借玩具的方法。

活動反思:

本活動主要是以情景表演貫穿始終,讓孩子在情景表演中學習探索向同伴借玩具的方法,以及學說有禮貌的向他人借玩具,從而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在情景表演中,孩子們表現的非常好,不僅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向兔姐姐借到玩具,還能大膽並有禮貌地向兔姐姐借玩具,如:當老師提問:“有什麼辦法能讓你們和兔姐姐都能玩到飛機呢?”孩子很快並能想出:“它玩一次,我玩一次”、“大家一起玩”等等方法,並且還踊躍地向兔姐姐有禮貌的借飛機玩。活動氣氛活躍,達到老師預設的目標。

唯有不足之處是孩子們玩玩具時,由於玩的時間短,孩子們都不願意交換玩具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認識、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萌發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請食堂師傅做一些精美可口的小點心。

(2)請大班幼兒準備好能帶着弟弟、妹妹跳的舞蹈。

(3)準備一些小班幼兒喜愛的布娃娃和各種電動玩具。

活動過程

1.通過“開汽車”遊戲,組織幼兒參觀園內的主要場所

老師當司機,幼兒坐上“汽車”。老師帶領幼兒念兒歌:小汽車,笛笛笛,跑到東,跑到西,跑到x x地方看看(玩玩)去。每到不同處所,兒歌中的末尾一句可作些變動。如:

(1)跑到食堂看看去,吃點好吃的

(2)跑到活動室玩玩去,玩一會兒電動玩具

(3)跑到音樂教室玩玩去,和哥哥、姐姐跳個舞

(4)跑到遊戲室看看去,看哥哥、姐姐做遊戲

(5)跑到遊戲場玩玩去,玩有趣的大玩具

2.在參觀的基礎上,學念兒歌《大家一起真快樂》

幼兒園裏朋友多,有姐姐,有哥哥;玩玩具,做遊戲,大家一起真快樂。

3.帶領幼兒參與幼兒園的活動

(1)大帶小活動:讓大班幼兒帶領小班幼兒進一步熟悉幼兒園的主要場所,併到遊樂室玩耍,使小班幼兒親自感受到幼兒園是個好玩的'地方,在幼兒園裏生活很愉快。

(2)音樂活動:學唱歌曲《幼兒園像我家》,激發幼兒喜愛幼兒園的情感。

小百科:幼兒園教育作爲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爲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其教育課程沒有明顯的區分,大概由語言、科學、藝術、健康和社會等五個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各個領域相互融合,決定教學內容。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懂得與人分享的道理。

2、在品嚐活動中學習分享的方法。

3、體驗與同伴分享食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人帶1種自己喜歡吃的水果並切好裝盤(提供一次性紙盤,上面包上保鮮膜;或用自家的飯盒裝,便於認清是己帶的),餐盤人手1個,叉子或勺子、圖書、各類插塑、積木若干。

2、活動前請幼兒把手洗乾淨。

3、幼兒靠活動室牆邊坐好,教師將桌子擺在幼兒前面的空地上,再將幼兒帶來的水果放在各小組的'桌子上。

活動過程:

1、集體品嚐自己帶來的水果,感受分享的快樂。

教師:今天我們開"水果品嚐會"。請小朋友們說說,你帶來了一種什麼好吃的水果?(幼兒分別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名稱)

教師:請小朋友們走到桌子邊,端好自己的盤子,品嚐自己帶來的水果,邊品嚐邊說一說水果的味道。(注意觀察幼兒在品嚐中的表現)2.分享水果,學習分享的方法,體驗分享的樂趣。

教師:請你們說一說,你剛纔品嚐了什麼水果?

教師:我發現有的小朋友吃了兩種水果,你是怎麼做的?快告訴大家。

教師:怎樣才能品嚐到不同的水果呢?××小朋友說,將自己的盤子放在桌子中間,不端盤子,這樣可以品嚐自己的水果,也可以品嚐別人的水果。這個方法真好,這樣我們就可以品嚐到許多種不同的水果了。來,讓我們一起分享好吃的水果吧!

2、幼兒再次品嚐水果,體驗分享的樂趣。

 3、遷移經驗,再次體驗分享的樂趣。

教師:這兒有圖書、插塑、積木,都是我們喜歡的。如果你們每人都想得到這些圖書、玩具,應該怎樣辦?

幼兒自由選擇圖書或玩具活動。教師注意觀察,對個別不願意分享的幼兒加以引導。

延伸活動:

在日常活動時,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換自帶的玩具,通過輪流玩玩具進一步體驗分享的快樂。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男孩,女孩的性別特徵,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2、體會兩種性別各有優勢是平等的,應該互相欣賞和幫助。

3、讓幼兒識別自己的性別,進一步認識自我,發揮自我意識。

活動重難點:

1、重點:瞭解男孩,女孩的性別特徵,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2、難點:體會兩種性別各有優勢是平等的,應該互相欣賞和幫助。

活動過程:

一、激趣引入小朋友們,在今天的社會課上,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位小客人,他們是紅紅和鼕鼕,(出示兩張人物圖片)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吧!

二、看一看,說一說

1、小朋友們注意看,他們兩個長得怎麼樣?說說他們的特點。

2、找找他們兩個的不同點,引導幼兒從頭髮、服飾等方面找不同。

3、說說哪個是男孩?哪個是女孩?

4、老師總結男孩與女孩的不同。

5、你是男孩還是女孩?(要求幼兒用完整話回答)6、說一說班裏誰是男孩?誰是女孩?

7、家裏誰是男的?誰是女的?

8、遊戲:按要求做動作所用男孩起立,所有女孩舉手;所月女孩彎腰,所有男孩踢腿等

三、評一評,說一說

1、男孩子有什麼優點?指男孩說一說。

2、女孩子有什麼優點?指女孩說一說。

3、男孩眼中的女孩:請男孩子評價一下女孩的優點。

4、女孩眼中的男孩:請女孩子評價一下男孩的優點。

5、師小結:男孩:力氣更大,跑步更快,勇敢等。

女孩:做事認真,擺放物品有序等。

四、辨一辨,說一說:

在日常生活中你作爲男孩或者女孩,如果發現對方遇到困難,應該怎樣做呢?

1、出示幾張圖片,請幼兒觀察。

2、幼兒判斷後回答哪是對,哪是錯。

3、教師小結:在遇到困難時,我們應該互相幫助,要學會尊重對方(板書)

4、遊戲:男孩爲一組,女孩爲一組,男女一一對應,手拉手完成《開火車》這首歌。

五、全課總結:

在這節社會課上,孩子們的'表現都是精彩的,都是讓人滿意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老師希望在以後的生活中,孩子們能互幫互助,做個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