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作爲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彙編15篇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是認數範圍的進一步擴展。它不僅是學習100以內數的計算的基礎,也是今後學習萬以內數及億以內數的基礎,對發展學生的數感有着重要的意義。因此,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在整個小學階段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

2、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瞭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及組成,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藉助100以內數的組成,能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4、能用10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的事物,進一步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繫,並能進行簡單的估計,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培養數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數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能用多種方法計算整十數之間、整十數與一位數、兩位數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並能進行簡單的估計,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

2、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瞭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理解數的組成。

[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百以內各數的含義,初步體會十進制計數法。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信息窗1、自主練習1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下面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一位先生在南極,不怕冰天和雪地,身穿黑色燕尾服,裏面套着白襯衣。這位先生是誰呢?(企鵝)它生活在哪裏?(南極)誰能爲大家介紹一下南極?(學生介紹)大家願不願意多瞭解一些有關企鵝和南極的知識呢?那可要聽好了。(P19)

現在,南極的小主人歡迎同學們到冰雪覆蓋的美麗的南極大陸上做客。(出示掛圖)你看到了什麼?能告訴大家南極的小主人都有誰麼?(板書企鵝、海豹、賊鷗)

二、新授

(一)教學紅點標示的內容

1、數一數

(1)仔細觀察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企鵝、海豹、賊鷗各有多少隻)

(2)咱們先來看一下企鵝,這麼多的企鵝,大約有多少隻呢?同學們想怎樣來數呢?現在就用你喜歡的方式來數出企鵝的只數,一會兒彙報給大家。

(3)剛纔我們用了這麼多的方法,一隻一隻地數,二隻二隻地數,五隻五隻地數,十隻十隻地數,這麼多不同的方法,你喜歡哪種方法?爲什麼?

(4)到底誰說得最接近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多數同學喜歡用十隻十隻地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數較大宗物品時也可以用10個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來數一數。

2、擺一擺

(1)剛纔我們用了數一數、估一估的方法,現在你能用你手裏的學具擺一擺嗎?如果一根小棒代表一隻企鵝,你能用小棒擺出100只企鵝來嗎?

(2)你擺出了嗎?說說你是怎樣擺的?誰能想個好方法,讓其他同學可以一眼看出有100只。

(3)10個一是10,1個十是10,2個十是20,……那麼10個十是多少?引導學生說出10個十是100;100裏面有10個十。

3、撥一撥

(1)你能否在計數器上撥出10麼?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你能否撥出50、70、100麼?說一說你是怎樣撥出100的?

(2)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就是說百位在十位的左面,我們說在百位上撥出一個珠子就是100。

(二)教學綠點標示的內容

1、剛纔我們數了企鵝的數量,現在我們來數一下海豹和賊鷗的數量?怎樣用小棒表示它們的數量?用剛纔我們學過的方法數出海豹和賊鷗的數量,然後用小棒表示,集體交流,交流時重點說一說怎樣用小棒表示它們的數量。

2、能否在計數器上撥出它們的數量?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引導學生用數的組成的方式來進行撥珠子,十位上撥幾個珠子,個位上撥幾個珠子。

(三)練習

自主練習1:估一估,數一數,說一說。分別估出題目中物體的數量,再數一數,看看你估得準不準,最後在計數器上撥出來。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練習了估算,認識計數單位“百”,瞭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理解了數的組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自主練習2—6

[教學過程]

1、自主練習2:我說你數

一人說出一個數,另一個人接着數,既可以正着數,也可以倒着數;既可以1個1個地數,也可以2個2個地數或5個5個地數,等等。

2、自主練習3:數一數,填一填

根據圖意自己填空,集體糾正答案。

3、自主練習4:看圖,說一說題目的要求

你能試着連一連嗎?先讓學生說一說氣球上各數的組成,然後再進行連線,完成後集體訂正,訂正時,引導學生說一說爲什麼小猴不能連73,而連37?

4、自主練習5:估一估,說一說

2008年青島作爲奧運會的一個比賽場所,將進行帆船的比賽,現在就有許多的選手來到這裏參加訓練,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訓練的情況。啊!這麼多的帆船,大約有多少條呢?誰能估一估?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5、自主練習6:小遊戲

(1)找一名同學一起做示範。

(2)同桌兩人進行互相猜數遊戲,學生體會數的大小。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義,並正確使用。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2

設計思路:

在參觀小學後.孩子們對課程表上寫着什麼、書包內該放些什麼、每天怎樣整理書包等問題產生了興趣.爲了幫助孩子瞭解上述內容,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並進一步激發他們當一名小學生的願望,我設計了“整理小書包”活動.

預設活動:

有三個環節:第一部分是激發幼兒的興趣,說說書包裏該放些什麼;第二部分是學看課程表:第三部分是學習整理書包.

活動目標:

1.通過整理書包萌發做小學生的願望.

2.學看課程表.嘗試按課程表整理書包,養成自我服務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期準備:

(1)展示幼兒帶來的書包,讓幼兒在互相欣賞中瞭解書包的功用.

(2)在區域中提供文具盒、鉛筆、橡皮、尺等文具,讓幼兒自己動手整理.

(3)在區域中提供小學生的課本,讓幼兒熟悉各類課本以及課本名稱.

2.教具、學具準備:

(1)小學生課本若干,課程表多媒體課件.

(2)水壺、玩具、蠟筆、繩子、毽子、飯盒、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產生興趣

1.小學生的書包裏有什麼?(在問答中幫助幼兒歸類,如學習用品、生活用品等.)

2.小結:書包裏要放的東西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放書本.

3.小學生每天要帶什麼書?怎麼才能知道?

二、學看課程表

1.播放課程表多媒體課件.

2.討論.

(1)這是小學一年級的課程表,你能看懂嗎?課程表上有什麼?

(2)小學生一天有幾節課?上午幾節,下午幾節?都有什麼課?

(3)能看懂課程表嗎?有什麼問題?

(4)小結:小小課程表可以告訴我們每天有幾節課,上什麼課有了課程表,我們就能按課程表來整理書包.

三、學習按課程表整理書包

1.幼兒第一次整理書包.

(1)這裏都有些什麼課本?

(2)假如現在是星期一的晚上,請你按課程表來整理一下書包.(教師關注幼兒整理的過程.)

(3)書包整理好了,你們是按星期幾的課程表來整理的?

(4)小結:晚上整理書包要按第二天的課程表來進行.

2.幼兒第二次整理書包.

(1)假如現在是星期日的晚上,請你們按課程表整理書包.想想該按星期幾的課程表來整理呢?(教師再次關注幼兒整理的過程.)

(2)書包裏一共放了幾本書?哪一天也需要帶這幾本書?有沒有不同意見?

四、學習整理其他用品

(出示水壺、玩具、蠟筆、繩子、毽子、飯盒、毛巾等用品)你覺得這些物品該如何整理?爲什麼?

延伸活動:

在區域中提供相應物品.讓幼兒練習整理書包.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3

活動名稱:

《好擔心》

活動目標:

1.理解豆豆和莉莉擔心的事情,知道上小學即將面臨的變化。(重點)

2.梳理交流有關上小學擔心的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難點)

3.能消除擔憂,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變化。

4.能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課件,表徵圖、記號筆、音樂、黑板等。

2.經驗準備:提前與幼兒交流關於上小學的話題。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瞭解幼兒面臨上小學時的心情變化。

提問:馬上要上小學了,你的心情怎樣?做了哪些準備?你們有沒有擔心的事情?

小結:對於馬上進入小學的你們來說,心情是開心的、興奮的、激動的,你們努力的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爲上小學積極準備着。

二、利用課件、表徵、同伴交流等多種形式,理解、梳理、交流有關上小學擔心的問題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1.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和傾聽,梳理豆豆和莉莉擔心的事情。

提問:豆豆和莉莉擔心什麼?

小結:豆豆和莉莉擔心的事情可真不少,他們的擔心包括生活、交往和學習三方面,今天就請小朋友們來忙解決他們的擔心。

2.分組討論,利用表徵、圖片的形式解決生活方面的問題。

(1)提問:爲什麼不能遲到?怎樣做才能不遲到?

小結:少看電視、提前整理好書包、定好鬧鐘、早睡早起都是不遲到的好方法。

(2)提問:小學裏的廁所和幼兒園的一樣嗎?怎麼不一樣?什麼時間上廁所?

小結:小學裏的廁所和幼兒園的不一樣,幼兒園是每個班裏都有一個廁所而小學卻不是,小學裏的廁所又分爲男廁和女廁。小學裏上課時間不能上廁所,要合理的利用課間休息時間,不要玩。

3.情境模擬解決交往方面的擔心。

提問:你在生活中是怎樣交朋友的?“害怕老師怎麼辦?”

小結:微笑地主動打招呼並介紹自己會讓你交到新朋友,稱讚別人、說說彼此的愛好、互相助都是交朋友的好方法。小學老師會像幼兒園老師一樣關心你、愛護你、教你學本領。犯錯誤時老師批評你只是針對這件事情,老師不會因爲你犯錯而不喜歡你。

4.利用視頻解決學習方面的擔心。提問:當你遇到不會的問題時怎麼辦?

小結:當你學習上遇到困難時要自己努力,動腦思考、書籍查詢都是不錯的方法,如果還解決不了的話記得同學和老師都會助你。小朋友們,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遇到困難,老師和同學都會給子你助。

三、結合幼兒生活,說一說自己擔心的事,同伴間討論解決。

提問:豆豆和莉莉的擔心己經解決了,你們還有擔心的事?誰能他想想辦法?

四、出示有關小學圖片,激發幼兒對小學生活的嚮往。

小結:小學生活豐富多彩,希望小朋友進入小學後用心感受。希望你們在班快畢業的這段時間努力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爲上小學做好充足的準備!

課後反思:

再過幾個月,孩子們就要進入小學了。對孩子們而言小學生畢竟是一個陌生而又有誘惑力的地方,嚮往小學又有所擔憂是幼兒入學前較爲普遍的心態。社會活動《好擔心》通過馬上進入小學的豆豆和莉莉兩個角色說出了孩子們普遍擔心的問題,通過本次活動主要讓幼兒瞭解即將面臨的入學變化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以及化解憂慮以正確的心態和策略面對變化。本次活動,我充分給與幼兒膽表達自己內心想法的機會,使他們從擔心轉變爲放心,適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爲他們進入小學做好心理準備,最終以健康愉悅的心理狀態進入小學。

活動開始,我利用錄音、圖片播放的形式讓幼兒感同身受瞭解豆豆和莉莉所擔心的事情,及時助幼兒進行梳理共分爲生活、交往、學習三方面。引導幼兒運用表徵、討論、情景模擬等多種形式助豆豆和莉莉解決它們的擔心,在這一環節我以正面的提問爲主,比如:問什麼不能遲到?爲什麼上課時間不能上廁所?讓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表述不能這樣做的原因更爲深刻。豆豆和莉莉的擔心解決了緊接着提問:你們還有擔心的事情嗎?孩子們紛紛表述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上的各種擔心和憂慮,這時我重點引導幼兒進行相互之間解決擔心,讓他們明白同伴之間的助會讓自己更快的適應小學生活。活動最後,我採用了播放有關小學的照片及歡快的音樂,讓幼兒瞭解到豐富多彩的小學生活,激發幼兒對小學的積極嚮往的心態。

教師的自身素養是一節優秀的教育活動的重要因素,在本次活動中的師幼互動中感知到自身的不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認真對待每次教育活動,多與幼兒進行有效互動,多給與幼兒有效迴應,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提升我的自身素養。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大膽嘗試通過用不同的方式來統計食品的種類和數量。

2.感受統計給生活帶來的幫助。

3.體驗同伴合作完成任務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田田幼兒園一週的食譜。

2.記錄紙、記錄板、計數條、記號筆。

活動過程

1.出示田田幼兒園一週食譜,幼兒初次合作,分享統計結果。

(1)交代任務,分組記錄。

(2)師:今天,請你們來統計食譜上有哪些食品,每種食品有多少。幼兒分組統計食品並記錄,教師指導。

(3)交流分享統計結果。

(4)師:每組請一個小朋友來介紹,食譜上有哪些食品,每種食品有多少,你們是用什麼辦法記下來的?

小結:你們用了數字、畫圖、表格的辦法進行了統計,知道了食譜上有哪些食品,每種有多少。可是不能很快看出哪種食品最多,哪種食品最少。

2.嘗試用計數條進行二次統計,分享新的統計經驗。

(1)介紹材料,提出要求。

(2)師:請你們用記錄板和計數條再來做一次統計,看能不能清楚地看出哪種食品最多?哪種食品最少?

(3)指導幼兒使用計數條再次統計。

(4)分享新的統計經驗。

(5)師:食譜上有幾種食品?哪種最多?哪種最少?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小結:用計數條統計,能夠很快地知道食譜上有幾種食品,哪種最多,哪種最少,還會知道最高的計數條代表的食品是最多的,最矮的計數條代表的食品是最少的。

3.引導幼兒根據統計結果確定進貨食品。

師:一起看看,我們需要進哪種食品?

小結:你們用不同的統計方法讓我知道了食譜上有哪些食品,每種食品有多少,還能很快知道哪種食品最多,哪種最少。

4.觀看課件,激發興趣,拓展生活經驗。

師:在我們生活中,很多時候會用到統計,能幫助我們解決更多更復雜的問題,一起來看看,還有什麼時候會用到統計。(觀看幼兒身高、全年平均氣溫、奧運會獎牌統計圖表等)再次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激發幼兒對統計的興趣。

活動拓展

幫助教師統計班級物品的種類和數量;回家統計生活用品等。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瞭解古代造紙的工序,嘗試造紙,體驗製作再生紙帶來的快樂。

2.通過活動,進一步提高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桶、廢舊紙張、水、膠水、橡膠手套、塑料板、紗網、木棒。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1)師:紙是誰發明的?它屬於我國幾大發明之一?

(2)紙由哪些材料做成?

小結:蔡倫發明了造紙術,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古代造紙是用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材料製作而成。

2.瞭解古代造紙的製作工序。

(1)幼兒翻看幼兒用書p3頁,瞭解紙的製作工序。

(2)請幼兒說說紙的製作工序。

(1)教師介紹紙的製作工序。

3.我們來造紙。

(1)材料準備:

廢舊紙張、水、膠水、橡膠手套、塑料板、紗網、木棒。

(2)製作方法

①將廢舊紙張泡溼後撕碎,越小越好,然後再放在適量的.水中浸泡。

②帶上橡膠手套將泡好的紙抓碎,加入膠水並用木棒攪拌均勻。

③把做好的紙漿放在紗網上脫水,然後均勻平攤在塑料板上壓平晾乾。

(2)幼兒嘗試造紙。

(3)晾曬紙。

活動延伸

在曬乾的紙上寫寫畫畫,讓孩子感受自己造紙的樂趣。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6

一、預期效果

1.應掌握的知識

通過說一說、掂一掂、稱一稱的活動,使學生逐步加深對輕重的體驗與理解,學會一些比較的方法,體會輕重的相對性;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光靠看一看、掂一掂不能準確地比出物體的輕重,從而認識到藉助工具確定輕重的必要性和精確性。

2.發展的能力

鼓勵學生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初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

3.應培養的情感

培養學生認真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繫。

二、設計要旨

1.課標解讀

初步讓學生感知“輕”、“重”的含義;會用符號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大小關係。其中分爲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通過觀察、操作、嘗試體驗“輕”、“重”、“最輕”、“最重”的含義,使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知識,在探索中辯析易錯概念;第二個層面是練習,在練習中充分注意到問題的開放和答案的不惟一性,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內容分析

教學重點是學會比較的方法;教學難點是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

3.學情認識

學生對比較輕重、高矮、長短雖然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但對比較活動中的相對性認識不足,本單元就要通過觀察、比較、思考,使學生獲得比較多少、高矮、長短、大小、輕重的相對性的認識。

直接比較兩個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輕重等學生並不困難,但對間接比較兩個事物的大小、多少等等需要通過一定的推理才能獲得,因而是教學中的難點。

4. 經驗介紹

“輕重”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比較大小、高矮、長短、厚薄等基礎上開展的又一次體驗活動。教科書在安排上體現了三個層次:說一說——掂一掂——稱一稱。 “說一說”這一環節通過兩個小動物玩蹺蹺板,使學生一眼看出誰輕誰重,認識到重量差別大的兩個物體可以通過看得出比較的結果;“掂一掂”這一環節通過淘氣和笑笑動手掂一掂,獲得對輕重的感性體驗,認識到用眼不能看出輕重的情況下可以用手掂一掂;“稱一稱”這一環節,通過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確當看、掂都難以分辯物體輕重時,可以藉助工具來比較,從而體會到藉助工具確定輕重的必要性和精確性。最後通過一組練習來使學生獲得得間接比較輕重的方法,知道輕重和大小、高矮一樣是相對的,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

三、實施要領

1、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等

2、教學流程

序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輔導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輕重

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輕重

1.師:星期天到了,小動物們都在公園裏玩耍,它們玩得可高興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麼動物?它們在幹什麼?(出示主題圖)

學生回答後,引導學生觀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蹺蹺板,從這幅圖中,你知道了什麼?(小熊重、小猴輕)你是怎麼知道小熊重,小猴輕的?

師:從這幅圖中你還能看出誰輕誰重?

師小結:小朋友真能幹,通過觀察可以看出誰輕誰重。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輕和重。

(板書課題 輕 重)

2.你還能說出你身邊的物體誰輕誰重嗎?

學生觀察並回答問題,發現相關數學信息。

生1:大象重、小狗輕;

生2:大象重、小熊輕;

生3:小猴重,小狗輕。

根據低年紙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特徵,創設生動的學習情景,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並且由動物世界回到現實生活,體會“輕重”無處不在,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二)、實踐操作,發展認知

實踐操作,發展認知

1.掂一掂

(1)讓學生觀察講桌上的一本數學書和一個文具盒,說說數學書和文具盒誰輕誰重?

(2)爲什麼同樣的書和文具盒,大家判斷的不一樣呢?有什麼辦法可以證實一下誰說的對呢?請學生上來用手掂一掂,再把你發現的結果告訴大家。

(3)請2~3名同學上臺掂一掂。

(1) 教師把文具盒裏的文具取出來,再請2~3名同學掂一掂,說出誰輕誰重?爲什麼?

(5)你們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數學書誰輕誰重?與同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再交換東西掂一掂。

(6)教師小結:文具盒和數學用眼睛看不能準確地判斷誰輕誰重,我們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夠比出誰輕誰重。

(7)小實踐:再選擇桌上的其他東西掂一掂,比一比,與同學交流一下。

2.稱一稱

(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個蘋果和一個梨。

(2)猜一猜:誰輕誰重?

掂一掂:誰輕誰重?

師:不管是猜一猜,還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麼辦呢?誰又能想出什麼好辦法呢?

(3)小結討論:你們能想出哪些辦法?

(4)出示天平秤。介紹在天平上比較輕重的方法,教師把蘋果和梨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讓學生觀察,現在你知道蘋果和梨誰輕誰重嗎?

(5)分小組活動。

拿出你們身邊的學習用品,選擇其中的兩樣,先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後稱一稱,說說誰輕誰重。

(2) 教師小結:從剛纔的比較蘋果和梨誰輕誰重,我們發現要想準確地知道誰輕誰重,稱一稱是最好的辦法。

(7)出示一大塊塑料泡沫和一小塊鐵。

先說一說:誰輕誰重?爲什麼?

再掂一掂、稱一稱。

明確:比較輕重,不能只看大小、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輕,一定要實際掂一掂、稱一稱才能確定誰輕誰重。

生1:文具盒輕、數學書重;

生2:數學書輕、文具盒重;

生3:文具盒和數學書一樣重。

得出:講桌上的文具盒比數學書重。

得出:現在文具盒比數學輕。

如一本書和一個本子比,一本書和多個本子比,等等。

學生猜測結果。

小組討論方法,交流意見。

彙報交流,充分聽取同學想出的不同方法,給予適當的評價。

分小組進行猜一猜,再掂一掂,再後稱一稱,說說誰輕誰重。

在“掂一掂”這個環節中,通過猜想、推測、實踐等探究活動,把教師的“教”變爲學生的“探”,通過學生掂自己的物品,別人的物品,積累輕重的感性認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解決實際問題。)

在“稱一稱”這個環節中,通過設疑——討論——操作——深化,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領悟比較物體輕重的方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想出辦法解決面臨的新問題,對學生而言是一種可貴的成功體驗。

(三)、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1.出示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說怎樣判斷的。

2.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引導學生說出一個西瓜和兩個菠蘿一樣重,說明一個西瓜就比一個菠蘿重,如果學生不能理解,可用實物演示一下。

3.第3題

讓學生在小組內說說誰最輕?誰最重?爲什麼?

4.第4題

這道題具有一定的難度,不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能獨立完成,可先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思考的過程,再引導學生分析。

獨立判斷,並說一說判斷過程。

練習設計分爲三個層次:獨立完成的、合作討論的、指導完成的。通過三種練習形式,練習不同層次的題,難易結合,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對於較難的題目,通過討論交流,也能順利完成,達到數學目的。在練習中不限制學生的思路,讓學生盡情表達,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學業診斷

1.常見錯誤分析:

常見錯誤分析

1.比較輕重時,判斷天平稱翹起的那邊重。

缺少實際生活經驗,不懂得天平稱的原理。

2.( )比( )重,()比( )輕矮,各個量填反。

缺少觀察比較的技能和表達的方法。

3.三種物體比較輕重,錯誤把數量多的判斷爲最重的。

缺少實際生活經驗,等量代換的思想理解有困難。

2.診斷問題

診斷1:( )比( )重?

診斷目的:比較大小的方法以及表達方法。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並能識別。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想象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準備:

一些圖形紙製品、學具、多媒體課件、小剪刀等。

教學方式:

分小組活動,每四人爲一小組,設立小組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導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位老朋友,你們認識它們嗎?

1、認一認

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讓學生認一認,並說出物體的名稱。(課件出示)

2、選物體

你們的學具盒裏有這些物體嗎?請小朋友挑出自己喜歡的物體,挑好了嗎?

3、初步感知(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貼一貼)

師:請你選擇一個面摸一摸,你有什麼感覺呢?

那麼,你想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嗎?誰能想個好辦法?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摸到的面留在紙上,並用小剪刀把它剪下來,我們要聽音樂來比一比,看哪個小朋友剪得又快又好。

你們想把自己剪得圖形貼出來讓別的小朋友也看看嗎?(師生共同貼出剪得圖形)

二、(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剪得圖形真漂亮,你們想看的更清楚嗎?看!老師已經把你們剪得圖形移到了大屏幕上了。

誰能給這些圖形取個好聽的名字?

現在,大家看一看那些圖形長的比較像?

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

過渡: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認識圖形》。

三、(實踐操作)

這四種圖形我們已經認識了,下面我們來動手圍一圍,擺一擺。

1、用釘子板圍。

2、用小棒擺。

四、(課間活動)

今天我們又認識了新的圖形,孩子們,你們高興嗎?下面就讓我們用歌聲來慶賀一下吧!(師生共同表演唱《幸福拍手歌》)

五、(走向生活,提高能力)

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有關的圖形)。

師:剛纔我們認識了這4種圖形,請大家仔細想想我們的生活中有嗎?(有)

請你找出來,找到的小朋友請告訴你小朋友們!

2、辨一辨。(教師出示一些實物,指着有關實物有表面搶答。)

師:小朋友,你們都找了這麼多有趣的圖形,老師也找了一些回來,你們想不想看看?下面進行搶答遊戲,知道的小朋友馬上站起來說。這是什麼?它的面是什麼形狀的?(老師出示準備的幾個實物課件)

3、數一數。

看,數學多有意思,就連我們今天學的圖形也能組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孩子們,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數數這些有趣的圖形吧!(課件出示組合的圖形)

4、認一認。(多媒體出示交通標誌)

小朋友,看!這是什麼?(交通標誌)這些交通標誌表示什麼?每個圖形裏有哪些圖形?誰來說?(過馬路要走斑馬線)(進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學生要認清交通標誌,遵守交通規則,安全行駛。)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比較推理中,嘗試藉助材料上的提示發現可以數正確的方法。

2、樂意傾聽同伴的表述,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材料

PPT、操作紙、墊板、夾子、筆、照片等。

活動過程

1、引起興趣,瞭解幼兒數數的能力

經常聽小朋友數數,你最多能數到幾?

過渡:數數的正確性。

2、數數遊戲,發現數正確的方法

①幼兒取操作紙,理解紙上的要求,知道要數的幾樣東西

②交代規則並觀察幼兒操作

③圖上房子有多少幢?樹有多少棵?兔子、花各有多少?

小結:要數正確應該按順序,還要有一定的方法。

④過渡:出示圖片,問“這裏一共幾樣東西?”

⑤觀察卡片上的食品並記錄,引導幼兒傾聽同伴解決問題的方式,發現數正確的一些方法。

數帶魚。重點在巧數。

數蛋。重點在推理。

數餅乾。重點在類概念。

小結:數不同的東西方法也會不同。

3、延伸活動,關注身邊事物的數量

①出示PPT,這個能數嗎?

②爲什麼包裝外面要標上這樣的數字呢?回家留意一下,你在包裝盒上發現了什麼。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讓幼兒喜歡數學。

2、願意上課大膽舉手回答問題。

3、能按照物體的長短差異排出3"5個物體的序列。

活動準備:

1、長短不同的褲子圖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紙條等若干套(3"5個爲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動過程:

1、褲子比一比。

觀察褲子。

教師出示掛圖中的4條褲子。

教師:看,媽媽給寶寶買了什麼?媽媽買了幾條褲子?它們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褲子,並說出它們長短不一樣。

比褲子。

教師:哪條褲子長,哪條褲子短?

教師和幼兒一起把褲子兩兩比較,得出結果。

2、褲子排一排。

教師出示長短排序板。

教師:媽媽讓寶寶排一排褲子,你覺得哪條褲子放在前面?可以怎麼排呢?

鼓勵幼兒積極思考並講述自己的想法。

鼓勵幼兒自主地排褲子,然後說一說自己用什麼方法排的。

教師和幼兒討論長短排序的方法。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條線將褲子放整齊,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長(最短)的褲子排號,再通過兩兩比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出最長的褲子,發現長了再調整。

3、給物體排排隊。

討論活動規則。

教師: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紙條都來找小朋友幫它們排隊啦!

教師和幼兒共同討論、總結:先找出物體中最長或最短的一個排好,在比剩下的物體,找出最長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後說一說。

幼兒操作活動。

教師提醒幼兒將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齊。

教師鼓勵幼兒參與多組操作活動。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0

活動設計

活動內容:

愛兒坊幼兒園學前班數學教材第18頁《開火車》。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50以內的數,學會比較數的大小。

2.通過遊戲的過程使幼兒經歷發現、歸納數學知識的過程,感知學習方法。

3.通過遊戲活動,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和難點:

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主要是認讀50以內的數,感知數的大小,理解數的順序。在活動的過程中感知學習方法,體驗學習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卡通數字卡片、獎勵小星星、紅旗一面、

2.《春天在哪裏》音樂

活動過程:

一、準備春遊坐火車——認知50以內數。

1.:數數遊戲

師:小朋友,天氣暖和了,春天來了,老師要帶大家去春遊,好嗎?我們開着我們的小火車去吧!老師找個火車頭來數一數今天有多少老師和小朋友要坐我們的火車,一起來吧……

(拍手唱歌曲《開火車》,傳紅旗,嗚……聲唱出停,紅旗在誰手中誰來點數,其他小朋友小聲跟數。學生跟着拍手唱。)

師:如果每節車廂坐10個人,需要幾節車廂?如果5個人呢?(教師引導幼兒10個10個數,5個5個數,分別說出需要的車廂數。)

(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及時表揚)

2.認讀數字寶寶。

教師任意出示數字卡請幼兒認讀,誰讀對就把卡片給誰,每人一張。

3.數字寶寶坐火車。

幼兒先聽清老師的要求,邊唱歌邊走坐到指定車廂。

6節車廂分別坐含有2、3、5、1、4、的數字。

師:把你們每節車廂的數字寶寶放上來看看自己表現怎麼樣?看看每節車廂坐了幾個人?

(幼兒說出每組的人數,說說單雙數)

(獎勵秩序好、表現好的幼兒)

二、開火車春遊——比較數字寶寶的的大小

師:我們春遊的小火車就要開了,請數字寶寶們扶好坐好我們去田野裏找找春天的消息吧!

(師生共唱歌曲《小火車》邊做動作,請表現好的的數字寶寶先下車找找春天的祕密吧!請四人下車)

1.比較第一組數的大小

師:你手裏拿的是什麼呀?這四個數字寶寶都是誰呀?你知道他們誰最大誰最小嗎?

(幼兒舉手回答,教師給予肯定獎勵。)

2.比較第二組數的大小

(師生共唱歌曲請第二組數字寶寶下車。)

師:這四個數字寶寶又是誰呀?誰最大?誰最小?。

幼兒自主交流,派代表回答。

3.數字寶寶排排隊。

師:我們春遊的小火車要過橋了,我們要按順序一組一組過橋,你能給每組的數字寶寶按順序排排隊嗎?

(請還沒有參與活動的幼兒下車四人或六人一組。)

(1)第一組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隊。

(2)第二組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隊。

師:你是怎麼比較這些數的大小的?

總結歸納:比大小,看數位,

兩位要比一位大,

都是兩位看高位,

高位相同看個位。

三、春遊進行時——開火車遊戲。(播放歌曲春天在哪裏)

(1)幼兒以10人爲一組,在規定時間內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成一隊,玩開火車找春天遊戲。

(2)幼兒和朋友交換數字卡片,按照不同要求排隊進行遊戲。(評價幼兒遊戲活動,獎勵表現突出的幼兒)

四、活動延伸。

回家比比家裏人的年齡,你會發現什麼?

《比大小》活動設計說課材料

丁家中心幼兒園:田小燕

一、說教材

《比大小》是愛兒坊學前班數學下冊主題三“數字的家”的一節活動課。

二、說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和幼兒的學習經驗,制訂出本次活動課的活動目標爲:

1.引導幼兒認識50以內的數,學會比較數的大小。

2.通過遊戲的過程使幼兒經歷發現、歸納數學知識的過程,感知學習方法。

3.通過遊戲活動,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

三、說教法與學法

數字概念對幼兒來說是較抽象的,光靠教師枯燥無味的講解,幼兒是沒有興趣的。那怎樣引導幼兒輕鬆學習呢?爲了幫助幼兒掌握活動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活動中結合周圍環境和季節特點,以幼兒爲主體,以春遊爲主線,以遊戲爲主導。根據幼兒認知過程的直觀形象性,主要採取數、認、讀、比結合法來充分調動幼兒的思維活動,以唱、玩、贊穿插 進行來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自信。讓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進步的方法讓他們在遊戲中體驗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四、說活動過程

活動中我爲了防止了“一言堂”和“滿堂吼”的現象,注重幼兒秩序性的培養及探索能力的發展,設計了以下的過程:

1.設計一條活動主線

在本節活動課中我設計了春有這樣一個符合季節環境特點的情境主線。以開火車這樣一種幼兒喜聞樂見的遊戲爲主導,在“準備坐火車——開火車春遊——春遊進行時”三個環節中,第一環節引導幼兒豐富對50以內數的認識;第二環節通過有順序、有目的的關注來引導幼兒嘗試比較數的大小,說出自己的想法,發現真確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一個環節:幼兒體驗學習快樂,教師發現存在問題。整個活動調動了幼兒身體、感官、思維的活動,使枯燥抽象的數字在遊戲中變得生動有趣,從而達到幼兒園保教活動以遊戲爲主的目的。

2.培養一種快樂習慣

遊戲是幼兒的天性,尤其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戶外活動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但是同樣的遊戲也有玩膩的時候。通過開火車遊戲的不同玩法,所帶給孩子們不一樣的快樂感受和體驗。我希望孩子們能培養出一種探索意識,獲得一種探索的習慣。

3.關注每一個幼兒發展

每個孩子都有獲得表揚和讚許的權利,每一位老師也有表揚讚許孩子的義務。在每個孩子天真稚嫩的童心中,對錶演讚許的渴望不亞於花兒對陽光的渴望。每一個幼兒都有他獨特的個性,活動能力和身體各方面發展不盡相同,所以在工作及這節課中我都一直去留心發現每一個幼兒點滴的進步,並及時說出來。在活動中鼓勵那些不積極,不善於表達的幼兒參與活動,我發現:“多給機會,多進步。”

五、活動延伸

回家比比家裏人的年齡,你會發現什麼

鼓勵幼兒把學到的知識用於生活,激發幼兒的興趣。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1、能熟練地計算100以內兩位數的加減法、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

2、能夠運算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的教育。

二、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三、教學過程:

同學們,你們最喜歡過什麼節?屬於你們自己的節日是哪一天?六一兒童節你們是怎樣度過的?

同學們在兒童節這一天都非常愉快,老師也爲你們高興,那如何使六一兒童節過得更有意義呢?我們看看小明和妹妹是怎樣過的。他們向媽媽提出今天我們來當家,讓媽媽安心去工作媽媽交給小明30元錢,給妹妹20元,讓他們到超市去購物。

哥哥先來到了肉類區,有雞、鴨、肉和魚,同學們想一想,哥哥用30元錢可能買哪些商品?注意所買的商品的總價不能超過30元,你們估計一下。

接着哥哥隨妹妹來到了蔬菜水果區。

妹妹用20元錢可以在這裏買哪些商品?

除了香菇、蝦仁以外,請同學們任選兩件商品並算出它的價錢。

3+5=8 3+1=4 3+5=8 3+9=12

3+9=12 3+3=6 3+10=13 3+8=11

3+6=9 3+3=6 5+1=6 5+5=10

5+9=14 5+3=8 5+4=9 5+10=15

老師請同學列舉出三件商品並計算出結果。

讓學生說一說如果買四件商品、五件商品都是哪幾種,各是多少元?

讓每個學生都說一說,做到全員參與。

出示圖片:這位老爺爺用100元購物,他可以買到什麼?還剩多少?請同學們說一說,最多不超過三件商品。

讓學生自由發言。

小明和妹妹買完了東西到收銀臺去交錢,小明花了25元錢,妹妹花了14元,那位爺爺只花了8元錢,請同學想一想他們各買了哪些商品?

讓同學們算一算他們各找回多少錢?

小明應找回:

妹妹應找回:

老爺爺應找回:

小明和妹妹把買來的商品拿回家,媽媽見到後誇獎他們是愛勞動的好孩子。小明提議:今天我們家吃餃子吧!媽媽同意了,妹妹算了算如果做兩種餡的餃子,每種餃子要做50個纔夠,兩種餃子一共要做多少個?

同學們,你們來幫助妹妹算一算。(50+50=100)

到了晚上,大家圍坐在一起吃飯,媽媽向爸爸誇獎了小明和妹妹今天不但幫媽媽買東西,還幫助媽媽包餃子,真是媽媽的小助手,這時妹妹說:我幫媽媽包了43個肉餃子,小明說:我幫媽媽包了38個菜餃子。

同學們,你們說他們倆誰包得多?多幾個?小明和妹妹一共包了多少個?其餘是媽媽包的,媽媽包了多少個?

同學們,今天通過小明和妹妹當家這一天,我們一起復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希望同學們也能向小明兄妹倆學習,做一個勤勞能幹、愛勞動的好孩子。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2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初步認識了1—10,學習了1—5的寫法之後的一節有關“0”的教學。“0”的教學較其他數字教學難度稍大,因此教材中單獨提出一節結合情境,聯繫生活實際來認識“0”,重點理解“0”所表示的不同含義。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廣泛的蒐集資料以及整個教學必須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因爲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還可以爲課堂上學生理解“0”的意義作好鋪墊,讓學生實實在在的進行理解而不覺的枯燥。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確“0”表示的幾種意義。(可以表示沒有、水結冰的溫度、起點、佔位等含義);學會正確地讀寫“0”;掌握“0”的含義,在生活中運用。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理解0的含義和正確書寫0。

教學準備:

1、把學生每6人一組,分成8個小組,每組有6根魚竿、5條魚。

2、電腦課件、實物投影、溫度計、直尺、小貓頭飾、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猜謎激趣。

1、談話: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有一個謎語,請你猜一猜。

2、猜一猜:

鬍子不多兩邊翹,

開口總說妙妙妙。

黑夜巡邏眼似燈,

日裏白天睡大覺。(打一動物)謎底:貓

3、下面我們一起戴小貓頭飾扮演玩小貓釣魚的遊戲。

(出示課題:小貓釣魚)

二、自主探究體驗,初步感知“0”的含義。

1、在動中學,理解“0”。

(1)、以小組爲單位進行釣魚比賽。

(2)、小組彙報,交流,並說說你釣了幾條魚,可以用幾來表示?

(3)、學生討論:一條魚也沒釣着,究竟用幾來表示?(引導學生討論得出:當一條魚也沒釣着時,可以用“0”表示。)

2、在樂中說和做,加深對“0”的理解。

(1)、老師做,學生說。

師(手裏拿3支鉛筆)問:老師手裏有幾支鉛筆?

生:3支。

師(把手裏的鉛筆放進文具盒)問:我現在手裏還有鉛筆嗎?用幾表示?

生:沒有,用“0”表示。

(2)、學生之間互相做,互相說。

(3)、通過師生、生生互動,感知“0”表示“沒有”的含義。

三、發散思維,豐富“0”的含義。

1、想一想:你們還在哪裏見過“0”?

(1)、小組內討論,交流。

(2)、全班彙報。(溫度計上有“0”,直尺上有“0”……)

2、認一認。

(1)、出示溫度計,討論:“0”在溫度計上表示什麼?(表示氣溫是0度)

(2)、指導觀察直尺。

①、找出數字“0”的位置,知道“0”在“1”的前面,並按數學順序開小火車讀一讀。

②、瞭解“0”在直尺上的作用。(“0”也表示開始,是起點。“0”和“1、2、3……”一樣,也是一個數。“0”比“1、2、3……”小。)

四、“0”的書寫。

1、師:“0”有這麼多用處,我們應該學好“0”,寫好“0”。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這個“0”的形狀像什麼?(像一個雞蛋、像拼音裏的“0”字……)

2、師:請小朋友說一說怎樣才能寫好“0”?要注意什麼?

3、聽《寫“0”兒歌》(電腦顯示):

數學“0”,像雞蛋,上下長,左右扁;

要想把它寫得好,封口之處是關鍵。

(先聽兒歌,並伴隨音樂有節奏朗讀一遍。)

4、教師示範書寫,學生觀察、書空。

5、寫一寫。

(1)、學生嘗試寫。

(2)、展示學生書寫作品。(學生自評、互評優缺點。)

(3)、再次寫“0”。(學生在課本第8頁上寫“0”)

五、實踐應用,深化新知。

1、填一填。

出示課本“小貓釣魚”主題圖,依次填寫每隻貓釣了幾條魚?用數字幾來表示?(重點讓學生說一說第四個空裏爲什麼寫0?)

2、一筆畫(從“0”出發)。

3、遊戲:排一排。

(1)生拿出“0—5”的數字卡片,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

(2)小組彙報排的結果。(上臺展示)

多數組按0,1,2,3,4,5排,少數組按5,4,3,2,1,0排。

(3)說一說。

這幾個數中最大的是幾?最小的是什麼數?

4、開放題。

聽老師講故事:大樹上有5只小鳥,一個獵人“砰”地放了一槍,鳥兒怎樣了?猜一猜現在樹上還有幾隻鳥呢?能用數字表示出來嗎?

六、課堂總結,課外延伸。

1、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覺得自己表現如何?

2、你能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回家彙報給家長聽嗎?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3

一、活動時間:

20xx年4月10日早10:30---12:00

二、活動地點:

鄯善縣火車站鎮小學

三、活動目標

1、通過帶幼兒參觀學校,初步瞭解學校,熟悉學校環境、教師和學生,感受哥哥姐姐的學校生活,激發幼兒對入小學的嚮往。

2、初步發現學校與幼兒園的區別,找出不同之處,培養幼兒觀察分析能力。

3、讓幼兒瞭解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知道小學生在校的主要活動和活動方式。

4、通過活動讓幼兒懂得:課間要先入廁,在做戶外遊戲,並且聽到上課鈴聲或上課音樂聲,能迅速回到自己的班裏上課,在心理上做好適應這種學習模式的準備。

5、教育幼兒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有時間觀念的良好習慣。

四、活動準備

1、事先聯繫好學校負責人,確定參觀的有關事項。

2、提前通知家長做好幼兒參觀學校的工作。

3、告訴幼兒聽老師的指揮、不亂跑,不大超大鬧,做個文明的參觀者等參觀前的談話。

五、實施措施

1、請小學生給自己講講自己在學校的學習生活以及校園趣事,說說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優秀的小學生。

2、組合幼兒到學校去實地參觀。

3、教師講解,幼兒觀察瞭解學校環境。

4、教師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

5、參觀後討論: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之處?相同之處?(請幼兒從環境、作息時間、上課科目、紀律等方面說說。)

六、家園共育

1、家長配合幼兒園,進一步讓幼兒瞭解學校的生活,知道什麼時間該幹什麼。

2、看電視錄像,或讓上小學的哥哥姐姐向孩子講述小學學校生活,進一步瞭解學校。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4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學生人,這些學生大部分是上過幼兒班,還有些學生是從外地轉入的。他們天真可愛,活潑調皮。據幼兒班老師介紹,這些學生各方面的差異較大。有的活潑開朗,還有個別學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開學初,經過和學生初步接觸瞭解,這些學生由於常規訓練少,一些起碼的常規知識都不懂,他們還像在幼兒班一樣沒有任何約束,想來就來,要走就走,上課時亂走亂動。本學期施行的實驗教材,主要是開拓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因此,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的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使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爲一名優秀的學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三、教學重、難點

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一般總稱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四、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會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認識“上、下”、“前、後”、“左、右”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後”、“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五、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爲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有關的數學知識。

(2)儘量選擇、設計現實的、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思考、相互交流,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3)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4)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

(5)聯繫兒童實際、根據學生特點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視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建立數感。

3、計算教學應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採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4、根據兒童生活特點,從感必經驗出發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5、通過“用數學”的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6、設計安排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注意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

7、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教學方法應體現開放性和創造性。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儘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爲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學具。

六、教學進度安排(見附表)

第一單元:準備課

單元教學內容:第一單元(第1——4頁)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第2——5頁的內容,第2、3頁是一幅美麗的畫面,圖中有教師、學生、鮮花、樹木、樓房,人和物的數目注意用到10以內的各數。新教材豐富的教學資源,不僅將數擴展到20,而且畫面中,每個數量出現了多種角度數的話,還會數出很多,這就給予學生創設了充分觀察、探究的空間。在教學中,注意採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數畫中的事物,初步瞭解學生的數數的能力,並不要求都數到,只要教師心中有數,在學生數出以後能給及時正確的評價即可`。

單元教學目標:

1、在和諧愉悅的探討氛圍中,瞭解學生的數數和認數情況。

2、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的快樂。

3、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使學生感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充分利用材料資源,滲透思品教育。

單元教學重、難點:

1、學生數數的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的的數感。

2、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愛數學的情感。

3、引導組織好學生小組學習,使學生初步感知合作學習的快樂及要求。單元課時安排:約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第2——5頁(數一數)

教學目標:

1、在非常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初步瞭解兒童認數、數數情況。

2、通過觀察等探求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數感,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合學生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物快樂,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

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對人對物的愛的情感,初步培養學生會聽、會說、會補充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步建立數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及合作與參與的意識。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一臺。

教學過程:

(a)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拿出一封一份禮物————金龜子的信,讓學生隨着美麗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聽信: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好,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成爲一名真正的小學生了,在學校裏,你們將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到許許多多有用的知識,學會許多的本領,會面爲一個對社會有着巨大貢獻的人,你們高興嗎?數學書裏都是一些有趣的遊戲和活動,充滿了神奇,學好數學非常有用,它可以幫助你解決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難,你們想學習數學嗎?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們的數學陳老師將會把你們帶進數學的王國裏,讓你們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到那時,你們一定會成爲一名出色的小學生的,你們有信心嗎?

(b)認真觀察,小組討論,瞭解數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書中第2——3頁的畫面。

1、這是什麼地方?你認爲它美麗嗎?

2、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麼意思?圖上的物體分別有多少?(先小組討論,互相說,教師深入到小組裏瞭解情況,並且在個別組裏探討數數規律,然後再請小朋友說)

3、評價:你認爲你們組有什麼優點,別的組呢?

三、繼續觀察,小組交流,瞭解認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材第2——3頁的圖畫

活動形式同第二個環節一樣:觀察——交流——彙報——評價,不苛求學生按怎樣的模式說,讓學生在相互啓迪中自我感知怎樣說好就怎樣說,怎樣說適合自己就怎樣說。

四、操作感知,及時強化

1、數週圍的實物(可帶領學生走出教室,數一數學校裏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數字卡片

3、按方位數數

4、開放性練習

猜一猜,想一想、說一說,驗一驗

手裏最多能拿幾根粉筆?

幼兒園幼小銜接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湊十法的兩步思維過程.能用湊十法正確計算8加幾的式題.

2.初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8加幾的口算方法,能正確、迅速地口算.

教學難點

理解掌握計算方法.

課前準備

教具:磁鐵黑板、紅花、黃花圖片、8根綠色小棒、4根紅色小棒、8個黃圓片、7個紅圓片.

學具:8根綠色小棒、4根紅色小棒、8個黃圓片,7個紅圓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複習數的組成.

2.連算.

8+( )=10

8+( )=10

8+( )=10

10+4=( )

10+3=( )

10+7=( )

8+2+2=( )

8+2+5=( )

8+2+6=( )

8+2+8=( )

3.口算.

9+4=

9+7=

9+5=

9+3=

9+6=

9+8=

師問:9+6 9+8你是怎樣想的?

師指8+( )=10問:8加幾等於10?板書:2

二、學習新課

啓發談話:我們已經學了9加幾的加法,是用什麼方法來計算的?(湊十法)

今天我們還用湊十法來學習8加幾的進位加法.(板書課題:8加幾)

1.教學例1.

出示例1 8+3=11

(1)出示黃花、紅花圖.

師說:根據圖上黃花、紅花的個數,請同學們編一道加法應用題.

指名學生編出:格子裏有8朵黃花,格子外面有3朵紅花,一共有幾朵花?

師問:要求一共有幾朵花,怎樣列式?(板書:8+3=)

師問:8+3這道題怎樣計算?同學們可以用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現在分小組討論一下.

指名說計算方法.

(2)直觀演示.

師說:剛纔同學們討論得很好,計算8加3時,可以用我們學過的9加幾的湊十法來計算.

老師邊說邊演示:格子裏有8朵黃花,如果把格子裏湊滿10朵需要放幾朵?(放2朵)那就把8和幾湊成十?(8和2湊成10)把外面的3朵紅花分成幾朵和幾朵?(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裏,8加2得幾?(8加2得10)10朵再加幾朵?(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幾?(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於11.

(3)講計算過程.

請一個同學把計算過程完整地說一遍:

學生邊說,老師邊在式子上用連線表明.

師問: ① 爲什麼要把3分成2和1?

② 計算8+3時怎樣想?

引導學生說:這樣想:

① 先把8湊成10,把3分成2和1.

② 8加2等於10,

③ 10再加1等於11.

2.教學例2.

出示例2 8+4= 8+7=

(1)擺小棒,算一算.

師說:左邊擺8根綠色小棒,右邊擺4根紅色小棒.(老師同時在磁鐵黑板上擺出小棒)

師問:誰能看圖直接列出加法算式?(板書:8+4=12)

師問:8加4等於12,你是怎樣想的?怎樣移動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於多少?誰來試試?

指名上前移動磁鐵小黑板上的小棒.

師問:你們都看清楚了嗎?請你們擺一擺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於12.引導學生這樣擺:把4根紅色小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綠色小棒一邊.老師連線:

學生自己小聲說計算過程.

(2)擺圓片,算一算.

師說:左邊擺8個黃圓片,右邊擺7個紅圓片.(指名一個同學同時在磁鐵黑板上擺圓片)

看圖,自己小聲說加法算式.

指名說算式:8+7=□

師問:8+7怎樣想?請同學們邊擺圓片邊說計算過程.

指名一個同學上前邊擺邊說計算過程.

指名看算式說計算過程.

師問:8加7時,爲什麼要把7分成2和5?

3.教學例3.

出示例3 想一想:

8+5=□ 8+6=□ 8+8=□

師說:剛纔我們計算的這幾道8加幾的題都是把後面的加數分成2和幾,2和8湊成10,10再加剩下的幾就是十幾.

現在老師再出幾道題,不看圖、不擺實物,看誰會算?

教師出示:8+5=□ 8+6=□ 8+8=□

兩人一組說一說每道題怎樣想.

老師點題,指名口算,並說計算過程.

4.教學例4.

出示例4 8+9=□

(1)師問:怎樣想能很快說出得數?

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然後老師歸納出兩種方法:

① 把9分成2和7,2和8湊成10,10再加7等於17.

② 9+8=17調換加數位置,8+9也等於17.

(2)師問:你們認爲這兩種方法,哪種方法最好?

小組討論.老師行間巡視,聽取意見.

指名說討論結果:第二種方法好.

師問:爲什麼說第二種方法好?(第二種方法簡便)

師說:你們真聰明,會用已經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

齊讀黑板上的算式.

5.小結.

提問:

(1)今天我們學的是幾加幾的題?

老師指課題:8加幾

(2)我們計算8加幾時,應先把8怎麼樣?(把8湊成10)

(3)湊10後再怎麼辦?(把另一個加數分成2和幾,分出的2和8湊成10,10再加幾就是十幾)

(4)8+9這道題怎樣想?(用交換加數的方法計算)

教師小結:8加幾,先把8湊成10,把另一個加數分成2和幾,8加2等於10,10再加幾就等於十幾.這就是我們要求的數.

三、鞏固反饋.

1.看圖寫算式.

2.口算.

8+2+2=

8+2+6=

8+2+5=

8+2+3=

8+4=

8+8=

8+7=

8+5=

師問:上面每組題之間有什麼關係?

3.移動8,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數.(學生舉數字卡片回答)

4.猜一猜,花是幾?

8+3=

8+9=

8+5=

8+7=

8+6=

8+8=

8+10=

8+2=

8+4=

板書設計

8 加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