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彩泥的教案

幼兒園小班彩泥的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彩泥的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小班彩泥的教案

幼兒園小班彩泥的教案1

一、活動背景:

小班幼兒喜歡遊戲,在玩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活動內容,他們樂於參與,樂於嘗試。如果教師按照有關美術繪畫的要求,生硬地讓幼兒學習繪畫技能,就會使幼兒的繪畫作品失去其稚拙的情趣和獨特的魅力。針對小班幼兒的這些特點,我把孩子喜聞樂見的遊戲和內容整合成《花小豬》的活動。

本活動的設計把情感和技能緊密結合,在遊戲的環境中融入實物與顏色匹配的'練習,以“找東西吃”爲線索,串聯成由“感受——體驗——參與表現”的藝術活動,以使幼兒自然、快樂、大膽地打扮“花小豬”,激發參與藝術活動的激情。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將實物與顏色匹配進行塗色,增進幼兒對色彩的興趣。

2、大膽作畫,發展幼兒豐富的想象力。

(二)活動準備:

蔬菜實物若干:番茄、黃瓜、土豆、花小豬手飾、音樂磁帶、彩色油畫棒、小貓、小狗的畫紙人手一張。

地毯在室內鋪成一條彎曲的小路,放上蔬菜實物,實物旁邊放些彩色油畫棒(小石子)。

(三)活動過程:

1、導入情景,激發興趣。

師:豬寶寶一家快快樂樂地生活在山上,有一天,豬媽媽對小豬說:“孩子們,你們長大了,要自己去找東西吃。”(師手上套豬的手飾)小豬說:“我去,我去!”小豬就高高興興地上了路,到山下去找東西吃。(師幼隨音樂走上小路)。

2、教師邊講述故事邊示範

(1)觀察實物,理解實物與顏色的匹配。

師:小豬走呀走呀,呀!小豬看見了什麼?(實物番茄)它高興極了,可是它又擔心起來了:哎呀,我可是壞記性,老是記不住事情,怎麼辦呢?它看到地上有許多無顏六色的小石子,馬上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用小石子來做個記號吧!它就用紅色的小石子在身上做了一個記號。(師示範用油畫棒塗色)。

(2)繼續感受實物與顏色的關係。

師:小豬繼續往前走,它又看見了什麼呢?(實物黃瓜)

幼:黃瓜。

師:小豬這次選了什麼顏色的小石子來做記號呢?爲什麼?

幼A:綠顏色。

幼B:因爲黃瓜是綠顏色的,所以選了綠顏色的小石子。

(3) 師:小小豬走着走着,咦?它發現了什麼呀!(實物土豆)

幼:土豆。

師:我們一起來幫小小豬做記號吧!選什麼顏色的小石子呢?

(評析:讓幼兒一起做標記,起到了突出活動難點的作用,加深了對實物與顏色匹配的理解。)

師:小小豬一路上找到了許多好吃的東西,變成了一隻漂亮的小花豬,豬媽媽高興地連聲說:“你真聰明!真能幹!”

3、在遊戲情景中作畫。

(1) 師:小小豬的好朋友小小貓、小小狗它們也找到了許多好吃的東西,我們一起來幫助小小貓、小小狗做記號吧!(放音樂,幼兒按意願選擇畫紙)

(2)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給予鼓勵。

(評析:有的孩子畫了許多顏色的圓圈,教師引導孩子欣賞,並讓孩子表達用意,孩子的想象力就得到了擴展。)

4、活動的拓展和結束。

(1)引導幼兒介紹、欣賞畫面。

師:你的小小貓(小小狗)找到了什麼東西?你給小小貓(小小狗)做了什麼記號?

(3) 分享食物。

師:小朋友幫助小小豬的朋友們找到了這麼多好吃的,小小豬也很高興,它請小朋友們一起去吃好東西,我們一起去吧!

(評析:孩子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分享食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讓幼兒體驗了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小班彩泥的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搓長、由內向外盤的技能用橡皮泥製作蝸牛。

2、初步學會將蝸牛的平面形象用立體形象表現出來。

【活動準備】

橡皮泥、泥工板;蝸牛圖片、範作、牙籤。

【教學重點與難點】

搓適當長度進行盤圓,用輔助工具表現頭與身體的花紋。

【教學方法與手段】示範講解法;實物輔助教學。

一、激發幼兒對蝸牛的興趣。

1、出示蝸牛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2、提問:“這是什麼?它長的什麼樣子?”

二、引導幼兒學習用橡皮泥製作“蝸牛”。

1、幫助幼兒感知製作方法。

教師出示事先做好的蝸牛,“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麼?你們知道我是怎麼做的'嗎?”

2、討論製作方法。

教師與幼兒一同討論並嘗試製作蝸牛。

製作方法:先把橡皮泥挫長;再盤圓;在一側插上短棒成頭;最後在蝸牛身上用牙籤刻上花紋。

3、指導幼兒進行操作。

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教師重點指導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幫助他們完成蝸牛的製作。

三、結束評講活動。

1、請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2、引導幼兒邊欣賞邊數一數同伴做了幾隻蝸牛。

3、講評幼兒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