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編6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編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範文彙編6篇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小學的環境設施與小學生的學習生活。

2、在交流與比較中感受小學與幼兒園的差異。

3、激發幼兒當一名小學生的願望。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幼兒前期參觀過小學、反應與小學生活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回憶已有經驗,說說小學是什麼樣子的。

1、 幼兒交流討論,說說小學校舍與幼兒園校舍有哪些不一樣。

“上次我們去小學參觀了,誰來說一說,小學和幼兒園有什麼不一樣?”

2、說一說,小學的教室和幼兒園的教室有什麼不一樣。

“小學的廁所在教室裏嗎?”

“我們幼兒園老師有辦公室嗎?”

3、引導幼兒說說,小學教室和幼兒園教室還有那些不一樣。

二、看圖片,再次回憶小學環境和幼兒園環境的不同。

1、討論交流,小學上課和幼兒園上課有哪些不一樣。

“小學的桌椅和我們幼兒園擺放的一樣嗎?”

“小學每個教室都有兩塊黑板,分別是幹什麼的呢?”

2、觀看小學一年級的課表,瞭解小學課程。

“小學的課程和我們一樣嗎?”“都有哪些課程呢?”

根據幼兒的疑問左適當回答。

3、學一學小學上課時師生的禮貌用語。

三、解答幼兒疑問,說說願望。

1、大家的疑問。

“上小學後,我們的.座位怎麼辦?”

“爲什麼上課要先舉手再發言?”

“什麼是作業?什麼時候做作業?”

“還有什麼不瞭解的地方呢?”

2、幼兒的願望。

“就快要上小學了,你最大的願望是什麼?”

選擇有利於幼兒綜合素質的提高內容,如“要畢業了”、“做個小學生”、“學校什麼樣”、“小學生的生活”等,讓幼兒感受自己長大了,越來越能幹了,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本領了;知道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小學生要會自己管理自己、照顧自己,要遵守紀律,用心學習等等,爲幼兒順利適應小學生活打好基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從幼兒感興趣的熱點問題和自身發展需要出發,以幼兒參觀小學掀開活動的帷幕,到對小學的好奇、想要上小學,都體現了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情感發展。我組織孩子參觀了小學,觀摩了小學的環境、操場、音樂室等場景,消除了幼兒對小學的陌生感。通過對小學生活、學習、交往的瞭解,逐漸萌發了孩子們“我想上小學”的興奮心理。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給了我們不少啓示。孩子的興趣與需求是教學活動的生長點。作爲教師,我們要滿足孩子的興趣與需求。教學活動是孩子積累經驗,學習知識的過程,教師是活動的主導,對於孩子表現出的願望想法給予積極迴應,並將活動的目標與孩子的需求相結合,採取多種有效措施,豐富孩子的經驗,使活動深入開展。相信孩子,將孩子作爲主體,老師要真正成爲孩子活動的觀察者、傾聽者、提問者、合作者,併爲孩子的發展提供一切可能性。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實踐等活動,初步瞭解合作的重要。

2.嘗試協商、分工,提高與同伴合作的能力,發揮小組長的職能。

3.體驗團結協作、戰勝困難帶來的快樂,增強進一步合作的意識。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四隻布袋,氣球若干。

2、每桌一張記錄表,黑色筆每人一支。

3、有各色泡泡的大圖一張。

4、合作照片(醫生手術 走大鞋 划龍舟 拔河 搶險 蓋房……)

5、小螞蟻手偶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感受合作

和幼兒談螞蟻搬運食物的情況,提問題引出合作。

螞蟻遇到了什麼困難?它是怎麼解決的?

(有些事情,一個人做很難,幾個人或很多人一起合作就變得輕鬆了。)

二、引導幼兒在生活中感受合作並體驗合作

(一)討論、交流

平日裏有哪些事情需要合作才能完成?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合作統計泡泡的數量

1.觀看圖片討論,感知單獨統計的'困難

(1)你看到了哪幾種顏色的泡泡?

(2)你能自己統計出來嗎?

2.小組嘗試合作統計

(1)一個人數一種顏色的泡泡,請小組內部商量並將具體的分工告訴大家。

(2)幼兒統計。

3.發現受干擾原因,協商避免干擾的辦法,統計並記錄

(1)提問四個組藍色泡泡數了多少個,爲什麼結果不一樣呢?

(2)我們有什麼辦法不受干擾呢?讓我們再來試一試。

4.對照正確答案,理解合作中的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1)你們都統計出來了?你們是怎麼做到的?

(2)到底哪一組合作得最好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答案就知道了。

引導大家看看沒有合作成功的小組,並提問:爲什麼他們沒有成功?什麼顏色的沒數對?

儘管其他顏色的泡泡都數對了,因爲X顏色沒有數對,整個團隊合作沒有成功,看來大家合作的時候每一個人都很重要。

三、引導幼兒在裝氣球的遊戲中學會合作

小朋友們數泡泡數的不錯,我送給大家一件禮物,在規定時間內,裝到袋子裏的氣球就都歸你們了。

(一)讓幼兒單獨裝氣球,發現並協商解決問題

請每組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試一試,數十個數字後結束,讓小朋友拎起來看看袋子有沒有裝滿,當孩子們發現袋子破的時候,教師引導幼兒找朋友商量辦法。

(二)小組嘗試分工合作,引導幼兒幫忙解決問題

1.有什麼辦法讓袋子不漏球呢?四人一組商量一下,一起合作試一試。

2.看看哪個組裝的最多,並請這個組的幼兒爲大家介紹經驗。

(三)小組再次協商,第二次合作裝球

1.給你們一點時間,趕快商量一下這一次準備怎麼合作。

2.幼兒合作裝球。

經過我們的合作,四個袋子全部裝滿了,祝賀大家合作成功!咱們把氣球帶到班上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吧!

活動反思:

孩子進入大班以後已經有明顯的合作意識,但是他們缺乏科學的合作方法,因此根據這一情況我設計了這一活動。這一活動以遊戲的形式進行,我爲他們提供一個寬鬆、自由的氛圍,讓他們通過統計和裝氣球兩個遊戲尋找、探索合作的好方法,即要步調一致才能配合好。但是對於幼兒來說,需要在反覆的、不斷的練習中才能體悟合作的要領,所以我還在生活活動、體育活動及各種遊戲活動中設計了一系列有關合作主題的活動,讓幼兒在輕鬆自主的環境中充分嘗試,讓每個孩子體驗成長、體驗成功、體驗快樂。

小百科:合作就是個人與個人、羣體與羣體之間爲達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種聯合行動、方式。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圖形來於生活,用於生活,在平時的遊戲活動中,小朋友對拼圖特別感興趣,於是我設計了“有趣的圖形”這一活動。活動所採用的教學方法有觀察法、啓發法、操作法等。整個活動,通過欣賞拼圖引入,引導幼兒仔細觀察拼圖,說一說拼圖的拼法及組成,再通過幼兒示範拼圖激起其他幼兒的操作慾望和興趣,最後自己嘗試剪出各種圖形,利用圖形進行拼搭出有主題、有情節的畫面,共同欣賞,體驗成功。

【活動目標】

1.能夠利用各種幾何圖形拼搭出多種物體及主題畫面。

2.拓展幼兒空間知覺,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

3.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說出拼圖的拼法和組成,難點是利用各種幾何圖形拼搭出有故事情節的畫面。

【活動準備】

拼搭圖若干佈置成展覽區,各種顏色的卡紙、剪刀、漿糊,範例一幅。

【活動過程】

一、組織小朋友進入教室欣賞拼圖並仔細觀察這些圖畫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有什麼不同(放輕音樂)

二、出示範例《小兔曬太陽》拼圖,讓幼兒說一說這幅圖的拼法及組成

1.太陽:一個紅色的圓形作臉,許多黃色的三角形作太陽光芒。

2.樹:三個綠色不同大小的三角形作樹葉,一個細長的紫色的長方形作樹幹。

3.花:一個黃色的`圓形作花心,五個桃紅色的梯形作花瓣,一個藍色長方形作 花莖,兩個綠色的半圓形作葉子,一個大的紫色的梯形作花盤。

4.兩個紅色的橢圓形作長耳朵,一個黃色的大圓作頭部,三個小圓分別作眼睛、鼻子,一個紅色的三角形作嘴巴,一個淺藍色的扇形作身子,一個紫色的半圓形作口袋,兩個深藍色的半圓形作腿。

小結:各種各樣的不同顏色的圖形都是好朋友,它們可以相互組合在一起,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圖畫。

三、請幼兒示範拼圖

1.拼房子(幾種不同的房子)

2.讓幼兒知道同一種東西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拼法。

四、提供2—3張卡紙給每位幼兒,讓幼兒嘗試剪出各種圖形,然後進行自由組合拼圖,教師巡迴指導,要求拼出有情節的畫面。(播放音樂)

五、欣賞及展示作品,並說說怎麼樣拼的。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進行操作、學習,幼兒的認知由抽象變具體,由單一變多樣;給幼兒充分展示和交往合作的機會,注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拼完後讓幼兒說一說拼的過程,因爲是幼兒真正親手操作的,幼兒都會說,說得都非常好,很有條理;通過幼兒動手操作,可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如果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在第三環節幼兒個人在示範拼搭時,不會忽視了下面的幼兒,改爲小組合作,效果可能會好些;還有那些拼圖範例會充分利用;第四環節的剪圖形改爲課前準備,把更多的時間給幼兒動手拼更有主題、情節的畫面,這樣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4

設計背景:

時至三月,全國上下掀起了學雷鋒的高潮,我便抓住雷鋒的樂於助人這一教育契機,希望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播下愛的種子,讓整個社會人人互助,更多的理解那些有困難的地人們的艱難和苦惱,教會孩子學會同情,學會關心周圍的人。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雷鋒的樂於助人的故事,感受雷鋒的高尚的品德。

2、學會關注生活周圍和社會上有困難的人,培養同情心和仁愛之心。

3、樂意向雷鋒學習,主動積極幫助別人。

活動準備:

看過或者聽過雷鋒的有關故事、雷鋒視屏一段、困難中的人圖片若干張音樂《愛的奉獻》。

活動過程:

一、開火車進活動室。

二、火車上發生的事情。

說說得到幫助的人和事,感受受助情感體驗。

1、請你們介紹一下,他們碰到了什麼困難?

2、說說誰幫助過你?別人幫助你時心裏怎麼想?

三、做好事學雷鋒,瞭解雷鋒。

簡介雷鋒,讓幼兒認識雷鋒。

1、你知道雷鋒嗎?知道3月5日是學雷鋒日,爲什麼學雷鋒。

2、看視頻,知道雷鋒樂於助人。

3、老師也來介紹一下,我所瞭解到的需要幫助的人。

小結:人們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大家互相幫助。

四、講童謠。

有個童謠中講了關於雷鋒的事情。

身邊有關學習雷鋒的事情,怎樣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

五、身邊的雷鋒:

1、社會中、幼兒園裏、生活中學雷鋒的人。

2、老師用幻燈介紹人們幫助別人的辦法。討論幫助的方法,知道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幫助,我們能用什麼辦法來幫助他們解決。(讓幼兒先討論,再來說)(出示通道受災圖片)激發幼兒愛心

3、小結:當人們碰到困難時我們採取各種方法去幫助他們,捐款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募捐捐款活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公益活動

1、每位幼兒一份捐款(零錢1角,5角,1元)

2、放背景音樂(愛的奉獻),幼兒依次捐款。

3、統計:鼓勵幼兒平時存下零錢,將來爲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

我們來統計一下,今天我們一共捐了多少?算出總數。(伴音樂《愛的奉獻》)。

六、播放圖片,結束活動。

小朋友可以看看雷鋒的圖書,聽聽雷鋒的故事,看看雷鋒還有哪些良好在品德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呢?跟着《學習雷鋒好榜樣》的`音樂離開活動室。

本活動採取從幼兒調查周圍需要幫助的人入手,知道社會上還存在一些弱勢人羣和困難人羣,萌發他們的同情心。瞭解社會是一個大家庭,應該互相關心和幫助,使大家庭裏的每個人都能感受溫暖。從小樹立幼兒的公民意識,培養幼兒的社會公德和責任意識。通過本活動引導幼兒關注周圍的人和事,在他們幼小的心裏播下關愛他人的種子,樂意助人,學會感恩。知道我幫人人,人人幫我的道理。

附童謠:你真是個小雷鋒

老奶奶,看外孫,

下車不認西和東,

背行李,拿信封,

遇見路人細打聽。

小朋友,好熱情,

攙扶奶奶慢慢行,

拐個彎,進衚衕,

照着地址送家中。

老奶奶,問她名,

她說“我是小學生。”

老奶奶,沒聽清,

你真是個小雷鋒。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規則。

2.激發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嚮往和熱愛,培養幼兒學習的自信心。

3.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活動重,難點:

1.重點:如何做一名小學生,瞭解小學學習的規劃和要求。

2.難點:瞭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做好入學準備。

活動準備

1.有關小學生(升國旗、上課、課間活動)的照片用PPT幻燈片播放

2.掛圖《學做小學生》

3.幼兒自備文具盒等文具、書包、書本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再過幾個月我們就要和幼兒園說再見了,我們將要進入一個新的學校那就是小學,下面老師有個問題要問問大家,你們知道幼兒園和小學有什麼不同嗎?

幼:不知道。

二基本部分

1. 播放ppt幻燈片(一、升國旗)引導幼兒觀察進行討論。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幾張小學環境的`圖片,請你們觀察照片上小學環境是什麼樣的。圖上的小學生都在做什麼?

幼兒進行討論回答

師:圖上的小學生都在幹什麼呀?

幼:升國旗、

師:那小朋友知道他們胸前戴的是什麼嗎?

幼:紅領巾

師:對了。紅領巾代表的是對我們偉大祖國的尊敬和熱愛。

教師小結;小學生不光要升國旗還要唱國歌,行注目禮。

2. 播放ppt幻燈片(二、上課)

3. 引導幼兒觀察並進行討論: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第二副圖片圖上的小學生都在做什麼?

幼:他們在上課。

師:那小學生是怎麼上課的呀?

幼:坐得很端正,聽課很認真··· ···(幼兒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小學生的上課時間和我們幼兒園的上課時間是不同的,他們每節課要上45分鐘,我們上課時間只有25-30分鐘,所以小朋友從現在開始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4. 播放ppt幻燈片(三、課間活動)引導幼兒觀察進行討論。

師:請小朋友觀察小學生在課間活動中都做了什麼,什麼時間進教室

幼:跳繩,跳皮筋···等

師:當他們聽見上課鈴聲響的時候他們馬上就回到教室知道要上課了

教師小結:小學的課間活動也是和我們不同的,他們是自由活動的我們是集體活動的。

5. 師:通過觀看小學的環境和他們的作息時間,你覺的做個小學生應該怎樣去做呢?

(幼兒自由發言):學做小學生上課要專心,眼睛要頂住黑板看,耳朵聽着老師講,嘴裏跟着念,這樣就能學到很多知識。

6. 出示掛圖《學做小學生》

師:對照圖上內容請幼兒說說小學生入學,上課,課間活動,在家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的具體情況,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

幼兒自由討論用回答

三結束部分

1. 教師創設上、下課的情景,引導幼兒觀察書包及用品討論正確的整理方法。讓幼兒練習擺放,學習整理書包

2. 欣賞歌曲《像個小學生》引導幼兒大膽進行表演並大膽歌唱

四延伸活動

1:參觀附近小學,觀察小學環境及地點,觀察小學生的學習活動。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活動我班幼兒在學習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每天都要爭當做一名優秀的小朋友,而且對小學的學習生活有了美好的嚮往,在生活上也有了很大的獨立能力,對自身要求更有了進一步的改變。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瞭解家庭成員的姓名,職業等。

2.嘗試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家人。

3.感受家庭溫暖,增進對家庭成員的瞭解和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帶全家福照片。

2.《我愛我家》的音樂磁帶,紙盒一個。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我愛我家》激發幼兒興趣。

1.講講我的家,知道自己的家庭成員。以及爸爸媽媽的職業。

2.幼兒拿出全家福照片,互相介紹自己的家人。

(二)遊戲“猜一猜”。

將全家福照片放在盒子裏,請幼兒抽出照片,讓其他幼兒仔細觀察,猜猜照片是哪位小朋友的家人。

(三)幼兒分組評論: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感受家庭的溫暖,激發幼兒愛父母,愛家的情感。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爸爸、媽媽,他們每天都在爲家忙碌着,爸爸、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

(四)引導幼兒學會怎樣關心自己的家人,說說自己應該爲家人做些什麼(掃地、擦桌子、洗腳等)。

活動結束:

欣賞散文詩《家是什麼》

家是什麼?家是一間房,一盞燈,一張柔軟的牀;家是一輪太陽,爸爸媽媽歡樂的笑容,合成一縷溫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