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精選16篇)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精選1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精選16篇)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我們班幼兒年齡不均,男孩子佔三分之二,幼兒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但幼兒喜歡觀察新鮮事物,樂意在玩中學識。根據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通過卡卡熊過生日作爲教學的切入點,並展開教學。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學習用簡短的句子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

3、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貓、小魚圖片和白紙若干。

2、貓媽媽頭飾1個。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

教師扮演貓媽媽:“小朋友們好!知道我是誰嗎?……你們能不能幫我喂喂我的.貓寶寶呀?讓我先來教教你們怎麼喂貓寶寶吧……”

2 基本活動:

(1)教師示範:

a 先給小貓排隊

向幼兒說明要求,喂小貓的時候要說:“一隻貓吃一條魚”

c 引出多和少(貓的圖片比魚的圖片多1―2張)提問:爲什麼這隻小貓沒有魚吃呀?幼兒討論,教師從旁引導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從旁指導

(3)讓做得對做得好的幼兒上臺來邊做邊講

(4)鞏固複習:教師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3 鞏固複習:

(1)教師在黑板上做,但是由幼兒來說操作過程

(2)讓部分幼兒扮演小貓,部分幼兒扮演小魚,讓幼兒練習操作過程

(3)“送貓寶寶回家” ――讓幼兒把自己得作業放到教師指定的地點

活動延伸:

在遊戲和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種玩具和器材讓幼兒更多的操作比較,加強記憶。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會用對應的方法比較5個以內物體的多、少和一樣多。

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重點和難點

讓幼兒利用一一對應的方法發現兩個物體集合之間的數量關係。

說明:

一一對應是比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簡便、最直接的方式。通過一一對應,不僅可以比較出兩個集合之間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發現相等關係,這是幼兒數概念產生的一個關鍵性步驟。因此,讓幼兒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中自己“發明”一一對應的方法,並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去發現兩個物體集合之間多、少和等量關係是至關重要的。

材料和環境創設

1.材料:誘發對應性材料--碗和調羹、杯子和杯蓋、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自發對應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紅積木和綠積木、蘋果和香蕉、汽車和飛機等等。以上材料可用實物,也可用圖片。

2.環境創設:將以上材料按難易程度編號放暨在數學活動區內供幼兒操作擺弄。

設計思路

一一對應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重疊,另一種是並放。對於幼兒而言,通過重疊的方法更容易發現兩個集合之間的對應關係,所以在活動區內應該先投放可供幼兒進行重疊比較的材料,然後再提供並放對應的材料。這樣便於幼兒“發明”一一對應的方法,並通過這種方法發現物體之間的數量關係。

可供幼兒進行一一對應操作活動的材料有兩種,一種是誘發對應性材料,即兩種材料之間有內在聯繫。另一種是自發對應性材料,那兩種材料之間沒有內在聯繫。很顯然,前一種材料容易引發幼兒的對應行爲,因此,應該先讓幼兒操作誘發對應性的材料,當幼兒形成了一一對應的意識後,則應多提供自發對應性的材料,使幼兒能自覺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去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從而真正形成通過一一時應確定等量的觀念。

一一對應地比較出兩個集合之間的數量關係是一種不經計數比較的前數概念,因爲它並不依靠對數的理解,相反,它是這種理解的'一個基礎。因此,在活動中教師不要向幼兒傳授一一時應的方法,而應該讓幼兒自己去發現,這纔有利於幼兒認知結構的發展,有利於他們以後對數概念的理解。

活動流程

操作探索活動->討論歸納活動->鞏固操作活動

1.通過操作探索活動讓幼兒“發明”一一對應的方法。並發現兩個物體集合之間的多、少和等量關係。

說明

各種操作材料應按難易編號後放置在數學活動區內。教師引導幼兒按次序開展操作活動。

2.通過討論歸納活動及幼兒確立通過一一對應確定等量的觀念。

(l)出示可重疊比較的誘發對應性材料,如小朋友和椅子,讓幼兒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說明

教師出示教具時,一組物體可排列整齊,另一組物體應放成一堆,然後通過提問,如“怎樣才能知道小朋友多還是椅子多?啓發幼兒提出對應的方法,並請幼兒操作驗證。

(2)出示可並放比較的自發對應性材料,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3)出示有一定間隔距離的一排積木,讓幼兒用另一種顏色的積木做一個等量集合,並討論爲什麼這兩組積木是等量的。

(4)出示兩頭對齊,中間間隔距離有異的兩組物體的圖片,讓幼兒辨別其是否等量。

3.通過鞏固操作活動提高幼兒對應的技能。

說明:

教師可在數學活動區內提供數目超過5,或各種排列形式的材料,以增加對應。

反思:

這次活動我採用了分組教學的方式,以便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關注到每個幼兒,實際情況也確實如此,人數少,能提高幼兒學習的專注程度。在操作規則上對幼兒提出了細緻的要求,多數幼兒基本能夠按照規則操作,但是由於時間的原因和幼兒還不能理解如何換組操作,今天的活動只進行了“比多少”操作。近階段的活動,可能比較適合同一遊戲,提供不同類操作材料的操作形式。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自己探索兩組物體(5個以內)的多少。

2、讓幼兒在探索活動中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

3、樂於參與集體活動。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掌握重疊和對應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會比較兩組(5以內)物體的多少。

活動難點:

幼兒自己嘗試找出比較物體多少的兩種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超市遊戲。(碗和勺子)

2、學具準備:超市遊戲。(每人手中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

3、顏色不同的雪花片若干。(每人二組,每組不超過五個,用學具袋裝好。)

4、貓和老鼠頭飾若干。(各佔幼兒人數的一半。)

5、操作冊第1冊第17-18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好,聽音樂走線。

2、集體活動。

創設情境:今天,老師買了好多的碗和勺子(出示四個碗和五個勺子)

教師:請小朋友們幫老師看一下碗和勺子哪個多一些?哪個少一些?你是怎麼發現的呢?

(引導幼兒自己嘗試用重疊和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在幼兒發現了一種方法後,老師進行及時鼓勵與總結,並強調是用了什麼方法進行比較的;若幼兒沒有發現,教師要進行合適的引導。)

3、分組活動。

第一組:玩“超市遊戲。”比較學具袋中的兩種蔬菜,(每種蔬菜不超過五個。)哪種多一些?哪些種少一些?一樣多?

第二組:玩雪花片。比較自己手中的雪花片哪種顏色多一些?哪種顏色少一些?一樣多?

第三組:完成操作冊中第17-18頁的練習。

4、集體遊戲:貓捉老鼠。

教師:孩子們,我們一起來玩一個遊戲吧!(放音樂《一隻小小老鼠》。)

每組8-10人,分別戴上貓和老鼠的頭飾。(每種頭飾不超過五個。)玩貓捉老鼠的遊戲。當音樂停止時,要請幼兒說出自己組中貓和老鼠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小朋友們今天真棒!都學會了兩種比較物體多少的.方法:重疊和對應。好,現在請小朋友們把你小學具袋的門打開,把手中的學具寶寶一個一個裝進去,不要忘記把學具袋的門關上!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時,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一下男孩和女孩誰多一些?誰少一些?

2、請幼兒回家後比較一下家中爸爸和自己的衣服或鞋子誰的多一些?誰的少一些?幼兒將學具收拾好。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和一樣多。

2、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用語言表達多少和一樣多的數量關係。

3、培養幼兒對計算活動的興趣。

4、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一條圍裙,小兔、小狗、青菜、肉骨頭圖片;

2、礦泉水瓶、茶杯、書、盤子、小桌子;胡蘿蔔、雞蛋。

3、音樂

活動過程:

(1)看看,我變成誰啦?(師穿圍裙)媽媽穿上圍裙要做事情啦!

(2)(出示小兔)我們家養了小兔子,媽媽要給小兔喂青菜,一隻兔子一棵青菜,一隻兔子一棵青菜,我們家有幾隻小兔子?(兩隻)

媽媽餵了幾棵青菜?(兩棵)

讓我數一數,看寶寶數的.對不對。

(3)聽聽,誰在叫(播放小狗叫的音樂)

是誰呀?(出示小狗)

小狗也餓了,它們也想吃東西了,寶寶們,小狗愛吃什麼呀?(肉骨頭)

那媽媽要準備幾根肉骨頭呀?請一個寶寶來說一說爲什麼?爲什麼要準備三根?那媽媽要準備幾根肉骨頭才能讓每隻小狗都有一根肉骨頭呢?(三根)

你們都叫我準備三根(出示肉骨頭),那好,那請你們幫我數一數啊!正好這裏有三根肉骨頭,那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每隻小狗都能得到,一隻小狗一根肉骨頭。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第一層次:能正確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並會用“〈”“〉”表示其關係;

第二層次:嘗試用“〈”“〉”表示10以內數量的多少;

第三層次:在成人指導下,學習判斷10以內數量的多少。

2.養成玩完活動後按類收拾的習慣。

活動準備:

教具:大的點點比較圖三張,方格紙 ,數字(1—9),符號“〈”“〉”。

學具:“大嘴巴比多少”(2組12套),每個幼兒2張,每張作業上包括點點比較圖和方格紙;符號“〈”“〉”;水彩筆6支;印臺每組2個,數字章1—9。

配組學具:回形針拼圖形(1組);

數字臉譜連線(1組);

大嘴巴比多少(1組 提高型)。

活動過程:

一、玩,複習有關數量關係

1.玩拍手數數(1—50)集體

2.序數(1—10的接數):集體、小組、個別。

3.根據點卡上的點子數做動作:集體、個別。

二、介紹新的.玩法

1.出示“〈”和“〉”,知道其符號名稱,並知道大嘴巴一直朝着多的一邊。

2.提出問題,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今天‘點點比較圖’上蓋了兩組點子,它們分別在第一和第三格里。請仔細看一看,它們分別是多少?”(請幼兒個別回答)

3.介紹新玩法。

根據點子數,知道相應的格子中應該用數字幾表示。再根據比較點子的多少,知道是用“〈”還是“〉”,並把符號放在數字之間。

4.請兩到三名幼兒上來再次嘗試。

三、介紹配組及玩法

1.介紹配組。

“今天我們有兩組新,在第一組和第二組,其中,第一組中的‘〈’和‘〉’是直接擺放的,第二組中的‘〈’和‘〉’是用框中的水彩筆去寫的。其他組還有回形針拼圖形和數字臉譜連線的活動。”

2.鼓勵幼兒去嘗試玩新,並抓緊時間玩遍所有的。建議玩的快的幼兒,鼓勵他們去玩難度高的一組新。

3.提出要求,玩過的要按類收拾好。 字串7

四、循環

教師重點觀察幼兒參與新的活動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幼兒,對個別有困難的幼兒通過啓發性的提問,幫助他們完成,掌握方法。

五、活動小結

1.教師對幼兒中好的行爲、方法予以表揚。

2.再次強化幼兒新的方法。

3.請幼兒爲新起一個名字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和一樣多。

2、在活動中會用語言表達多少和一樣多的數量關係。

3、願意和同伴一起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準備:

1、娃娃圖片

2、帽子、圍巾、口罩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出示圖片

師:冬天來了,天氣越來越冷,小朋友出門要帶上帽子、圍巾好口罩。

二、帽子和圍巾比較多少。

1、師:圖上有什麼?(帽子和圍巾)

有幾頂帽子?(2頂帽子)用數字幾來表示?

2、幾條圍巾?(3條圍巾)用數字幾來表示?

3、帽子和圍巾哪個多?

三、圍巾和口罩比較多少

1、各用數字幾來表示?

2、圍巾和口罩哪個多哪個少?

四、小朋友和口罩比較多少

1、有幾位小朋友?(3)用數字幾來表示?

2、有幾隻口罩?(3)用數字幾來表示?

3、幫小朋友帶上口罩。

教學反思

1、通過遊戲,讓幼兒學習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及一樣多

2、培養幼兒的活潑開朗的形格。

3、活動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有待完善

4、幼兒由於年齡小還不能掌握這節課要達到的目標。

5、聽取專家、老師們的見意後,完善到教學活動中,使這節課更完美。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探索學習用多種方法比較感知物體的多、少。

2、激發幼兒動腦、動手,樂於參與操作活動。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神祕袋、三角形、圓形圖形版。

2、學具:小星星。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走線,線上遊戲:比一比。

(二)教師出示“神祕袋”,學習用點數、一一對應兩種方法比較多少。

1、請一位幼兒摸摸並說一說:裏面裝的是什麼圖形。

2、教師分別抓“三角形”和“圓形”散放與地板,提問:我們用什麼方法可以知道是三角形多還是圓形多?

3、師幼共同點數。小結:我們用點數的方法知道三角形多圓形少。

4、引到幼兒自由討論:還有什麼方法?

5、教師示範一一對應法比較多少。小結:誰的上面或下面沒有和他對應的就表示誰多。

6、請一位幼兒抓圖行板,鞏固練習點數和一一對應兩種方法。

(三)學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多少。

1、教師提問:老師和小朋友哪個多哪個少?你是怎麼知道的?(看一看就知道了)。

2、請小朋友再比一比、看一看教室裏的窗戶和門哪個多哪個少?(提醒幼兒用完整的.話說出窗戶多門少)

(四)遊戲“找朋友”。

1、老師請每一個男孩去找一個女孩兒做好朋友,請小朋友觀察是男孩多還 是女孩多。你是怎麼知道的?

2、引到幼兒理解,若有男孩沒有找到朋友,就說明男孩多;反之,就是女孩多;如果都找到了朋友,就是一樣多。

3、小結:手牽手一個人找一個朋友也是一種比較多少的方法。

(五)遊戲“切西瓜”。鞏固練習用以上四種方法來比較多少。

兒歌:切、切、切、切西瓜,西瓜哪裏來,農民伯伯種出來,要吃西瓜切兩半。

(六)幼兒操作教具,教師指導。操作完了之後,請幼兒和同伴或老師交流:

我用什麼方法比較出紅(黃)星星多、黃(紅)星星少?

(七)聽音樂收學具,活動結束。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繼續引導幼兒學習用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和一樣多。

2、通過遊戲活動讓幼兒感知物體的多少,一樣多,感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小兔的家

2、材料準備:學具動物頭飾若干;椅子、盤子、水果、套圈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到兔媽媽家做客,引出課題。

1、嘗試“發現”一 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遊戲(1): “小朋友坐椅子”,幫助幼兒感知對應和比較。(側重於少,添上一個就一樣多)

兔媽媽:秋天到了,兔媽媽家果園裏的果樹都成熟了,它想請小動物們去它家裏開水果會呢?你們想去嗎?哪我們出發吧!(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室並找個位子坐好)

咦!怎麼有一個小動物沒有椅子坐呢?(引導幼兒說“椅子少小朋友多”)小動物和椅子是一樣多的還是不一樣多的'?誰多?誰少?多幾個?少了幾個?現在兔媽媽給它加上一把小椅子,現在小動物和小椅子怎麼樣啦?(引導幼兒說出小動物和小椅子一樣多)

遊戲(2): “分盤子”,加深感知對應的概念。(側重於多,不一樣多就去掉)

兔媽媽:歡迎你們到我家來吃水果,吃水果之前,兔媽媽想請每小小動物去拿好一個盤子?(請小動物自己去拿盤子)

咦!怎麼還有一個盤子呀?是不是還有一個小動物沒有拿到盤子呀?小動物和盤子是一樣多的還是不一樣多的?誰多?誰少?多幾個?少了幾個?怎樣才能讓小動物和盤子一樣多?

遊戲(3):“分水果”。(側重於一樣多)兔媽媽:小動物們都拿好了裝水果的盤子,水果會馬上就要開始了,請小動物去拿一個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吧!(請小動物自己去拿水果)

咦!現在小動物們都拿到了自己喜歡吃的水果,小動物和水果是一樣多的還是不一樣多的?(引導幼兒說出一樣多)

2、小結:小動物們真棒,能發現椅子和小動物不一樣多,椅子少了一把;還能想出再添上一把椅子後,小朋友就和椅子一樣多啦。

二、遊戲“小動物找山洞” 。

1、兔媽媽:水果好吃嗎?現在兔媽媽想請小動物們來玩遊戲了,你們想玩嗎?

2、第一遍遊戲:(山洞要比小動物少)兔媽媽和小動物集體念:“小動物,跳跳跳,找到山洞快躲好”時,小動物立即找山洞跳入。

咦!怎麼有一隻小動物沒有山洞呀?山洞和小動物一樣多嗎?誰多?誰少?多幾個?少幾個?

3、第二遍遊戲:(山洞和小動物一樣多)兔媽媽和小動物集體念:“小動物,跳跳跳,找到山洞快躲好”時,小動物立即找山洞跳入。

哇!小動物們都很棒,都找到了山洞。山洞和小動物一樣多嗎?

三、遊戲結束

兔媽媽:小動物們今天在兔媽媽家玩的開心嗎,可是時間不早了,

小動物們要回家了,下次兔媽媽再邀請你們到我家來玩好嗎?再見!

2 幼兒園大班比多少教案:《比較多少》

活動準備

多種數量不同的物體。每人一組物體。

活動過程

一、遊戲導入。

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它的朋友們給它帶來了許多的禮物。老師扮演小兔,小朋友們扮演小兔的朋友,每人拿着一筐的東西。

二、幼兒用意義對應的方法比較多少。

1、小朋友們和旁邊的同伴對應比較,看誰的東西多。

2、找朋友比較看和誰的一樣多。

三、學習用添加或減少的方法使兩種物體變得一樣多。

老師出示兩種數量不同的物體讓小朋友們想辦法,怎樣就把兩種物體變得一樣多。

可以將多出來的物體拿掉,也可以給少的再添加。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直探討。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 篇9

設計思路:

三至四歲的孩子是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時期,他們對周圍事物越來越感興趣。我在設計這活動時,從幼兒的興趣點着手,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選題不宜太難,以情境引入課題,帶寶寶們去動物餐廳吃美食,利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找朋友,比較出物體的多少。同時,在活動中爲幼兒提供操作、探索的機會,有利於幼兒的`認知活動向更深、更廣的層次邁進。

活動目標:

1.願意積極參與比較數量多少的活動。

2.能用添1或去1的方法讓兩組物體的數量變成一樣多。

3.知道用重疊、並放、連線等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並用語言表述操作結果。

活動準備:

1.魚、老鼠圖片、花生、紙杯、水彩筆。

2.資源包材料:操作卡《請朋友吃一吃》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一一對應比多少。

1.男貓寶寶和女貓寶寶結伴去餐廳,觀察比較男貓寶寶和女貓寶寶的數量,判斷多少。

2.到餐廳就坐,觀察比較貓寶寶和椅子的數量,判斷多少。

3.分發杯子喝水,觀察比較貓寶寶和杯子的數量,判斷多少。

小結:判斷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和少,用添1的方法可以是相差1的兩組物體的數量一樣多。

4.探討用什麼樣的方法判斷一整盤魚和所有貓的數量關係。

小結:我們可以每一隻小貓從盤子裏拿一條魚,這樣一一對應比較多少,就能判斷魚和貓的數量是不是一樣多。

二、幼兒兩兩合作判斷5只老鼠與4顆花生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三、完成操作練習,鞏固用去1、添1使兩組物體相等的方法。

1、幼兒完成《請朋友吃一吃》的練習,指導語:請你用連線的方法使每隻小螞蟻吃一粒豆子,並比較螞蟻和豆子的數量,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想個辦法讓每隻小螞蟻吃上好吃的豆子吧!

2、相互檢查、評價操作結果。

活動反思:

幼兒多次進行匹配活動後,認識並理解了相關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一一對應的關係,活動中能夠確定兩組物體數量說多誰少,還是一樣多。並掌握了使兩組數量不相等的物體變得相等的方法,目標基本達成,我的小結不夠全面。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讓學生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3、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教學重點:知道“同樣多”的含義。會正確進行“多、少”的比較。掌握比的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會比較多個物體的多少。掌握自己認爲適用的好的比較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及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趣

1、多媒體課件展示小豬、小兔蓋蓋房子的情境動畫。

學生觀看動畫,用所看到的動畫內容講小故事給同學們聽,把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教學中。

2、談話導入:請小朋友看一看,在我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麼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比較多少。

板書課題:比多少

二、合作學習,自主探究

1、小組合作,觀察動畫處,組內交流。說一說動畫片裏的故事都講了什麼?

小組交流:有4個蘿蔔、3個蘋果、4只小兔、3只小豬、4根木頭、4只小凳……

2、引導觀察,初步感知“同樣多”

⑴、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麼?有多少呢?(學生數一數)

⑵、問:小免去搬磚,有幾隻小免,有幾塊磚,小免和磚誰多?你是怎麼知道的.?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嗎

⑶、問:這樣一個對着一個,都沒有多餘的,我們就說小免和磚的塊數怎麼樣?(一樣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

板書: 4=4 學生書空並齊讀 老師介紹等號

⑷、學生動腦筋:看看,動畫片裏還有什麼和什麼“同樣多”?

⑸、動手操作:學生用學具袋中的物品擺“同樣多”的物品

比如說:圓片和三角形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 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操作,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通過觀察、操作,初步體驗數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3、通過聽童話故事,培養學生助人爲樂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會正確地進行“多、少”的比較。

教學用具:

將第6頁的主題圖做成動畫課件;學生準備學具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師:小朋友們喜歡聽故事嗎?出示主題圖,你們能根據這幅圖講一個故事嗎?(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

2、講故事。(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注意多讓幾個學生加以補充,這樣可以使故事更加完整。在說到小豬幫小兔蓋房子的時候,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同樣多”。

師:圖上有幾隻小兔?每隻小兔搬多少塊磚?

生:3只小兔,一隻小兔搬一塊磚。

師:說得很好,兔子和磚都沒有多餘的,這時我們可以說兔子和磚同樣多。你們記住了嗎?仔細觀察什麼和什麼也同樣多?(隨意比較)

⑴同桌兩人交流。 ⑵指名回答。

2、教學“多”“少”除了發現什麼和什麼同樣多之外,你還發現了什麼?如,我發現1只小豬扛1根木頭,還剩1根木頭。

師:小豬和木頭誰多誰少?

生:木頭多,小豬少。師:還可以怎樣說?(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仔細觀察,什麼和什麼比誰多誰少?(隨意比較)

剛纔所講的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知識。揭示課題:比多少

3、動手操作同位兩人合作要求:

一人先擺學具,同位與他擺得同樣多。(讓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擺一擺)一人先擺學具,同位擺得比他多或少。(讓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擺一擺)

思考:怎樣才能一眼就看出擺的同樣多,誰擺得多?誰擺得少

⑴獨立思考

⑵交流方法

在多種方法中讓學生髮現對齊擺,即一一對應的方法擺,比較容易比較。

4、說出生活中“同樣多”“多”“少”的例子

三、鞏固運用,深化拓展

1、同桌合作,擺學具卡片,邊擺邊說。

①一個同學先擺,同桌需擺得和他同樣多。

②同桌合作,一個擺得多,一個擺得少。

同學們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樣擺,老師一眼就可以看出誰多,誰少,或者同樣多?(數一數,寫上數。對齊擺,長的表示多,短的表示少,一樣長的.表示同樣多)

他們的方法都好,你們是怎樣擺的呢?我們應該多動腦,多思考,講究方法。

2、說說生活中1 ‘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誰能用“同樣多”“多些”“少些”說說生活中的事?(我有兩隻手,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同樣多。我家女的比男的多,男的比女的少……)同學們說了這麼多,說得這麼好,原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比一比,誰最聰明。

教師拿出一串紅、白相間的珠子,讓學生判斷哪種顏色的珠子多。

①生在組內說說。

②小組交流彙報。

(用數的方法比較:數出紅、白珠子各有幾顆,再比較。用找朋友的方法比較:一顆紅珠子和一顆白珠子是一對朋友,最後剩下哪種顏色的珠子,哪種顏色的珠子就多。還可以這樣比較:因爲這串珠子是按一顆紅珠子,一顆白珠子,一顆紅珠子,一顆白珠子的順序串起來的,如果最後一顆是白色的,那就可以說兩種珠子同樣多;反之,就比紅珠子多)

4、課堂演練。

①完成第7頁的“做一做”。先擺一擺,再說一說。

②練習一第3、 4題。

第3題: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圖,判斷兩種動物是不是同樣多,再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驗。學生回答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公雞和鴨子雖然擺得一樣長,但疏密不同,進而判斷擺得密的鴨子只數多些而公雞隻數少些。

第4題: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較。

A、用數的方法:先數出紅珠子有幾顆,黃珠子有幾顆,再比較。

B、一顆紅珠子和一顆黃珠子是一對朋友,最後剩下哪種顏色的珠子,哪種顏色的珠子就多。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可真聰明,說得妙極了!這節課大家學得很好。其實數學王國裏還有許多奧祕呢!只要我們處處留心,好好學習,一定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板書設計

比多少

同樣多多少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通過有趣的遊戲活動,讓幼兒感知和比較事物數量的多少。

2、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遊戲的方法。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插卡板塊;硬紙皮做的紅、藍花各六朵;1-8數字套;大骰子個;場地佈置:紅、綠兩個大圓圈;錄音帶、錄音機;幼兒學具:紅藍膠花各六個,小骰子個共五套;1-8的紙牌五套。

活動過程:

1、數數遊戲:1-30。

2、遊戲:滾骰子

兩個幼兒爲組,每個幼兒六朵膠花。遊戲開始,兩個幼兒猜“剪刀石頭布”,憑輸贏幼兒先後擲骰子,並根據骰子上的點數取出相應數量的.膠花,比比誰多?誰少?

3、遊戲:翻紙牌

兩個幼兒爲組。遊戲開始,把1-8的紙牌反放在桌面上,兩個幼兒猜“剪刀石頭布”,憑輸贏幼兒先後翻張紙牌,比比誰多?誰少?

4、遊戲:佔圈

每次請8-10名幼兒遊戲。遊戲開始,幼兒聽音樂繞着地上的兩個圓圈走,音樂停,馬上站到圈裏(引導幼兒分別站到兩個圈裏),比比哪個圓圈的幼兒多?哪個圓圈的幼兒少?

活動反思:

每環節都讓幼兒在操作中學習數學、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以遊戲化的口吻,使整節課循序漸進,在重點與難理解部分重複數數,讓幼兒加深理解數字與數量間的關係。特別在操作探索與遊戲中,我們都能看到幼兒好學、樂學的表情,對我來說,看着孩子這樣的表現,能夠達到這種程度,我已經很開心了。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孩子們也笑得更加燦爛。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通過有趣的遊戲活動,讓幼兒感知和比較事物數量的多少。

2、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遊戲的方法。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體驗數學集體遊戲的快樂。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插卡板一塊;硬紙皮做的紅、藍花各六朵;1―8數字一套;大骰子一個;場地佈置:紅、綠兩個大圓圈;錄音帶、錄音機;幼兒學具:紅藍膠花各六個,小骰子一個共五套;1―8的紙牌五套。

活動過程:

1、數數遊戲:1―30。

2、遊戲:滾骰子

兩個幼兒爲一組,每個幼兒六朵膠花。遊戲開始,兩個幼兒猜“剪刀石頭布”,憑輸贏幼兒先後擲骰子,並根據骰子上的點數取出相應數量的膠花,比一比誰多?誰少?

3、遊戲:翻紙牌

兩個幼兒爲一組。遊戲開始,把1―8的紙牌反放在桌面上,兩個幼兒猜“剪刀石頭布”,憑輸贏幼兒先後翻一張紙牌,比一比誰多?誰少?

4、遊戲:佔圈

每次請8―10名幼兒遊戲。遊戲開始,幼兒聽音樂繞着地上的兩個圓圈走,音樂一停,馬上站到圈裏(引導幼兒分別站到兩個圈裏),比一比哪個圓圈的.幼兒多?哪個圓圈的幼兒少?

活動反思:

每一環節都讓幼兒在操作中學習數學、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以遊戲化的口吻,使整節課循序漸進,在重點與難理解部分重複數數,讓幼兒加深理解數字與數量間的關係。特別在操作探索與遊戲中,我們都能看到幼兒好學、樂學的表情,對我來說,看着孩子這樣的表現,能夠達到這種程度,我已經很開心了。對他們的表現給予肯定,孩子們也笑得更加燦爛。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3.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互相幫助、樂於助人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8頁,練習一的第1~4題。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具學具:

教師將第6~7頁的主題圖做成動畫課件。 學生準備學具卡片。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1.多媒體出示小豬、小兔蓋房子的動畫課件。

[通過生動有趣的動畫課件,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中展開說,符合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同時,靈活運用畫面引出新知問題,自然有度。]

師:小朋友們愛聽故事嗎?誰能根據我們看到的動畫課件,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呢?(給學生留出3分鐘的思考時間。)

2.講故事。

生1:小兔子的房子被大雨衝倒了,要重新蓋房子,小豬來幫忙。小兔搬磚,小豬扛木頭,他們終於蓋好了新房子!

師:你怎麼知道是小兔在蓋房子?

生1:從房子上面的兔子頭像知道的。

生2:小兔還給小豬準備了好吃的`呢!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

生3:水中的小魚也在爲他們加油呢!

師:同學們講得真好,小豬、小兔互相幫助,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師小結:剛纔同學們你一句我一句把觀察到的講成了一個有趣的故事。通過這個動畫片你能用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說一說嗎?下面我們可以先在小組內說一說。

二、合作探究

[新知過程以學生爲主,學生通過觀察去感悟“多”、“少”、“同樣多”。老師的引導與學生合作恰如其分。新思想新觀念有所體現,同時評價有度,保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小組合作。

觀察動畫片,組內交流。

2.小組交流。

生1:我知道有4只兔子,3只小豬。

生2:有3個蘋果,4個蘿蔔。

生3:有4個板凳,4根木頭。

生4:我發現1只兔子搬1塊磚,沒有剩下的磚。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和一樣多。

2、在活動中會用語言表達多少和一樣多的數量關係。

3、.願意和同伴一起活動,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娃娃圖片

2、帽子、圍巾、口罩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出示圖片

師:冬天來了,天氣越來越冷,小朋友出門要帶上帽子、圍巾好口罩。

二、帽子和圍巾比較多少。

1師:圖上有什麼?(帽子和圍巾)

有幾頂帽子?(2頂帽子)用數字幾來表示?

2、幾條圍巾?(3條圍巾)用數字幾來表示?

3、帽子和圍巾哪個多?哪個少?

三、圍巾和口罩比較多少

1、有幾條圍巾?(3)幾隻口罩?(2)

2、各用數字幾來表示?

3、圍巾和口罩哪個多哪個少?

四、小朋友和口罩比較多少

1、有幾位小朋友?(3)用數字幾來表示?

2、有幾隻口罩?(3)用數字幾來表示?

3、幫小朋友帶上口罩。

幼兒園數學比多少教案 篇16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關係符號“>”“<”“=”並理解其含義,知道讀法、寫法,能用詞語(大於、小於、等於)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找一找,數一數,比一比的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符號化思想方法,以及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體會符號的簡潔、明瞭的應用功能,感知符號在數學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的符號意識以及創新的數學思想。

二、目標分析

比較兩個抽象數的大小,是數概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說學習這部分知識是有困難的。教學時,引導學生在已有的一一對應比較多少的方法基礎上來學習,鼓勵學生用不同的形式來表徵比較的結果,並在此基礎上引入“>”“<”和“=”三種符號及其含義。由於“>”和“<”比較相近,學生難以分辨,教學時,通過學生自己的分辨小方法和教師講授的順口溜以及之後的小遊戲來幫助學生熟悉並且能正確使用這三種關係符號。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區分和記憶“>”和“<”。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和“=”。

四、教學準備

課件,猴子、梨、桃、香蕉圖片,三種符號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出新知

1、回顧已經學習了哪些數字?(1~5)

2、小猴歡歡今天過生日,它邀請了2位好朋友一起參加生日派對,歡歡的爸爸、媽媽幫它們準備了很多好水果,來看看都有些什麼?(出示圖片)(2根香蕉、3個桃子、4個梨)師:怎樣擺就能一眼看出誰多誰少?要求學生用所學的知識一一對應的把所有物品排列起來。發現猴子數量和桃子的數量一樣多,梨的數量比猴子的數量多,香蕉的數量比猴子的數量少。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創設小猴過生日的故事情節有效地激發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爲舊知和新知搭建了橋樑。

(二)激發興趣,類比遷移

1、認識關係符號

(1)教學“=”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說一說誰和誰同樣多?師:一隻猴子吃一個桃子,桃子夠分嗎?你是怎麼知道的.?要求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加以說明。3只小猴的數量和3個桃子的數量同樣多,可以寫成3和3一樣多。師:數量一樣多的情況用符號怎樣表示?可以讓學生先表達想法,之後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梳理,將3和3一樣多寫成3=3,並認識等號。

總結:當小猴和桃子的數量同樣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來表示,讀作“3等於3”。由於等號表示的是兩邊的數量相等,所以寫的時候要把兩條線畫得均勻而且一樣長。(板書3=3,等號,讀作:3等於3)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後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個新認識的符號朋友。

(2)教學“>”師:一隻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夠分嗎?大家想辦法說明。

預設

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出猴子多,香蕉少。預設2:剛剛猴子的數量和桃子的數量同樣多可以用“=”來表示。這回猴子的數量比香蕉的數量多,也就是3比2大,可以用“>”來表示,寫作3>2。總結:猴子的數量3多於香蕉的數量

2、我們就用“>”(大於號)來表示,把3寫在前面,然後寫“>”,最後寫2。讀作“3大於2”。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後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第二個符號朋友。

(3)教學“<”師:分完了桃子和香蕉,現在咱們來分一分梨。一隻猴子吃一個梨,梨夠分嗎?你是怎麼想的?預設1:用一一對應擺圖的方法比較猴子少,梨多。預設2:剛剛猴子的數量和香蕉的數量多可以用“>”來表示。這回猴子的數量比梨的數量少,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來表示,寫作3<4。總結:也就是說把3寫在前面然後寫上“<”這個符號,最後再寫4。這個“<”是小於號,表示3比4少,讀作3小於4。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後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第三個符號朋友。要求學生用學具擺出圖,找到兩個數大小關係,並用所學的符號進行連接。將擺圖的結果寫出來,再與他人說一說。師:剛剛咱們認識了3個很棒的符號朋友,通過讀一讀和寫一寫,你發現它們身上的優點了嗎?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4)辨析:大於號和小於號是一對好兄弟,長得很像,該怎麼區分它倆呢?(張着大大的嘴的一邊就是大數,尖尖的小尾巴的一邊就是小數,大數在前面就是大於號,小數在前面就是小於號。)教師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並教順口溜:大數在前用大於號,小數在前用小於號。大大嘴巴朝大數,尖尖嘴巴朝小數。

2、小遊戲:

(1)介紹遊戲規則出示兩張數字卡片,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並用“>”“<”或“=”連接。教師演示遊戲玩法。教師出示5和3,學生選擇“>”擺在兩個數中間。

(2)同學之間進行遊戲,一人出題,其餘人擺符號。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小遊戲,讓學生感受到“>”“<”“=”可以表示兩邊的數的大小,還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建立數感和符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