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集合15篇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集合15篇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1

一、活動目標:

1.知道報警電話

2.懂得自我保護。

3.培養生活實踐能力。

二、活動重難點

重點:確立自我安全保護意識。

難點:知道遇到危險時的'正確方法。

三、活動準備

《自我保護》課件。

四、活動過程

觀看課件

1、(一)在外遇到陌生人怎麼辦?

(二)提問,啓發幼兒討論。

你剛纔看到了什麼?

遇到陌生人怎麼辦?

2、(一)如何識別壞人?

(二)提問,啓發幼兒討論。

你剛纔看到了什麼?

年齡大的爺爺奶奶和阿姨會不會是壞人?

3、(一)遇到壞人怎麼辦?

(二)提問,啓發幼兒討論。

你剛纔看到了什麼?

求救的時候喊什麼?

4、(一)不要隨便跟別人走

(二)提問,啓發幼兒討論。

你剛纔看到了什麼?

當自己出去玩時候應該做些什麼?

5、(一)陌生人敲門怎麼辦?

(二)提問,啓發幼兒討論。

你剛纔看到了什麼?

陌生人敲門應該怎麼回答?

4、(一)家中來了小偷怎麼辦

(二)提問,啓發幼兒討論。

你剛纔看到了什麼?

別人叫跟他走應該怎麼回答?

6、(一)獨自在家時要注意什麼?

(二)提問,啓發幼兒討論。

你剛纔看到了什麼?

陌生人打電話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7、帶領幼兒熟記自我保護口訣。

8、小結:我們班的小朋友真聰明,不但知道如何避開危險,還知道了如何保護自己。

五、活動延伸

幼兒回到家中,向爸爸媽媽講述自我保護的方式方法。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2

一、活動準備:

1、錄像機,錄像帶,電話機

2、幼兒操作卡片

二、活動過程

1、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談談陽臺的主要功能。"小朋友家裏是不是都有陽臺?你們都在陽臺上做些什麼?"小結:陽臺是一個伸向屋外的平臺,它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空氣和陽光。有的人家在陽臺上曬衣服,養花,養魚,有的人在陽臺上活動身體,鍛鍊。夏天,還可在陽臺上乘涼。大家都需要它。

2、觀看錄像,討論在陽臺上哪些行爲是對的,哪些是錯誤的。片段一:小朋友在陽臺上看書、摺紙。片段二:小朋友在陽臺上鍛鍊身體。片段三:一幼兒將頭和身體伸向陽臺外喊樓下的小朋友。片段四:一幼兒往陽臺外拋東西。片段五:一幼兒將身體伸向陽臺外拿手帕。片段六:一小朋友在陽臺上玩,忽然風將陽臺門吹上了,怎麼辦?

教師引導幼兒分段觀看錄像片,每看完一段,建議提問:這位小朋友的行爲哪裏對,哪裏錯,爲什麼?應該怎樣做?

討論小結:在陽臺上取曬在衣架上的東西時,不能將身子探出護欄,應該用衣鉤將衣物鉤到可以拿到的.地方再取回。否則,不小心會發生危險。不能往陽臺外扔東西,會砸傷他人。如果遇到陽臺上的門被吹上,應向屋裏的大人求救,請他們幫忙。

3、幼兒討論:在陽臺上還有哪些危險的事情不能做?

4、幼兒操作,判斷圖片上的幼兒安全行爲對與錯,並說出原因。

三、活動建議:

1、此活動中的錄像內容可根據各幼兒園的實際,繪製成圖片或編排成情境表演。

2、建議家長在家中經常提醒幼兒在陽臺上注意安全,及時阻止危險行爲,增強安全意識。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3

活動目標

1.知道獨自在家時應注意安全。

2.瞭解應對陌生人的方法,嘗試獨立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教師和部分幼兒事先排練情境表演“獨自在家的時候”。

2.掛圖,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觀看情境表演。

教師扮陌生人,一幼兒扮小明,進行表演:爸爸媽媽不在家,小明在家搭積木,他一邊搭積木,一邊高興地唱着歌。這時,有人敲門。小明問:“誰呀?”陌生人說:“我是賣玩具的,請開門。”(表演停)

教師:小明遇到了什麼事情?他應該怎麼辦?

幼兒分組討論並在全班表演各自的答案。

評議各組想出的辦法,挑選出適宜的行爲。

2.繼續觀看情境表演。

表演:小明沒給賣玩具的陌生人開門,這時,又有人敲門。小明問:“誰呀?”陌生人說:“我是你媽媽的同事王阿姨,前幾天剛來過你們家,我給你帶好吃的來了,請開門。”(表演停)

教師:小明又遇到了什麼事情?他應該怎麼做?

幼兒分組討論並在全班表演各自的答案。

幼兒評議各組的辦法,選出適宜的`行爲。

3.教師結合掛圖進行討論。

教師:小朋友獨自在家時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

教師:除了獨自在家會遇到陌生人,我們還會在哪兒遇到陌生人?我們應該怎麼辦?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或所見所聞進行討論。如與大人走失後,要在原地等或找警察,不要跟陌生人走,也不要接受陌生人的東西。

4.繪畫活動。

幼兒以“獨自在家可以做/不可以做的事情”或者“拒絕陌生人”爲主題繪畫。來鼓勵幼兒根據情境表演和討論的內容,與同伴合作完成。

將全班幼兒的繪畫布置爲主題畫展。

活動建議

活動變式情境表演的內容可以根據幼兒的生活實際加以改編。

活動延伸畫展“獨自在家可以做/不可以做的事情”或者“拒絕陌生人”,可以在全園巡迴展覽,請本班的幼兒向全園各班小朋友講解。

日常生活滲透教師平時應注意收集此類事件的信息,如媒體的報道,本班或本園幼兒發生的實際情況,隨時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和自我保護教育。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4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2、培養幼兒識別遊戲時識別安全和危險的能力。

3、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4、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1、圖片兩張

2、安全卡片和不安全卡片若干

操作要點一、導入活動,引出話題1、小朋友都喜歡玩球,而且有許多玩球的方法,但是小孩子應該在哪裏玩球呢?

2、出示圖片

有兩張圖片,請大家仔細觀察,然後講講在哪裏玩球好

3、一張圖片裏有車道,旁邊有小河,另一張是有圍欄的空地

4、我們應該在第二張圖片所表示的地方玩,爲什麼,引導幼兒說出第一幅圖片中的不安全的因素,只有在沒有障礙的空地玩球纔是安全的。

二 、故事 受傷的皮皮1 、故事裏有誰,講了什麼

2、皮皮爲什麼三次受傷

3、我們從故事裏受到什麼教育

三 、遊戲: 傳球玩法 :教師準備有安全內容和不安全內容的卡片,幼兒圍坐在一起聽鈴聲傳球,當鈴聲停下時,手拿球的幼兒從盒子裏取出一張卡片面向全體幼兒問;這樣玩可以嗎,幼兒根據卡片內容邊拍手邊講對,對,對對可以這樣玩,或錯,錯,錯不能這樣玩。遊戲可以反覆進行。

四 、集體講評:今後在生活,遊戲中如何學會自我保護,注意安全。

教學反思:在平日裏,孩子們總是跌跌撞撞,磕磕絆絆,小傷難免的,所以整個活動孩子們沉浸在故事畫面裏,聽得很專注。知道了以後哪些東西不能碰,不能做哪些危險的事情,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要學會保護自己。通過故事畫面,孩子能準確判斷是與非,增強自己的安全意思。其實,也提醒老師在平常生活裏要比較注意孩子的安全。

小百科:安全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ān quán,通常指人沒有受到威脅、危險、危害、損失。人類的整體與生存環境資源的.和諧相處,互相不傷害,不存在危險的隱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安全是在人類生產過程中,將系統的運行狀態對人類的生命、財產、環境可能產生的損害控制在人類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狀態。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5

一、活動目標:

讓兒童懂得:在出去遊玩過程保護好自己的東西。

二、活動準備:

1、《英蕊樂園》兒童英語故事5、“郊遊”的動畫片光盤。

2、若干玩具。

三、活動實施:

1、導入:播放《英蕊樂園》兒童英語故事5、“郊遊”的動畫片。

2、老師講解:

可可、樂樂、豆豆郊遊,野餐是必須的;可誰能料到,可可他們恰巧在這個環節上出了問題;樂樂在湖邊釣起一條大魚、高興的大呼小叫,正在做野餐準備工作的可可、豆豆急忙跑過去湊熱鬧;一股食物的香味把胖胖貓、咪咪鼠吸引了過來,結果,因爲可可、豆豆的疏忽大意,他們攜帶的美味被胖胖貓、咪咪鼠席捲一空......

3、討論:

○樂樂他們遇到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

○樂樂他們自身的錯誤是什麼?

○我們自己有丟東西的經歷嗎?

4、遊戲:

角色扮演:老師扮演媽媽,幼兒扮演子女。

假設場景:餐廳;幼兒手捧玩具

幼兒:媽媽,我要上洗手間,請你帶我去!

媽媽隨手把幼兒手裏玩具接過來,放在桌子上......

媽媽:好!我和你去洗手間。

幼兒正確做法:媽媽,請您幫我拿着玩具,好嗎?

幼兒錯誤做法:好的,媽媽,咱們走吧!

5、教師小結:

○不要把自己的.東西留在陌生的地方。

○養成自己的東西自己保管的習慣。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6

一、活動目標:

建立小朋友團結、互相保護的意識。

二、活動準備:

《英蕊樂園》兒童英語故事9、“朋友”的動畫片光盤。

三、活動實施:

1、導入:播放《英蕊樂園》兒童英語故事9、“朋友”的動畫片。

2、老師講解—— 郊外樹林裏,豆豆追逐着一隻飛舞的蝴蝶進入了綠叢深處;一隻大灰狼撲了過來;危急關頭,豆豆的好朋友機器狗趕了過來,大灰狼落荒而逃。大樹陰涼處,可可一邊聚精會神的看書,一邊抓起盤子裏的花生米吃零嘴;一隻小灰鼠偷偷接近可可的盤中物;可可的好朋友小鳥趕來驅走了灰鼠。看來,每個人都需要朋友哦!

3、討論:

當豆豆碰到大灰狼的時候,是誰救了她?

豆豆有一個朋友是機器人小狗,它的及時出現把大灰狼趕跑了。

可可的'食物要被偷吃的時候,是誰幫助了可可?

可可有一個小鳥做朋友,趕走了偷吃可可食物的老鼠。

○當我們身邊的小朋友碰到危險時,我們怎麼辦?

小朋友之間都要團結互助。

4、教師小結:

每個孩子都需要朋友,團結才能戰勝困難。

當身邊的小朋友遇到危險的時候,要及時告訴老師、家長。

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幫助遇到危險的小夥伴。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7

活動目標

瞭解安全行爲的重要性。

能用設計“安全標記”、“防火小貼士”等方法進行警示。

能積極參與討論,大膽表達自己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已完成幼兒園安全設施的調查。

紙、勾線筆、油畫棒、反映幼兒生活中危險行爲的照片或視頻。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瞭解危險的危害和安全的'重要性。

老師:說一說他們這樣做是危險的還是安全的,爲什麼?

幼兒自由討論,發言。

老師出示展板,請幼兒說說幼兒園裏的安全設施。

老師:幼兒園裏爲了小朋友生活安全,設置了許多安全設施,請你們介紹幼兒園裏有哪些安全設施。(安全出口標誌、滅火器、護欄、護網、塑膠地面、空調外機防護罩等。)

老師:這些設施分別起什麼作用?

小小宣傳隊。

幼兒自制一些安全宣傳卡片,如上下樓梯不要跳,滑滑梯上要小心,下雨天請將雨傘放在指定處,圖書室禁止點火,下雨天小心地滑,出園門不能奔跑,不破壞消防設備等。

幼兒分組到各班宣傳。

活動延伸

將安全警示標記貼在相應位置,並積極宣傳。

也可將火災中的自我保護方法、預防火災的方法繪製成“小貼士”發送給其他年級組小朋友進行宣傳。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8

活動目標

學會常見外傷的簡單處理辦法。

知道遇到突發事件時,要及時呼喊成人,以便得到救助。

活動準備

布娃娃若干,棉球、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教師講述問題情景,引導幼兒討論解決辦法。

教師:咪咪和小朋友遊戲時,颳起了一陣大風,咪咪覺得有東西吹進眼睛裏,真難受啊。

教師:咪咪應該怎麼做?

教師:你有好辦法幫助她嗎?

教師小結:感覺異物進人眼睛時,不要用手或手絹揉擦眼睛,可以輕輕眨眨眼,讓異物隨着眼淚流出。最好的辦法是告訴老師或爸爸媽媽,讓他們用溫水沖洗眼睛把異物衝出或用嘴吹氣,把異物吹出來。

教師講述問題情景二,引導幼兒討論解決辦法。

教師:小明正在和小朋友玩沙包遊戲,突然被沙包砸到鼻子上,用手一摸,鼻子流血了。

教師:小明應該怎麼做?

教師:你有好辦法幫助他嗎?

教師小結:當發現鼻子流血時,不要慌張,用手指輕輕捏住鼻翼,張嘴呼吸,並及時向身邊的成人求助,幫助你止血,如用溼毛巾冷敷額頭,用醫用棉球堵緊鼻腔等。

教師講述問題情景三,引導幼兒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師:小新和小朋友比賽跑步,一不小心,腳底下一滑,摔了一跤。小新坐在地上,看着流血的'腿,嚇得哇哇大哭起。

教師:小新應該怎麼做?

教師:你有好辦法幫助他嗎?

教師小結:摔傷時不要害怕,要及時向成人或身邊的同伴求助。如果發現傷口流血了,要及時用乾淨的手絹或紙巾包住傷口,然後找醫生治療。

分組活動:幼兒分成3個小組,進行緊急救護練習。

按問題情境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如小組一:布娃娃的眼睛進了異物,可難受了,小朋友趕緊去幫助她。小組二:布娃娃鼻子流血了,需要小朋友幫助。小組三:布娃娃摔傷了,躺在地上,流了許多血,疼得哇哇大哭,等待小朋友的救助。

鼓勵各小組幼兒根據問題情境討論解決辦法並進行救護的模擬練習。

活動變式

可請曾發生或看見過上述緊急情況的小朋友介紹自己的經歷及解決方法,使活動的情境性更強,更有說服力。

活動延伸

(1)指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鞏固對常見外傷處理方法的認識。

(2)在娃娃家繼續開展緊急救護的遊戲,讓幼兒進一步熟悉常見外傷的簡單處理辦法。

(3)在美工區,鼓勵幼兒將常見外傷的簡單處理辦法畫成連環畫,製成畫冊,自由活動時翻閱。

重點提示

此活動的重點是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急救意識,活動過程中,特別是進行救護練習時,要注意引導幼兒體驗傷者的痛苦,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緊急救護的方法上,而不是爲了好玩而參與活動。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9

活動目的:

1、通過製作安全標誌,粘貼安全標誌,引導幼兒知道要保護自己身體的安全。

2、初步懂得避開危險物,不做危險動作。

活動準備:安全標誌一個、蠟筆、紙。

活動過程:

(一)講講:

出示安全標誌

a.小朋友,這是什麼?

b.這是安全標誌,有了這個標誌,可以提醒大家這個地方要小心

c.這是警告標誌,有了這個標誌,代表這裏有電,要小心!不要碰。

d.上個月,孫豔小朋友在廁所摔了一跤,如果,廁所裏貼了這個安全標誌,她肯定會小心的走上臺階,就不會摔跤了。

e.現在我們把這個標誌貼在廁所門上,提醒大家小心好不好?(請一幼兒去貼)

f.我們教室裏還有許多需要提醒的地方,大家動動腦筋自己來做一個安全標誌。

(二)做做:

1、幼兒設計製作,老師巡迴指導,重點提醒園點在下方。

2、 鼓勵幼兒製作與老師不同的安全標誌。

3、幫助個別完成作品。

(三)貼貼:

1、貼到你認爲不安全的地方。

2、請幼兒說說自己設計製作的'標記,爲什麼貼在這裏?

3、我們幼兒園還有許多需要提醒的地方,以後,我們在多做幾個安全標誌去提醒其他小朋友,好嗎?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10

設計意圖

《幼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爲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學習和生活活動,滿足幼兒各方面發展的需要,要讓幼兒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知識,學習保護自己。中班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對於保護自己,珍惜生命的意識還是比較缺乏的,孩子過馬路也不肯拉着大人。本次活動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以遊戲的形式開展活動符合幼兒的興趣,可以讓孩子感悟到生命的珍貴,萌發保護自己的安全意識,減少幼兒身心受到意外傷害的可能性。讓幼兒在有安全意識的基礎上,時時提醒自己或他人注意交通安全。

活動目標

1.幼兒能認識簡單的交通標記。

2.通過遊戲,引導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知道不能亂穿馬路,增強幼兒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

3.願意參與交通安全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認識簡單的交通標記,並能在遊戲中鞏固認識交通信號燈,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準備

1.課件;

2.兒歌《去郊遊》音樂;

3.道具:大眼貓頭飾、斑馬線貼紙、紅綠燈牌、小圓環方向盤。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視頻情景感知

觀看《過馬路》的視頻

教師提問:小藍爲什麼要拉住小紅?過馬路應該走哪裏呢?

教師歸納: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沒有斑馬線就走天橋或者地下通道。

二、活動展開

1.出示圖片認識集中常見交通標誌

2.觀看視頻《大眼貓過馬路的.故事》,體驗交流。

(1)教師:大眼貓在十字路口有沒有走斑馬線?

爲什麼大眼貓走了斑馬線還是差點被車撞到?

教師歸納:大眼貓過馬路的時候不看紅綠燈,差點被車撞到,這樣太危險了。

(2)教師:十字路口有斑馬線,我們是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走呢?該什麼時候走呢?

教師歸納:過十字路口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3)教師:大眼貓在過馬路時遇到了一些危險,你們知道怎樣才能避免那樣的危險嗎?

教師歸納:①行人要走人行道;②不能在馬路上玩耍;③過馬路時走斑馬線,還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沒有斑馬線的地方,我們就要走天橋或者地下通道。跟大人一起時要讓大人握着手走,不能亂跑。

3.玩遊戲

播放音樂《去郊遊》,遊戲體驗《小司機》

老師配帶大眼貓的頭飾扮演大眼貓,請小朋友們扮演行人和司機,大家一起去郊遊

大眼貓帶領行人一邊走一邊根據場景提問,鞏固對交通規則的認識。

場景一:人行道和車行道

教師(大眼貓):前面有兩條路,行人應該走哪條路?

幼兒(行人):人行道。

教師(大眼貓):行人應該注意什麼?

幼兒(行人):靠右邊走,不能邊走邊玩,特別是不能到車行道上玩。

場景二:十字路口

教師(大眼貓):要過馬路了,我們應該怎麼走?

幼兒(行人):找到斑馬線,看清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幼兒找到貼有斑馬線紙條的道路)

老師出示綠燈時,司機小朋友握着小圓環方向盤開着自己的車子到馬路上行駛。老師出示紅燈時司機小朋友把車停下。

三、活動結束

教師用自編兒歌進行歸納:我和媽媽手拉手,一起走到馬路口,紅燈停,綠燈走,還要左右瞅一瞅,斑馬線上慢慢走,交通安全記心上。最後教師評價幼兒遊戲情況,結束。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交流今天瞭解的交通安全知識並思考行人走在馬路上還應該注意什麼?

活動總結

設計這個活動時,我首先根據中班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與認知發展水平,將目標定位爲:瞭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則,培養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由於中班幼兒注意力集中從事某種活動的時間也較以前延長,因而活動內容應設置的較豐富。爲此,我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場景,教育幼兒不在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我採用直觀圖片、情景模擬遊戲等引導幼兒參與活動,採用情景法和遊戲法也可以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讓幼兒在遊戲中瞭解交通知識,引發幼兒更有效的學習。正所謂實踐出真知,所以在活動後請家長在平時生活中引導幼兒,而且做給孩子看,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實現家園共育,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11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愛護自己,不讓自己在玩耍中受傷。

2、兒童如果受傷要及時尋求大人的幫助。

二、活動準備:《英蕊樂園》兒童英語故事88“仙島探險”的動畫片光盤。

三、活動實施:

1、導入:播放《英蕊樂園》兒童英語故事88“仙島探險”的動畫片。

2、老師講解:

解說《仙島探險》故事;胖胖和咪咪閒得無聊,總是做一些搗蛋調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他們在樹林裏支起一張網,一隻小鳥撞到了網子上,摔了下來,把一個翅膀摔折了。樂樂他們乘船採到仙島採到仙草,小鳥的翅膀有救了!

3、討論:

小鳥爲什麼會受傷?

小鳥受傷的原因,首先是胖胖和咪咪的調皮的責任,其次,小鳥自身也是有責任的。它在玩耍的過程也要隨時注意自己的安全才是。

小鳥受傷後,是否需要幫助?

樂樂他們救助小鳥,就像我們的同伴出了危險也要去幫助一樣的。

我們在遊戲活動中應該注意什麼?

不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還要隨時注意自身的安全。

4、教師小結:

我們在活動中,不管是摔倒,還是磕碰,都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傷害。所以任何活動、遊戲的時候,首先保證自身的安全。

如果我們已經受了傷,要及時告訴大人,得到應有的治療。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12

活動目標:

1、 通過活動,進一步增進幼兒的安全意識,瞭解一些預防措施,提高幼兒自救與互救的能力。

2、 發展幼兒的分析、判斷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記分牌,金、銀、銅牌、五角星,多媒體放映片

重點與難點:預防措施及自救與互救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 激發幼兒參與競賽的興趣並交代規則

我知道我們班的小朋友最喜歡看“十萬個爲什麼”擂臺賽和“財富大考場”的節目,今天我們也來開展一次安全知識大獎賽,好嗎?(好)現在我們以小組爲一隊,分成紅、黃、藍、綠、紫、粉紅隊進行比賽,問題出現後等老師說開始才能搶答,答對一題得10分,答錯或違反規則要倒扣10分,最後看積分高低產生冠、亞、季軍隊,(出示金、銀、銅牌)併發獎牌。

二、 安全知識大獎賽:

1、 認識安全標誌(搶答)

(1) 看屏幕複習鞏固認識過的安全標誌

(2) 介紹兩個新標誌

2、 找錯遊戲(搶答)

看一段影片後搶答錯誤的行爲,並幫其糾正

3、 臨危不亂,瞭解預防的措施及自救互救的`方法

提供的探討題目有:燙傷、遇見陌生人、觸電、煤氣中毒、

火災、出血、玩中危險預防。

由每隊選一人來抽題目(必答題),然後把問題出現在大屏

幕上,由該隊小朋友來回答,可商討,也可相互補充,答對可得分,如果答的不完整,其它隊可補充,答對同樣可得分。

三、 頒獎儀式:

1、 看積分評名次

2、 聽音樂頒獎

活動結束:

創建和改制安全標誌,使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能看懂這些標誌,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1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斑馬線、紅綠燈的用處及過馬路的正確方法。

2.初步瞭解交通規則,增強對交通安全的認識。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黑板,紅、黃、綠圓形圖片各一張,斑馬線掛圖,視頻,兒歌。

活動過程:

1.(和客人老師打招呼)師:今天有這麼多客人老師來豆豆二班做客,我們一起向後轉頭和客人老師問聲好吧。幼:客人老師好!

2.師:還有一個動物朋友也來做客了,你們想把它請出來嗎?幼:想。師告訴幼兒這個動物朋友膽子小,請幼兒保持安靜,它才肯出來和大家見面。等幼兒坐好並安靜下來後師出示掛圖斑馬,並以斑馬的口吻和幼兒打招呼。斑馬:小朋友們好,我叫斑比,我是一隻可愛的小斑馬,我最近遇到了一件煩心事,想請豆豆二班的小朋友幫幫我。你們願意幫助我嗎?幼:願意。師扮演斑比告訴幼兒自己在走路的`時候在路口遇到了兩樣奇怪的東西,其中有一樣東西和自己長的特別像,可是它不知道這兩樣東西叫什麼?是做什麼用的?師:出示掛圖斑馬線和紅綠黃燈。請幼兒舉手回答告訴斑比你們認識嗎?叫什麼名字?是做什麼用的嗎?

3.視頻《我會安全過馬路》提問:"爲什麼小女孩過馬路的時候警察叔叔不讓她過呢?"

小結:"橫穿馬路很危險,過馬路的時候要走斑馬線,紅燈亮時不能過馬路,只能等綠燈亮時才能過馬路,過馬路時也要左右看一看是否安全"。繼續播放視頻請幼兒回答視頻中提出的問題。通過視頻,再次集中幼兒注意力,並且讓幼兒自己來

總結安全過馬路的方法。讓幼兒知道過馬路時除了走斑馬線還應看紅綠燈並左右看一看。

4.兒歌《交通安全要記牢》通過兒歌來鞏固所學習的安全過馬路的正確方法。

5.提前佈置好斑馬線和交通信號燈,請所有幼兒排好隊和斑比一起安全過馬路去路對面玩(結束)。

活動反思:

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情緒比較高,感到特別新奇,因爲他們是農村幼兒,他們對城市的交通規則瞭解較少。特別在後面的遊戲活動中,他們把剛學的交通法規得以運用,有很大的成就感,並且這些交通規則在他們心中已根深蒂固。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14

活動目標:

觀察周圍生活中的標誌,並說出這些標誌的名稱和意義。

活動準備:

故事視頻、安全標誌圖片。

活動過程:

故事視頻導入《馬路上的大黑球》出示掛圖,認識常見安全標誌。

1、(茶止吸菸)在哪裏發現的,爲什麼要禁止吸菸,(防止發生火災)你還在哪裏見過禁止吸菸的標誌?(在超市,幼兒園門回)

2、人行樓道在哪裏有人行橫道呢?馬路上,十字路口)行人在車過馬路的時侯,走人行橫道才安全

3、(安全通道)什麼地方會有安全通道呢?(樓梯上,走廊上),它有什麼作用呢?(遇到危險時可以按照安全通道指示的`方向逃生。)

4、(禁止進入、禁止通行)它放在了哪裏?(蓋房子的地方)對,工地上,爲什麼在工地上設置這個標誌呢?(因爲危險,有磚,吊車)還有—個這樣的安全標誌,注意安全。

5、(當心觸電)這個標誌會用在哪裏呢?(有電的地方)師:還有一個標誌,小朋友們不太熟悉,是這個安全標誌,禁止跨越,小朋友去新城就會發現,在馬路的中間有安全護欄,在安全護欄的兩邊有很多車,如果想穿越馬路跨越護欄,是不是很危險,(是)所以,這個安全標誌就是告訴我們,在穿越馬路時,一定不要從護欄上翻過去,要去找路口。

小結:

安全第一,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

幼兒園社會安全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個文明的小公民。

2、懂得安全乘車的基本規則,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3、能根據提問,清楚、連貫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活動準備

1.在活動室用椅子模擬擺放成公共汽車。

2.道具:小動物的圖片、方向盤、鬍鬚、布娃娃等

3.PPT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你們坐過公交車嗎?你們上車時會怎麼做呢?今天呀有羣動物也來乘公交車了,我們來聽一聽他們是怎麼坐公交車的。

1.教師講述故事《文明的小乘客》並提問

(1)小動物們是怎麼樣上車的?虎大哥上車時怎麼做的?你認爲它做得怎麼樣?爲什麼?

(2)小花狗乘車時是怎麼做的?你認爲它做得怎麼樣?爲什麼?

(3)雞大嬸乘車時不小心踩了虎大哥一腳,它是怎麼做的?你認爲它做得怎麼樣?爲什麼?

(4)虎大哥乘車講文明嗎?虎大哥最後下車了嗎?爲什麼會下車呢

2.教師組織幼兒自由討論

(1)提問:你平時乘車時怎樣做的?除了故事中說的,乘車時還應該注意什麼?

(2)幼兒自由討論,教師巡迴傾聽。

3.教師引導幼兒集體討論,並根據討論結果,歸納和小結。

(1)乘坐公共汽車時,上車應主動投幣或刷卡

(2)要從前門上車,後門下車。

(3)上車後要坐好或抓好扶手,不能在車上隨意走動,更不能將頭、手、身體的其他部位伸出窗外。

(4)一人一位,不要隨便佔座位。

(5)要主動給老人、殘疾人、抱小孩的人讓座。

4.遊戲:

乘公交車教師用椅子擺成公交車的樣子,幼兒自選角色,如:司機、乘客、爺爺、殘疾人等,一起玩"公共汽車"的遊戲。

(二)總結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