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集合五篇

關於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集合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範文集合五篇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1

一、目標。

感受壓路機行動緩慢的特點。

二、準備。

1、掛圖,故事磁帶。

2、壓路機、大卡車、小汽車頭飾若干。

3、請三位大班幼兒分別戴上大卡車、小汽車、壓路機頭飾,按故事情節進行表演。

三、過程。

1、觀看故事表演。

(1)三位大班幼兒頭戴壓路機、大卡車、小汽車的頭飾出場。你們知道這三輛車的名字嗎?

(2)這三種車誰跑得最快?誰跑得最慢?

(3)觀看大班幼兒的故事表演。

2、完整欣賞故事。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傾聽故事一遍。

(2)壓路機在馬路上擋住了誰的路?它們是怎麼說的?

(3)大卡車、小汽車遇到了什麼麻煩?

(4)誰幫助它們解決了困難?

(5)大卡車、小汽車這一次對壓路機說了什麼?

(6)爲什麼壓路機快不起來?

(7)引導幼兒,瞭解不同的車有不同的'用途:壓路機爲了壓平路面,所以才需要慢慢地開,而大卡車、小汽車要運貨送人,所以要快快地開。

3、表演故事。

(1)你能用身體動作來學一學,慢吞吞的壓路機嗎?

(2)跟着錄音故事,幼兒按意願選擇頭飾分角色進行表演。

四、建議

有可能的話,帶幼兒觀察壓路機工作時的情景。

附:慢吞吞的壓路機

壓路機又大又笨,走起路來慢吞吞的。大卡車趕上來說:“別擋路,別擋路!”小轎車從後面趕上來說:“讓開,讓開!”

一會兒,壓路機看見大卡車在坑坑窪窪的路上停了下來,邊擦汗邊嘆氣,小轎車也冒着熱氣停在那裏嘆氣。

壓路機知道,路不平,汽車開不動,壓路機就慢慢地走着,使勁地把路壓平了。

一會兒,大卡車從後面趕上來,朝壓路機點點頭:“謝謝!”小轎車也從後面趕上來,說:“對不起,我不該笑話你!”

壓路機笑了。它還是慢吞吞地走着。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要求:

1、讓孩子感受春天的氣息,知道春天是萬物甦醒的季節。

2、初步瞭解漢字中也有表示數量的字。

設計思路:現在是春天的主題,春天又是萬物甦醒,氣象更新的季節,結合課改精神和“科學認讀”的理念與計算活動相整合,設計了這個活動。因爲數字1——10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已相當熟悉,而“科學認讀”是以感官刺激讓幼兒逐步認識漢字,同時,還要以幼兒感興趣的或能吸引孩子的內容來刺激孩子的感官,讓孩子自由學習,自己去找答案。所以,我覺得數字1——10與漢字中的量詞的念法相同,但寫法不同,還有大小寫之分,對於好奇的孩子來說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更便於孩子記憶和認讀。

活動準備:一幅春天的.畫面,練習紙、記號筆、漢字卡,數字卡等

活動過程:

1、導入:現在是什麼季節啊?(春天)你怎麼知道是春天啊?(泛講)是啊,春天是萬物甦醒,氣象更新的季節,是美麗的季節,我這裏也有一幅春天的畫,你們看看有些什麼?(幼兒講述,並找出相應的漢字)

2、幼兒操作:你們看到那麼多景色,我再請你們幫忙數一數有多少,可以用數字幾來表示,並把他寫在這張紙上。

3、師生共同檢驗:填上數字。

4、認識漢字中的大小寫數字:我這裏還有一些字寶寶,他們說,他們也叫1、2……10,而且,他們還是雙胞胎,名字一樣,長的不一樣,你們認識他們嗎?(幼兒操作,幼兒自由選擇擺放)

5、再次檢驗:

(1)糾正錯誤

(2)整理區分大小寫漢字。

6、結束活動,材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幼兒操作。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幼兒園建立了圖書館,但我發現本班幼兒對圖畫書閱讀的興趣並不濃,報名辦理“幼兒園圖書館借閱證”的孩子也只有11名。分析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南於他們體驗閱讀樂趣的機會不多,對閱讀沒有深刻的認識。基於此,我認爲借幼兒同圖書館開館之際,帶領孩子們到圖書館看書,將是一個引導他們感受閱讀樂趣的契機。於是,我通過帶領幼兒參觀圖書館,讓幼兒感受閱讀的樂趣,激發他們進入圖書館閱讀的願望和初步培養幼兒遵守圖書館各種規則的意識。

活動目標:

1、體驗閱讀圖畫書《維利牀下的鬼》的樂趣,激發來圖書館閱讀的願望和興趣。

2、初步瞭解幼兒同圖書館是藏書、看書、借書的地方。

3、初步瞭解在圖書館閱讀的規則。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在圖書館準備圖畫書《維利牀下的鬼》《好安靜的蟋蟀》和已經閱讀完畢的《三個強盜》。

2、經驗準備:借幼兒園圖書館開館之際,教師從圖書館借閱《貓太噼哩噗嚕在海里》《三個強盜》等幾本充滿趣味的圖畫書,與幼兒一起分享,激發幼兒閱讀圖畫書的興趣和參觀幼兒園圖書館的願望。

重點、難點:

重點:培養幼兒對圖書的閱讀興趣。

難點:初步瞭解閱讀的規則並嘗試遵守。

活動過程:

一、走進圖書館之前的準備活動

1、引導幼兒發現圖書館的指向標。

教師:哪個小朋友能發現去圖書館怎麼走?

幼兒:(指着箭頭說)走這裏。

幼兒:這上邊寫着“圖書館”。

隨後幼兒順着箭頭指向來到幼兒園圖書館門口。

2、討論圖書館的作用及閱讀規則。

教師:你們知道圖書館是做什麼用的嗎?

幼兒:是用來看書的。

教師:在圖書館看書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

幼兒:安靜,要一頁一頁地翻閱,看完後書要放回原處。

二、圖書館裏的活動

1、認識圖書館的兩位老師。

介紹圖書館的兩位老師。和小朋友一起向他們問好,告訴幼兒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可以請這兩位老師幫忙。

2、認識不同類型的書。

(1)認識大書:出示大書《白羊村的美容院》,讓幼兒感知大書的特點。

教師:你們覺得這本書和我們平時看的書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幼兒:很大,就是站在最後的小朋友也能看到書的畫面。

教師:看看這本書的封面上有什麼?

幼兒:有不同顏色的小羊,有小河。

幼兒:老師,我們家有這本書,是《白羊村的美容院》。

教師:是《白羊村的美容院》,可以讓爸爸媽媽帶你們來這裏借閱。

(2)認識帶聲音的書:出示《好安靜的蟋蟀》。

教師:請幼兒猜一猜這本書會講什麼樣的內容。

幼兒:“蟈蟈”“蛐蛐”……

教師:翻閱到書中的最後一頁,讓幼兒聽一聽書中發出的叫聲。幼兒非常安靜,專注地聽着從書中發出的聲音。

教師:我忘了這本書是從哪裏拿的?

教師帶幼兒認識熟悉一下書的標誌與櫃格的對應:這本書應該放在這裏,你是怎樣知道的.?你看到了什麼?

(3)認識英文及日文書。

(4)介紹正常大小的圖畫書。

教師拿出《維利牀下的鬼》與幼兒共同閱讀。

教師:看看這個小朋友在幹什麼?他睡着了嗎?你們想一想他爲什麼沒有睡着?

幼兒:他在睡覺,可是沒有睡着!

幼兒:他害怕!

幼兒:他後邊有鬼!

教師:那你們知道什麼是鬼?你們怕鬼嗎?我們看看這個叫維利的小朋友怕不怕鬼,同時介紹作者及出版社。

教師翻到在有眼睛的一頁時,孩子們神情緊張地盯着畫面,屏住呼吸,紛紛來猜測媽媽是否看到鬼了。當幼兒發現媽媽看到的是老鼠時,都笑了。

3、幼兒自主閱讀,體驗閱讀的快樂。

(1)分散閱讀。

孩子們自由選擇圖畫書閱讀大約10分鐘,觀察孩子選書並給予相應的閱讀指導。

(2)分享——我看了什麼書?

通過分享,使幼兒感受到圖書館的書非常多,是一個藏書的地方。

4、解還書、借書。

一位教師來還《三個強盜》一書,並請圖書館的老師再推薦一本有意思的書書,宋老師推薦了一本《魔法師爸爸》。通過老師的還書、借書使幼兒瞭解借閱規則。

個人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1)初次帶幼兒參觀圖書館,陌生的環境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新鮮的刺激;由於選擇的圖書故事情節比較曲折,因此幼兒在活動中情緒比較愉悅,參與熱情也比較高。

(2)在活動過程中,幼兒能夠感受圖書館的氛同,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同時初步瞭解一些基本的閱讀規則,活動的目標基本達到。

(3)對幼兒一些意外而迫切的需求的滿足(如幫幼兒找到《哪吒鬧海》這本書),更加強化了他們的閱讀興趣。

2、活動中的不足:

幼兒在圖書館閱讀的過程中,表現出一些不良的閱讀習慣,如交談、跑跳等。這些可能和幼兒關於閱讀規則的前期經驗不足有關,如果能夠在參觀圖書館之前讓幼兒去參觀真實的圖書館,或者看一些圖書館閱讀的錄像,強調圖書館的規則,也許他們會有比較直觀的感受。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以在以後的活動中,通過各種途徑進行培養。在活動中,當幼兒爭着在地毯上看書的時候,可以讓他們體驗一下很多人在地毯上擠着看書時的感覺,也許能夠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規則的作用。

主要內容:

1、活動中教師對圖書的選擇與講述到位。從類別及內容上講,教師選擇的圖書適宜,能夠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教師對所選擇的圖書瞭解深入,如在講《維利牀下的鬼》一書時,有些內容的節奏非常快,有些節奏則非常慢,速度契合故事的情節發展,幼兒完全被吸引到故事當中去了。

2、教師應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以確定下一步活動。觀察幼兒看書時的表現,可知他們對圖書館的閱讀規則並不瞭解,應在閱讀後組織幼兒對圖書館的規則進行討論,會更爲有效。

3、教師的教態以及與幼兒的互動自然順暢。去圖書館的路上,教師拉着幼兒走過去,輕聲介紹,給人以溫馨之感;幼兒對老師的提問積極應答,雜而不亂。

4、在圖書館要遵守安靜閱讀的規則,而在圖書館和幼兒一起大聲閱讀圖書是否適宜還需探討。

綜合評析:

1、教師目光敏銳,抓住適宜的時機生成活動。活動來源於教師對本園特有的“幼兒圖書館”這一教育資源的關注,以及圖書館開放後本班幼兒興趣不大、熱情不高的現狀分析,教師敏銳地抓住這一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和思考,進而設計了一次生動、自然、流暢、富有意義的教育活動。這樣的活動是幼兒需要的,是基於幼兒已有經驗的,是有發展性的。

2、靈活的教育策略使活動流暢開展。親切的談話讓幼兒輕鬆地瞭解了圖書館的內容;圖畫書的共同閱讀讓幼兒感受在網書館閱讀的快樂;集體的討論與教師的示範讓幼兒初步瞭解了圖書館的閱讀與借閱規則……各個環節的策略運用適宜,教師的提問引導簡潔,使活動自然而有序地開展,身臨其境的真實觀察與閱讀體驗讓幼兒喜歡上了圖書館,有效地達到了活動目標。

3、教師個人反思中對於活動中出現的“幼兒表現出不遵守圖書館規則”的現象進行了反思,並對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教師的這種發現問題與尋找原因,從原因出發解決問題的反思方式值得學習。但教師僅從自己的認識水平出發來分析可能存在一定侷限性,若教師反思小組就這個關鍵問題來共同反思,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分析則能更加客觀深人地幫助教師找到問題的根本與解決問題的適宜途徑。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4

語言活動:

柳條兒青,柳條兒長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主要內容和情節,並創編故事。

2、感受作品中的生活情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充分發揮幼兒想象力。

難點:在理解故事主要內容和情節的基礎上創編。

活動準備:

圖片(背景圖柳樹和小河、小甲蟲、黃蝴蝶、大黑貓)、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一、出示柳條,引出主題

這是什麼?(柳條)恩,這根柳條兒又青又長,它還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故事的名稱叫《柳條兒青,柳條兒長》,聽聽故事裏有些誰,會發生一些什麼樣的事情?

二、欣賞故事前三段,完後提問:

故事裏有些誰?發生了一些什麼樣的事情?

過渡語:恩,發生這樣的事情,那小柳樹在春風裏怎麼樣?它是怎麼唱歌的?飛來了一隻什麼樣的小甲蟲和一隻什麼樣的蝴蝶?它們和小柳條是怎麼樣玩的?怎麼唱的`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

三、教師運用圖片邊講述邊提問,幫助幼兒掌握故事情節發展

1、小柳樹在春風裏怎麼樣?(理解詞語:盪來盪去)它是怎麼唱歌的?

2、飛來了一隻什麼樣的小甲蟲?小柳條兒和小甲蟲是怎麼樣玩的?小甲蟲唱了些什麼?

3、飛來了一隻什麼樣的蝴蝶?小柳條兒和蝴蝶是怎麼樣玩的?蝴蝶唱了些什麼?

四、創編故事,教師可指導能力差的孩子編故事

這時候,來了一隻大黑貓,“嘿,嘿,我也要和小柳條兒玩一玩”說時遲那時快,大黑貓已經抓住了柳條兒,會發生什麼事情?請你編一個好聽的故事,編完後也可以跟旁邊的朋友說說你編的故事。(以大黑貓送禮物形式發給幼兒圖片)

五、個別交流

誰願意到前面來講講你編的故事?(可請2―3名故事編的好的幼兒在集體面前講他編的故事)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針對冬天和夏天的話題發表自己的觀點,養成專注傾聽、大膽表達的良好習慣。

2、嘗試以辯論的形式進行交流,提高語言表達的邏輯性。

活動準備:

1、 課前與幼兒共同蒐集多種反映冬季和夏季特徵的圖片,並佈置在活動室。

2、 錄製散文《夏天》、《小雪花》。

3、 可粘貼的小紅花。

活動過程:

1.出示掛圖,引入話題教師出示分別代表兩個季節的花卉圖片,請小朋友說說:它們分別在什麼季節開花。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探討冬天和夏天的'特點(1)你認爲冬天是什麼樣子的?夏天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你認爲冬天或者夏天有什麼好的地方?又有什麼不好的?

3.引入論題,分組討論教師提出問題:你喜歡冬天還是喜歡夏天?爲什麼?將幼兒按觀點的不同分成兩個組,各組幼兒自由交流觀點及理由。

4.講解規則,展開辯論辯論規則:

(1)兩組幼兒輪流發言。

(2)一次理由充足的發言可以爲本隊贏得一朵小花。

(3)一方發言之後,另一方可以反駁,理由充足的,同樣可以贏得小花。

幼兒辯論中,教師注意及時引導幼兒交代清楚自己的觀點和理由,語言表達要完整、流暢。

4.教師簡單小結辯論情況,最後欣賞散文《夏天》、《小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