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彙總七篇

有關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彙總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關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模板彙總七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教幼兒正確使用反義詞,豐富幼兒的詞彙。

2、提高幼兒遵守遊戲規則的自覺性,能夠服從"警察"的指揮。

3、培養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在遊戲中能快速反應說出反義詞。

活動準備:

1、紅、黃、綠燈

2、警察帽子

3、方向盤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設置遊戲情境,引發幼兒興趣教師展示警察帽、紅綠燈指示板和方向盤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紅綠燈"。我們先來學兩首兒歌:"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二、交代遊戲規則,明確遊戲玩法教師戴上警察帽,通過講解讓幼兒初步瞭解遊戲的基本玩法和基本過程,激發幼兒對遊戲的興趣。

玩法:

1、全班分爲四組,每組有一名小朋友扮演警察,手拿紅綠燈指示板,其他小朋友手拿方向盤當汽車司機。

2、警察說出一個詞語或一個句子,司機必須說出相反地詞語和句子。

3、如果司機回答正確,警察就說"對對對,請你通過紅綠燈",並出示綠燈;如果司機回答不出或回答錯誤,警察就說"錯錯錯,請你好好想一想",並出示紅燈;如果等待回答問題的小司機太多,警察就出示黃燈,讓其他小司機等一會。

三、教師指導幼兒進行遊戲

1、師:我們先來一起進行遊戲,看看哪個小朋友能快速準確的回答對老師的問題。

我說上,你答下;我說向左轉,你答向右轉;我說大皮球,你答小皮球;我說我餓了,你答我飽了等等。

2、教師與全體幼兒進行遊戲。教師扮演警察,幼兒扮演司機,教師先念遊戲兒歌,然後與司機對話說反義詞,教師出示綠燈後,幼兒一個跟着一個在教室裏做開汽車的樣子走一圈後回自己的位置,讓幼兒對遊戲有親身的`感受和了解。

四、幼兒自主遊戲

1、教師讓幼兒輪流扮演警察和司機,進行獨立遊戲活動。

請一個幼兒扮演警察,手拿紅綠燈指示板,請另一位幼兒扮演司機,手握方向盤與警察進行反義詞練習,回答正確就在教室裏開行一圈後,迅速將方向盤遞給同伴,回答錯誤,警察就出示紅燈,司機必須馬上把方向盤給同伴,自己停止遊戲一次。

2、將幼兒分成4組,採用輪流扮演警察的形式,分散自主遊戲活動,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參與遊戲。

五、教師評價遊戲,總結今天我們一起玩了《紅綠燈》的遊戲,學到了更多的反義詞。警察小朋友很認真地指揮交通,小司機也很遵守交通規則。我們每個人做的都很棒,給自己鼓鼓掌吧,我們都是最棒的!

活動反思:

我以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情境貫穿活動,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活動設計有整體感。活動環節緊扣目標,把握目標把握得很好。充分開發利用教具,達到預期效果。符合大班幼兒的發展特點。所以剛開始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都很高,但是,遊戲時,由於教師對幼兒的要求只講了一次,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對於遊戲規則不太清楚,參與遊戲的積極性不高。保育員扮演怪獸,幾個膽小的女生因爲害怕怪獸,不積極參與遊戲。所以今後設計活動教師應把握幼兒的認知特點,不僅注意活動的趣味性、可操作性,還應注意幼兒發展的差異性,對於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多一些關注,對於膽小的孩子多一些引導,一切以幼兒的發展爲出發點。活動設計注意整體性連續性,還要注意發揮遊戲活動的功效,各個活動環節要緊扣目標。爭取每個幼兒在活動中都有好的發展。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解讀畫面中長頸鹿和鱷魚因不同特點而給對方帶來的樂趣,體會天生一對的美好。

2.感受朋友、親人之間和諧的情感。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PPT、標誌、愛心

活動過程

一、理解生活中的各種配對

1.教師出示2副手套)這裏有4隻手套,哪2隻手套是一對,爲什麼?

2.教師出示2只外形不同的手套、花朵、葉子)這裏也有4樣東西,請你也兩個、兩個把它們配成一對。誰和誰是一對?爲什麼?

小結:無論是相同的東西,還是不同的東西,只要有合理的理由,我們都能把它們配成一對。

二、分段講述故事

1.提出問題

教師:瞧,誰來了?鱷魚先生和長頸鹿小姐可以成爲一對嗎?覺得它們可以成爲一對的坐在左邊,覺得不可以的坐到右邊。

幼兒:......

教師:這是一個理由(貼上愛心),我們來看一看到最後是覺得它們可以成爲一對的理由多,還是不可以成爲一對的理由多。

2.講述第一段故事

教師:到底鱷魚先生和長頸鹿小姐可不可以成爲一對呢,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看。(教師講述故事第一段)

教師:它們可以成爲一對嗎,你在故事裏找到了哪些新的理由,商量一下。想法改變的小朋友可以換一下位置。

3.講述第二段故事

教師:你們兩邊講得都很有道理,我到底聽誰的?還是繼續聽故事吧!(教師講述故事第二段)

教師:現在你們覺得它們可以成爲一對嗎,有人改變主意嗎?

4.講述第三段故事

教師:這下子鱷魚先生和長頸鹿小姐的心裏更難受了,因爲你們大家都覺得它們不可以在一起。(教師講述故事第三段)

教師:有要換位置的嗎?理由是什麼?

5.講述第四段故事

教師:故事裏誰的看法也變了?變得和你們一樣,覺得鱷魚先生和長頸鹿小姐簡直是天生一對。(教師講述故事第四段)

三、迴歸生活

1.教師:寧靜的夜晚,當你回到家時,會發現誰跟誰是天生一對?還有誰和誰也是天生的一對?你和誰是天生的一對?

2.教師:老師要告訴你們一個祕密:你家裏,天生一對的越多,你們家的.生活就會過得越幸福越美滿;在幼兒園裏,和你天生一對的朋友越多,你在幼兒園的日子就過得越快樂。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五:送給小兔灰灰的禮物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送禮物的意義,禮物不在輕重而在於心意。

2.培養幼兒的講述能力,使幼兒能根據故事大膽地表演故事。

3.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情感。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字卡:生日衣服禮物。

3.幼兒用書每人一本。

4.小兔灰灰和小兔白白頭飾各一個、衣服道具若干。

活動過程:

1.音樂引入主題

師:⑴小朋友們知道剛纔的《生日快樂》歌是給誰唱的嗎?誰要過生日了呢?

⑵今天啊,森林裏的小兔灰灰就要過生日了,它的好朋友小兔白白想要送給它一件禮物,你們想知道它送了什麼禮物給小兔灰灰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2.觀看故事視頻

教師播放視頻,幼兒初步理解故事。

提問:故事的名稱是什麼?

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

3.看圖片講述,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⑴述第一段

師:誰要過生日了?白兔準備送一件什麼禮物?買的還是自己做的?灰兔聽了以後心情會怎麼樣?(引導幼兒學習字詞“生日、衣服、禮物”)

⑵講述第二、三段

師:①白兔做過衣服沒有?晚上做衣服時出了什麼事情?

⑶講述第四、五段

師:①這次又發生了什麼事?白兔感覺怎麼樣?②第二天白兔對灰兔說了什麼?灰兔怎麼說的?(幼兒學講白兔和灰兔的對話)

⑷講述第六、七段

師:①這次剪之前白兔對自己說了什麼?帽子做成了沒有?白兔自言自語說了些什麼?②第三天白兔碰見灰兔說了什麼?灰兔又是怎麼說的?引導幼兒模仿對話。

⑸講述第八段

師:白兔送給灰兔什麼禮物?白兔爲什麼難過?灰兔的表現是什麼?白兔爲什麼又不難過了?(講一講白兔的糟糕心情和灰兔收到禮物的高興心情)

小結:因爲手絹是白兔親手做的,禮物不在輕重而在於是否用心去準備。

4.幼兒看書再次理解故事內容,啓發幼兒討論。

⑴白兔爲什麼要送給灰兔禮物?

⑵白兔開始要送給灰兔一件衣服,最後怎麼變成一塊手絹了呢?每次剪壞的時候,白兔的心情怎麼樣?爲什麼會難過?

⑶灰兔聽說白兔送給她一件衣服,最後收到了一塊手絹,灰兔爲什麼還是很高興?

5.角色扮演(小劇場)

請兩位小朋友,一位扮演小兔灰灰,一位扮演小兔白白進行表演,教師旁白。

6.延伸活動:請小朋友回家與家長共同作畫,作爲禮物送給小兔灰灰。

附故事:

送給小兔灰灰的禮物

再過幾天就是小兔灰灰的生日了,小兔白白想做件衣服作爲生日禮物送給她。

可是白白從來沒做過衣服。

剛剪了幾下,就剪壞了布。唉!看來衣服是做不成了,只能做件背心了。

第二天,白白碰到灰灰時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嗯,做衣服太慢了,我想還是做件背心送給你吧。”

晚飯後,白白就開始做背心了。這次,他小心多了,可還是剪壞了。現在只能做頂帽子了。

第三天,白白又碰見了灰灰,說:“嗯,我覺得那塊布更適合做一頂帽子,我該做頂帽子送給你吧。”

這天晚上,白白的運氣糟糕透了,因爲他又剪壞了,這下連帽子也做不成了。“唉,我真是一個大笨蛋!”白白生氣的自言自語。

灰灰的生日到了,當白白把一塊手絹送給灰灰時,他難過得差點掉下眼淚。“哇,真漂亮!這真是我收到的的、最特別的生日禮物。謝謝你!”看到灰灰這樣高興,白白一點也不覺得難過了。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喜愛描繪大自然的優美散文,感受散文的畫面美和意境美。

2.瞭解春雨和某些植物的特徵。

3.學習散文的抒情性語言。學習詞彙:落、淋、灑、滴、萬紫千紅。

活動準備:

1.準備表現散文內容的圖片,以及有背景音樂和配樂朗誦的.錄音磁帶。

2.帶幼兒到戶外觀察春季花草樹木的色彩和形態。

指導要點:

1.教師邊指圖邊配樂示範朗誦,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感受散文優美的意境。

2.通過提問引發幼兒思考,幫幼兒理解作品的層次。

3.結合作品學習動詞"落""淋""灑""滴",知道動詞的豐富多樣性。

4.讓幼兒靜心欣賞一遍配樂朗誦後,在小組裏自由發言:聽了這散文,我好像看到了……我學到了動詞……學到了句子……5.引導幼兒用色彩畫出綠色的草地、柳樹、紅色的桃花、杏花,黃色的油菜花、蒲公英。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擬人的手法表現出小水滴可愛的形象。

2、能大膽想象,樂意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小水滴下落的情景,體驗雨天的趣與美。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下雨了”,激發幼兒興趣。

1.我們來做個手指遊戲吧。兩隻小手做雨點,雨點從空中落下來,淅瀝瀝,淅瀝瀝。兩隻小手做小傘,小傘小傘遮住我,嘩啦啦,嘩啦啦。兩隻小手做小船,雨點落在船槳上,小船開進大海里。

2.孩子們,這幾天一直下雨,你們看到小雨滴了嗎?小雨滴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麼落下來的?

 二、出示雨滴的動態形象,引導幼兒觀察。

1.這裏有幾張很特別的小雨滴,我們來看看。看,小雨滴長什麼樣?它是怎麼落下來的?(跳下來、飛下來等)給雨滴畫上眼睛、嘴巴,畫上四肢,我們把雨滴寶寶擬人化了,這樣看上去就更可愛、調皮了。

2.得小雨滴落下來會落在哪裏呢?(繼續播放課件,看看說說)

 三、出示範畫,引導幼兒觀察。

1.在這張畫中,小雨滴到了哪裏?它有哪些下落的動作,請你來學一學。

2.表演雨滴的不同肢體動態。

 四、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雨滴下落在何處,會有哪些調皮的動作,並提醒幼兒注意作畫常規和畫面的合理佈局。

五、展示幼兒作品,表述小雨滴下落的場景。

1.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師:你的小雨滴落在了哪裏?它是怎麼從天上落下來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個有趣的動作。

2.兒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

師:雨天的景色可真美,你最喜歡哪一幅作品?爲什麼?

教學反思:

下雨是孩子們最常見的現象了。因此孩子們對於雨滴是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的。活動由手指兒歌導入,直奔主題,一下子把孩子們帶入了雨中世界,激發起孩子們對雨的興趣。活動中,我沒有直接出示雨滴圖,而是先讓孩子們回憶下雨情景,說說自己對雨滴的印象,然後在孩子們印象的基礎上,出示自制的PPT課件,讓孩子們觀察雨滴的動態形象,孩子們被小雨滴可愛、調皮的樣子逗得哈哈大笑,情緒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創作的慾望也被得到激發。PPT課件後半部分是讓幼兒看圖說說雨滴落在了哪裏,我只做了落在荷葉、小花、小草、玻璃上等幾幅圖,在數量上有點不夠,可以做得再充實一些。範畫的出示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們理解構圖,更好地感受雨滴下落的美麗景色,但從孩子們的繪畫過程中來看,範畫也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一些孩子的思維和想象力,有些孩子沒動腦筋,就根據範畫來畫了。因爲考慮到雨滴寶寶的形象對大班幼兒來說比較簡單,所以在之前示範的`時候,我沒有自己來示範,而是請了班上一位繪畫能力較強的小朋友來示範,因爲我相信這對她來說是可以做的很棒的。從老師的示範“地位”轉向幼兒自己來示範,不知道這樣的角色轉變,這樣的放手,在這個活動中是否可行呢?

最後的講評環節,我從兩個方面展開。一是請幼兒上來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小雨滴落在了哪裏?是怎麼從天上落下來的?然後通過一起表演雨滴下落的動作來感受小雨滴的可愛形象。二是請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在交流、討論中,學習一些幼兒比較好的繪畫想法和繪畫方法。講評中,我能注意對個別特殊作品的重點交流,激發孩子們學習的慾望。縱觀整個活動,今天孩子們的課堂常規不是很好,特別是最後的講評環節,個別幼兒注意力不夠集中。在這方面還要加強、努力。

小百科:

雨滴是一種自然降水現象。大氣層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大量的小水珠形成了雲。當雲中的水珠達到一定質量以後就會下落至地表,這就是降雨。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並用動作準確表演。

2、嘗試以歌唱、肢體動作快樂地進行表演。

活動準備:

1、"兒歌":《牙刷的表演節目》

2、掛圖:《牙刷的.表演節目》。

3、CD:《牙刷的表演節目》、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學念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完整念兒歌一遍,請幼兒傾聽。

2、請幼兒結合看錶演的經驗,說一說兒歌中的舞臺、幕布、主角、配角分別是什麼。

3、跟着老師完整念兒歌。

二、欣賞《牙刷的表演節目》。

1、出示掛圖,請幼兒欣賞畫面,感受畫家是如何表現牙刷上臺這一場景的。

2、鼓勵幼兒思考:畫家沒有表現出的兒歌內容可以怎麼表現?

三、學唱歌曲:《牙刷的表演節目》。

1、播放CD,請幼兒仔細傾聽,感受歌曲的歡快與熱鬧。

2、學唱歌曲。

四、情景劇表演。

幼兒自願分爲歌唱組、表演組,鼓勵幼兒大膽創編動作並表現兒歌內容。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對柚子皮展開想象,根據柚子皮的外形聯想出多種物體,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2、能主動參與創編活動,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語言表達能力。

3、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作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實物:半個柚子皮(用袋子裝好)

2、畫有半個柚子皮的背景圖每人一張、小動物圖片、畫筆

三、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對半個柚子皮展開初步的想象。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出示裝好的柚子皮,請幼兒通過看看、摸摸、聞聞,猜猜袋子裏面裝的'是什麼?)

——師:這半個柚子皮看上去像什麼?(老師轉動柚子皮,讓幼兒從不同的方位進行觀察。

2、對柚子皮展開想象,嘗試用句子進行描述

——師:柚子皮會變魔術,瞧!它變出了什麼?誰會在上面玩呀?(出示柚子皮變魔術後的圖片。老師把這幅圖編成了一句話。

——請幼兒用“柚子皮,變xx,xx用它來幹什麼?”的句式進行描述。

3、創編《有趣的柚子皮》的故事

(1)、老師出示背景圖,示範編故事。

(2)、幼兒對半個柚子皮展開想象,自由添畫,並選擇小動物進行故事創編。

請個別幼兒講述

鼓勵幼兒相互講述。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收集"的涵義,根據交流中出現的不同畫面,知道每個人的"收集"各不相同。

2.積極參與集體討論,初步理解物體間的相互關係,感受"收集"中蘊涵的美好情感。

3.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

活動準備:

ppt課件

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詮釋意思

1.出示禮物盒圖片,猜猜裏面會有些什麼?

師:孩子們,看這是什麼?

幼:禮物盒。

師:這是我的禮物盒,你們猜一猜,我會在裏面放些什麼東西?

幼1:化妝品。幼2:衣服。幼3:玩具。

師:我們一起來看

小結:把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放在一起,並且非常愛惜地保存起來,這就叫"收集"。

2.你們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二、解讀圖片,說說自己和他人的收集。

1.出示奶奶圖片,猜一猜奶奶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2.出示垃圾圖片,誰喜歡收集垃圾?爲什麼?

3.這是什麼?這一堆怪怪的'東西是誰收集的呢?

4.出示歡歡,歡歡喜歡收集什麼東西呢,我們來問一問她?

師幼:歡歡,你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歡歡:我喜歡收集藍色的東西

師:你喜歡收集什麼顏色的東西?

5.出示秋天圖片,誰來告訴我這是什麼季節?秋天喜歡收集什麼?

6.出示月亮圖片,月亮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7.聽海浪的聲音,這是什麼聲音?大海會喜歡收集什麼東西?

8.出示藍天圖片,藍天喜歡收集什麼?

9.聽雨聲?這是什麼聲音?誰喜歡收集雨滴?

三、深入理解,感受溫馨

1.理解意義,感受媽媽愛的情感。

(1)提問:我們的家人也喜歡收集,知道媽媽最喜歡收集什麼嗎?

(2)提問:媽媽有一份非常特別的收集是你們不知道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媽媽收集了什麼?怎麼會有這些收集呢?

四、集體欣賞散文詩

總結:孩子們,我們在不久的日子裏就要離開老師,離開幼兒園,我們一起來做一次收集,收集值得我們回憶又有紀念意義的東西。有了這份收集,不管以後你在哪裏,我們都能想起對方,想起實驗幼兒園的朋友們,這是我們人生中的一份財富!

活動延伸:

將自己的收集在班級中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