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十篇

有關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6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範文十篇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設計:

在“你變我變的”主題中,幼兒從身邊的事物中找變化的東西,圓圈可以變化成鍾、花朵、烏龜、小動物的頭等,一些廢舊的物品經過手的加工,可以變成許多有趣、新奇的東西,他們對自然界神奇的變化萌發了興趣。《神奇的小火車》充滿神奇、變化、詼諧的情節,讓孩子讀來有趣、有能引起他們的探究,因此本活動納入了這個主題。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事物的神奇變化。

2、能主動關注周圍事物的變化過程。

活動準備:

1、自制背景圖及若干小圖片

2、幼兒收集有關動植物的變化過程的資料。

活動過程:

1、發現小火車的神奇。

——出示背景圖“小火車”,猜猜這是一列怎樣的火車。

——什麼是神奇?

——教師結合故事將角色“小核桃”演示插入火車,變出一隻“桃子”。

——原來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車,它會變魔術。還有許多乘客想上火車,他們上車前和下車後相比會有那些變化呢?讓我們來聽聽故事“神奇的小火車”。

2、看看小火車會變什麼。

——完整欣賞故事一遍。誰是小火車的第一位乘客?它有什麼變化?爲什麼小桃核下車後會變成大桃子呢?你知道其中的祕密嗎?

——接着誰又上了車?它發生了什麼變化?下車的雞蛋爲什麼會變成毛茸茸、溼漉漉的小雞呢?

——小青蟲們上了車,它又變成了什麼?(重點幫助幼兒理解青蟲變成蝴蝶的過程)

——小男孩上了車,走下一位大鬍子叔叔,他是誰呢?

——原來大鬍子叔叔是小男孩變的,他喜歡這樣變嗎?那可怎麼辦呢?

——這真是一輛神奇的小火車,它能讓許多“乘客”上車後發生變化。往前開能長大,往後開就還原。

在我們周圍許多東西都在變,有的變化很快、很明顯,而有的東西是漸漸地變化的。

3、讓他們坐上小火車。

——嗚。。。。。嗚!藍色的神奇的小火車又開動起來了。你想讓誰坐上小火車?小火車會把它變成什麼?

——鼓勵幼兒講講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漸變過程,如:月亮圓缺,花兒開放、種子發芽等。

4、延伸活動:鼓勵幼兒今後在生活中仔細尋找事物的變化,獲得更多的表現。

大班語言教案:貪吃的小貓(下)

一、活動背景:

分享閱讀作爲專門爲孩子設計的圖書,能引起幼兒較大的閱讀、編故事的興趣,當分享閱讀的幼兒將自己所編的故事用各種形式如繪畫、粘貼等製作成自己的圖書的時候,孩子的成就感充分得到了提高,自信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二、設計思路:

瑞吉歐提出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皮亞傑有“知識的產生有賴於幼兒對材料的操作和擺弄”。這觀點自制圖書活動中充分體現了這種理念,強調幼兒主動參與,自己動手製作自己的圖書。在孩子已經有了創編故事的基礎上,都會有一個強烈的願望,把它變成圖書。《綱要》中也指出應:“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開展了這次活動。

三、活動目標:

(一)能理解和初步運用自制圖書的基本要素,能與其他人進行分工合作。

(二)能用較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續編的故事。

(三)能進行自我評價,並能較客觀地評價他人作品。

四、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學具:自制圖書自評表、圖書內容表、水彩筆、繪畫紙

2、教具:自制圖書評價表

(二)前期經驗:根據讀本已創編故事

五、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討論,切入主題

1、教師用一本書直接切入:“今天我們要製作圖書。”

2、教師:“一本好的圖書應當具備那些要素?

3、觀察自評表,討論圖書要素的條件

(二)教師出示自制圖書自評表,請幼兒說出想要製作一本好的圖書,這些圖書的要素應該達到什麼條件?

(三)分組商量,將故事融入圖書,填寫圖書內容表。

1、組織幼兒按編故事的小組分組,討論上一次根據《貪吃的小貓》所編的故事該怎樣編成小書,將故事內容融入圖書,成爲圖書的一部分,填寫圖書內容表,商量圖書每一頁的內容是什麼?

2、小組共同協商分工合作。

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方式,進行分工,將封面、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具體分工,防止出現搶着繪製封面、第一頁的情況,並將商量結果顯示在圖書內容表上,分工後接下來的頁數按照繪製的速度來分配。

(四)分工合作,繪製小書,並進行自評。

每一組按照自己的分工開始繪製圖書,教師將自評表發下,讓幼兒在繪製的過程中進行對照,並在結束後進行自評。

(五)共同分享,閱讀自制圖書

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合作繪製的圖書,分享孩子的閱讀樂趣。請每一組派一個代表上臺講述自己組的故事。教師出示自制圖書互評表,小組之間互相評價。

六、活動延伸

1、活動後,教師和幼兒將圖書裝訂好,並將文字進行補充。

2、在圖書後面附一張紅花表格,放在閱讀角,幼兒閱讀後,喜歡就畫上一朵紅花。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設計背景

兒童的心理充滿了許多好奇的想象,尤其是對天上飛行的小鳥更是有無盡的羨慕和渴望。我針對兒童的這種心理,設計了這樣的活動主題。通過這項活動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培養幼兒在班級中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以上內容源自小精靈兒童資訊站活動目標1、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能表述自已看到的畫面。

2、培養幼兒在班級同學面前大膽表達的能力,並能用語言準確描述自己的想法。

3、培養幼兒傾聽其他幼兒的表達,並做出自已的評價。

4、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他們的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和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和傾聽能力。

2、培養幼兒的想象能力。

3、培養幼兒的評價能力。

活動準備1、準備一段自然界鳥兒飛翔的視頻和一段人類利用各種工具在天空中飛翔的視頻。

2、 每個孩子準備一張圖畫紙。

3、 準備一些小紅花。

活動過程

一、開始1、導入:孩子們你們喜歡小鳥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許多小鳥朋友,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它們吧!

2、教師播放一段各種鳥飛行的視頻,3、讓孩子們說一說都看到了什麼,並說一說自已的感受。在每個孩子表達時,教師及時鼓勵其他孩子及時進行了評價,勇敢的表達自已的想法和觀點。(激發幼兒們對小鳥飛翔的羨慕。)

二、小朋友們你們羨慕小鳥在天上自由飛翔嗎?

1、教師引出討論話題:小朋友嗎,假如給你一對能使你飛翔的翅膀你想做什麼?

(1) 孩子們先自由說,可以前後桌說,同桌說,和自已的小夥伴說。

(2) 想說的小朋友站起來把自已的想法說給大家聽。

(3) 請大家評一評他說的好嗎,好在哪裏呀。

(此環節是本課的重要部分,重點是訓練小朋友的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通過評一評,既培養了幼兒的傾聽能力,又培養了幼兒的.評價能力和自我意識。在孩子們表達的過程中教師及時進行點評表揚,給每個孩子表達的信心,並採用發小紅花的方式,進行鼓勵。)以上內容源自小精靈兒童資訊站三、大家說的可真好,有了小鳥一樣的翅膀真讓人幸福,那你能把你想象的景象用畫筆畫出來嗎?

1、指導幼兒根據自已的想象畫一幅畫。

2、展示繪畫作品,並請小朋友描述自已作品所表達的故事。

3、其他小朋友進行評價。

四、大家都羨慕小鳥有一雙飛翔的翅膀,我相信我們每個孩子也都喜歡小鳥,小鳥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都要愛護小鳥,誰能說說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小鳥呀?(此環節是本課的延伸部分,意在加強幼兒愛護大自然的環保意識。)五、我們人類雖然沒有和小鳥一樣的翅膀,但我們也藉助於人類的聰明才智飛上了天空。播放人類利用飛機,宇宙飛船等工具在天空和太空飛翔的視頻。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運用連貫、完整、富有一定故事情節的語言講述照片的內容。

2、感受照片所表現內容的多樣性。

3、體驗與人交流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的照片:示範講述的照片、孩子在幼兒園活動中拍的照片、三張有益於幼兒經驗拓展的照片:智慧樹劇照、全家福照片、劉翔比賽的照片。

2、幼兒準備自己的照片2——3張,課前請家長和孩子共同交流、回憶有關照片的內容。

3、爲了提高幼兒講述的興趣,佈置照片展覽會,爲幼兒創設了想講、願意講的環境氛圍,這可以使幼兒在有聲有色的講述過程中身臨其境,受到感染與教育。

4、自制一本相冊。

5、實物展示儀。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組織幼兒參觀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內容。

1、提出參觀的要求:“參觀的時候,請你找一找哪張照片是你的,和好朋友講一講你的照片上有誰?是在什麼地方拍的,當時你的心情怎麼樣?”

2、幼兒參觀,同伴間互相講述,教師瞭解幼兒講述的大致情況,給予個別幼兒恰當的指導。

(二)教師示範講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師示範講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老師:“這是我和我的孩子在泰山旅遊時拍的一張照片。放假的時候,我和我的孩子來到了泰山,泰山是一座很高的山,我們沿着臺階向上爬,一路上看到了高高的樹、綠綠的草和五顏六色的花,最有趣的是山上的石頭,有的像小猴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大象,真是好玩極了!我們爬了好長時間,終於爬到山頂了。我們高興地說:‘我們爬到山頂了,我們勝利了!’”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講述的要點以及講述的條理性和完整性。

(1)“我的故事裏有誰?”

(2)“我和我的孩子在什麼時候去了什麼地方?”

(3)“我們看到裏什麼?說了什麼?心裏覺得怎麼樣?”

(三)教師啓發、引導幼兒用連貫、完整的語言講述各類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現的不同內容,體驗大膽講述、與人交流的快樂。

1、個別講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老師:“誰願意去選一張自己的照片,將照片的故事講給大家聽?”

幼兒一:“這是我在奶奶家拍的一張照片。秋天到了,奶奶家裏收穫了許多花生,我和爸爸幫奶奶曬花生,奶奶要剝花生給我吃,我說:‘奶奶,我幫你剝。’我剝不動就用牙齒去咬,爸爸就用照相機咔嚓一下把我用牙齒咬花生的樣子給照下來了。”

幼兒二:“這是我過五歲生日時我媽媽帶我到小天使影樓拍的一張照片,我特別喜歡奧特曼,就拉着媽媽跟奧特曼一起拍照片留作紀念,我大聲喊‘打敗怪獸’媽媽祝我生日快樂!後來,媽媽就去深圳打工了,我很想媽媽……”

孩子爭先恐後地講述自己照片的故事,故事內容真實、有趣、完整。

2、講述幼兒在幼兒園活動中拍的照片的故事。(教師爲幼兒準備了他們在幼兒園各項活動中拍攝的照片,如:春遊、運動會、六一團體操表演等,孩子們都能快樂地、用完整、連貫的的語言講述,而且講述內容生動、有趣,是孩子記憶中印象深刻的情景。)

3、經驗遷移,講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1)少兒頻道智慧樹節目的劇照。

(2)全家福照片。(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非常開心、快樂、幸福!拍張全家福作爲留念……)

(3)劉翔比賽的照片。(劉翔哥哥在參加跨欄比賽,他跑步的速度非常快,像飛一樣,獲得了世界冠軍……)

4、自選照片,再次與同伴與交流、分享照片的故事。

(四)分類整理,製作班級相冊,共享照片的故事。

1、引導幼兒爲照片歸類、整理。

“每一張照片不僅可以講述一個好聽的故事,還可以幫助我們記住一件事情,每一張照片都很珍貴,我們應該將它保存好。”請幼兒按照片拍攝的地點歸類、整理。

2、製作班級相冊,分享活動的快樂。

這些照片裝在一起,給它加個封面就做成一本相冊了,這是我們的班級相冊,我們還會有更多的照片存放在裏面,我們還要繼續講照片的故事。

(五)活動延伸:

繼續收集照片,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自由講述。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與同年級其他班同伴進行交往。

2.能使用恰當的語言進行交往。

3.主動大膽的發起交往,提高交往的主動性。

活動重點嘗試與同年級其他班同伴進行交往。

活動難點能使用恰當的語言進行交往,提高交往的主動性。

活動準備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班幼兒各4名、幼兒自備禮物一份

音樂《找朋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請大家互相看看今天上課的同伴和以前有什麼地方不一樣?

幼兒自由說,教師

二、幼兒找朋友

嘗試與同年級組的同伴進行交往,在交往中使用恰當的語言

1.第一次交往:幼兒自由交往,教師觀察出現的問題

師:今天這裏有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還有大四班的小朋友,你們認識嗎,請大家自己去找一個朋友

(1)幼兒自己交朋友

(2)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交到的朋友

師:你們是怎麼認識的?

剛剛我們找得都是認識的朋友,這裏還有許多不認識的朋友呢,我們怎樣才能認識呢?

(3)幼兒討論

(4)針對問題提出交朋友的要求

師:要告訴別人你叫什麼名字,幾歲了,在哪個班,住在哪裏?

2.第二次交往

師:剛纔有的小朋友已經互相認識了,還有不認識的,現在請你們再去相互認識一下。

(1)幼兒再次去交朋友

(2)在集體面前介紹今天剛認識的朋友

師:請你說說你是怎麼認識他的(誰主動、誰是被動的)你們都說了些什麼(交往中的語言)還有什麼約定。

3.與朋友交換禮品(事先做好的)

師:“現在小朋友們把你們自己準備的效力物拿出來送給你剛剛認識的好朋友。”

三、音樂遊戲《找朋友》。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能夠積極地與教師、同伴討論,用流利的語言大膽猜測故事情節。

2、瞭解獅子和老鼠鮮明的個性特徵,並能用語言、動作創造性的表達自己的感受。

3、在感受故事形象美的基礎上,結合日常生活經驗,懂得要善待別人,幫助別人才能得到別人幫助的道理。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設置懸念,引導幼兒猜測故事情節,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畫面定格於老鼠出現6秒時)提問:畫面中有誰?想一想會發生什麼事情?(看圖導入活動)二、課件輔助,講述故事,採用關鍵中斷法,引導幼兒理解故事情節。

1、(畫面定格在獅子被老鼠弄醒了19秒),提問;獅子心情怎樣?它會怎樣做?怎樣說?獅子會吃了他嗎?爲什麼?如果獅子吃掉了老鼠,會發生什麼事情?

2、(畫面定格在老鼠感激獅子放走了它40秒)獅子真的把老鼠放了,老鼠心裏會怎樣?獅子相信老鼠會報答他嗎?爲什麼?你們認爲老鼠能爲獅子做些什麼?

3、(畫面定格在獅子被網在網裏46)提問:獅子被網住了,怎麼辦?誰能來幫助他?

4(畫面定格在老鼠出現,說要救獅子60s)老鼠會怎老樣救獅子?(引導幼兒想辦法)5。獅子得救了嗎?這是一隻怎樣的老鼠?1分18秒三、完整講述故事,深刻理解、體驗作品的形象。

提問:獅子得救了,獅子怎樣說的?

獅子爲什麼謝謝老鼠?

當時獅子爲什麼要放掉老鼠?

你喜歡誰?爲什麼喜歡?

四、引導幼兒與自己的生活經驗建立聯繫,將外在的道理內化爲自己的行爲。

提問:你們幫助過別人嗎?

你們被別人幫助過麼?

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心情怎樣?

要想得到別人的幫助,自己首先要怎樣做?

五談話結束活動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學到了什麼?

1.當別的小朋友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向小老鼠一樣主動幫助他。善待別人,幫助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

2.獅子從輕視老鼠到被老鼠所救,告訴幼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不要輕視別人。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目標:

1、學習用語言,動作大膽地表現自己對作品語句的理解。

2、感受作品中所蘊含的幽默感。

準備:

圖畫、音樂《洗澡》、白紙、油畫棒

過程:

一、開始

1、播放音樂《洗澡》“小朋友,我們一起來跳舞吧!”幼兒跟着音樂一起做動作。

2、“剛纔我們跳了一個什麼舞蹈啊?剛纔小朋友都是怎麼樣洗澡的啊?”幼兒自由回答

3、“那現在我們來聽聽森林裏的小動物是怎麼樣洗澡的,好嗎?”

4、教師講述故事一遍

提問:

⑴故事題目叫什麼?(洗澡)

⑵故事都有誰?小青蛙在裏面洗澡時,是誰先來洗澡的?然後接下去都是誰來呢?它們都是怎麼樣過來的?

5、請幼兒一起學學小動物過來時的動作,教師可以先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老師先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表演(小狗、小豬、河馬)的動作。”

6、全體幼兒一起表演這麼小動物的動作。

7、河馬走過來時有沒有洗成澡呢?爲什麼?(學習詞:散架、泡湯)

8、後來小動物都到哪裏去洗澡了?

二、基本部分

1、“老師這裏有幾幅圖畫,本來老師打算把這個故事編成一本圖書,可是老師不小心把這些圖畫的順序給打亂了,現在我請小朋友一邊講故事一邊把圖畫的順序給排列整齊,好不好?”

2、幼兒跟教師把圖畫排列整齊後,教師出示封面,在封面上寫上故事的題目。

3、“我們把這本大圖書,放在圖書角里,給小朋友以後看,好嗎?”

三、結束部分

1、“剛纔小動物本來在木桶裏洗澡的,後來又到河裏去洗澡,可是他們都怎麼樣?”(很開心)

2、“那小朋友,你們要到哪裏去洗澡呢?”幼兒自由想象回答。

3、“我們一起在到外面去找找還有沒有洗澡的地方”結束。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瞭解老北京的特色叫賣吆喝,體驗生活,從中學會怎樣做人。

活動準備:

自制:糖葫蘆(山楂、草莓、橘子瓣、山藥等),相聲小品《賣冰糖葫蘆》視頻。

活動過程:

一、 甜甜糖葫蘆。

1、播放歌曲片段《冰糖葫蘆》,通過歌詞回憶提問,引出今天的活動,並出示自制山楂串葫蘆。

2、談話引導幼兒回想自己吃過或見過的糖葫蘆。(小朋友們還記得糖葫蘆除了山楂做的,還有什麼樣的嗎?橘子瓣、山藥。。。。)

3、根據幼兒回憶,出示其他品種的糖葫蘆,草莓、橘子瓣、山藥(豆)等。

二、 相聲小品《賣冰糖葫蘆》

1、教師扮演賣冰糖葫蘆的人,唱買糖葫蘆,引出相聲小品《買冰糖葫蘆》,幼兒觀看欣賞。

(我吆喝的像賣糖葫蘆的嗎?不像、像。那接下來請小朋友欣賞一段相聲小品《買冰糖葫蘆》,你們注意觀察小品中買糖葫蘆的是怎麼做的。)

2、幼兒欣賞小品後提問:

小品中都有誰?賣糖葫蘆的是怎麼吆喝的?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情?小姑娘是怎樣做的?

3、討論:小姑娘那樣做對不對?她爲什麼要那樣做?

假如你是賣糖葫蘆的,你會怎麼做呢?

三、我來演幼兒學習吆喝唱賣糖葫蘆,模仿小品中人物的語氣對話,並進行分角色表演。

("冰糖葫蘆、冰糖葫蘆,賣冰糖葫蘆嘞,又好吃又好看又便宜的冰糖葫蘆嘞"。)

延伸活動:

製作糖葫蘆串。

小品簡略內容:

"冰糖葫蘆、冰糖葫蘆,賣冰糖葫蘆嘞,又好吃又好看又便宜的冰糖葫蘆嘞"賣糖葫蘆的喊。媽媽給了小姑娘一元錢,小姑娘邊唱邊跳出門了。碰到一個叫賣糖葫蘆的,他想買,糖葫蘆一元一支,小姑娘還價五毛,賣糖葫蘆的不賣。一會又來一時髦女郎,賣糖葫蘆的急忙攬生意,時髦女郎給十元買一串,找9元,時髦女郎嘗過糖葫蘆後說酸,就隨手扔掉了。賣糖葫蘆的四處看沒人注意撿起來又重新賣,小姑娘發現後用1元錢買下後扔進了垃圾桶。

設計思路:我班主題活動爲"我愛北京",老北京吆喝是北京的一大特色,通過欣賞相聲小品活動,可以讓幼兒體驗感受叫賣吆喝的藝術特色,對北京有另一面的認識。另一方面是學會做事、做人。

活動評析:

糖葫蘆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小食品,以糖葫蘆爲題材,幼兒的興趣點高。活動利用歌曲形式引出,主題,幫助幼兒回憶生活中吃過或見過的糖葫蘆,方式新穎。教具準備新穎,充分,提高了幼兒的注意力,很好的帶動活動氣氛。活動中,相聲小品《賣糖葫蘆》利用多媒體形式,幼兒易於接受,聲、影結合,形式新穎。活動提問能抓住重點。一系列活動後,爲後面的學習表演做了很好的鋪墊。活動中滲透了10以內錢幣的換算,並教育幼兒不要亂花錢,並體驗社會中人與人的交往。還進一步讓幼兒明白生活中講衛生、不吃髒東西,不做損人利己的事情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有益的經驗:

人類自從誕生以來,在長期的勞動中,形成了語言。有了語言人們才能自由的交流,纔有了文化的流傳。讓幼兒知道並瞭解世界上的語言的有關知識是十分有益的。

內容與分析:

本次活動着重於“語言”,讓幼兒瞭解世界上幾種主要的語言,進而瞭解漢語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語言。從而激發幼兒愛祖國、愛中華民族的情感。並初步接觸一些國外的英文歌,加深幼兒的理解。

教學過程與建議:

活動:談話《神奇的語言》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連貫的語言談論自己懂得的、聽過的語言,瞭解語言的種類。

2、幫助幼兒學會專注地傾聽同伴的談話,迅速的掌握別人談話的內容,能在別人談話後給予補充。

活動準備:

幼兒有一定的關於語言的知識。

活動過程或建議:

(一)演唱英語歌《我會說A、B、C》,引入主題。

讓幼兒說說這首歌是用哪國的語言演唱的?你還懂得其他國家的語言嗎?

(二)、引導幼兒圍繞“語言”的話題自由交談。

1、幼兒自由結伴,說說自己知道的語言使用的國家。

2、教師小結幼兒的談話:世界上有幾千種語言,有漢語、英語、俄語、德語、法語、意大利語等等,有的國家使用一種語言,比如:日本。有的國家使用幾種語言,比如:瑞士。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語言上英語。

(三)、結合自身實際談談本民族、本地區的語言。

1、世界上有許多種語言,中國也有很多的語言,叫做“方言”比如:廣東話、上海話、北京話等等。你會說哪的方言?

2、你們那兒的方言與“普通話”有什麼不同?

(四)、朗誦方言兒歌《兩隻老虎》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讓幼兒大膽想象,能用完整地語言表述創編的故事。根據動物不同特徵,能依據故事提供的線索大膽想象,合理地續編故事情節。

3、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4、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5、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並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內容。

2、難點:讓幼兒大膽想象,能用完整地語言表述創編的故事。根據動物不同特徵,能依據故事提供的線索大膽想象,合理地續編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紙、畫筆。

2、經驗準備:認識多種動物的外形特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主題。

1、課件播放第一個畫面(小猴、開着出租車的小猴),引起幼兒興趣。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這來了位新朋友,你們看,是誰?(小猴)你們猜猜它是做什麼工作的呢?到底做什麼的?開車的!開什麼車?對!小猴是開出租車的。可它這輛車是非常神奇的喲!

2、課件播放第二個畫面,引起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師:今天小猴開着它神奇的出租車上路了,嘀嘀…瞧,它遇到了誰?

二、看課件,聽故事,逐漸理解故事。

1、引導幼兒學說小猴邀請小熊和蛋寶寶坐出租車的話。

a、出示畫面

1、小熊坐小猴的出租車

小熊來了,你看它長的怎麼樣? 你覺得它能坐進去嗎?爲什麼呀? 小熊會怎麼說呢?(個別幼兒講述)我們一起來說一說:我長的胖,你的座位太小,我還是等一輛“胖胖車”吧!小猴會想什麼辦法讓小熊坐進它的出租車呢?請你們來幫它想想辦法?(個別幼兒講述)

小朋友想了這麼多辦法,看小猴也幫它想了一個辦法,(出示課件)小猴說:“別急,包你滿意!說着,小猴一摁按鈕,座位就自動往後移,空出很大一塊地方” 現在小熊能坐進去了嗎?現在小熊能坐進出租車了,它心裏會怎麼想?它會怎麼說呢?幼兒回答後,教師直接講述故事(小熊的這一段)

b、出示畫面

2、蛋寶寶坐小猴的出租車

師:送完小熊,小猴的車拐過一個路口,“看,誰又來坐車了?” 蛋寶寶來坐小猴的車,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個別幼兒講述) 蛋寶寶會怎麼說呢?我們來聽聽蛋寶寶是怎麼說的:“我……我怕……我怕從座位上滾下來。”

如果你是小猴,你會想什麼辦法解決呢?(個別幼兒講述)小猴也想了一個辦法,小猴說:“別擔心,包你滿意,說着,小猴一摁按鈕,“嘭”的一聲,從座位裏彈出一個墊子”(點擊墊子跳出來) 現在蛋寶寶能坐進去嗎?現在蛋寶寶能坐進出租車了,它心裏會怎麼想?它會怎麼說呢?

現在請小朋友把剛纔發生的事情和老師一起來說一說! 教師和幼兒一起講故事(蛋寶寶的這一段)

2、帶着問題完整聽故事,引導幼兒續編故事。

教師小結:小猴自己設計的這輛出租車本領真大,它能夠根據乘客的不同需要來改變。所以,原來不方便乘車的胖小熊和容易滾的蛋寶寶都滿意地坐上了小猴的出租車。這件事被長頸鹿、小刺蝟、小兔、等動物知道了,它們可有些不相信,於是……

三、拓展提升,學習續編故事。

師:小猴的名氣越來越大了,許多小動物都想來坐他的出租車。瞧:誰來了?

1、碰見乘客長頸鹿畫面,幫助小猴想辦法,續編故事。

師:小猴的出租車真厲害,真神奇!許多小動物都想來坐一坐他的出租車,嘀嘀!車繼續往前開了,碰見了下一位乘客,是誰?(長頸鹿)長頸鹿長的什麼樣?那一按按鈕,小猴的車會變成什麼樣,長頸鹿才能坐進去?

2、碰見乘客小刺蝟畫面,改造小猴的出租車,續編故事。

嘀嘀,車繼續往前開了,碰見了誰?(小刺蝟)那小猴的車要變成什麼樣,刺蝟才能滿意呢?

【教學思路:引導幼兒根據小刺蝟外形特徵,續編故事,讓幼兒自由表達,老師給予肯定,示範創編故事】

3、分小組討論:其它動物要乘坐小猴的出租車,如果你是司機,你會怎樣改造小猴的出租車?使它們才能滿意,根據幼兒討論結果續編故事。

4、師:你們剛纔幫助了小猴,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小猴現在也特別開心呢!

教師小結:幫助別人和被幫助都是一件快樂的事。

四、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師:這麼多平時不方便乘車的動物朋友得到了小猴的幫助,他們的心情怎麼樣?小猴又有什麼感覺?爲什麼?

教師小結:小猴能主動動腦筋想辦法幫助別人,原來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都是一件什麼樣的事情?(快樂的事、高興的事。)

活動延伸:

擴展想象,舉行“汽車”設計比賽,讓幼兒用紙和畫筆設計出自己神奇的出租車。

活動反思:

今天我組織了語言活動《小猴的出租車》,故事講述了小猴開着一輛普通的出租車,樂於幫助有困難的同伴,這對於現在以自我爲中心、遇到困難易退縮的獨生子女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活動中我以乘出租車的經歷和幼兒談話導入,孩子們紛紛舉手發言。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看圖講述活動,活動過程中注重師幼互動、幼幼互動,激發幼兒積極思維、大膽求異、自主表達、勇於續編。在小結時,從目標出發,昇華了活動主題: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都是一件快樂的事。最後在情境中共同編講故事,幼兒的情緒達到高潮。活動後還請孩子們將創編的故事畫下來,進行了交流。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希望孩子不但本能地喜愛動物,還能自覺地關注動物,善待動物,真誠而理性地對待每一個朋友。

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幼兒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說詩歌。

2、學習詞彙:香甜、清涼、欣慰。

3、結合"三八"節進行愛媽媽教育,引導幼兒體會媽媽的愛,增進親子情感。

活動重點:

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朗誦詩歌。

活動難點:

理解"媽媽的心可真大",體會詩歌中所表現的濃濃的母愛。

活動準備:

課件活動過程:

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知道嗎?有這麼一個人,她有這麼一顆心,這顆心很大很大,大到能裝下一個孩子,裝下這個孩子所有的快樂、傷心。等有一天,這個孩子長大了,這顆心,還是能把孩子裝下。猜猜看,誰會有這樣一顆心?(媽媽)媽媽的心爲什麼可以裝下這麼多呢?

二、教師示範朗誦詩歌第一遍。

提問:

1、你還記得詩歌的名字嗎?

2、媽媽的心大嗎?詩歌裏怎麼說的?媽媽的心裏滿滿的裝的都是誰呢?

三、結合課件,教師朗誦詩歌第二遍,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

1、當我餓的時候,媽媽怎麼做的?出示蛋糕圖片

2、當我熱的時候,媽媽做了些什麼?

3、當我冷的時候呢?

4、生病的時候呢?

5、當我長大了懂事的時候呢?

6、媽媽爲孩子的成長操了那麼多的心,所以詩歌裏說"媽媽的心可真大不然怎能把我全裝下"

教師小結:這就是我們的媽媽,總能把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放在她的心裏邊,時時刻刻的關心着孩子,愛着孩子,所以我們說媽媽的心可真大。

學習朗誦詩歌:

讓我們來學習朗誦這首好聽的詩歌,送給自己的媽媽吧!

討論:

1。這首詩歌要怎樣朗誦纔好聽呢?

2、看課件跟誦一遍。

3、幼兒跟課件嘗試自己朗誦一遍。

五、話題擴展:我的好媽媽。

1、孩子們你們都是媽媽心中最珍貴的寶貝,媽媽總是無微不至的照顧着我們,但她們卻不會掛在嘴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說說自己的好媽媽吧!

2、媽媽這樣關心愛護孩子,那孩子應該怎麼樣愛自己的媽媽呢?

3、師生共同小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再麻煩媽媽。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聽媽媽的話不讓媽媽生氣,做最讓媽媽驕傲的寶貝!